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有什么区别到底怎么样?老人住会孤单吗?

从安全、服务、智能和环境等方面来看,澳朵花园养老社区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存在,它的养老理念很新颖,整个园区里建设了不少主题活动空间,包括多功能厅、长者健身房、瑜伽室、恒温游泳池、多功能厅、咖啡厅、棋牌室等,让老人的养老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园区里还有一个健康小屋,里面有全科医生,保障了老人的健康。我父母目前就住在澳朵花园养老社区,前段时间特殊情况,园区全部封闭,但是老人日常饮食、休闲、娱乐一点都没影响,并且社区0风险,每天都有专业医生做健康咨询、检查,安全指数很高。在这样的社区里生活,养老才可以真正放心。

太平梧桐人家养老社区
【颐养中心】:400 8636 558(24小时热线)
收费标准:保险150万、会籍95万起服务费8000-10000起
Vip贵宾热线〢欢迎来电咨询〢接待问题社区限流看房请提前预约
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梧桐人家全面介绍
■ 梧桐人家入住方式及案例
■ 住在里面的老人谈梧桐人家
太长不看版总结:
1. 太平梧桐人家软硬件均是行业一流水平
2. 周边优质医疗资源丰富,上海唯一
3. 被陪伴的需求,文化娱乐需求皆满足
4. 医养结合,慢病管理,科学延年益寿
5. 养老社区资格将越来越稀缺,尽早拥有成本更低。
一、梧桐人家全面介绍
|地理位置|
划重点:
既方便子女探望,又远离闹市,
还毗邻数家大型三甲(甚至可称顶级)医院。
|社区概览|
无论是刚退休的活力老人,还是70-80精神矍铄健康生活的老人,还是需要护理的老人,都能在社区中享受对应的服务与生活。
|服务体系|
#1
管家服务: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包括房间清扫、物品整理、衣物清洗、送餐、代购物、定时送药都会负责,社区老人们都很喜欢管家,每次厨艺课堂做了点心,都要带回来给小管家们吃。
【颐养中心】:400 8636 558(24小时热线)
收费标准:保险150万、会籍95万起服务费8000-10000起
Vip贵宾热线〢欢迎来电咨询〢接待问题社区限流看房请提前预约
#2
社区室外环境
阳光大草坪,优雅人工湖,太极广场,篮球场,门球场,联通各个楼宇的风雨连廊,给来看望的孙辈儿玩耍的儿童乐园等等,整个社区环境功能应有尽有,满足多样需求。
黑天鹅、孔雀都养在社区内。甚至在老人们强烈要求下,有一只野猫正式成为社区认证住户,深受长者喜爱。
#3
房间
房间选择多种多样,一室户到三室两厅均有,家电全部是松下等最好的品牌。
全部房间朝南,采光极佳。
全屋地暖、新风系统。
屋内设计全部适老化设计:
圆角家具防磕碰,
特殊沙发、床防止老人起身困难,
防滑地板,全屋无缝隙衔接,
餐厅下拉式橱柜,方便高处取物,
衣柜支架下拉式,方便取衣物,
洗漱间、鞋柜、走廊助老扶手等,
红外线监控防止洗漱间意外,
无明火,
……
特别的,可拎包入住,也可以按照自己喜好,重新打造房间,甚至替换成原来的家具。
紧急按钮随处可见,除了按下按钮,也可以拉动红绳,马上就会有管家和医护人员赶到。不仅房间内,走廊、室外也随处可见。每个老人还有一个挂牌随身携带,也可以紧急呼叫。屋顶还装有红外线感应装置,防止老人意外无人发现。
全南朝向的房间,走廊落地窗,采光佳,全部配备扶手、紧急按钮,房间门口还有置物台,方便老人放下手中物品开门。
触摸开启洗漱灯,随处可见的扶手、紧急按钮,地面防滑设计,双开门卫生间,方便从各个房间进入。
#4
文娱活动
,时长
04:17
文娱活动,每天都排的满满当当的,有声乐、书法、美术、舞蹈、瑜伽、电影、禅修、厨艺、摄影、各类运动很多。老人们根据兴趣爱好自行参加,很多老人都说时间不够用呀,这个也想去那个也想去,比在家里活动丰富多了。每天至少四场活动。
这个健身设备着重说一下,一台几十万,
Technogym 是健身器材界的“爱马仕”,顶级酒店才有。市区健身房一家有一台就很不错了,社区有四台。
其他健身设备也一应俱全,并且配有专业的男女健身教练,指导健身设备的使用。
