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珍宝馆镇馆之宝都有哪些宝物?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宫廷珍宝,大部分是出自紫禁城内掌管营造的机构——造办处奉旨制作的,还有一些则是逢年节庆典时地方官吏的朝贡品。这些珍宝大都选用金、银、玉、翠、珍珠及各种宝石等名贵材质,并征调各地著名匠师设计制造,竭尽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经年累月,其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在应用上,广泛涉及宫廷典章礼制、宗教祭祀、日用生活及休闲玩赏等各领域的活动,处处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尊严,皇家的雍容华贵与典雅,具体细微地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貌。清代宫廷珍宝在今天所承载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材质与工艺的价值,它们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是那段历史的传神写照,是民族精神凝结而成的璀璨瑰宝。几案的诗思—陈设器物紫禁城内有房屋九千余间,其中主体建筑依其功能的不同,屋内陈设的器物也有所不同。展览中的物品过去多陈设于寝室、书房等内廷中,大多以金银、玉石、珠宝等材料制成,规格多样,色彩鲜明,造型别致,工艺巧夺天工,且富于审美与装饰情趣。题材多为吉祥纹饰,如“福禄寿”、“梅兰竹菊”、“群仙祝寿”等,寓意富贵喜庆,反映出当时宫廷的习俗。【大禹治水图玉山】玉山用料产自我国新疆和田密勒塔山,为致密坚硬的青玉。玉上雕成峻岭叠嶂,瀑布急流,遍山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此景即用夏禹治水之故事。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玉山背面上部阴刻乾隆皇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玉山底座为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此玉山由当时两淮盐政所辖的扬州工匠雕凿制成。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运到北京后,乾隆皇帝钦定用内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由清宫造办处画出大禹治水纸样,由画匠贾全在大玉上临画,再做成木样发往扬州雕刻。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时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帝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乾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最后由乾隆帝钦定,安放在宁寿宫乐寿堂内,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大禹治水图玉山,清乾隆,高224cm,宽96cm,座高60cm,重5000kg【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青玉菊瓣洗式盆,四角雕成双叶菊花形,菊花上嵌红宝石、绿料,盆下腹又雕叶纹,上嵌绿料并错金线为脉络。盆中有青金石制湖石,并植5株染牙叶水仙,雕象牙为根,白玉为花,黄玉为心。水仙主题的盆景取“芝仙祝寿”之意,宫廷庆帝后寿诞之时,地方官多有呈进。据《宫中进单》载:“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福康安来京呈进碧玉水仙盆景成对。” 此件很可能即为其一。此盆景风格清雅,玉盆为典型的痕都斯坦风格,盆中景致牙叶挺拔,玉花明秀,反映出清代乾隆年间雕刻业盛期的工艺水平。