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爱先谋生,谋生先谋爱 爱人先爱己是啥意思的作者?


慈怀君说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有八艳,容色皆动人。
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让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
然而,使得将军帝王都甘愿拜倒在罗裙之下的这个女子,却也有求不得的男子,他的名字叫做冒辟疆。
这位风流多情的世家公子,没有和倾国倾城的陈圆圆在一起,而是倾心于“秦淮八艳”中的另一位绝艳女子。
她便是董小宛。
苏城闺秀,沦为秦淮名妓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吴侬软语的苏州城里,养出的皆是清秀水灵的姑娘。
董小宛便出生在这座多情的苏州城。
董家是苏绣世家,开着一家小有名气的绣庄,多年来生意兴隆。到了董父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而董白的母亲白氏,则是一位老秀才的独生女儿。老秀才生平不得志,满腹经纶全都传给了女儿。
婚后,白氏为董家添了一位千金,为表夫妻恩爱,取名董白。
董家虽说是商贾之家,但刺绣与绘画艺术本就密不可分,所以也算得上半个书香门第。再加上白氏素爱诗书,夫妻俩便一心将心爱的女儿教成才德兼备的大家闺秀。
董白也不负父母所望,针线女红学得很快,诗文书画也是精通。
她还是个美人胚子,从小便出落得标志可人。邻里街坊都暗自羡慕,不知道这样的好姑娘,将来会许给哪个有福的人家。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董白十三岁那年,董父在一个酷热的夏天患上了暴痢,药石无灵,很快便撒手人寰。
突如其来的变故击垮了这个家庭,也击垮了董白的母亲。
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白氏把绣庄的事全都委托给了伙计打理,自己则带着女儿在半塘河滨幽居,一住就是两年。
两年后战乱四起,白氏想关了绣庄带女儿逃难,才发现绣庄的钱早被伙计们偷偷掏空了,甚至还以绣庄的名义欠下了上千两的外债。
世上最难测的便是人心,错信一个人的后果,可能沉重到让人无法承担。
气怒交加的白氏就此一病不起。绣庄面临破产,上千两的债务亟待偿还,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到了董白的身上。而那时的她,年仅十五岁。
十五岁的小姑娘,肩不能抗,手不能提,不懂做生意,更不知道怎样解决这些难题。
她身上唯一还值点钱的,便是出色的容貌,和满腹的才情。
于是,她孤身一人来到纸醉金迷的金陵城,成了秦淮河畔的一位新人。
一艘画舫,一盏茶香,一名女子。世间从此再无董白,多了个秦淮名妓董小宛。
秀丽姣美的容貌,出尘绝艳的气质,不同凡响的才情,十六岁的董小宛名震秦淮河,成了“金陵八艳”之一。
珍重挚爱的那些诗词,成了卖弄的资本;明眸流转的笑靥,成了讨好客人的利器。
她可以卖笑,可以陪酒,可以陪客人游山玩水,但唯有一点坚持到底:卖艺不卖身。
这是这个清高孤傲的女子,给自己保留的最后一点尊严。
才子佳人,一遇便误终身
董小宛的清高,是她异于其他庸脂俗粉之处,受到不少文人墨客的欣赏。
但这份清高在鸨母的眼里,却是实打实流走的、白花花的银子。为此,她经常对董小宛冷嘲热讽。
不堪受辱的董小宛,一气之下就离开了秦淮河,回到了苏州城。
但她所赚的那些钱根本还不清债,家里还有个卧病在床、需要医药吊命的母亲。
而且,听说董小宛回了家,债主们一个个都找上了门催债,逼得董小宛无路可走。
她只好在苏州重操旧业,将自己卖到了半塘的妓院。换了个地方卖笑,依旧卖艺不卖身。
董小宛这一走,失望的不止是鸨母,还有闻名而来的冒辟疆。
他很早便从多位朋友口中听说了这位才色双绝的奇女子,一直遗憾未能得见。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这年秋天,二十九岁的冒辟疆去金陵参加乡试,特意上门拜访董小宛,不料佳人早已不在秦淮河畔。
后来乡试放榜,冒辟疆再度名落孙山,便去苏州散心游玩。可惜,他一连去了半塘几次,都恰逢董小宛陪客出游,生生错过。
但有缘的人,无论错过多少次,终究会遇见。
冒辟疆准备离开苏州的前夕,最后一次造访半塘,本来没报多大希望,却不想这次竟然没走空。
那是一个深秋的寒夜,赴宴归来的董小宛斜倚在床头,微带醉意,笑意清浅。
听到来人自称冒辟疆,她不由地露出欣喜的神色:
“早闻‘四公子’大名,心中倾佩已久!”
原来,不仅是冒辟疆对董小宛闻名已久,董小宛同样对这位复社才子早知其名,暗自倾慕。
眼前女子素衣淡妆,眉清目爽,冒辟疆心下便已暗叹:果然不同于一般烟花女子。
更让冒辟疆没有想到的是,一介风尘女子,竟会敬重他们这些匡扶正义之士,而且谈吐之间可见不凡,对时局也是颇有见地,不由对其另眼相看。
两人畅谈了半个时辰,冒辟疆这才告辞离去。
这一别,便是三年。
三年后,董小宛的母亲白氏去世,自己又患了重病,躺在家中奄奄一息,眼看就要香消玉殒。
冒辟疆多次拜访,她都避而不见,但最终还是为他开了门。
早已对人生失去希望的她,没有想到冒辟疆会如此执着,大为感动,和他聊到深夜。
董小宛的病,就这样神奇的好了。但她的心却丢了,丢在了那个救她一命的男子身上。
“此番公子前来,妾身的病竟然不药而愈,看来与公子定有宿缘,万望公子不弃!”
