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23年武汉社保灵活就业个人缴费标准9月又涨了多少钱?

刚刚,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3部门联合发文:这项税费继续免征!9月19日,人社部等4部门联合发文,将进一步扩大社保缓缴政策实施范围;更早之前,已有文件明确阶段性降低社保、缓缴社保优惠政策,更重磅的是…01官宣!继续免征9月2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明确:1、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管理;自《目录》发布之日起购置的,列入《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属于符合免税条件的新能源汽车;3、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4、2022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照本公告继续适用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029月起,社保缓缴政策实施范围扩大9月19日,人社部、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1、自2022年9月起,各地区可根据受疫情影响情况和社会保险基金状况,进一步扩大缓缴政策实施范围,覆盖本地区所有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使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惠及更多市场主体。2、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到期后,可允许企业在2023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3、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提供社保缴费查询、出具缴费证明时,对企业按照政策规定缓缴、补缴期间认定为正常缴费状态,不得作欠费处理;企业缓缴期间,要依法履行代扣代缴职工个人缴费义务;已依法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缴费状态认定为正常缴费;同时,要主动配合当地相关部门,妥善处理与职工落户、购房、购车以及子女入学资格等政策的衔接问题;4、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特点,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确保政策“应知尽知”;通过适时发布缓缴数据信息、采访报道企业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政策实施效果宣传;5、要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对符合缓缴政策要求的市场主体,积极主动对接,分类做好服务保障;要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数据共享,简化办事流程,实现企业“即申即享”,减轻企业事务性负担。03社保优惠政策延长至2023年而早在此前,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就曾发布《关于做好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的通知》,明确:1、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1年,执行期限至2023年4月30日;继续执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执行1%的缴费比例,其中单位缴费比例0.5%,个人缴费比例0.5%;2、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其中,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3个月,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缴纳养老保险费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至2023年底前补缴。04发放留工培训补助,每人5001、发放条件及额度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累计出现1个(含)以上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可对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微企业,按每名参保职工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支持企业组织职工以工作代替培训;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2、如何申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通过大数据比对,按照该企业参加失业保险人数直接发放补助,无需企业提供培训计划、培训合格证书、职工花名册以及生产经营情况证明;上述补助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次。符合条件的,还可以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3、执行期限实施上述政策的统筹地区,上年度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限应在2年以上;上述政策执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05稳岗返还,60%→90%1、享受条件参保企业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返还比例大型企业仍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3、执行期限实施上述稳岗返还政策的统筹地区,上年度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限应在1年以上;上述政策执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4、如何申请各地要大力推广通过后台数据比对精准发放的“免申即享”经办新模式,进一步畅通资金返还渠道,对没有对公账户的小微企业,可将资金直接返还至当地税务部门提供的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账户。06拓宽技能提升补贴受益范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按照初级(五级)不超过1000元、中级(四级)不超过1500元、高级(三级)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申请技能提升补贴;参保职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按规定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继续放宽至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失业保险1年以上。每人每年享受补贴次数最多不超过三次。上述政策执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07加大对失业人员的保障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1、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2、对参保不满1年的失业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3、保障范围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生的参保失业人员。4、上述政策执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地实际,逐步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要进一步优化失业保险待遇全国线上申领统一入口,方便失业人员申领。小编提醒:近期财税政策频出,财务人员一定要及时跟进掌握,加强学习,抓住机遇~联系我们QQ:3547816431电话:(029)88360880(前台)地址:南二环西段88号老三届世纪星大厦5层K座

  我国灵活工人数已突破2亿。职工保险,以职工养老保险为例,给付比例为20%,给付水平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并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调整而调整。现在是2023年,弹性工作者也必须缴纳2023年的供款。因不少地方未及时公布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数据,当地弹性工可暂按上年度标准缴纳。新标准在当地公布后,这部分已经预付了工资的灵活员工还需要追补少付的钱吗?按新标准缴费,选最低的,每个月涨多少?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注意到一些灵活工有这样一种误区,认为在地方公布2023年的缴费标准钱之前,要赶快缴纳一年的费用。
  这是怎么回事,真的吗?
  一位灵活的员工说,今年没有涨价,他也交了养老保险。
  明显不是。如果调整2023年缴费标准,灵活就业人员也要重新计算缴费金额,多还少收。当然你要付出更多。
  事实上,与上一年相比,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也将有所上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5.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4.9%。看看2023年社会平均工资或新增养老保险待遇基数公布的地方。
  以黑龙江为例,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为6430元,比2021年的5865元高出近10%。灵活工按最低级别支付,月增量为(6430-5865)*60%*20%=67.8元。
  又如江苏南京,近日也公布了2023年度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基数。按照最低缴费水平,南京市灵活劳动力应增加(4494-4250)*20%=48.8元/月。
  此外,山东还公布了关于2023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暂定上下限消息。其中,2033年企业职工每月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暂定执行至21888元和4378元,比2022年高出10%。而弹性工暂时仍可按去年标准缴费,最低缴费基数为3980元,最高缴费基数为19899元。将在新基地公布后进行调整。但山东潍坊则主张,建议灵活工选择2023年4378元的最低缴费基数进行补偿,避免后期再次补差。
  可见,2023年灵活工也将面临新的保险给付标准,相比去年有所提高。如果按最低档次付费,一般每个月要筹到几十块钱。不过,下半年多地开始公布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数据。Flexworkers已经为此支付了赔偿金,将重新计算,补足欠款。【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
我国灵活工人数已突破2亿。职工保险,以职工养老保险为例,给付比例为20%,给付水平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并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调整而调整。现在是2023年,弹性工作者也必须缴纳2023年的供款。因不少地方未及时公布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数据,当地弹性工可暂按上年度标准缴纳。新标准在当地公布后,这部分已经预付了工资的灵活员工还需要追补少付的钱吗?按新标准缴费,选最低的,每个月涨多少?让我们一起阅读吧。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注意到一些灵活工有这样一种误区,认为在地方公布2023年的缴费标准钱之前,要赶快缴纳一年的费用。这是怎么回事,真的吗?一位灵活的员工说,今年没有涨价,他也交了养老保险。明显不是。如果调整2023年缴费标准,灵活就业人员也要重新计算缴费金额,多还少收。当然你要付出更多。事实上,与上一年相比,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也将有所上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5.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4.9%。看看2023年社会平均工资或新增养老保险待遇基数公布的地方。以黑龙江为例,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为6430元,比2021年的5865元高出近10%。灵活工按最低级别支付,月增量为(6430-5865)*60%*20%=67.8元。又如江苏南京,近日也公布了2023年度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基数。按照最低缴费水平,南京市灵活劳动力应增加(4494-4250)*20%=48.8元/月。此外,山东还公布了关于2023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暂定上下限消息。其中,2033年企业职工每月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暂定执行至21888元和4378元,比2022年高出10%。而弹性工暂时仍可按去年标准缴费,最低缴费基数为3980元,最高缴费基数为19899元。将在新基地公布后进行调整。但山东潍坊则主张,建议灵活工选择2023年4378元的最低缴费基数进行补偿,避免后期再次补差。可见,2023年灵活工也将面临新的保险给付标准,相比去年有所提高。如果按最低档次付费,一般每个月要筹到几十块钱。不过,下半年多地开始公布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数据。Flexworkers已经为此支付了赔偿金,将重新计算,补足欠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社保灵活就业个人缴费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