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比较近的城市这个城市怎么样 探索福州比较近的城市的魅力与特色?

在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会福州的经济地位,一度面临省内厦门和泉州两座城市的挑战。坊间就有“福州是福建人的福州,厦门是全国人的厦门”的说法。 如何评价福建省会福州,请看我局今天的文章。海门回望千峰涌港口雄开万里流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发源于中北部山区的闽江将全省三分之二的区域联系在一起,剩下的沿海区域也能以海洋为交通线,相互联络。闽江的覆盖范围最为广泛多山地形导致福建耕地面积较少,因此沿海地区的百姓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主要从事渔业和海上贸易。海洋,对于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非同凡响,所谓“闽人以海为田”是也。然而,面对海洋,福州和厦门各自的条件却不尽相同。福州尽管毗邻海洋,但是却被四周的群山峻岭所环抱。东面的鼓山,西侧的旗山,南方的五虎山,北部的莲花峰等,给福州对外的陆上交通造成一定阻隔。因此福州的交通在很长一段时期依赖的则是沟通闽西、闽北与海洋的闽江。“困于”福州盆地的福州一般来说,处在海洋与内河入海口结交点的城市往往能够凭借其航运节点优势和港口贸易发展壮大起来。但是福州的港口条件却严重受制于四周的群山峻岭,没有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作用。1752年福州图放眼看去,山与水之间闽江在流经福州城后因闽安峡谷地势影响航道逐渐收窄(河宽由1.7km,缩窄为0.6km),而临海的闽江出海口地区除了离福州较远的琅岐、粗芦、川石等岛屿外,也没有多少平地来建设港口,因此福州的港口选择建设在了马尾。闽江与马尾(可横屏观看)而这马尾港山势锁钥,海岛为障,一副军事要塞的模样。从福州船政到福建水师,再到现当代的海军锚地,马尾一直都是中央政府看重的军港。日军拍摄的马尾但是作为货运港口,马尾港的航道较窄、水位较浅,吞吐量有限。加之马尾港陆上空间受限,货物装卸作业和物流仓储的用地显得捉襟见肘。开辟青州集装箱码头后,沿江一线的所有平地都已使用殆尽,港口的规模已经到了上限。空间有限的马尾港厦门则海域宽阔,有待开发的地理区域包括厦门港、外港区、马銮湾、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和东侧水道,港域条件优良。港外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横列,内有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屏障,又是天然的避风良港。这样的条件是福州所不及的。厦门则直面大海,岛屿、港湾众多横风倒海浪作势急雨过山云不行两地周边的经济势力格局也深深影响着它们的发展。厦门与毗邻的漳州、泉州所构成的闽南金三角是福建省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三市2016年的GDP总量占全省的47.53%,占福建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两大朋友圈厦门港是在明代漳州月港“隆庆开海”的带动下迅速发展,至明末清初时已经发展为当时国内外航运贸易的中转港。周边城市的经济联动和协作使得厦门发展了起来。隆庆开海而反观福州的周边,仅有莆田海域条件尚可,但是福州的地形和闽江下游的航道条件,也导致福州在很长一段时间与周边的宁德、莆田的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并不如闽南的厦漳泉地区。福莆宁压力不小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福州、厦门辟为通商口岸。福州凭借闽江与武夷山产茶区连通的优势,逐渐成为重要的茶港。而厦门也通过输出安溪、龙岩等地的茶叶,口岸贸易也发展起来。但是两地的口岸贸易发展并不平衡,开埠早期福州的年贸易额比厦门大,但是1883年以后,厦门连年超过福州。