除了普通健身设备,还有一个房间专门是康复健身设备,最大程度保护老人既可以锻炼,又不会受伤。
手工课堂,还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教大家制作节日装饰。
斯诺克,九球深受长者喜爱,乒乓球也经常举办比赛。
书法课堂,住在社区的老人当中有书法协会的会员,除了课堂,也会组织兴趣小组一起练习书法,修身养性。
厨艺课堂,真的是最受欢迎的课堂了,制作各种中西食品,老人们经常做好多,然后还带回去送给楼里的小管家们。每逢节日还有对应节日的食物制作。
茶艺课堂。专业茶艺师教授中国茶道,也是特别受欢迎,老人爱喝茶,越喝越讲究起来。
社区组织了门球队,还出去参加比赛。志同道合的老友们一起开心。
菜园子,老人们可以申请专属菜园,承包下来,种些蔬菜,种些花果,精心照顾。
影院,舒适的私人影院座椅,超大屏幕。
舞蹈课,深受大家的喜爱。还组建了舞蹈队。多种舞蹈课程都有,还有双人舞蹈。
声乐课堂,男女皆宜,也有合唱队。老人们多才多艺的人很多,各种乐器都有人会演奏。
围棋课堂,长者们听的津津有味,对弈精彩绝伦。顺带提一句,这些活动都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水平。
瑜伽房,专业瑜伽老师指导适合老人的瑜伽动作。
插花课堂也是热闹非凡,谁又不爱鲜花呢?
各栋楼内活动室,有棋牌室,有茶歇,ktv等。
游泳馆,全年恒温泳池,专业游泳教练全天候服务,旁边还有桑拿房,按摩池。
下午茶休息厅,专业咖啡师,下午茶,糕点均有。
不定期文艺演出,还会有中小学校组织来表演节目,也会自拍自导节目。京剧、舞蹈一应俱全。
社区组织出游,一起领略好春光。
野餐活动,享受室外风光与美食。
太平梧桐人家养老社区
【颐养中心】:400 8636 558(24小时热线)
收费标准:保险150万、会籍95万起服务费8000-10000起
Vip贵宾热线〢欢迎来电咨询〢接待问题社区限流看房请提前预约
#6
餐饮
餐饮二楼餐厅,点菜上桌,老上海装修风格,朋友聚会,生日庆祝上佳之选。
餐饮一楼餐厅,餐盘选菜形式,品类多样,并且供应慢性病老人适合的餐食。
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关键。很多有基础慢性病的老人,可以在这里获得最方便最合理的食疗辅助。甚至有阿姨说,住进来仨个月,便秘都好了。
厨师实力简介:
梧桐人家餐饮部厨师长王磊
从业已有25年,是拥有国家最高级职称的中式面点技师,曾担任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西溪悦榕庄酒店等五星级酒店的厨师长,服务过不少名流政要。他不仅是做点心的高手,身为上海人也最懂得阿拉上海人的口味。
社区经常举办厨艺课程,他凭借着鲜肉月饼、五花肉棕、麦香杂粮青团这些多次荣获上海市烹饪协会大奖的点心,很快便成了社区长者交口称赞的明星厨师。
厨师们经常在长者们用餐时去问问他们吃得如何,这样一来二去,许多菜单上没有的一道道菜肴就被用心的大厨们研发出来了。
为了满足长者们的特殊饮食需求,针对慢病患者,社区都制定了专属健康菜单;除此之外,社区还结合传统中医药膳知识推出养生餐食,把四时节令的叮嘱变成美味的食物,呈现在长者的面前,既能帮助他们“管住嘴”,又能大饱口福,吃出健康和安心。
虞阿姨体弱畏寒,有一阵子风大天冷又下雨,虞阿姨好几天不敢出门,一日三餐全靠社区管家提着保温餐盒去送餐。饮食上,虞阿姨更是格外小心翼翼,一丁点油荤都不沾。解决这个问题,厨房不能一刀切地把所有菜肴的油盐都降低,为了一个人改变所有人的饮食习惯,这个方法行不通。于是,社区菜单里便多了一道菜,烹调上以清蒸、水煮为主。
金叔叔每天要吃三条鱼,周叔叔不吃猪肉,李阿姨有糖尿病必须定时定量用餐……每个人的喜好和习惯,厨师们都默默记在了心里。
大家对最寻常的一日三餐赞不绝口:
“就为这碗蘑菇汤也要住在这里”
“这道牛肉饼我吃出了上海老底子的味道”,“在吃这件事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轻松惬意过”……
太平梧桐人家养老社区
【颐养中心】:400 8636 558(24小时热线)
收费标准:保险150万、会籍95万起服务费8000-10000起