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清中期,造办处造,通高30cm,盆径18-13cm。清宫旧藏【银镀金累丝长方盆穿珠梅花盆景】银镀金累丝长方形盆,盆口沿垂嵌米珠如意头形边,每个小如意头中又嵌红宝石。盆壁累丝地上饰烧蓝花叶纹和各式开光,烧蓝花叶上又嵌以翡翠、碧玺、红宝石做的果实、花卉等图案,开光内则以极细小的米珠、珊瑚珠和翡翠等宝石珠编串成各式花卉图案。盆上以珊瑚、天竹、梅花组成“齐眉祝寿”景致,银累丝点翠的山子上满嵌红、蓝、黄等各色宝石。山子后植银烧蓝梅树、珊瑚树和天竹,梅树上以大珍珠、红宝石、蓝宝石穿成梅花,天竹为缠金丝干,点翠叶,顶端结红珊瑚珠果,纤秀华丽。此盆景镂金错玉,穿珠垒银,遍铺宝石,特别是一树梅花珠光宝气,共用大珍珠64颗,红蓝宝石216粒,精雕细作,鬼斧神工,令人目眩。银镀金累丝长方盆穿珠梅花盆景,清中期,通高42cm,盆高19.3cm,盆径24-18.5cm【蓬莱仙境玉石仙台】此仙台前窄后宽呈梯形,坐落在紫檀嵌银丝的台桌上。它以“群仙祝寿”为题材,用紫檀木雕成“蓬莱仙境”、“洞天福地”、“玉宇瑶池”三仙洞,由近及远上升排列,或位于峻峭的山峰上,或巍然屹立于海水中。西王母手持如意端坐在“玉宇瑶池”洞内,二侍女手持宫扇侍立于两侧。洞外的蟠桃树硕果累累,白猿正在给西王母献寿桃。八位仙人手持宝物从四面八方赶来为西王母祝寿。高岩深谷中植被繁茂,梅花鹿雀跃其间,蝴蝶翻飞翩翩。史传,西王母为长寿仙人,她在所居之地种植蟠桃,三千年开花、结果。每逢蟠桃成熟时,王母召集群仙大开寿宴,称“瑶池集庆”。西王母遂以长生不老的象征世代相传。匠师用玉石、金星石、绿松石、翡翠、玛瑙及各色晶石等贵重材料雕琢出白猿、老寿星、八仙、童子、梅花鹿以及翠柏灵芝、奇花异草,表现出仙境之神奇美妙。此为慈禧六十寿辰时大臣恭进的寿礼。蓬莱仙境玉石仙台,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北京制造,高130cm,长117cm,宽96cm【犀角镂雕花木人物槎杯】此器以亚洲犀角雕成。槎形,槎首蒸栗色,槎尾部呈棕黄色。作者采用圆雕、浮雕等技法,将犀角斜切,内部掏空。槎杯造型为瘿节累累的枯树形舟,舟首枝杈穿孔,流在枯木舟的尾端。一长髯老者背倚枯枝端坐于槎中,身着长衫,头戴素巾,右手置于膝上,左手捻胡须,面带微笑,向左观望,神态极为祥和。人物左侧的枯枝上挂一拂尘,雕刻细微,似随风摆动。槎下水波翻涌成漩,似在激流中航行,水浪纹层次分明,细入末毫,雕工精细。此题材出自张骞乘槎寻河源的典故。槎杯造型别致,用刀流利,打磨精细,雕功简洁流畅,通过作者细腻的刻画,将老人虽是险水行舟,但胸有成竹,犹如闲庭信步的神态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是犀角雕刻中的珍品。犀角雕槎形杯,明末,高8cm,最长处长16.8cm,最宽处8.2cm【金錾花如意】器身上部弧凸,背部扁平,首、中、尾三部分外膨呈椭圆式,其形制是仿照清中期宫廷流行的三镶如意的式样而制。通体錾刻镂雕缠枝花,花纹繁复,玲珑剔透。其内中空,首、中、尾三部分分别设随形椭圆盖,以合页与器身相连,可以放置香料,设计极为巧妙。三个盖面均以碧玺为花瓣、珍珠为花芯、红宝石为花瓣、翡翠为叶片组成花卉图案。在盖上一周、整器上部边缘一周和背部边缘一周均满嵌碧玺、翡翠、蓝宝石、料珠等,形成颜色相间的宝石装饰带,其用量超过百颗。配黄色寿字结并下连丝穗。金錾花如意,清中期,长58cm,首宽16.5cm【木胎海棠式盆翠竹盆景】盆木胎,略呈椭圆形,四出海棠式,凸沿,敛腹,四如意足。口沿髹金漆,盆外部于淡蓝色地上以金漆描绘冰梅纹,花朵用红色勾边,色彩鲜明悦目。盆内以碎料块为盆土,点缀点蓝金属叶片,上立翠竹三竿,绿色明快,质地纯净,用金属丝缠裹绿色丝线弯折而成的枝条嵌于竹竿中,顶端系翠叶子,错落有致。竹竿旁放置青玉湖石三具,并翠竹笋一只。竹竿相拥而立,湖石、竹笋距离稍远,繁简高低相映成趣。这件木胎海棠式盆翠竹盆景材质名贵,制作细腻,风格清雅,是案头清供中的佳品。木胎海棠式盆翠竹盆景,清中期,通高18cm,盆口最长23.5cm,最宽16cm【金胎珊瑚桃式盒】盒为桃形,分为器和盖两部分。盒内为金胎,外为红珊瑚面,满琢纹饰。顶中部琢一篆书团“寿”字,字上面凸雕一展翅的蝙蝠,寓福寿之意。盒上半部琢云气纹,云气中有9条龙游弋其中,龙身辗转腾跃,时隐时现,极为生动。下半部琢海水托云气纹,海水湍急。此盒造型生动,金胎外面的珊瑚系由多块珊瑚粘接而成,严丝合缝,毫无破绽,工艺复杂,技艺精湛,珊瑚成色上佳。