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各个功能室内空间功能区划分尺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作者:邸威 刘艺婷本文字数4471字,建议阅读时间12分钟老年公寓一般被界定为:兼具生活与服务功能的老年居住建筑,入住对象多为健康活跃型及独立生活型老年人,兼顾部分轻度辅助型老年人。居住者主要为年龄较轻、身体机能退化不显著且心智正常的老年人,老年公寓提供适合此类老年人基本生活的服务和轻度健康服务。老年公寓功能系统可分为公共服务活动空间及居住功能空间2部分。1.公共服务活动空间1.1 空间组成老年人按年龄分为55~75岁的初老型老年人、75~90岁老年人及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按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分为活跃型、独立生活型、辅助生活型及护理型老年人。活跃型老年人在身体机能及生活能力上与中年人没有本质差异;独立生活型老年人大部分能自理日常生活;辅助生活型老年人需他人或某些辅助设施帮助;护理生活型老年人依赖他人照料且需大量专业医疗护理服务。老年公寓是介于养护院、养老院及适老住宅之间的一类产品,其重要特征是在满足适老化硬件居住空间条件基础上,提供丰富的生活服务及轻度医疗护理保健、教育娱乐等服务,是软、硬件高度综合的建筑产品。老年公寓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所提供的服务体现在对老年人日常健康状况的监测跟踪与健康管理、慢性病治疗与调养、高品质基础生活服务与照料帮助、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及对各类群体有针对性的康复、康体、养生等服务,体现在健康、生活、情感、育乐、社交乃至信仰等多方面,以生活、情感、育乐、社交需求为主(见图1)。1.2 总体布局模式结合公共服务及活动功能,老年公寓整体规划设计主要采用集中独立型及融合嵌入型2种总体空间布局模式。1)集中独立型 将各类服务功能空间集中于某个独立建筑物内,各居住建筑与此建筑通过室内、外连廊相联系。优势:功能相对集中,运营服务效率高,有利于引导老年人参与集中活动,并具有较强的功能方位识别感;劣势:所需场地较大,老年人到达功能服务活动空间的路线较长(见图2,点击查看大图)。2)融合嵌入型将各类服务功能空间与各居住部分垂直布局,在建筑较低层设置服务活动空间,上部为居住单元。优势: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老年人可方便到达服务活动空间,结合居住单元出入口及垂直交通,可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交流接触,提升老年公寓的整体活力;劣势:功能动线较复杂,需对参与活动的公共人流和归家的半私密人流进行有效组织,避免动线过分交叉(见图3,点击查看大图)。1.3 动线组织老年公寓中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复合型空间,在设计上需强调串联各功能空间动线的闭合性和开放性(见图4,点击查看大图)。闭合性指动线清晰明确,1条主动线串联所有功能空间是最佳解决方式。动线采用环状闭合路径,使老年人能清晰识别,并可轻松回到出发点。开放性指各功能空间应面向主动线路径充分开放,一个功能一个封闭房间的传统做法不能充分利用空间功能,浪费建筑面积,也不利于老年人之间的交往,降低老年公寓的整体生活活力和氛围。开放性动线向内庭院开放,可营造丰富多变的动线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1.4 各公共功能空间的设计方法1)健康服务类功能 对于活跃型老年人,健康需求不同于护理型老年人,其更重视日常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功能聚焦于基础性医疗、慢病调理及养生保健类功能,同时中医、康复类功能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老年人青睐(见图5,点击查看大图)。2)生活服务类功能活跃型老年人相较于护理类老年人对于日常餐饮、购物等方面的需求更旺盛及多样化。例如餐饮空间需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就餐空间形式上需提供公共食堂、自助餐厅、零点餐厅等不同就餐方式,适合不同地域老人的风味餐饮及不同身体或疾患特点的健康膳食,餐厅的数量、规模、形式均应有所不同(见图6)。