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滩古镇简介怎么样 探寻龚滩古镇简介的历史文化?


2022-10-29 13:59
来源:
神州翰林院发布于:江苏省
重庆第一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龚滩古镇,位于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是乌江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被誉为“乌江画廊核心景区和璀璨明珠”,是西阳“千里乌江,百里画廊”的起点,自古以来就是乌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货物中转站。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镇”和全国“魅力古镇”之一。
今天我们乘坐的乌江画廊1号游船,于中午停靠龚滩古镇码头。伫立船舷边放眼望去,古镇那些具有明显特色的土家族吊脚楼依山而建,通过长长的台阶上上下下,栉比鳞次的独特建筑显得古色古香。站在码头眺望,可见到乌江画廊,与江相隔一面漂亮的山体也是美的宛如仙境!川东小镇的那种宁静祥和感满满,肉眼可见铺满绿松石清澈的江水真的好灵动,这大山大水的美丽使人震撼,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不由感叹上帝恩赐给当地人这么美好的地方。
龚滩古镇是著名的影视拍摄地,《武陵山剿匪记》、《奇人安世敏》、《远山的呼唤》、《赵世炎》等影视片都在此地拍摄的,这也给古镇增添了一些文化氛围。峨眉电影制片厂曾用“乌江美景人未识,龚滩古镇第一娇”来赞美她。龚滩古镇还是著名的自然岩壁攀岩基地,2002年“五一节”期间,曾在这里成功地举办了龚滩国际攀岩挑战赛,上演了一幕幕“绝壁上的芭蕾”。
眼前的龚滩古镇无疑是美丽的,但不得不说的是,此龚滩古镇并非原来的龚滩古镇。现在的龚滩古镇虽然看起来似乎一切都是按照原样粘贴而成:依然建在依山傍水:依然风景如画:依然是很独特的古镇;依然是原来的老房子;门前的青石板依然是以前的那些青石板:依山傍水的民居,纯木结构的吊脚楼,悬空而吊,匠心独运,高低错落,各式各样的古建筑封火墙、四合院,依然屹立在乌江山峡之上,蜿蜒曲折的弄堂,还有许多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食,都是无不依然令人向往……这些都仿佛使得这座古镇,依然在碧绿清澈的乌江边继续着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
但是,实际上现在的龚滩古镇,毕竟只是由于当时修建彭乌江水电站时,而从原址迁建于此的!我曾于2005年去过原址的龚滩古镇体验过那里的原汁原味。所以,准确来说这其实是一座新建仿古古镇。就我自己个人而言,可以接受真品由于岁月沧桑,而存在不完整(美),也算是瑕不掩瑜!但是不太看好人造的仿品,哪怕足以达到以假乱真,因为再真的仿品毕竟不是最真实的。所以,算是有点美中不足吧。虽然这里并不是当初的那个龚滩古镇,以前的那个古镇已经因江水上涨而永远沉没在了乌江江水里。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窗一木皆是当初古镇里的真实的物件。虽然龚滩古镇是复制的,但古镇似乎灵魂仍在。
如果有机会来到美丽的乌江画廊,还是可以来龚滩古镇看看。据说,古镇的夜色很美,青石板路,吊脚楼,红灯笼高高挂起,古色古香,也应该是很有特色的一个江边古镇。而清晨雨雾缭绕,烟雨蒙蒙,乌江对面的绝壁与古镇相得益彰,简直是绝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重庆市的朋友们,一起来看下最近身边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1、重庆第一历史文化名镇之龚滩古镇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县西部,与贵州省铜仁沿河隔江相邻的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建筑艺术上的奇葩的龚滩古镇,与南方的古镇不同之处在于,南方的古镇基本是一条河道两侧住宅和商铺,而眼前这座古镇坐落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的乌江东岸的凤凰山麓,依山而建,在乌江天险的中段与山水、建筑融为一体,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座古镇以独特的山水环境而闻名。这座古镇现有约三公里左右的石板街、150馀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并可与丽江古镇媲美。古镇是乌江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因为水陆的物资转换而发展,后来因为水运的衰落而失去繁荣的基础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盛产天麻等各种名贵中草药,大量的植物以及野生动物品种繁多,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古镇中保存着一批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冉家院子,西秦会馆,董家祠堂,川主庙等,多年的民俗文化也保留至今,农历三月二十日是娘娘诞辰日,每年这天,都要举行隆重庆祝盛会。