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大佬有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彩云追月钢琴演奏》的资源?


当传统广东名曲与交响乐融合,会产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9月13日晚,《交响岭南》于广东省友谊剧院首演,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由广东音乐和交响乐融合而成的生动的“岭南百景图”,14日晚还将连演一晚。
一曲高胡、大提琴与乐队的《平湖秋月》,娓娓道来珠江蜿蜒曲折、浩荡入海的历程与沿途的山川风景;欢快激昂的《醒狮·龙舟》鼓乐,以西洋乐器击打出传统的广东鼓点;木管与丝竹乐配合竖琴,带领观众遨游在《彩云追月》的市井烟火气息中……《交响岭南》由珠影集团出品、珠影乐团演出,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李复斌在优秀岭南音乐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编配、改编而来,并担任演出指挥。整场音乐会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序:远古百越图”“第一章:岭南长风·珠江”“第二章:岭南粤色·荔枝红”“第三章:南海潮声·伶仃洋”。
整场交响乐晚会以一台交响音乐为理念,以广东音乐为切入点,复合广东器乐、粤曲、小品、岭南画派之雕塑为一体,以抽象的概念对岭南大地多姿的人文与景观、多彩的风俗与生活、多面的文化与思维和蜿蜒秀丽的江河美景进行展示,以达到传承广东音乐优秀文化、彰显广东人文底蕴、宣传广东美好形象、提升广东影响力的创意目的。珠影乐团团长宋雪莱介绍,《交响岭南》前后打磨历时三年,是珠影乐团在“交响音乐广东化,广东音乐交响化”这一发展理念上的一次探索,也是新时期珠影乐团多元化发展的又一次实践。
何为“交响音乐广东化,广东音乐交响化”?传统的广东民乐和交响乐在《交响岭南》碰撞出了什么新的火花?对此,小南采访到著名作曲家,《交响岭南》音乐总监、指挥李复斌,珠影乐团团长宋雪莱,就《交响岭南》的创作经历、创新之处,以及广东音乐的发展等话题展开探讨。■对谈1著名作曲家,《交响岭南》音乐总监、指挥李复斌:让交响乐讲述地道“广东话”,贴近广东生活小南:请先介绍一下《交响岭南》这个作品。创作编排《交响岭南》的初衷是什么?它有哪些亮点和创新?李复斌:对于《交响岭南》,我想先从广东传统音乐说起。传统的广东音乐更多地表现民俗与市井文化,描述的大多是人们的正常生活场景,或借大自然进行抒情。但今日之广东音乐应该跟上新的时代节奏和人们新的欣赏要求。岭南大地风景秀丽、人才辈出,因此我们有责任在当今时代对岭南的历史进行追溯,对其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歌颂。《交响岭南》前后经过三年的酝酿、构思,是第一台完全以“岭南”为主题的交响音乐。在音乐的题材上选用、保留民间传统的演奏形式,纳入近代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其中的《彩云追月》,将西洋木管与广东音乐丝竹乐进行融合。再比如,将传统音乐《步步高》从内容、音响上进行了交响化的改造,取名为《再奏“步步高”》,让它具有新时代的民族特色。《交响岭南》中,还有对民俗、岭南风景的描述,像广东鼓乐《醒狮·龙舟》,以交响乐再现舞龙舞狮的传统节奏与音响;高胡·大提琴与乐队《月影秋江》,描述了岭南大地的山川文脉与人文景观变迁。小南:《交响岭南》这部作品还复合了岭南画派、岭南雕塑等元素,这些偏视觉的元素是如何通过音乐编排的技巧呈现的?《交响岭南》除了传统音乐,还有哪些广东元素?李复斌:岭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音乐表现上,我们把一些演奏中定格的动作设计为广东雕塑的形象,也将岭南名画、雕塑作品体现出的氛围代入音乐当中。其实除了雕塑、美术之外,我们还对广东传统小品、相声、曲艺、说唱等艺术形式进行改编,用这些元素复原岭南民俗生活画卷,让整台交响乐更具视觉冲击力。小南:《交响岭南》是珠影乐团在“交响音乐广东化,广东音乐交响化”这一发展理念上的一次探索,这个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李复斌:广东文化孕育出的音乐语言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独特的存在。中国的民族音乐基本上是以“五音”来创作的,但广东音乐里面还有“七声”,它本身也无意识地受到一些欧洲调式影响。《交响岭南》的创作则是有计划、有思维、有逻辑地进行传统音乐的“交响化”。我认为,在中国演奏交响乐,应该更多立足于本国文化、本民族的音乐。基于广东音乐的特性,我们希望让广东音乐真正发出一种交响性的语言,体现出交响性的结构,这就是把广东音乐交响化;交响音乐在广东也应该能讲述地道的“广东话”,贴近广东生活和广东文化。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交响音乐广东化,广东音乐交响化”。■对谈2珠影乐团团长宋雪莱:“交响音乐广东化”成为珠影乐团“名片”小南:“交响音乐广东化,广东音乐交响化”这个理念是怎么诞生的?近些年来,它在珠影乐团如何具体实践?宋雪莱:这个概念大概是三年前产生的。珠影乐团是一个市场化运营的交响乐团,在近年来市场化运营发展道路上不断创新探索。
我们深刻意识到,一个交响乐团应该要有自己的定位。近年来,珠影乐团不断拓展市场发展方向。从尝试做流行交响到涉猎歌剧舞台,最终确定了一条与传统广东音乐创新性融合的发展方向。对于“交响音乐广东化,广东音乐交响化”的理念,李复斌老师、珠影乐团都致力于将二者的融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具体来说,在《交响岭南》里,我们通过整合、再创作升华广东传统音乐,达到“广东音乐交响化”。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可以完全借鉴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音色、节奏等,例如小提琴的指法借鉴了高胡的指法,低音鼓的节奏借鉴了潮州大鼓的节奏,因此“广东音乐交响化”是一种深度的融合。在曲风上,《交响岭南》中每一段旋律观众都特别熟悉,但其实又不是原来的旋律。而“交响音乐广东化”也正逐渐成为珠影乐团的一张“名片”。广东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当中一块绚丽的瑰宝,我们可以以更多优秀的广东音乐为基底,将《交响岭南》继续创作下去。小南:珠影乐团希望通过《交响岭南》传递什么?您对《交响岭南》的首演有何期待?宋雪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及,要“实施岭南优秀艺术振兴工程,重点扶持广东音乐、岭南美术和粤剧等地方戏曲”等。广东音乐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珠影乐团作为一支广东老牌乐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交响岭南》用交响乐作为铺垫,就像建起一座塔,塔尖是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塔基是广东音乐深厚的文化沉淀,加上交响乐受众广泛,喜欢广东音乐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多,才更有利于它的传承。我期望未来《交响岭南》可以走上国际舞台。珠影乐团作为一支中国的交响乐团、也是广东的交响乐团,如果能带着《交响岭南》这部广东音乐与交响乐深度结合的作品站上国际舞台,将是向世界诠释岭南文化底蕴、以中国特色交响乐打开国际音乐交流大门的一个新机遇。【记者】关雨晴【实习生】丘瑜【图片】主办方提供【作者】 关雨晴【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彩云追月钢琴演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