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验到刚需,小鹏如何打破小鹏g3带自动驾驶功能吗的“信任危机”?

谈恋爱都更在乎的是新鲜感是体验感,而结婚往往需要更深层次的信任基础与相互依赖。有人说,新能源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的角逐在智能化。通俗意义上的智能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智能交互以及车联网在内的智能车机系统,另外就是现阶段处于智能辅助的自动驾驶。尽管受限于技术、法规、伦理等等客观因素,但各大车企依旧在朝着终极版自动驾驶的方向不懈努力。几乎所有人都想要找到未来与现实之间的折中点,在这一节点上,质变的驾驶便利性与限制之内的商用普及高度统一。今年3月份,小鹏汽车正式宣布开始推送第一阶段的X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并自信的表示,这套系统将是实现无人驾驶前,辅助驾驶的终极产品形态。一直以来,小鹏都以科技理工男的形象示人,很少在营销口径上给予外界浮夸的言论。“辅助驾驶的终极产品形态”如此激进的宣传策略实在鲜见,从此也可以看到小鹏对于这套全新系统的自信。在辅助驾驶应有的研发上,小鹏无疑是国内除特斯拉外走得最早的品牌,而这也成为其科技标签的一项重大支撑。从最早的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速NGP到更加精细的城市NGP再到现在的XNGP,小鹏汽车一路走来系统迭代近千个版本,无论是在硬件软件上都经历了质的脱变。近日,BC也收到了小鹏G6 XNGP的抢险试驾邀请,有机会一睹终极辅助驾驶形态的风采。尽管在参数水平方面,小鹏做了详细的解释,试图表达其行业卷王的地位,但是在体验感面前,任何的雷达个数、算力大小、芯片强度都没有太大意义。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套系统具备国内首个量产的BEV感知,也是国内首个真实道路车道线的识别,同时是国内首个量产可行驶空间以及拥有国内最强的动态元素识别和显示能力。各种国内首创的抬头之下,小鹏G6所搭载的这套XNPG智驾系统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两年前,在几乎所有品牌都还在强调L2L3等等大差不差的ADAS相关的辅助驾驶系统时,小鹏就依托高精地图开始了一场从北京到广州途径沈海高速3000公里的高速NGP远征之旅。2021年,在高级驾驶辅助地图所覆盖的多数高速公路和部分城市快速路上,当启动NGP功能之后,小鹏汽车就能实现自动超车、自动限速调节、最优车道选择、自动切换高速公路、自动上下匝道、变道自动紧急避让等动作。简单地说,彼时的小鹏NGP能够基于用户设定的导航路线,在国内多数高速路段中实现从A点到B点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而当时普遍的大环境下,所谓的辅助驾驶系统是仅仅在ACC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碰撞预警、变道辅助、紧急刹停等基础功能。可以说,当年的3000公里远征,小鹏是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刻回想起来,很多有趣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在两年前的试驾路途中,工程师媒体同路而行,每天都有一张巨大的表达详细记录行驶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指标比如驾驶员接管次数,NGP自动退出的场景甚至包括一些BUG等等。客观地说,当时依托高精地图实现的点对点的自动驾驶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包括地图的识别与更新等等方面都在制约着体验感的提升。比如,在现实路况下没有施工的路段,NGP还是选择了退出,原因就在于地图尚未及时更新实时路况,导致了系统的误判,而这些情况都在后续的迭代中一一解决。2022年,BC在1024小鹏科技日前夕再度体验了城市NPG的功能,经过一年半的更新升级,全新城市NPG的到来让小鹏智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并且着重强调了从高速路段走向覆盖面积更广泛以及路况复杂程度几何级提升的城区。这也是继之前3000公里远征之后,小鹏啃下的第二只螃蟹。但在城市路段开放高阶的辅助驾驶系统,随之而来也面临着庞大繁杂的路况问题。红绿灯、行人、非机动车、反复进出的高架、环岛等等。在官方话术中,小鹏P5开启城市NGP后,车辆能够完成本车道巡航跟车、导航变道、超车变道、汇入/汇出道路、绕行静止车辆或物体、规划合适车速等动态驾驶任务,并能够实现红绿灯识别起停、自主打灯变道、路口左/右转、环岛通行、高架和隧道通行、避让道路施工、避让其他交通参与者(行人、骑行者)等典型城市路况交通行为。