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区拍照时,应该注意哪些如何排查安全隐患患?


一、景区存在安全管理盲区
1、景区的安全评估。
景区的安全评估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不同,风险可能随着天气、气候、季节而变化,因此这个评估需要一个非常专业的机构来进行,而目前国内这块还是一个市场空白。安全服务其实是一个产业,这个产业的存在很有必要。
2、景区的安全防范。
景区安全防范不足,旅游者重视不够,部门监管不力,存在法律盲区都是旅游安全发生的可能原因。有些地区对景区的监管制度不健全,人员、经费和设备不足,技术手段落后,以至监管工作不能及时和到位;还有的地区监管机构太多而导致集体不作为的弊端。
3、景区依赖旅游部门大包大揽。
旅游部门要是大包大揽肯定做不好。《旅游法》中明确强化,政府必须要管旅游安全,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旅游安全工作”,其意义在于,一旦旅游应急成为政府应急工作的基本范畴,就能获得政府应急当中基本的一些资源支撑。
二、景区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风景区旅游安全问题依据表现形态主要有:犯罪、交通事故、火灾、突发自然灾害、疾病、中毒和其他意外事故。
(1)、犯罪。
犯罪是旅游景区最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之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侵犯公共财产,如盗取景区内的文物、破坏公共文物和设施;偷盗、抢劫、诈骗游客的财物;
二是危害人身安全,尤其是游客的人身安全;
三是性犯罪和与毒品、赌博、淫秽等有关的犯罪。
(2)、交通事故。
风景区交通事故主要包括道路交通事故、水难事故、缆车索道等。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指游客在景区内观光车、步行游道等发生事故;水难事故是指在水体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主要有在进行游船、游艇、游泳、垂钓、水球、拖曳伞、滑翔、滑水、潜水、摩托艇等水上活动时发生的安全事故。缆车索道事故游客乘坐缆车和索道时发生安全事故。缆车索道的建设不仅破坏了风景区的原貌,而且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大量游客乘坐缆车,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森林火灾或者爆炸事故。
一些山林景区植被茂密,容易发生火灾。
(4)、突发自然灾害。
雪崩、火山、岩石崩塌、海啸、台风等都是不可抗力的突发自然灾害的源头。
(5)、疾病和中毒。
旅游者在景区进餐、购买食物,可能发生食物安全事故。
(6)、旅游景区体育竞赛中的安全事故。
旅游者在景区进行体育竞赛时因自身原因或者客观原因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一些景区经常举行歌乐攀岩、森林越野卡丁车、空中探险迷宫、山地自行车等比赛,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7)、拥挤踩踏事故。
一些景区内游步道狭小,而节假日游客非常多,容易因拥挤发生安全事故。
三、景区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1 、旅游者自身因素
(1)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旅游的本质决定了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以追求精神愉悦与放松为特征和目的,出游动机更多反映了游客易于留恋于山水风景之间而在精神上放松,心理上宽松,行为上自由,通过游玩以期获得休闲、身心愉悦的目的。与此同时为旅游安全潜在隐患引发为意外的灾害,提供了温床及恣意扩大的空间,例如:烟头的随意扔弃、干旱季节里的野炊、野外烧烤等行为引发山林大火等。
(2)旅游项目与个性体验
部分游客刻意追求高风险旅游行为,甚至不顾生命安全而去寻求一种危险刺激,包括:极限运动、峡谷漂流、探险旅游、野外生存等在内的一批惊、险、奇、特旅游项目成为流行时尚。传统的被动旅游的方式已不再被满足,而是纷纷转向主动式、自助式、多文化主题的个性化旅游,主观上愿意选择游客相对疏散的景区,强调刺激和动态参与,单独行动。种种超常规的冒险活动极容易导致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景区管理因素
(1)安全管理人员
旅游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旅游安全也如此。但是,许多景区管理者往往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事故不会轻易发生,要么为应付相关部门检查而组建一个可有可无的安全管理机构,要么干脆为了节省开支尽可能地减少安全工作人员,在旅游高峰期出现安全工作人员短缺后,便临时抽调一些无任何安全工作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人员充数,其后果是极其危险的。
