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怎么样 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

目前《百年孤独》最常见的版本翻译者叫范晔,之前在一个知识类app上读到过他写的关于百年孤独的解读,一共写了四篇,写的特别好,现在转载过来,大家一起欣赏下,也许会对这个问题有所感悟,以下是第一篇,大家觉得好后面的我也分享下,侵删。四篇已全部更新完毕,谢谢大家第一篇 当我们谈论魔幻现实主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百年孤独》与未来考古学公元三十一世纪的某一天,考古学家在某处古代遗迹中奇迹般发现了一份基本保存完好的中世纪手稿,被誉为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首。——需要说明的是,对公元三十一世纪的人而言,“中世纪”指公元476年至公元2025年。这份中世纪手稿的作者是一个叫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人。未来的考古学家们指出,他是拉丁美洲最后的先知,曾创立过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神秘宗教,名为“魔幻现实主义”,而该教派的首要圣典,即这位先知得窥天机后写下的启示录,——估计大家已经猜到了,就是这部手稿,一本叫作《百年孤独》的书。以上内容出自墨西哥小说家博尔皮的一篇(伪)科幻幽默小品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未必巧合。因为全世界确实有许多读者,对这本书抱有相似的信心,相信即使到了千年之后,这本《百年孤独》仍会为未来的读者带去阅读的乐趣。《百年孤独》出版于1967年。那一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四十岁。他中学时代的诗人梦已经被证明只是梦想。他此前的几本小说都只在小圈子里有些名气(处女作《枯枝败叶》在哥伦比亚只卖掉了八百本)。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放弃法律专业,弃明投暗,一心搞文学被父亲骂得狗血喷头的大学生;已不再是二十八岁因写出采访报道《海上遇难者的故事》而成名的新闻记者。他在波哥大见到过因政治领袖被保守派在街头刺杀而引发的“暴乱”。他在苏联见到过斯大林的遗体,发现后者有一双“女人的手”(据说从此萌发了日后写作《族长的秋天》的第一束火花)。他在巴黎第一次见到下雪,虽然房租已经拖欠了一年只能靠卖报纸糊口,他还是兴奋地又跑又跳像个孩子。无论何时何地,他说自己一直记得,他是阿拉卡塔卡这个热带小镇上报务员的儿子。但在1967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还不知道刚刚完成的这本小说即将改变他的后半生(从此以后他出席派对,都需要举着“禁止谈论《百年孤独》”的牌子),也将改变全世界无数读者的阅读与人生,为世界文坛带来不一样的颜色。他只知道终于写完了,他在墨西哥城的阁楼上写了一年半,他妻子也苦苦支撑家用坚持了一年半。如果从最初的构思算起,这本书他已经写了二十多年,最初的书名叫作《家》。但马尔克斯夫妇到了邮局要给出版社寄稿件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已经付不起邮资。于是他们当掉了家里所剩的最值钱的电器——吹风机,先寄出了半部书稿。没想到阿根廷的南美出版社出人意料地迅速回复并寄来一笔预付稿费,恳求作家尽快把小说的上半部寄过去——原来在邮局里的手忙脚乱中,他们寄走的是小说的后半部分。多年以后,准确地说是2007年,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国际西班牙语大会上,面对为他祝寿的一位国王(西班牙国王),六位总统(哥伦比亚总统及四位前总统,外加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上千观众,他把上面的故事讲了一遍。当我们谈论魔幻现实主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在中文语境里谈论《百年孤独》,往往免不了要捆绑上一个“魔幻现实主义” 的标签。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当我们谈论“魔幻现实主义”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请允许我借用下美国作家卡佛的句式。)实际上这个词背后有它的来龙去脉,在不同语境、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指涉。有一位拉美裔的美国学者安赫尔·弗洛雷斯1954年在一次文学年会上,宣读了论文《西语美洲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将魔幻现实主义定义为“现实和幻想的融合”,并选定1935年出版的博尔赫斯的《恶棍列传》(还有另一个译名《世界丑闻史》)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诞生日。“现实和幻想的融合”这个定义听起来简洁有力,但似乎有点大而无当,因为如果说现实和幻想结合的话,某种程度上一切文学作品都可以适用,一切文学都成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上世纪50年代,拉美文学还处于相对比较边缘的状态,这篇文章并未获得太大反响,有些批评者也开始按自己的理解使用这个术语,但奇怪的是,再没有文章专门讨论这个话题,直到1967年另一位拉美裔评论家路易斯.莱阿尔的文章发表。我们知道60年代形势就不同了。2012年西班牙《国家报》曾专门做了专题纪念拉丁美洲“文学爆炸”50周年,因为1962年正值巴尔加斯·略萨的成名作《城市与狗》出出版,他们把这一年当做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元年。到了1967年读者比较熟悉的一些拉美文学作品,基本上都已问世,除巴尔加斯·略萨的《城市与狗》、《绿房子》,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有科塔萨尔的《跳房子》、富恩特斯的《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等重要作品。有些评论家比较反感“爆炸”这个词,认为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出版商的炒作,是市场营销的手段,而且用Boom这样一个象声词,让人觉得好像以前拉美文学都是一片空白,突然砰的一声无中生有冒出一堆作家作品——这当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但不管怎么说,那确实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拉美作家群体首次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或者夸张一点来说,全世界文坛都在看拉美。1967年莱阿尔发表的这篇文章《西语美洲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有几大贡献:首先是勾勒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完整谱系,把魔幻现实主义的开端追溯到1925年,德国艺术史学者弗朗茨·罗在其《后表现派,魔幻现实主义:论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在讨论当代绘画时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这样一个术语。1927年也就是两年之后,西班牙著名哲学家奥尔特加·伊·加塞特主持的西方杂志出版社推出了这部书的西班牙语版,并把标题调整为《魔幻现实主义:后表现派……》,把“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凸显了出来。1948年委内瑞拉作家乌斯拉尔·彼特里在评论委内瑞拉小说时首次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应用到西语美洲文学的批评中,他将“魔幻现实主义”描述为“对现实诗化的预言或诗化的否定”。一年之后的1949年,古巴作家卡彭铁尔发表了非常重要的作品,也可以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早期代表作,即《人间王国》(也译成《这个世界的王国》)。卡彭铁尔在小说序言中提出的概念叫“lo real maravilloso”(神奇现实),可以视为他个人版本的魔幻现实主义。