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书有哪些 科学领域必读的教育经典类书籍书籍推荐?


2020-05-21 14:00:02
235点赞
2014收藏
92评论
从本文开始更新618的文章本文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多个领域的书单介绍,有些书看完很久了,就不上实拍图了(其实就只是因为书不在手边而已),也不去豆瓣页面找书的立封和正封。这里直接上京东链接(因为618的活动主力是京东,一直以来都是,所以直接用京东链接是最好的,然后各路第三方店铺的活动就不如看爆料了,毕竟最全和最省心的还是在京东自营)。第二部分是一个很简单的购书与看书的体会,之前423的时候写过,当然,还是再写写,购书什么的也就是那个样子,常看值得买的都比较轻车熟路了。第三部分是4本新书的介绍,同时也是4个出版品牌的介绍,有些品牌值得露脸,虽然那些“品牌介绍”确实是同质化的内容太多了。最后那个“万字干货,泣血整理”其实我也不想加的,只不过这年头不标题党一下,头图不GGSH,写再多也没人看,那岂不是白写了。好了,后边正文开始。一、多领域书单介绍这个地方就以学科分类吧!有些过分有名的书就不写了,整到最后写一些《白夜行》《了不起的盖茨比》《活着》《战争与和平》《飘》《巴黎圣母院》,知道的是文学世界名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学校的必备书单……有些书真的是好,好到真的没必要再重复了……1、科学&科普什么是科学47.8元京东去购买科学史译丛·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66元京东去购买吴国盛和李约瑟的这两本书堪称殊途同归,他们在不同的路径上讲解了到底什么是科学,以及为什么中国近代没有发展出科学,进而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如何看待科学,又如何看待技术。商务印书馆的这个科学史译丛系列非常杰出,张卜天大神的翻译真的是精到,整个系列在翻译这个角度堪称完美无缺,有活动可以积极撸起来!而且封面全部都是精装的,摆在家里比摆别的书有牌面多了。 科学这两本看这里↓我的阅读报告 篇三十二:当我们在谈论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的(2019.4)从2018年底开始,科学的话题也越来越多,基因编辑、疟疾抗癌,拍摄黑洞……既然都在说科学,讲科普,那么,科学到底是什么?科研又是什么?我想意识的转变是比寻常科普书中传播知识更重要的事情。这也是这篇原创的主题一、《尼安德特人》(后浪·浙江教育出版社)斯万特·帕博著,24万字,23章,318页“麻麻,那鹏鹏鸟no1
赞23 评论13 收藏73查看详情2、经济&投资经济学(第19版·教材版)73.7元京东去购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其实比曼昆的经济学要好看,虽然初级经济学两本书不会有什么内容上的差异,但是萨缪尔森的这本在贯通感和流畅感方面比曼昆要好很多,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模块上有一个明显的断层和撕裂,但是萨缪尔森则没有这种感觉,更重要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关照现实的经济学,他对于现实的关照让整本书栩栩如生,告别了那些繁杂的公式,让经济学可以照亮我们的现实生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问其实后边的延伸还有很多,以教科书为例还有中级/高级之分,对经济学真正感兴趣的还是应该去华章经管和人民大学出版社去寻找一下课本,毕竟了解一个学科最便利的一个路子还是教材。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1版)42.1元京东去购买投资,可能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格雷厄姆看起来太累了,所以在这里推荐选择《漫步华尔街》。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是一部好作品,但是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书中的债券投资内容其实对国内的投资者而言还是稍显陌生,格雷厄姆直接上手分析股票的写法也确实是大神之手笔,但是时代所限毕竟是时代所限——在基金大发展的时代,在指数基金已经出现的时代(其实《聪明的投资者》里面已经有了投资指数的隐含意味在里面,只是格雷厄姆的时代,指数基金或者说主动基金还没有现代这么发达),我们真的要去实操买股票么?实操买股票相较买基金所多耗费的精力真的值得么?《漫步华尔街》就是弥补遗憾的作品,多种投资工具齐发并举,是时候选择一个更好的工具来保值增值了!细分指数涨了20%,那么最起码要与指数持平,而不是只有指数的一半~当然,这也是一本华章经管的作品,在经管书这个品类里面,硬一点的又干货的能学到东西的书还真的是华章的居多,有些出版商的经管书噱头大于实质,真的是能不跳就不跳了,哪怕有好的,那也是错过了就错过了。