福建旧照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福建的小农产茶等土货失去市场竞争力,加之海关被外国所把持,福建的出口贸易开始衰落,而当时省内的土货主要集中在福州出口,而各种进口的洋货则在厦门入关,这种贸易形势下,福州对外贸易规模开始落后于厦门。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改革开放以来,两地的外向性格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又在两地经济发展的轨迹上得到体现。两座城市的一“守”一“迎”所带了的是不同的发展格局。自南朝陈时期,福建省级行政区形成至今,无论是两宋的福建路,还是明清至今的福建省,福州一直都是其省会。省域政治中心的安宁稳定十分重要,而福州四面环山的地形则成就了它易守难攻的优势。面对沿海的威胁,福州有着先天的抵御优势。无论是明代的倭寇,还是近代的中法战争,无论战果如何,福州都基本能够将敌拒之于外。易守难攻“守”成为了古代社会末期和近代这座城市发展的主格调。 尽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但是福州也是一个以出口为主的贸易口岸,而商品的输入则更多的经由厦门入关。而自古就不是行政建制要地的厦门,面对广阔的海洋,始终都是呈现开放的姿态。从早期的海洋渔业,到近现代的商业贸易,从最初迎来生存的口粮,到如今迎接外商、华侨和台商的投资,厦门时常是以这种开放的姿态来拥抱海洋。厦门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厦门成为我国成立的第三个经济特区,通过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管理体制,厦门的经济飞速发展。由于人口和行政面积的限制,厦门的GDP总量虽不是全省第一,但是其人均GDP一直居于福建省首位。厦门深受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投资者的欢迎,这种投资的吸引力是福州所不及的。厦门市GDP节节高...这很可能是因为在古代后期的几次移民浪潮中,省城福州的居民稳定性较强、下南洋也不如闽南人方便、海外华侨数量不多造成的。当华侨衣锦还乡投资中国时,也便更倾向于投资熟悉的老家而非省城。战乱年代的倭寇、鸦片和枪炮是开放心态要付出的代价,它的收获则是承平年代源源不断的财富。福建双城一守一迎,各擅胜场,在属于各自的黄金年代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是在现代中国强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福州的优势相对偏弱。福州夜景好在随着现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曾经桎梏福州的陆路交通困境正在被打破。福建省内九个地市都已开通动车并已初步形成以福州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大大增强了省会和地级市的联系。在破除陆上桎梏的同时,福州也在打开并壮大自己的海上门户。首先是松下、江阴、罗源湾三个深水海港的建设,这就克服了过去马尾港缺乏深水泊位的问题,对于福州大力发展港口贸易意义重大。作为省会的福州想扩张一下地盘还是不难的新兴的江阴岛港口其次,2009年“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立,有助于带动并促进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北区域的发展,进而促进福建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自此,平潭的台湾免税店和森林海滩开始进入无数游客旅游目的地行列当中。平潭平潭综合实验区潭城镇最后,今年11月6日长乐市正式“撤市设区”挂牌,标志着福州的市辖区真正扩展到滨海,解决了福州四面环山限制下的城市空间拓展问题。诚如福州当地媒体在祝贺长乐区挂牌时所云“福州向海,长安久乐”。新空间带来的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更有城市文化与品格的内在转向。