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哪里人 探究科幻文学大师的出生地和故乡?

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有没有诀窍?答案只有一个:阅读。新学期开始,老师有没有新的、权威的阅读书目推荐呢?不少微信群里,家长们希望分享一些适合于孩子阅读的书籍,以达到扩展视野、积累知识、提升素养和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为此,我们将国内100余所名校的必读和选读书单进行了综合整理,选出140本优秀图书(中学阶段70本,小学阶段70本),并对每一本图书做了简要推介。其中中学部分来自人大附中、湖北黄冈中学、江苏启东中学等50多所初中和高中学校的阅读推荐书目(含寒暑假);小学部分来自清华附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重庆谢家湾小学等40多所学校的阅读推荐书目(含寒暑假)。我们选书的标准不仅注重文学性,也兼顾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同时关注历史、传记、艺术、科学等类的读本。期望这份书目能有助于学生、老师和家长选择参考。■百所名校中学生阅读书目(70本)1.《论语译注》 杨伯峻/著《论语译注》系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精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精准,译文流畅明白。2.《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套装 罗贯中 吴承恩 施耐庵 曹雪芹/著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3.《繁星·春水》 冰心/著这些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作品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在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主题是: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4.《子夜》 茅盾/著《子夜》以惊人的艺术力量表现了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的矛盾与斗争,提出并回答当年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它是我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第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家》 巴金/著《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起着巨大的作用。6.《骆驼祥子》 老舍/著描写了上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这部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7.《围城》 钱钟书/著作者以机智的幽默和温情的讽刺,剖析了一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的个性与道德上的弱点,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困境,所以有人评论《围城》是“新《儒林外史》”。8.《湘行散记》 沈从文/著记录了作者1934年回故乡湘西时的所见所闻。这是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的约定——每日一封信,记录沿途风景。作者以隽永的文字,为他们谱写了一曲美丽的赞歌。也为湘西的风土人情,填上了重重的一笔。9.《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蘅塘退士/编华夏文明史上鼎立的三座丰碑,中国传统文化中永恒的经典。它即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10.《唐诗素描》(典藏版) 曾冬/著这是一本充满诗情画意的书。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对经典唐诗进行散文化阐释,纯粹唯美。《唐诗素描》作为意境描绘示范读本,在语文课上倍受推崇。它和《宋词素描》都值得一读(这两本书正由中央电视台拍摄成200部微电影)。11.《中国人史纲》 柏杨/著这是柏杨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的监狱岁月里“埋头整理中国历史”而成的一部巨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的洞察力。12.《我们的中国》 李零/著从历史到地理认知五千年来的中国,从思想到情感热爱我们的中国……1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扬·马特尔/著小说描写一个印度男孩和一只孟加拉虎一起在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后获得重生的神奇故事。它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无论是开放式的结局,还是小说对于信仰、生存,乃至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展现,都会成为每一个读者深思的问题。14.《林中水滴》 米·普里什文/著作品以“人与自然”为题材,文字清丽流畅,意境隽永,充满诗意,同时蕴含着一种音乐的韵律,令人读来爱不释手。15.《鲁迅全集》 鲁迅/著真实的鲁迅并不只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一位可敬的爱国勇士,一位心怀大仁大义的慈悲家。在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鲁迅思想,需要从鲁迅作品中找到认识自己,了解中国社会的钥匙。16.《射雕英雄传》 金庸/著“射雕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它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从而使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17.《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著“挪威的森林”本是披头士的歌曲,在这寓意年轻必经的彷徨、恐惧、摸索、迷惑的表征。那些平缓舒雅的文字背后,涌动着年轻时代特有的伤感和激情,说出我们一直想说出的话,那些纯真年代的——爱的物语。18.《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J·K·罗琳/著著名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一部。作者巧妙地将世界文学名著中所具有的美学品格集于一身,达到了想象丰富,情节紧凑,推理严密,人物刻画深刻的艺术效果。它不仅深受孩子们的追捧,同时又为成人所喜爱。19.《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著作者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20.《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莫泊桑/著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的小说是了解法国历史和社会的窗口。本书所选篇目是作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具有代表性,以便读者了解莫泊桑创作的人物长廊中不同的文学形象。21.《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契诃夫/著本书所选的作品来自契诃夫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在早期作品中,除了中国读者较熟悉的《变色龙》外,还有一些轻松诙谐的纯幽默小说;后期作品以《套中人》最为著名,它表现了沉闷压抑的时代氛围,讽刺了俄国社会普遍的僵化、禁锢的精神状态。22.《中华散文百年精华》 丛培香/选编本书所选作品,以抒情、叙事散文为主,也包括杂文、随笔等类型的散文,大多为有定评的名家的名作,也有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作者的佳作。这些作品展示时代风貌,抒发一家之言,情真意切,朴素隽永,冷峻深邃,饱含人生底蕴。23.《外国名家散文经典》 于文心/选编本书精选散文随笔精品200余篇。基本包容了外国所有的散文佳作,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供反复咀嚼的外国散文随笔的基本读物。24.《大地上的事情》 苇岸/著中国惟一的大地写作者和践行者。对于大自然,对于其中的许许多多的小生命,他不惜笔墨,描写种种细枝末节,充满关爱之情。部分章节选入高中语文课本,为无数孩子寻找到隐秘的心灵回归之路。25.《草叶集》 惠特曼/著《草叶集》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惠特曼是大自然终生的热爱者和赞美者。26.《纪伯伦散文诗全集》 纪伯伦/著东方献给西方礼物、献给所有疲惫的心灵一本关于生命、爱情、自由、美的箴言书,满含着东方气息的超妙哲理和清丽文辞。27.《枕草子》 清少纳言/著该书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概括力。她深入事物的最细微之处,使我们在任何琐屑的世物中都能体会到意义和美感。这本书告诉我们,世界上有多少不该在我们一生中忽略的事物。28.《守望的距离》 周国平/著本书是周国平因生活变故而引发的深刻思考,对每个热爱生活而遭遇挫折的人,都具有指导人生的实用价值。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也让人爱不释手。29.