在莱阿尔看来,是对现实的一种态度,不是去创造虚构的人物和环境,而是要去发现存在于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神秘的关联。魔幻现实主义并不需要像超现实主义一样乞灵于潜意识或梦境,像卡彭铁尔所讽刺地那样“挖空心思臆造神奇”,也不同于奇幻文学或科幻文学去打造一个架空世界。“神奇现实”的客观存在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渊源。神奇现实,就如同卡彭铁尔所主张的,就是拉丁美洲的现实本身。加西亚·马尔克斯自己如何看待“魔幻现实主义”刚刚我们在这些术语里面小小转了一个圈,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我们今天视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代表的作家,他们自己会怎样看待魔幻现实主义这样一个标签?比如说加西亚·马尔克斯自己。毫无疑问,他的《百年孤独》在文学史中都会被放在“魔幻现实主义”类别之下,甚至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代名词,但有意思的是,在所有的文章和访谈中,马尔克斯自己从没承认过他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说我就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一次访谈里面是这样说的:实际上,我们拉丁美洲的现实是欧洲人或者外来人所不能了解的。比如说同样一个词,暴风雨,你们欧洲人想起来可能就是电闪雷鸣,然后过上一阵,比如半小时就雨过天晴了。但在我们的拉美,有能够持续几个月的暴风雨,同样一个词但概念就不一样。当我们说到河流的时候你们顶多想到多瑙河啊,莱茵河啊这样的河。但我们说到河的时候想到的是亚马孙河,当然不是一个等级、一个概念了。他说在自己的创作里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想象,要做的就是把所见所闻如实地记下来,于是便成了这样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他自称很多时候甚至都想极力避免跟现实的关联,但发现还是躲不开。比如说他后来的小说《族长的秋天》或者叫《族长的没落》,通常被归在拉美独裁小说这个序列里(台版索性译成了《独裁者的秋天》)。他他在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搜集了大量拉美各国独裁者的生平材料,然后他就发现这些真实的历史记载完全超出了他作为一个小说家想象所及。比如说曾经有一位独裁者,他在战争中断了一只手,于是他把这一条胳膊扔到河里沿着河漂流,命令全国的民众都要站在河边一线排开,向他漂流下来的这只断臂致哀。还有一位尼加拉瓜的独裁者,他的爱好就是在自己家的后院里面养很多的猛兽,但是所有的猛兽笼子都是两格的,这边一格养猛兽,另一个格里关押他自己的政敌。另外还有一位独裁者为了控制国内正在流行的猩红热,想出了一个办法,下令把国内的所有路灯都用红纸包上,他认为这样就可以控制猩红热。所以这一切都要比他自己的想象还要离奇。在《百年孤独》里面,很多读者觉得最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事就是长猪尾巴的孩子。然而就在《百年孤独》出版后不久,就有拉美的一位男子给作家写信说:“我几十年来极力隐藏自己的秘密,就是我有一条猪尾巴。我从来不敢跟别人说起,一辈子也没穿过紧身裤。但是我今天看了你的小说,心头仿佛放下了重担似的,感觉特别轻松:原来我不是一个人,我不是孤单的。”后来还有朋友给他寄来一份剪报,还是韩国的报纸,里面记载的是什么呢?在韩国首都首尔有一个女孩,也是从小生出来的时候就有猪尾巴,但是跟《百年孤独》里的布恩迪亚家族不同,她更加幸运,经过一次成功的手术之后,竟然痊愈,活了下来。所以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这些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想象,所以说现实是最伟大的作家,而我们这些写作的人只要做一件事就好了,就是亦步亦趋地怀着一颗谦卑的心,跟随现实的脚步。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就像在上面提及的先行者卡彭铁尔的语境中,“神奇现实”总有一个限定的形容词americano(“美洲的”,这一点往往被评论家忽略),所谓“神奇现实”是“美洲的神奇现实”,到了哥伦比亚小说家马尔克斯这里,之所以刻意回避“魔幻”的命名,一再强调“现实”,也是因为他所说的现实,是有别于西方的大一统概念,独属于拉美的现实,与西方认知体系中的“现实”应属于同一层级。拒绝魔幻的命名,就是在拒绝成为明信片式异国想象的客体,拒绝成为“蒙昧落后”、“非理性”、“非正常”的象征投射,拒绝沦为西方中心主义用以构建自我的“他者”原材料。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去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名叫《拉丁美洲的孤独》。如果大家找到这篇演讲看一下的话,你会发现他从头到尾基本上没有谈他的文学、他的创作,更没有谈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谈的都是拉丁美洲的历史、社会、政治现状。借用中国学者索飒老师的书名,马尔克斯在斯德哥尔摩那一夜谈的就是拉丁美洲“丰饶的苦难”,因为被误读、被隔离、被刻意遗忘而造成的苦难与孤独。他大声呼吁,请大家来真正地来关心、来理解拉丁美洲的现实,和欧洲人或者说西方人眼中所不同的现实。他大声追问:“为什么在文学上可以没有保留地赞同我们的独特性,我们在社会变革方面所做的艰难尝试却受到种种怀疑而遭到否定呢?” 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的《百年孤独》实际上是古巴革命以及整个二十世纪拉丁美洲种种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版本,都可以视为对“我们的美洲”独特声音的追寻。如果把这篇演讲的结尾和《百年孤独》的结尾拿来一比较,你会发现,同一位作者却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话:在《百年孤独》的结尾说的是“注定要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而在演讲词的最后,他却有着一个乐观的姿态,说要追随写作和人生上的导师福克纳,仍然还有乌托邦式的乐观,相信这样一个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终会有第二次在大地上生活下去的机会。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标签或许听起来很酷炫,但它并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一种美学上或者艺术上的风格或手法。这里顺便推荐一本书,滕威教授的《“边境”之南——拉丁美洲文学汉译与中国当代文学(1949-1999)》,书中有一章讨论“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谈到接受过程中的去政治化,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从来不限于所谓的纯文学范畴。第二篇 两百节车厢和三千人加西亚·马尔克斯——这样说起来很累,但是我不得不称他为加西亚·马尔克斯。要是只说马尔克斯的话实际上有点问题。如果你和他很熟的话你可以叫他的名字加西亚或昵称加博,但叫他马尔克斯不大合适。因为马尔克斯是他的母姓,在拉丁美洲,只称呼一个人的母姓的话,可能会被认为是私生子。略萨也要说巴尔加斯·略萨,要是我一不小心说了马尔克斯也请大家原谅。不能要求一个鞋匠做的鞋子具有政治内容加西亚·马尔克斯有一个朋友,一位阿根廷的文学评论家,跟他说过这么一句话,说《百年孤独》是部非常优美的小说,但很不幸,它是一部反动小说。当时加西亚·马尔克斯一听就很惊诧,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朋友就这么跟他解释,说在今天的拉丁美洲,在我们今天所处的这样一个情形之下,你写这样一部优美的小说这本身就是“反动”的。这话我们听起来有点熟悉,好像“奥斯维辛以后写诗是残酷的”类似表述的变体。但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有他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我们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直支持古巴革命,他跟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关系非常要好。