黄山地形地貌土坡在哪?

2019-03-25 05:50
来源:
黄山市作协
01
太平有个地方叫龙门
项慧玲
在这个落叶飘零的晚秋走近龙门就是走进一个金色辉煌的世界,眼前是山,是水,是崖,是树,是落叶,是渡口,是不尽的岛屿,是静水流深的魅惑,是那万千涟漪的风光,让你或可静坐,或可长啸,或可抚琴,或可低吟......沉醉不知归路。
建置源于汉代的龙门乡,迄今已有2100余年,乡名一直沿用至今实为罕见。它虽居皖南深山腹地,却曾是南来北往的重要古道。今天,它依然不够繁华,可是那水不倦地亲吻堤岸,那岛屿仍青碧如初,那湖畔人家的纯真笑容,那味道鲜美的湖鱼......它定是你在尘世中百转千回寻找的那方山水。
龙门,它既是山区又是水乡,也是太平境内隧道最多的乡镇。
麻川
麻川,曾为乡名,现为村名,位于龙门乡东北隅,被誉为“镶嵌在皖南深山一幅移动的山水画卷”,号太平湖坝上第一村。
麻,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林木森森;川,流水之形,山峦叠翠。古麻川地处舒溪与麻溪汇合点,旧时曾为黄金水道青弋江上游重要商埠码头,有客栈、商铺十多家。当年新四军兵站、兵工厂、后方医院等机关均设于此处过。清代名儒钱绪山曾赋诗:麻川山色九龙滩,李白当年兴未阑;今日与君潭上坐,不数洞赋出人间。
当年李白乘舟第二次到桃花潭曾漂流过此处,周恩来同志到云岭视察工作,也曾往返路经此地。那高峡出平湖的陈村大坝,属于安徽八大水利工程之列,麻川正是大坝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因建大坝而整体移民后靠,成了现今太平唯一不通公路的行政村,真正的是“水乡泽国”。
黄金岛
清秀的湖水中央立有一个美丽的孤岛,它就是黄金岛。南渡口耸立一座仿松牌楼,上书对联:野烟千叠山外景,渔唱一声月中天。漫步岛上穆青题字的“映碧楼”,移步异景。晚唐诗人罗隐的墓静静卧在岛上,千年一叹眼前终日有风波。从盘龙道到太白亭,耳边仿佛响起李白的诗句: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今不见东亭,不见诗人,需要多少顷往日的风才能翻得开那页时光之书啊?
全岛小山参差错落,排列有序,湖中有湖,岛上有岛,这一湖翡翠被称“小山峡”,也称为“十八罗汉卧南海”。在“映碧楼”二层的罗汉台上可观十八罗汉,无论朝暮,无论四季,这里都在天光云影中奏着湖中最美的华章。北渡口的“山湖一览”竹坊与南渡口的仿松牌楼形成了松竹和谐。
戴家、梅家、八甲渡口
岁月可以沧桑,记忆却永远都不会荒芜。渡口的水湾山连,水域清澈,舟似乎荡不出水湾,其实曲径通幽,水路如犁波,通向彼岸。堤岸土坡上枫杨林颜如翡翠,高坡上草色尚存葱茏,风起处,卷起芦苇一叶秋心的静美。
太平湖畔的龙门秀湖村戴家,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戴姓世居地,戴氏祖籍婺源,村庄兴于明末清初,为青弋江上游舒溪河畔古村落。左匡政,成为这个小山村走出的历史名人,由于左姓变迁,左家宕成了左家遗址地。陈村水库淹没了戴家大半村庄,现仅存少部分明清古民居、部分古道原基和2公里的古河堤。村中有龙泉井,有卧龙潭,有明代天然石狮,有原始树群还有将军墓,更有滔滔湖水中难觅踪迹的戴国公左难当墓...这些都待你从秀湖渡船来探访。
由梅家新村渡口,乘船到八甲,四周水域婉转,湖汊众多。岛上的龙门客栈以造型简约的家具辅以水墨画、盆栽、瓷器、老物件等精妙小品加以点缀,外面铺出青山绿水的层次感,构造了精妙山水间一个空灵、写意东方韵味的民宿客栈。八甲半岛风光旖旎,今已开通湖外的公路,湖中这颗明珠的熠熠光辉将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轮渡
轮渡村,地处太平湖中游,位于龙门乡西北部,属整体移民后靠村。“轮渡”地名源于古渡龙门渡名称,另说源于因果轮回的佛教思想。
古时,龙门至桃花潭万村的官道须渡舒溪河,其渡口称龙门渡,行人川流,轮流摆渡,移民后靠建村时取名“轮渡”。
尘封于湖底的东亭君再难见,出生于此地的元代张文进,为烧花窑发明者,窑址位于轮渡村牛团地界,所产花瓷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成为我国窑花烧瓷首倡者和发源地。
而今民宿“知还农庄”坐拥轮渡山水。周末,来此寻一处清净自在的地方,一方茶席,几张木椅,将空间,茶香,长在屋子里的绿意与人融为一体,那便足够悠然于心了。
洞天湾
太平湾,位于太平湖中部弯曲处,形似新月,又称“月牙湾”,现为有桂林之山,平湖之水以及地下溶洞为一体的洞天湾景区,位于龙门乡东端。
