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桂林象鼻山住哪里比较方便是否值得一去?

《求是》杂志记者 陈亦琳 广西日报记者 王春楠初春时节,广西桂林市象鼻山景区浸润在烟雨蒙蒙之中,俨然一幅淡淡的中国水墨画,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拍照留影。“1月31日景区免费开放后,游客增加了很多。”象鼻山景区管理处副总经理马谦介绍,今年2月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4万人次,同比增长483.11%,景区周边的食、宿、娱乐等相关产业也持续火爆。作为桂林城徽标志的象鼻山,位于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因山形酷似一头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象鼻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直以门票为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景区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门票收入1376.96万元,为景区日常运营、推广及维护提供了较大支撑。近年来,象鼻山景区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将门票价格从最高时的75元下调到55元。票价降下来了,但如果经营方式单一、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不解决,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旅游需求不相适应,也仍然不能推动景区更好发展。为此,如何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获得感,推动景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需要着力破解的课题。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象鼻山公园考察时指出,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象鼻山景区转型发展、为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指明了前进方向。桂林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广大群众分享桂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经过反复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2022年1月31日开始,象鼻山景区正式全面免费开放,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桂林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做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子西坦言,对于象鼻山景区而言,没有门票收入,又要保证景区的高水准常态化管理,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转型发展的激励和动力。旅游业经济属性强、市场化程度高、产业影响力大,不能仅仅依靠“门票经济”,而是要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丰富旅游业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桂林市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目标,以象鼻山景区免费开放为契机,积极探索开放式旅游消费新模式。提升景区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精细管理,让城市处处是景、处处可赏。加大景区配套项目及公共设施投入,建设智慧景区,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游览体验。加快研发景区体验项目,丰富产品线,提升服务品质。试运营“象鼻山—龙船坪—叠彩山—象鼻山”观光游船路线,高峰期一天发出13班,日均接待350余人。下一步,还将与周边酒店合作推出系列下午茶及精致糕点,让游客享受到“山前一壶茶、水边半日闲”的闲情雅致。图为象鼻山景区免费开放后,春节期间,大量市民和游客到景区参观游览。 唐艳兰/摄带动“综合经济”。景区免费开放,带动当地多个产业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象鼻山公园考察时,在主题邮局与大家一起看画册,聊邮票,赏文创产品,说党史丛书。如今,该邮局成为游客必打卡之地,营业员介绍,总书记翻阅和称赞过的《漓江赋》画册,以及印有山水图案的搪瓷杯最为畅销。象鼻山造型的文创雪糕,旺季时每天售出1500根,手持雪糕在象鼻山前合影,是大多数游客的必选项。周边餐饮场所也时常爆满,“漓江啤酒鱼、醋血鸭等桂林特色菜品供不应求”。桂林市象山区区长梁红表示,该区正积极打造一批特色住宿、餐饮、购物、休闲企业,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群众的幸福感。呵护青山绿水。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宜居城市,根本前提是呵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整治行动。在漓江重要水源地青狮潭水库,库区居民苏喜冬感受深刻:“水库里不让搞网箱养鱼,沿岸的违章建筑、养殖场也按规定拆了。水质好了,游客多了,村民们建起农家乐赚了钱,也更加自觉保护水资源。”桂林市还投入60多亿元,实施生态补水调度工程,新建斧子口、小溶江、川江3座水库,全面提升漓江水质,象鼻山“大象饮水”美景成为常态。2021年,漓江干流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桂林市主要河流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前列。一江碧水,两岸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作为桂林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成果,象鼻山景区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上迈上了新台阶。记者手记:2012年,象鼻山景区门票75元/张;2016年70元;2018年7月60元;2018年9月55元;2022年1月0元。象鼻山景区票价变化,折射出桂林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让全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决心和务实举措。