他跟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关系非常要好。他一直承认作家有政治责任,并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但他同时认为一个作家的政治责任应该是把作品写好。对作家,你不应该要求他在作品里成为一个政治活动家,就像你不能要求鞋匠做的鞋子具有政治内容一样。当那位阿根廷评论家称《百年孤独》为“反动小说”,他或许是在责怪小说家没能在作品中直接反映和抨击拉丁美洲“可怕”的现实。但这背后的逻辑是某种未免太过偏狭的文学功能论。马尔克斯说,他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在全球实现,但糟糕的文学作品将是延迟这一天早日来到的阻碍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一个有政治态度的人,其政治观点会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自己的创作里,但作家要关注的是怎么样写出一个真正有质量的文学作品,或者按他自己的话说,要把这个故事讲好。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他之所以会成为一个作家,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因为他想当一个变戏法的魔术师,后来没当成,那么只好退而求其次,当了这么一个讲故事的人。这么辛辛苦苦的讲故事为什么呢?他说,就是让我的朋友们喜欢我。显然他做到了。所以我也来尝试一下:讲一个两百节火车的故事。(此处原文请参考范晔译本《百年孤独》2015年版 255页-272页)如果大家看过《百年孤独》的话,对这个细节应该非常熟悉。书中描写跨国香蕉公司(原型就是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工人发起罢工,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待遇,这些罢工工人聚集在一个火车站的广场上等待与公司负责人谈判,结果政府的军队包围了广场,驱赶不成就开枪了。根据那位主人公何塞·阿尔卡蒂奥的讲述,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置身于一辆夜间轰隆隆驶向大海的列车上,在身边全是装香蕉的货架,一排排罢工工人的尸体整整齐齐地码在这些装香蕉的货架上,只有他一个幸存者。他苏醒过来就想办法跳火车逃了出来,他知道有这样一列两百节车厢的火车满载着罢工工人的尸体,向大海驶去,就像倾倒熟透变质的香蕉一样都扔到大海里。但这故事真正的惊人之处还在后面。当他死里逃生回来之后,忽然发现不管到走到哪儿,别人都好像对这件事完全没印象,从来没发生过什么罢工,军队根本就没开过枪,马孔多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个幸福快乐的地方。这个故事真正的冲击力就在这里。于是他从此躲进家中的小屋,一心钻研老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留下的神秘羊皮卷,并将破译羊皮卷的使命,铭记大屠杀的真相都托付给家族的第六代,日后的猪尾巴婴儿之父,奥雷里亚诺·巴比伦。何塞·阿尔卡蒂奥一头扑在羊皮卷上猝死之前,留下最后遗言:“你要永远记住那是三千多人,都被扔进了海里。”这件事完全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想象吗?不是,这里面其实有个非常沉重的历史背景。我们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在1927年,但你会发现有些传记材料上写他出生在1928年,为什么呢?当然你可以觉得这一年差距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有些学者认为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故意把自己的生日晚报了一年,这显然不是为了年轻一岁。因为1928年发生过一件事,就在离他出生的故乡不远的地方发生了联合果品公司的罢工。当时军队确实开了枪,但问题就在于到底有多少死难的工人。殉难者人数众说纷纭,而且出入非常大。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他查过一些历史卷宗,在这场灾难中一共死了7个人。我查到当年主流刊物《哥伦比亚人》的报道,新闻标标题写的是8人死亡,二十余人受伤。而根据另外一个外国记者的报告说是数百人,据当时的工会领袖说数千。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面说的是三千人。在一次访谈中,马尔克斯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在家乡逢人就问这件事,问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曾给香蕉公司打工的人。结果有人说当时日子过得很好,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黄金时代(据说那时候开舞会都不用蜡烛而用纸币来点火),根本没有死人,工人是平平安安撤走的。所以这整个又是一出南美版的罗生门。最有意思的是,在哥伦比亚出版的一本新版中学教科书里,谈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书中采信的是三千人这个数字,并用脚注注明,这个数字的来源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所以这也是一个小说想象与所谓的“现实”之间的互动案例,历史与虚构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和可疑。根据学者晚近的研究,在1928年12月6日凌晨的火车站大屠杀后,卡洛斯·科尔特斯·巴尔加斯将军的士兵在各地进行的逮捕和枪杀行动持续了足足3个月——这样看来三千人可能还是保守的数字。两百节车厢的火车满载尸体驶向大海——虽然细节上是虚构,当时不可能有两百节车厢的火车,——但这一意象的确令无数读者难以忘怀,构成了对官方正史的挑衅和颠覆。马尔克斯的传记作者、英国学者杰拉德·马丁说得好:这部小说讲的不是历史和神话,而是历史的神话及其祛魅。有位作家朋友曾跟我说,《百年孤独》是他看过的最好的小说,当我好奇地问他好在哪里,他沉吟片刻给出了一个颇堪玩味的回答:“信息量极大。”倒让我想起鲁迅先生评《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这个模式套用过来:一部《百年孤独》,作家们读出了全新的小说理念和手法——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陈忠实等等几乎一代中国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位魔幻现实主义大家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焦虑”);学者们兴奋地阐发小说中的微言大义,读出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兴衰演义,马孔多版本的警世恒言——从圣经创世纪般的开辟鸿蒙,世外桃源式的乌托邦,到现代工业文明的“侵入”,由之而来的冲撞、变迁、衰落,以至最终启示录般的毁灭殆尽;索隐考据爱好者们读出了数百年哥伦比亚史,一部拉丁美洲史:主人公奥雷里亚诺上校某种程度上正是从玻利瓦尔到切格瓦拉等一系列“解放者”、革命者的化身缩影,假如奥雷里亚诺上校没有输掉那三十二场内战后回到家里从事西西弗斯式的工作——打造小金鱼再融化再打造,他就会成为《族长的秋天》里那位独裁者或者另一位“迷宫中的将军”;文学爱好者们读出了其中奇妙的互文之网,贯穿全书的老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在向《堂吉诃德》致敬,而在梅尔基亚德斯本人身上也被读出智者博尔赫斯的影子。《百年孤独》可以是一部魔幻小说,一部历史小说,言情小说,寓言小说,幽默小说……甚至还有慧心人把它看成一部《孤独百科全书》,或生活自助类读物:《抵抗孤独方法大全》。它是一本书,也同时是许多本书。读者尽可以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从自己喜爱或擅长的角度解读、剖析,却都无法穷尽。据说这正是经典作品之为经典的标志之一。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理由和不可替代的阅读经验,每一时每一地的读者所有的理由和经验合在一起,成就了《百年孤独》的神话。我是范晔,感谢你的收听,下一节我们将讲一讲堂吉诃德的魔法,或者《百年孤独》中的元小说性。第三篇 堂吉诃德的魔法,或作为元小说的《百年孤独》上一节我们讲了两百节火车的故事以及《百年孤独》背后历史与虚构的互动,这节课我们接着来讲堂吉诃德的魔法。