2011年11月12日,初冬的早晨已是薄雾袅袅,湖面上的雾散的更迟,船舷离水线很近,一伸手就可拨到水面,水雾茫茫,雾气袅袅婷婷,如柔媚的少女舞动水袖在湖面上缓缓变化成行云流水,船在湖上走出一个波光磷磷的扇面,远远看长长的大桥(新建的轮渡大桥)伸出高高的桥脚跨过湖岸的山,象一个奇怪的爬行动物,卧在青山绿水之间。待船从桥下过,在低低的湖面仰望,大桥如彩虹飞架两岸,公路得以延伸,这里的山山水水将不再沉寂了。
上岸后,8.40分,太阳还在云层里,龙门朱家涝村很宁静,322省道已经通到村口,不过车流量还不多,走到石崖,冬日的阳光开始普照大地,石崖群上一层碎光,外面看很浅的一个洞口,曾是蝙蝠的大本营。里面“十字天”奇观是由两条纵横交错的一线天将整个大岩石分成八个层面,抬头仰望天空形成的“十字”,崖上树枝在十字天中如繁花似锦,随季节变幻点缀着八面天。若旋转身体,每一个角度仰望都是一个不同的“十字”,这奇观恰似上帝的厚爱。高耸如林的石笋;曲曲折折的一线天石柱;形如大象的太湖群石;不知道何年何月形成了这个巧拙天成的石崖......转眼七年,岁月流转中那两片黄色的银杏叶还在峰如林的石崖等我,那白色石崖缝里伸出的虬枝比七年前更弯曲了。
站在高高的石崖上,远看湖水、山峦、满树的红柿子,芸潭洞口,一切都是那么温和欢畅,时间仿佛在停止。溶洞门口的瑶池里,中华鲟在默默潜伏,共同等待坐船进入长近千米的地下洞中一探那神奇的海底世界......燕崖的传说令人神往,洞府的神奇令人费解。
邻乡西街对岸的水东街,石板路上的白果巷,大夫第,踏歌古岸,陈村水库,多年来无甚变化,依然坝堤高高,草长堤堰。只有桃潭水上片片枯叶轻逐流水,春去秋来又是多少年,多少故事仍在人间流传。
党坑、洪家、石屋、早沓里
当坑,古名宕汘,属龙源村,位于龙门乡南部。山村迄今仍保留一种特别的习俗:腊月二十八吃年饭,大年三十的年饭全吃素。党坑不过十来户人家,其一世祖汪氏为越国公汪华后裔,宋末明初由绩溪迁居于此。汪姓族人还将龙门茶庄开到了扬州。
洪家,位于深山老林的龙门山里。在地无三尺平的深山,却有一个豁然开阔的小盆地,四周青山环郭,东向来龙山,西有清凉峰,南临笔架山,北立三峰尖,清澈的龙门河水自东向西在村中绕了一个U字形大弯奔向太平湖。旧时,这里曾有集市之风范,洪氏发展成为旺族与乡治所在地的周家旺族争雄,洪氏发达成因有:勤劳致富,山势风水,喜获宝藏之说,众多版本中相信获得意外之财的居多。
属于猴魁准核心产区的石屋汘,吴氏家族定居地,他们与山林为伍,以石片垒墙,树皮为瓦,野趣很多。石屋汘与著名猴魁核心产地“猴岗”交界的山片叫狼里,狼里有一棵老枫树,主干空心后日日嘬风,断枝如哨。
早达里,又名早沓里,位于龙源村东部,因程姓最早迁居于此,故名,亦隐含早日发达之意。村境为龙门岭下第一大村,村庄水口耸立一株金桂古树。
店门口,位于龙门乡东南部,属于龙源村。古村民居座西朝东呈梯形排列于龙山正中,整个村居宛如宝塔形,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其名源于该处位于仙万古道旁,曾开始一家店铺,房屋建于店门口,故名。村内有几幢“四水归堂”的天井式走马楼建筑,镂空雕花,有较高文物价值。
龙门岭、香炉岭
位于太平北端,龙门乡南端的龙门岭,海拔670米,是界山,也是古关隘,更是仙万古道的最高岭。
九曲十八弯的青石板古道,悠悠见证龙门的变化。龙门隧道开通,龙门古道遗迹尚存,现已辟为登山健身步道。
香炉岭,又称东风岭,地处龙门河畔,上下三里,石板铺就,为旧时古道必经之岭。岭头耸立过路亭,亭中摆放一尊香炉。
阳春、安吉
阳春,乍听,好像一个男子的名字,其实它是自然村名,其名源于“向阳之地,四季如春”。位于龙门河畔,是龙门乡驻地。虽四周环山,但日照时间长,颇有“春光明媚向阳坡”的感觉,我记得很久前人们传说阳春街上有个“阿庆嫂”,我下乡的时候还特意去龙门街上探访过美丽泼辣的“阿庆嫂”。
安吉,地处原乡驻地龙街南侧,为辅商贸区,民居多临河依次而筑,唐有安仁院,曾建仪凤庵,安居与龙街衔接处建有门楼曰“关门口”可惜昔日之繁华皆封存于湖底。湖水挨着村庄长长地延伸着,有时疏,有时密,有时狭长,有时宽广。红柿子如卷帘般的依依袅袅,风情万种,一个个挂在树梢,远看又像是连缀在一起的灯笼。
依然是乘舟而回,岸上没有歌声,只有风声,傍晚的风缓缓吹过湖面,夕阳余光洒在湖面,湖水从青色变成金红色,落日西去,湖水渐渐变成青黑色,最后被一片黑暗笼罩。只有船浆逐水流的声音,轻快地告诉我们,快到岸了。
隔着一湖秋水,岸上,灯火阑珊,无限温暖。
编辑:胡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山地形地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