而经管书这个领域不写华章的话,那可能是作者看豆瓣比看的书多。3、历史提到历史就不得不说甲骨文,以及提起萝卜带起泥的那一串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子品牌,除了“蔚为壮观”之外,可能就是“泥沙俱下”,当然,看完是不可能看完的,但是整理一下那些看完的挺好的,还是很简单的。这里包含了方寸、启微、思想会、索·恩……一串子品牌甲骨文丛书·托马斯·克伦威尔:亨利八世最忠诚的仆人鲜为人知的故事69.1元京东去购买 超级优秀的一部传记,揭示了一个人的自我奋斗与历史进程之间的关系甲骨文丛书·伊莎贝拉:武士女王67.4元京东去购买 西班牙的统一历程与欧洲历史的关键一环甲骨文丛书·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73.5元京东去购买 词典型作品,有趣又好玩,讲述那些外来物品的到来与发芽甲骨文丛书·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贪婪、恐惧、英雄主义与比利时的非洲殖民地59.3元京东去购买 绘声绘色地讲述什么是殖民,什么是殖民地,什么是帝国主义,以及这些名词背后的剥削与苦难甲骨文丛书·伟大的海:地中海人类史(套装全2册)132.2元京东去购买如果言简意赅地描述一个地理名词的历史,那么一定是《伟大的海》的模样!《伟大的海》在这里↓我的阅读报告 篇三十:两本书,认清什么才是好的历史作品一、前言原本打算这篇与下一篇文章写到一起,我连题目都写好了,就叫“读大部头的快感,不读的人体会不到”,意想不到的是,写着写着发现不大对劲,《往事与随想》占的篇幅太大了。正巧这篇中的两本书恰好还是一个题材的,我就把《往事与随想》单独拿了出来,变成了下一篇。《往事与随想》是一部128万字,8卷,62章,鹏鹏鸟no1
赞53 评论65 收藏304查看详情甲骨文丛书·野蛮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56.9元京东去购买 从二战结束到冷战开启的关键过度节点,欧洲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段时间过后,盟友反目,铁幕落下 《野蛮大陆》在这里↓我的阅读报告 篇四十六:战争到底带来了什么?《金拱向东》录制了小小的视频,第一次尝试录制一个非开箱的视频,自我感觉还是很糟糕……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建议吧~感谢值友们~这是一个围绕战争展开的专题,当然,第四本比较轻松,但是看完前三本也就差不多了。其实战争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梯子,大量的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往往都是为战争服务而诞生的,但是不能因鹏鹏鸟no1
赞33 评论31 收藏176查看详情甲骨文丛书·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67.4元京东去购买 一战到底孕育了什么?二战之初英法为何选择绥靖?一场战争,到底如何让人们三观破碎。甲骨文丛书·雷蒙·阿隆回忆录(增订本·套装全2册)132.2元京东去购买 一位政治哲学家眼中的法国与二十世纪思想会·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66元京东去购买有趣的作品,讲述为什么有些事情总是不能遂如人愿,为什么有些事情注定失败,为什么有些东西只要开口就能知道结局索恩丛书·俾斯麦:一个普鲁士人和他的世纪54元京东去购买 精彩的传记,讲述一位巨人的一生与他对时代的影响启微·天才为何成群地来46.2元京东去购买治学与我们该如何看待人文学科当然,历史书实在是太多还有以下这么几本很值得买战后欧洲史(套装共4册)84元京东去购买托尼·朱特的史观非常有趣,他的一些零散的作品也很值得看,作为历史亲历者的一种观察和反思。在这部作品中朱特呈现了全新的看待欧洲的方式与角度,从老欧洲的破碎,冷战中的分离再到冷战后欧洲的联合,朱特在这部书中导出了欧洲发展的路径,更关键的是,这是一部翻译非常精良的作品,远超想象的那种。国史大纲(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76元京东去购买在中国史这个领域,还是应该选择《国史大纲》,繁体竖排可能是唯一的阅读障碍吧,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倾注的是对文明的热血,在这样一部定位于教科书的作品中,钱穆揭示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虽然是“大纲”但是足以揭示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政治,文化,社会的演进变迁。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套装全10册)308.8元京东去购买《史记》的版本众多,但是值得买的还是这个中华书局的新修订版本。阅读障碍依然是繁体竖排而已。《史记》的内容并不枯燥,读《史记》能够领略先秦时代古人的那种昂扬向上以及那种洒脱自然的气质,不论是秦吞六国的代代积累还是楚汉争霸的刀光剑影,一切都在无韵之离骚中变得鲜活动感,引人入胜。