此器既可做清代后妃们盛放珍宝的首饰盒,又可做精美的工艺陈设品。此盒藏有一对。金胎珊瑚桃式盒,清,高19cm,长22.5cm,宽20cm【金瓶珍珠花树景】瓶金质,九成金。扁方形,两侧饰狮耳衔环,以錾刻的菱格纹为主体纹饰。银质内胆。瓶中插黄金树,以碧玉为叶,珍珠作花,金丝为蕊。这种将金与珠、玉结合的工艺同北方少数民族的金器制作可能有着内在的文化传承关系。金瓶珍珠花树景,清,通高56.5cm,最宽27cm,瓶高20.7cm【金嵌松石双耳扁方瓶】 瓶金质,八成金。方形口、足,口外饰卍字纹,器两侧饰兽耳衔环。瓶身广泛运用累丝和镶嵌工艺,组成玉兰、梅花、菊花、松枝、鹤、鸟、蝶等图案。清代金器工艺在继承明代多嵌饰的基础上发展为将金与其他材料混合制作器物。金嵌松石双耳扁方瓶,清,高25.5cm,口径10×8cm【蜜蜡象耳活环瓶】瓶暗红色蜜蜡质,微泛光,桃形。狮形盖钮,椭圆形瓶口,口沿饰一周回纹。瓶颈两侧饰象耳,耳下有环。器下部环绕镂雕松、灵芝、桃。作品造型古拙,与蜜腊的颜色和质地相配合。引人注意的是,所雕之桃中空,实为一小水丞,上面有盖可以打开。瓶配染牙镂空云蝠纹座。此作品既可陈设也是文房用具。清宫文房用具中水丞的造型非常丰富,形体多小巧玲珑。为与文人追求淡泊自然的雅趣相适应,水丞以动物、植物造型为多,表现了满清皇家接受中原文化的一面。蜜蜡象耳活环瓶,清,高21cm,口径6.6×5.5cm【翠雕人物山景山子】山子翠玉质,带翠玉玉皮颜色。山子上圆雕人物山景。一面利用翠色的深浅表示色泽的不同,采用深雕、凸雕等技法琢出山景,山间有溪流、松树、石阶路和亭台。两老人立于亭前交谈,一童子肩扛小锄及花篮随后。另一面保留了玉皮的颜色,琢成山石、松树、流水、飞鹤与双鹿等纹饰。此器既有玉皮的黄色,又在翠绿中含有白色,绿白分明,黄绿相间,色彩鲜艳。全器构图合理,景物比例适当,透视感强,是非常珍贵的山形陈设品。翠雕人物山景山子,清,高16.1cm,长24.7cm,宽10.5cm【红白玛瑙巧做双鱼龙花插】花插玛瑙质。为红白双色玛瑙,做成双鱼式,鱼口张开,空腹可实用。二鱼身尾相连,红白分明,双双呈身体向上跃起状。鱼身不仅有鳍还有双翅,口外雕火珠,表明是鱼龙。鱼尾部开叉形成器足,身侧凸雕灵芝多个。下配以紫檀红木雕海水纹座,海水浪花翻卷,两只小水螺浮在浪尖上,二鱼身置于座上,似两条刚从水中跃起的欲跳龙门的锦鲤。红鱼尾部内侧有阴刻横行四字篆书款“乾隆年制”。此为清中期玛瑙俏作的代表性作品。红白玛瑙巧做双鱼龙花插,清,通座高23cm,最宽12.5cm来源:故宫博物院 珍宝馆致力于传播国内外传统文化和陶瓷文化,全方位报道传统文化和陶瓷行业最新资讯和动态。关注百家号“碗姐说瓷”,学不一样的陶瓷文化知识,了解最新陶瓷行业资讯! ~点赞收藏 转发评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正品名窑瓷器,请点击“了解更多” 搜索:碗姐说瓷
故宫珍宝馆和钟表馆值得去吗?故宫珍宝馆和钟表馆,是非常值得去观看的。故宫珍宝馆和钟表馆是北京故宫非常著名的景点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去观赏。珍宝馆是一座宝库,里面有许多宝石和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还有珍珠、翡翠、象牙玉雕等。珍宝馆顾名思义,就是装了许多珍贵宝物的博物馆。钟表馆里面,则展示了许多国家的钟表。钟表馆里面有什么?钟表馆是收藏、展示各种钟表的场所,里面通常会有以下展品:1. 古代钟表:包括古代的日晷、水钟、沙漏、蜡烛钟、机械钟等,这些钟表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钟表制造技术的重要里程碑。2. 现代钟表:包括各种机械表、电子表、智能手表、挂钟、闹钟、座钟等,这些钟表具有现代化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艺术品和工艺品的代表。3. 钟表零部件:包括各种钟表的齿轮、发条、摆轮、游丝等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是制造钟表的基础,展览可以让观众了解钟表的制造工艺和结构原理。4. 钟表修复工具:包括各种钟表修复、维护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放大镜、螺丝刀、钳子、油脂等,这些工具是钟表修复师必备的工具。5. 