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春节假期天气出炉,为什么京津冀40度高温三连击?何时凉快?

本文转自【中国天气网】;又双叒叕破纪录了!今天午后,在京津冀出现大范围38℃以上高温天气。尤其是北京南郊观象台,天津西青以及天津武清、河北廊坊、河北霸州等站点截至14时,连续三天(6月22日-6月24日)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对北京和天津而言,这都是史上首次遭遇40℃极端高温三连击!北方这波高温有多热?自6月20日发展以来,北方地区气温迅速攀高,37℃以上的高温影响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40℃以上的影响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其中天津大港、北京汤河口气温达到41.8℃。22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高达41.1℃,打破1951年以来的6月最高气温纪录,且午后最高地表温度71.8℃,为观测史第二高;天津城区41.5℃,破观测史纪录。23日,高温酷热持续,高温破纪录的站点主要在山东,其中栖霞、平度为观测史首次冲上40℃。此外,北京40.3℃、天津40.4℃连续2天上40℃,为观测史首次出现。24日,京津冀再度出现大范围38℃以上高温天气,北京、天津达成“40℃三连击”历史新纪录。这波高温热浪配得上“极端”二字!好消息是,伴随高空槽东移,明后天华北和黄淮等地高温范围和强度都会短暂减弱,但东北高温会有所发展,其中沈阳、哈尔滨有可能在今明两天迎来今年的首个高温。之后,这个高空槽在东移过程中还会逐渐演变成东北冷涡,东北地区在其影响之下告别高温,最高气温将普遍降至30℃以下。不过27日起,随着高压脊再度登场,北方高温也将再度发展,并持续至本月底。京津冀鲁豫一带仍然会是接下来的高温核心区,月底将再次出现大面积40℃。可以说,接下来一周,北方气温虽有起伏,但华北平原基本难以彻底摆脱高温,尤其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郑州的高温总日数有望达到5~7天,特别是北京和石家庄基本高温7天“全勤”,最高气温最高甚至能达到或超过40℃,酷热难当!不仅白天高温持续时间长、高温强度大,最低气温也将明显抬升。预计月底前后,天津、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华北平原一些地方最低气温将达到30℃左右,难熬夏夜即将到来!而在南方,仍是降雨“控场”,目前已进行到梅雨期的第二轮强降雨过程。好在25日起南方降雨将开始减弱,26日强降雨基本结束。具体来看,今晚到后天,浙江中部、福建等地的雨势会有所减弱,但广西东部、广东西部、湖南东南部、江西、安徽南部等地仍然有暴雨到大暴雨。26日起,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江南、华南强降雨逐步减弱停歇,强降雨会转移到副高外围的四川盆地、江汉、黄淮一带。对近期相对凉快的江南等地来说,强降雨结束后,就是闷热登场了。26日起,南方高温闷热天气开始发展,加上湿度比较大,不少地方的体感温度也会有40℃左右。像合肥今明两天最高气温还只有24℃、到28、29日就会迎来高温,杭州今天最高气温26℃、28-30日也将有连续的高温天气,福州从26日开始持续高温至月末。继续阅读(剩余50%)
2023-06-24 15:08
来源:
环球网
本文转自【新闻联播】;
端午假期期间,南方多地暴雨如注,北方大部地区“热情不减”。23日,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出现强降雨;京津冀、山东、河南、内蒙古、新疆等地部分地区出现35—39℃高温天气,山东有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24日13时51分,作为北京地区气象观测代表站的南郊观象台气温突破40℃,这也是该站观测史上首次连续三天气温超40℃。
中央气象台6月24日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和高温橙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27日—30日北方还将出现高温天气
北方高温自6月20日发展以来,气温迅速攀高,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已有21个国家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天津大港、北京汤河口气温达到41.8℃。
中央气象台6月24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6月24日白天,华北、黄淮等地持续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中北部、河南北部等地最高气温有37—39℃,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山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左右;此外,新疆吐鲁番和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和中部等地也有35—38℃的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中央气象台预计,北方此轮高温天气25—26日会短暂减弱一些,但从27日起,高温还将再度发展,并将持续至本月底。
7月上、中旬华北、华东等地将有两次高温过程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从北方城市来看,国家气象中心预计,7月上旬和中旬华北、华东等地还会有两次明显的高温过程。7月下旬以后,华北等地将迎来华北雨季,可能会缓解高温现象。
今年南方地区的高温现象,由于厄尔尼诺背景,使得长江流域南方等地降水增加,总体来讲今年南方的高温天气要比去年弱。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4省区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6月24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6月24日14时至25日14时,苏皖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和西部、江西大部、湖南南部、广西大部、广东西部和南部沿海、云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西东北部、湖南南部、广西中东部和南部沿海、广东西北部等地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6月27日—7月1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黄淮南部、江淮、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贵州北部及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或暴雨,局地伴有强对流天气。
气象专家提醒,南方降雨持续时间长,局地降雨强,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及福建等地需要关注持续降雨或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
新闻多看点
什么是热射病?如何预防?