2、世界罕见!明年建成的红岩村隧道有“四层七隧”轨道、公路、隧道、桥梁……市民参观红岩村隧道施工。红岩村桥隧项目,是重庆市快速路“三纵线”居中的一段。最为特别的是,红岩村隧道进口端多达四层,共有7条隧道,世界罕见。“四层”从下到上分别是:第一层为九号线车站、第二层为梨菜铁路、第三层为五号线红岩村车站、第四层为红岩村主线隧道和歇台子连接线隧道。“隧道洞群上方为市政旋转立交及深基坑,结构复杂。从设计到施工,国内外专家进行了10馀次论证,最终确定‘先下后上’的施工步序”,丁涯说,“‘四层七隧’的施工,攻克了一项世界级隧道洞群施工技术难题。”预计明年底,红岩村隧道基本建成。建成后,可以实现石桥铺最快10分钟直通江北。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红岩村隧道拥有世界罕见的“四层七隧”,这很重庆!既然是“四层七隧”,有四个施工难点:一是结构设计形式众多、新颖;二是工程规模大、点多面广;三是周边环境复杂,场地狭窄,组织、协调难度大;四是隧道洞群技术含量高、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3、李玉刚《昭君出塞》重庆站人气爆棚 观众汉服力挺气势如虹日前李玉刚的诗意歌舞剧《昭君出塞》世界巡演重庆站已圆满结束,延续北京首演的超火爆人气,《昭君出塞》6月份于沈阳、潍坊、重庆三站巡演再度爆棚,票房更是一路飘红,场场座无虚席。火爆的人气也使得李玉刚2019世界巡演的气势一路飙升。经过这12场演出李玉刚的演绎更加得心应手,舞台的各方配合日臻完美,此次《昭君出塞》再度登上重庆大剧院舞台,收获了无数热情,现场气氛温馨震撼。重庆站两场演出李玉刚的演绎令人回味,台上专注投入,演到动情处眼含热泪。观众所展示出的极大热情与期待也大大超出了李玉刚的预期。这一站是目前为止李玉刚的《昭君出塞》于西南地区的唯一一次演出,许多邻近城市的观众慕名前来,只为亲眼目睹一次“昭君”芳容。为表达自己的重视与诚意不少刚丝盛装出席,穿汉服为偶像助力加油。场面壮观热烈颇有万人演唱会的气势。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除了年轻人之外,也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及孩童,甚至有很多观众都是携全家来观看。此次《昭君出塞》为期半个月辗转三地的6场巡演暂时告一段落。4、重庆市不仅是中国面积和人口最多的城市,交通拥堵也成为全国第一重庆市目前是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爱的城市,根据全球拥堵情况的统计,重庆市又夺取了中国的另外的一项第一:全国拥堵情况第一。重庆市在全球城市交通拥堵的排名如下所示。重庆市在全球城市交通拥堵的排名是中国首位,连北京都是紧紧排名中国城市拥堵的第4位。重庆交通拥堵的情况,其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重庆的山城结构,还有就是重庆市区过于密集的建筑与人口。下面正是重庆市主城区的地图。重庆市主城区是一个从市中心向外进行“辐射”的情况,最中间的几个区面积很小,但是它们又是市中心人口密度很高,交通的必经之地,这种情况属于主观建设造成的交通拥堵。重庆市的交通拥堵情况,在中国城市名列首位完全是合情合理的结果,山城、多江河的客观情况,市中心建设过于密集的主观情况,造成了重庆交通极度拥堵。为了缓解重庆的交通拥堵,重庆轨道交通的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重庆轨道交通的路线路。重庆市拥有8万平方公里、3000万人口,即便重庆主城区也是一个超大的规模的城市。山城的地形是客观原因,市区人口密度过大是主观原因,这些都是造成重庆市全国拥堵最严重的原因。5、父爱如山|工作再忙 也要兑现对儿子的承诺陶思彪,重庆石柱人,1994年参军,2013年从部队转业回到重庆,脱下军装、换上警服,成为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红旗河沟派出所的一名一线民警。在社区民警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每天到辖区的企业、小区走访,在派出所给群众调解矛盾纠纷。陶思彪的儿子,从小在军营长大,后来又跟随他一起回到重庆,现在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读初二。虽然儿子一直呆在自己身边,但是因为军警工作的特殊性,陶思彪却很少能照顾到他,这让他对儿子心中有着愧疚。所以哪怕是儿子非常理解父亲,陶思彪依然会在繁忙工作之馀,尽量抽时间多陪陪儿子,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这次陶思彪儿子班上搞演讲比赛,作为进入决赛的9位学生家长,陶思彪受到老师邀请,到学校观看儿子参加比赛。在陶思彪看来,儿子参加演讲比赛的成绩并不重要,只要儿子从中得到锻炼就够了,所以他答应儿子当天一定到场参加。陶思彪给儿子加油。为了兑现对儿子的承诺,陶思彪与同事换了班,按时来到教室,坐在最后一排。看着儿子上台演讲,他显得比儿子还要激动,一会竖起大拇指,一会握着拳头,以此来鼓励儿子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龚滩古镇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