与高速NPG的体验不同,在城市NGP智能辅助驾驶试驾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处安放”的右脚。多年的开车经验告诉我,脚只要不踩油门就需要放在刹车上。但去年试驾过程中,没有虚位的刹车位置较高,长时间把脚抬放在刹车上,甚至比自己开车还累。这背后的逻辑还是对于智驾系统没有建立足够的信任度,在小鹏城市NGP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后,对于系统的信任感才得以逐渐显现。从整个的试驾过程来看,这套城市NGP的底层逻辑依旧是以安全为最高优先级。可以说是“逢车必让”、“逢人必停”,同时也在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实际用车需求,并没有出现为保证安全把车速放到最慢,影响出行体验,甚至在路上宕机阻碍交通的情形。这次小鹏G6 XNPG又是对去年城市NGP的一次蜕变。事实上,在今年3月份XNPG刚刚推送之初,就有过一次初步试驾是XNGP第一阶段功能的体现,而这次的抢先体验则是要在今年下半年开放第二阶段的尝试即无高精地图城市实现NGP的超车、左右转功能。说了这么多才进入正题实际上也是想表达小鹏智驾更新迭代的速度在飞速加快,从一年半到半年再到三个月,每一次大步跨进的时间都在肉眼可见地缩短。2024年,小鹏还将实现全国无高精地图全场景导航辅助驾驶,彻底拜托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实现全国场景下的覆盖。回归到试驾本身,小鹏为这次的抢先体验给了一个主题——智驾熟了。在BC的视角下,对于这个成熟度的体现主要聚焦在XNPG的实际表现上,相比于过去的几个版本,全新系统更加倾向于一个老司机的驾驶状态。举几个例子,在之前的城市NGP中,车辆行驶在最右侧车道碰到工程车路障等情况没法办做出积极应对,只能缓慢减速需要驾驶员接管,而这次XNGP彻底将这一问题解决。另外在前车距离的保持上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信,不太容易出现被加塞的情况。对于不同车速、车流采取不一样的变道策略,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滑行来减少用的刹车使用。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相比于之前那种无处安放右脚的状态,在这次的试驾中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而信任感的建立便是来源于一次又一次超乎想象的任务完成度,甚至一定程度上会产生一些依赖感。这种依赖感的出现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从新鲜的体验到实际的刚需。如果打比方的话,这背后的逻辑有点像谈恋爱和结婚,谈恋爱都更在乎的是新鲜感是体验感,而结婚往往需要更深次的信任基础与相互依赖。在社交平台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外特斯拉车主对于自动驾驶的疯狂举动,开车睡觉、开车吃饭,更多的是一种炫耀的心理,而这也带来了数不胜数的交通事故。与之相比下,小鹏的智驾更多的是在解决问题,是正向地改变驾驶员的使用习惯。说一个比较细节的点,在之前的城市NGP试驾中,因为系统的认知还比较保守,实际驾驶时间会比导航时间要多5到10分钟左右。而在这一次的体验过程中,导航时间与实际花费时间基本吻合。从这个角度看,小鹏XNGP基本无限趋近于人的驾驶状态,在第三方的视角下,你甚至无法判断这个车是驾驶员在主导还是车机,而这也意味着将诞生更多的需求。我们可以想象几个场景。或是一次长途的远游;或是一次疲惫的加班之后;又或是单纯地只是想开车的时候想偷偷懒。通常意义上的驾驶乐趣在于性能车或是越野车,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家用车来说,有时候驾驶并不是那么一件有趣的事情,甚至还会带有一些的疲惫。小鹏智驾的意义就是在于可以让驾驶成为一件不那么疲惫的事。如果说在此之前,智驾系统只是一个锦上添花噱头式的产品点,那么从XNGP之后,智驾可能会成为一个类似像AUTO HOLD一样的实用性标配功能。在互联网时代,往往喜欢强调应用场景倒逼技术产业的升级。对于小鹏而言,眼下更需要的是如何让更多的城市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体验到这套系统的真正便利之处,让应用加速行业前进的脚步。
文/BusinessCar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汽势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分享给朋友吧!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点赞514
发布于 2023-06-08 13:50
