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寻思去投青州哪?

  慕容绍(?~395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太原王慕容恪次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前燕灭亡,慕容绍随慕容暐等慕容氏宗族进入前秦,官任阳平国常侍。公元384年,慕容垂与前秦决裂,慕容绍随慕容楷,盗走了苻丕数百匹骏马以响应慕容垂,被封为镇南将军 、陈留王爵位,历任冀州、青州、徐州刺史。公元393年,慕容绍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公元395年,慕容绍率军随慕容宝征伐北魏,参合陂之战燕军惨败,慕容绍战死于阵中,谥号为悼。  人物生平  燕灭入秦  公元370年,前燕被前秦所灭,慕容绍随慕容暐等进入前秦,官职阳平国常侍。  在此期间,慕容绍对他哥哥慕容楷说:“前秦自恃强大,求胜不止,北面驻守云中,南面镇守蜀、汉,辗转运输,遥遥万里,道旁坟冢相望。军队疲惫在外,百姓困苦在内,危亡之时已经临近了。冠军叔父慕容垂的仁爱、智谋、气度出类拔萃,一定能宏扬光复燕国的国统,我们只需要多多保重以等待时机!”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夕,慕容楷与慕容绍一起向慕容垂进言说:“主上(苻坚)的骄纵傲慢已经非常严重,叔父建立中兴大业,就在此行!”慕容垂说:“对,除了你们,谁能和我一起成就大业呢!”  随兄起兵  淝水之战后,前秦在征服地区的统治力迅速下降;公元384年,苻丕奉命派遣慕容垂与苻飞龙率军讨伐翟斌,把慕容绍和慕容楷、慕容农留在邺城。  不久,慕容垂滞留在河内招募士兵,已经达到八千余人,并袭杀了苻飞龙,渡过黄河派使者告知留在邺城中的慕容绍和慕容农,让他们设法起兵响应。  当时天色已晚,几人商议后,慕容绍潜出邺城,到蒲池盗走了苻丕数百匹骏马,以等待接应慕容楷和慕容农等人。  十二月二十九日,慕容农和慕容楷带领几十名骑兵着便装逃出了邺城,与慕容绍奔赴列人县,在那里招募居民起兵叛秦 。  四往征镇  公元384年初,慕容垂称燕王,改前秦建元二十年为燕元年,慕容绍随慕容农等人与慕容垂汇合,被封为陈留王、镇南将军。  同年二月,慕容垂率兵包围邺城,进攻前秦冀州牧苻丕,任命慕容绍为冀州刺史,驻屯广阿 。  不久,慕容垂派遣慕容绍与慕容楷前往馆陶,讨伐以东胡人王晏为首的尚未归附后燕的壁垒和部族,其兄慕容楷对慕容绍说:鲜卑、乌桓以及冀州的人们,本是我们燕国的臣民,现在大业草创,人心尚未融洽,所以才与我们对立;当下适合以仁德抚慰他们,而不能用威信震慑他们;我当率军驻守一处,为军队的根据,你去巡视抚慰那些人们,展示我们的大义,他们一定会向我们俯首听命。  于是,慕容楷率军驻守在辟阳,慕容绍率领数百骑兵前往王晏的营地游说,陈说福祸利害,王晏于是随慕容绍前往慕容楷的营地投降,随之远近鲜卑、乌桓和坞堡的民众投降后燕,慕容楷挑选精壮十多万人,与王晏一起前往邺城,留下老弱,设置官吏来管理安抚他们,慕容垂闻讯大加赞赏道:“你们兄弟二人才兼文武,足以继先王(慕容恪)之后!”  公元387年,慕容绍随范阳王慕容德、龙骧将军张崇等率军两万,前往平定张愿;击破张愿后,青、徐、兖州的郡县和民堡不少投降了后燕,慕容垂任命慕容绍为青州刺史,镇守历城。  公元388年,慕容绍受到辟闾浑的压力,退到黄巾固驻扎,慕容垂改任慕容绍为徐州刺史。  讨魏战死  公元393年,后燕任命慕容绍为尚书右仆射 。  公元395年,北魏与后燕逐渐交恶,势如水火,慕容垂派遣慕容宝统率慕容农、慕容麟率领八万军队征讨北魏,派遣慕容绍另外率领一万八千人为后继部队。  