作为纪录潇洒的秦汉人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其实都口碑颇佳,当然,因为中华书局这新修的进度,还是可以先入了《史记》然后再等其他的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59元京东去购买一部讲述工业化如何改变人的思想的作品,有太多我们现在很熟悉的观念,其实时间不长,其实就是这一条条铁路所塑造出来的。拥抱战败55.1元京东去购买三联世界系列的几部作品都是参见活动的,这个系列的好处就在于精良的翻译质量,以及与当下世界的紧密联系,《拥抱战败》把视角对准了战后的日本,讲述了日本如何适应战败以及战败带来的巨大变化,更阐释了当下的日美关系的历史渊源。4、文学&小说其实在这个地方可以列出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太多,毕竟文学与小说往往还是购书的一个重要的品类,但是这个系列的书实在是太多了,又太多的经典,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书最后都定位给了“中学阶段必读”,再加上有大量的经典文学是公版书,那就太复杂了。我并不是一个喜欢看文学和小说的人,所以在这里就不多写太多了。但是从自己的经历来选的话,经典的文学书,或者说公版的文学书,选上海译文总没错。往事与随想(上中下全3册)280元京东去购买令人震惊的回忆录,一部震撼人心的心灵史,一种回到那个时代的感官体验,在读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赫尔岑。《往事与随想》在这里↓我的阅读报告 篇三十一:这是俄国文学的丰碑!一代人的心灵史!从未有过的超爽体验!这篇单独拿出来的原因在上一篇中已经解释了。实践中,一篇原创的篇幅在3K-4K字之间是比较合适的,太长的非总结性的文章,其实多数值友也看不下去,连评论的都没有,毕竟不是童书,那毕竟是刚需。“他所以不朽,另外还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他的政治观和社会观殊可谓原创独造,而所以为独造,兴其原因之一端即可。在他当代鹏鹏鸟no1
赞28 评论21 收藏182查看详情托克维尔回忆录(汉译名著本11)35元京东去购买虽然这是一本汉译,而且是绿皮的汉译,也就是说商务印书馆把这本书归做政法类别,但是这是一本回忆录。在面对1848年这种从社会到政治到制度的整体变迁的时候,托克维尔一方面是观察者,另一方面他是亲历者,两种身份的叠加造就了这部引人深思,刻画别致的回忆录。最近这些年看汉译看得越来越少,渐渐也明白这个丛书更多地像是一个书的博物馆,他们记录了过去人类文明曾经达到的高度,但是人类文明当下已经达到的高度却不能在这里找寻,有些作品除了学术研究之外的必要性也没那么大,所以渐渐也就很少再去看这个丛书的作品了。对于那些之前的先贤们,那或许是过去的一种记忆,也或许是十年前还年轻的自己的影子,如果现在的自己做的事情和十年前的一样,那岂不是证明这十年白活了嘛。5、杂七杂八乡土中国未名社科大学经典17.9元京东去购买不知道怎么回事《乡土中国》突然就火了,非常短小精悍的一个小册子,在这里看到我们,看到我们的喜怒哀乐,借费孝通的眼睛看到中国,看到这片土地上面生活的人们。景观社会//当代学术棱镜译丛48元京东去购买 重新看待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世界,那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如何影响了我们,并如何引导我们。南大的这个棱镜译丛系列是活动的大户,相较“人类曾经达到的思想高度”,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显然踩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更高了一点,这个系列的装帧还是很不错的,并且整体的翻译质量也不错。只不过“学术译丛”嘛,总有一些壁垒在里面,还是需要耐心咀嚼的作品更多一些——那些正在攀登的思想高峰往往是用论文来呈现的,其实不以此为专业,翻阅论文又有什么必要呢?狂热分子23.4元京东去购买《狂人分子》值得一看再看,在凝练与归纳的笔法中,我们能看清楚纷攘事件的背后到底是谁在点火,谁在扇风,又是谁准备去摘树上的桃子。二、读书与购书体会1、 在今年423的文章之中非常简略地写了关于书单以及看书的感受,其实在那篇文章中原本是想写更多的,因为种种原因没写,在这个地方不如做个DLC好了。早晚都得看,早买早利索,我的那些提前囤好的书丨回首九年读书路这不是一张书单,反而更像是一份血泪史。哪有什么书荒?囤书这事的实情不就是买了没看么?哪有什么看了一见如故?哪有什么后悔没早看?哪有什么越过人生的弯路?哪有那么多思维方式用本书就能改?看书这事的实情不就是图一乐么?本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晒书,晒晒那些买了还没看的书,重点是我为什么会选择买。第二部鹏鹏鸟no1