(2)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缺乏必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也不能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日常管理中,例如:一些景区的大型设备,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安装、试车和检验就投入运营;旅游设施老化,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旅游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安全管理手段
目前,大多数景区仍停留在原始的坐等事故报案或巡逻的阶段,无法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监控。旅游景区自身地形、气候环境复杂;面积大、人员复杂、游客流动大,不易于防卫,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安全隐患。
3、社会综合因素
(1)社会安全管理机制
我国旅游安全管理部门多而复杂,风景区的日常工作涉及多个政府职能机构,如旅游、工商、交通、林业、环保、安监、水利等诸多部门,各部门、机构之间大多没有完全理顺彼此的行政关系,因而导致多头领导、管理错位和混乱。更严重的是由于职责不明,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形成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该现状使得景区安全受到威胁,安全隐患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2)旅游安全相关法规
旅游安全管理立法还不完善,一些颇受游客欢迎又对安全需要较高的特殊旅游项目未能纳入安全管理范畴,导致旅游设施安全事故频发。有关旅游的政策、法规相对于旅游经营实践存在滞后性,至今还设有建立起专门的旅游安全法,遇到棘手的问题,只能套用其他相关法律。
(3)旅游安全管理执法
由于种种原因,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目前,我国旅游景区普遍存在重旅游基础建设,轻安全设施建设。这二者的结合使得景区安全隐患无处不在,直接给游客的安全带来了威胁。
4、 其他因素
导致旅游安全事故的其他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如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这些因素在山区型的景区最容易发生。同时也有人为因素,如旅游设施的设计不合理、质量不过关等,往往也埋下了安全的隐患,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因机械故障而造成的事故就时常发生。此外,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由社会环境安全因素引发的群体恐慌、拥挤踩踏等事故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发生安全事故后,景区应该如何应对?
根据《旅游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突发事件或者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旅游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救助和处置措施,依法履行报告义务,并对旅游者作出妥善安排。”
(一)旅游经营者的安全救助和处置义务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旅游安全事故主要指涉及旅游经营者或者旅游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突发事件或旅游安全事故后,旅游经营者均应履行安全救助和处置义务。
“立即采取”是指在突发事件或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旅游经营者在知道或应该知道该事件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相关工作,强调即时性;如果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
“必要的”指在旅游经营者的能力范围内采取救助和处置措施。由于突发事件和旅游安全事故的复杂性、严重性等,旅游经营者通常没有能力完全承担对旅游者的救助工作和事件处置工作,不适当的处置可能会造成二次损害,因此,旅游经营者应在“必要”的范围内积极采取合理措施来实施救助和处置。
救助和处置措施主要包括:营救受害旅游者,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旅游者,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应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以及其他应当采取的救助和处置措施。
(二)旅游经营者的安全报告义务
突发事件或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旅游经营者及其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包括有关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等,应当立即向有关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不得拖延,以便及时组织抢救。
(三)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者的妥善安排义务