《文化苦旅》 余秋雨/著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深入浅出,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以及抒发自我的情感。30.《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著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31.《飞鸟集》 泰戈尔/著这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32.《瓦尔登湖》 梭罗/著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或者,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33.《愿你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毕淑敏/著作者有很多对于生活的热情与思考。把心放平一点,脚步放慢一点,会发现很多简单美好的小事,都是世界温柔的馈赠。34.《平凡的世界》 路遥/著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35.《三体》 刘慈欣/著《三体》三部曲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36.《1984》 奥威尔/著一部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37.《美学散步》 宗白华/著这本书中,宗白华凭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良好素养,以比较的眼光,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几个重要范畴加以阐释,渗透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取向。38.《音乐的故事》 保罗·贝克/著《音乐的故事》按时间先后顺序,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分别介绍了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音乐展示的是人类生命历程的壮丽画卷。39.《史记选》 王伯祥/译注本书是《史记》的精华选编。《史记》首创“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即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人物从帝王将相到农工兵商,众多鲜活的面容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40.《傅雷家书》 傅敏/著《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41.《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著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人物散文,梁衡的作品中都可见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的激情蕴藏在深沉的思考中,别有的那份厚重与沉实,避免了简单的抒情与表白,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42.《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著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43.《把黑夜点燃》 张承志/著张承志书写着一个作家的良知和良心,他的散文写得纵横、恣肆,因为这是他战斗的檄文,所以他不对文字着颜色,完全靠一腔热血的铺散来支撑,所以他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声呐喊都灼人。44.《野火集》 龙应台/著龙应台的野火照亮了什么?哲学家康德说,启蒙是走出不成熟的状态,勇于求知。无庸置疑,正是这样一本启蒙书,引领整个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同样不容错过。45.《苏菲的世界》 乔德坦·贾德/著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46.《毛泽东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本书是第一部由中共中央批准编写的毛泽东的传记。它以翔实可靠的材料、简洁流畅的文字,详细真实地记述了毛泽东的一生。本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较强的可读性、感染力,是一部介绍和研究毛泽东生平与思想的力作。47.《林肯传》 戴尔·卡耐基/著作者将林肯的奋斗历程看做是人生的经典,重点描写了林肯平凡生活中的伟大,充分展现了林肯的人性光辉。48.《梵高传》 欧文·斯通/著被誉为传记小说之父的美国作家欧文·斯通,在梵高还默默无闻的时候便写出了这部文学传记。数十年来,梵高的身世打动了无数读者,其魅力至今犹在。49.《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著描述了新疆一个边缘村庄黄沙梁的人与自然,有梭罗《瓦尔登湖》和法布尔《昆虫记》的味道,作者也因此被称为“乡村哲学家”。50.《狼图腾》 姜戎/著《狼图腾》是作者以自己11年的草原生活感悟,以近乎自传体的叙事视角,倾其半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有关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的长篇小说。51.《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52.《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著小说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还对阿富汗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深刻的反映。53.《活着》 余华/著《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并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54.《蛙》 莫言/著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以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55.《尘埃落定》 阿来/著小说故事精彩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视目光,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56.《落花生》 许地山/著通过诗一般的语言风格,描绘最朴实的事物。他笔下的爱情,可爱非凡。他眼中的故乡,是那么的近在咫尺。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充满了诗意。甚至,他们就是诗意。57.《文学回忆录》 木心/著这是一本文学的福音书。《文学回忆录》是木心先生的学生陈丹青纪录的木心为他们授课的课堂笔记。从1989年至1994年,他们在木心的带领下,来了一场世界文学的穿越。58.《谈美书简》 朱光潜/著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晚年心血之作,打破教条,冲破文艺创作与美学禁区的经典,朴实做人,老实做事,净化人心,美化人生。59.《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著本书倾注了作者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构身边复杂的事态。王小波的作品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心灵。60.《读书与做人》 梁实秋/著一代文学大师梁实秋的成长经历和思想境界。读一本好书,做一个好人。以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61.《历史深处的忧虑》 林达/著作为《近距离看美国之一》,不仅仅因为它让我们更加了解美国,更让我们开始努力去思考一些没有思考过的事物,以全新的视野去看待社会。62.《人类群星闪耀时》 斯蒂芬·茨威格/著该书跨越了地域、时代与领域的界限,从托尔斯泰到拿破仑,从列宁到韩德尔……作者截取了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的时刻,构成了一幅人类群星闪耀图。63.《叩响命运之门》 马小平/编著打开无数道宽阔的大门,通向一个又一个人类的思想高地。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常识,书架上不能缺少的收藏。64.《与神对话》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著解决你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让你成为一个更有智慧,更积极向上,更好的人!这本写给你的书,将告诉你“如何寻找希望、幸福、生命本质”。65.《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卡逊/著这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66.《人类征服的故事》 房龙/著第一部分《万能的人类》以生动幽默地笔调讲述了人类自身进化和征服自然的故事;第二部分《上古的人》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两河流域灿烂的文明,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人类征服世界的卓越本领。67.《文明的溪流》 H·G·威尔士/著本书有声有色地阐述了地球从没有生命的混沌状态演进到现代文明的漫长历程,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人类社会中各个民族创造的绚丽文明及与这些文明紧密相连的重要人物和事件。