开放的景区只有转变观念,推动优势山水资源转化为优质产品,把“门票经济”转型为民生经济、综合经济,才是真正坚持人民至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哈尼梯田上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求是》杂志记者 杨绍华 红河日报记者 倪 琴潺潺溪流缓缓而下,层层“天梯”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具有千年历史传承、总面积逾百万亩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2013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人们走进村寨,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记者来到红河哈尼梯田,展现在眼前的是梯田与森林珠联璧合,蓝天白云与清澈水面相映成趣的美好景象。红河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维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为重点,沿用传统民间水资源、森林管理方式,恢复生态植被25.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4.67平方公里,划定保护红线,新建加固小型坝塘,开展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系统保护哈尼梯田碧水净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在这里得到生动、具体、完美的诠释。2018年,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农耕文化的匠心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寄予厚望。”云南红河州委书记赵瑞君介绍说。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我听说,在云南哈尼梯田所在地,农村会唱《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等古歌、会跳哈尼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少。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总书记的嘱托和鞭策,给红河州广大干部群众以巨大动力,激励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哈尼梯田自然景观与农耕文化协同保护,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搜集整理民族传统歌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族文化传习机构,壮大文化传承队伍。“《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等农耕文化是我们哈尼人的乡愁,把哈尼族农耕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我们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幸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建昌言近旨远。2015年,以《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创作的原生态歌舞《哈尼古歌》,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精彩亮相,2019年赴京演出,均好评如潮,哈尼人传唱的千年曲调向国内外展示出农耕文化的魅力。同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意大利时,见证红河哈尼梯田与意大利朗格罗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园世界遗产地缔结友好关系,使哈尼族文化得以更好地向世界传播。点“绿”成“金”的富民产业。“守着梯田就能过上好日子,大家种田护田积极性更高了!”一大早,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村民张正明扛着锄头,来到自家梯田里开始劳作。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红河州在保护哈尼梯田的同时,着力让村民增收致富。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使传统农业单一的水稻收益转变为水稻(红米)、梯田鱼及泥鳅、梯田鸭及鸭蛋的综合收益,实现“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目前已推广19.58万亩,每亩综合产值达5590余元,受益农户50446户。探索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种植生产经营模式,开发出红米早餐粉、红米酒等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梯田产值变成了村民看得见的“面值”。2022年2月13日,阳光洒在梯田上,倒映出田间迷人的画卷,犹如人间仙境。图为红河县宝华镇至甲寅镇沿途杨柳梯田风光。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陆光汉/摄红河州用活用好哈尼梯田品牌,将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四位一体同步推进,依托哈尼梯田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乡村风情风貌,让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和农耕体验成为富民产业,组织村民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绿水青山的经济效益正不断释放。村民高烟苗家以梯田、房屋等资源入股村集体旅游公司,2021年分红获得6000元,还开了农家餐馆和民宿,比在外面打工挣钱多,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夕阳映照下,五彩斑斓的梯田与种田人幸福的笑脸交相辉映,哈尼人世代守护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幸福靠山”。“正月来到了,山野的鸟兽动起来了;松林鹧鸪飞,草丛鹤鹊叫,山上马鹿跃,山凹草豹叫……”村民们唱着《哈尼族四季生产调》,跳起哈尼乐作舞,哈尼梯田上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光辉思想照边疆,红河儿女心向党”成为红河全州上下的现实写照。