到了十二月,北魏皇帝拓跋珪率军登上蟠羊山,突袭在山下河边驻扎的后燕军队,燕军惊慌失措,秩序混乱,纷纷跳水逃命,在人马践踏和水中淹死的士兵数以万计,慕容绍在混战中被杀,谥悼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原创文章,作者大众健康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mopairyx.com/sheying/2023-06-07/62962.html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年初,在冉闵被杀之后,石赵前卫尉李犊举兵,在常山普壁垒(在石邑古县境,即河北省鹿泉市东南)起事反抗前燕的统治。以此为契机,前燕慕容儁发起了对河北腹地的清剿行动,他派遣卫将军慕容恪南下讨伐李犊,李犊很快就投降了。李犊投降之后,慕容恪即转兵东向,再次进攻鲁口的吕护。鲁口保卫战从永和九年的五月开始,一直打到第二年的三月,整整打了十个多月,慕容恪终于攻陷了鲁口,吕护南逃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慕容恪命令前军将军悦绾率军一直穷追至野王,将吕护的部众全部俘获,吕护派遣弟弟弟向慕容儁谢罪,于是,慕容儁任命其为河内太守。在消除了鲁口这一心腹之患之后,慕容儁就任命慕容评为镇南将军,都督秦州、雍州、益州、梁州、江州、扬州、荆州、徐州、兖州、豫州十州诸军事,暂时镇守洛水流域;又任命慕容强为前锋都督,都督荆州、徐州和淮河沿岸诸军事,向黄河南岸推进。在慕容儁的压力下,黄河沿岸的各个割据势力纷纷向前燕投降,这包括前秦河内太守王会、黎阳太守韩高以本郡投降,也包括东晋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东五十里)太守孙黑、济北(今山东省济南长清区)太守高柱、建兴(今地不详)太守高蹇以本郡投降,东晋宁朔将军荣期以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鲁郡(山东省曲阜市)投降,还包括乘势而起的乐陵朱秃、平原杜能、清河丁娆、阳平孙元等人,慕容偶任命朱秃为青州刺史、杜能为平原太守、丁娆为立节将军、孙元为兖州刺史,对这四人均让其留在本地,安抚本部人马,而并未让其到任。同时,在邺城陷落之时,逃往晋阳的刘显之弟匈奴刘宁也投降了前燕,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此人后来又曾投降前秦,当他看到蜗居于并州终究不是办法之后,索性离开了并州的张平,率领两千多户部众北上蓟城谢罪,被拜为后将军。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四月,也就是在桓温伐秦、在灞上鏖战之时,继位一年有余的慕容儁大封功臣,他加封抚军将军慕容军为襄阳王,左将军慕容彭为武昌王;以卫将军慕容恪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镇南将军慕容评为司徒、骠骑将军,封上庸王;封安东将军慕容霸为吴王,左贤王慕容友为范阳王,散骑常侍慕容厉为下邳王,散骑常侍慕容宜为庐江王,宁北将军慕容度为乐浪王;又封弟慕容桓为宜都王,慕容逮为临贺王,慕容徽为河间王,慕容龙为历阳王,慕容纳为北海王,慕容秀为兰陵王,慕容岳为安丰王,慕容德为梁公;慕容默为始安公,慕容偻为南康公;儿子慕容咸为乐安王,慕容亮为勃海王,慕容温为带方王,慕容涉为渔阳王,慕容晴为中山王;以尚书令阳骛为司空,仍守尚书令。当渐次平定了河北之后,慕容儁就将目光转向了山东的段龛。段龛自永和六年(公元350年)七月,从陈留引兵东进占据青州后,就以青州投降了东晋,被东晋朝廷封为镇北将军、齐公。前燕乐陵太守慕容钩与青州刺史朱秃一起驻守在厌次(今山东省阳信县境)。慕容钩自恃身为宗室,总是欺压朱秃。