68.《万物简史》 比尔·布莱森/著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69.《时间简史》 史蒂芬·霍金/著一本有关宇宙学的经典著作,将纷繁复杂的宇宙物理学用极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普通读者。70.《极简人类史:从宇宙大爆炸到21世纪》 大卫·克里斯蒂安/著这本小书仅有十多万字,却囊括了从大爆炸到近现代的130多亿年的历史——“极简”和“长时段”均可谓货真价实。■百所名校小学生阅读书目(70本)1.《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麦克·山姆布雷尼/著,安妮塔·婕朗/绘一大一小两只兔子短短的对话,浓缩生命中最复杂、也是最伟大的情感。小兔子认真地向大兔子表达“我爱你”,并用各种身体动作和看得见的静物表达自己对大兔子的爱。但不管怎么比,永远也比不过大兔子来得多、来得高、来得远。最后,小兔子终于在一片酽酽爱意的包裹下睡去了。2.《逃家小兔》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著可爱的小兔子,聪明睿智的妈妈,为我们表演了一场好玩的捉迷藏:小兔子一会儿变成小鱼,一会儿变成风;兔妈妈一会儿变大树、一会儿变成风、一会儿变成捕鱼人,一会儿又变成马戏团演员,接二连三的变幻非常奇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3.《我爸爸》《我妈妈》(绘本) 安东尼·布朗/著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会爱上它。《我爸爸》《我妈妈》的插图令人激赏难忘,用书本鲜见的方式颂扬了父母。4.《红鞋子》 汤素兰/著世界那么大,红鞋子带你去看看;世界那么大,红鞋子带你感受微微的诗意,感受陪伴的快乐,感受怀念家、寻找家的乐趣。5.《爷爷一定有办法》 菲比·吉尔曼/著原本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人们丰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的生动、传神。6.《蚯蚓的日记》 克罗宁/著,布里斯/绘令人捧腹的小蚯蚓日记,展示奇妙的蚯蚓世界,传达生物和地球的科学知识;帮助孩子培养乐观、正向的态度,以及多元思考的习惯;学蚯蚓写写生活日记,语文能力变得好棒!7.《一粒种子的旅行》 安妮·默勒/编绘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植物的种种“旅行”手段……种种奇妙的方法,让人大开眼界。本书的文字生动有趣,插图也精彩纷呈,让读者在了解知识的同时,获得非同寻常的艺术享受。8.《安徒生童话选》(拼音读物或绘本)安徒生/著在童话世界里,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这个名字像一座永恒的丰碑,闪耀着辉煌的光芒。贫困凄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去了她心中另一个温暖美丽的世界;愚蠢的皇帝穿上了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小美人鱼为爱无私无悔的付出;丑小鸭最终变成了高贵的白天鹅……9.《格林童话选》 格林/著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编著的《格林童话选》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彩的童话世界,不仅让人们认识了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形象,还让人们懂得了如何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0.《小牛顿科学馆》小牛顿取材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奇不有,无所不包。全套小牛顿科学馆涉猎13个不同领域的知识范畴,包括1000多个精彩主题,让孩子除了关怀本土外,更能放眼天下,和全世界的孩子同步成长。11.《十万个为什么》(小学生彩绘版) 蜗牛爸爸/著内容包罗万象、融汇古今,涵盖了动物、植物、人体、生活、历史、天文、地理、科学、交通等方面令孩子感到好奇的问题,全面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知识世界。12.《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 叶圣陶/著收入叶圣陶创作的童话、生活、散文小说、儿歌、小话剧等共192篇,把凡是写给少年儿童看的和适合少年儿童看的作品,都选入了本书。13.《可爱的鼠小弟》 中江嘉美/著,上野纪子/绘“可爱的鼠小弟”被誉为“日本绘本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她从儿童的小视角来描绘精彩的大世界,以简单重复的句子为孩子提供最佳语言学习机会,以出人意料的情节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又以简洁明了的图画让孩子获得纯粹的美感体验。14.《丁丁历险记》 埃尔热/编绘走进丁丁的世界,一起上天下海,翻雪山,过沙漠,周游世界;走出丁丁的世界,一起探奇历险,惩恶扬善,信诺言,懂宽容。15.《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罗尔德·达尔/著三个凶狠贪婪的饲养场主和狐狸一家追捕与反追捕的故事,被罗尔德·达尔用异常轻松的笔调讲来,让人读了爱不释手。16.《没头脑和不高兴》 任溶溶/著你听说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吗?如果没听说过,不要紧,你可以问问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也没听说过,那也不要紧,你可以问问爷爷奶奶,他们一定知道这对宝贝的故事。17.《为什么动物会有尾巴》(彩色注音版动物童话) 纳塔·卡普托/等著本书收录的是来自法国的关于动物的童话,这些好听的故事在向你讲述各种动物习性的同时,也在告诉你许多做人的道理……18.《超级冒险王》 芬柏格/著,甘博/绘《超级冒险王》里涉及到的知识实在太多了,而且有许多与神奇的魔法故事相关。这本小词典撷取了其中一些经常在魔法故事中出现的词条,进行简单的解释,希望对你阅读这套有趣的超级冒险王故事会有所帮助。19.《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绘本) 佐野洋子/著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一部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在日本被赞誉为“被大人和孩子爱戴,超越了世代的图画书,是读了100万次也不会厌倦的永远的名作”。20.《森林唱游》(绘本) 几米/著森林里举行了一场音乐会,胖猫、鳄鱼、老鼠、青蛙,通通粉墨登场……几米的图文,有一种写意。他以简单的画面和角色,就能创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场景,温柔地包围着你我心底的秘密和美梦。21.《鼹鼠的月亮河》 王一梅 /著这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当你的孩子与众不同,当你的孩子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遇到困难时,你可以选一个安静的傍晚,陪他坐在灯前慢慢地品读这本书。22.《夏洛的网》 E·B·怀特/著作者用童话的叙事风格表现出一分对生命本身的赞美与眷恋,给了我们关于生命的深沉的思索。23.《时代广场的蟋蟀》 乔治·塞尔登/著,威廉姆斯/绘一只来自乡野的小小蟋蟀,以一趟勇闯“世界最伟大”城市纽约的奇妙征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在何时何地,请珍视亲情与友情,它会让心灵与生活远离孤独和无助;请热爱音乐,它会给灵魂以寄托之处;请时时回望来路,这才能找到生命真正的归属。24.《长袜子皮皮》 林格伦/著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25.《郑渊洁童话——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郑渊洁/著看过动画片的同学换着看看文字,一定更有意思。26.《犟龟》 米切尔·恩德/著一只乌龟,一只天底下最倔犟的乌龟,不接受劝告与安慰,不听信猜测与谎言,她只知道一步一步地向前爬,终于赶到了目的地。27.《女巫》 罗尔德·达尔/著世界上真有女巫吗?那还有假!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而是我们应该学会识别她们,然后把她们干掉!28.《魔法师的帽子》 托芙·扬松/著可爱的小姆咪的历险童话。内容有趣,充满诗情画意,非常适合孩子阅读。29.《大盗贼》 奥德弗雷德·普鲁士勒/著《大盗贼》讲述了两个小伙伴卡斯佩尔和赛伯尔协同警察狄莫瑟尔抓捕大盗贼霍琛布鲁茨的故事。作者把书中每个人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算得上是真正能寓教于乐的童话作品。30.《大林和小林》 张天翼/著一次偶然的奇遇,使兄弟两人失散:弟弟小林被狗绅士皮皮“捡”到,卖给了四四格。四四格强迫小林每天给他做金刚钻,还把其他做工的孩子变成鸡蛋……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31.《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著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弘扬勇敢探索精神,更让学生懂得家庭的重要,树立珍视亲情的意识。32.《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中国古代蒙学系列著作的代表《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的合集。本书内容丰厚,简洁流畅,易于记诵,既保留了原作的精华,又贴近学生阅读审美的需求,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成长。33.《汉字的故事》 闻钟/编著本书选了数十篇至今广为流传的有关汉字的故事,里面的故事多涉及古代人物。