赞90 评论56 收藏832查看详情之前非常认真地觉得《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部优良的杰作,但是现在已经不想再拿出来重复推荐了,书中的四步阅读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当真正实践“主题阅读”的时候,那种关联与穿起的感觉,其实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情。但是在另一面,这种关联和穿起的感觉想要实现是需要不断喂的。就像高中的时候做题,学得越好的学科,做题越顺,其实也就能在做题,学习的时候实现一个正向的反馈,进而越学越好。反之,但是学得越差的学科,在学习和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的除了挫折就是失败,那恐怕只有鬼才能坚持去学习和做题,陷在负反馈中最终只能越来越差,然后实现“自我实现的预言”。所谓的阅读技巧,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到了最后还不如一个“量子阅读”来得实在,作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何必在这种事情上难为自己?是抖音不好看还是王者荣耀总被祖安呢?人生苦短,哪有什么事情比爽更重要呢?2、在买书这方面,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双十一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不如618的时候做的活动给力,去年的423其实就已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今年的423也一样“一年不如一年”,相比之下历年的618只要积极参与,撸个爽还是不难的,毕竟618的时候券好领,京东的书虽然范围不算很好,但也能涵盖个差不多。撸书这事折扣最好时刻大约是六七年前,或者就是当下。京东的领券就比较简单了(当当在买券的绝路上一去不返),券一定要领,不论啥券,先领劵防身再说,掐着整点手机App狂点一番,除非这券是猴券,那么几乎剩下的就只能交给网速了。提前把要买的书加车或者加收藏夹,这样可以非常便利地找到想要的书,这里其实收藏夹比购物车要方便一些,PC端的话,内容显示得很详细。领不到券不要着急,京东最近几次活动基本上都会放水,到时候领到券再瞅瞅丰满的收藏夹有啥参加活动的再买就是了,你不买,我不买,京东撒券水起来。3、不过有些讽刺的是,有很多好得不能错过书不咋参加活动。可以选择加车等活动,或者说就在那些参加活动的书里面找到那个好的。毕竟像《霍乱时期的爱情》这种一版再版,还能涨定价的书还是少的。毕竟多数的书还是早买未必早享受,晚买一定有折扣!马尔克斯不就是这么一个,马尔克斯这么多书,能做到一涨再涨的不也就是《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嘛,又有几本书能达到这个level呢?4、最后在这里打一个广告,关注我~推荐那些值得一看的好书,不做云推荐点进个人主页加关注啊~zhiyou.smzdm.com/member/5444266254三、图书介绍1、《改变中国》(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张军 著,8章,27.5万字,413页《改变中国》的副标题是“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作者张军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算算年龄,大约就是B站眼中的“前浪”一辈吧!当然,这本书并不是“前浪”在说着“后浪”们“拥有选择”,毕竟在80年代和90年代,现在的这些“前浪”们,在那个时候也是“后浪”。在某些层面上讲,这本书有点像“父辈年轻时候的故事”,虽然讲述40年的风雨历程,但是主要着墨还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算算大约就是60年代生人们二三十岁的青春岁月。在有些观点里,从1978到2018的40年是一种经过层层设计的过程,但是当亲历的“后浪”回忆自己的经历的时候,可以发现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被设计的过程,从农业到物价到所有制,再到特区,财税,金融,国企,浦东……不论是“吴市场”还是“厉股份”、薛暮桥(算算年龄就知道,这几位经济学家是“前浪”们还在做“后浪”时候的“前浪”)他们所呈现的建议与观点在整个过程中有反复,有冲突,但是最终呈现的道路和事件却存在着逻辑与递推,最终是这些奠定了40年的历史进程——也就是“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享用”。在这条“奔涌的河流”中,“后浪”看着“前浪”们“满怀羡慕”,这本书可以解释很多事情层层发展过来原因所在:价格是如何变化的?财税是如何演变的?(讲财税这章非常精彩)国有企业的改革的进程什么?四个AMC又是如何诞生的?……当然,这不是一本单纯的叙述过程之作,在叙述事件之后,作者对事件进行了经济学的论证和分析——难点可能是公式和图表有点复杂,这种分析让全书的论述变得非常有力量,而夹叙夹议的写法也让全书读起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最终呈现出四十年背后的逻辑所在。