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上合组织会议为什么在青岛?

2018-05-23 13:19
来源:
半岛都市报
下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在青岛举行。青岛峰会也将是上合组织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元首峰会。
上合组织诞生于上海黄浦江畔,在上海举行峰会在情理之中。
北京是我国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举办各种大型国际会议也不足为奇。
但此次峰会选址在青岛,是为什么呢?给你六大理由…
▲薄闲阳 摄
01
与“一带一路”联系紧密
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随后他在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建议:“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我们有责任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青岛与“一带一路”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千多年前,青岛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线起航点和重要枢纽。
如今,在“一带一路”规划与建设中,青岛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5年来,青岛积极探索建立“走出去”与“引进来”互动协调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新模式。
去年,青岛先后在“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举办了39场以“通商青岛新丝路、经济合作新伙伴”为主题的“丝路对话”活动,引进世界500强46家,“走出去”企业达1400多家。
此外,海关总署以青岛海关为龙头,实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丝绸之路经济带”改革板块涵盖了沿线的9个省份(自治区)10个海关,实现了通关待遇“十关如一关”。
02
与上合国家经贸往来密切
除了与“一带一路”联系紧密,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也有着密切的往来。
2017年,青岛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近400亿元、增长12.5%。
截至2017年底,青岛对上合组织有关国家投资项目74个,投资额32亿元;上合组织有关国家累计在青岛投资项目226个,投资额30亿元。
目前青岛市已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巴基斯坦、柬埔寨、尼泊尔7个国家的12个城市(省州、机构)建立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密切的经贸往来,催生出合作发展新机遇。
在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正在建设成为上合组织中亚内陆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重要“出海口”。
今年4月,商务部已正式同意,支持在该园区创建全国首个“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将进一步提升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在上合国家的影响力。
▲青岛港前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03
青岛位处国际“交通枢纽”
良好的贸易往来与青岛所处的国际“交通枢纽”位置不无关系。
青岛目前已开通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中蒙班列、中韩快线、东盟专列等国际班列。
2016年至今,青岛港先后与吉布提港、埃及塞得港、马来西亚巴生港、俄罗斯圣彼得堡港等“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
2019年,青岛胶东机场将投入运营,40余条国际航线,110余条国内航线将聚集胶州。
青岛正在成为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自贸驿站”。
▲建设中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04
青岛文化品格独具魅力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熏陶、100年的现代文明洗礼,塑造了青岛独具魅力的文化品格,内化为崇礼向善、开放创新的城市底蕴,并不断催生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
青岛,有机结合了古代儒家文化和近代港口文化,自身散发着浓烈的文化气息。
从掩映于碧海绿树中间的“万国博览会”——八大关别墅群
▲@糖小狐的小幸福 摄
到老舍、沈从文、臧克家、萧军、萧红等名人故居云集的大学路
从鸥鸟翔集千帆点点的海湾到恬适静雅的24小时书屋……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诗和远方。
在城市文化底蕴的熏陶下,青岛市民热情好客、文明友善,他们正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欢迎着海内外来宾。
05
天蓝、地绿、海净、气清
几年来,青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努力把青岛建成天蓝、地绿、海净、气清的美丽家园。
▲薄闲阳 摄
青岛林木绿化率已经达到40%,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据统计,2017年青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2天,与2016年同比增加24天;PM2.5、PM10浓度与2016年相比分别下降17.8%、10.6%,为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相信舒适的环境也是青岛得以举办上合组织峰会的重要原因。
06
具有举办国际会议的丰富经验
从2008年的奥帆赛,2014年的世园会、APEC第二次高官会,2016年的C20会议,以及多项国际重大帆船赛事活动,到2017年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
青岛已经成功举办过多个国际盛会和赛事,有着独到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办会经验。
这也使得国际社会更加看好青岛,对青岛办好上合组织峰会充满了信心。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将把“上海精神”与丝路精神紧密交融在一起。
上海合作组织——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影响力极大的区域合作组织,在青岛峰会上将确定新的方向,开启新的时代。
青岛拥抱上合
在颜值巅峰时刻
▲薄闲阳 摄
上合峰会将于下月举行
六月的青岛
也开始进入最美季节
山青水碧、城海相依
太阳还不是那么浓烈
花红叶绿在路边静静绽放
带给人们初夏的惬意
▲@影像随拍
青岛以滨海旅游闻名
从栈桥沿着青岛海岸
由西向东再折向东北
▲薄闲阳 摄
在40余公里海岸线上
分布着八大关
奥帆中心
崂山等景点
这是青岛著名的金边
近年来
金边旅游继续向南北延伸
所以我们看到了
金沙滩
唐岛湾琴岛之眼
还有东方影都
上合峰会临近
青岛沿海亮化已经完成
五四广场灯光秀
可能你已经看过多次
现在来个不同角度的美照
请欣赏↓↓
图/山东新闻摄影
不光是老市区
新城区的灯光也靓了
比如高新区
▲半岛记者 孟达 摄
再比如
城阳区的白沙河畔↓↓
进出青岛的要道
流亭立交桥↓↓
同时青岛近年来
大力挖掘“内陆”老城区
让欧式老街区重放光彩
▲@薄闲阳 摄
漫步在小鱼山的林荫道上
总督府、天主教堂
掩映在绿树丛中
恍若置身欧洲
▲@薄闲阳 摄
青岛啤酒厂已经成了博物馆
百年前的
建筑形态和工艺留住了
博物馆所在的登州路
也修葺一新
每天上演着不落幕的啤酒节
青岛
正以更加丰富多彩的颜值
更加宏大厚重的气质
以风华更茂的新姿态
拥抱远方客人
◆半岛都市报微信(ID:bandaobao)综合光明网、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央广网、央视网等,图片/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山东新闻摄影,@薄闲阳,@糖小狐的小幸福,网络等
◆编辑:陈小小/金鱼
●“你先跳我就跳!” 网红情侣赌气相约跳楼,女生从26楼跳下,男友爬回了屋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8-04-25 17:57
来源:
平度教育
如今,距离举世瞩目的上合(元首级)峰会在青岛举办的日子越来越近了。4月23日,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了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外长,国防部长,在为元首峰会做好铺垫的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即将进入“上合时间”。