Vip贵宾热线〢欢迎来电咨询〢接待问题社区限流看房请提前预约
#7
社区邻里文化
老人们各自发挥特长为邻里文化做出贡献,摄影、书法、绘画、组织集体活动。
每栋楼一楼设有活动室,有沙发有电视,有棋牌室有台球室,并且可以按照楼栋住户需求改造。
#8
医疗
每年都有健康体检,专家解读体检结果,给出复查或者饮食建议。
每栋楼都设有健康小屋,负责日常指标监测,以及药品分发,常驻专业医学人员,日常可以辅助健康小问题,紧急情况可以紧急救助及判断及时送医。
每位入住长者配备集消费、定位、紧急呼叫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胸牌,使长者在不方便触摸固定报警器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呼叫报警。
对于需要照护的老人,通过监控中心信息系统,长者的基础体征、护理计划与报警情况都可以得到监督与监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不断优化护理员工作细节,提升照护服务品质。通过手机,子女便可实时了解父母身体的动态变化,对护理质量打分评价,确保整个照护流程标准、透明、精细。
院内太平康复医院
院内设立二级医院太平康复医院,不仅满足日常看诊需求,还有专业的康复训练医师,帮助老人术后恢复以及身体机能康复。
此外,还是阿兹海默综合症(俗称老年痴呆)研究中心(全国唯一),辅助老人控制病情,过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周边医疗资源(重点)
除了社区内的太平康复医院,
社区1km左右四所大型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复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分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张江院区。满足紧急重大医疗需求。
这点着重说一下,对于老人来说,紧急就医虽然不常遇到,但却非常关键,很多紧急情况如果及时得到抢救治疗,再活几十年都可以。比如突发心梗,但是一旦错过抢救黄金时间,后遗症就不可逆了。所以说,选择养老的地点,一定要周围医疗资源丰富。
在这点上,上海有如此丰富医疗资源的养老社区仅此一家。
紧急就医
首先,健康检测、住楼医生护士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临时救助。
其次,附近1km三家大型医院、院内二级医院提供紧急救护。
最后,管家24h全程陪同,如同儿女。
实际案例:
2021年3月2日,20点40分,收到一键紧急呼叫,健康管家赶到阿姨家中,血压测量209/88mmHg,P:48次/分,阿姨晨间3晚间血压也略高,考虑到高血压的潜在风险,立即拨打了120,同时整理长者病例与证件。20点50分救护车到达,送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管家全程负责挂号缴费陪同。21:34进行输液治疗,管家同步联系家属汇报实时情况,安抚情绪,让他们放心,自己一直都在。22:54分用餐后,血压明显下降。23:46所有报告出来,医生判断脑供血不足,需留院观察。00:30安顿好阿姨,另一位管家前来接班,轮流照顾。第二天8:25,阿姨情况明显好转,让两位管家回去休息,并联系了自己好朋友来陪护,等到朋友到达,管家交接沟通了情况之后,才离开。
实际上,对于老人健康来说,不仅医养调理重要,紧急救护一样重要,很多突发情况,例如心梗脑梗等就时争取黄金救护时间,度过了就可以再活几十年。所以医疗资源才是养老社区选择的根基。
太平梧桐人家养老社区
【颐养中心】:400 8636 558(24小时热线)
收费标准:保险150万、会籍95万起服务费8000-10000起
Vip贵宾热线〢欢迎来电咨询〢接待问题社区限流看房请提前预约
#9
旅居
太平全国规划35家养老社区,拥有入住资格的长者可以任意居住,享受旅居生活。冬天去三亚海棠湾,秋天去成都,夏天去云南……晚年也可以肆意潇洒。
看完这些,可有心动?
那么来看如何入住吧~
二、入住方式
|获取入住资格|
下面介绍大家关心的问题,如何入住?
