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国可以怎么样才能去大使馆工作作吗

2017.3 突然忘记如何编辑回答...更新应聘优势。-------------天坑分割线--------------大部分想进使领馆工作的朋友都是冲着“高大上”、“朝九晚五”这几个关键词,但择业始终是对个人影响深远的事,还是建议大家全面考虑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对于确实有兴趣的朋友,建议先看清哪个国家使领馆招人,第二步要明确部门和职能,最后才是根据具体要求看条件是否符合。首先有很多应聘者连大使馆和领事馆都分不清,在领事馆面试一口一个embassy也实在是很让人尴尬。面试前稍微补一下意向单位组织结构也是基本礼仪了。总的来说大使馆是驻华最高级别机构,只会在帝都有设置,其他的都叫领事馆。所以如果不是base在北京,就不要惦记大使馆了。领事馆数量根据国力和对华关系不同差别很大。一般领事馆一定会设在上海,然后是广州。再次各大省会比如成都武汉昆明...当然,北京也有总领事馆,这个就不展开了。国别尤其重要,直接涉及到工作环境、强度和待遇。这方面不敢说了解全面,想到什么说什么。大体分为两类(是不是很容易?):1. 发达国家使领馆(英美加澳等)。一般来说福利够人性,年假也够多(15-30天不等),待遇在大城市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上,但涨幅非常有限。英美日这类大馆的级别分得较细,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和转岗机会。但大部分馆的规模都比较呵呵,一个萝卜一个坑,西欧北欧国家的职位在领馆圈内都算香饽饽。发达国家馆的一个优点是法制明显,公私分明,官员和雇员之间至少表面上平等,办公室欺凌的情况比较少。2. 发展中国家。福利和待遇差别比较大,不好一概而论。总体来说年假也在10天以上,而且有些馆中外公众假期都会休。工资不算太高,但(所以)工作一般也不会太辛苦。人治比较明显,官员散漫的几率相对较大,公私不分作威作福的也有,老板和员工一起喝茶看报啥也不干的也不少。再来谈谈部门,粗放一点欢迎同行补充。1. 签证/领事处(最稳定最经典的部门)PRO:不求人、不加班、性价比高。CON:枯燥、职业发展。2. 文化处(最有意思最光鲜的部门)PRO:有趣、高大上。CON:项目繁多,有OT出差可能。3. 商务处(比较忙的部门)PRO:行业覆盖广、企业化明显。CON:出差、OT。大部分馆都会划分以上几个部门,视国家重点行业或者领馆规模还可能分出教育处等。具体的工作职责和具体架构和直属部门关系很大,依然不展开了。应聘使领馆招聘时,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衡量:1. 应届生:文化处、教育处、商务处这些有实操项目的部门,锻炼工作能力。2. 有工作经验和行业积累,想提高/转换平台的人:签证处以外的各实操部门,最好有KPI的,可以发挥之前的业务领域。3. 想平衡工作家庭,朝九晚五不求事业的人:使领馆各部门都比较能满足,但一般来说签证处比较有保障。关于很多朋友在私信里问我哪里看招聘通知:- 第一反应是领馆圈雇员相互交流。这个渠道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有诚意的朋友平时留意交友吧。- 猎头招聘。这个说实话很少,因为几乎没几家有预算请猎头搞这个。- 使领馆网站直聘。这是最靠谱的,但同第一种,必须心诚(经常刷)和运气好(偶然看到)。建议关注各国的网站、公众号。比如美馆经常会有职位放出,司机保安园丁...花样多到你不信。- 免费招聘网站。没有猎头嘛,如果需要发布信息只能找免费渠道。 Surprise!- 最后就是外事外劳服务机构以及本地外办,原因很明显了。实习:和招聘正式员工大同小异。可能发布渠道更窄,毕竟流程简单很多。再有就是有些馆和当地高校有协议,这时候学校的金字招牌优势就体现了。和下面有个答案提到的一样,建议可以先找机会实习,看看是否自己真的喜欢。说实话对于优秀毕业生来说,路其实很广,而这条路却可能是盆温水(点到为止,懂的请赞)。关于招聘需求~这个范围非常大。一般来说外语是必须的,但也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有工作经验的人都能理解)。有些馆招小语种,表面上会筛选掉不少人,但因为使领馆都在大城市,外语类高校出来的各类日法德西意韩语人才也不缺,竞争依然激烈。除了外语,招聘条件完全依赖岗位和上司。只能说说一般比较有优势的履历吧:1. 使领馆工作经验2.同类岗位经验(类似第一条,但各类NGO政府部门什么的也能算)3.该国留学经历(不是套近乎,对于上司是各种交流理解上的省事儿,非常加分)4.华侨二代(如果你看得起这份工资)5.有人举荐(不是走后门!