从“慢就是快”的造车哲学,到线上发布会后火速“致歉”,何小鹏和他的造车团队,或许正在面临一场始料未及的“信任危机”。一石激起千层浪,持续性的新闻,令小鹏汽车这家造车新势力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6月18日,小鹏G3万辆下线。从4月登顶造车新势力单月销量第一名之后,小鹏汽车开始蝉联桂冠,一举夺得1-5月造车新势力累计销量冠军。7月10日,小鹏G3 2020款采用线上发布会的形式上市。新车分为G3 520、G3 400两个型号,共6款配置车型,综合补贴后指导价14.38-19.68万元。凭借长达520km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L2.5级自动驾驶辅助,以及全面优化的底盘表现和刹车性能,小鹏G3 2020款产品力获得升级。7月13日,2019年第二批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测试结果公布,小鹏G3以综合得分率92.2%获得五星评价,其中综合得分率及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分项得分率中均位列纯电车型冠军。按理说,上市升级与喜获冠军是双喜临门,但是因定价和产品升级的问题遭受老用户“围攻”,甚至被指称透支老用户的信任,以至于何小鹏亲自出面道歉。不过,从何小鹏“火速”道歉的时机,以及坦诚错误的态度和给出的补偿方案,可见对于这场“信任危机”,何小鹏在造车新势力中做出了表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49个小时,这是何小鹏“亡羊补牢”的时间。如同电子产品迭代升级般迅速,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迭代,不仅成为造车新势力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终将导向每一位智能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何小鹏的道歉信中,把“小鹏G3硬件快速迭代添的堵”放在前面,这也正是众多鹏友对此次升级的“不满”。对于刚刚提车的车主而言,他们的2019款小鹏G3的续航为365公里,起售价为13.58万元,而小鹏G3 2020款520公里续航的车型,起售价为15.58万元。一方面,电动汽车硬件水平上的迅速迭代,令适应了燃油车迭代速度的消费者一时心急;另一方面,面对造车新势力的同级火拼,以及传统车企在新能源上不断施压,硬件上快速迭代对于小鹏G3来讲成为必然。何小鹏在道歉信中向老用户解读道,新版本G3续航增加而价格下降是一种误解,“新款的G3 400与G3 520的定价,同G3 2019款实际成交价格相比是有明显差异的。”此外,何小鹏给出的补偿承诺,“从即日起,3年之内增换购小鹏汽车任何一款车型时,在享受拟购买新车当期所有促销政策权益的基础上,额外享受10000元专属补贴权益。”一定程度上挽回了老用户不满带来的损失。其实,对于目前仅有一款在产车型的小鹏汽车来说,面对地补不一,能够统一地补,补贴退坡后又能维持原价,仅用49小时就能做出反馈并给予补偿,这种真金白银换信任的举措,体现出何小鹏身上多了些传统造车人的“执拗”。坚持“慢就是快”2018年广州车展,何小鹏在微博发布了一封信,信中再一次强调了他的造车理念——“慢就是快”。外界看来,互联网出身更为“纯粹”的何小鹏,与其他新势力掌门人相比,对造车的了解更偏“互联网化”,以至于曾经说出“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招来社会各界质疑,一度被贴上“不懂造车”的标签。《车吧事》记忆犹新的是,在广州亚运体育馆小鹏G3上市现场,何小鹏用四个字总结了小鹏汽车的四年。八个月后小鹏G3 2020款,似乎更加印证了他的造车理念。得益于AI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加持,快速迭代的互联网基因,成为助推汽车产品迭代速度的重要推手。以小鹏G3为例,上市至今已经过三次OTA升级,共新增超过43项功能,优化了697项功能。这是小鹏的“快”。体现在硬件上的是数据上的提升。小鹏G3 2020款对三电进行了升级,电池容量从之前的47.6kWh升级到66.5kWh,使NEDC续航里程从365km升级到520km。但是对于深谙技术的IT男来讲,如何将内在实力对外及时表达,或许为小鹏被指称“无视老用户感受”埋下伏笔。小鹏汽车的“慢”,体现在从1.0试探到2.0继续打磨,这种不急于求成的红利已经在销量和测试成绩上得以双重体现。一条造车必经之路小鹏汽车现在所经历的,或许是造车新势力们向成熟迈进的必经之路。从互联网领域进入造车领域的跨界生产,造车新势力曾一度被讥讽为“PPT造车”,如何取得资质、如何实车落地成为摆在眼前的一道“制造天堑”。海马代工+自建工厂,显然,小鹏汽车越过了“生产危机”,而多数互联网人夸下海口带来的“交付危机”,似乎并未影响到小鹏汽车。如今,小鹏汽车所面临的“信任危机”,不仅是传统车企曾经的必经之路,也侧面反映出,用户口碑对于一家初创企业的重要性。或许,小鹏汽车的“信任危机”一定程度上会波及到其他智能电动汽车,不可否认的是,如何将快速迭代的优势转换成令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买点,一定会引起造车新势力的足够重视。