通过购买“太平”储蓄类保险来获取入住资格。
有了入住资格,可以指定人入住,比如指定父母先去住,等父母百年后自己再去住。或者储备起来,等自己退休再去住。
一个入住资格代表一套房,可入住两人。
p.s. 可能有朋友担心储备起来,几十年后退休了没房间空出来,太平是许诺拥有入住资格的用户,首次入住是保证入住。
|入住费用|
一间房的费用(两个人),分为几部分,房屋使用费、服务费、餐费、能源费以及如需额外护理的护理费。
房屋使用费按照房间面积大小划分,从一居室到三室两厅均有。价格从3500元/月-16500元/月.
月服务费按照房型大小亦有区别,例如一居室4600元/月(单个入住人),6600元/月(双人入住),可以看到,双人入住是最划算的。
餐费是按需用餐付费,按照目前平均水平预估,1500元/月/人左右。
能源费包括水电费、电话费、网络费、电视费。按照账单实际金额代缴。
护理费,入住时将有医生评估护理级别,完全自理的老人属于无需护理,无护理费。其他从一级到六级、特护划分。按级别付费。
粗算一下,无需额外护理的老夫妻两人入住,包括吃饭、能源费,平均费用可以低至7000/人/月,这在上海来说,退休金基本都可以覆盖掉了。
特别提示,自理的老人与需要护理的老人居住的楼是不同的,需要护理的老人居住在专门的一栋楼内,楼内设施更符合护理需求。
|案例参考|
#1
三代同享方案
储蓄险产品买在孩子身上,可以做长期储蓄、教育金、婚嫁金等。同时指定爷爷奶奶先入住,最终可享受三代人退休时均有资格入住养老社区。
例如,
长期储蓄(锁定利率向),选择预定利率固定的终身寿险,
例如0岁男宝宝,家庭获取养老社区入住资格最低只需每月定投6300元长期储蓄即可,定投储蓄期20年。但养老社区入住资格从第一个月开始即可拥有,即可安排爷爷奶奶入住了。
方案优点:
锁定利率,不惧未来长期利率下行的风险。也不会随环境波动。
三代人均享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给孩子储蓄一笔教育基金,写有孩子名字,仪式感满满
安全性高于市面任何其他金融产品(除银行存款之外)
#2
青年中年养老无忧计划
当代青年中年人首先个人额外存养老钱,已经是必须考虑的事情了,而养老商业保险+养老社区的模式,恰好可以做到,年轻时定期储蓄,退休后住高端养老社区且不需要额外花钱,年轻时储备的养老保险可以持续支付费用到人生的终点。
例如,
额外补充养老储蓄,选择养老险
30岁男性,获取养老社区入住资格最低只需每月定投6300元长期储蓄即可,定投储蓄期20年。
60岁退休时,每月领取1.26万,几乎可以覆盖两个人的养老社区费用。并且,领取无期限,一直领到离开这个世界,换句话说,可以一直住在养老社区,不需要担心费用问题,无需儿女提供经济支持。
如果是家庭准备,人均储蓄金额更是降低到3150元/人/月。
方案优点:
将金额巨大的养老需求分散在年轻时20年时间逐步储备,压力小。
养老无忧,无论是单身贵族还是小夫妻,未来退休生活质量有保障。
越早开始养老计划,所需金额越低。
#3
退休老人直接入住方案
退休老人,需求点在这次疫情中被无限放大,买菜困难,购药困难,就医困难等等。而养老社区里的老人们却完全没有被影响到,照常生活娱乐。
同时,退休老人如果手中大量现金,一来投资可能会被欺骗,二来如果儿女需要,也会慷慨解囊帮助儿女,如果儿女孝顺还好,万一不孝顺甚至败家子,养老钱就打水漂了。
例如,
选择一次性给自己建立养老基金,按月领取,持续领取到告别世界。
例如70岁老先生,一次性投入355万,即刻入住养老社区,每月领取1.5万足以覆盖住养老社区的费用(夫妻两人费用都可以覆盖),无论寿命几何,均可一直领取,活到百岁一样无忧。
方案优点:
安全性无忧
解决终身住养老社区的费用问题。
避免手中现金被欺骗
省心,什么事儿都不用操心,在这次疫情中与居家养老的情况对比强烈。
三、住在里面的老人怎么说
#1
11号楼811长者及儿子:
入住以来,我和我妈妈深深地感受到梧桐人家的热情、周到、爱心和敬业,从搬家的准备、家具设备的配齐,到入住后的多次探望、耐心疏导,都让人如沐春风。管家耐心细致地教妈妈各种设备的使用,帮助测量家具尺寸、购买用生活品等,有任何需要都是第一时间响应,让我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更加喜欢梧桐人家,热爱梧桐人家。
#2
在太平小镇·梧桐人家,有这样一位长者,他将过往的阅历写进书里,用淳朴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退休前后的生活。他就是刘惠民先生,1940年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16岁参军,在基层奋斗了半辈子,退休后也不甘清闲,学写作、练门球,不仅创作了《巨变》,还在来到梧桐人家后,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时代,在这里完成了另一新作《我这一辈子》的创作。
