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威海北洋没有在1930年代收回,是否会成为中国北方的香港?最后带动青岛让青岛成为北方的深圳?

威海人,说一下胶东和山东其他地区的一些趣事吧。1、胶东大致包括烟威青地区,烟台、威海、青岛。胶东的方言与民俗与山东其他地区有明显不同。语言方面,胶东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胶辽官话」,与大连人的方言几乎一致。烟台和威海的方言类似,青岛方言和烟威方言不同,也和山东方言不同,自成一派。所以不要惊奇为什么我能听懂大连人说话却听不懂除了威海以外的山东人说话了,因为我真的不会说啊,老师。2、煎饼在山东并不是普遍流行的食物,我第一次吃煎饼是19岁去临沂旅游时吃到的。3、但是山东人不管哪里,都喜欢说倒装。如果你当着一个山东人的面指出来,他她它一定会回答你「没有吧,我觉得。」4、山东的经济模式是典型的县域经济,尤以胶东地区为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山东的GDP总量几乎一致处于前三位,虽然素有「鲁吹」的美名....5、胶东地区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尤其和日韩有关。不管是否愿意承认,胶东的各行各业,都有很深的日韩影子。烟台苹果中最出名的品种,叫做「红富士」,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从何处而来;而威海的造船业巨头,叫做「三星造船」。6、威海卫在近现代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晚清的北洋水师,在威海的刘公岛上,鼎盛时曾排名亚洲第一,全球第九,威震东亚。在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曾重创日本联合舰队。令人唏嘘的是,海战中还可以一战的舰队,最终由于陆上的失守,被岸上的炮台轰沉。现在在威海的海底,还静静地躺着许多当年舰船上的设施。7、不过现在的威海港,停泊了一艘1:1复制的定远舰。100多年前的这艘功勋战舰,排水量7670吨,航速14.5节,一时间风头无俩,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中国海军最大排水量记录。305毫米主炮在中国海军历史上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是150毫米副炮的标准,也都是很少见的。不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8、威海曾经和香港一样,也是英国的殖民地,总督是庄士敦,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英属威海卫和香港的联系十分密切,前香港特首梁振英,祖籍就是山东威海。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从英国手中收回威海卫,这时的威海卫是中央直辖市。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要把石岛打造成中国北方的小香港。石岛是威海下面的县级市荣成市下面的一个管理区,现在拥有中国北方第一大渔港:石岛渔港。9、所以石岛一度是有名的三不管的地界,因为船员大多只在这里停留几日,带来大量的商业机会的同时也成为了当地的不稳定因素,犯案后登船出国的大有人在。人们甚至可以在石岛找到俄罗斯黑帮活动的痕迹。荣成某沿海养殖区10、作为县域经济的代表,胶东县市的经济到底有多发达呢?以我的家乡荣成市为例,作为一个只有63万人口的县级市,2017年全年GDP为1160亿元。1160亿是什么概念呢?同年,西藏的GDP为1310亿,而青海全省的GDP为2642亿,也就是说胶东地区的一个县的GDP约等于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一个省级自治区的GDP。11、所以荣成(县级市)的人均GDP为26730美元,若以国家计,大约排在全球第31位,略高于中国台湾的24577美元,略低于西班牙与韩国。12、胶东地区的发展,与日韩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胶东人,都有到日韩务工的经历,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而胶东最近的増长乏力,也与中日韩三国间的局势有很多关系。13、由于威海的特殊区位优势,冬季风从海洋刮来,带来大量的降雪雪,十分适合泡温泉和滑雪。