当年还是后浪的诸位前浪们这个逻辑,正是那条“奔涌的河流”运转的水文条件。相关阅读:《大败局》《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其实这本书配合《大败局》食用是最好的,吴晓波在《大败局》中将自己的镜头对准的是企业家自身的运转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的原因,但事实上“不论你做着仰卧起坐还是做着俯卧撑,只要你进入那个向上的电梯,你都能上楼,而你不论是往上攀爬还是往上飞奔,只要你脚底下的电梯是向下的,你要么是事倍功半地向上、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就是向下”,而《大败局》并没有去描述那个电梯的运转,《改变中国》补上了这一环。同时《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则为《改变中国》带来了浓郁的厚重历史感。改变中国: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69元京东去购买吴晓波:大败局纪念版(套装共2册)116元京东去购买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典藏版)49元京东去购买文景改logo了这是一部来自文景的作品,之前的logo还没这么简洁,那是一个马踏飞燕的意境,文景的作品大体就是“社科新知、文艺风潮”,在社科端,文景出版了《大国大城》(陆铭作品,这是一部关于城市化的十足的杰作)《礼物的流动》(阎云翔作品,社会学杰作),《治史三书》(严耕望作品),《大人的日本史》《南北战争三百年》等历史社科作品,很多都是国内作者的作品,终于可以告别引进历史书的那些奇葩史观了。(说的就是日本人写的那堆书),而在文艺端,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奥尔罕·帕慕克作品,《指环王》《西线无战事》等都是文景出版的,这是一种人与故事、东方与西方、影像与文字的相遇。 大国大城49元京东去购买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49元京东去购买治史三书(增订本)49元京东去购买大人的日本史65元京东去购买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59元京东去购买骂观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作品)38元京东去购买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76元京东去购买魔戒:插图本(套装共3册)149元京东去购买西线无战事45元京东去购买2、《发明自由》(一页·九州出版社)丹尼尔·汉南 著,9章,28.5万字,434页英文书名是:‘How We Invented Freedom & Why It Matters,其实英文书名更能概括整本书的内容。如果之前看过甲骨文的《上帝与黄金》的话,再读这本书大约就会有一种感觉自己白买了这本书的感觉。两本书真的太像了,只是一本写给美国人,另一本写给英国人。都是一种具有浓重保守主义色彩,甚至更进一步,毕竟英国比美国的历史更悠久,作者就把这本书写成了“天不生大英,万古如长夜”,或者说是“天不生盎格鲁·萨克逊,万古如长夜”,想想确实是有点……不是那么让人舒服。《上帝与黄金》的遗憾在于仅仅讲述了现代世界的形成中英美两国发挥的作用,但是却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英美两国能发挥那种作用,《发明自由》解释了这个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基因”。通过回溯英国的历史,作者论证了那些缔造现代世界的观念,其实就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传统观念,这个过程从最早的罗马帝国时代,到七国时代,再到诺曼征服、大宪章、金雀花王朝、克伦威尔、美国独立战争、大英帝国的扩张与解体,一直叙述到写作这本书的2013年(这本书并不是首次在国内出版,上次出版的书名是《自由的基因》)。当然,这些观念可以说是脆弱的,作者在书中叙述的“英语民族简史”就是一段观念被冲击,然后维护这种观念,接着受到冲击,再一次维护这种观念的过程,在很多方面看,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国家是不同的,反复的被入侵冲击了封建制度的运行,原始的部落登陆又带来了集体议事的传统,强大的贵族又抑制住了国王权力的集中,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光荣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英国人一次次根据现实情况维护自己的传统,并修正着自己的做法,并把自己的观念传递到自己的殖民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加上英国。