她决定对冒辟疆以身相许,哪怕只做妾室,也要和他相伴终老。
冒辟疆答应她,等到自己去金陵参加完这一年的乡试,便来苏州为她赎身,娶她回家。
男人的承诺可以相信吗?董小宛自己,或许都没有那么笃定。
情深不寿,为爱香消玉殒
想娶董小宛,就要拿出大把银子为她赎身,更要偿还她家的那些债务。更何况,她是红尘女子,带她进门,未必能得到家中长辈的许可。
冒辟疆的顾虑太多,犹豫太多,一时的承诺,更多的是希望她别再继续纠缠。
但他没有想过,一个女子一旦爱上一个人,可以坚定决绝到什么程度。
更何况,她是董小宛。
怕冒辟疆反悔,她就买了艘船,只身一人从苏州去金陵,找正在科考的冒辟疆。
不料途中遭遇强盗,她藏身在芦苇丛中三天三夜,粒米未进,差一点就死在了路上。
一路跋山涉水到了金陵,终于见到了心上人。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说实话,冒辟疆是感动的,想着要不然就真的试试看吧。
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一听说冒辟疆要娶董小宛,债主们就都找上了他,另外还有一大笔赎身费要付。
这些现实问题摆在冒辟疆的面前,他怕了,又跑了。
好在男人靠不住,姐妹却真心。
董小宛的好姐妹,同为“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请来当时的名流钱谦益出面,帮董小宛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还直接将董小宛送到了冒辟疆家。
出乎冒辟疆的预料,嫁入冒家为妾的董小宛,和一家上下都相处得极好。
冒辟疆的母亲和妻子都特别喜欢董小宛,而董小宛也对她们毕恭毕敬。
嫁为人妇的她,自此洗手作羹汤,还研究出了“董肉”、“董糖”等美食,厨艺可谓是出神入化。
同时,她还非常能够操持家务,帮着冒夫人一起管理家中的大小事务,统计银钱出入。
闲暇时候,她也依旧与从前那样和冒辟疆品论诗词,为他红袖添香。
用如今的标准来衡量,董小宛绝对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妻子的绝佳人选。
只是,战乱年代哪有长久的岁月静好,冒家也未能幸免于难。
举家南逃时,冒辟疆甚至提出把董小宛托付给自己的一个朋友,说是希望不连累她,其实是想丢下一个包袱。
在冒辟疆母亲和妻子的坚持下,才没让董小宛离开。
战乱过后,一家人回到故地,却早已今非昔比。多靠董小宛精打细算,才把日子勉强维持下去。
屋漏偏逢连夜雨,冒辟疆就在这时突发重病,下痢兼虐疾,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董小宛衣不解带地贴身照顾他,冷了就抱着他,热了就为他擦澡,腹痛就给他揉摩,下痢就为他端盆解带……
五个月多后,冒辟疆的病情终于好转,董小宛却早已骨瘦如柴。
没过多久,冒辟疆又病了两场,董小宛继续不眠不休地照顾他,耗尽了全部的心神和精力。
冒辟疆没有死在三次病痛之中,董小宛却撑不住了。
冒辟疆最后一次病愈后,她终于病倒了。那时的她早已体质极度亏虚,纵然冒家请了多位名医为她诊治,还是无力回天。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新年伊始,董小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声之中,香消玉殒。
那一年,她二十八岁。
谋爱先谋生,爱人先爱己
人总是后知后觉,失去后方懂得珍惜,才知道后悔莫及。
董小宛死后,冒辟疆才发现这个女人竟然如此深重地爱了自己一世。
他含着眼泪、带着追思,为她写下《影梅庵忆语》,与沈复的《浮生六记》齐名。
可沈复与芸娘,是两情相悦,从未互相辜负;而她,却辜负了董小宛许多年。
面对董小宛浓烈炙热的爱,他的那点怜惜和心动,显得格外微薄。
董小宛的爱,是飞蛾扑火式的一往无前。可以为了他,不顾自己的生死;可以为了他,将自己低到尘埃里。
可尘埃里开不出花朵,只会掩埋你的光彩。
踮起脚尖爱人,往往不会被珍惜。当别人习惯了你的无条件付出,便不会去在意你到底付出了多少。
谋爱先谋生,爱人先爱己。爱人可以,但千万别将自己放得太低。
彩蛋
课程清单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壹心理特推出各种系列的课程,课程包含:心理学大咖课程、大众实用心理、人际职场、情感、个人成长、亲子、家庭、心理减肥、读书。
听课方式
0
1
方式一
关注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官方公众号, 下拉菜单-特色聚焦-网络课程。
官方公众号二维码
0
2
方式二
本文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谋生先谋爱 爱人先爱己是啥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