一则关于翻译的寓《百年孤独》可以读作一则关于翻译的寓言。因为小说虽然用西班牙语写成,但其中却充满了各种语言的众声喧哗:除了西班牙语,至少还有法语,英语,拉丁语,意大利语,加泰罗尼亚语,印第安土著语,吉卜赛人的语言,帕皮亚门托语等混合语,水手的黑话,书中人物费尔南达矫揉造作的个人语言以及另一人物阿玛兰妲对前者的戏仿……由此而来的是几乎无所不在的翻译行为:恋爱中的意大利人克雷斯皮将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翻译成西班牙语,念给他的情人听,族长布恩迪亚发疯后被绑在树上,口中谁也听不懂的奇异语言被后来的神甫破译出来(其实是拉丁语),甚至贯穿全书几代人的故事主线也是一项翻译作业:破解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留下的神秘羊皮卷。到全书最后,第六代奥雷里亚诺,奥雷利亚诺·巴比伦终于得窥天机,将梵文密码译成西班牙语。原来那羊皮卷手稿记录的“是他家族的历史,连最琐碎的细节也无一遗漏,百年前由梅尔基亚德斯预先写出”,他急不可耐地跳过已实现的预言,“开始破译他正度过的这一刻,译出的内容恰是他当下的经历,预言他正在破解羊皮卷的最后一页,宛如他正在会言语的镜中照影。他再次跳读去寻索自己死亡的日期和情形,但没等看到最后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会再走出这房间,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这著名的结尾令人难以忘怀,“译者”奥雷里亚诺最终发现自己原来是“译文”中的角色,破译的结束同时也走向了生命的尽头——然而另一位“隐形的译者”仍在场: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把读者手中这本记载了整部家族史、名为《百年孤独》的小说看做羊皮手稿的某种译文镜像——“原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成功换位变为“译者”,而他笔下的人物吉卜赛智者梅尔基亚德斯反成了“原作者”。其实这一点在小说中早有伏笔,就在奥雷里亚诺潜心钻研手稿时,曾在冥冥中受到手稿作者梅尔基亚德斯的指点,从而鼓足勇气离开家门去马孔多镇上唯一的书店购买梵文教材和其他文献。就在书店里结识了四位好友,其中和他走得最近的一位年轻人名叫加夫列尔,其曾祖父是布恩迪亚上校的同袍,名叫赫里内乐多·马尔克斯上校。也就是说,这位后来离开马孔多远赴巴黎从而躲过一劫的年轻人,应该叫做加夫列尔·马尔克斯——这不就是《百年孤独》作者的名字!也就是说,梅尔基亚德斯是加夫列尔写出来的,而加夫列尔最初在书中出现却是梅尔基亚德斯写出来的——《百年孤独》的作者竟然是《百年孤独》中的人物所创作的人物……这样的乾坤大挪移、小说变形术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塞万提斯的影子——按博尔赫斯的话说,这就是“堂吉诃德的魔法”,我们下面通过“堂吉诃德的魔法”来聊聊《百年孤独》的元小说性。堂吉诃德的魔法所谓元小说,西文中叫做meta-ficción,也叫自反式小说或自我意识小说。通俗地讲,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或谈论自身的小说。在元小说中,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本身成为小说的主题。像故事中套故事,戏中戏,戏仿,拼贴,多重视角,故意暴露叙事者身份等等,都被看作是元小说的典型手法。乍听起来有些玄奥,但只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其实不难理解。在《堂吉诃德》第一部第八章,讲到主人公与比斯开人大战,正写到双方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叙述者突然跳出来宣告:“可是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作者把一场厮杀中间截断了,推说堂吉诃德生平事迹的记载只有这么一点。”就好像我们正兴致勃勃地看电影,关键时刻突然导演出镜,跟观众说对不起后面的胶片找不到了。读者当然不肯罢休,而小说的叙述者,“这个故事的第二作者”也不肯罢休,于是在下一章开始讲述他如何费尽心力,又赶上机缘巧合,在托雷多的市场上得来全不费功夫,发现了用阿拉伯语写成的堂吉诃德传记,不仅立刻买下手稿,还雇用了一位摩尔人做翻译,请他在家里住了一个半月,译成了西班牙语——这下好了,我们看到西班牙语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两部小说都自称是译本:《百年孤独》译自梅尔基亚德斯的梵文羊皮卷,而《堂吉诃德》译自阿拉伯历史学家熙德·阿梅德·贝南黑利的手稿抄本。当《百年孤独》中的译者奥雷里亚诺最终发现自己是译文中的人物,小说《百年孤独》也呈现出某种元小说的性质:关于翻译或写作本身的寓言。博尔赫斯曾提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写到罗摩的两个儿子不知生父是谁,栖身森林,一个苦行僧教他们读书识字——而这位老师就是跋弥,《罗摩衍那》的作者,而学生们读的书也正是《罗摩衍那》。《一千零一夜》也有相似之处,开始的故事众所周知,从前有一位残忍的国王每夜娶一个童女,第二天清晨砍掉她的脑袋,直到来了一位勇敢又聪明的少女山鲁佐德,每晚给国王讲故事,直到第一千零一夜。最令人困惑的是那第六百零二夜的故事,那一夜,国王从王后口中听到了她自己的故事,听到了那个包括所有故事的总故事的开头,不可思议地听到了故事本身:“从前有一位残忍的国王每夜娶一个童女,第二天天清晨砍掉她的脑袋,直到来了一位勇敢又聪明的少女山鲁佐德,每晚给国王讲故事……”博尔赫斯特意提醒读者这里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和危险:王后将不断地讲下去,国王将永远听到那周而复始、没完没了,但却不完整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这里蕴含着博尔赫斯在《吉诃德的部分魔法》结尾解释的那种不安:“堂吉诃德成为《堂吉诃德》的读者,哈姆雷特成为《哈姆雷特》的观众,为什么使我们感到不安?我认为我已经找到了答案:如果虚构作品中的人物能成为读者或观众,反过来说,作为读者或观众的我们就有可能成为虚构的人物。” 我们可以按着这个思路继续推演:当马尔克斯成为《百年孤独》中的人物……我是范晔,感谢你的收听,下一节我们将回到《百年孤独》的开篇,谈一谈最初和最后的冰块。第四篇 最初和最后的冰块上一节我们讲了堂吉诃德的魔法以及《百年孤独》的元小说性,这一节我们将回到《百年孤独》的最初。最著名的开篇《百年孤独》的开篇应该是西语美洲文学中最著名的一例,虽然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的《跳房子》的开头也同样精彩,但都没有像《百年孤独》的第一句这样脍炙人口,甚至一度成为中国作家们争相效仿的对象,形成了所谓的百年孤独体,一张嘴都是“多年以后”如何如何。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一句话里至少有三重张力:多年以后与遥远的下午,行刑队与冰块,将会与回想。多年以后是未来,那个遥远的下午是过去,行刑队是暴力、死亡、惩戒的象征,而冰块一般是日常性的意象。将会是向前的趋势,回想则是向后的姿态。吴晓东老师解读这一句的时候曾引用萨特的话:“小说家的技巧,在于他把哪个时间定为现在,由此开始叙述过去。”而马尔克斯选择的是一个不确定的现在,或者按陈众议老师的洞见,这是一种“既可以顾后,又能瞻前的循环往返的叙事形式”,由此可以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自由出入于过去、现在、未来之间。这并非简单的叙事炫技,而是与小说主题紧密相关:非此不足以讲述国族命运乃至整个大陆的故事。也有学者认为这里可能受到墨西哥诗人帕斯的长诗《太阳石》的启示,背后是阿兹特克等前哥伦布文化的循环观念。小说从开篇第一句展开了重复或循环的结构,本章即小循环,是全书的微缩样本,从冰块起始,也以冰块结束:那里有一个遍体生毛的光头巨人, 鼻上穿着铜环, 脚踝间绕着沉重的铁链, 正看守着一个海盗藏宝箱。巨人刚打开箱子, 立刻冒出一股寒气。箱中只有一块巨大的透明物体, 里面含有无数针芒, 薄暮的光线在其间破碎, 化作彩色的星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茫然无措, 但他知道孩子们在期待他马上给出解释, 只好鼓起勇气咕哝了一句: “这是世上最大的钻石。” “不是。”吉卜赛人纠正道, “是冰块。”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没能领会, 伸出手去触摸, 却被巨人拦在一旁。“再付五个里亚尔才能摸。”巨人说。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付了钱, 把手放在冰块上, 就这样停了好几分钟, 心中充满了体验神秘的恐惧和喜悦。