威海汤泊温泉14、和山东人拉近关系的第一准侧,就是和他一起吐槽山东卫视。我可以为大家提供几个话题,红会福娃娃、鬼门十三针、济南天伦不孕不育医院。15、在山东,如果拿不准怎么称呼别人,统一叫「老师」或者「师傅」肯定不会错。但是在胶东,老师一词不能加儿化音,应为老师(四声),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该词可以用来挑衅,例如“你这个老师真有意思”16、胶东人的参军热情非常高,还是以我的家乡荣成市(县级市)为例,根据当地政府的统计信息,荣成籍将军共有172位,其中上将3人,王茂润上将、李耀文上将、姜福堂上将。威海市除荣成的3位上将,还有王海上将(威海)、孙忠同上将(威海)、迟万春上将(文登)。17、胶东的经济发达,但是在改革开放早期,胶东的经济也通过一些灰色地带甚至是通过违法的方式进行,比如去外国打黑工,或者利用码头进行走私活动。现在在威海的街头,偶尔还能看一些右舵的凌志轿车。18、当然,这些灰色地带也滋生了贪腐现象。根据烟台市法院的判决书,荣成市的公安局局长(副处级)于新壮已查明的家庭财产共计人民币6924.47万元,另有玉石、字画、象牙等物品共计1428件,购物卡和购物券一宗。数额之大,触目惊心。19、说点轻松的。每年冬天,都会有许多来自西伯利亚的天鹅到威海过冬,形成了许多天鹅湖,比较出名的有烟墩耩的天鹅湖和荣成市政府附近的樱花湖。20、荣成方言中一些词汇,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比如「闻」味道,荣成人会说「听」。如果你的威海小伙伴和你说「听一听这是什么味道」,请不要惊讶,他只是语言乱码了。21、想起来再说22、请荣成市旅游局给我打钱!参考资料:1、荣成市人民政府 荣成籍将军2、2017年荣成市政府工作报告3、山东荣成市公安局原局长于新壮数罪并罚,与妻子同庭受审
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在《万里长城永不倒》一歌中,开篇即唱道“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自1840年被英国一炮轰开国门至20世纪初,清朝经过数十年近代化历程的洗礼后,尽管依旧未改帝制社会的状态,但在各种对外事务的处理上已经不再像之前那般幼稚。反之,中国人开始学会利用国际社会承认的规则,正当地收回原属于中国的合法权益。01山东明珠“威海卫”自1897年开始,德国、俄国、英国先后利用教案等手段,从中国攫取胶州湾、旅大港、威海卫,其中又以英国夺取威海卫最为无耻,是完全借助德、俄两国的东风在中国打劫的行为。1898年7月1日,中英两国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规定将威海卫及其附近水域租借给英国,用作英国的海军港口基地。但条约中有一条内容十分诡异,那就是英国不像强占中国香港时那样,直接规定租期为99年,在强占威海卫时并未规定具体租期,只是将其与俄国强占中国旅大港的时间相关联。米字旗下的威海卫英国之所以未规定租期,完全是为了针对俄国,因为当时英俄两国是不折不扣的死对头,与其说英国占领威海卫是出于什么具体的利益,还不如说是与俄国之间的竞争攀比,一旦俄国从中国撤出,英国也就随之撤出。因此,英国占领威海卫就不像占领香港那样牢固,而是随时处于变动之中,而其中的关键因素即是俄国。1901年,大清与八国联军签署《辛丑条约》,随后与俄国展开收回东三省权益的谈判,双方尽管签署了《交收东三省条约》,但俄国却始终以无耻的态度强行拖延条约执行的时间。随着俄国在东北势力愈发膨胀,与新晋东亚霸主日本之间的冲突也愈发严重,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在战争中大败,随后不得不撤出东三省,并将权益转交于日本。东三省的易手不仅是东北的问题,还牵涉到威海卫的问题,既然俄国已经撤出,那英国占领威海卫顿然就失去了“合法性”。旅顺港口02英国政府的小九九其实英国政府并没有认真估量威海卫的价值,其在威海卫的利益牵涉也并不多,但英国占领威海卫对日本来说却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早在日俄开战之前,英日两国便都考虑到了英国在威海卫的租期问题,尤其是此时的日本政府,迫切表达了对英国继续占领威海卫的请求,日本认为英国占领威海卫可以为其提供强大的后援与信心支持,因此万万不可撤出威海卫。英国殖民者在威海卫日俄战争结束后,威海卫的租借问题已经变成了明面上的问题,英国外交部随即向驻华公使萨道义咨询是否要撤出威海卫,萨道义回复说,英国一定不要主动向清政府提撤离问题。