对旅游者进行妥善安排的义务也是必要救助和处置义务的一部分。由于旅游经营者对当地环境更熟悉,比旅游者有更强的救助能力和可利用的资源、条件,因此,旅游者在脱离事发现场后,旅游经营者有义务在能力范围内对旅游者作出妥善安排,转移至临时避难所,解决食宿等问题,协助旅游者返回出发地及旅游者指定的合理地点等,避免旅游者再次遭受伤害。
五、如何进行有效安全管理
(1) 正确引导和约束景区内游客的游览行为,防止其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游客的不安全行为有不顾各种安全警示,跨越安全栏、随意攀爬、接近危险水源;在游览过程中,不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不按照规定的操作执行;不在指定的吸烟区域吸烟,或在禁火的景区乱丢烟头等。
(2) 要求旅游设施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防止违章作业导致事故。例如因操作不当导致漂流船翻沉、客运索道停止运行、游艺机械造成人员受伤等事故。
(3) 要求景区员工按照既定的标准和流程操作,避免在服务提供过程中产生不安全行为。例如在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的过程中,造成游客烫伤、食物中毒等事故。
(4) 搞好景区范围内的治安保卫工作,防止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的发生,避免造成游客的人身伤害或财物损失; 及时查禁“黄、赌、毒”等社会不良现象,依法打击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殴打辱骂游客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等。
(5) 景区内如有建设或维修施工的,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对游客造成伤害。
(6) 做好景区内的道路交通设施、各种车辆以及停车场的安全管制工作,这在旅游旺季、高峰期尤为重要。
(7)做好景区内各种游乐场所、游览道路、游客休息停留场所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或减少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8) 做好员工工作或生活场所的安全管理与教育,如不得私拉电线、私用电炉,注意交通安全等。
(9) 做好对台风、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报或防范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景区的破坏以及游客的生命财产损失。
(10) 做好特种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如攀岩、冲浪、骑马、拓展训练、蹦极、速降等。
(11) 处理其他可能产生危险的因素。
(12) 景区内的缆车、高架索道、游乐等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并应经常检查保养,确保安全运转。
六、景区安全提示语
1、驾车旅游心莫急,守法行车保平安。
2、走文明路 开安全车 度平安假期。
3、维护景区公共设施,不攀摘花木,不乱刻乱涂乱画,不损毁景区建筑。
4、 畅游天下美景,安全不忘其中。
5、处处留心皆风景,时时小心无险情。
6、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
8、游遍天下山川,只留脚印一串。
9、文明游天下,温馨你我他。
10、文明礼仪从小节做起,出境旅游显大家风范。
11、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12、在外旅游请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13、在外请不要轻信别人。
14、请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消费。
15、山水美丽静心赏,注意脚下心不慌。
16、走路不看景,留神您脚底; 看景不走路,驻足观美景。
17、构建和谐环境,关注旅游安全。
18、安全意识放心上,旅途美景放心赏。
19、安全记在心,平安走天下。
20、走文明路,开安全车,度平安假期。
(来源:丁说旅游)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微信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十余年,脚步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整合全国景区及景区相关产业链顶级资源,在旅游景区行业具备较高的影响力。先后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尧山-中原大佛、南太行、中国薰衣草庄园、汉中黎坪等景区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开创行业知名自媒体《景区营销实战派》公众号,汇聚全国三万余旅游从业同行,著有多篇景区营销专业文章以及景区营销案例,并被搜狐、新浪、头条号等国内多个网站、公众号以及《旅游新报》等多家杂志转载。网络百度“景区实战孙震”即可出现大量内容。中国旅游景区职业经理人第一届第二届培训导师,中国花海联盟第二、第三届讲师。国内多个旅游社团及景区的特邀专家顾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每次看到这类新闻,心情都很沉重、难过。回想自己的童年,一带暑假我们就会被爸爸妈妈关在家里。可能也害怕我们出事,哪里也不准去。