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七月,朱秃率军偷袭慕容钩,并将其杀死,率众南逃广固,依附于段龛。同年八月十一日,慕容儁大规模调动军队,准备讨伐段龛。面对慕容儁咄咄逼人的攻势,段龛决定先发制人。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一月,段龛奔袭慕容儁部将荣国,在郎山将其击败。(郎山,疑为女郎山,在今山东省章丘市东南七里,一名小田山。)取得胜利之后,齐公段龛下书慕容儁,由于段龛与慕容儁是表兄弟关系,因此,他直言不讳,指责慕容儁称帝是一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慕容儁得书大怒,决心一举荡平段龛。永和十一年十一月,他命令太原王慕容恪为大都督、抚军将军,阳骛为副将,与慕容尘所部一起发兵南下,攻击段龛。临行之际,慕容儁对慕容恪嘱咐道∶'如果段龛派军在黄河南岸阻击,我军不能渡河的话,那么,你只用改变计划,命令部队西进,将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的吕护给我抓回来就行。'永和十一年年底,慕容恪率军来到黄河北岸,他分头派出侦察部队到各个黄河渡口,准备船只,并观察段龛的反应。段龛的弟弟段罴建议∶'慕容恪善于用兵,并且前燕军队人数众多、如果听任其渡过黄河,兵临城下的话,恐怕到时候即使请降也不能了。请兄长固守城池,我愿率领精锐部队前往黄河南岸抵御,万幸如果战胜,那么,哥哥再率领大军随后增援,一定能获全胜。如果我不幸战败,那还不如早早投降,尚不失于做个千户的侯爷。'在大敌当前,段罴的这一模棱两可之语,顿时让段龛警觉起来,他拒绝分兵让段罴带领,也拒绝离开广固。段罴不停地请求,段龛大怒,将其诛杀。永和十二年一月,前燕太原王慕容恪率领大军渡过了黄河,距离广固一百里之外,段龛率领三万步骑兵前来迎战,正月三十日,慕容恪在淄水大破段龛军,抓获了段龛的弟弟段钦,斩杀了段龛的右长史袁范等人。此战段龛所部投降的士兵有数千人之多。段龛仓皇逃回了广固城固守,慕容恪进军围住。其后,段龛整顿军队,又趁着慕容恪大胜之后军队懈怠,突出城来,大败慕容恪,慕容恪率军一直逃到安平(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东十里)。慕容恪整军卷土重来,分遣部将四处招抚段龛所属各郡县,二月,段龛任命的徐州刺史、阳都公王腾以及拓跋鲜卑别部单于薛云均率众投降了前燕,慕容恪命令王腾镇守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南),自此,慕容恪从南边远距离包围了广固,切断了段龛与东晋军队的联系。慕容恪一直包围了广固半年之久,段龛认为这样下去迟早被前燕攻克,便派遣段蕴突出重围,前往东晋求救。在收到段龛的求救后,晋穆帝命令驻守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的徐兖二州刺史、北中郎将荀羡领兵北伐。此时,燕将王腾、赵盘分别进攻琅邪(今山东省临沂市北十五里)、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县),臣属于东晋的各个北方州郡一片骚动。荀羡率军北上,进攻王腾的老巢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南),正碰上天降瓢泼大雨,阳都城墙崩塌,荀羡的北伐军将王腾斩杀。然后,荀羡率军继续北上,解救琅邪。荀羡驻军琅邪,忌惮燕军强盛,不敢前进。看到东晋援军到来,前燕众将纷纷建议慕容恪立即发起对广固城的总攻,但慕容恪坚持要以持久之法来攻下广固。于是,慕容恪下令在广固城的包围圈之外,建设房屋,开垦农田,构筑堡垒,深挖堑壕,山东之民争着运粮接济燕军。