记者手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红河州广大干部群众感恩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哈尼梯田的保护发展利用全过程,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成功路径,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哈尼梯田这张千年名片绽放夺目光彩,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梯田多彩、空气常新的美丽红河。蒋家坪的自然财富和经济财富《求是》杂志记者 尹 霞 《当代陕西》记者 梁生树 李 彬一场春雨过后,秦岭深处,陕西省平利县蒋家坪村的茶园笼罩在轻纱幔帐之中,嫩绿吐舌的新芽儿吮吸着雨露恣意生长。两年前,这座名为“女娲凤凰”的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2020年4月21日,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驱车来到这里,拾级而上,步入茶园,一路察看春茶长势,同茶农们亲切交谈。当得知100多户困难群众靠茶产业实现了脱贫时,总书记高兴地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蒋家坪的乡亲们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此后,青山这个蒋家坪发展的最大本钱不断增值,山、水、人共兴、共富、共美的发展画卷越绘越动人。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蒋家坪村,曾经是“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土地“瓢一块、碗一块、一个草帽盖三块”。因常年开山造田,山头变得光秃秃,生态极其脆弱。有年夏天,洪水冲垮山体,泥石流滚滚而下,毁了数户人家的土坯房。走不通垦山造田路的蒋家坪想到了种茶。茶树根脉深扎,可以固土,防止山体滑坡。当地早在唐代就有种茶史记载。于是,大伙儿靠着锹挖镐刨,吭哧吭哧硬是开垦出千亩茶园,不久便有了不错的收成。然而好景不长,茶园在几易其主后经营不善,渐渐撂荒了。没了生计,一茬茬壮劳力只得外出务工,村子一天天凋敝下去。2014年,蒋家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97户540人,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45%。春回大地,草木蔓发。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进村,沉寂的蒋家坪再次热腾起来,困扰几辈人的交通、住房等问题逐一解决,茶业重振迎来机遇。依托“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茶园重新选种优化、扩大面积,现代式厂房落成,绿茶、红茶两条生产线落地,线上线下销售网点打通。复苏的茶山,再一次撑起全村人的生计和希望。每到采茶时节,蒋家坪就沉浸在欢腾的忙碌中。乡亲们心情愉悦、干劲足,除了茶树养眼、环境宜人,更重要的是可以靠山吃山、在家门口挣到钱。茶农们曾这样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自己的收成:既有茶园的土地流转费,还参加分红,采茶还能挣务工费,“采茶季每年有3个月,手快的一天能拿两百多块,少的也有百来块”。“一片叶子养活一方百姓。”到2019年底,依靠茶业,蒋家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27元,累计脱贫195户53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4%,实现了脱贫摘帽。脱了贫的蒋家坪开始琢磨在发展上做更多的文章。如何依托茶园带动的人气,充分利用“高山、绿色、富硒、无污染”的优势,开辟出多种生态性经营?如何在季节性的茶业基础上为乡亲们创造全年性、不间断的稳定就业?习近平总书记来蒋家坪考察指导之后,这些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解决思路。绿水青山迎客来。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罗显平和驻村工作队商量:可否搞“茶旅融合”、开几家农家乐试试?图为游客在蒋家坪村茶园参观游玩。 新华社记者 徐钦/摄村民罗永远的农家乐成了蒋家坪“第一居”。前院做餐饮和农产品售卖,后院是开门见山的民宿,生意果然不错。为了吸引客人,他购置了无人机和直播架,搞起了直播。镜头中,峰峦叠翠,云蒸霞蔚,绿染茶山,小河蜿蜒,山水之美让人流连;过年熏腊肉、节日逛庙会、春日采茶忙、秋天稻谷黄,日常烟火气充满诗意。在“第一居”示范下,又有几家农家乐先后开张,大家各打各的招牌,各展各的特色,都有了稳定的生计。山里变美了、富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村,他们又带来了新的发展灵感。村民余治东回乡后,流转了200亩水田种有机水稻,并将杂芜的河滩改造一新,打造出一个“美丽田园综合体”,很快就见到了收益。他心气高涨,对农旅融合发展又有了新的规划。今年开春,罗永远参加了安康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他计划着将山里的好东西做大,发展自有品牌,“让全国人民都尝到蒋家坪的生态产品”。蒋家坪的走红,还吸引到了外来创业者。2020年5月,大学毕业的习超来村里牵头开办了乡村振兴实践创新基地研学点,立志“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些朴素美好的理念深植人心”。当年10月,平利县被生态环境部纳入第四批“两山理论”实践基地,来蒋家坪参观学习的人更多了。目前,一个以蒋家坪村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园区正在申请之中。乡村振兴的希望,在年轻一代。这两年,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申请入党。扎根乡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他们信心满满。“你们这里已经在变,将来会变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蒋家坪人牢记于心。与青山有着美丽约定的蒋家坪,正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迈进。记者手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许多山高沟深偏远的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因为“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蒋家坪村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就是保护生态、勤劳肯干的回馈和收获。