除非他们下班或者周末,才会去附近兜圈。暑假安全隐患不少,也是孩子事故高发期。除了预防溺水之外,要命的坠落意外也要时刻警惕的!如果没有防范意识,孩子容易陷入危险之中!除了高空玻璃吊桥、攀岩等项目容易高空坠落之外,游乐园机动游戏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比如大摆锤、过山车项目容易因为安全锁扣脱落,导致高空坠落,被甩飞身亡。平时玩高空玻璃吊桥还好,因为有绳子牵引住身体。但是玩大摆锤的时候,我更担心设施不过关,也会特别担心。一、高空坠落安全隐患,我们如何避免?1、选择正规、有安全保障的游乐园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而是选择正规、有安全保障的游乐园。购买门票前,最好检查下该游乐园之前是否发生过相关事故。2、阅读安全规范,认准安全标志乘坐游乐设施时,一定要绷紧安全神经,仔细阅读游客安全须知,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尤其注意工作人员对于注意事项的讲解。同时乘坐游乐设施之前,也需要检查游乐设施是否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对于无标志或者标志已国企的游乐设施,不要轻易拿自己的生命尝试。3、留意限乘对象,不符合切勿尝试部分游乐项目有限乘对象,需要对照自己或者孩子是否符合。孩子更是需要在家长陪伴下乘坐。部分孩子还没有到达乘坐年龄或者身高要求的,不要轻易尝试。4、运行过程,安全意识少不了游乐设施运行过程,要系好安全带,压紧安全压杆。全程不要嬉戏打闹,也不要随意拍照,避免发生危险。现在我们长大了,我几乎很少去游乐园或者是去高空项目游玩。与其参与景区高空游乐项目,我更愿意去公园野餐、烧烤、露营。虽然也有安全隐患,比如涉水、爬山、野生动植物等,但我们可以选择更露营条件及管理更加成熟的营地,比较适合一家人前往。暑假露营带带孩子和长辈,去感受大自然的山水风情,领略漫妙的高山野岭,抬头就可以仰望星空,确实乐趣无限。一进入盛夏,好像进入一个大火炉。更让人难受的是,天气越来越热,户外中暑非常容易。二、暑假露营,如何避免中暑?炎炎夏日露营,一定要做好避暑工作。最好等天气凉一点或者黄昏时节再出发。千万不要逞强,认为身体好就能随意折腾。一旦露营过程遇到突发中暑,可以进行紧急救治。1、暑假露营,如何判定自己中暑?【1】轻度中暑症状:体温略高不高于37.5℃大量出汗、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2】中度中暑症状:体温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部分可能出现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加快。【3】重度中暑症状:体温在40℃以上重度中暑除了上述症状,可能出现昏倒或痉挛,部分可能出现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应紧急处理。采取急救的同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2、暑假露营,如何预防中暑?【1】避免早上10点到下午四点外出露营阳光最毒辣的时段,是早上10点到下午四点,非必要尽量避免外出露营。同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太阳帽、防晒霜等等,尤其是我们MARCHER MAISON的车顶大帐篷一定必不可少,有效防风防晒防紫外线!【2】暑假露营期间,每天保证补充1.5升~2升的水暑假露营,高温天气一定要及时补水。首先保证每天补充1.5升~2升的水分,其次是多进食含水分高的水果等。剧烈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糖水。【3】暑假露营,避暑神器少不了天幕就像一把大型的雨伞,是帐篷的延伸。如果把帐篷比喻为卧室,那么天幕就相当于客厅。户外露营中,天幕可以遮雨,防晒,遮阳,挡风。天气炎热的时候,那么天幕是露营必不可少的装备。【4】急救药物少不了,要随身携带暑假露营时,随身携带药物同样重要。如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等,如果感觉身体出现不适,可以及时进行自救,从而减轻中暑症状。3、暑假露营中暑,有何急救措施?前往阴凉处: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一旦中暑需要赶紧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开衣领及时散热。全身降温:用酒精或白酒擦拭患者全身,用扇子或风扇吹风,加速散热和体温的降低。补充淡盐水:如果患者还有意识,可以让其饮用适量的淡盐水和淡糖水。及时送往医院:一旦中暑休克或失去意识,要进行急救并把患者送往医院。三、户外露营、烧烤、爬山、野餐攻略1、露营攻略及清单关于户外露营,我也整理了关于详细装备清单:小沐子:五一长假准备去哪里露营?有哪些装备清单想要分享?2、烧烤攻略及清单户外烧烤需要准备什么?3、野餐攻略及清单踏青、郊游、野餐需要准备些什么?4、爬山攻略及清单户外知识与装备:登山徒步如何保护膝盖?平时我也喜欢去户外走走,总结相关攻略,感兴趣可戳。露营装备:露营最全装备清单、帐篷、睡袋、防潮垫、露营灯、天幕、露营小推车、蛋卷桌、炉具、户外电源、露营保温箱、溯溪涉水鞋、野炊装备、露营食物、急救包、车顶帐篷露营攻略:露营选址、扎营、露营地点、夏季防蚊、帐篷搭建、爬山装备:冲锋衣、徒步鞋、登山杖爬山攻略:冬季登山攻略、徒步旅行、登山徒步护膝、登山好去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排查安全隐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