/解读荣威RX5 MAX如何吸纳“兼容之道”?/解读全新BMW 3系如何成为宝马夺魁的“X”因素?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谈恋爱都更在乎的是新鲜感是体验感,而结婚往往需要更深层次的信任基础与相互依赖。有人说,新能源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的角逐在智能化。通俗意义上的智能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智能交互以及车联网在内的智能车机系统,另外就是现阶段处于智能辅助的自动驾驶。尽管受限于技术、法规、伦理等等客观因素,但各大车企依旧在朝着终极版自动驾驶的方向不懈努力。几乎所有人都想要找到未来与现实之间的折中点,在这一节点上,质变的驾驶便利性与限制之内的商用普及高度统一。今年3月份,小鹏汽车正式宣布开始推送第一阶段的X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并自信的表示,这套系统将是实现无人驾驶前,辅助驾驶的终极产品形态。一直以来,小鹏都以科技理工男的形象示人,很少在营销口径上给予外界浮夸的言论。“辅助驾驶的终极产品形态”如此激进的宣传策略实在鲜见,从此也可以看到小鹏对于这套全新系统的自信。在辅助驾驶应有的研发上,小鹏无疑是国内除特斯拉外走得最早的品牌,而这也成为其科技标签的一项重大支撑。从最早的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速NGP到更加精细的城市NGP再到现在的XNGP,小鹏汽车一路走来系统迭代近千个版本,无论是在硬件软件上都经历了质的蜕变。近日,BC也收到了小鹏G6 XNGP的抢险试驾邀请,有机会一睹终极辅助驾驶形态的风采。尽管在参数水平方面,小鹏做了详细的解释,试图表达其行业卷王的地位,但是在体验感面前,任何的雷达个数、算力大小、芯片强度都没有太大意义。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套系统具备国内首个量产的BEV感知,也是国内首个真实道路车道线的识别,同时是国内首个量产可行驶空间以及拥有国内最强的动态元素识别和显示能力。各种国内首创的抬头之下,小鹏G6所搭载的这套XNPG智驾系统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两年前,在几乎所有品牌都还在强调L2L3等等大差不差的ADAS相关的辅助驾驶系统时,小鹏就依托高精地图开始了一场从北京到广州途经沈海高速3000公里的高速NGP远征之旅。2021年,在高级驾驶辅助地图所覆盖的多数高速公路和部分城市快速路上,当启动NGP功能之后,小鹏汽车就能实现自动超车、自动限速调节、最优车道选择、自动切换高速公路、自动上下匝道、变道自动紧急避让等动作。简单地说,彼时的小鹏NGP能够基于用户设定的导航路线,在国内多数高速路段中实现从A点到B点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而当时普遍的大环境下,所谓的辅助驾驶系统是仅仅在ACC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碰撞预警、变道辅助、紧急刹停等基础功能。可以说,当年的3000公里远征,小鹏是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刻回想起来,很多有趣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在两年前的试驾路途中,工程师媒体同路而行,每天都有一张巨大的表达详细记录行驶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指标比如驾驶员接管次数,NGP自动退出的场景甚至包括一些BUG等等。客观地说,当时依托高精地图实现的点对点的自动驾驶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包括地图的识别与更新等等方面都在制约着体验感的提升。比如,在现实路况下没有施工的路段,NGP还是选择了退出,原因就在于地图尚未及时更新实时路况,导致了系统的误判,而这些情况都在后续的迭代中一一解决。2022年,BC在1024小鹏科技日前夕再度体验了城市NPG的功能,经过一年半的更新升级,全新城市NPG的到来让小鹏智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并且着重强调了从高速路段走向覆盖面积更广泛以及路况复杂程度几何级提升的城区。这也是继之前3000公里远征之后,小鹏啃下的第二只螃蟹。但在城市路段开放高阶的辅助驾驶系统,随之而来也面临着庞大繁杂的路况问题。红绿灯、行人、非机动车、反复进出的高架、环岛等等。在官方话术中,小鹏P5开启城市NGP后,车辆能够完成本车道巡航跟车、导航变道、超车变道、汇入/汇出道路、绕行静止车辆或物体、规划合适车速等动态驾驶任务,并能够实现红绿灯识别起停、自主打灯变道、路口左/右转、环岛通行、高架和隧道通行、避让道路施工、避让其他交通参与者(行人、骑行者)等典型城市路况交通行为。