希望我们的小读者用心去品读这些充满了汉字文化魅力的故事,借书中人物的心灵之光,来照亮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34.《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 王早早,黄弛衡/著通过阅读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激发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让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孩子们认知。35.《古诗素描: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 曾冬/著,钟全昌/书法不一样的古诗读本。其丰富的想像、优美的语言,为小读者对古代诗词的理解打开了一扇与众不同的魔法之门,让阅读古典文学变得轻松和快乐。它开启小学生的作文智慧,培养孩子们的意境描绘能力。36.《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王璐/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小读者,语言生动易懂,文字简洁适中,还贴心地为识字不多的小朋友加注了拼音。37.《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著全书故事围绕王葆的梦展开……内容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十分有趣。整个故事对错褒贬的态度明确,具有很好的教育和启迪意义。38.《失落的一角》(绘本) 谢尔·希尔弗斯坦/编绘希尔弗斯坦以最简洁有味的线条和文字,阐释了一则有关“完美”与“缺憾”的寓言,令人们思索无限。行进中的它,行进中的自己,好不容易追寻到那失落已久的一角,却无法与自己一同前行。该失望?该快乐?该守候?还是该继续前行?39.《草房子》 曹文轩/著一部富有品位、格调高雅的儿童长篇小说,叙述风格浅易而又深刻、谐趣而又庄重,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淳朴的美感,荡漾着一种悲悯的情怀――这种情怀在人与人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40.《小王子》 圣德克旭贝里/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如梦如幻的故事:在撒哈拉沙漠,一名迫降的飞行员遇见了一个从外星来的小王子。41.《秘密花园》 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著一个有关大自然魔法的故事……42.《城南旧事》 林海音/著本书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43.《毛毛》 米切尔·恩德/著《毛毛》是一部轰动世界的时间幻想小说。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在一个王宫耸立、殿宇纷繁的大城市,来历不明的女孩毛毛突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44.《我要做个好孩子》 黄培佳/著那些曾经深深感动过少年儿童的作品,将使人终身难忘,终生受惠。45. 《汤姆大叔的小屋》 斯陀夫人/著这本书通过对汤姆和乔治·哈里斯夫妇这两种不同性格黑奴的描述,告诉读者:逆来顺受、听从奴隶主摆布的汤姆难逃死亡的命运,而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乔治夫妇得到了新生。46.《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苏叔阳/著一部使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升腾的好书。47.《成语故事365》收录的成语来源广泛,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出自神话传说,有的则是从民间笑话中提炼出来的。每一个成语都通过一个精彩生动的故事来展示,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精神和智慧。48.《窗边的小豆豆》 黑柳彻子/著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49.《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著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故事真切动人、语言优美细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50.《中国历史故事集》 林汉达/著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51.《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 刘慈欣/著科幻作家刘慈欣和理论物理学家李淼首次联手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其中既有精彩的科幻文学故事,又有专业的科学知识解读。52.《寄小读者》 冰心/著冰心的文章,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爱的哲学,在她那或优美、或凄楚、或清淡如水的文字的文字间,更能让读者从心底涌起一抹舒适与淡然,融化在她所营造的一片爱意之中。53.《极地特快》 奥尔斯伯格/著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我相信有。许多年前的一个平安夜,“极地特快”停在了我家的门口,把我带上了去往北极的旅途……54.《新月集》 泰戈尔/著《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将自己的灵魂穿织于诗章词篇里,使诗句充满了灵性的芬芳。阅读这些诗篇,能陶冶性情,净化人格,美化心灵。55.《开往远方的列车》 邦廷,希姆勒/著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大约有十万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从纽约由火车送往美国中西部的小镇和农庄。有些孩子受到很好的照顾,有些过得不太好;有些孩子只是从一个悲惨的处境,换到另一个悲惨的处境;有些孩子找到了安全的家,还有爱。56. 《兔子作家·马兰花开》 张炜/著该作不仅仅是兔子作家从对文学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长为成熟作家的故事,更是一首悠远而绵长的生命之歌。57.《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 后藤道夫/著本书从77个简易好玩的科学游戏入手,循序渐进,进阶到77个不可思议的科学游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营造出快乐的学习环境。58.《儿童古典音乐绘本》 马科希姆萨/著,多丽丝埃辛伯格/绘古人常说寓教于乐,这本童书不仅努力遵循这一理念,还巧妙地用音乐的“乐”诠释快乐的“乐”。59.《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著童年的启蒙,成人的童话,这就是凡尔纳的海底。当你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前行的时候,你将饱览到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有趣的海洋生物。60. 《梧桐街上的梅子》 张国龙/著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少女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也不仅仅是在诉说青春期所遭遇的重重困惑。在经历了纷纭变幻的人生磨砺试炼之后,她终于捧出了人世间光彩夺目的至宝,那便是——爱与宽容!61.《山居岁月》 珍·克雷赫德·乔治/著作者是一位热爱自然、以写作自然故事为主的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写作风格受家庭影响很大。《山居岁月》的故事就是她童年的梦想,而故事中山姆的野外求生技能,主要来自于她童年的户外生活经验。62.《沈石溪画本》 沈石溪/著,起点插画/绘国内首套“动物画本”,超级畅销书作家“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精华之作;一套使孩子认知动物世界,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书;一套启发孩子爱上阅读,熏染美术兴趣的书。63.《寻找维尼:一只世界著名小熊的真实故事》 林赛·马蒂克/著,索菲·布莱克尔/绘来自一只世界著名小熊的真实故事,它的故事是从战争废墟里开出的一朵小花,是飘扬在战火中的一丝甜蜜。她是一把钥匙,重新敲开了战争中人们紧紧关闭的心灵。温情的故事能够代代相传,这本身就是它最大的意义。64.《大中华寻宝记漫画版》 孙佳裕/著逗笑的漫画,惊险的寻宝故事,有趣的知识页,“大中华寻宝记漫画版” 让小读者一卷在手,体验“足尖上的中国”。65.《自然说》(全景四季百科绘本) 托马什·萨莫伊利克/著这是一本由世界级科普作家创作,适合3-100岁阅读,全世界17个国家引进版权,拥有100多张手绘全景,介绍了1200多种动植物。66.《三毛流浪记全集》 张乐平/著永远的三毛,永恒的经典,已故漫画大师张乐平的代表作,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社会内涵,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67.《昆虫记》 法布尔/著本书让学生们对昆虫世界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优美文字的魅力。68.《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著一部流传于世界各国的名著,是一部至今依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的优秀作品,被普遍用作少儿的启蒙读物。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69.《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于尔克·舒比格/著这是一本奇特的童书,有奇特的故事和奇特的画。它让我们在那些简单又神秘的事物中发现故事,比如:动物是从哪里得到名字的,怎样才能获得帮助和幸福。70.《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董宏猷/著中国第一部梦幻体小说。这里有一百个中国孩子——从四岁到十五岁——曾经做过的、正在做着的以及即将要做的梦。

