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走旅游公司赚钱吗怎么样?

亲历评测:VIVA>稻草人>走之旅行(及其他小公司)题主问到的这类新型跟团游产品都有共性,小团6-20人,特定主题路线,解放筹备时间、规避踩雷风险(更地道的美食、景点与住宿),更不会有“打卡式走马观花、强制购物、难吃团餐”等传统跟团游痛点。作为一个没空做自由行攻略的懒人,2017-2019年我体验了几次老牌小众旅行社;包括2次Viva、2次稻草人的旅行团,都是西北、西南线,感觉很不错。疫情之后,2021年,我参加了一家叫走之旅行的新小众旅行社,一个是它传播做得好(小红书、B站上许多KOL晒出“走之”Vlog),其次也想看看新的这类公司怎么操作的,它大概可以代表新出来的一批小众旅行社的风格。不过他们家的价格几乎每条线都比Viva贵1-2K。咨询他们客服,客服回复“自然有贵的道理”。我先说一下体验结果“贵的真的没道理”。所以建议所有想要体验这类小众旅行社的网友,按需选择,擦亮眼睛,莫踩雷!VIVA、稻草人、走之旅行 产品横向评测【产品定位】目标人群有差异“走之”选择的用户年级相对偏小,消费能力强,对价格不敏感,易被网红达人种草,同时更包容、容错率高,基本不太会为难与刁难。Viva用户相对年纪偏大,需求更苛刻,服务难度更高,发生突发情况几率也更高,从而对导游能力、服务标准要求更高。【性价比】走之旅行性价比最低路线方面,“走之-北疆塞外”路线是与稻草人“绚烂北疆”一模一样,也不知道谁抄谁的(但据我所知,稻草人这条线已经出现了有年头了)。酒店方面,“走之”安排的是常规商务酒店(大部分价位在300元左右或以内)标间,其实住着还可以,但收费更低的Viva、稻草人会安排几晚五星级酒店。走之旅行的产品几乎完全对标稻草人,但提供的服务有差异,比如之前提到的讲解服务与酒旅级别等。我必须强调一下餐饮,美食真的很重要,比如Viva与旅行家都能提供的基础服务:自选时会提供当地必选特色美食与餐厅推荐,供大家选择;自费团餐,会提前告知餐厅与菜品情况,及提供点菜建议;超过15人一起,安排两桌,避免拥挤。“走之”没达到,造成不好的体验:被绑架,被定食感觉很差;能花1w多元参团的人,大部分不会在乎多花点钱吃点好的;Viva与稻草人都会包含1-2次必吃榜级免费餐,这让用户感受很好(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很加分)。 【导游水平】导游水平鸿沟差距“走之”的导游,更像是一起来参团旅行的游客,很年轻,带队经验不足;当用户质疑时,很有态度“结束后会有评分表,你可以给我打分。”体验打折扣。同样是新起跟团游,为什么“走之”导游的经验与标准会低很多呢?据行业人士透露:“走之”导游薪水只有稻草人一半,也就是虽然“走之”收费比稻草人只高不低,但“走之”给到导游岗位的成本很低,也就导致无法找到更有经验、更专业的从业者供职(没有经验的学生有一定组织能力也可以来“走之”兼职导游)……那就能理解为什么“走之”的导游无法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了。也能理解为什么导游会委屈,“我只是个兼职导游,又没几个钱,凭什么按照全职专业导游要求我?”“我又不靠这个赚钱,初衷就是免费旅游。”用户不是越舍得花钱就会越包容,用户是需要你投入成本、使用专业人员服务的客户,而不是哄哄就行的小孩子。 与从业者聊导游准入门槛与宣传营造的期待有落差下面我单独说说这次“走之旅行”的感受【吃饭成了大问题】网红Vlog中,KOL各种美食体验,令人垂涎欲滴。我就想象着导游(即“领队”)会带着去沿途各地很好的餐厅打卡体验最有特色的美食。结果,前几天基本是“吃不好+吃不饱”噩梦。第一日,晚餐全尬吃抵达乌市当晚,导游在群里安排大家到一家“指定的饭店”聚餐。因为之前在Viva或稻草人,头一天晚上都不会安排聚餐,直接在酒店找一会议室进行行程说明与破冰;所以我想着,这也许是”走之”安排的免费团餐,那就吃吧。到了餐厅,首先发现餐厅毫无人气,几乎没有客人;其次上菜奇慢,吃光一道才有下一道;再次,导游点的菜不多,且因为上菜慢,大家都不想加菜了,没吃饱就各自去吃第二顿;最后,导游全程尬聊,大家全程尬吃,直到吃完饭大家还是不认识,没有破冰。次日,导游在群里发起群收款。咦?原来不是免费的。既是自费,为何不是导游推荐餐厅,大家投票选择去一家更靠谱、热闹的地方聚餐? 餐厅拍摄第二日,午餐挤成狗坦白说,午餐伙食还不错,与网红Vlog视频展示的差别不大。但问题在于,小20人挤在一张圆桌上,真的坐不下。鲲鹏之大,大到一锅炖不下。如果“走之”稍微多留点心,应该早就能看出来一张桌子20人真的坐不下,不过也可能是本次团友都比较大只…同时转盘太硬、女生根本转不动,菜转到面前已经吃光了……“这是什么菜?”“这是大盘鸡!”“鸡呢?”此外,因为有人不吃羊肉,一家羊肉焖饼店,导游直接安排了牛肉焖饼。心心念买了个康师傅,仔细一看,印着“康帅博”。来自微博KOL Vlog截图第三日,家访“被定食”第三天,导游说行程有“牧民家访”,顺便在牧民家吃饭。听到“家访”二字,第一反应是到牧民家检查一下小朋友作业、跟家长聊聊天。