商业购物空间需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外部城市配套服务设施中针对老年人的商业设施较匮乏,老年公寓可设置小型商超、老年用品专卖店、小型药店、养生食品店等(见图7)。一方面满足老年人就近购物需要;另一方面使老年公寓具有多元化经营和业态服务延展增值的可能。3)情感服务类功能在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对老年人心理情感及精神生活的关照。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后最大的心理问题是与以往生活环境脱节及亲情的疏离,因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身体健康。老年公寓应设置亲情聚会空间,为探望家属提供临时居住空间,为老年人的家庭团聚、亲朋聚会提供最大化的便利条件(见图8)。4)娱乐服务类功能不同背景的老年人对文化娱乐生活方面需求各异,老年教育及娱乐空间设计尤为重要(见图9)。5)社交服务类功能健康老年人注重自身社会价值的体现及社会生活的延续,不希望退休后脱离社会,乐于通过参加社交活动继续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结识新朋友,建立新的生活圈。因此社交空间需充分体现互视互感的设计原则,动线设计应靠近主要交通,各空间面向主要动线充分开放,使老年人方便交流(见图10)。6)信仰服务功能我国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具有宗教信仰,特别是传统宗教地区。这些老年人也需要精神支撑及归属感。这类功能空间可独立设置于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内,不同信仰活动空间相对独立,对于空间有限的项目,通过划分使用时段或预约空间使用,利用同一空间(见图11)。2.居住功能空间在老年公寓生活的老年人自理能力较强,对于居住空间有更高要求,如功能全面性、空间私密性及个性化。活跃型老年公寓的居住空间需充分考虑此类需求,避免出现机构化、医疗化的居住氛围及空间功能。2.1 公共交通空间方式的选择传统养老院、养护院等养老设施均脱胎于医疗及护理机构,其公共交通形式着眼于医疗护理服务的便捷与高效,形成的垂直及水平交通模式具有高度集约、明确、距离短等特点(见图12)。以活跃型老年人为主的老年公寓若采用传统交通组织形式易破坏老年人生活的私密性及归属感,影响活跃型老年人延续既往生活模式及居住心理健康。老年公寓中的医疗护理服务并非核心服务,服务频次和强度较低,大多数服务在公共健康服务空间完成。因此,沿用传统护理机构交通模式既损伤老年人居住感受,又达不到提升服务效率的功效。老年公寓交通空间方式的选择应延续及模拟老年人以往生活模式,保障居家感、私密感及形成邻里圈氛围。内廊式交通模式局限于我国老年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居室空间多为单向采光通风房间,内部居住品质不高。外廊式交通模式局限于地域及气候因素,只适用于南方地区。老年公寓可采用垂直交通与水平交通分离、日常生活交通与防灾疏散交通分离的模式,实现一种地域适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及户内品质俱佳的设计模式。如笔者参与设计的某老年公寓项目采用了特殊的交通模式,力求在使用效率、舒适度、公共及户内空间品质等方面寻求平衡。布局形式以垂直交通划分居住单元,延续普通住宅单元形式,消解传统集合式老年公寓的消极空间氛围,缩小邻里单元规模,加强邻里生活的黏性。同时将外廊作为防灾疏散的主要通道,平时可作为老年人在本层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这种平面形式使大部分居住套型实现双向或多向采光通风,提升了户内居住品质。外廊形式节约了建筑公摊面积,将更多面积让渡给公共服务活动空间及居室套内空间,大幅提升建筑面积的使用效率及品质效果。2.2 户内居住空间的设计模式老年养护机构中护理房间的空间设计更关注护理服务的高效,对生活空间的品质、生活功能完善性及私密性要求不高。自理生活能力较强的老年人更希望延续年轻时的居家生活习惯及生活模式,因此老年公寓的居住空间功能配置应包括较完整的起居、简单餐饮、必要家务、如厕洗浴、就寝等功能。私密性及空间灵活可变性也需重视,以满足此类老年人的居住归属感、尊重感及丰富的生活起居需求。受我国当前健康老年人生活习惯、消费能力等因素影响,市场上的老年公寓产品以一室一厅为主。这类居室套型面积不大、功能全面、灵活度强,成为各老年公寓项目的主力套型产品。在满足无障碍设计基础上,老年公寓套型设计更应注重对老年人生活习惯、生活模式和深层次需求的研究。2.2.1 一室一厅套型如图13所示,笔者参与设计的某老年公寓一室一厅套型设计要素,包括a户前空间、b入户玄关、c厨房、d卫生间、e户内阳台等方面。