端午小长假期间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疾控部门提醒公众,极端高温天气要做好健康防护,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专家提醒,临床中,热射病患者以老年人和户外作业群体为主。高温天气应避免长期在室外逗留,注意补水。此外,夏日室内温度过高、湿度上升,长期待在室内的老年人打开空调并经常通风,可以有效预防热射病发生。
此外,高温天气公众应避免在天气炎热的中午前后进行户外运动,同时应及时补充水分。
一旦发生中暑,要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通过擦拭、冰敷等帮助患者降低体温。患者因中暑导致体液和电解质丢失,推荐补充淡盐水等含有盐分的液体。如果患者出现了体温升高、肢体抽搐或出现嗜睡、认知障碍等意识改变,要及时送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6-25 00:02
来源:
孤独流浪儿
本文转自【新闻联播】;
端午假期期间,南方多地暴雨如注,北方大部地区“热情不减”。23日,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出现强降雨;京津冀、山东、河南、内蒙古、新疆等地部分地区出现35—39℃高温天气,山东有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24日13时51分,作为北京地区气象观测代表站的南郊观象台气温突破40℃,这也是该站观测史上首次连续三天气温超40℃。
中央气象台6月24日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和高温橙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27日—30日北方还将出现高温天气
北方高温自6月20日发展以来,气温迅速攀高,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已有21个国家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天津大港、北京汤河口气温达到41.8℃。
中央气象台6月24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6月24日白天,华北、黄淮等地持续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中北部、河南北部等地最高气温有37—39℃,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山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左右;此外,新疆吐鲁番和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和中部等地也有35—38℃的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中央气象台预计,北方此轮高温天气25—26日会短暂减弱一些,但从27日起,高温还将再度发展,并将持续至本月底。
7月上、中旬华北、华东等地将有两次高温过程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从北方城市来看,国家气象中心预计,7月上旬和中旬华北、华东等地还会有两次明显的高温过程。7月下旬以后,华北等地将迎来华北雨季,可能会缓解高温现象。
今年南方地区的高温现象,由于厄尔尼诺背景,使得长江流域南方等地降水增加,总体来讲今年南方的高温天气要比去年弱。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4省区部分地区有大暴雨中央气象台6月24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6月24日14时至25日14时,苏皖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和西部、江西大部、湖南南部、广西大部、广东西部和南部沿海、云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西东北部、湖南南部、广西中东部和南部沿海、广东西北部等地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6月27日—7月1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黄淮南部、江淮、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贵州北部及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或暴雨,局地伴有强对流天气。 气象专家提醒,南方降雨持续时间长,局地降雨强,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及福建等地需要关注持续降雨或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 新闻多看点什么是热射病?如何预防?端午小长假期间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疾控部门提醒公众,极端高温天气要做好健康防护,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专家提醒,临床中,热射病患者以老年人和户外作业群体为主。高温天气应避免长期在室外逗留,注意补水。此外,夏日室内温度过高、湿度上升,长期待在室内的老年人打开空调并经常通风,可以有效预防热射病发生。 此外,高温天气公众应避免在天气炎热的中午前后进行户外运动,同时应及时补充水分。 一旦发生中暑,要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通过擦拭、冰敷等帮助患者降低体温。患者因中暑导致体液和电解质丢失,推荐补充淡盐水等含有盐分的液体。如果患者出现了体温升高、肢体抽搐或出现嗜睡、认知障碍等意识改变,要及时送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庆节后降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