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丫丫终于回国?

近期,大熊猫丫丫回国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日前,旅美大熊猫丫丫的租借合同已经到期,已于26日启程从美国孟菲斯动物园回国,踏上回国旅程。丫丫在千呼万唤下终于回国,但舆论的相关讨论仍然没有终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新传的视角出发,看看“丫丫回国”相关的知识吧。(熊猫丫丫的早期照片)01 舆论显微镜下的熊猫归国熊猫丫丫已然成为此次全网高热话题。形成了一股网络舆论的热潮。网络舆论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广大网民对现实社会中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态度、言论、观点的总和。网络舆论呈现一定的自发性,也体现了场域内各方意志和利益的博弈情况。网友不仅关注丫丫的现状,也对丫丫的现状做出了判断和分析,并传播相关言论,汇集成网络舆论的集合。但丫丫并不是这波熊猫相关舆论的唯一主角。梳理时间线我们会发现,首先引发讨论的是旅美熊猫乐乐的死亡。乐乐的去世让一部分网民关注到同为旅美大熊猫丫丫的现状。因此,丫丫受到关注首先是作为一场“次生舆情”的主角。次生舆情是在原生事件舆论开始之后,在其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二次影响。次生舆情之所以出现,一是因为关联的原生事件自带话题流量;二是由于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由于话题的关注度,丫丫的热度逐渐超过了乐乐的相关话题,成为舆论焦点。网友发现,丫丫的情况并不乐观。脏乱的毛发、瘦弱的身材令许多网友担忧它的生活境况。网友纷纷转发相关信息,推动舆论热情进一步高涨。(丫丫近况)丫丫的相关话题热度高涨的同时,也不断产生辐射效应,带动公众对其他熊猫生存现状产生关注,舆论影响力进一步扩散,出现了媒体之间相互设置议程的现象。舆论热情高涨,自下而上推动舆情发展,中国动物协会等机构也纷纷出面回应,进行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指传播者通过对有关信息的组织、选择、解释、加工和制作来影响公众舆论的耗散状态,促使其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一种社会过程。在这一事件中,中国动物协会回应了公众对于丫丫状态的关切,并且引导公众理性关注这一事件。02 饭圈“熊猫粉”推波助澜熊猫憨态可掬,形象可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并且拥有较为固定的粉丝规模。在国内,他们不仅在微博超话榜的萌宠分类中名列前茅,而且几乎每一只熊猫都有属于自己的超话和粉丝团。在国际上,“iPanda熊猫频道”拥有超过1000万粉丝,来自全世界的粉丝日夜守候在镜头前观看熊猫直播。粉丝在分享对熊猫的喜爱中获得了满足,符合“使用与满足”理论。熊猫自由无拘的生活状态寄托了个体对于理想生活的投射,粉丝通过“云观看”关注并参与熊猫话题的讨论,更是实现了身份的认同,并且通过“趣缘”与一个圈层相连接。紧随丫丫之后,成都的熊猫“花花”也受到诸多关注。许多粉丝纷纷慕名前来观看“花花”,并且拍摄创作了大量视频等,是粉丝文化的体现。粉丝文化指个体或群体出于对某虚幻或现实对象的崇拜,而付出的一系列消费、或无偿劳动时间的综合化文化传播现象。不仅如此,熊猫的粉丝也是此次熊猫事件关注度暴涨的主要因素。在粉丝文化的熏陶中,粉丝通过媒介的连接形成一种“无组织的组织”。他们关心熊猫丫丫的生存状态,并且抓住丫丫身份状态的特殊性,将作为粉丝的关切与作为政治公民的诉求联系在一起,找到了熊猫与普通中国公民的关联性,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动员力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刘海龙老师的论文《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进一步了解粉丝民族主义的脉络与影响。03 国际传播之下的熊猫叙事熊猫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已经成为我国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中重要且独特的文化符号,其相关议程也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属性。国际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主要途径)进行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跨文化传播则指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在公众的讨论中,丫丫能否回国、能否尽快改善生存状况的相关讨论内容已然与我国的国际形象、国家实力相联系,纳入到国际传播的范畴之中。在这场争论之前,另一个熊猫形象曾在不久前出圈,成为一个出色的国家形象传播案例。北京冬奥会上,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经过日本记者的报道逐渐被全世界所熟知并追捧。