长乐区一角而在中国传统的五个经济特区中,厦门无论是经济增幅还是未来潜力等都仅次于深圳特区。面对省会福州的迅猛态势,厦门也正在努力改变自身薄弱的工业基础,突破海岛地域空间的限制,并已从产业结构转型开始,向岛外大力发展。 从三坊七巷的闽都神韵,到鼓浪屿的浪涌琴音,从罗星塔下的船工号子,到顺济宫内的香火案烛,从台江闽北林立的高楼,到翔安机场繁忙的工地,福州和厦门正在带领着八闽大地由过去走向未来。鼓浪屿关于福州和厦门比较的讨论一直是福建人民热议的话题之一,但是无论福州与厦门这场经济赛跑的结果如何,这种发展的竞争势必为两地百姓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红利。 我们真正期待的不是谁赢了谁,而是每一座城市都在比昨天变得更好。
福州,是最不“福建”的福建城市,也是最低调的省会城市。▲ 福州市平潭岛仙人井。 摄影/李艺爽-风物君语-兵家不争有福之州外省人对福建的认知,大约是从两件事开始的:一是春晚小品中演绎的福建普通话,将“福建人”说成“胡建人”;二是广东人吃福建人的那个梗。然而,对于福建的省会福州,多数人没有清晰的认知:同省的厦门是以文艺、浪漫著称的网红;靠近内地的武夷山以“大红袍”享誉全国。▲ 福州市平潭县澳前客运码头,一半是黄沙,一半是碧海。摄影/李艺爽距北京1888公里的“福州”,就像一位熟悉的陌生人:鱼丸、佛跳墙是福州风物,林则徐、严复、林徽因、冰心是福州名士。这些,也只是11968平方公里“大福州”的冰山一角。-01-江山宝地,为何“兵家不争”?人们常用“兵家必争之地”形容一个地方的重要。然而,贵为福建省会,福州却有一个反向绰号:兵家不争之地。兵家不争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从战略上说,自然条件恶劣,本身无太多利用价值;二是说某地虽然值得一争,但占领后缺乏资源腹地,也难以守住。福州属于第二种。▲ 福州云上鼓岭。摄影/邱军她处于中国大陆正东南,北接江南所在的长江流域,南连岭南所在的珠江流域,不能说不重要。但是,特殊的地形让福州以及她所在的福建,变成了一个奇妙的存在。中国地势三大阶梯中,福建被划入东部“最矮”的第三级阶梯,这就给人造成了巨大的误会:那里应该很平吧?▲ 鼓岭。摄影/邱军看一眼中国地形图,我们才会发现真相:天哪,福建竟然有这么多山?从浙江东南部到广东东北部,形成了一道明显的凸起,地理上称为“浙闽丘陵”,而山体最密集、起伏最崎岖、地形最破碎的区域大体就是福建省的范围。▲ “有福之州”在哪里?制图/伍攀熟悉中国地理面貌的金庸先生将《笑傲江湖》开篇放在福州,青城派的四川汉子来到福州,都被崎岖的山路累坏了,可见“闽道”之难,甚至不亚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跨越福州多个公园的“福道”。图/视觉中国在福建这个“山地王国”,福州算是一个被上天偏爱的地方。福建最大的河流闽江,从武夷山脉东麓发源,然后一路贯穿福建,穿山越岭500多公里后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平地,自然地理上称为“福州盆地”。这里几乎四面环山,只有东侧留有一道窄窄的大门,作为闽江入海的通道。▲福州城区,位于 “聚宝盆”中。制图/伍攀这个弥足珍贵的盆地,孕育了福州的城市文明,福州主城以及长乐、闽侯城区,都位于其中。福建历史上的闽越地方政权建都的冶城,就在今福州城区。福州盆地固然有开发价值,但要抵达这里,需要付出翻山越岭的代价——争它,成本太高。▲ 福州城外,青山如屏。图/视觉中国中原王朝对福建,也不是绝对“不争”,等到其他地方稳定下来后,汉武帝迅速派卫青主持工作,深入闽越境内,废国设郡,实现了直接对福建地区的管辖。西汉解放闽越的战争中,考虑到福建山多路险,并没有从中原发兵,而是从江浙所在的会稽郡就地征用当地战士,结果兵不血刃,很快兵临福州盆地。闽越人也十分配合地发生内斗,部下杀掉闽越王余善,大开城门迎接朝廷军。▲ 福州南部的五虎山。摄影/陈成才类似的剧情不断重复上演。隋朝平定福建,到福州城下,又双叒叕是以“内斗”、和平解放的剧情结束战争,部下王国庆杀一把手高智慧,归顺隋朝。不争,也就有了另一层含义:兵临城下,不用争斗,就可以得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福建之地,虽有天险,但山多地少,没有粮仓支撑、也没有充足的兵员。-02-山多地狭,何以成“天府之国”?