和大企业一样,引荐举贤也是非常重要且靠谱的渠道)至于男女、年龄、取向什么的,涉及zz正确,拒绝回答。想到再写...今年瞒着家里人辞掉了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领事馆的工作,自己开始了创业生涯。回顾在领事馆工作的5年还是感慨万千,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招聘信息:我当时是在该领馆的官方微信号上看到的招聘启事,一般领馆招人渠道就是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网站,欧盟商会,该国留学回国的Alumni校友会,渠道比较固定,不会专门找猎头或是挂在招聘平台上,因为这些定向的渠道基本上就够了。想要入职领馆的朋友可以关注该国的这些官方账号,这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另外还有很多情况是实习生转正,经过实习期大家互相都比较了解了,如果刚好有职位空出来会更偏向于招曾经实习过的人。领馆招聘一般会要求学历是研究生毕业,但是我们招的几个本科毕业的都是因为实习期表现好,就直接留下来了。关于工作环境,待遇:发达国家使领馆工作还是比较稳定的,基本不会遇到辞退裁员的情况。年假20天左右,周末加班调休。关于薪资待遇该国人和中国人的合同,体系都不一样。中国是和外国机构服务处签合同,拿的都是人民币。听同行说到的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这些1.5万-2万左右。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几千,1万多,根据岗位会有些不同。每年基本不怎么涨工资,对于中国人的升职空间也非常有限。小国家使领馆还是有说着说着就闭馆,不稳定的情况。甚至有不想按中国规定缴纳五险一金的。。。关于工作内容:比较全的领事馆的部门会包括:签证处,文化处,商务处,教育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现在大家也都会有负责communication的专员。我是在商务处工作,可以跟大家着重分享商务处工作的体验。总的来说商务处就是帮助该国企业在中国发展,我觉得我做的事情更像一个咨询公司+公关公司。要写行业调研报告,做市场问卷调查,曾经还请了某电商平台的女性VIP会员来办公室做我们对于内衣行业的问卷调查。有很多有趣的经历,也有经常打cold call被别人误认为骗子被骂的悲惨时刻。要接待企业,政府代表团,为企业安排对接会议。要为国家,地区领导人当翻译。话说回头看看之前陪同过的好几个省市领导都下台了。。。要组织安排论坛,新闻发布会,展览,为了有经费,还要自己做招商,拉赞助,为了节约经费,也客串翻译,主持人。有参加各种企业发布会,酒会的高大上场合,也有通宵布展,在会场搬货,洗杯子的慌忙时刻。很感激在领馆的这5年,得到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关于同事:为了避免领事们在当地滋生势力,杜绝贪腐,领事馆的领事任期一般2-5年,在这5年期间我也是经历了好几任领导,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其他国家空降过来,不懂中文,不了解当地情况。一般都还是会有一个磨合期。基本该国同事才有升职的可能性,我带的2个该国实习生都在实习期满后成为了我的上级。中国同事大多数是女性,生完一胎生二胎,寻求工作稳定,照顾家庭。大家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整个氛围还是挺好的,唯一一点不知道是不是体制问题,大家都会非常爱抱怨。关于辞职:对于大多数追求安定,没有什么事业心的女性来说,领馆工作真的是一个非常棒的职业。但是对于追求事业发展的人来说,会有温水煮青蛙的无力感,看到那些在这工作了十几年了同事仿佛一下就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到了后期我就开始自我厌恶,为什么自己也变得这么爱抱怨,这么敷衍,于是开始寻找出路。国外对于公务员的看法与中国不同,甚至是有些偏见的,他们会觉得没本事的人才会在政府里耗日子。我留学时的那些同学目前基本在国外投行工作,对于我在领事馆工作是非常困惑,觉得我应该上我们学校的耻辱墙。所以我心里是一直叫着一股劲,不甘于在事业上的碌碌无为,五年如一日。今年鼓起勇气辞职创业,也许会失败,也许就是作死,但至少路在自己脚下,方向在自己手上,感觉生活有了希望。最后附上几张媒体公开的工作照来纪念一下这5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才能去大使馆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