他无法用语言表达, 又另付了十个里亚尔, 让儿子们也体验一下这神奇的感觉。…他正为这无可置疑的奇迹而迷醉, 那一刻忘却了自己荒唐事业的挫败, 忘却了梅尔基亚德斯的尸体已成为乌贼的美餐。他又付了五个里亚尔, 把手放在冰块上, 仿佛凭圣书作证般庄严宣告: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上面引用的这一段对冰块浓墨重彩的描写,与小说前文不远处的另一段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四处询问老吉普赛人下落的时候,……他问了好几个吉卜赛人,但他们都听不懂他的语言。最后他来到梅尔基亚德斯惯常扎帐篷的地方,遇见一个神情郁郁的亚美尼亚人在用卡斯蒂利亚语介绍一种用来隐形的糖浆。那人喝下一整杯琥珀色的液体,正好此时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挤进入神观看的人群向他询问。吉卜赛人惊讶地回望了他一眼,随即变成一摊热气腾腾散发恶臭的柏油,而他的回答犹自在空中回荡:“梅尔基亚德斯死了。”在以上引用的两处段落里,我们看到主人公先后遇到的两样事物:一个喝下琥珀色的糖浆就原地消失的人,以及一块冰块。按照所谓正常的逻辑,显然是前者更加神奇或魔幻。但我们看到故事主人公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对前者完全无动于衷,觉得再正常不过,但对冰块的反应却像是面对世界上最神奇的发现。这可能是对魔幻现实主义最直观的定义了:将魔幻视为日常,讲起来不动声色,同时将日常视为魔幻,讲起来煞有介事。研究者在这里看到了陌生化效果,而据作者自己说,这种叙事调子是受到卡夫卡《变形记》开头的启示:“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马尔克斯说他一下想到了外祖母小时候给自己讲故事的神情,人家说的“木头脸”,就是说不管多离奇的事情都能不动声色地讲述,仿佛那是天底下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构思多年而苦于无法着手,直到他找到了这个叙事调子,找到了比“世界上最大的钻石”还要宝贵的“神奇冰块”。这一始一终的冰块还遥遥呼应着最后全书的结尾,形成大循环:……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结尾这里没有提到冰块,却提到了冰块的变体——镜子(别忘了年轻的族长,第一代布恩迪亚之所以决定结束流浪,定居在日后成为马孔多的地方正是因为在那里梦见了神秘的镜子之城,而在见到冰块后他便相信自己理解了梦境的真正含义:冰块就是镜子):“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 西班牙语中的“海市蜃楼,幻景” espejismo一词正是从“镜子”espejo而来。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以他一贯的煞有介事宣称,自己的一生中在九岁之后就再也没发生过任何重要的事。那就是他的外祖父去世的时候。正是他的外祖父,马尔克斯上校,当年牵着小加博的手,在加勒比热带小镇上,去“见识”那神奇的冰块。据说这本酝酿了二十年、写了十八个月、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的《百年孤独》就来自于一位老人领着一个小男孩去看冰块的这样一幅图景,一个形象。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全部内容,我是范晔,感谢你的收听。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2.思维提升与发展:解读小说的象征意味,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本文的具体体现及其表达效果。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小说中创新的艺术手法,探究作品中作者展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品味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分析魔幻和现实并存的情节,感受作品中渗透出的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理解特殊时代和地域的人类心灵和文化。二、学习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典型意义。2.了解魔幻现实主义,解读小说的象征意味。三、名句导入、引入情境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一部经典名著,你记得书中的哪些名句?一起交流分享。①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②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③谎言说得越来越真诚,最后连她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安慰。④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独。⑤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中的要短。⑥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⑦时间是治疗心灵伤痛的最好良药。忘掉刻骨铭心的伤痛,忘掉痛彻心扉的感情,你才会在拐角处遇见幸福。⑧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⑨如果清风有情,那么明月可鉴。抹不去的,是幽幽飘洒的孤独,解不开的是袅袅缠绕的前缘,斩不断的,是缠缠交织的思念,转不出的是,泻泻而逝的流年。这些名言, 是人们在阅读中,筛选出的精炼语言,富有哲理的语句,管中窥豹,让我们看到这部小说的主题,关于生命的独特见解和体验,传递出作者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特殊的心灵和文化。四、作者、作品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因为其在文学上的巨大贡献,他甚至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式的人物”,也许这正是对马尔克斯的最好评价。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到一户普通人家,童年时代是在外祖父、外祖母家度过的,自幼对文学就非常感兴趣。18岁考入国立波哥大大学法学系,可是作家对法律毫无兴趣,他广泛阅读了大量文学著作,并且开始尝试文学写作。后因时局动荡,马尔克斯中途辍学,随后进入《观察家报》任记者,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50年代中期以来,马尔克斯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有《枯枝败叶》(1955)、《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恶时辰》(1962)、《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1967年,出版其代表作《百年孤独》。随后又创作了《家长的没落》(1975)和《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等小说。确立了其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短时间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饮誉全球,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2014年,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逝世,享年87岁。《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2014)的代表作。1967年,一经问世,就立刻引起了世界文坛的轰动,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82年,马尔克斯凭借该本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唯一没有争议的获奖者”,同年登上《纽约时报》被称为是继《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他的作品《百年孤独》刚一面世便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被翻译成超40种语言,影响之大,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马尔克斯作品的西班牙语版本销量之大,仅次于圣经。《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五、预习交流,故事梗概1.纠正字音炼金 锤炼 咨询 堕落 逾越 煎熬 氛(fēn)围 全神贯注 钥匙 怪癖 跋涉