钟表文化展品:包括与钟表相关的文化展品,如钟表书籍、画作、雕塑等,这些展品可以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钟表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总之,钟表馆里展示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和钟表相关展品,可以让观众了解钟表的历史、文化和技术,感受钟表的魅力和价值。钟表馆里的馆藏大多是清朝时期西方各国使者供奉给皇帝的西洋钟表。每个钟表都是独一无二的,除了报时功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它们的表演功能。钟表馆内的钟表大多来自英国,也有部分来自法国、瑞士等其他西洋国家。这些钟表在清朝开始时大量流入中国。除了普通的计时功能外,这些钟表还以精美的工艺和复杂的机械结构而闻名。在钟表馆里,你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钟表,包括挂钟、座钟、怀表等。这些钟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是艺术品和文化遗产的代表,展示了西方钟表制造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与融合。钟表馆通常展示和陈列各种类型的钟表和计时器,包括传统机械钟表、石英钟表、自动机械表、怀表、挂钟、座钟、手表等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钟表馆展品:古代钟表:展示古代的日晷、水漏、沙漏等计时工具,以及古老的机械钟表,如重型大钟和塔钟。机械钟表:展示各种机械钟表,包括机械腕表和怀表。这些钟表由复杂的齿轮、摆轮、发条和其他机械构件组成,依靠机械运动来计时。石英钟表:展示使用石英晶体技术的钟表,这些钟表利用石英晶体震荡来稳定计时。自动机械表:展示自动上链的机械腕表,这些表通过手腕的运动来为发条提供能量。珍贵钟表:展示一些珍贵的、历史悠久的或有特殊设计的钟表,如限量版手表、复杂功能表和名人收藏品等。除了展示钟表,钟表馆也可能提供有关钟表制造工艺、钟表历史和钟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教育内容。钟表馆在故宫的什么位置?钟表馆位于故宫博物院的西北角。1.这是因为钟表馆是故宫博物院的一个展馆,通过在西北角的位置,使得参观者可以在欣赏钟表文物的同时,进行全面、优美的游览。2.此外,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到多种钟表制造技艺和文化背景的展览,还可以欣赏到高科技的时钟展品,提升参观者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欣赏水平。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客服!

故宫的珍宝馆是一座宝库,在这个馆里有各色宝石,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珍珠翡翠,还有金丝凤冠、象牙玉雕等。珠宝镶嵌还常用翡翠、碧玺、青金石、绿松石等彩色矿石和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引入的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睛石等,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这里重点介绍上图左上角的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也称“三龙两凤凤冠”)有人将它称为“镇厅之宝”,非常吸睛。该凤冠主人是明神宗孝靖皇后,制作于明万历年间,高35.5厘米,径20厘米,重2.95千克,1956年北京市昌平区定陵出土。珍宝馆中展出的帝后服饰中,这件凤冠是惟一的一件明代皇后的凤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宫珍宝馆镇馆之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