这些观念的诞生,并不是一件必然,更像是一种偶然,英国的历史,看上去就是这么充满意外。这就是现在的五眼联盟,而汉南将之称为“盎格鲁圈”,而写到2013年,自然不是因为随手写长了,与《上帝与黄金》的“红脖子教材”不同,《发明自由》则是写给英国人的号召:我们不一样,不一样,我们和对面的欧陆不一样,不一样。告别欧盟吧!脱欧吧!前面的论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导引出这个目标而做的,特别是最后一章“想想你们所属的民族”,可以说写的还是很露骨的。当然,这种“政论”可以放到一边,毕竟最后英国还是毅然决然地脱了欧,可能这种“我们不一样”确实是脱欧的一种推手,也是理解英国的一个角度,但是更切身实地的是,这些观念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现代社会那些熟悉的观念,那些“大词”确实几乎都是来自盎格鲁·萨克逊, 或者说现代社会从诞生之日起,从大英帝国到美国,世界的头号强国就一直是这个圈子的国家,或许是因为“先进”,也就倒推成了“因为国家先进,他们的观念也先进”,这个倒推过程在逻辑上其实是有点奇怪的。
《上帝与黄金》的内容可以看这里↓我的阅读报告 篇三十六: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下)上篇:中篇:我的阅读报告篇三十五: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中)我的阅读报告篇三十五: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中)...拒绝书荒,值得买荐书团为你精心筛选值得看的好书,欢迎关注#荐书团#话题,也欢迎晒出你心中的好书!>点击关注......鹏鹏鸟no1
赞34 评论8 收藏194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上帝与黄金》《论自由》《论美国的民主》《缔造大英帝国》《重铸大英帝国》《血夏》《分裂的王国》《金雀花王朝》《空王冠》《英语民族史》发明自由:英国脱欧的幕后操盘手”揭示英国脱欧真实逻辑68元京东去购买甲骨文丛书·上帝与黄金:英国、美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68元京东去购买论自由32.2元京东去购买论美国的民主(四菜一汤精装本)138元京东去购买新民说·大英帝国套装(缔造大英帝国+重铸大英帝国)154元京东去购买甲骨文丛书·金雀花王朝88元京东去购买甲骨文丛书·空王冠:玫瑰战争与都铎王朝的崛起79元京东去购买帝国几何分裂的王国约翰、男爵和《大宪章》35.8元京东去购买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46.5元京东去购买甲骨文丛书·血夏: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41.6元京东去购买这logo不错,简洁《发明自由》的出版商是“一页”,一个成立于2019年的年轻品牌,书的扉页写着“始于一页,抵达世界道路漫长,充满发现”,而从《寻找亚洲》《发明自由》《分身》这些书来看,感觉真的是在不断发现吧~更多的东西值得被不断寻找寻找亚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坡州图书奖PajuBookAwards著作奖得主孙歌重磅作品)78元京东去购买分身:新日本论78元京东去购买3、《风险社会学》(拜德雅·广西人民出版社)尼克拉斯·卢曼 著,12章,18.8万字,345页一部耐嚼的社会学作品,一部值得时时品味的佳作在某些层面上讲,这本书对我而言属于那种“跳一跳能够着”的作品,虽然有些内容确实没有读明白(感觉还是文科专业的术语壁垒太厚),但是慢慢咀嚼一下简直是一本太有意思了。风险,或者说风险管理在当下是一件特别流行的事情,从《黑天鹅》到《反脆弱》再到闻名遐迩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为了规避或者说避免风险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与那些止步于“思维模式”或者说止步于“这本书好有意思”的作品不同,卢曼的这本《风险社会学》明显拔高了一个台阶,作者在书中讨论的,是风险如何在社会这个系统中产生,又如何不可避免。如果说上面那些作品讨论的是细枝末节,那么《风险社会学》就直达根部,直击风险的根源,如果思考有维度,这本书的思考维度明显比上面那些做作品高出了一个level。那么风险是如何产生的呢?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三个醍醐灌顶的角度:时间、抗议、观察。(其实都是非常学术化的概括了,想想就不如直接拿来用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如同波涛一样滚滚向前的时代,我们当下做出的决定的影响在未来才会显现:比如苏联建立切尔诺贝利的时候,苏联人并不知道这个核电站真的会炸……在这个过程中,其实风险就已经产生,而且当做出决定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把更多的可能排除了,在单向流动的时间约束下,是未来在为我们当下的决定付出代价。