骨殖(shi)蹉跎 发髻 沁染 汗渍 吮(shǔn)吸 愧疚(jiù)
狡黠(xiá)扳倒
牛犊
呼号(hū háo) 污秽 滑稽 玷污 杜撰 辗转反侧 玫瑰簪 兴高采烈 金属箔
铁砧(zhēn) 捉摸不定2. 故事梗概: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3. 人物关系图六、自读深思,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节选部分主要写了马孔多的环境以及创始人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以及丽贝卡的到来,并将失眠症传带给马孔多,人们开始健忘失忆。2.如果要将节选部分划分成三大部分,如何划分?明确:第一部分(第1—5段):介绍马孔多的环境闭塞落后,介绍了马孔多的创始人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第二部分(第6、7段):写丽贝卡的到来,突出她的吃土习惯以及乌尔苏拉给她改变这一习惯的做法。第三部分(第8—14段):丽贝卡将失眠症带给马孔多,失眠症席卷马孔多,人们开始健忘失忆,但他们在努力改变这一切。七、分享感受,阅读乐趣一对父母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在镇子上,来了一个客人,从此,带来了失眠症,使全镇的人都被感染,最后大家“遗忘”。马孔多:一个奇怪的镇子吉普赛人:走江湖,被拒绝扎营和入镇,梅尔基亚德斯部落(已消失)例外印第安人:印第安语、疫病失眠症阿拉伯人:用玻璃珠链换镇上的金刚鹦鹉,镇上人用金刚鹦鹉他们的精美的木钟,镇上人用金刚鹦鹉他们的小铃铛丽贝卡:吃土和石灰墙皮的怪癖、失眠症、卡斯蒂利亚语(西班牙语)、印第安语、骨殖:丽贝卡父母的骨殖、一刻不停地发出咯啦咯啦的响声,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像母亲抱窝似的咯咯作响。特效药:橘汁加大黄猪尾巴:家族亲戚结婚的遗传病,产下婴儿可能会长猪尾巴。音乐钟:家家户户各备一台音乐钟,统一校准,每隔半个小时镇上响起同一乐曲巴旦杏:经久不衰、蒙尘的断枝残干糖果小动物:绿色失眠小公鸡、美味的粉红失眠小鱼、柔软的黄色失眠小马小铃铛:外乡在街道上摇动,让病人知道自己是健康人
这些初体验,一个个零散但特殊的记忆,构成一个奇异的魔幻色彩的小说世界。这个世界文化交融,这个世界人们行为怪异,这个世界如何对待“疫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八、自读深思,解读人物1.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① 布恩迪亚富有进取心而有魄力。他是村子里富于进取心、最有事业心的男人,他规划全村的布局和街道的设计,带领大家共同建设马孔多。② 布恩迪亚极有责任心。意识到失眠症已经侵入镇子,便召集起大家,把自己所知的失眠症情形讲给他们听,一起想办法,将疫病控制在村镇之内不外传。③ 布恩迪亚易于接受新事物。“他着迷于眼前的现实,认为这比自己广袤的幻想世界更为神奇”是因为马孔多的新气象;为了避免遗忘,奥雷里亚诺为器物贴标签,布恩迪亚先在家中实行,而后推广到全镇。
2.丽贝卡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理解丽贝卡吃土的情节?但又犯了失眠症,传染给了全镇。(独处多于交流,时而外向又时孤僻)①一个意外而来、逐渐融入家庭、多才多艺的小女孩。父母双亡的孤儿,由几位皮草商带着从外地跋涉而来,托付给布恩迪亚家﹔初到不吃不喝,不与人交流,情况好转后融入了新家庭;会讲西班牙语,手头活计干得出色,会哼唱舞曲、自编歌词。②一个古怪、带来疾病的女孩。体弱多病,多年忍饥挨饿,有独自吮手指、吃湿土和石灰墙皮的习惯﹔她带来过差点让整个村子覆灭的失眠症;倔强、坚强,能够把苦难化作生存下去的勇气,当她内心感到孤独时,苦涩的土的味道是唯一能够排解她痛苦的良方。九、布置作业1. 文中钟表等象征意义?2. 课文如何体现“百年孤独”含义吗?第二课时一、魔幻现实主义在世界上众多的经典小说中,这部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最大的特色在于什么?那就是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产生于拉丁美洲,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其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其真实”。它和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它大胆借鉴象征、极度夸张、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各种表现技巧,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荒诞的人物、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融入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的幻想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特点魔幻是手法,反映现实是本质。二、魔幻现实主义在文中的体现文中的人物、情节、甚至很多超自然的现象,一起构成一个奇异的魔幻色彩的小说世界。请找出魔幻现实主义在文中的体现?1.神奇和荒诞的人物:丽贝卡在文中有吃土和石灰墙皮的怪癖、带来失眠症这个疫病、会说卡斯蒂利亚语(西班牙语)、也会说印第安语,手头活计干得出色,会哼唱舞曲、自编歌词,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父母双亡,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孩子,每日忍受着失眠症带来的痛苦,但是不幸的是也成为了小镇灾难的源头。2.神奇和荒诞的情节:失眠症的传播:一个外乡来的小女孩丽贝卡,有失眠症,很快传播给了全家,全镇,从布恩迪亚的身上,看到传播的原因是他内心的恐惧和愧疚被唤醒,他曾经杀过人普鲁邓西奥·阿基拉尔。我们不免会想象,为什么都会被传染?难道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糖果小动物:最早的糖果出现,是乌尔苏拉搞得一些为增加家庭收入做的一个小买卖;但是后来的情节出现不知道什么原因,总出现这些神奇的“绿色失眠小公鸡、美味的粉红失眠小鱼、柔软的黄色失眠小马”。而这些是失眠症传播的一个途径,不免怀疑,这些带着失眠标签的糖果流入小镇,一点点渗透到每一个人。不禁怀疑,丽贝卡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各种超自然的现象及其象征意义:“猪尾巴”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带尾巴的小孩总让我们想到返祖。返祖意味着倒退、落后、原始状态。马孔多人显然处于原始的生活状态,他们缺少必要的社会规范或者说他们还处于愚昧的生活状态中,又或者说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科学和发展的规律,不懂得什么是文明,不懂得社会的发展必须杜绝乱伦情结、近亲结婚。“猪尾巴”的描写反映了拉美人生活中愚昧的一面。这象征着拉丁美洲真实的一面。这样自恋、自我满足的民族,如此“混乱”的拉丁美洲,正是从“猪尾巴”这一形象中折射出来的,也就是从布恩迪亚家族怪胎中折射出来的——畸形的新老殖民主义者蹂踏下的拉丁美洲。音乐钟和时间:家家户户各备一台音乐钟,统一校准,每隔半个小时镇上响起同一乐曲。马克思认为,钟表是之后所有机器的原型。芒福德认为,钟表是一种精神生活的内在标准。随着钟表所代表的机械时间的到来,每个人都像被发条驱动的永不停息的钟表,时间是人的一切,人并不拥有生活,只是拥有时间。人类社会从时间过剩状态迅速进入到时间短缺的过程,现代社会基本完全处于“时间饥饿”状态,时间成为人类最严厉的法律。“时间”成为现代文明的秩序和权力表征。时间标准殖民化,代表悄无声息的控制。“人们都因不用睡觉而兴高采烈,因为那时候马孔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时间总不够用。