而相反的,城内却由于粮食断绝,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段龛无奈,将城内的部队全部组织起来突围,早已做好准备的慕容恪纵兵在围墙之内大破段龛军,另外,慕容恪还派出骑兵守住广固城的各个城门,切断了段龛的回城之路。突围失败的段龛亲自拼命冲杀,勉强杀回城内,而大部分军队则未能回城,全军覆没。十一月十四日,段龛双手反绑着走出城门投降,并交出朱秃。慕容恪安抚齐地,将三千多户鲜卑、匈奴、羯族民众迁往蓟城,留下慕容尘镇守广固,以尚书左丞鞠殷为东莱(今山东省黄县东南)太守,以鲜于亮为齐郡(今山东省淄博市)太守。被送到蓟城的朱秃被慕容儁采用∶在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掉脚趾、鞭打致死、斩首并剁成肉酱的残忍办法处死;而对于段龛,慕容儁则先将其封为伏顺将军,然而,就像冉闵的儿子冉智在投降两年多之后被杀一样,心存猜忌的慕容儁也没有放过段龛,在段龛投降半年之后,慕容偶残忍地将其双眼熏瞎之后诛杀,并同时坑杀了段氏部落三千多人。听说广固陷落的消息,荀羡留下将军诸葛攸、高平太守刘庄等三千多人驻守琅邪,参军戴逯、萧辖率领两千多人防守泰山,自己则率领主力大军从琅邪南撤,退回下邳。

十六国时期是一个割据纷争的时代,南方地区东晋好歹能保持大体上的和平,北方地区则各个势力纷纷登场,建立各个小国,这其中以慕容氏建立的国家最多,在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建立了五个燕国,且能人辈出,可惜的是虽然慕容氏在十六国时期显赫一时,但因为内部倾轧不和,互相争斗,最终归于沉寂,从此再无慕容氏的传说,直到金庸《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出现才让大家关注慕容这个家族。
慕容是很多游戏和小说里常出现的姓氏
慕容氏的起源
慕容氏其实是鲜卑三大部族之一,而鲜卑人的祖先主要就是商周时期的东胡人,后来被匈奴人赶走到了大兴安岭鲜卑山居住,从此得名鲜卑,住在乌桓山的也就是后来的乌桓,后来匈奴人被汉朝击败西迁,鲜卑族趁机来到原先匈奴人居住的蒙古高原,成为漠北的第二任主人,不断骚扰汉朝边境,到了汉桓帝的时候,鲜卑分为东、中、西三部,其中居住中部的鲜卑人因为居住在慕容寺,因而将慕容作为自己的部族名号,当然除了慕容鲜卑之外,还有宇文鲜卑、拓跋鲜卑等等,都是当时的大族。
慕容三部
当然除了因为居住在慕容寺之外,他们积极吸取了汉文化,并且以“慕二仪之道,继三光之容”的意思来作为自己慕容部的号,所谓二仪就是天地,三光就是日月星,可以说慕容这个名字一开始就带有美好的意思。
不过当属慕容只是一个部落名,还没有真正成为姓氏,之后鲜卑部族出现了猛人檀石槐,一统鲜卑部落,建立鲜卑帝国,连汉朝多次征讨都无济于事,可惜檀石槐死后鲜卑再度分裂,直到三国时期又一位猛人轲比能出现,轲比能再度一统鲜卑各部,成为曹魏北方心腹大患,不得已,曹魏命人刺杀轲比能,剪除了曹魏北方后患,但也令无人领导的鲜卑各部再度分裂,一些鲜卑或迁移,或依附于曹魏,继续在北方草原生存。
慕容部
其中慕容鲜卑在首领莫护跋的率领下迁居到辽西地区,并且依附于曹魏,跟随司马懿一起征讨公孙渊,立下战功,被曹魏封为率义王,此后多年,莫护跋的子孙都接受了曹魏以及后来的西晋的封赏,成为依附于中原王朝的部族,并且积极吸取汉文化,莫护跋儿子担任首领后将慕容氏作为鲜卑贵族的姓氏,自己改名为慕容涉归,至此慕容氏作为姓氏彻底登上历史舞台。
慕容氏的崛起
西晋自八王之乱后,中原混战不休,各个民族也纷纷南下侵扰中原,而莫护跋重孙慕容廆在中原地区陷入战乱的时候,大肆招揽中原逃难的民众,并且积极学习汉文化,并且带领慕容鲜卑趁机发展和崛起,慕容廆吸收了北方士族人才之后,任贤选能,大肆重用,并且安排慕容贵族们接受汉族的教育,尤其是世子慕容皝等人,为后来慕容氏的崛起和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慕容廆