但是在做决定的时候,做决定的人看不到未来(所谓一阶观察),而后世总结的时候,其实是对这些决定的再次观察(观察一阶观察者的观察,所谓二阶观察),只有这些“二阶观察”才会看到那些决定的风险——其实看到的不是风险而是危险,那些已经爆发的风险。而这个时候人们能做的,被称为“总结”或者“缅怀”。时间的约束让人们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会带有风险,并且产生风险。这本书的排版还是相当不错的这种“二阶观察”与”一阶观察“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概括判断”系统“风险的过程,人们在做出决定考量风险的时候,其实观察的并不是“客体”而是观察者,仍然以切尔诺贝利为例,做出这个建设决定的时候人们真正考量的不是切尔诺贝利本身,而是在建设之前的那些“实验”,是以那些“实验”的产物作为判断切尔诺贝利的风险的依据,来计算和设计风险的阈值,以及知晓到底什么可能,到底什么不可能……这种“二阶观察”以及“系统的高复杂度”直接就导致了在这种观察下做出的决定根本没有办法应对决定带来的风险,同时这种做决定的方式也导致做决定的人难以理解那些被影响的人。仍然是切尔诺贝利,有很多人会被建设的决定所影响,但是这些被影响的人能够影响那些做决定的人么?三里岛呢?或者说福岛呢?在不同的环境下,这些被影响的人与做决定的人的交互方式也导致了风险的出现以及社会本身的分裂,而那些被影响者的发声方式又是什么呢?抗议啊……一种很概括性的用法了。这三个因素相叠加最终导致的就是风险的必然性,风险必然伴随着现代复杂系统而产生,而需要做的那些具体做法,其实都是从根源上长出来的方法论罢了。想要理解风险,理解我们身处的现代社会,这本《风险社会学》不可或缺。相关阅读:《反脆弱》风险社会学43.2元京东去购买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44元京东去购买 《反脆弱》比《黑天鹅》好看,这里就只放《反脆弱》吧!这个logo有种禅意在《风险社会学》的最前面有一篇很长的序言,当然,不是《风险社会学》的序,而是丛书序,讲述了整个人文学科的简史与历程,所谓“拜德雅”,应该断句成“拜·德·雅”,这里的“德”与“雅”其实就是东西方的人文学的含义,而logo下面的字母“paideia”则直接就是西方的古典教育思想的意思,可谓是一语双关,一个有趣的翻译与起名。拜德雅出版了大量的“导读”,从维特根斯坦到德勒兹再到福柯,“导读”在某些视角上成了拜德雅的一个特色,而在导读之后拜德雅开始出原典,比如说这本《风险社会学》。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34.9元京东去购买念书,还是工作?这是一个问题64元京东去购买4、《为历史而生》(新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卡萝尔·芬克 著,12章,38万字,436页当外敌入侵的时候,一位知识分子选择走出书斋拿起武器,并且选择了敌后工作,在接近胜利的时刻,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这就是马克·布洛赫,一位历史学家的一生。当一个人的一生与恢弘壮阔的历史撞上的时候,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都是在二战中遭遇外敌入侵,马克·布洛赫选择投币从戎,在几乎人生最后的时刻写下《为历史学辩护》,对于犹太人,对于一位选择参与地下工作的犹太人而言,布洛赫在参与的一瞬间就已经知道了等待自己的命运是什么,同样的,布罗代尔也是在二战期间走上了战场,而他则在战俘营里写完了《地中海与菲利普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在地球的另一端,面对外敌入侵,钱穆虽然没有走上战场,在后方写出了《国史大纲》论述着抗战必胜的信念,阐释着文明不灭的光辉,而黄仁宇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位连长,出国作战,在后世的作品中依然能看到他对于这段时光的回忆。7 他们用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理念做了“脚注”。当然,回到传记本身而言,一位历史学家的一生总是有些枯燥和乏味,当然,这与翻译没有什么关系,这本书的翻译还是很杰出的。在混乱的第三共和国(就是普法战争失败之后法国人建立的那个……法国史上的这些共和和帝国确实是也忒多了点),社会稳定但是政局不稳定,虽然法国的地位相对德国和美国是衰退了,但是在整个世界来看,法国依然是一个领先的国家,只不过对于犹太人布洛赫而言,他的童年还是与时代结合了起来——德雷福斯事件。左拉的《我控诉》让德雷福斯事件青史留名,而同名的电影反倒有种述说导演心境的意味。之前的时候完全不理解德雷福斯事件到底导致了什么,才让这件事情如此重要,读了这本书才算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如此,布洛赫显然不会有太多的苦恼,他的家庭是世俗的,也是共和的。