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就把活儿都干完了,凌晨3点便无所事事,听着音乐钟数华尔兹的音符。”人们被悄无声息的时间控制,即使得了失眠症,不觉奇怪,反而很是开心,不正常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现代社会现“时间饥饿”使人们已经严重扭曲。失眠症与遗忘症:丽贝卡:从不沟通到沟通,到传播失眠症“大家几乎要相信她是个聋哑儿,直到印第安人用他们的语言问她要不要喝点儿水的时候,她才眼神一动仿佛认出了他们,点了点头。他们……无法忍受她在撕咬和吐口水之余古怪难解的呼号。印第安人听得目瞪口呆,说那是他们语言中最污秽的辱骂。”“乌尔苏拉知道后,在药物治疗之外又加上了皮带抽打。永远无从确知,究竟是大黄或毒打,还是二者一起最终发挥了效用,总之几个星期后丽贝卡显出康复的迹象。不久家人又发现她的卡斯蒂利亚语说得和印第安土语一样流利……”语言的被控制意味着什么?象征了拉丁美洲当地人,一个混合文化被欧洲天主教信仰强行成为当地的主流文化的过程,殖民者的语言及其承载的文化对殖民地进行播撒和渗透。阿尔卡蒂奥和阿玛兰妲……顽固地不肯说卡斯蒂利亚语,而只说瓜希拉土语。其实是当地人的原始心态和语言表征尚没有被外来文明侵袭的保留。马孔多人:忘记了事物的名字“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用小刷子蘸上墨水给每样东西注明名称:桌子,椅子,钟,门,墙,床,平锅。他又到畜栏为动物和植物标上名称:奶牛,山羊,猪,母鸡,木薯,海芋,香蕉。”遗忘意味着忘记了基础的、本土的所有东西。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正在被忘记。马孔多:一个奇怪的镇子,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地方,各国人在这里汇聚,他们说着各自国家的语言,多国人在这里交易物品。外来的丽贝卡,带来了失眠症,成为了一个有疫病的与外界隔离的小镇。马孔多的象征意义:第一阶段由布恩地亚家族的第一代阿卡迪奥带领人们开辟马孔多,此时的马贡多基本上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自然村落,颇似19世纪前后闭塞落后的哥伦比亚;第二阶段马孔多卷入了战争,失去了往日平静的生活,很像内战动乱时期的哥伦比亚;第三阶段马孔多变成了一个被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控制的香蕉园,象征着外国垄断资本对哥伦比亚的侵入和破坏。三、“百年孤独”的含义课文体现了《百年孤独》中“百年孤独”的含义:1、吉普赛人在扎营,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和所有人的见解都不同,有孤立趋势。2、何塞种植的巴旦杏树,树木经久不衰,但是种植方法却不外传,多年以后,人们不知道是谁种的。3、何塞不相信印第安姐弟对“失眠症”的解释,认识见解和大家都不同,也不被人理解。4、丽贝卡的恶习大多都是发生在独处的时候。奥雷里亚诺独自在实验室炼小金鱼。以及兄妹俩都只用本地方言交流。《百年孤独》孤独的含义和引申义孤独的含义: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可见,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孤独带有一定的矛盾性。孤独的引申义:作者的童年被融合了进去,童年时经历了那样的孤独、苦难的。童年的故事是作者自己的,同时其中有许多个“我”的生活影子。这些影子的集合就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了。所以说,孤独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样的历史象征了孤独,就是百年的孤独。四、叙事特色:叙事时间上将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叙事者从在叙事时间上带有模糊性的“现在”出发,陈述“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这发生的事又指向遥远的“过去”,这个循环往复的时间结构使人物的命运与时间交织在一起;物不管采取怎样的行动反抗命运,在时间的流动下,该来的终将来临,命运轮回无法摆脱;这就使小说从开头就蒙上了无可逃脱的宿命色彩。五、布置作业:1、阅读《百年孤独》整本书,进一步认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2、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方法,写一个微型小说。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更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作者:郝玲君,唐山市开滦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语文学科主任,张丽钧名师工作室成员,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北省名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正高级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主持、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全国、省、市赛课多次获奖。30余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上登载,参编教育书籍5部,独著《语文灵动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文/怀左“在无法穿越的孤独中,她获得了非凡的洞察力。”这句话讲的是乌尔苏拉,说到她在晚年历经沧桑的情况下,突然看懂了之前的很多事情。我读这本书的过程,大概也有这样的感受,前些年完全看不懂,现在积累多了,很多东西也渐渐有了新的感受。想来,《百年孤独》是一本大书,内容丰富,每个小部分,都可以无限延展。记得在大学时舍友买了这本书,因为名气太大,我厚着脸皮借来观赏。当时大概用了一周的时间我就读完了,但阅读的过程是极其沮丧的,最开始觉得有趣,又是磁铁,又是阳光战,后来越来越看不懂,反复出现的人名,人物奇怪的行为,还有他们各自难以理解的孤独,最后彻底把我搞晕了。有点自暴自弃,我跳着看了一遍,但和别人聊天时还打肿脸充胖子:“我读过《百年孤独》呢!”其实只有自己心里清楚,根本看不懂。今天上午我在旁观研三的师兄师姐答辩时,一位师兄说:“阅历如果不够,没法彻底明白《白鹿原》。”套在这里其实也完全合适的,因为想读懂《百年孤独》,也是需要阅历的。读一遍不够,三遍五遍,也不多。上了研究生之后,我又拿起了《百年孤独》,因为性格里一直有不愿服输的因子,所以这一次,我一口气将这本书读了五六遍,在书页中认真做了很多笔记。开始懂了之后,我才发现书中原来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作者马尔克斯对很多人的存在状态没有多加主观干涉和评价,而一百多年的历史,就这样被他压缩在了书中。就像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01 为什么总看不懂这本书?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充分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构造一个虚虚实实的封闭世界,从而逼真地映射了社会现实。很多人最开始读不懂,他们以为是魔幻的因素,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对生活的理解不够。去年我身边的一个朋友患上了抑郁症,当时我以为开导开导他就没事了,但后来才发现抑郁症就像沼泽,一开始越想脱离,却陷得越深。他仿佛失去了快乐的能力,天空中始终布满阴霾。结合这本书,当时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晚年的行为,曾经信仰的东西,后来不愿再提起,敲敲打打的小金鱼,其实也是他那颗日渐凋零的心。“就这样吧,都不要再打扰我了。”不再愤怒,不再兴奋,仿佛对一切失去了兴趣,陷入到了久远的孤独当中。这件事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眼光和仅有的经历去要求和理解别人。所以当书中出现纷繁复杂的人物,出现林林总总的事情时,我们努力调动自己的所有去试图理解,但还是迷失了。看不懂第一代布恩迪亚的疯癫,看不懂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野蛮,看不懂丽贝卡的吃土,也不明白阿玛兰妲面对爱情时的选择……人确实很多,名字也经常重复,但最难的,还不是记不住(可以做笔记区分),而是看不懂。