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致富之路,更是可持续发展之路。脱贫奔小康走的是这条路,乡村振兴更要坚定不移走这条路。红色新县新发展《求是》杂志记者 何雯雯 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 燕3月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一片春意盎然。地处大别山区的新县,曾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革命战争时期,不足10万人的新县为革命献身5.5万人;鄂豫皖苏区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2019年9月16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批已经结束、第二批刚刚启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先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远眺英雄山上“红旗飘飘”主题雕塑。总书记强调:“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今天的英雄山上,八面鲜红的旗帜格外耀眼。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新县这片红色热土正奋力谱写新时代老区振兴发展的绚丽篇章。红色热土,初心璀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县,一席话语重心长。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守护大别山区“红军洞”近60年的老党员张爱华激动地说:“总书记说‘吃水不忘掘井人’,让我们非常感动。作为革命后代,‘红军洞’我会一直守下去,并向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宣讲红色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建好‘红色基因库’,我们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全力抓好修缮和保护博物馆、纪念馆等工作,留住‘红色记忆’。”新县县委书记夏明夫说。近年来,新县启动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改造提升、首府路街区综合改造提升等项目;对全县国家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24处,革命历史纪念地365处进行系统性修葺保护和开发;完成5000余件革命文物登记造册;实施红军后代、烈士家属、红军失散人员“口述历史抢救工程”;开展“小小讲解员进景区”等活动……新县,正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来此重温革命历史。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8亿。红绿交织,生态富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考察调研时,来到“老家寒舍”民宿店,同店主韩光莹一家围坐在一起交谈。当听到韩光莹说,他是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近年来靠乡村旅游实现了增收,还带动乡亲们发展民宿走上致富路后,总书记十分高兴。在习近平总书记“支招”下,田铺大塆发展乡村旅游不搞大拆大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以大学生创业、农民工返乡就业为主的创客小镇。图为春日晨曦映照下的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 新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韩家东/摄青山环抱,碧水萦绕,一道道梯田错落有致,一排排瓦房朴实静美。田铺大塆后山上保留的刘邓大军当年的战斗遗迹,成为游客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圣地。田铺大塆农家乐“春临农家”老板许秀青说,“游客多了,家门口就能挣钱,回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日子真是一年一个样。”古老乡村、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在这里交相辉映,共绘小康图景。党旗飘扬,幸福花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县时,动情地说,“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年后,在安徽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鄂豫皖苏区能够“28年红旗不倒”,“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老区振兴,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周河乡西河村是一个深山村落,这几年来,在一批返乡党员带动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老百姓生活越过越红火。村党支部书记张思举说,“党员带头,群众支持,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越来越强,这就是我们西河村发展的秘诀。”“幸福大讲堂”、“幸福驿站”倡树文明乡风,“昼访夜谈”、“支部共建共融”打造党建共同体……新县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夯实基层党组织、架起干群连心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记者手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革命老区人民、情牵革命老区发展。2019年,总书记来到新县再次强调,“要做好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工作,保障好老区群众生活,让革命烈士含笑九泉”。新县牢记总书记嘱托,传承好红色基因,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今日大别山,是一座革命的山、红色的山,也是一座绿色的山、生态的山,更是一座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三河村生活大变样了《求是》杂志记者 侯亚景 四川日报记者 王 云 何勤华阳春三月,记者从四川凉山州府西昌出发,沿着245国道往东行驶,奔赴昭觉县三河村。