宗教在他的生活中并不重要,教育作为进身之阶受到家庭的重视,而他自己也顺风顺水进入了巴黎高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听起来大约就是一个二本或者说高职水平——嗯嗯,建议不要因为名字就去猜水平,正如同改变思维方式的作品并不能改变思维方式,名字是二本和高职水平也不一定就是二本和高职呢~亲~——毕竟麻省理工也就是个学院。与常见的集中插图的历史书不同,《布洛赫传》的插图与文字相融合可以说高师影响了布洛赫的一生,他是那个时代高师人的代表,共和的,世俗的,左翼的,而在高师的布洛赫依然是顺风顺水,历史教育的改革在那个时代是改革的中心,德雷福斯事件又推动这项改革,法国历史学家开始冲击着德国人的历史理论,同时,历史学家们也在面对着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的冲击。毕业以后的布洛赫走出巴黎和法国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历史学家与生物学家相似,虽然有极好的显微镜却不知道该用来研究什么”,当然,1908年,22岁的布洛赫毕业,当然,他们那代人总是会见证很多“历史”,1914年,一战爆发,布洛赫参军的时间不长,但是一战改变了他后边的生涯——作为阿尔萨斯犹太人,一战让洛林-阿尔萨斯回到了法国。对于法国人而言,回归的阿尔萨斯和洛林需要一座大学,布洛赫成功地在斯特拉斯堡找到了这个教职,在这里他任职十七载,而也是在斯特拉斯堡他结识了费弗尔,一战的冲击让历史学家开始改变看待历史的角度,布洛赫与费弗尔在这个时候办了《年鉴》杂志——这是一个学派的开端,“代表了一种“活历史”,更广阔,更直接,更有价值,比较视野,充分借鉴其他学科视角,对人类现象刨根问底”。但是时代不会留个布洛赫太长的时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后段混乱再临,布洛赫开始面对“中年危机”,斯特拉斯堡的对岸纳粹德国上台,布洛赫选择前往巴黎寻找机会,而巴黎则反犹情绪高涨,当他完成《封建社会》的时候,距离他再次穿上军装已经不远。当然,找寻教职和提升声望的道路是一件饶有趣味的路径(学术圈的规矩有趣得很),布洛赫与费弗尔也在这个时候起了冲突,在这种鏖战中,布洛赫完成了《封建社会》,而到了1939年,他将会再上战场,只不过这次是一次“奇怪的战败”。亲身参与其中的布洛赫用史学家的眼光重新审视着这次参战,而兵败如山倒之后,“知识总是有用的”,他明白自己被俘虏之后会面对什么,于是他换上衣服,“回归教授的身份”,很轻松就逃脱了。之后的法国就是维希时代了,布洛赫拥有逃亡美国的机会,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面对维希法国的种族法律,布洛赫却能够拿到豁免——维希法国教育部长的儿子恰好是布洛赫的学生。当然,这种豁免虽然让布洛赫·获得了教职,但是维希法国又能维持多久呢?到了1942年,面对着最后的疯狂的纳粹,布洛赫决心亲手打造未来。布洛赫前往里昂,参加了地下组织,在这里他名义上是一位商人,但事实上他领导着地下组织的活动,不幸的是,他最终暴露,并且被枪决,为了自己所想要的未来,布洛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全书的最后是对布洛赫遗产的总结,从费弗尔到布罗代尔,终于“后浪”成为了“前浪”。对布洛赫而言,历史是一门研究时间中的人的科学,他是一位用理性理解人间世事变革的历史学家,而他本人践行了自己的观念,投身的巨大的变革之中。他的一生,则是被时代的一粒粒灰所影响的一生,只是,他不仅仅描述着灰的运动轨迹,影响着后人描述灰的运动的方式,他还影响了灰的轨迹。相关阅读:《为历史学辩护》《封建社会》《国王神迹》为历史而生:马克·布洛赫传59.9元京东去购买封建社会(套装上下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75元京东去购买历史学家的技艺52.7元京东去购买 《历史学家的技艺》和《为历史学辩护》是同一本书国王神迹:英法王权所谓超自然性研究158元京东去购买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新史学系列的作品,从装帧到翻译再到内容都令我满意,当然,这本书在京东貌似没有打折纪录,这自然不是什么难事,我是去年双十一在湖北新华天猫买的,反正在哪打折去哪买……当然,从豆瓣的内容来看,这本书的出版方被标注为一个工作室,可能又是什么神奇的出版体制改革出来的神奇产物吧~米尔斯文集:社会学的想象力36元京东去购买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51元京东去购买历史是什么?科学与艺术之争31.5元京东去购买下一篇1、《1848:革命之年》(纸间悦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皇帝圆舞曲:从启蒙到日落的欧洲》(青年维也纳·东方出版社)3、《掘墓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个冬天》(索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很快就来,敬请期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经典类书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