结果过去发现,环节只有一个——吃饭。饭菜是“走之”安排好的,进屋之前就像猜盲盒,你根本不知道你将会吃到什么?大盘鸡、抓饭、皮辣红、土豆丝、番茄炒蛋,1串烤肉、1杯奶茶。其实也还不错,只不过天冷,饭菜稍微有点透心凉、心飞扬。次日,熟悉的一幕再次出现,导游发起群收款:大盘鸡180元/盘、抓饭80元/盘。顿时我老泪纵横,不是因为贵,毕竟是景区成本高,这个价格很正常。我哭的是自己怎么那么弱智,竟然又以为是免费的活动环节。因为毕竟吃什么没让我选、多少钱没提前跟我说。莫名其妙地“被定食”,这不是“牧民家访”啊,这是“牧民制霸”。来自B站KOL Vlog截图就餐层面,“走之”最大问题是:没给到用户“选择权”与“知情权”。没有提前告知,让用户被动食用安排好的食物……不得不吃。钱花了,没吃好。就成了隐形消费。你不能默认用户已知你的规矩。而且每顿饭主动提前介绍一下餐厅、让大家点个菜(照顾忌口)、提醒一下付款范围,以及给大家自己选择的权利……真的没有很难。【导游完全无备课】导游是跟团游产品中最重要的元素,导游出色与否,直接决定了产品交付的成败,而什么是导游的核心竞争力?——讲解。新疆,一个多少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我认为大部分中国人都对新疆充满了期待。就我而言,十年前就想来新疆,因为“走之”宣传的好,我把第一次新疆之行交给了“走之”。我想象中的场景特别清晰,“全程讲解——知识分享”:随着旅行进程,望着车窗外的风景,听着导游的讲解,身临其境地感受沿途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文、民族历史、地理景观”……多么美好的体验!这个期待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之前无论在Viva还是稻草人,导游都具备极强的讲解能力;对当地地理、文化、历史知识储备极其过硬,在途中我可以全程聆听导游的知识分享。我甚至认为旅行中一半的费用,都是付给导游提供优质讲解服务的。结果,作为价格比Viva贵将近2K的”走之”旅行,为用户配备的导游全程都在讲解什么呢?答案是:在放歌+玩儿桌游……几乎没有任何对当地风土人文地理历史的讲解。你还不能多问,一问就尴尬,因为TA真的不知道,TA还得去问司机或百度,这个步骤,还不如我自己去直接问司机或百度。所以,我建议”走之”旅行再降低一点用户人群的年龄上限,应该选20岁以下的00后,大概他们只听歌和玩桌游就够了。询问之前合作过的导游产品不成熟是大问题综上所述,归根结底还是“走之旅行”的产品不成熟,没有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旅行进行中的最初2天是最考研产品力的,用户经过网络宣传、前期沟通后产生了巨大的期待感。此时的用户心理状态比较兴奋,会无意识的将实际体验和之前形成的理解做对比。这个阶段,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要素是:产品力。无论是网络红人的种草、详情页的产品表达,还是付款阶段构建的信任,这个时候都需要和真实的情况拿来对比了。所以说好产品是一切的前提,如果没有产品力的关键一环,前面的阶段的营销和运营都是在沙中堆塔,瞬间崩塌。而 “走之旅行”给我最大感受是:产品交付不匹配宣传营造的期待,收取了同业较高价格却只提供了同业低水准服务。“走之旅行”在用户体验各个环节(酒店、就餐、导游等)压缩成本,说明创始人开这个公司的初衷就是为了走流量、赚快钱。反观Viva和稻草人,多次体验下来,两家公司服务水平一直可以维持在一定高的标准;能把新客户变成老客户、甚至愿意去推荐分享的自来水;以这个角度看起来是不忘初心的。Finally,引用旅游行业资深从业者、谱见文旅创始人许义老师一段话:好产品是一切的前提,也是公司生存的根本,产品设计必须原创、亲自踩线和考察,产品一定要好,一定要好,一定要好,不能欺骗和消耗用户的信任。所有的产品设计,大到出境跟团小到Citywalk,都有明确的产品标准和流程,过程很清晰,方法可复制,哪些能做,哪些伤害用户信任的事情坚决不能做。所有的产品都是针对用户的解决方案,解决的问题是游客如何快乐,每个用户每次出行都可能有不用的旅行场景,送给妻子的一次蜜月/带家人的一次度假/带孩子的一次亲子时光,每一个产品都要有用户思维考虑背后的需求和心理感受,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次旅行,我们能不能为他的这次旅行做点什么,能够多给他一些快乐。旅游公司和用户是彼此认同和尊重的朋友,感谢用户信任并选择,同时也要值得这份信任,只有信任和靠谱,才能带给用户确定性和稳定的预期,因为这个确定性,他才能放心的选择我们,并且推荐给身边人,真正把旅行交给我们。不多说了,我要回上海吃新疆菜去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游公司赚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