在《我这一辈子》中,他这样形容:“这个新家很好,环境优美、设备高档,住的舒服,玩的高兴。一年来有二百多位长老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来到梧桐人家,形成了我们这个新的家族,现在我们已经是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我们同吃、同住、同娱乐,一块唱歌、跳舞,一块做游戏,吃的很好,玩的时尚,我们的夕阳更红了。”
#3
参观体验的沈叔叔
跟想象中几个人挤在一间、缺乏生气的养老院大不一样,住在这里就是住在家里,还有专业的照护服务,老伴儿和我都得到了解脱。
已入住自理区的周阿姨
老天眷顾,我俩目前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行动方便、生活无忧,还有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每天心情都很舒畅。等到需要人照顾了,搬到就在隔壁的养老院当然更好,社区还是这个社区,老朋友们还能经常相聚,多好的事!
老伴需要照护的李奶奶
老伴身体不好后就考虑过住到养老院,但他脾气急,见不到我就要闹,如今有这样的养老院挺好,他有人照顾,我也能一直陪在身边。
#4
长者说-袁影
1月份我在屋里不小心跌倒,造成了骨折,管家和健康小屋的工作人员及时把我送到了医院,帮助安排好了一切。术后我住进了社区的颐养公寓,每天都有各楼层的长者来看望我、安慰我,也得到了护工的悉心护理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心里温暖得无法形容,是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用善良和爱换来了我的健康和快乐。
#5
长者说-方阿姨
6月28日,我从会所里拿了一套房屋模型前往二号楼时,突然感到头昏,脚步难开,向前一倒,幸好楼里的管家、医务人员和梧桐养老同志们,及时扶起了我,将我送到医务室,社区领导也来看望。去医院治疗的过程中,也全程陪着我,替我挂号、配药并垫付了一切药费,我十分感激。回家后许多同志都来看望我,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6
长者说-范文珠
搬入梧桐人家,最令我开心的事是不用煮饭了,玉兰餐厅现代化、整洁得像五星级餐厅,在这里我还与陈序老师和他的妻子吴老师结为了好友。20年的春天,我和他们各自申请了一块地,在小菜园里忙碌起来。吴老师见自己的老伴在小菜园里种上了紫苏、小番茄、芍药花、生菜等等,她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我们在一起说说笑笑,挺开心的
四、文尾杂谈
1. 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上海还没有什么疫情,后来疫情严重起来,上海居家养老的老人各种问题暴露出来,买菜困难,团购不会,APP抢菜也不会,药买不到,更不要提就医了,直到四月底才逐渐好转。而且儿女也被隔离,只能远程协助,有的事儿真的是干着急。对比之下,太平梧桐人家养老社区里面,简直是世外桃源了,全员阴性,封闭管理严格,里面吃喝不愁,医药照旧,娱乐一如往常,只是多了做核酸这一项内容。不由得思考,晚年生活还是要靠专业机构来,无忧晚年的无忧至少不能为生活所忧心吧。
2. 也跟很多年轻朋友聊过,都觉得现在准备太早了,然而现在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是个人储备养老金已经是当代人必须要做的事儿了,看看国家政策就知道,持续指引大家去做这件事,莫要与历史潮流抗衡。
二是养老资源也是一种资源,这种大投入回报慢、管理复杂的社区,不是什么公司都有能力做的,注定养老社区资源会越来越稀缺,所谓物以稀为贵,未来资格获取门槛走高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三是前两件事情完全可以结合起来,早储备养老金,压力更小,同时还可以趁还不稀缺的时候低门槛获取资格,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同时这笔储备的养老金在将来几乎可以覆盖入住费用,相当于年轻存钱,养老不愁。
四是悲观的说,靠儿养老是多么不靠谱大家想必也听说过很多身边故事了。靠自己才是王道,况且,晚年不给儿女添麻烦也是帮助儿女了。
3. 也有很多刚退休的60上下的长者,觉得现在没必要去,这个观点建立在”养老社区是给需要照护的非自主活力老人“的观点之上的,养老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医养结合,健康是重中之重,社区健康管理比在家中强太多。此外娱乐生活,绝对也比在家更精彩,还可以让儿女放心,不给儿女添麻烦。
4. 很多人觉得养老社区太贵了,其实算算账,社区门槛其实不高,人均7000/月左右,上海的退休金水平几乎够了。未来这一定是中产一代的退休最优选择。所谓高端养老社区,只不过提供可选的更大的房子,更层次化的可选附加服务内容而已。