冰墩墩作为具体的文化符号,以“去政治化”的姿态承载包容、进取的奥运会精神,人格化、互动化的形象展示让外国受众感受到多元、立体的中国形象。从冰墩墩出发,薛可老师去年发表了《共情·创新·融合:文化符号与国家话语体系构建——基于“冰墩墩”的社交媒体平台内容分析》,谈及通过文化符号创新提升国家形象传播力的途径,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深入学习一下。在这场争议中,一些舆论声音认为丫丫面黄肌瘦的样子显然是受到美国动物园的虐待,并将话题上升到中美关系层面。议程设置理论的第三层是“关联网络议程设置”,在这里很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在社交媒体内容的引导之下,公众倾向于把丫丫境况与中美冲突相连,进而形成关于这一事件性质的认知。抛开对政治性联想的正误判断不谈,公众敏感于熊猫丫丫当下境况与其中国血统相关的这一事实,也影射了当下我国国际传播现状的另一层困境。(乌合麒麟发表画作为丫丫发声)乌合麒麟在画作中提到的“歧视”问题,在国际传播中时常体现为一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这一概念由李普曼提出,时常以偏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国际传播中,西方媒体对于我国国际形象的报道时常包含曲解和遮蔽,并且以负面形象刻画为主。比如,前几年在国内备受好评的《长津湖》就被CNN曲解为“propaganda movie”(propaganda虽可译为宣传,但在英文语境里却是贬义的“鼓吹”之意)。在长期报道之下,外国受众对我国形成了较为稳固的负面偏见,给我国扭转偏见、重塑形象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未来,我国的国际传播依然任重道远。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舆论、粉丝文化、国际传播三个知识点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好奇的白兔
2023-04-27 13:49
·安徽
0
根据海客新闻最新消息,丫丫和乐乐将在27日下午17时抵达上海浦东机场,经过一番折腾,它们即将回到故乡;这是此事的大结局?还是大熊猫外租遗留问题问责的真正开始?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丫丫和乐乐的遗体将共同回国,她们的事情网络发酵后,旅美华侨做了很多努力;最后送别时,女游客留下的哽咽声音依然回荡在耳边,国人都特别感动,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换来了这场惊天动地的久别重逢,丫丫和乐乐终于回家了,大家开不开心呢?在回国之前,丫丫经过了一系列健康测试,目前体重稳定,食欲良好,最终踏上了回国的班机,预计在27日下午17时左右,将会抵达上海浦东机场,阔别故土20余年,终于回到了熟悉的环境之中,希望丫丫能够度过幸福的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丫丫的期待眼神,让不少网友流下了眼泪,旅美大熊猫丫丫和乐乐的事情发酵了很长时间,终于有了相对圆满的结局,美中不足的是乐乐却早早失去了生命,这也是此事留下的最大遗憾!我们必须要给孟菲斯当地华侨送去掌声,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此事的强烈关注和丫丫的安全归来!但同时也要思考一下,有关大熊猫外租事宜是否存在众多遗留问题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网友呼吁必须彻查问责,不知大家是否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丫丫成功回国后,身体状态也会存在起伏,这需要进行专业评估和跟踪监测,一般来说,动物生活环境发生变迁,达到健康稳定状态,最少需要经历三个月的适应周期!丫丫在国外生活这么多年,在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上有了不同的应激反应,虽然我们跟美丽国同属于北温带,但回到故土之后,丫丫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调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丫丫毕竟年事已高,长途飞行和旅途跋涉容易对其造成重要影响,回国之后,需要妥善休息,适应新环境将是重中之重!从网络消息来看,此事关注度颇高,很多媒体和网友也等待着拍摄和直播丫丫回国前后的进程,但此事不应过度发酵,大熊猫在面对镜头之时,容易产生恐慌心理,这样对它的身体恢复和调整非常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受关注的事件背后,往往也会存在别有用心之人,为了博取流量,做一些没有底线之事。网友们普遍认为,应该给丫丫提供一个安静而良好的生活环境,尽可能让它度过一个平稳的落地衔接期,身体恢复才会达到最佳状况!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丫丫什么时候能回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