公路随着山势蜿蜒起伏,伸向大山深处,将凉山一个个原本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与外面的世界相连,目之所及处处蕴含着勃勃生机。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曾经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三区三州”之一。2018年2月11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河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三河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只争朝夕,战天斗地,挪穷窝、兴产业、树新风,啃下了深度贫困“硬骨头”,一起迈进了新生活。搬进新房子。来到三河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入眼便是一座座有彝族特色的新房,房前屋后的墙上,“彝家儿女迁新居”、“脱贫攻坚瓦吉瓦(彝语:好得很)”、“习总书记卡莎莎(彝语:谢谢)”等标语十分醒目。“总书记来到我家,走进院子,就问有没有水、有没有电,到屋里后,问有没有被子盖、粮食够吃不、穿衣暖和不。”村民吉好也求一边回忆在旧屋里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一边向记者展示他现在的新家:宽敞明亮的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样样不少。“从土窝窝一下子就搬到了新房子,生活大变样了!感谢总书记!盼望总书记再来我们村看一看!”三河村,平均海拔2500多米,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贫困村,一度“穷得让人心痛”。村民们说,以前村里处处都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进村道路狭窄泥泞,“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三河村旧貌换新颜,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房,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前,村民们喝上了放心水,通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2020年,三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2户816人全部脱贫,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村里每一个角落。闯出好路子。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我的两个梦都实现了,一个是大学梦,改变命运;一个是致富梦,摆脱贫困。”村党支部副书记洛古有格2013年从重庆一家企业辞职后回到三河村,创业组建养殖合作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养了200多头西门塔尔牛,在政府支持下,我们还在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下一步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这样会有更多村民受益”。据了解,依托独特自然条件,三河村引进西门塔尔牛、中华蜂等优质品种,大量种植产值较高的云木香、花椒、冬桃等特色农产品,再加上组织劳务输出,村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21年全村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78元,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把产业振兴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举措,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村子的养殖、种植、加工、旅游、劳务输出‘五大产业’。”驻村第一书记李凯介绍说,“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立足三河村资源禀赋,打造红色教育旅游线路,把旧址、新居和村史馆串联起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帮助脱贫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致富”。图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的一处易地搬迁安置点。 田彬/摄培育好乡风。以前生病,一些彝区老百姓总以为是有鬼附身。在三河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彝族乡亲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有文化、讲卫生,过上好日子,“鬼”就自然被驱走了。“我一天也没进过教室,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吉好也求说,“总书记来的时候特意叮嘱我,一定要让孩子们读书。现在孩子们都在上学,希望都能考上大学,掌握更多本领,为乡亲们服务、为祖国作贡献”。像吉好也求这样,村里重视教育、接受文明的彝族群众越来越多了。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李凯看来,三河村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体现在村民的思想观念上。近年来,三河村深耕厚植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促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如今,村里“学前学会普通话”向纵深推进,爱攀比、高彩礼的现象得到遏制,讲卫生的好习惯逐步养成,移风易俗蔚然成风,“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已深入人心。春风送暖,万象更新。三河村村民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新期盼,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共赴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记者手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河村干部群众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成感恩奋进的强大动力,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三河村的巨变,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生动例证。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大村民的笑容会更甜、生活会更美、日子会更舒心。