1)户前空间充分考虑老年人提重物开门的情况,设置置物台,方便老年人入户,也可作为个性化物品摆台,成为各户在公共走廊上的一道风景。2)入户玄关充分考虑老年人出入时更换衣帽鞋等动作,设置相应的空间及家居。3)厨房空间以C字形台面串联洗、切、烧、放及就餐等功能,方便高龄老年人操作。4)卫生间在玄关及主卧内部均有连通门,方便老年人在户内各空间到达卫生间。5)户内设置大尺度阳台,为老年人提供集观景、休闲、储藏、洗衣、晾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半室外空间。2.2.2 多居室套型笔者参与设计的某老年公寓多居室套型如图14所示,设计时需关注a户前空间、b玄关、c衣帽间、d洗手间、e起居和餐饮空间、f卧室、g卧室卫生间、h餐厅、i厨房、k多功能空间等。1)在户前空间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特点,户门处设置置物板,方便老年人外出购物归家后开启户门。2)玄关处设置换鞋凳、钥匙台,并设置储物挂衣柜,衣柜主要储藏当季衣物,衣柜外设置换衣镜,方便老年人出入更衣。3)老年人衣物不多,传统卧室设置衣柜的做法并不符合老年人行动特征,增加了老年人出入流线长度。因此,就近在玄关一侧设置步入式衣帽间,方便老年人存储换季衣物,老年人出入时方便选择及更换衣物。4)在步入式衣帽间相邻位置设置洗手台、洗衣机、烘干机等空间,方便老年人自己洗衣、挂衣等家务活动需要。同时设置单独的马桶厕位,方便访客如厕。5)此户型将南向开间全部作为起居空间和餐饮空间,老年人可在日常活动中享受更多的阳光和景观环境。6)卧室为起居、就餐活动空间让位,没有放置于直接采光面上,由于相对活跃型老年人大部分时间并非就寝卧床,因此采光环境不必强求,相对远离户外门窗,可减少外部强光、噪声影响,有利于老年人入眠。将卧室相对内置的做法可节约单户面宽,使更多的套型获得日照及景观。7)卧室内设置功能完备的卫生间,方便老年人夜间如厕。8)餐厅空间适度放大,方便老年人厨房活动,也为老年人提供除就餐外的日常休闲及访客聚会活动空间。9)厨房空间临近窗户,有利于采光和通风,避免传统厨房空间较暗、排风不畅等问题,同时与餐厅结合,方便老人烹饪操作。10)户内设置多功能空间,满足老年人读书看报、学习上网等活动需要。也可作为孙辈临时居住的小卧室空间,使老人有机会与家人共同生活。老年公寓居住空间设计明显区别于护理机构或普通住宅,设计关键是对老年人生活起居本质需求和行为特征的分析。3.结语当前,虽然老年公寓概念并没有清晰定义,但这无碍于对此类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考模式,其设计的本质核心是对居住者需求及行为特征的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筑空间设计手法加以实现,使建筑真正成为老年人生活与老年服务的载体,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特别说明:原文《老年公寓的功能系统及设计模式探讨》,作者为邸威、刘艺婷(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文章来源于《城市住宅》2017年第1期。本文略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本号编辑。

敏; 室内空间设计——居住空间;
就居室空间而言,居室功能区是以满足全家活动为中心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的 。 各功能空间应有良好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应做到功能明确,各得其所。合理的功能空间关系,可以采用物理手段和必要的分隔措施实现公私分离、食宿分高、动静分离。 应合理安排设备、设施和家具,并保证稳定的布置格局。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通常要做整体空间的功能分析,这是对建筑空间或环境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分析,它主要体现在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明确的流线组织方面,同时兼顾采光、通风、朝向等方面,要求设计出的效果具有合理的空间关系、流畅的交通通道并且主次分明。 ;■
第三部分
室内功能区设计;一、住宅的空间组成