慕容廆先后镇抚扶余、宇文鲜卑、段部鲜卑、高句丽等部族,并且公开效忠于东晋,被东晋册封为辽东郡公,负责镇守辽东地区,让原本在东部鲜卑中实力最弱的一支部族一跃而成为在东北地区实力最强的割据势力,等慕容廆去世后,留给儿子慕容皝的是已经打好基础的辽东,而慕容皝也不是无能之辈,在父亲的基础上先平定内部叛乱,外部击败宇文鲜卑和段部鲜卑,已经有割据一方的势力,最终在东晋咸康三年(337年)自称燕王,但未能得到东晋的册封。
东晋初期
慕容皝自称燕王后,先向后赵称臣,借此想彻底平定段部,击败段部后,后赵因不满慕容皝而派兵攻打,遭到慕容皝之子慕容恪打击,无功而返,并且慕容恪趁机进攻后赵领地,得到冀州北部土地,在此基础上建立龙城,成为日后燕国的都城,并且得到东晋的册封,正式成为燕王,继续平定周边,剪除身边的后患,令周边臣服。
建立前燕
东晋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因病去世,他的世子慕容儁继位,此时北方强大的后赵正在陷入争夺皇位的内乱中,慕容儁趁此机会派军征讨后赵,攻陷后赵重镇蓟城,而后赵内乱期间,后赵游击将军冉闵趁机夺权,建立冉魏,双方不断激战,最终慕容儁派慕容恪以骑兵打败了冉闵的步兵,擒杀冉闵,冉魏不到三年就灭亡了,而慕容儁也接收后赵区域和兵马,并且假借冉闵之妻献出的传国玉玺,正式建立大燕国,史称前燕,成为慕容家族的第一代帝王。
前燕疆域
而慕容儁称帝后,大举扩张,尤其是在自己兄弟慕容恪的帮助下四处征讨,逐渐平定北方,迁都于蓟城,而前燕也和前秦、东晋一起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三个政权,此时的慕容儁有一统天下的壮志,准备聚集大军灭了东晋和前秦,准备一统天下,可惜壮志未酬,还未准备完毕,慕容儁就病逝了。
前燕的覆灭
要说前燕这么能打,除了慕容儁之外,还有他的弟弟慕容恪,早些年慕容恪跟随哥哥南征北战,击退后赵、镇守辽东、击败宇文部、征讨高句丽,尤其是与冉魏的决战一战成名,慕容恪擒杀冉闵灭亡冉魏,一战灭一国的战绩在当时无人能敌。
冉魏和前燕
慕容儁去世后的时候,太子慕容暐才十岁,主少国疑,于是慕容儁在驾崩前打算将皇位传给弟弟慕容恪,慕容恪也不傻,知道自己的皇帝哥哥在试探他,于是坚决推辞,并且承诺一辈子辅佐幼主,于是慕容儁令慕容恪辅政,以臣子代行军权,慕容恪执政期间倒也勤政爱民,整顿吏治,但纵容豪强贵族圈占土地,隐瞒人口,并且放任党争,没有彻底解决,为日后前燕覆灭埋下了雷,不过慕容恪军事方面在当时无人能敌,功勋卓越,为慕容燕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十六国第一名将”。
慕容恪
东晋太和二年(367年),慕容恪去世,去世前向慕容暐推荐自己的弟弟慕容垂继续辅政,慕容垂也是一名能人,和自己哥哥一样慕容恪四处征战,一生无败绩,但遭到慕容儁的猜忌而未得到重用,慕容恪死后虽然推荐他,但可惜好不容易掌权的帝党始终不信任慕容垂,辅政的是庸人慕容评,甚至不断打压他,让慕容垂毫无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
此时的东晋在桓温的主导下开始北伐,没有慕容恪的前燕自然被打得大败,连慕容暐都迁都回到老家龙城,在危急时刻,慕容垂以八千骑兵奇袭晋军,令桓温北伐彻底失败,一战成名,即便如此,慕容垂还是得不到慕容暐的信任,并且得到慕容评的猜忌,慕容评一度打算除掉他,不得已慕容垂投奔到前秦,而前秦得知慕容垂投奔他,亲自迎接,并且封为冠军将军。
慕容垂
之前前秦一直想要灭掉前燕,但因为忌惮慕容垂而没有执行,现在慕容垂已经成为自己人,苻坚开始商讨灭前燕的计划,慕容评能力堪忧,最终前燕十五万大军被王猛带领的前秦军队歼灭,最终在东晋太和五年(370年),也就是慕容恪去世三年后,前秦正式灭亡前燕,但苻坚并没有残害慕容宗室。
建立后燕