与高速NPG的体验不同,在城市NGP智能辅助驾驶试驾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处安放”的右脚。多年的开车经验告诉我,脚只要不踩油门就需要放在刹车上。但去年试驾过程中,没有虚位的刹车位置较高,长时间把脚抬放在刹车上,甚至比自己开车还累。这背后的逻辑还是对于智驾系统没有建立足够的信任度,在小鹏城市NGP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后,对于系统的信任感才得以逐渐显现。从整个的试驾过程来看,这套城市NGP的底层逻辑依旧是以安全为最高优先级。可以说是“逢车必让”、“逢人必停”,同时也在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实际用车需求,并没有出现为保证安全把车速放到最慢,影响出行体验,甚至在路上宕机阻碍交通的情形。这次小鹏G6 XNPG又是对去年城市NGP的一次蜕变。事实上,在今年3月份XNPG刚刚推送之初,就有过一次初步试驾是XNGP第一阶段功能的体现,而这次的抢先体验则是要在今年下半年开放第二阶段的尝试即无高精地图城市实现NGP的超车、左右转功能。说了这么多才进入正题实际上也是想表达小鹏智驾更新迭代的速度在飞速加快,从一年半到半年再到三个月,每一次大步跨进的时间都在肉眼可见地缩短。2024年,小鹏还将实现全国无高精地图全场景导航辅助驾驶,彻底拜托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实现全国场景下的覆盖。回归到试驾本身,小鹏为这次的抢先体验给了一个主题——智驾熟了。在BC的视角下,对于这个成熟度的体现主要聚焦在XNPG的实际表现上,相比于过去的几个版本,全新系统更加倾向于一个老司机的驾驶状态。举几个例子,在之前的城市NGP中,车辆行驶在最右侧车道碰到工程车路障等情况没法办做出积极应对,只能缓慢减速需要驾驶员接管,而这次XNGP彻底将这一问题解决。另外在前车距离的保持上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信,不太容易出现被加塞的情况。对于不同车速、车流采取不一样的变道策略,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滑行来减少用的刹车使用。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相比于之前那种无处安放右脚的状态,在这次的试驾中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而信任感的建立便是来源于一次又一次超乎想象的任务完成度,甚至一定程度上会产生一些依赖感。这种依赖感的出现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从新鲜的体验到实际的刚需。如果打比方的话,这背后的逻辑有点像谈恋爱和结婚,谈恋爱都更在乎的是新鲜感是体验感,而结婚往往需要更深次的信任基础与相互依赖。在社交平台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外特斯拉车主对于自动驾驶的疯狂举动,开车睡觉、开车吃饭,更多的是一种炫耀的心理,而这也带来了数不胜数的交通事故。与之相比下,小鹏的智驾更多的是在解决问题,是正向地改变驾驶员的使用习惯。说一个比较细节的点,在之前的城市NGP试驾中,因为系统的认知还比较保守,实际驾驶时间会比导航时间要多5到10分钟左右。而在这一次的体验过程中,导航时间与实际花费时间基本吻合。从这个角度看,小鹏XNGP基本无限趋近于人的驾驶状态,在第三方的视角下,你甚至无法判断这辆车是驾驶员在主导还是车机,而这也意味着将诞生更多的需求。我们可以想象几个场景。或是一次长途的远游;或是一次疲惫的加班之后;又或是单纯地只是想开车的时候想偷偷懒。通常意义上的驾驶乐趣在于性能车或是越野车,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家用车来说,有时候驾驶并不是那么一件有趣的事情,甚至还会带有一些的疲惫。小鹏智驾的意义就是在于可以让驾驶成为一件不那么疲惫的事。如果说在此之前,智驾系统只是一个锦上添花噱头式的产品点,那么从XNGP之后,智驾可能会成为一个类似像AUTO HOLD一样的实用性标配功能。在互联网时代,往往喜欢强调应用场景倒逼技术产业的升级。对于小鹏而言,眼下更需要的是如何让更多的城市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体验到这套系统的真正便利之处,让应用加速行业前进的脚步。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相关推荐热点推荐
挑衅中国底线!
爱生活爱大地
2023-06-17 19:24:09
2023-06-19 14:48:4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鹏g3带自动驾驶功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