不要紧,大家都一样,继续读下去,总有一天可以读懂。02 书中人物的孤独@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vs乌尔苏拉第一代的两个人,其实更像人类的始祖,他们相对又互补,一个理想一个务实,一个忙于开创世界,一个一心维持家业。布恩迪亚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向超出大自然的创造,甚至超越了奇迹和魔法。他一直在研究新东西:用磁铁找黄金、用放大镜打阳光战、利用天文观测仪器探寻世界奥秘、建起炼金实验室……他对新世界和新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一生,也是开创的一生。同时,他也是一个族长式的人物,指导人们播种,建议怎样教育孩子,饲养牲畜,为村社的繁荣与所有人通力合作。当里正刚来到马孔多的时候,他竭力保持村庄现状,不允许外人的操控和破坏。他一直在探索,在求知,但他的很多努力并没有直接造福于家庭和村庄。对于外来文化,他的态度是不加批判盲目照搬,这样的行为让我想起了历史上清末的一些事件,维新变法、改革或者革命,最后失败的原因,全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文明的深层特征。换个角度来看,布恩迪亚也是新旧交替时代追求新奇探索创新的典型代表,他的行为是一种力量,预示着新世界的到来。与他相对,乌尔苏拉扮演的是一种维护者的形象,她的一生都在操劳,照顾孩子,维持家庭,忠实地服从于家庭伦理,并且用生命守护。在她身上,几乎集中了妇女所有的优良品质,代表着整个拉丁美洲传统文化中最合理的部分。这些美好的特征,也代表了作者在女性身上所寄托的情感。我们可以看到,每到关键时刻,总有乌尔苏拉的身影,她极端务实,以最勤奋的姿态维持家庭。可以说,她代表了一种家族的文化特征,代表一种传统和维护传统的力量,当然,也就是这种力量和责任感,在拉丁美洲的百年历程中,承担着巨大的责任,深沉的忧虑和无边的孤独。在我看来,她一直是一位付出者,早已超越了个体,变成了一种象征和精神。@丽贝卡最开始我也不明白她为什么吃土,这里有两句原文,可以很好地解释原因。“第一次几乎是出于好奇,她确信那糟糕的味道将是拜托诱惑的最佳药方。她果然无法忍受泥土在嘴里的感觉,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受制于不断增强的渴望。”“丽贝卡绝望到发疯,半夜爬起来,自戕般饥渴地吞下一把把花园里的泥土。她痛苦又愤怒地哭泣,咀嚼着柔软的蚯蚓,咬碎蜗牛的硬壳崩裂牙齿,又呕吐到天亮。”其实是为了压制欲望,这里还有一句,当何塞·阿尔卡蒂奥归来,“一天下午全家人都在午睡,她再也无法忍受,去了他的房间。”所以她的很多行为,包括吃土、纵欲和孤独终老,其实更多是被动、沮丧、和受虐的种种表现。丽贝卡的一生,真正是孤独一生。@蕾梅黛丝嫁给奥雷里亚诺之后,她成了理想女性的化身,成了天使的象征。但其实她也是孤独的,一直在为别人服务,活成了别人眼中最好的样子,但却唯独忘了自己。没有欲望,自我贫乏,太顺从,也太被动。@阿尔卡蒂奥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时常担惊受怕,他经历了失眠症的肆虐,见证了乌尔苏拉的实干热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疯癫,奥雷里亚诺的高深莫测,以及阿玛兰妲和丽贝卡之间的殊死对抗。他没有和别人自由交流过,实际上梅尔吉亚德斯是真正关心他的人。所以掌权之后的发号施令和荣耀四射的制服,使他从苦涩过往的压抑中解脱出来,这是他排解压抑的方式,从小的生活环境没法给他自由,原生家庭没有让他体会到关爱。权力带来的安全感,让他暂时走出了孤独。但这种释放毕竟是暂时的,他在死前高喊“自由党万岁”,其实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由的,他追求的,无非是自由罢了。上面简单提到了几个人物,其实也是引子,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孤独。读书时,我渐渐感觉到,这本书里涉及的孤独是全方面的,如果从横向来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孤独,同时他们也有属于自己排遣孤独的特有方式,例如乌尔苏拉的操持家务,奥雷里亚诺不停地打小金鱼;从纵向来看,有个体人的孤独,有共同精神的孤独,有民族的孤独,也有整个大陆的孤独。某种程度上来讲,马孔多其实就是当时整个拉丁美洲的象征,因为孤独,这里的人缺乏最正常不过的情感交流,更多依靠他们的本能生活。当然,这里的孤独其实也是贫穷、匮乏、保守、落后,还有盲目激进的代名词,因为看不清,所以彷徨又无助,又因为看到了一点点,所以身在路口,不知所措。他们以孤独的方式对抗孤独,到最后,其实是封闭自己,加剧孤独。小说的最后,富有象征意义的结尾点明了《百年孤独》的主题:马孔多在一阵飓风中消失,这个命中注定处于一百年孤独的世家,绝不会有第二次出现在世上的机会。这其实正是马尔克斯写这部书的心愿:孤独落后的状态被打破,阳光普照大地。03 独具魅力的语言书的第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一部宏大小说的开头,一般是介绍背景,但《百年孤独》不是,它就这么简单随性类似于一笔带过的感觉开始了。我个人非常欣赏这种笔法,举重若轻。同时,我们再分析这句话,可以看到里面涵盖了未来、现在和过去,元素众多,可以带着我们的想象,走到很远的地方。书中的句子几乎都是这样,删繁就简,包罗万象,很多时候你以为还应该有其他更丰富的情节,但马尔克斯会告诉你:就这些,没了,其他的你可以自己联想。例如何塞·阿尔卡蒂奥在外出行的几年,布恩迪亚上校来往征战的过程,丽贝卡幽居的心理过程,时代变迁的种种细节,这些重要的点,都可以重点描绘,然后写得跌宕起伏趣味横生。但马尔克斯没有这样做,他将空白留给了我们,把想象也还给了我们。当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世界上正在发生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在那边,在河的另一边,各种魔法机器应有尽有,而我们却还像驴子一样生活。”我们能感觉到他对新奇的渴望,能感受到他的热血和干劲。“死人在雨中望着他时流露出的无尽伤痛,对活人的深沉眷恋,在家中遍寻清水来润湿芦草的焦灼神情,总在他脑海里浮现,令他饱受折磨。”短短的一句话,却把死人写得有了活人的气息,他孤独,难过,怀念人间,这里面有伤痛,有眷恋,有焦灼的神情,在我读来,也格外难过。梅尔吉亚德斯破译的寓言:“它会变成一座光明的城市,伫立着玻璃建造的高楼大厦,却再也没有布恩迪亚家的丝毫血脉存留。”直接对应书的结局,马孔多在一阵大风中消失,布恩迪亚的全部血脉消亡殆尽。最简单却最丰富,史诗笔法,跌宕纵横。04 关于这本书的读法。这本书对于大多数阅读者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读书时,有一些点是需要注意的。第一,速度要慢。前文提过,《百年孤独》是一本含义极其丰富的书,所以很多追求阅读速度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把人物搞混,情节弄乱,不知所云。经典需要品味,好的句子也需要慢慢琢磨,这本书适合细读,适合反复多次阅读。第二,整理人物关系时,可以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整理,这样方便认清人物,了解每个人的生平事迹和互相之间的关系。第三,不要以我们现在的理念和自身的价值观去理解书中人物,要结合拉丁美洲百年的历史,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结合书中人物自身的想法去阅读。将自己带进去,遇到不理解的情节时,先观察而不是直接评论,例如阿玛兰妲的故事,结合她的人物个性先想想她为什么憎恨,为什么两次拒绝求婚,而不是直接去评论她。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理解。第四,做读书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摘抄好句子,可以在句子边批注自己的想法,可以每读完一个部分都写下自己的感悟,这样的方法有助于自己的思考,加深理解,而不是只关注书本表层的故事。小结:《百年孤独》是我们不应该错过的一本书,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和功夫去认真品味。同时今天的文章也只是一点点感悟,对于阅读理解这本书,也只能起一个导读的作用,大家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认真读一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年孤独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