慕容垂虽然在前秦,但一直想要恢复大燕国,恢复大燕的荣光,为此他一直在前秦蛰伏了十五年,期间也为苻坚南征北战,但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想要的志向,他一直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灭亡前秦的机会,此时前秦在苻坚和王猛的带领下平定北方,只要灭亡东晋,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前秦一统北方后想要一统天下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攻打东晋,在攻打东晋的时候,前秦很多人都反对,包括之前已经去世的王猛也反对,但慕容垂却坚决支持苻坚,力劝苻坚进攻东晋,可惜淝水之战,谢玄以八万的兵力以少胜多,让苻坚兵败淝水,强横一时的前秦也因此衰弱,走向灭亡。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中,慕容垂三万大军保存完好,他早已预料到前秦会战败,不过他没有下黑手,苻坚兵败后,主动护送苻坚返回关中地区,随后脱离苻坚,走上自己的复国之路,他先收复前燕都城邺城,此时的邺城是苻坚儿子苻丕镇守,眼见低挡不住,将邺城送给东晋,以东晋之手对付慕容垂,而东晋也派刘牢之前来攻打,被慕容垂击败,夺得邺城之后,又击败丁零、高句丽,剪除周围威胁。
后燕疆域
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慕容垂正式称帝,恢复了大燕国,史称后燕,建立后燕后,慕容垂又先后灭了翟魏和西燕,除了北魏控制的区域外,几乎恢复了前燕时期的鼎盛的版图,且后燕的面积人口远超前燕,慕容垂用十几年的蛰伏恢复了自己慕容家族的荣耀。
西燕的建立
慕容氏除了慕容垂之外,其他慕容氏也在谋求复国,前燕末代君主慕容暐之弟慕容泓听闻慕容垂在攻打邺城,于是召集数千名鲜卑人起兵,攻打前秦,不断吸收兵马,最终身边聚集了十余万人,除了慕容泓之外,慕容暐自己以及兄弟慕容冲也在前秦里不断进攻占地,但时常战败,只有慕容泓势力最大,时机成熟后,慕容泓正式建国,恢复大燕国,史称西燕。
翟魏和西燕先后被慕容垂所灭
不过西燕虽然建立,但内部纷乱不休,互相夺权,慕容泓被杀,慕容冲继位、后面慕容顗、慕容瑶、慕容忠、慕容永等人先后上位,西燕国祚只有十年,君主就出现了七位,平均在位一年多。
相对于后燕,西燕人口和地盘都非常小,且西燕的君主做梦都想东归,但是后燕的君主是慕容垂,之前他们和慕容垂有不解之恨,因此虽然同为慕容氏,但后燕和西燕之前不断爆发家族大战,很明显,西燕完全不是后燕以及慕容垂的对手,最终建国不到十年的西燕彻底被后燕攻灭,末代君主慕容永被慕容垂所杀。
后燕的灭亡
其实当时北方地区,除了慕容鲜卑之外,拓跋鲜卑也在不断崛起,虽然一度臣服于前秦,但是随着前秦内乱,和慕容垂建国的同一年,拓跋鲜卑的拓跋珪也趁乱恢复之前的代国,在平定周边之后,正式建国魏,史称北魏,慕容垂和拓跋珪都是一世人杰,双方都在争夺北方的主导权,因此北魏和后燕之间战乱不休,此时后燕在慕容垂的治理下,国力强于北魏,但慕容垂此时已经七十多岁,担心自己太子慕容宝威望不够,因此让自己儿子慕容宝带兵攻打北魏。
慕容垂原本以为依靠后燕强大的兵力进攻北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而放心地让儿子去刷经验,结果拓跋珪散发谣言,说慕容垂已死,扰乱军心,导致后燕不战而乱,在参合陂差点被打的全军覆没,慕容宝在部下带领下逃出生天,但身边也只有一千多人。
参合陂一战也是北魏兴盛后燕衰弱的开始
一生征战未有败绩的慕容垂听闻此事,愤怒不已,亲自带兵攻打北魏,大军经过之前后燕大军所败的参合陂,命令全军下马祭拜,但看到曾经大军却覆没,情绪激动,一口老血吐出来,最终病倒了,也因此结束对北魏的征战,但还没回到都城,就病逝于途中,十六国时期的一代战神就此陨落,因为后燕折兵于参合陂,因此《天龙八部》中慕容氏居住的地方叫参合庄,估计也是为了告诫自己不忘先人。