学术争鸣
2023-04-07 09:52:00
来源:互联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爱阅读。读书可以扩大人的视野,丰富人的内心世界,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知识、感悟和情感。下面就来为大家推荐几本好听的小说,让大家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红楼梦》这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最高峰。小说以大观园为背景,通过叙述贾宝玉的一生和几十个人物的刻画,精细地描绘了清代中期家族世家的生活和文化状态。小说富有情感和哲理,深入探究人性的善恶和虚妄。《平凡的世界》这是一位文学大师路遥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后来改革开放后文学潮流的开山之作。小说通过对山西农村变迁、工业化进程和城乡关系的描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变和普通人在其中的生活和奋斗。小说人物塑造深刻,语言优美,极具感染力。《飘》这是一位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小说以南北战争和南方重建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斯嘉丽的形象刻画,展现了当时南方贵族社会的衰落、大灾难及其对人物性格、情感关系的影响。小说情节曲折,表现手法简练,语言清新,具有浓郁的南方风情。《百年孤独》这是一位哥伦比亚文学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以一百多年前从欧洲迁徙到哥伦比亚的布恩迭亚家族为线索,通过七代人的风雨人生和传奇故事,展现了哥伦比亚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人类和命运的深刻关联。小说构思独特,语言流畅,充斥着奇幻和幻想元素。《哈利·波特》系列这是一位英国作家J·K·罗琳的代表作,最初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但迅速赢得了全球成年读者的青睐。小说围绕着一个叫哈利·波特的英国男孩与他的朋友们,在魔法世界的冒险和奇遇中成长的故事。小说细节丰富,语言幽默,构思巧妙,极富想象力。《三体》系列这是一位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科幻文学的代表之一。小说描述了人类在和来自三体文明的星际文明的接触和交互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挣扎。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想象力丰富,描写科幻未来的世界构思独特。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本好听的小说,每一部都有精彩的情节和感人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会失望。希望大家多多阅读,能够在读书中获得更多的欢乐和收获。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这是三篇我私藏了很久的文章,都是10多年前的观点。当时的我非常喜欢和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现于大家分享。第一篇讨论了“什么是科幻?”第二篇讨论了三体,作者是第一批接触到《三体》作品的人。第三篇是论文。我之所以喜欢三体,还有一个直接原因。一夜未眠地看完书,人生中第一次有了那样强烈的恐惧和探讨需求。加入科幻群后,我遇到了当年的男友,现在的老伴儿,就冲着月老红娘的,三体也是本好书。第一篇:什么是科幻小说 ? 作者艾洛克在所有的文学分类中,科幻小说出现得最晚,也遭到最多的误解。如果你问朋友:“你喜欢读科幻小说吗?”你可能得到的回答是:“科幻小说?什么是科幻小说?”或者“我看过超人和那类连环图画,好几年前早就不看了。”没那么气人的回答是:“哦,你说的是电视里那些哄人的飞碟和火星入侵者吧?嘿,有空儿我也看,但我确实对这种小儿科的玩意没有真正兴趣。”你还可能常常碰到那么一些人,他会以轻蔑的口气,直接了当回答:“我从不读这些荒谬的东西。”我们在这儿要谈的就是第一个回答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科幻小说?”这确是所有难题的关键,因为深入探讨下去,我们会发现,事实上,上面谈到的种种反应都和这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有多少个科幻小说家(且不论读者)就有多少科幻小说的定义。”这提法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不过凡是对此领域多少有点熟悉的人,都非常清楚,要为科幻小说下一个确切而无可争议的定义非常困难。勃特勒的《埃瑞洪》和E·M·福斯特的《机器停止》是科幻小说?如果阿尔杜斯·赫胥利的《美丽新世界》是科幻小说,那么乔治·欧威尔的《1984》呢?或者那只是一篇关于未来社会的讽刺作品吧?难道凡是以火星为背景的冒险故事就该叫科幻小说吗?深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原来有许多所谓的科幻小说,只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其它种类故事。它可能只是本普通惊险小说,只不过用雷射枪代替了自动武器。横越大西洋的走私者变成了来往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走私者。《星球大战》就是这类假科幻小说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再就科幻定义本身而言,我们发现,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都有,比方说科幻是一种“如果……,将会发生什么”的故事,也有的认为科幻是“探索人的定义和他在宇宙中的地位,这些探索及其结果将会丰富现有的、既先进,但又不清晰的知识。”这些定义显然都不十分清晰。反而,著名科幻小说家罗伯特·A海因莱因所下的定义,尽管有些乏味,倒可视为一个良好的起点。他认为科幻小说是“在这种小说中,作者表现了对被视为科学方法的人类活动之本质和重要性的理解,同时对人类通过科学活动收集到的大量知识表现了同样的理解,并将科学事实、科学方法对人类的影响及将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反映在他的小说里。”简短些说,我们引用艾萨克·阿西莫夫的话来说:“科幻小说可界定为处理人类回应科技发展的一个文学流派。”从以上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幻小说相对于其它文学类别是一个后来者。科学技术的变化,在人的一生中,足以影响人生产生急激的改变,这在工业革命后是世界上特有的现象。这种特定现象自1750年最先出现在英国和荷兰,其后在1850年出现于美国和西欧,自1920年就遍及世界。第一个对这种影响人类生活的新因素作出反应的著名作家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他被称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经常探究科学及其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在英语世界中,最早的大师是H·G·威尔斯。他俩一起奠定了大多数科幻小说主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科幻小说作家千变万化,写出多姿多采的作品,使科幻小说繁荣发展起来。外星人生活在别的太阳之下,银河政府的德政和暴行,有着荒谬、邪恶或者令人感动的生命形态的星球,威力巨大能探视人心思维的机器——科幻小说涉及的就是这样一些奇妙的生物、陌生的环境以及人类对它们作出的反应。应该指出的是“科学幻想小说”虽然号称“科学”,但小说里无需充满科学的内容。事实上,虽然也有一些故事以严肃的科学内容为主题,但那只是例外。如果科幻小说真的要在细节上专门描述科学的结构和活动,那么这种科幻小说只有科学家才会对它有兴趣。一切有知性的人们之所以对科幻小说感到兴趣,原因是它的主题和题材远远超越科学,包括了生活各方面的难题和可能性。科幻小说极易与其它臆想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特别是与(fantasy)相混淆。事实上,甚至有些科幻小说家有时也给弄糊涂了,称其作品为幻想之作,而有时又把一些幻想小说贴上科幻小说的标签。科幻小说的确和幻想小说一样,都与臆测未知有关,甚至有时可能享有共同主题,这倒是真的。科幻小说和幻想小说的目的,基本上是通过想象的叙述为读者提供线索,就象巫医和外科一生的目的都是要给人治病。两者都创造诡异的情境和描述怪诞现象。不同的是处理的手法。如果将科幻小说视为幻想,那么,科幻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幻想,它对奇迹的解释是“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主题展开是具有逻辑推理性的,每一步都必须考虑到必要的科学细节,有合理的科学构思。这些正是海因莱因的定义所试图阐明的。正如上所述,有一种非常流行,但又不十分准确或者盖涵性不强的科幻小说定义,即:“科幻小说是‘如果……,将会怎么样”的故事。如果一个人能够永生,将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人能够回到过去的年代并改变历史的轨迹,将会怎么样?如果天空出现飞碟把人掳走,如果猩猩变成地球的统治者,如果月球与地球相撞,会怎么样?围绕这些内容,大量低级趣味的杂志、电影、电视剧集,以科幻小说的名义出现在大众面前上述主题常被用做故事的引子,但开头后,这些主题便被掷至一边,各种毫无逻辑,非科学的荒谬内容倾注于内。