在他的设想中,一旦清政府利用战争收回旅顺、大连,届时再讨论威海卫也不迟,若清政府未能够收回旅大港,而是由日本从俄国手中接手旅大港,那么英国便可以继续以他国占领旅大港为由,向清政府提出继续占领威海卫的要求。时任英国驻华公使萨道义当时的英国并不是铁板一块,没有给英国带来什么实质利益的威海卫在一些英国人眼中无异于鸡肋,与其强占还不如主动归还中国,以谋得清政府的好感。但在英国驻华商户总会以及驻华公使等多数人的坚持下,英国政府还是确定了以不撤退为主要意向的对华备忘录。英国殖民者03清政府主动出击英日两国互通有无,就中国领土打着小算盘,他们忘了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是1840年代的中国。1905年在日俄战争时,大清驻法公使刘式训赴法上任时,法国政府告知刘,一旦英国归还威海卫,法国也将归还广州湾。1906年初,刘式训向政府发电,详细介绍了英国租借威海卫条约当中的租期“漏洞”以及目前的国际局势,并称中国政府一定要抓住外交时机收回威海卫,因为威海卫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对中国来说是一处优良的海军基地与港口。当时不仅刘式训一人建议收回威海卫,在1905年载泽出访日本时,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曾向其建议收回威海卫。在英国的许多中国官员或民间人士也通过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发现,英国针对威海卫一事并不是铁板一块,收回威海卫是切实可行的。于是1906年夏秋时节,中国政府正式向英国发出照会,表达了想要收回威海卫的想法。谈判桌上的中英官员1906年10月,驻英公使汪大燮正式收到清政府要求其与英国展开交涉的电报,汪大燮随后与英国外交大臣格鲁展开谈判。汪大燮提出尽管旅大港可能不会回到中国手中,但这与威海卫是否回到中国手中并无半点关系,当年的条约中只提及俄国占领旅大港一事,并未说英国可以在其他国家占领旅大时同样拥有霸占威海卫的权力。在汪大燮提出交涉之后,英国外交部表示将会在11月向他表达英国的正式回复。当时的英国外交部面临着来自殖民部、战争部、英国在华总商会、驻华公使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或认为威海卫战略位置重要,是一块绝佳的海军基地,或认为归还威海卫是助长中国政府的气势,总而言之,威海卫绝不能归还!驻英公使汪大燮11月21日,英国政府正式给汪大燮回复,傲慢地表示此时的英国政府必须履行与日本的盟友约定,英国占领威海卫既是英日联盟的保障,还是英日两国共同“保护”中国权益的保障,英国就是占领着威海卫,也不会对中国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当中国政府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的时候,英国自然会将威海卫归还中国。英国的这种措辞无异于将归还威海卫的时间无限拖延下去,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是否能够建成一支像样的海军完全取决于西方的武器舰艇,一旦英国对中国海军建设进行掣肘,中国将永无建成强大海军之时日,威海卫的归期自然也就无限拖延下去了。英国军舰在威海卫04文史君说20世纪初威海卫外交事件尽管以失败告终,但却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如果说之前的中国人是服从或“破坏”条约以对抗西方,现在则学会通过条约当中的漏洞,并借助现代外交方式与他国展开正当交涉。中国人学会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在十几年后,中华民国政府将继续沿着这一思路向前走去,在一大批优秀外交官与国际法专家的支撑下,先后废除了多项不平等条约,开启了中国外交的“黄金时代”。1930年,国民政府终于从英国手中收回了威海卫。国民政府从英国手中收回威海卫05参考文献李文杰:日俄战争之后中国收回威海卫的尝试与曲折》,《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美〕Clarence B. Davis、Robert J. Gowen:《英国人在威海卫:帝国非理性之例研究》,王瑞君译,〔济南〕《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 年第4期。(作者:浩然文史·刘越)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海北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