发现美好,分享美好!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正到了桂林,去看桂林最出名的景区,会有不一般的旅游体验吗?年前我在桂林小住了几天,去看了桂林的一些景点,其中包括桂林最出名的象鼻山景区。其实去看这个景区之前,我在桂林的一些朋友就劝我不用去看象鼻山了,只要在在转两江四湖的时候远眺一下就可以!但是我觉得到了桂林,还是要一定要进去看一下的。01桂林的象征,关于象鼻山的细节?在说我的游玩体验之前,还是很有必要仔细来介绍一下象鼻山的,因为很多人都只是知道象鼻山在桂林,但对于细节了解不多。象鼻山这个景点,历史久远,从唐朝开始,这里就是游览胜地。古代的时候,很多诗人也留下了绝妙的句子,赞美象鼻山的景色。“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样的诗句现在读来也能想象象鼻山的美景!关于象鼻山,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据说七仙女一起到人间观看美景,他们发现了生活在桂林这里的人经常受到水患的影响,便带着玉帝的坐骑天象到凡间帮助当地人疏通河道,但是这件事后来被玉帝知道了,七仙女被召回天庭,却把天象化成了石头山,并且用宝剑镇住,让天象永远不能再返回天庭。传说总是带着一些美好,也有一些缺憾。实际上象鼻山属于一种特殊的地理作用形成,属于石梁穿洞类的景观,是长期受到江水的冲刷侵蚀风化而脱落,造成崩塌后形成的一个洞。至于大象的外形,完全是大自然的造化!02象鼻山景点的两个看点很多人觉得象鼻山景点主要的景色就是象鼻山,其实这样的说法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推荐大家大家到象鼻山去玩主要看两个方面:看山看文化、看水看特色!这两个点其实每个景区都会有,但是象鼻山这个地方,我觉得用这两个点来概括是最合适的。象鼻山景区的主要景观就是象鼻山,景区内设置的有最佳的观看地点,大概就是我现在拍摄这张照片所在的位置。观看相比上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也是一件很让人“失望”的事情,我看到很多游客都是在景区门口兴致勃勃的要进来看,但是看到象鼻山之后就吐槽太单调了,作为象鼻山景区的主要景观,确实看山只有一个象鼻山,站在景区提示的最佳观看点,一览无余!从你走进进去到看到这样的景色,不会超过十分钟。按照以上的说法看的话,不用说震撼的感觉了,很多人直接就开始吐槽了。所以我这里要说的看山,并不是简单地看这座象鼻山。看象鼻山一定不能到了景区之后跟着景区的指示标去最佳观赏点,而是要爬到象鼻山上去看,象鼻山不是很高,但是山还是很陡峭的,大概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爬到山顶可以在山顶看桂林城市的景色,最重要的是,是要到山脚下,大象鼻子水洞去看下。这样才能看到最美的象鼻山,而不是远眺就看到一只大象的样子。具体在山脚下,还有一些石刻和洞穴值得去好好探索一下,象鼻山内部其实是一个空心的,从古代开始里边就是一个天然恒温的地方,是个大酒窖,所有的这一切我不在这里展开来说,总之去的时候一定不要远观,看象鼻山一定要到山脚下,才能看到最全面的象鼻山。这些石刻和洞穴都彰显了桂林这座城市的文化,如果不走到象鼻山跟前,我相信除了桂林人,没有几个人知道象鼻山一直以来还是一个酒窖。象鼻山的那些桂林石刻,也是国家的一文物,如果想要知道的具体内容的,可以去之前做好功课,我去的时候没有过多去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先爬象鼻山,然后下山之后再到象鼻山对面的最佳观赏的位置去,这个最佳的观赏位置,也是看山的一个角度,是看象鼻山的全景的角度。这个位置也是当年春晚在桂林设置的分会场的所在地,很多游其实都是直接到了这里,在这里看象鼻山和象鼻山合影的,虽然是打卡的好地方,但是并不是了解全面了解象鼻山的好位置。从春晚设置的分会场的位置往前走,是相比上景区依象鼻山设置的一个拍照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特地摆上了一些道具,以象鼻山为背景,能够拍出很唯美的照片,也是从这个位置开始,其实也就开始远离象鼻山了,进入到了看水看民俗的位置。看水自然不用说,就是漓江的景色,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是水的代表,这一段的漓江水十分清澈,水面也没有多大的波浪,很是漂亮。景区内有一些阶梯可以直接下到漓江的岸边,甚至可以用漓江的水去洗脸,感觉很好。一个人站在江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旷神怡!所谓的看民俗,其实就是桂林的特色竹排了,广西很多地方都有江河,也都会有竹排,但是桂林的这个竹排应该是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因为20元的纸币后面,就有桂林山水,其中就有桂林当地人撑着竹排的场景,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我看到的这个撑着竹排的老者,其实是象山景区里的工作人员,他撑着竹排在水面上并不是为了表演也不是为了让人体验,而是为了水面清洁,如果水面有漂浮物的话,他就会撑着竹排去打捞起来。后来我也查了一些资料,漓江景点也是需要治理的。03桂林山水,游览震撼吗回到我们开篇说的那个问题,桂林山水游览起来震撼吗?就这个象鼻山景区来说,我觉得是不太震撼的,其实和想象中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主要原因我说两个方面,首先是这个景区作为桂林的城市标志,很多人是充满期待的,但是景区的门票价格偏高,到了景区里边其实游览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并且仅仅一个象鼻山也比较单一;其次,这个景区内商业化的程度也相对比较高,并且其实在景区旁边的一条路上,就能把景区的景色全部看完;所以基于以上两点,我觉得这个景区并不是很震撼。如果说真的山水让人震撼,我还是建议大家到漓江景区去,乘坐竹筏顺流而下,会比较好!你到过象鼻山吗?你觉得坑吗?

北京桂林3象鼻山到象鼻山公园售票处后,导游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张票,我们进象鼻山公园拍照片。象鼻山是空心的因为里面是岩洞,所以是空心的。象鼻山像一头“喝水的大象”,喝着喝着就慢慢睡着了。过了5900年,它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座山了。大象喝的是桃花江里的水。导游说:自己来的人可以到江里洗手。桂林的温度达到40度左右,热得跟烤羊肉串一样。在岩洞里还凉爽一些。看完象鼻山,该去七星岩了。