这是真正科幻小说最阴险的敌人。由于披上“科学”外衣,公众极容易上当,并对科幻小说产生错觉。区别赝货和真正的科幻小说,不是看题材。机器人、激光枪和怪物本身并不构成科幻小说。真假科幻的区别在于题材的处理。科幻小说家有时会提出一些以现有科学知识来说难以置信或不可能的假设。有时也企图解释他们的假设,或者有时任其如此不加解释,但故事一开始,他会尽量依靠现有知识,并利用它来展开主题。更多时,假设以及其后的开展只是已知事实的外延。现在我们已能够制造会学习和改进自己,能下棋和进行简短对话的电脑。如果我们制造一个比现在规模大十倍,复杂程度提高一千倍的电脑,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些正是科幻小说家经常问自己的问题。写科幻小说并非易事。讲述一个来自金星的生物访问地球,我们必须随时掌握最新的关于金星表面的天文信息,并解释此生物在那儿致命的高温和压力下如何生存。时光旅行很有趣,但必须苦苦思索其中违反因果律的情况并设法解决所带来的后果。一句话,所有真正的科幻小说的基本要素是科学精神——信仰人类理性的优越以及宇宙固有的合理性。可是,科幻小说不仅仅是个人的盲目奇想,很多人不喜欢科幻小说,是因为它“过于想象”,但是有组织的、建设性的想象与疯狂、不加约束的白日梦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一种想象是神经病的——夸大妄想狂——不能区别事实与幻觉,另一种则是冷静头脑的思考。“过于想象”的嘲笑取决于你说的想象是什么。事实上,可以说,在大部分时间里大多数科幻小说的想象力是不够的。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人没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就是放弃其作为人类一员的天赋权利。有些成年人跟科幻小说以至年轻人都绝了缘,而且还自以为是地说,“我从中学起,就不看科幻小说了。”这与其说是在自我歌颂刚刚才得到的成熟,倒不如说是在祝贺自己精神动脉的某种硬化。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常会失去一个重要特性“惊奇感”。关于这一点,我想再次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我们能够体验的最美丽最深奥的情感是神秘感。它是一切真正科学的播种机。谁对这种情感感到陌生,已不再能引起惊奇赞叹之情,就如同行尸走肉了。”记得我们年少的时候,世界上的一切是多么清新光明,最简单的事物也充满生机,引人入胜。我们多么渴望不寻常的念头。我们却很少认识这点,所以不寻常也就当做寻常了。我们年纪越大,世界有时也随着我们变老了。眼中的事物在平凡的日子里褪了色,于是我们以单调贫乏的心灵去面对世界,还是为自己机械的生活方式而庆幸呢。难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吗?当然不是!科幻小说是一种渠道,在那里我们的思想仍在流动,并非停滞。科幻小说拨动我们当然好奇心,伸展我们的想象力。它不是一种供偷偷地欣赏的、现实的虚假替代品,而是现实美丽的延伸,也是为光明的宇宙增添更加辉煌的色彩。身体缺乏锻炼,就显得没有活力,头脑也是一样的。科幻现实不仅十分刺激,还为精神世界带来见识及力量。许多科幻小说家本身就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另外,每天都有许多勤劳智慧,负责任的男女想方设法继续享受年轻人灵活思维的快乐。他们享受好的科幻小说的能力正是他们幸福的外征。除了“过于想象”外,另一种常见的嘲笑是,科幻小说“逃避现实”。有人会反对文学小说为了避免“逃避主义”的罪名,必须以各种方式去反映读者最迫切的问题,因此,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卫星工作人员或星球之间的管理行政人员的所作所为比维多利亚时代中叶乡下人或俄国人的活动更多地被人认为是在鼓励逃避现实倾向。且不谈显而易见的看法,即:人只能在他紧迫繁忙之中去寻求文学,从以上意义来说,所有文学都是逃避主义的,那么从哪方面可以说具有创造性的科幻小说会是逃避现实的呢?逃避主义通常包涵要惬意的幻想,不要残酷现实的意思,然而许多科幻小说描写的正是最现实的细节,诸如可能发生的核大战及战后余灾。如果科幻小说果真是逃避现实的文学的话,那么它可真是逃避现实的文学中的一种奇特形式了,它竟然用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细菌战争、遗传工程、情绪遥控、太空探索、与非人类的智慧对抗、外星文明以及其它许多这种现象,使人忧心忡忡。科幻小说提出以上现象比现实世界处理这些问题要早几十年呢。所以,如果说科幻小说逃避的话,那么它是逃进现实中去啊!还有,除了描写核战争本身外,很多故事描写一场战争的可能前奏,探索当前局势中冒险的复杂性。另外,它形成了当前发展最快的一类小说,科幻小说拼命抨击诸如种族和殖民主义问题。这样的攻击在主流小说中并不多见。事实上,我们在科幻小说中所碰到的,正是我们应强调的高瞻远瞩和人类生存意识。这常比自称是社会现实主义的作品更具深远意义。然而,科幻小说通常考虑的问题是关于遥远的未来;人类作为不断进化中的生物;比人类更有知性的生物。M·R·库因在《自由主义者的信仰》中的一段引语对这种 态度提供了很好的回答:“……如果我们不能超越当前迫切问题而从宇宙的根基和背景上去加以思考,我们对人类意识的观点就会变得狭窄、闭塞甚至变得暴戾。”最后,让我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科幻小说迷赫尔曼穆勒博士的话作为结束语:“透过科学的眼睛,我们愈来愈领略到:现实世界并非如人类童年时所见的、秩序井然的小花园,而是一个奥秘绝伦、浩瀚无比的宇宙。如果我们的艺术不去探索人类正在闯入这大千世界时所碰到的境遇及反思;也不去反映这些反思带来的希望和恐惧,那么,这种艺术是死的艺术。……但是人没有艺术是活不下去的,因此,在一个科学的时代里,他创造出科幻小说。”第二篇:这些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评刘慈欣《三体III死神永生》
廖伟棠(刊登于今日《时代周报》,编辑改名为《什么都是浮云,除了诗》,此为原本。转载请征求同意)“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这句话大家可能因为熟悉而已经麻木了,以致于只会从正面去理解它和轻易地被它感动,星空和道德律也成为人类文明的两个不容置疑的坐标。但是另一个哲人的一句话却好像更耐人寻味,帕斯卡尔说:“这些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刘慈欣建构他庞大的“三体”史诗的时候,无疑胸怀康德的沉思,但是可以看到不是康德的虔敬与信仰,而是帕斯卡尔的恐惧时刻笼罩着他创造的那个宏大宇宙,在那个宇宙中,未知空间的沉默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刘慈欣把“这些未知空间”称为“黑暗森林”,其间布满了猎人,技术低微的地球人类注定只能成为猎物;人类能选择的只有保持另一种沉默,因为一作声就会暴露目标、招致毁灭。科幻文学并不只是一种文学,还是人类对宇宙的莫名乡愁,更是人类对命运唯一可能的推演和实验。在林林总总的趣味性细节中间,隐藏着与其它伟大文学殊途同归的终极悲悯,并且因为其本身的宏大坐标,科幻文学中人类的命运更显悲怆。人类从害怕黑暗、挑战黑暗到依赖黑暗,正如《三体III死神永生》(下简称《死神永生》)里说的:“这黑暗竟成为一种保护,因为这黑暗之外是更恐怖的所在,那里正在浮现的某种东西,使寒冷感到冷,使黑暗感到黑。”这是典型刘慈欣式的雄辩,但是一种阴冷的雄辩,产生的是黑暗的诗意。帕斯卡尔的恐惧就是这样一种诗意,而正是这种诗意使《死神永生》与别不同。刘慈欣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就浪漫主义的严格定义来说),并且带有早期存在主义色彩——所以他最向往的小说家应该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爱伦坡,在《死神永生》里他以特殊的方式向两者致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临刑心态常常出来考验全人类,爱伦坡的极端生存体验则启迪人类个体的觉悟。但是刘慈欣毕竟是一个自觉的科幻小说家,他有他自己的一套“写诗”的方法。比如说,在《死神永生》里,人类最后的执念:地球文明博物馆(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墓碑)被设置于冥王星,那个在《三体II黑暗森林》里拯救了世界的“面壁者”罗辑成为这里的“守墓人”,固然有其科学的理由,但更能看出刘慈欣潜意识的浪漫情怀。对于我等科幻迷来说,2006年有一件最感伤的事情:冥王星被从太阳系行星中除名,我们理性接受但感情上耿耿于怀,我想刘慈欣也有同感。所以在地球人类接近灭亡之际,让最后的两个幸存者在冥王星带走人类文明的精华。这是一个绝妙的反讽,当年被地球“抛弃”的小弟冥王星,成为了地球文明的墓地,最后甚至成为唯一希望寄托之地。这就是冷酷的《三体》宇宙的诗意。星空、道德与诗,分别代表了文学的三大向度:对世界、人性与艺术的挖掘。作为当今中国科幻文学的扛鼎者,刘慈欣最拿手的就是星空:他硬科幻的想像力无人能及,他描写的“星空”这一向度可以打满分。在《死神永生》里,情节的多番波澜逆转,最关键在于刘慈欣对两大宇宙规律的运用:多维空间与光速,就像他小说中那些最高等的神级文明一样,刘慈欣把各种前沿科技概念玩弄于股掌中,他具有极强的把抽象科学原理具象化的能力。一个传统小说家所具有的把抽象理念具象化的能力,刘慈欣直接把它施用于宇宙史诗中,效果叫人目瞪口呆。精彩的描写不胜枚举:三维空间人类进入四维空间时的迷幻体验、太阳系被压缩为二维平面时的凄美、跨度长达170亿年的时空穿越……全部以极其精细又磅礴的描写呈现——无数细节融汇为刘慈欣所谓的“宏细节”。仅仅欣赏刘慈欣的想像力已经可以获得纯粹的感官享受,但当然我们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要求绝不止于此。那个奠基于目前有限的宇宙学认识、由作者一己之力想象补充而成的科幻世界,它所呈现的宏观面貌往往取决于作者的世界观,反过来又为之推波助澜。在《死神永生》,刘慈欣的世界观是承认黑暗,然后尝试与黑暗交谈。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绝望的世界,宇宙间是赤裸裸的生存法则:高等文明绝不友善,会毫不犹豫地消灭宇宙中任何它认为有威胁的低等文明。什么都是浮云,这句本年度网络流行语在《死神永生》中得到最有力的支持,《三体》前两部中人类苦心经营的对抗三体世界入侵的方法、与三体的斗智斗勇、与未知世界的博弈……一次次一败涂地又一次次挣扎苟存,到最后不敌极高文明的一次轻易的清理操作:它们发出的一张卡片大小的“二向箔”,终结了我们全部的荣誉、努力、勇敢和辉煌。