“天府之国”用以形容某地富饶、繁华。其中,最著名的是成都平原。根据历代文献记载,福州也曾赢得过这个称号。而且,这个“天府之国”不是福州人的自封,而是来自外地来客的描述。▲ 端午节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村的龙舟夜渡。图/视觉中国明万历年间曾在福建当公务员的浙江宁波人屠本畯在他的《闽中海错疏》中说道:“闽故神仙奥区,天府之国也,并海而东,与浙通波遵海而南,与广接壤。”那么问题来了:福州及周边地区到处都是山,狭小盆地的生产力远不如中原、关中和巴蜀,此“天府之国”到底如何炼成?上天把群山送给福州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关闭通道,首先是河流成为最早的通道——福建山多,水也很多,最大的水系闽江在山间造就了一条交通动脉,可以从入海口直通武夷山脚下,上游分成富屯溪、沙溪、建溪三条源头,其中的建溪水道可通往浙江、福建、江西交界处,然后转到陆路驿道,就可跟中原完成沟通。▲ 闽江及其支流组成的水网贯穿福州城区。图/视觉中国闽江,就像一位勇敢的英雄,在几乎没有路的山地王国,切割出了交通水网。沿着闽江水路进入福建,入海口附近的福州盆地,是最大的一处驿站,无疑将是众人入闽后的第一选择。交通和地缘,让福州盆地成为中原移民、文化、风物在福建的最重要落脚点。▲ 福州尤溪洲大桥,是福州二环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摄影/邱军有了道路,还得有人的推动。历代中原王朝都重视对福建的开发和沟通。闽道虽难,并没有阻碍人们创业建设的脚步和决心。在历代人民的建设下,多山的福建逆势而上,加上中原和本土士人的努力,成为文化昌盛的“海滨邹鲁”、变成了物阜民丰的“天府之国”。▲ 坐落于怡山的福州西禅寺,“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摄影/李艺爽自公元前202年的冶城(又称东冶)始,福州的建城历史拉开序幕。此后,这座城先后拥有冶、候官、闽县、丰州、泉州、闽州等名称。唐开元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25年,因西北有福山,闽州都督府改名福州都督府,“福州”登上历史舞台。▲ 白塔,因“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而修建。摄影/李艺爽“不争之地”是相对而言,并不意味着这里没有价值。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人口增长、文明传播,坐拥高山险阻的福建,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华丽蜕变。北宋建立后,福建境内不仅常常迎来外地名士,而且培育出的众多出众的本土人才。两宋时期,福州一共出了文状元10名,武状元11名,进士2247名。▲ 跨越闽江的福州洪山大桥,是我国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式T型刚构桥。摄影/邱军内地驿路和水网,让福州成为一处农耕时代的“天府”,而海陆航线的开辟则让福州变成了一处江海联运的枢纽。宋元时期,明州(宁波)、泉州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港,而福州也是重要的航运中心,而且拥有泉州所没有的通往内地的闽江水路。宋代开始,福州就有发达的造船业,明代郑和下西洋宝船即是著名的“福州制造”,民间俗称福船。▲ 福州罗星塔是闽江地标,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尽在眼底。摄影/邱军海船也让大批福州人走出盆地的围城,奔向更广阔的海外。时至今日,海外还分布着300多万福州籍海外侨胞。“背山靠海”的闽人,在明清时期遭遇闭关锁国的制约。直到近代国门被迫打开,福州又与广州、上海、宁波、厦门一起,成为“通商五口”之一。当时欧洲人笔下,福州是仅次于的广州的商埠:“福州城中有建筑物覆盖的区域,面积是宁波的两倍上海的三倍、厦门的五倍。”自1845年起,17个国家先后在福州设领事馆,英、美、法、德等国纷纷在码头一带设立洋行。