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的传说主要内容》是哪个民族的传说?

 
  哈萨克族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位子。哈萨克族乐器是哈萨克族文化的象征。哈萨克族有一个神奇的乐器,叫做冬不拉,它不仅仅是哈萨克族人们最喜欢的乐器,更是哈萨克族人们精神的支柱。下面就跟着留学网小编一起看看哈萨克族乐器冬不拉的传说与来历吧。    简介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北亚和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中国新疆、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哈萨克族、鄂伦春族中尤其流行。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羊肠弦品位。是哈萨克斯坦人的传统乐器。  传说一  很久以前,哈萨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结果森林里有一只凶恶的瞎熊,经常跑出来伤害牧人和牲畜,使人们不得安宁,国王派去了几批猎人都被瞎熊伤害了。国王的儿子名叫“冬不拉”,他请求父王让他去打败瞎熊,由于父王不答应,冬不拉私自带着弓箭、捕兽夹去找瞎熊,并与瞎熊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搏斗,杀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牺牲。当牧民们找到王子的尸体时,都泣不成声,谁也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国王。这时有个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国王问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么?”阿肯指着一棵高大的松树说:“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  国王生气地说:“明天它如果不告诉我,我就杀了你!”聪明阿肯在牧民们的帮助下,砍下大树的一个支杈,连夜制作成一把精美的乐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声歌颂王子的壮举,倾诉对王子的崇敬和怀念。琴声中有阵阵松涛,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鸣,也有草原人民悲伤的啜泣,国王听着琴声,悲痛万分,是松木制成的乐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国王。琴声一会儿雄浑激昂,一会儿低回婉转,一会儿音韵铿锵,一会儿又如泣如诉…….从此,哈萨克人有了自己的乐器,为纪念王子,人们以“冬不拉”来命名乐器的名字,而弹唱冬不拉的民间歌唱家便叫做“阿肯”。  传说二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它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与他一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为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次狩猎中失踪,可汗命令王宫里的奴仆必须在三天内找到他,谁带来不好的消息,谁将会受到嘴里灌满鼎沸铝水的惩罚。一个年轻的骑手在一棵胡杉旁发现了可汗儿子的尸体。他找到了草原上最聪明的老牧人,请他帮忙出主意,老人苦思了好久,终于想出了办法:只要不用嘴说,就可以逃脱残酷的惩罚。只见他从房前的树上据下两块最好的薄木板,宰杀了自己的马,抽出马腿上两条长筋。  老人将薄板和长筋做成了一把神奇的乐器。带领寻找可汗儿子的仆役们纵马直奔王宫。来到王宫,可汗坐在他的宝座上,在宫殿的中央摆着一口装满鼎沸铝水的锅。“你给我带来了王子的消息吗?”可汗冲着老人凶残狂吼。老人拿出昨夜赶制的乐器对着可汗弹起来。凄美的乐声如实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可汗听完暴跳如雷,要处罚老牧人,老牧人神情镇定的告诉可汗,发出声音的是我手里的冬不拉,如果要处罚就处罚它。失去理智的可汗,命令武士处罚老牧人,老牧人拿起冬不拉唱起了心底埋藏已久的...
查看全文
2020-11-25 11:51
来源:
政通融媒
阿肯是什么??
在阿勒泰青河县里,著名的阿肯阿依特斯艺人胡尔曼别克·再腾哈孜(1941—2011)的墓地和塑像就在县城矗立。他生前曾说,体会了阿肯弹唱,就体会了哈萨克。
青格里被阿勒泰人称为“上游吾尔阿勒泰”。因为它不仅是全国哈萨克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也被喻为阿勒泰哈萨克族文化集中的高地,被称为阿肯之乡。
在新疆哈萨克族中,“阿肯”被称作诗人,漫长岁月里,草原的历史变迁在阿肯冬不拉的两根琴弦间被世代传唱。不过今时今日,随着新疆牧民大规模定居,曾经的草原行吟诗人开始跃下马背,登上了时代新舞台。
“阿肯” 主要才华表现于即兴创作上,他们触景生情,即兴作诗,出口成章,自弹自唱,兼有诗人和歌手的才能。初生的婴儿要在歌声中迎接三次晨曦,接受人们三天三夜歌声的祝福;走完人生之路,离开人世时,人们要为之唱40天的挽歌,回忆死者的生平和德行。
阿肯的传说
哈萨克族民间有这样一段美丽的传说:从前在美丽富饶的阿勒泰草原上,有一个哈萨克姑娘,长得比花儿还美,她一唱起歌来,草原上的奇花异草都向她点头欢笑,连飞行着的鸟儿也停下来静听。她爱着一个勤劳勇敢的哈萨克小伙子,他俩常在一起唱歌,边唱边弹着冬不拉。
有一年夏天,人们正围聚在姑娘听她唱歌时,有一个头人骑马路过,被悦耳的歌声吸引住,他走近一看是一个十分俊俏的姑娘,于是起了坏心。第二天,派人来强迫姑娘嫁头人,姑娘十分焦急,情人又不在身边,只好弹起冬不拉,唱起凄惨的歌,呼喊着远方心爱的人。这时,突然从天上飞来一匹骏马,把姑娘带上天空,姑娘赶忙把冬不拉扔往地下。在半空中的冬不拉一刹那即变成了成千上万把,像雪花一样飘落到人们的手中。
于是,大家弹起了冬不拉,放声歌唱,祝福这对情人永远自由幸福。每年夏天,人们便聚集在草原上尽情歌唱来怀念这对获得自由幸福的恋人。阿肯弹唱会就这样一年年传下来。
阿肯弹唱形式
抱民族乐器自弹自唱
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
对唱
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对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辩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
歌曲风格
所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歌、哀怨歌、情歌、习俗歌、诙谐歌五大类。
能吟善唱的阿肯们,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承担起了传递信息、传播文化、传承教育的义务。
阿肯还以自己的智慧,成为牧民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主事人,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尊敬。
哈萨克族阿肯吟唱的内容广泛,有神话、故事、诗歌、民歌、 谚语、格言等,这些作品经过一代代阿肯们的口头吟唱传承积累下来,并形成了哈萨克族丰富的口头文学。
草原上,阿肯已成为行游在天山南北大草原上哈萨克族的灵魂吟唱者,哈萨克族有一句俗语:“阿肯活不到千岁,他的歌声却能流传千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不拉的传说主要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