但最后的最后,更有超乎这一切之上的力量,要求宇宙归零重生。这一切既是小说中的现实,亦是超级隐喻:既然如此,在者为何存在?这个宇宙太大了,让我们无从置喙。因此我们看到网上关于《死神永生》的争论大多纠缠于小说里的人,这就涉及道德的问题了。道德律于此,是极具争议的,即使刘慈欣也未能说清自己的立场,但他有探究它的大诚意。《三体》中的道德冲突或道德折磨有两层:一个零道德的宇宙和一个有道德的地球文明的冲突;地球人性本来就有的道德与背德的冲突。被刘慈欣选来充当地球命运掌握者的少女程心,表面上就是一个绝不称职的懦弱者,在大部分读者的眼里,她过于单纯、怀妇人之仁、泛爱主义……地球的两次危机她都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她为了忠于人性而不惜人类灭绝。我们到底要和宇宙一起零道德以求生存,还是坚持人类道德而死亡呢?问题是:那样生存下来的人,还能叫做人吗?刘慈欣自己都不能回答他掷出的如此沉重的问题,在读者的负面反馈中,他甚至对程心也产生了动摇。在小说中他的立场也摇摆于强硬求生存的一系列铁汉式悲剧人物和崇高的圣母式人物之间。但我的想法和大多数硬科幻读者不同,首先让我们回到《三体》第一部,正是这个超乎想象的设定让我对中国科幻刮目相看:叶文洁之所以选择背弃人类、联络三体人前来侵占地球,是因为在文革中她对人性的深深失望:父亲的被批斗致死、母亲的背叛以及朋友的出卖。地球的一切灾难乃至灭绝,起源自文革的一次人类邪恶行为,要救赎地球,最终也只能回到人心:不容一点邪恶的人心,这就是程心的意义所在。也许现实的世界不可赎,但在形而上层面上,程心以一次次选择人性而不是兽性的行动,救赎了这个世界,使人类仍然能以大写的人之名在宇宙中与别不同。这就是宇宙社会学与地球社会学的差异,刘慈欣说的宇宙社会学的第一原理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但他没有说出的是第一需要是否最高、最终需要,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东西吗?如果生存都没有了,这个更重要的东西又何以为系?刘慈欣再一次没有给出答案,我相信他仍然在苦思这个问题,《死神永生》最后的开放结尾并非最好答案。这时候需要的就是诗,或者说诗会自己出现。诗性的介入,是不容解释的,刘慈欣超凡的想像力能带来超验的诗意,小说自身的艺术规律也导向作者不能左右的诗意。比如说,从文学的角度看,刘慈欣采用故事套盒的形式讲述的三篇童话故事最为精彩,高度隐喻的语言和对民间故事叙事方法的熟捻使用,使它们超越《死神永生》的叙事需要,进入一个自足的封闭结构里,但同时因此它们成为了《死神永生》故事最大的悬念,拥有无尽的解读可能性,它们与讲述者神秘的云天明一起营造了小说以外的空间,那里没有被作者刘慈欣垄断,随时可供读者或后来的作者开辟新的迷宫。其实,对诗本身的肯定,也是刘慈欣的科幻世界中人性钟摆摆向的决定性力量。《死神永生》里竟然引用徐玉诺的诗,这是诗歌界都不太会记得的一位民初诗人,刘慈欣竟然记得。这是一首极好的诗:“太阳落了下去,山、树、石、河,一切伟大的建筑都埋在黑影里;人类很有趣的点了他们的小灯:喜悦他们所见到的;希望找着他们所要的。”——这就是星空与道德律之中那不可说的神秘,诗隐约道出,箇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也。“尊敬的神,这些脏虫子就剩下那几首小诗了!哈哈哈......”“但他们是不可超越的!”伊依在大爪中挺起胸膛庄严地说。球体停止了颤动,用近似耳语的声音说:“技术能超越一切。”“这与技术无关,这是人类心灵世界的精华,不可超越!”——这段对话,引自刘慈欣的早期作品《诗云》,里面的“神”级高等文明试图写出世界上所有可能的诗(就是汉字的所有组合可能)来达到一个目的:超越李白,当然他失败了,诗歌成为低等文明地球人唯一持以立足宇宙的法宝,虽然天真却不无道理。据刘慈欣自述,他在九十年代初“常常编些无聊但自觉有趣的软件,现在网上重新流行的电子诗人就是那时的产品”,看来刘慈欣也失败了,电子诗人写的诗,永远超越不了地球人、三体人和宇宙以自身命运来写的这一首诗。在小说依自身规律不断扩张的后半段,之前过绝的设定令之后的推进不断铤而走险。刘慈欣对自己创造的世界的追赶也有点疲于奔命,他用的是孤注一掷的激情之力,一再地在最后的一百页篇幅中加速、层层翻拓、经营一次次峰回路转,最后成功地把读者带到“万劫不复”的境地:太阳系灭亡了,最后的两人逃往DX3906恒星,逃往银河纪元,逃往时间以外的小宇宙(这些无限空间!)、甚至宇宙坍塌之后的新宇宙……什么都是浮云,那超越一切浮云,拯救这部小说的,就是诗:小说所奠基的文字宇宙本身。海德格尔尝云:诗尝试言说那不可言说的神秘。我们尝试用来打破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的,除了坐标广播、引力波、曲率驱动光速飞行等等,目前可行的,就是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就是书写本身。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其实原名“地球往事”三部曲更加贴切)成功地奠立了一个新的科幻空间以及许多新的科幻定律,它华丽又荒凉,在其中我期待的并不是其文学的实验和前卫程度,而是他的微观和宏观想像力的极限呈现,然后我们自己可以在这极限上面建设自己的世界。第三篇:投向无垠宇宙的目光———浅析刘慈欣科幻小说的艺术特点作者:高天(《作家》2010年06期)摘要:作为当前中国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之一,刘慈欣以绚丽的想象、宏大的叙事、强烈的技术崇拜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幻世界。他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诠释科学,他的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本文通过对刘慈欣作品的简要赏析,思考文学在科学技术的颠覆与重建中保持生命力的可能路径。——————————————————————科学幻想小说(Science?Fiction),简称科幻小说,内容多为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幻小说在中国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注意。而刘慈欣作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人物,以其绚丽的想象、宏大的叙事,强烈的技术崇拜,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幻世界,从而“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严锋,2009)刘慈欣,山西省业余作家,其创作历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于1999?年至2007?年连续九年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其作品因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而获得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赞誉。其主要作品有《流浪地球》(2000)、《全频道阻塞干扰》(2001)、《朝闻道》(2002)、《镜子》(2004)、《超新星纪元》(2003)、《球状闪电》(2004)、《三体》(2006)、《三体II·黑暗森林》(2008)等。一、恣肆想象之上的文学可读性文学的发展从来就受到多种因素的推进和制约。在整个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步入新世纪,中国的文学生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建立在信息科学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之上。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也随之深切地影响到了文学的创作方式。传统现实主义纯文学大有式微之势,“文学的困境”成为思想界争论的话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其中,科幻奇幻小说、军事小说和历史小说占了大部分比重。在网络文学的这三类主要题材中,科幻小说不仅是传统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也得到了目前主流文学评论界的重视和认可。科幻小说评论家韩松在评价刘慈欣时说:“我想,首先,作为一个普通的科幻读者来说,我很喜欢看刘慈欣的作品,因为很过瘾。讲的都是些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些人话,节奏很紧张,情节很吸引人。有暴力、战争、死亡等等。想象很奇特,漫无边际,汪洋恣肆,像庄子,这一点,很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愧不如。”不同的文学领域有着不同的功能方式,科幻文学的关键就在于想象,科幻小说的想象是一种审美驱动力。科幻文学作品的魅力意味着独创、特异、新鲜,永不重复已有的经验,思人所未思,想人所未想,才有科幻作品的成功。刘慈欣的小说中,处处涌现出了这种汪洋恣肆的想象。《球状闪电》是一部以未来的中国为舞台,讲述一批痴迷于球状闪电的科学家研究球状闪电的成因,并和军方联合制造球状闪电武器的军事科幻小说。在小说中,球状闪电的原形是一个足球般大小的电子(宏电子)。刘慈欣说,他所倾力描写的,并不是人,而是球状闪电。他在《球状闪电》的后记中写道:“中国的科幻作者创造自己世界的欲望并不强,他们满足于在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世界中演绎自己的故事,我们的科幻小说中那些世界都是熟悉的,只剩下故事了。”“但如果我们一时还无力创造整个世界,是否能退而求其次,先创造其中的一个东西呢?”这样的创造在刘慈欣的作品中比比皆是。《梦之海》描写了一位访问地球的外星高智能生物,为了完成自己的低温艺术品,把地球上所有的海水运到太空。《诗云》描写了一种被称为“神”的外星高智能生物,对李白的诗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做出超越李白的诗句,在量子计算机上编出了一套能够生成所有诗句的程序。而为了在太阳系的原子里保存这些诗句,他又将太阳系解体、重构。