至今,仓山区南台岛,从烟台山到码头一带,保存有各国异域风格的建筑群,堪称福州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位于福州仓南的烟台山石厝教堂。摄影/李艺爽洋人看中的地方,晚清洋务派也看在眼里。1866年设于马尾的福州船政局,成为集培养近代海军人才和发展民族军事工业的基地。继而,福州诞生了是中国近代第一座海军学堂、第一个新式造船厂、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厂、第一支成军的海军舰队、第一艘千吨级舰船、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台探照灯……▲ 俯瞰福州马尾的青州货运码头,此地很早就是著名的港口。图/视觉中国洋务运动与对外开埠,让福州成为了那个时候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然而,1884年中法战争的马尾海战,让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同时,也让福州城市近代化的成果遭遇灭顶之灾。此时,福建的另一商埠厦门,充分发挥海岸曲折、深水良港、邻近海外等优势,在现代化的路上突飞猛进,至今仍是福建第一大海港。-03-厦门红了,福州人为啥“不争”?“中国厦门、福建福州”,表面上这是两座城的较劲,背后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和而不同。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塑造福建时,也衍生了独属于她的方言“闽语”,即俗称福建话。不过,福建省内部的地貌和水系极其破碎,山脉与河流垂直交叉,将地面分割成一个个“方格”。它们将闽语区分成又分成多个方言区块——闽东、闽中、闽南、闽北、邵将、莆仙。▲ 青灰屋顶的老房子,像棋盘般排布。图/视觉中国大家同样姓“闽”,所操口音却千差万别。如果你拉住一个福州人让他唱“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跟他说“公虾米”(说什么),应该会收到无数个白眼。同理,如果你在厦门人面前讲“丫霸虎纠人”(福州人牛X),也不会得到什么好脸色。在福州人看来: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底蕴,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千年古城才不需要像小年轻厦门这样招摇!福州人的底气之一是:厦门有的洋气,福州有;福州有的古典底蕴,厦门没有!▲ 福建出土的汉代瓦当,其上铭文为“万岁”。摄影/动脉影整个福州平原或福州盆地,面积为489.1平方公里,是省内仅次于漳州平原的第二大平原,全景似一菱形,福州市区坐落在中央,四面山体犹如四扇屏风——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平原内部,又有缓起伏的吴山、仓前山、黄山、高盖山,仿佛绿色星星。这正是福州民谚所称:“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屏风般的青山,还需要闽江这条玉带来缠绕。从崇山峻岭中流出的闽江斜穿平原中部,于南台岛首尾先分再合,闽江在南台岛的北支仍称闽江或北港,南支称乌龙江或南港,大樟溪、尚干溪、营前溪、新店溪等支流注入闽江,在平原上形成密集水网。▲ 乌龙江大桥,天堑变通途。摄影/邱军作为闽地首府,福州是中原文化进入福建后的传播中心,儒雅、古典成为“海滨邹鲁”的文化基因。祖籍徽州、生于福建尤溪的朱熹,曾十余次造访福州并开设理学书院。鼓山之巅的题刻“天风海涛”便出自朱熹的诗。古城墙虽然没有了,但千余年的古典,依然沉淀于福州大地:▲ 南后街作为中轴,贯穿三坊七巷。制图/F50BB始建于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三坊七巷,是中国主城区格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街巷。宋代华林寺大殿,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华林寺大殿,始建于公元964年。绘图/李乾朗,标注/quan闽清的宏琳厝,则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单体古民居。