5.回归文章开始,老年生活,一需要陪伴,有同龄人作陪,又有贴心年轻的管家像儿女一样体贴照顾,二需健康,科学的医养结合体系带来的是延年益寿和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三需省心,只要安排好一天选择什么样的娱乐项目即可,这样的退休生活,值得期待。
太平梧桐人家养老社区
【颐养中心】:400 8636 558(24小时热线)
收费标准:保险150万、会籍95万起服务费8000-10000起
Vip贵宾热线〢欢迎来电咨询〢接待问题社区限流看房请提前预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86岁的许阿婆患有肺部感染、心脏衰竭等多种疾病,可就是不肯去养老院,怎么办?日前,记者在水电路上许阿婆的家里看到了她。老人精神不错,正在细嚼慢咽地吃着午饭,鸡块、青菜、花菜,每样都能吃上一点,一旁的女儿帮忙夹着菜,并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订了午餐。白天我陪着她,晚上就有一个护理员和我交接班,专门负责陪夜。”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是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老公房为主的居住型社区,目前60岁以上老人占比43.1%。街道调研发现,像许阿婆这样希望在家养老的老人不在少数。2019年底,凉城新村街道作为上海市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之一,开始探索辖区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如今,全街道签约家庭照护床位的老人达到147人。这个数量,在各试点街道中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为街道提供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的长者照护之家,也实现了可观的盈利。凉城模式,对上海其他地方能带来启发吗?何以得到老人及家人信赖?近两年的试点,并不是开始就一帆风顺。2020年,凉城新村街道正式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后,先确定载体支撑,以辖区内两个长者照护之家为支点,通过社区养老资源和机构人力的整合,将养老服务从长照机构点辐射至南北两片,形成辖区全覆盖。接着,形成诉求较多、需求量较大的养老服务套餐,一开始套餐的定价是每月900元,除了助餐之外,还包含一定次数的助浴、护理、陪同就医等服务。可是,开始老人们并不是很买账。不少人觉得价格高了,关键是自己不一定每项服务都用得上。如果有的服务根本没用上,这个钱可不是白花了?2021年,街道在细化调研后开始调整方案。参与其中的天与养老服务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袁江枫告诉记者,“我们发现老人的四大需求很明显:紧急救援、送餐、老年家政、专业护理。就制定了可让老人们自主选择的方案,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项或几项。”在这些可供老人选择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中,包括专业类的紧急援助、助餐、助洁、助浴服务,生活类的家政卫生、代配药、陪同就医、陪同购物服务,机构类的日托体验、活动服务等。“老人每月使用后再结算,对提供服务的机构也是一种制约、考量。如果老人们都肯顺利付钱,说明服务得不错。反之亦然。”凉城新村街道服务办负责人说。方案个性化之后,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愿意接受服务了。这当中,有街道、居委干部、养老顾问的信用背书,也有街坊邻居的口口相传。在接受采访的不少老人及家属看来,服务体验好、价格实惠、按需提供、先用后付,都是他们愿意尝试的原因。签约的都是什么样的老人?许阿婆的女儿,就是在街道养老顾问在上门探望时,表达了自己不堪重负、对陪夜服务的需求。她此前也为母亲申请了长护险服务,护理员每天都会来帮助老人擦身、剪指甲之类,但是按照目前长护险服务的使用规定,每周服务七天,每天最多只能服务一小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许阿婆签订的家庭照护床位中,选择了每月500元的送餐服务以及每月2600元的陪夜服务,护理员除了为老人晚间洗护、叮嘱吃药、提供低流量吸氧专业服务,还主动关心老人,为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天、蒸煮一些小点心给老人加餐,不仅缓解了老人女儿的负担,也解开了两人的心结。“家床”服务人员在给许阿婆喂饭、修脚。