北京——桂林3:象鼻山到象鼻山公园售票处后,导游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张票,我们进象鼻山公园拍照片。象鼻山是空心的因为里面是岩洞,所以是空心的。象鼻山像一头“喝水的大象”,喝着喝着就慢慢睡着了。过了5900年,它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座山了。大象喝的是桃花江里的水。导游说:自己来的人可以到江里洗手。桂林的温度达到40度左右,热得跟烤羊肉串一样。在岩洞里还凉爽一些。看完象鼻山,该去七星岩了。小学一年级:金睿祺
桂林的象鼻山这个寒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象鼻山。象鼻山坐落在桂林市区,是一座美丽的大山,因为他的的形状像一头大象正在湖边饮水,所以叫做象鼻山。我们来到象鼻山的脚下,抬头望去,象鼻山高耸入云,非常有气势。虽然正值冬季,但是桂林的气温都十几度呢。走在象鼻山的台阶上,两边长满了可爱的小草和小花。由于象鼻山在湖边,空气比较湿润,岩石上到处都是青苔,走在岩石两边,仿佛到了绿色的海洋。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象鼻山的半山腰,从这里向下望去,视野广阔了很多,山脚下的人们就像蚂蚁一样小。越往上走,上边的景色就越美丽,上边的草木更加茂密了,还有很多小片竹林。我们来到山顶上,整个桂林市尽收眼底,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的耀眼,整个象鼻山显得更加美丽。哦,对了,忘了告诉大家,象鼻山里边三分之一都是空心的,说是酿酒用的,不过,这个酿酒洞是不对外开放的,但你只要站在洞口,就能闻到很浓的酒香味。象鼻山的空气很干净,比起家里天天生活在雾霾里真的好太多了。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树是绿的,一路走来,我都不觉得累,妈妈都夸我这次出来表现很棒,都没有喊累,那是因为这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都忘记了累是什么感觉。
桂林象鼻山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着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
赞美桂林象鼻山的短语Hello!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是你们这次游览的导游。我叫Lily!今天,我来带领大家游览迷人的桂林山水。来,请大家一个一个地、慢慢地上船。哎,小心!好了,咱们一边欣赏山两边秀丽的风景,一边来听我讲解吧!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这一带的山有个特点,就是在平坦的大地上和江边,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森郁,各不相连。我们在桂林市的中心,这边有一座危峰。它叫独秀峰,奇峰突起,犹如一支擎天大柱,被称为“南天一柱”接下来,我带领大家乘着木舟去观赏桂林最美的一条江——漓江。大家能看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吗?对,漓江的水出奇的静,静得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有许多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动;漓江的水还特别的绿,绿的简直可以与无暇的翡翠相媲美。大家请看,这个景点就是“象山水月”,它由象山和水月洞合成。这个象山又叫象鼻山,因为它酷似一只正在江边饮水的巨象。象鼻山那深入水中的长鼻,与其山体现成了圆圆的洞穴,名“水月洞”。洞面十分光滑。这是骆驼山,关于它的美丽传说下次告诉您吧,请大家自由欣赏,一定要注意安全!桂林以山青、水秀、石美、洞奇。这绝世无双的美丽景色,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构成了一幅长达80余千米的山水画卷。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我随时恭候大家的再次光临,我相信大家一定对这迷人的桂林流连忘返,一定喜欢上了我这个跟桂林一样美的导游,对吗?再见了!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游桂林的导游,感谢大家给了我这次锻炼的机会,我会尽自己的所有能力为你们讲解的。从桂林到阳朔,160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这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漓江的碧绿碧绿的,沿江攒聚着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嶙的,却又千奇百怪,姿态万千。在薄霭轻雾中,若隐若现,时远时近,请看漓江两岸,竹子的色调使两岸春光常在,而它那风度翩翩的倩影,又使漓江在人们心中倍增亲切。3亿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巨厚的石灰石岩层。后来地壳上升为陆地,石灰岩经过水的溶蚀和风化作用,形成了挺拔秀丽的峰林和曲折幽深的岩洞。人们说,桂林的美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先说这山吧。什么象鼻子、磨米山,斗鸡山、螺狮山……数不胜数!位于市内的独秀峰,有“南天一柱”之称。清代诗人袁枚写过一首诗赞美她:“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请看这里,这是另一处景物,名叫叠彩山。这里的岩石层层横断,远远望去,好像是一匹匹堆叠起来的彩缎,因此而得名。桂林的山还多奇石,着名的有月牙山的剑柄石象鼻山的垂钓石,伏波山的试剑石……桂林的洞更是一绝。下面我请大家跟我一块儿上岸去欣赏欣赏神秘的七星岩。七星岩溶洞的面积巨大,可容纳一万多人,请看这儿,洞内有着造型奇特的各种景物:有莽莽的原始“森林”,高耸挺拔的“宝塔”,还有洁白鲜嫩的“竹笋”……有“大自然艺术宫”之称。大家请看这边儿,形形色色的钟乳石,在彩灯的照耀下,是不是更有情趣了呢?这些钟乳石还有着动听的名字,什么“狮岭朝”,“石乳罗帐”,“云台揽胜”等等。好,今天我带大家就游览到这,欢迎大家来桂林,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教,我们小次再见。拜拜!
描写桂林象鼻山的小学作文暑假的一天,阳光灿烂,几个小伙伴决定去动物园观看大象。他们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去看那活泼的大象。大象真能干呀!一只大象好似饿坏了,它伸长鼻子,轻轻松松地把一大串香蕉送入嘴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一只大象卷起摇铃,用鼻子甩来甩去,摇铃发出了优美的铃声。另一只大象觉得很热,想冲个澡,就用鼻子深深地吸了一些水,把鼻子向后甩,又把水喷在自己的身上。哇!好凉爽啊!最后一只大象也不甘示弱,就吸住口琴吹了起来。大象吹出了动听的琴声,哇!真听呀!象。 小朋友看了大象们精彩的表演,脸上露出了满意地笑容。他们情不自禁地说:“每只大象都有自己的绝活,真能干!”