▲ 闽东大院,大屋套小屋。绘图/李乾朗,标注/quan从建筑样式上来看,闽东标志性的马鞍型风火墙,是江南马头墙在福建的变种,“粉墙黛瓦”的搭配体现的是儒雅和内敛,就连城市地标乌塔与白塔,也是江南水墨的色调,与闽南张扬的红砖大厝形成了鲜明反差。▲ 三坊七巷,粉墙黛瓦。图/视觉中国福州这种内敛,并不等于保守,而更像是“藏拙”。在时势造英雄的历史关头,从儒雅的坊巷和大厝中走出的福州儿女,从不拒绝“西风东渐”:主张“开眼看世界”、主持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主持福州船政局、创办南洋海军的沈葆桢,晚清大臣、末代帝师陈宝琛,革命志士林觉民、林尹民兄弟,近代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翻译先驱严复、林纾,才女作家林徽因、冰心都是福州人。▲ 宅院内外,曲径通幽。摄影/李艺爽能文能武之外,福州人也不乏商业基因。从古至今,福州人的足迹遍布五大洲。当代福州依然多出商海明星,国内有曹德旺、黄其森、张轩松兄弟,海外有郭鹤年、林文镜等。世界五百强之一的兴业银行总部位于福州;福清人曹德旺创立的福耀玻璃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张轩松兄弟创始于福州的永辉超市,如今已覆盖全国26个省份。▲ 三坊七巷之黄巷,黄是福州传统大姓。 摄影/李艺爽每一个外出的福州人,低调地生活在异国他乡,但心中永远都有缕缕抹不去的乡愁,正如福州民谚所言:“七溜八溜,不离福州。”当他们回到故里,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去“汤池店”享受温泉之都的惬意,去裴仙宫、罗星塔、香积寺、朱紫坊、森林公园看每一株参天的古榕;去西湖公园的柳堤、上下杭的古码头、贯穿各大公园的“福道”徜徉;到五四路俯瞰CBD夜景,去“福州798”芍园一号感受创意火花。▲ 千年古榕。 图/视觉中国逛累了,还是故乡的美味最能安抚疲惫:喝一碗锅边糊、咬一口肉燕、要一碗虾油捞化,或者干脆就在小摊上叫一枚光饼,夹上本地红糟肉,边吃边回味。▲ 一碗鱼丸肉燕,是780万福州人的共同乡愁。。摄影/李艺爽面对厦门的强势,福州人就像这座城市的榕树那样选择了“不争”,默默“落地生根”,悄然“独木成林”。-04-穿山入海,“大福州”有多大?从盆地中走出,则是一个天地更广阔、风景更壮丽大福州,她就是一尊是由山、河、城、海、岛构成的立体雕塑。▲ 蓝天之下,碧海与青山与平潭岛的古村落紧紧相拥,仿佛是童话世界。 摄影/李艺爽从西到东,过了山海交织的闽江口,便是福州的另一种气象:江口两翼,是曲折如锯齿的海岸;碧海深处,则是散布如珍珠的海岛。最醒目的无疑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的海坛岛,它与其他125个岛屿、648个岩礁组成“平潭群岛”。▲ “海蚀地貌博物馆”海坛岛上的天然“石牡丹” 。摄影/冯木波任何雕塑家和画家来到平潭,都会被大自然的智慧所折服。群岛由亿万年地质年代洗礼过的花岗岩构成,在潮起潮落的海水侵蚀和海洋动力作用下,变成了罕见的“海蚀地貌博物馆”。▲ 平潭岛的风帆石,即“半洋石帆”。 摄影/冯木波这里有中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两块巨石屹立于洋面,犹如凝固的风帆,被称为“半洋石帆”;这里有栩栩如生的人形巨石,头枕沙滩,足伸大海,被叫做“海坛天神”。平潭的特产是石头和台风。如此环境孕育出因地制宜的独特的民居——石厝。它们以岛上特产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墙壁色彩斑斓,像一座座彩色城堡。跟小清新的厦门相比,这种朴实而美丽的房子,少了岁月静好的安逸,多了几分与风沙、海风缠斗的顽强。▲ 平潭的特色民居石厝,就像彩色的城堡。 摄影/李艺爽2020年12月,平潭人民盼望已久、连接福州主城和平潭县的福平铁路开通运行。至此,一个生机勃勃的“大福州”终于连为一体。未来的福州,一定会将“丫霸”进行到底!- END -文
大羽图编丨陶子地图编辑丨伍攀“我是行走的风物百科,想和我一起发现每寸土地的不一样,就来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和我say“ HI。”