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描写了一个只有13岁以下孩子组成的世界。在离地球八光年以外的宇宙,一颗恒星在燃烧五亿年之后,以一场规模宏大的能量爆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强烈的粒子洪流跨越冷漠的宇宙空间抵达地球,14岁以上的人类全部在一年之内受到辐射死亡。只剩下孩子的超新星纪元开始了。《白垩纪往事》(2003年,长篇,未发表)则讲述了恐龙文明和蚂蚁文明的“文明的冲突”。陈思和教授认为,科幻小说的生命力在于“小说中的科幻成分应该成为一种艺术想象力的出发点,一种贯穿在主题中并大胆超越它的自由精神,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在文学创作中的潜在威力。”刘慈欣正是用他奔流不息的想象力,赋予了作品震人心脾的生命力。二、用工业技术构筑文学逻辑网络幻想作品不计其数,然而其中大多数笔走龙蛇,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却脱离大地,轻忽逻辑,漫无目的。科幻小说不同于其他幻想题材作品的重要原因,在于它背后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科幻小说的想象是以科学为依据的。这一方面是指科幻小说是根据科学和以科学相连的社会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必须遵循科学原理,从而给人以艺术的逻辑性和真实感。一方面又指科学创新也好,科幻小说的创新也好,对现有知识都存在兼容性,对现有知识也得十分尊重。西方著名科幻小说家笔下的潜水艇、宇宙飞船、生物科学技术等最后都成为现实,也反证了基于科学原理之上艺术真实性与文学逻辑的成立。作为发电厂的高级工程师,刘慈欣的理工科背景为他的科幻作品创作打下了相当扎实的学科基础。刘慈欣的小说以工业技术原理构筑了他想象世界的逻辑性。同时,工业革命时代大机器、大生产的雄性气质在他的笔下也一览无遗。男性大多有着对技术、对工业文化的崇拜心理。而刘慈欣对于武器的爱好不仅使他写作了大量军事题材的科幻作品,更赢得了诸多青年男性读者的追捧。在小说《流浪地球》中,刘慈欣讲述了一个由于太阳突然向红巨星演化,人类不得不凭借自身的力量推动地球,逃出太阳系,探求新太阳的故事。小说综合了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和人类生存的宇宙困境等宏大的主题。地球因为太阳的毁灭而必须进行逃离太阳系的悲壮远征,长达2000年的紧张的前期准备以及更加漫长的征程增添了这种悲壮感。求生的意志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为了这个目标前赴后继,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的精神支柱,并在这种极端的困境中展现了无以伦比的伟大力量。故事的线索是长程的,光是给地球自传进行刹车,就进行了45年,更何况启动地球发动机再飞向遥远的群星。作者面对这种漫长提出了自己的思索,因此设置了疯狂的人类因为短视而群起处死科学精英的一幕,这种疯狂是出于对科学信仰的动摇,出于人性深处的愚昧和非理性,然而最终的事实必然是理性的胜利,因此在作品中,无论是代表毁灭的自然还是代表重生的科学都具有了某种神性。小说中,刘慈欣着力描写了巨大的“地球发动机”。这种庞然大物,使逃离太阳系的计划得以成为可能。“地球发动机”高一万一千米,被形容为“上帝的喷灯”。它的内部设有重元素聚变反应堆,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共有一万两千台。这些地球发动机共同喷出等离子光柱,停止地球的自转,改变地球的运行轨道,而重元素聚变反应堆则成为了太阳的替代品。几乎在刘慈欣的每一篇小说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技术痕迹”。《地火》中对于煤矿的真实描述、《地球大炮》里横穿地心的隧道、《圆圆的肥皂泡》里宏大的空中调水系统……所有这些具有浓郁工业化色彩的描写,使作品具有了某种独特的“粗野的美”。从而使刘慈欣的作品在当今文坛阴柔风气盛行的情况下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大气与阳刚。三、仰望星空与思考宇宙刘慈欣科幻创作的理念是:“在想象的世界中让大家看到科学之美”。科幻小说的阅读,时常使他面对宇宙陷入沉思。这种沉思,也转而使他面对科幻的态度发生转变:从兴趣爱好到毕生追求。刘慈欣在回忆起读完英国杰出科幻小说作家阿瑟·C·克拉克代表作《2001:太空漫游》的感觉时说:“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孤独地面对着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这使我深深领略了科幻小说的力量”。“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所特有的时空感使刘慈欣陷入沉思,沉思的结果是他对科幻有了与众不同的见解与体会:真正的科幻应该使人们感受到宇宙的宏大,应该使他们终于有一天在下夜班的路上停下来,长久地仰望星空。在中国庞大的科幻大军中,刘慈欣一直被认为是“硬科幻”的代表,他痴迷于世界的构筑,科学的根据,细节的可信。这应该是一种褒扬,因为我们的大多数科幻作品,实在是太软太空了。但刘慈欣绝不仅仅满足于对技术的描写,他的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而这种思考,一旦从大尺度的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展开,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视野,其结论也往往令人震惊。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文明道德性的思考过程。小说《吞食者》是刘慈欣对于这个问题的第一次明确阐述,“我们以后有很长的时间相处,有很多的事情要谈,但不要再从道德的角度谈了。在宇宙中,那东西没意义。”“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吞食,不断地吃啊吃,不断地扩张和膨胀,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到了长篇小说《三体》,刘慈欣更是明确地写道:“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吗?往小处说,这是科幻迷们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往大处说,它可能关乎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但是,‘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在人类世界都很可疑,放之宇宙更不可能皆准。要回答宇宙道德的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的理性思维才能让人信服。这里我们能很自然地想到,可以通过人类世界各种不同文明的演化史来对宇宙大文明系统进行类比,但前者的研究也是十分困难的,有太多的无法定量的因素纠结在一起。……我认为零道德的文明宇宙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就是我写《地球往事》系列的初衷”。对道德人性的思考,原是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专属论题,如今也日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理工科背景的文学创作者刘慈欣,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诠释科学。他的目光始终投向无垠的宇宙,他幻想着宇宙的一切,让那些和他一样遥望星空的科幻小说鉴赏者们通过他的目光看到了一切。“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在独特的审美之外,刘慈欣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可能:“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的沟通。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幻文学有效地连通了“科学的”和“人文的”这两个逐渐壁垒森严的世界。科学的发展为文学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观念。19 世纪,进化论曾全面刷新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创作各个领域;20 世纪,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熵的观念对文学的影响同样是全方面的。如果说19 世纪是机械学的世纪,20 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21 世纪可能就是一个生物学的世纪。在新世纪,人文学科将会经历一个难以想象的颠覆和重建,如何在这种颠覆和重建中保持文学的生命力,科幻文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考的路径。参考文献: [1] 韩松:《我为什么欣赏刘慈欣》,《异度空间》,2004年第2 期。 [2] 刘慈欣:《球状闪电》,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3] 陈思和:《创意与可读性———试论台湾当代科幻与通俗文类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4] 刘慈欣:《SF 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刘慈欣博客:http://blog.sina.com.cn/lcx. [5] 刘慈欣:《三体》,重庆出版社,2008 年版。 [6] 刘慈欣:《朝闻道》,《科幻世界》,2002 年第1 期。 [7] 严锋:《追寻“造物主的活儿”———刘慈欣的科幻世界》,《书城》,2009 年第2 期。作者简介:高天,女,1982—,上海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慈欣大学在哪上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