参合庄
慕容垂去世后,虽然慕容宝继承皇位,但资历和能力远远不如慕容垂,加上之前被拓跋珪击败,对北魏产生了阴影,而拓跋珪也趁着后燕国丧,领兵攻打后燕,夺取了后燕大部分领土。
北燕的建立
东晋隆安元年(397年),北魏攻克后燕都城中山郡之后,后燕形势危急,疆域被拦腰截断,慕容宝吓得带领后燕北部的其他人一起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龙城,龟缩在龙城的慕容宝不久就因为内乱遭到弑杀,他的弟弟慕容麟、慕容熙先后继位,其中慕容熙为人残暴,不理政事,被慕容宝养子慕容云和大将冯跋联合发动政变,弑杀慕容熙,而慕容云则自立,史称北燕。
后燕被拦腰截断
虽然慕容云成为北燕君主,但北燕内部依旧不断怕乱,不久慕容云被弑杀,冯跋平定叛乱后自立,至此北燕已经和慕容氏没有关系,北燕落入冯氏一族的手上,北燕其实还是继承与后燕的,因而依旧遭到北魏的进攻,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北燕彻底被北魏所灭。
北燕疆域
南燕的建立
南燕其实继承于后燕的南部势力,后燕被拦腰攻破后,慕容垂的弟弟,其实也就是慕容宝的叔叔慕容德先自称燕王,随后向东发展,攻取青州和兖州,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在慕容宝被弑杀后,慕容德在青州称帝,建立大燕,史称南燕,当时南燕地处各个势力范围之内,慕容德靠着自己的努力硬生生的坚持生存直到病逝,让南燕稍微兴盛了一点,但面积和人口实在太少。
南燕和北燕
慕容德病逝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慕容超,慕容超也是一个败家子,即位后游猎无度,奢侈靡费,导致人心离散,最终被刘裕所灭,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南燕彻底被刘裕攻破,至此南燕灭亡。
从慕容儁建立前燕开始,慕容氏一族先后建立五个燕国,但主要都是靠着前三代人所建立的,其中前燕建立者慕容儁、后燕建立者慕容垂、南燕建立者慕容德其实都是一代人,他们的之后的第四代和第五代人都未能继承他们的勇武,在乱世中迷失了自己,没有了前三代人的庇护和基础,他们无法在强敌包围的割据势力中生存,甚至陷入争权夺利中,最终导致整个家族的分崩离析。
慕容氏第一代人:慕容廆
慕容氏第二代人:慕容皝、慕容翰、慕容评(平庸导致前燕衰弱)
慕容氏第三代人:慕容儁(建前燕)、慕容恪(战神)、慕容垂(建后燕)、慕容德(建南燕)
慕容氏第四代人:慕容暐、慕容泓(建西燕)、慕容冲、慕容宝、慕容熙、慕容麟、慕容超
慕容氏第五代人:慕容云(建北燕)
前期人才济济,后期昏主频出
和同样出生于鲜卑的拓跋氏不同,慕容鲜卑的辉煌只有一百年不到,曾经的慕容氏在不断地内乱和更替中消失于历史中,在最后一个北燕被北魏所灭后,慕容氏遭到拓跋家族的清算,此后的年间,慕容氏一族不断遭到打击,也有慕容氏不断叛乱,为了避难,很多慕容氏后人被迫改姓为穆姓、慕姓、或者容姓,直到北魏灭亡后,剩下的一些人才恢复了慕容这个姓氏。
虽然在十六国时期慕容氏不断复国,但是到了隋唐的时候,曾经辉煌无比的慕容氏族人已经烟消云散,至于复国之梦,早已不可能,虽然慕容皇室后裔想要复国,但是现在已经不是鲜卑人称雄的时代,虽然《天龙八部》中慕容复想要复国,但只是口号而已,北宋初年的名将慕容延钊就是慕容氏皇族后裔,但一生都没有谋反,更别说位于江湖之上的慕容复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慕容德慕容恪慕容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