福州土著来说一说。经济,一般般,没啥特别屌的产业带。我是做电商的,这点感觉特别明显。土豪都在八县,老市区人的偏保守,混的好的上岸公职,混的差的就是上班族。但是小日子过的还是滋润的。本土经济一般,但是华侨多,去国外打拼的多,大多数人收入都还可以,大富大贵没有,过过小日子还是OK的。这10年好像起飞的蛮快的。房价,确实很贵,不是很匹配这个收入。当然沿海这也理解,毕竟八县还有出国打拼的确实有钱,也侧面推高了房价。但是贵的我感觉也就是鼓楼台江晋安,还有仓山的金山,老仓山,其他地方都还好,没到离谱的地步。当然你一个月就4000工资,非得去看3万房价的地儿,那当我没说。环境,空气,居住舒适度,绿化都是很不错的,除了夏天太热之外,没啥毛病。交通以前很堵,现在还好,没想象中的堵。也就是二环上下班的点别去,巨堵,其他地方都还好。美食,闽菜的发源地,外地的朋友很多吃不习惯,口味偏甜,都说福州是江南的飞地,这点在口味上没问题。但是作为土著,我超爱福州的美食。性格,很多都说福州人排外,可能我作为土著没感觉,每个城市都会被说排外好像。每个城市也都有好人和坏人,不要以偏概全。旅游,确实没什么好玩的景点,三坊七巷,还不错,但是也就仅限于不错,就是每个城市都会有的那么一条步行街,比如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城隍庙,武汉的户部巷等。鼓山还不错,但是在全国来说不出名。西湖就是一个普通的市民公园。平潭这两年还不错,去玩玩可以。语言,福州话活化石,但是说话像吵架,这可能也是很多外地朋友觉得福州人很拽凶巴巴的原因。其实没有,我们真的没有在凶。外地人学会福州话的难度,可能和老太太学英语的难度差不多。我一个土著,也是高中以后慢慢会说一些福州话,还说的不清不楚。网络上对福州的风评一直不好,反正就基本都是骂的。不过也无所谓,毕竟网络现实两个世界,也不妨碍我觉得福州呆着舒服。我真不歧视外地朋友,毕竟都什么年代了,正常人谁会有什么本土优越感。那如果你说上年纪的人有,那我不反驳,确实不少上年纪的人有,但是哪个城市不这样,年轻人基本都没有,你非得跟上年纪没文化的较劲,然后上升到全体福州人,那我感觉你个人素质也没到哪里去,你在这儿觉得被歧视,你上其他城市也一样会有这样的感觉,城市在变,矫情的人是不会变的,玻璃心永远都是玻璃心。我不得不说,本地人有些是很不礼貌(极个别),但是一些外地朋友也没好到哪里去(极个别),就特别矫情,实话实说。一边骂福州,本地人反驳吧,那就是本地人排外了,大哥,你爱自己的家乡,我们是不是不能爱自己的家乡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省会是原罪?不能反驳?别逗了,爱呆呆,不爱呆哥屋恩(仅针对矫情贱嗖嗖的那部分人),呵呵呵。就感觉我是外地的,我是弱势群体,我不管做了什么,你反驳我,你就是排外。没把他们当大爷供起来就是排外,其他事儿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搞了个公租房,亲眼所见,2万5一平的小区啊,三居室租你不到一千块啊,他们嫌弃房间里没给配洗衣机,一顿骂,小区里一个月花五六千房贷的业主看不下去,吵吵起来了,没说两句就开始说福州人排外,不把外地人当人看,结果和他吵吵那个大哥也是外地的。大哥洗衣机便宜的就1000,自己配一下嘛。自己混不好,别七怪八怪的,混的好的也大有人在。那我只能说,我们也不惯毛病,遇上这种人,别说老头老太太了,我也排,排的不是外,是你这个人哈。爱黑黑去吧,还能把福州黑没了不成,WHO CARE是吧~总体来说福州就是一座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甚至没有什么特色的城市,一座被黑的蛮惨的城市,面积不大,人口不多。挺悠闲的一座城市。PS:对于那些一边呆在福州,一边骂的人。我的建议是你值得更好的地方,既然呆的那么不开心,那你有很多更好的选择,别给自己找不痛快是吧,怎么买车票是看自己是吧,也没人逼你来。怎么吸引人才是上面的事儿,我自己小日子过的舒服,耳根清净就行。没本事的人,上哪儿都觉得当地人排外。因为你赚不到钱,你不会承认自己菜,只会怪这个城市。别一边呆着一边骂了,看着怪尴尬的。贱不贱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州比较近的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