据国外家庭问题专家的分析, 每个人也就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在住宅中要度过一生的l/3时间 。 而一些成员如家庭主妇和学龄前儿童在住宅中居留的时间更长, 甚至达到95%, 上学子女在住宅中消磨的时光也达l/2 ~ 3/4。因而人在住宅中居留的时间比例越大, 其对生活空间环境的要求也越多。 住宅的空间内容也随着日益増加的要求变得愈加丰富 。住宅的空问组成实质上是家庭活动的性质构成, 范围广泛, 内容复杂, 但归纳起来, 大致可分为两种性质空间。
;1、群体活动空间
群体生活区域是以家庭公共需要为对象的综合活动场所,是一个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兼与亲友联谊情感的日常聚会的空间, 它不仅能适当调剂身心, 陶冶性情,而且可以沟通情感,增进幸福。 一方面它成为家庭生活聚集的中心,在精神上反映着和谐的家庭关系;另一方面它是家庭和外界交际的场所,象征着合作和友善。家庭的群体活动主要包括谈聚、视听、阅读、用餐、户外活动、娱乐及儿童游戏等内容。这些活动规律、状态根据不同的家庭结构和家庭特点(年龄)有极大的差异。我们可以从空间的功能上依据不同的需求定义出门厅、起居室、餐厅、游戏室、家庭影院等种种属于群体活动性质的空间。
;2、私密性空间
私密性空间是为家庭成员独自进行私密行为所设计提供的空间 。 它能充分满足家庭成员的个体需求, 既是成人享受私密权利的禁地,亦是子女健康不受干扰的成长摇篮。设置私密性空间是家庭和谐的主要基础之一, 其作用是使家庭成员之间能在亲密之外保持适度的距离,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维护必要的自由和専严, 解除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获得自由抒发的乐趣和自我表现的满足,避免无端的干扰,进而促进家庭情谊的和谐。私密性空问主要包括臣t室、书房和卫生间(浴室)等处。卧室和卫生间(浴室)是供个人休息、睡眠、梳妆、更衣、沐浴等活动和生活的私密性空间,其特点是针对多数人的共同需要, 根据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根据个体的爱好和格调而设计;书房和工作间是个人工作、 思考等突出独自行为的空间, 其特点是针对个体的特殊需要,根据个体的性别、年龄、性格、喜好等个别因素而设计。 完备的私密性空间具有休闲性、安全性和创造性, 是能使家庭成员自我平衡、 自我调整、自我祖露的不可缺少的空间区域。
;二、住宅的使用功能
1、家务区域空间
一个住宅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的设施和空间,满足人们生活、休息、工作、娱乐等一系列的要求, 是人们日常生活、 工作的大本营。家务活动即是解决这如此之多的琐碎任务的工作一清洁、烹任、养殖等等,为此需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假如不具备完善的有关家务活动的工作场地及设施,家庭主妇们必将忙乱终日,疲于应付, 不仅会给个人身心招致不良影响, 同时会给家庭生活的舒适、 美观、 方便等带来损害。相反如果家务工作环境能够提供充分的设施以及操作空间, 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给工作者带来愉快的心情, 而且可以把家庭主妇从繁忙的事务中一定程度地解放出来, 参加和享受其他方面的有益活动。家务活动以准备膳食、洗i条餐具、衣物、清洁环境、修理设备为主要范围, 它所需要的设备包括厨房、操作台、清洁机具(洗衣机、吸尘器、洗碗机)以及用于储存的设备(如冰箱、冷柜、衣橱、碗柜等) 。 家务工作区域又可以移作家庭服务区, 它是为一切家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空间, 以使这些家务活动不致影响住宅中其他的使用功能 。 同时良好的家务工作区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有关的膳食调理、衣物洗熨、维护清洁等复杂事务,都能在省时、省力的原则下顺利完成。因而家务工作区域的设计应当首先对每一种活动都给予一个合适的位置;其次应当根据设备尺寸及使用操作设备的人体工程学要求给予其合理的尺度; 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 使用现代科技产品,使家务活动能在正确舒适的操作过程中成为一种享受。;2、生活区域空间
住宅作为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由起居室、卧室、餐厅、书房等多个子空间共同组成, 生活区域包含了会客、休息、读书、就餐等诸多方面。因此,一个良好完善的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空间功能区划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