“护理员老好的,护理专业还关心老人,我妈特别信任她,这下子我晚上就放心了呀!”许阿婆的女儿说。和许阿婆家类似,91岁的费爱娣阿婆和93岁的老伴,也不愿意去养老院。由于费阿婆长期卧床,子女年龄也大了,即便家里已经请了住家保姆,但要照顾两位90多岁的老人,保姆有时也需要喘息。费阿婆的女儿告诉记者,老人此前已享受长护险服务,评估级别为重度,每天会有护理人员上门做一些护理工作,但因为还需要家政服务,通过街道养老顾问马伟了解到有家庭照护床位项目后,就根据需求勾选了每周两次的助洁和每周一次上门测量血压的项目。“这样的话,连同占大头的住家保姆费用,再加上长护险和家庭照护床位项目,每个月我们差不多花费8000多元,基本解决了两个老人在家养老的问题。”“家床”服务人员为费阿婆家保洁,并为费阿婆量血压。记者上门采访时看到,费阿婆躺在床上,家里的电视机一直开着,老人耳朵不好,但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上的字。费阿婆的老伴身体更硬朗些,可以坐在客厅喝茶、看电视。费阿婆的女儿贴着她的耳朵说:“老妈,一定要活到100岁哦!”费阿婆一直乐呵呵地笑。选择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的,也有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家住车站北路的李阿婆,与老伴同住,子女常年在国外,是一家纯老户,本人因患有严重糖尿病腿脚不便,平日的打扫、购物、配药、就医一直困扰着老两口。经街道主动对接,老人选定每月8小时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套餐,只需要500元,包含血糖监测、打扫卫生、买菜购物、陪医配药等家床服务,特别是疫情期间,老人因糖尿病急需就医十分焦虑,家床工作人员不仅帮助老人完成了网上专家预约挂号,在就诊当天为老人代叫车接送,并全程陪护,老人一个劲地感谢:“这是代替了我远在国外的子女,解决了我的实际困难!”凉城新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签约家庭照护床位的老人平均年龄78岁,平均照护等级为3级,有一定自我照料能力但需要一定外力帮助,平均每月支付费用大约六七百元,普遍选择的是助餐加上一两项家政或护理服务。今后随着家庭照护床位知晓度提升,预计老人的支付费用会进一步提高。提供“家床”服务给长者照护之家带来什么?作为水电路长者照护之家的运营方,上海天与养老服务在为凉城新村街道家庭照护床位提供服务后,相比之前,盈利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是什么原因?袁江枫解释说:“首先,水电路长者照护之家20个床位一直满员,比较受周边的居民欢迎。其次,我们的养老服务人员配比较高,我们将其中的服务和管理都进行了整合,提升了效能。比如,在服务人员相对空闲的时候,就去提供家庭照护床位的服务。而管理上因为有专业的养老服务平台,及时对接供需,所以管理成本并不高。”此外,家庭照护床位的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后,也会根据居民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进行长护险、适老化改造、辅具租赁等政策申请,这样一来,原本零散的各类养老政策也得到了一定整合。袁江枫坦言,要今后可持续发展,将更加关注老人的刚需,激发更多有刚需的老人享受更多的家床服务,成为长护险的有益补充。水电路长者照护之家凉城新村街道也建立了回访机制,通过机构自我回访、居委居民回访、街道抽查监督的三级回访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协调处理,对提出的诉求和建议不断完善,确保服务的实效和居民的满意度。在凉城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乐跃明看来,今后理想的养老模式一定是分层次的:有条件的居民可以选择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病情更严重的选择长者照护之家或养老机构护理。在长者照护之家或养老机构恢复得好一些的,又可以回到家里,选择家庭照护床位服务。街道将通过“设施布点——服务增量、组建团队——服务增能、融合创新——服务增效”,让辖区老人在家中可获得生活照料,在“不离住宅、不离社区”就能获得互助式养老服务,在社区中可获得更加专业、综合的多层次养老支持。栏目主编:周楠本文作者:周楠文字编辑:周楠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1/10热门推荐
收起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有什么区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