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傲来国通了地铁,孙悟空的筋斗云还是跟斗云还会用筋斗云吗?

筋斗云和金箍棒都是小悟空时代的两个超级道具,但是这两个道具其实都出自加林塔加林仙人之手,有着特殊的作用。加林仙人的金箍棒小悟空的金箍棒来自爷爷悟饭,因为悟饭爷爷是武天老师龟仙人的徒弟,武天老师就把金箍棒送给了悟饭,武天老师的金箍棒是怎么得来的呢?且听娓娓道来。小悟空登上加林塔的时候,以为自己是第一个登上加林塔的人,但是加林仙人回忆,在300多年前小悟空的师傅武天老师就来过加林塔了,并且得到了加林的点拨,在加林塔修炼了三年,最后得到了超圣水。加林仙人的超圣水并不具有什么神奇的功能,但是武天老师却因为在这里和加林仙人修炼,武功能到的增强,其实武天老师还可以继续向上一层前往神殿和波波先生切磋,事实上他很可能也到达了神殿,因为他最后从加林仙人这里拿走了连接加林塔与神殿的柱子——金箍棒。在和波波切磋之后,输掉的人只有一个结局就是下塔,小悟空是因为死皮赖脸赖在塔上没走,才在武功上有所进展,但是武天老师肯定是因为与波波对打后输掉,而颓然下塔了。这一点从龟仙人拿走了连接加林塔与神殿的金箍棒这个恶作剧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有趣的是,加林仙人居然慷慨的将金箍棒送给了武天老师,不知道二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之后,在受到短笛大魔王威胁、小悟空使用金箍棒到达神殿遇到波波和神仙的时候,金箍棒就永远连接在神殿下面,再也没有在后边的故事中出现了。筋斗云小悟空所用的筋斗云最初是在第4话的时候,由龟仙人送给小悟空的,不过武天老师的筋斗云也是来自加林仙人,是加林仙人的礼物,在面临短笛大魔王危机的时候,悟空第二次上了加林塔,喝下超神水之后,加林仙人送给悟空一朵属于他自己的筋斗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悟空都使用筋斗云作为飞行的首选工具,鹤仙人的鹤仙流有一项浮在空中的技能——舞空术,在小悟空和短笛大魔王决战三年之后的天下第一比武大会上,悟空与短笛对决时使用了舞空术,也就是说,悟空在神殿与波波和神仙修炼的时候已经学会了舞空术。不过舞空术对体力的消耗非常巨大,所以即使悟空这时已经学会了舞空术,在对阵赛亚人拉蒂兹、从界王处修炼归来对阵贝吉塔和那巴的时候也依然使用了筋斗云。不过这已经是筋斗云最后的亮相了,在悟空伤愈前往那美克星之后,筋斗云就基本离开了大家的视野,因为此时的超级战士已经无所不能不在借助这些道具也可以在空中飞行了。发布于 2019-11-16 10:14
小时候看《西游记》,一直想不通孙悟空为什么不驾筋斗云把唐玄奘直接送到西天?这里除了西天如来佛祖不允之外,有没有技术上的难题?后面学了数学、物理学、生理学之后,发现并不是孙悟空不肯背,也并不仅仅是如来佛不让背,而是实在不能背。《西游记》原著有给出若干解释,如下所述:行者道:“你那里晓得,老孙的筋斗云,一纵有十万八千里。象这五七千路,只消把头点上两点,把腰躬上一躬,就是个往回,有何难哉!”
八戒道:“哥啊,既是这般容易,你把师父背着,只消点点头,躬躬腰,跳过去罢了,何必苦苦的与他厮战?”
行者道:“你不会驾云?你把师父驮过去不是?”
