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科幻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及作者?

科幻创作有两扇门,一扇门是科学,一扇门是小说。先说“小说门”,这个比较简单,你只需要多看科幻小说就行了。当然有一个前提,科幻有不同的类型:太空歌剧、外星人入侵、生化危机、赛博朋克、历史科幻、战争科幻等等,你要确定自己先从哪一个类型的科幻小说开始写起。之后,你可以大量的阅读此类型的小说,不少于50本,而且以硬科幻为主。看什么呢?看其中的科学设定。别人怎么设定,你就怎么设定,因为你是从小说的门进来的,核心是故事,是情节,是人物。比如你要写赛博朋克,你可以全书照搬《神经漫游者》的科学设定,人机接口怎么设置、虚拟世界的行动规则等等、只要写出你自己的故事,你完全可以凭相同的科学设定超越原著。很多人觉得,写科幻什么都要创新,这个完全没必要,就算大刘这样的点子王,也是大量借用前人的科学设定的。比如《三体3》,科幻看得多的人一看就知道,那个故事的谜底一定是曲率驱动飞船,因为这个技术前人已经用得很顺了,没有必要非要自己想一个,你又不是工程师。所以科幻设定,只要不出低级错误就行了。比如你要写太空歌剧,你的小说世界必须和你的飞船动力系统匹配,不能用核动力飞船飞到银河系外边。总之,别人怎么做科学设定,你就怎么设定。这是非理科作者的最佳途径。另一条“科学门”就复杂一点,要看你为什么要从这扇门进来。比如说是因为你想写一个前人从未写过的科学设定,比如濑名秀明写《寄生前夜》,线粒体这个东西,很少有前人涉及,那么要具备对线粒性、基因进化、生物化学等等领域的大量了解。当然,你未必要像濑名秀明写得那么深,更简单的方法是看科普类杂志,比如《新发现》、《美国科学》等。有一个很严重的认识误区,很多人认为要看专业书,这完全没有必要,这是因为:一、专业书重知识体系,科幻强调新鲜的点子,专业书95%的知识用不到;二、专业书通常落后于该领域的新研究3-5年,对于科幻创作而言,价值不大。你把近10年科普杂志收集全,然后把你关注的领域的文章一篇篇看过去,不会太多,顶多50篇。科普杂志的好处是:一、比较全,绝大部分领域都会涉及;二、比较好理解;三、相对前沿,都是比较新的理论,很容易找到灵感。在找到一个具体的科学设定之后,你就可以动笔了,当然此时你一定会遇到大量科学问题,这时候,搜索引擎的作用就出来了,现在有什么是搜不到的吗?当然,一定会有你不太明白的东西,办法很简单,一是含糊一点,不要写细节,更不要写参数;二是放弃你不理解的部分。一定要记住,科幻不是科学,严谨是必要的,不是必须的。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想法。那么直接百度相关知识点。但百度和百度百科只能让你了解个大概。一定要到google和wikipedia上确认。免得闹笑话。如果你还没想好要写什么。那么往下看。先答题:《环球科学》,月刊。有中文版。英文名是scientific american。看中文版就行了。但不要看里面原作者是中国人的文章。下面说为什么:简短的回答:记得有一期环球科学里出了一篇文章,说xy染色体怎么怎么,可能导致男性消失什么的。两个月后科幻世界上就出了两篇有关男人消失的科幻小说。详细点的回答如下:首先,大部分科幻小说作者和绝大多数的新手科幻作者,都是有了个想法,然后去收集相关的资料。丰富这个想法,构成故事。再细化故事发生的环境、前提、后果等等。所以,如果刚开始写,你需要的是一个能提供想法的东西。而不是对某个领域的精深钻研,更不是别人的想法。所以专门的科学书籍和科幻小说都不可取。而一个用轻松易懂的方式介绍最新的科学发展的杂志,可以提供很多想法。然后,如果你此前没看过科学类的科普书。脑袋里有了想法也无从下手,那么你至少需要大致了解一下那些比较科幻的领域,例如,人工智能,时空理论,宇宙观测,航空航天,生物科技。至少知道对这些领域主要是研究什么东西的,抓到一些关键字。便于你去搜索这个领域的相关知识。而一本介绍前沿科学的杂志,恰好能满足这个需求。一个科幻小说作者,脑袋里面并不会有很超出常人的科学知识储备。但会有很多点子。当他们决定去写某个点子时,才会去突击获取跟这个点子相关的细分领域内的知识。如果获取到的知识否定了点子。那么这个点子会沉下去。等待下一次被触发。如果看看科普杂志已经没法满足你了。那么下面有一些书单。这里凭记忆大致列一下,有空再补:首先是第一推动系列的几本书:时间简史,皇帝新脑什么的。自私的基因格林的几本有关平行世界和时空理论的书索恩的关于黑洞的书。加来道雄的几本科普书,有本讲100年内的科学发展的很有帮助。萨根的书。阿西莫夫有几本介绍一些基本科学知识的小册子。再往下就是开脑洞的书了。失控,以及其他凯文凯利的著作苏菲的世界,如果有兴趣可以继续看西方的智慧。然后GEB看到这里,其实你还想不想写科幻,就很难讲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幻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及作者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