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大陆得奖在电影界的地位如何呢

华语三大电影奖谁最权威金鸡奖、台湾金马奖,以及香港金像奖有什么区别呢?Part . 1华语三大电影奖金像奖、金马奖、金鸡奖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所设立的电影奖项,三者各有其特色,在几十年的发展与演变中,逐渐培养出各自的口碑。1.金马影展:1962年创办,设23个奖项,每年一次,中国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需报名参赛。2.金鸡奖1981年创办,设19个奖项,两年一次,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主办,需报名参赛。3.金像奖1982年创办,设19个奖项,每年一次,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主办,不需报名参赛。Part . 2 三大电影奖的异同由于金马奖、金鸡奖、金像奖的发展历程和评选范围不同,因此,三者在专业性和侧重领域方面也存在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来一一分析。1)参选条件从参选影片范围来说,金马奖是最广的,它没有地区和国家限制,只要是华语影片皆可参选。业界普遍认为,金马奖最大的价值不是作为台湾的金马,而是华人电影的金马。金马奖:世界各地的华语及华人电影。金鸡奖:内地 (大陆)制片机构拍摄的影片,内地与港澳台合拍影片,内地与外国合拍影片,内地演职人,港澳台演职人员。金像奖:1、在香港作首轮公开售票放映,连续七天内于五十个座位以上的影院放映不少于五场的香港电影,自动参选。2、还需符合以下任意两项:(1) 导演须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2) 出品公司(最少一间)是香港合法注册公司,(3) 最少有六个工作项目的工作人员须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依据十五个奖项计算。2)评选流程金马奖评选流程: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公开讨论不记名投票获半数以上评委票,进入复选名单,再公开讨论不记名投票,进入入围名单,再次公开讨论不记名投票,评选出金马奖名单。金鸡奖评选流程(金鸡奖对评审团的资质要求比较高,能参与电影评选的都是在业内有较高成绩的人):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公开讨论不记名投票获半数以上评委票,进入评委会提名名单,再公开讨论不记名投票,评选出金鸡奖名单。专业人士是指:1.拍摄过五部故事片或其他片种十部以上,具有高级职称,且有作品在社会上引起较强烈反响的主要艺术创作者。2.曾获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获国际公认的电影大奖中的主要艺术创作者及编导。3.在电影界享有较高威望、成就显著的评论家、事业家或教育家。4.主办单位的负责人。金像奖评选流程:金像奖的评审团覆盖的层次最多,参与投票的选民来自电影行业的各个岗位。参与香港电影工作的电影从业员、香港电影协会成员并曾参与香港电影工作、在过去一年内为香港现职影评人、有金像奖邀请的特定人员、从事电影发行或宣传工作达三年或以上人员组成香港电影金像奖选民,和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专业传媒工作者组成的第一轮专业评审团共同投票提名名单;再由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传媒工作者、金像奖十三个属会会员、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组成第一轮专业评审团投票评选出金像奖名单3)奖项设置金马、金鸡、金像的常设奖项不尽相同,金马奖的数量最多,金鸡奖的影片奖项分得最细,而金像奖的奖项设置最符合大众一贯认知。常规奖项(都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设计、最佳剪辑、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音效、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新演员、最佳动画长片、最佳纪录片、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动作设计、观众票选最佳影片、最佳剧情短片最佳动画短片、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金马奖特别奖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最佳戏曲片最佳美术片、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儿童片、最佳科教片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新演员、最佳服装造型、最佳动作设计、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在华语电影的长河中,每年都不乏好作品和好演员。