桂林山水—— 象鼻山作文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是出去看风景,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去桂林。你应该会很好奇,为什么推荐桂林这个地方,不要急,待我细细说给你听。暑假,我和好闺蜜徐雯歆一同参加了夏令营,经过舟车劳顿,我们终于到达了期待已久的地方——桂林象鼻山。这也是导游专门让我们带的20元面额人民币背面呈现的地方。为了证实这里是否和纸币上的风景一样美丽,我一路都小心翼翼地把它保存着,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花。如今,我终于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的风景。象鼻山高大雄伟,好不壮观!湖水在山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绿,特别的可爱,绿、鲜绿、浅绿、黄绿、深绿,各种绿色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湖面波光粼粼,像万盏明灯在闪闪发光。往湖里看,还能清晰地见到游鱼,红的、白的、黄的,还有红白相间的,在水里摆动着尾巴,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优美的泳姿。这样的山倒映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环绕着这样的山,真是美不胜收!我情不自禁地想把眼睛睁大,仔细欣赏这秀丽的风光,举起相机,想把这里的一山一水全部记录下来。此时此刻,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秀美景色,不仅仅记录在了相机里,更留在了我的心里。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桂林,更爱象鼻山。
游桂林象鼻山作文-精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桂林自然风光优美,她的象鼻山更是一个浪漫而又神秘的地方。上象鼻山,感受神秘远处望去,那山如其名,宛如一只巨大的象鼻。葱翠的树林,青翠的竹林,构成了象鼻山的独特生态景观。沿途还可以看到龙门山、狮子山等群山,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桂林城市的美丽,让人感觉神秘而又壮观。趣味探险,与自然亲近除了远足和爬山,象鼻山还有观看金丝猴、鹦鹉和孔雀等动物的节目。乘坐缆车,感受空中漫步的快感,别有一番风味。静坐在林间小亭里,听蝉鸣声,欣赏美景,那种宁静与自然亲近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桂林象鼻山,值得一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这里,你可以一边走在历史长廊中,一边寻找心灵的栖息地,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特别是象鼻山,她以奇妙的景观和神秘的气息,为旅客带来了惊喜和感动,不管你身在何方,不妨前往走一走,体验一把这里的独特风情。
象鼻山"到桂林,不去象鼻山,那可真是天大的遗憾!"这是桂林人民对外地游客常说到的"家常话",这一次去夏令营,我们游玩了桂林的城市标志——象鼻山,我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这一句话的含义,可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据说:三亿年前,桂林曾是一片海洋,因为经过了多次的地壳运动,而形成了陆地。桂林美丽的山和水,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旅途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象鼻山,象鼻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河边正伸长象鼻在喝水的巨象而得名。象鼻山的主要景点有:象眼岩、水月洞、普贤塔,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长17米,宽9。5米,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据说是距今约1。2万年前,由于地壳抬升,漓江缩小,但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速度,形成了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水月洞下的河水清澈透明,已经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深褐色的、光滑的石头和长在水里的矮矮的、绿油油的水草。河水被太阳晒得暖和暖和的,河里的小鱼、小虾在水里欢快的戏水,岸边还摆放着几头石雕的小象,有的小象竖起鼻子,有的盘腿坐在地上,还有的伸长鼻子在河边喝水……用“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留。”之句来形容水月洞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的相互辉映的奇迹。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就要回去了,象鼻山景观还时时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祖国的大好山河在我的眼前闪现。我心想:今天的景色真是美丽令人耐人寻味,明天会有什么好玩的景点呢?我也更加期待着明天!……
象鼻山在桂林市里有三大名山,分别是象鼻山、叠彩山和伏波山,这三大名山中,第一山也就是象鼻山了。象鼻山是一座高大的独峰,它的形状很像一只大象,正在悠闲自得地饮着酣美的漓江水。鼻子最像,又粗又大,弯着,自然成洞,这就是象鼻山中最有名的水月洞了。相传,一到夜晚,这儿就有三个月亮,一个是天上的月亮,一个是湖水的倒映,一个就是这水月洞了。据说,水深时,它的水面刚好在水月洞顶。这就是“水月洞”名字的由来。说起象鼻山,还有一个小小的传说,相传,象鼻山原来是一头神象。象鼻山所在的位置是一片平原。神象在这片平原里过着平安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天兵天将来捕捉这只神象。神象不从,它们就厮打起来,打得难分胜负。这时神象实在太渴了,便跑到平原旁的一条小河里去喝水。这时,天兵天将便乘机用剑刺死了它。不过神象死也不肯倒下,硬是变成了一座高峰。细心的读者会问,刺神象的剑柄在哪里呢?哦,这座山上有一座塔。据说,这座塔就是刺它留下的那枚剑柄。这座塔有三个名字,第一个就是剑柄塔;第二个是普贤塔,因为大象是普贤菩萨骑座,所以有了这个名字;第三个是宝塔瓶,因为远处看这座塔的形状很像宝瓶,因此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你想看更多的青山绿水,那还是自己去桂林看一看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桂林象鼻山住哪里比较方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