八戒道:“师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这驾云的,怎称得起?须是你的筋斗方可。”行者道:“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驾云,只是去的有远近些儿。你是驮不动,我却如何驮得动?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象这泼魔毒怪,使摄法,弄风头,却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带得空中而去。象那样法儿,老孙也会使会弄。还有那隐身法、缩地法,老孙件件皆知。但只是师父要穷历异邦,不能彀超脱苦海,所以寸步难行也。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就是有能先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正叫做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那呆子闻言,喏喏听受。
——《西游记》第二十回上面说的比较含蓄,下面就通过简单的计算,定量分析下为什么不能背。不知道大家当初看《西游记》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筋斗云的速度是多少?关于这一点,在《西游记》原书中存在些许bug,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对筋斗云的速度描述都不同,有的多,有的少,下面就选取孙悟空自己说的一段用来计算。行者道:“十万八千里,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哩。”八戒道:“哥啊,要走几年才得到?”行者道:“这些路,若论二位贤弟,便十来日也可到;若论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还见日色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按书中所说的那样,一日也好走五十遭,还见日色。我们不妨取最保守的数值来计算筋斗云的最小速度。时间可以取的尽可能长,为12个小时(12*60*60=43200s)可以走50次,路程我们也不妨取个保守估计,取最短,就取走了十万八千里的9/10,即剩下的路程为108000/2*(1-1/10)=48600千米。计算结果如下:50\times48600000\div43200=56250m/s=56.25km/s=165.44马赫\\(备注:1马赫=340m/s,即一倍音速)那么问题来了,这速度到底有多快呢?我们知道,声音的速度不过 340 米/秒 ,那么筋斗云的平均飞行速度约为165马赫。然而,尽管当前科技如此发达,人类目前速度最快的飞行器——猎鹰HTV-2号,最高速度也才20马赫!!!所以,凡人能受得了吗?下面又要引入空气动力学和人类生理学的知识了。我们知道,在唐僧成佛之前,也是肉体凡胎,假设唐代的人和现代人生理结构与生理极限没有差别,那么以如此快的速度在大气层中飞行,必须考虑“热障”和“音障”的因素!所谓热障,简单地说就是指飞机的飞行速度超过一定界限时因高速气流引起机体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而遇到的障碍。当飞行器在稠密大气中作超音速飞行时,受激波与机体间高温压缩气体的加热和机体表面与空气强烈摩擦的影响,飞行器蒙皮的温度会随M数(即飞行速度与周围大气的音速之比,M数就是马赫数)的提高而急剧上升。飞行 M数为 2.0时,机头处的温度略超过100℃。而当 M数等于3.0时,飞行器表面的温度则升至350℃左右,已超过了铝合金的极限温度,使其强度大大削弱。当飞行速度为6倍声速时,可达1480℃ 。航空界把飞行器作高速飞行时所遭遇到的这种高温情况称之为“热障”。所以,孙悟空的165马赫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即便是6马赫,恐怕玄奘法师也早已『樯橹灰飞烟灭』了吧!所谓音障,是指在飞行速度接近声速时,会出现阻力剧增,操纵性能变坏和自发栽头的现象,飞行速度也不能再提高,因此人们曾以为声速是飞机速度不可逾越的障碍。在实践中发现,在飞行速度达到音速的十分之九,即0.9马赫时,飞行器局部气流的速度可能就达到音速,产生局部激波,从而使气动阻力剧增。这使得前方急速冲来的空气不能够像平常一样通过机身扩散开,于是气体都堆积到了飞行体的周围,产生极大的压力,也会引发出一种看不见的空气旋涡,俗称“死亡漩涡”,如果机身不作特殊加固处理,那么将会被瞬间摇成碎片。肉体凡胎的唐玄奘,怎能受得了这般刺激。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方法可以突破热障和音障,但根据当时大唐的科技水平,显然是不能逾越这两大杀手锏的。即便是孙悟空吹牛,说的有些夸张了,那么我们减上两个数量级,即便是2马赫,唐玄奘的肉体也早已不复存在了。此外再考虑孙悟空起降时的加速度,是远远超过重力加速度(9.8m/s^2)的,试想我们平时坐个过山车还受不了,有些人坐升降电梯还会眩晕,那远超重力加速度的筋斗云唐玄奘怎能受得了?所以,孙悟空不背唐玄奘直接驾筋斗云去西天见佛祖,非不肯也,实不能也!刚才截的那一段话,也确实说了缘由(我标黑的地方),而且分别从加速度、速度和政治因素作了解释:八戒说“师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这驾云的,怎称得起?须是你的筋斗方可。”可能源于自己道行浅薄些,背着唐僧不能加速,或者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加速度起飞(就像航天飞机起飞一样,需要极大的火箭推力)。我曾一直认为这是八戒懒的借口,看来误会他了,这里表达歉意!悟空道行高,加速度比较足,所以不用考虑这个。他说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也有道理,毕竟搬运泰山不用考虑死活,不用考虑上面的热障和音障问题,可是换做是人,就得考虑人体的生理问题和承受极限。看来孙悟空还是对他师父很有爱的,哈哈哈~悟空提到的象这泼魔毒怪,使摄法,弄风头,却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带得空中而去。象那样法儿,老孙也会使会弄。是指妖精们一阵风能掳走,是因为速度比较低,可能就相当于我们乘高铁(民航飞机)的速度,而且都是低空『爬行』,所以没太大问题,顶多就是唐玄奘一阵恶心,像怀孕不舒服罢了,不会殃及性命。最后悟空提到的就是有能先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是我们平时就能想到的,但这属于政治范畴,不是技术原因。综上,吴承恩老先生真神人也,莫非那时候就知道超音速对人体的危害了?(滑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专用配图欢迎关注专栏人类群星闪耀时,欢迎投稿。此专栏——旨在把我们的社会中精彩有趣的知识分享给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悟空的筋斗云还是跟斗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