虽然前一年的名片可能因为时间原因被后一年的佳作所覆盖, 但是真正出彩的电影,星光永远不会黯淡。Part . 3华语电影奖谁最权威金马、金鸡、金像都已举办过几十届,每届的获奖名单都容易引发讨论。 虽然说各人心中自有一把秤,但是从历年的获奖名单中, 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三者的区别。有前瞻性的金马奖优点:善于鼓励新人,更有前瞻性;对影片没有地区保护,包容性在三大奖项中可排第一;历史最为悠久,常设奖项最多;举办时间一般也较早,因此关注度也更高。不足:影片评选需要主动报名,好电影有可能与其失之交臂。代表事件:黄渤09年凭《斗牛》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而历年在金鸡和金像中只拿过最佳男配的提名。张涵予08年凭《集结号》拿了金马奖最佳男主,金鸡奖15年才拿,金像奖至今无收获。专业性高的金鸡奖优点:专业性极高,参与评选的都是业内数一数二的人物。不足:存在一定的区域限制,纯港台地区的电影难入选;评选时注重奖项的均匀性,拿过其它奖的好电影难以得奖;两年一届的时间设置,增大了奖项的竞争压力。代表事件:2012年的电影《一代宗师》,在金像奖14提12中;在金马奖11提5中;在金鸡奖爆冷只获得4项提名和2项得奖。而且金像和金马都给的视觉和最佳女主类的奖项,金鸡只给了最佳男配和最佳美术。高开低走的金像奖优点:早期包容性强,只要对香港电影有贡献皆可获奖;不需要报名,大部分电影可以自动参与评选;评审层次最多,涉及电影行业各个岗位。不足:近年区域保护色彩增强,港片得奖率偏高;对喜剧电影存在藐视,专业性遭到质疑。代表事件:金像奖1982年创办,1985年第4届金像奖,就有大陆女演员获奖(斯琴高娃,最佳女主)对比金马奖, 创办33年后才有大陆影人获奖(李连杰,杰出大陆影人特别奖);金鸡奖,创办24年后才有港台影人获奖(成龙,最佳男主)Part . 4其它华语电影奖除了华语电影三巨头,还有百花奖、华表奖这两项关注度较高的电影奖项。大众电影百花奖创办时间:1962年常设奖项:最佳故事片、优秀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等主办单位: 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简介:百花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创办时间:1994年常设奖项: 优秀故事片、优秀农村题材影片、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优秀青年创作影片、优秀少儿、题材影片、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男演员、优秀女演员、优秀摄影、优秀音乐等。主办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简介:中国电影华表奖两年一届,它是中国电影政府奖,代表中国电影最高荣誉。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电影市场,华语电影近些年的发展形势,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从早期港台电影的兴盛, 到现在一京一峥多强争霸格局的行成,华语电影重心在慢慢向内地转移。然而过去的奖项是否真的跟得上如今的发展,此处还要画一个问号。电影奖需要好电影,而好电影值得被专业、权威的电影奖表彰。当一个电影奖项的的中立性和权威性被损害,那么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电影从业者本身,还有所有对华语电影抱有希望的人。我们期待有一天,电影的好坏评判,完全交给了艺术和看电影的人。
一个演员想要得到大家的肯定,不仅需要口碑好,还要获得过大奖,也就是在很多颁奖时为什么很多观众希望自己的偶像获奖,因为这不仅仅是个奖项的问题,也是一种能力的肯定。但是现在各种电影奖项眼花缭乱,很多时候演员被封“影帝”,但其实获得的是一个没有很大含金量的奖项,自然也就存在了水分。比如说吴京因为《战狼2》这部影片获得了金鹤奖,但是吴京本人甚至都没有亲自去领奖,而是仅仅拍了一段视频感谢,可见金鹤奖的含金量并不高。而国内目前最权威的奖项,还是金像奖、金马奖于金鸡奖。这三个奖项也是刚好对应着两岸三地的地区。而金鸡奖又叫金鸡百花奖,顾名思义是两个奖项组合而成,并且奖项也是一年轮流一届,但是在大家眼中,还是金鸡奖最有分量。金鸡奖在之前确实是十分的受到大家肯定的,因为有专业的评审机制和专业投票。但是纵观近几年的金鸡奖得主,却是慢慢趋向于大家喜爱的口味,变得不再是那么专业,反而更加的随意,这也让金鸡奖的威信度大大下降。而金像奖,是香港地区举办的奖项。但是金像奖却有个最大的弊端,那便是让人有一种偏向于香港演员及香港地区的感觉,很多金像奖得主都是香港人,而很少有其他地区的演员获得过此类奖项,因为偏袒,所以也让这个奖项权威仅限于香港地区。可能如果再这么发展下去的话,这个奖项也迟早会在大家心中失去地位。最后说金马奖,金马奖虽然是台湾地区举办的最大奖,但是金马奖其实一直都是十分公平公正,获奖的艺人及作品也是来自于很多地方,并没有所谓的偏袒,这也让金马奖成为了最具有威信的奖项。也就是为什么今年金马奖的事件会闹得如此之大,而可能此次事件之后,金马奖的威信度也会受到影响。不知道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马奖大陆得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