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在你左右是什么歌赌是不是原歌名?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那便是无论怎么选,都可能是错的。或者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无论怎么选都可能是对的。已故的诗人张枣,曾经有一句诗,特别动听——「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悔恨却没有这么诗情画意。每一个体会过,或正深陷于后悔中的人应该都清楚这种滋味,它让人捶胸顿足、痛心疾首,更如钝刀子割肉一般让人生不如死,不得脱身。我们来聊聊如何看待和接纳我们人生中的悔恨,以及同悔恨一样,人生中始终无法避免的一件事——失去。要解决的问题有——人生为什么不可能无悔?怎样才能从悔恨中解脱?人类的悲伤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又如何接纳生命中的失去?你只能拥有不可能无悔的人生有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是这么说的:「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其实在现实情况中,人生不会让你失望的,也不会让你无趣的,因为我们人类不可能无悔。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叫作「后视偏差」。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事后诸葛亮」。在日常生活中,事情发生之前我们往往不会想到这件事情会发生,然而事后我们看出了导致事件发生的力量,又认为它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在事情失败后才解释为什么失败,在箭射出以后才画出靶心。所以我们自己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或者,「我一早就看出来了」。然而,你并没有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也没有一早就看出来,要不然事情就不会发生,你只是自以为其实一早就发觉了真相。这个就是「后视偏差」。比如,如果让一些人预测一场足球比赛谁将获胜,大家猜测 A 队获胜的概率很高,结果 B 队获胜了,事后让大家回忆自己当初估计哪个队获胜,很多人认为自己当初就判断 B 队能获胜。事件发生前后,人们的判断不一致。这种「早就知道」的后视偏差的属性是我们人类的出厂设置,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倾向性,这也就为我们日后不可避免的悔恨,奠定了宿命的基调。那么后视偏差又是怎样造成人类的悔恨的呢?有关后视偏差的实验证明,一旦我们知道了结果,我们的思维便再也不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就像有些人在讲课或者传授知识时,常常错误地假定,他们清楚的事情,别人也会清楚。「都已经讲得这么明白了,还是不懂吗?」因为这些传授知识的人,全然忘记了,也回不去自己不知道这个知识时的状态,他自然体会不到那些不了解这个知识的人接受起来的难度。这在心理学上,又叫作「知识的诅咒」,当你知道某件事后,便很难在思维中模拟你不知道时的状态。因此我们很容易责备自己的过去、爱过的人、参与过的事、下过的决心等,认为自己本应该能做得更好!我们忘记了来时的路,忘记初衷,甚至觉得之前都是错的。这便是我们人类后悔的源泉。其实无论怎么选,都可能是错的!我们怎样才能从后悔中解脱,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后悔。我们要知道一件事,那便是无论怎么选,都可能是错的!为什么这么说?打个比方——你要去另外一座城市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你有两个选择:开车或者乘火车。想象一下,你最好的朋友就住在两座城市之间,你已经有一年没有见过他了。因此,你觉得如果自己开车的话,去找朋友聚会也容易些,还可以在他那儿住上一晚。而且这样想,你便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油费和过路费的开销,于是你决定开车去。然而,两天后,你的朋友打电话跟你说要取消见面,因为你去的那几天,他刚好要出差到别的地方。因此,你重新开始思考你的乘车计划,此时你认为搭乘火车会更快速、更安全、更经济。就这样,你又决定乘坐火车去开会。不幸的是,火车开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了。因为前方有山体滑坡,火车被滞留在原地 3 个多小时。已经可以确定的是,你错过了那个重要的会议。就在这个时候,你心中有个声音说:我太蠢了!我就不应该乘火车,我应该像我当初想的那样选择自己开车!在你继续自责前,请想想以下问题——1.我怎样才能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选择呢?2.是什么事情让我觉得我做出了一个糟糕的决定?3.这件事情是发生在我做决定之前还是之后?4.我是不是能预料到这件事情?5.我有能力预知未来吗?或者我有能力控制他人以及外界的事情吗?仔细分析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你有效地摆脱你的后悔和懊恼。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选择呢?直到事情进行到最后一秒之前,我们都没办法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是什么事情让我们觉得我们做出了一个糟糕的决定?在刚才的例子中,你做过两次选择(开车或者坐火车),每一次选择都是根据你当时掌握的信息才做出的。我们是不是能预料到这件事情?当然不能。我们有能力预知未来吗?当然也不能!所以,你会发现,无论怎么选择都可能是错的,或者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无论怎么选都可能是对的。因为你只能依据当前的信息做判断,而绝不可能依据未来的信息做决定!未来是未知的,我们只是做了当时当日情况下最优的选择,我们怎么能拿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仅仅是因为结果不尽如人意,就责备起当时已经竭尽全力做出最佳选择的自己呢?那时的你是无辜的,你之所以改变选择,也是因为掌握的信息发生了变化。而且,人生本来就是充满悔恨和遗憾的,这是人生的自然属性,也是常态。我们在了解悔恨的心理学真相之后,也要试着学会「万悔穿心,习惯就好」。我们又如何接纳生命中的失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一件事,那就是人类的悲伤。因为悲伤是我们在遭遇失去时要面对的最大的敌人。了解了人类悲伤的运作原理,也就同时明白了该如何接纳我们生命中的失去。人类的悲伤是怎么一回事?有一句话,叫「悲伤逆流成河」。这本来是随意地形容一下,但没想到还真让它给说着了!悲伤确实是一条河,更确切点说,悲伤是流动的、变化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凝结在心中的一块化不开的淤血。悲伤,这个遭遇重大创伤时产生的情绪,实际上是分为五个阶段的。今天在这里,我们就一起一个猛子扎进这条河中,来亲历悲伤的过程。悲伤的第一个阶段,是「否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一直都在你左右是什么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