会议上,习近平指出,一个多月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将聚首中国青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必将成功。关于具体的举办时间,已确认在两个月以内,意味着上合峰会的倒计时正式开启。
自去年12月外交部宣布在青岛举办上合峰会的信息后,参加会议的各方都非常重视此次盛会,而举办地青岛,也随着举办时间的日渐临近变得备受瞩目,一股席卷世界的“青岛热度”正在蔓延。
习近平:上合青岛峰会必将成功
4月23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了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外长,国防部长。他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近17年来,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对外交往、机制建设六大领域合作稳步推进,整体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随后,习近平还提到了青岛峰会。他指出,一个多月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将聚首中国青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必将成功。
会议现场
为此,各国代表说道,各方支持中国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加强成员国各领域合作所提出的积极倡议,愿同中方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青岛峰会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笔者注意到,这里各国代表提到了“加强成员国各领域合作所提出的积极倡议”,而此次选择在青岛举办上合峰会的背后,自身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支点型地位,成为国家选择的重要考量,代表了中国力推“一带一路”的决心。而此次各国代表此番回应,也表明了各成员国齐心支持的立场。为随后召开的成员国外长会议奠定了基调。
4月24日,王毅在谈及各成员国外长会议时表示,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外长会为将于6月在青岛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做了政治准备。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会议基本锁定青岛峰会主要成果,为峰会成功举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合外长会:基本锁定青岛峰会主要成果
4月24日,王毅在北京主持召开上合各成员国外长会议,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共8国外长出席。
2018年4月24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北京主持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
王毅表示,此次外长会议分别从深化团结互信、安全合作、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动务实合作、系牢人文纽带以及扩大国际影响这六大方面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其中,“深化团结互信”被推上此次青岛峰会主要成果的首位。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17个年头,逐步巩固确认了“上海精神”的重要作用,成为各成员国共同维系上合组织的根本。
其次是地区安全。众所周知,上合组织成员国基本来自欧亚、中东地区,当下如何深化安全合作成为重要课题,基于此,支持成员国未来3年打击“三股势力”合作纲要等文件将提交本次青岛峰会批准。
第三、第四则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推动务实合作,提升地区贸易便利化和互联互通水平。这块在肯定上合组织重要平台作用的同时,特别提及了深化“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合作,为“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奠定基础。而峰会举办城市青岛,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型城市,也将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借助峰会召开的契机,在今年创建中国首个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扩大城市与“一带一路”沿岸城市间的贸易规模。
第五是系牢人文纽带。各方将继续围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青年、媒体等领域展开交流合作。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一带一路”沿线的众多国家,除了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外,更重要的就是让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实现“走出去”提供了便捷的窗口。
例如今年在青岛西海岸举办的首次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邀请上合组织8个成员国和4个观察员国的电影代表团、电影艺术家和电影企业代表参加。青岛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首个“电影之都”,将以电影为纽带,提升上合组织国家间的文化交融与共识。
最后是扩大国际影响。从一开始的六个成员国到如今的八大成员国,4个观察国以及多个国际组织,上合组织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赢得世界的认可,并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区域合作和全球治理领域体现强劲的上合力量。同时,这也是本次青岛峰会向全球传递的世界级影响力。
青岛市
对于6月的上合青岛峰会,笔者注意到,此次是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元首会议,可谓意义重大。通过上述外交部确认的六大主要成果,可以看出,青岛峰会必将是上合组织历史性的盛会,为此,王毅用了“里程碑意义”来评价此次会议,彰显青岛峰会的重要性。
如今,距离青岛峰会召开时间已不足两月,即将进入“上合时间”的魅力中国,值得我们期待。
解密为什么“上合组织”峰会选在青岛召开? 一次盛会,改变一个城市。上合组织2018青岛峰会,奥帆之都青岛,国家中心城市,开始承担起对外窗口的职能。
2017年12月9日,外交部长王毅在2017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习主席提出构建命运共同体倡议,首先就是立足周边,面向发展中国家。我们将从周边起步,以发展中国家为依托,稳步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
我们将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明年,我们将办好博鳌亚洲论坛、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两大面向周边的主场外交,凝聚守望相助的地区共识,增添区域合作的发展动力。
此事一出,已在青岛人的朋友圈掀起了轩然大波。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世界城市,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之外,杭州、厦门、郑州、成都、武汉、南京等城市,都先后举办了世界级的会议或体育活动,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窗口城市。
2018年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不出意外的话,中、俄、印、等地区大国的元首将齐聚中国,中国作为上合组织的决定性力量之一,将在会议上做出很多建设性的提议,推动上合组织的新发展,而青岛有幸成为这一幸运之城。
首先,什么是上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2015年7月10日在俄罗斯乌法举行,乌法峰会通过关于启动接收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程序的决议,上合组织扩员的大门正式打开。
2017年6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将在阿斯塔纳上合组织峰会上成为正式成员。这是上合组织2001年成立以来首次扩大。
上合组织峰会对青岛意味着什么?
只是这一活动的举办,
将极大促进青岛国际知名度的提升,
加速国际经济合作,
对于正在大力创建的国家中心城市
和发展中的新区而言,
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是青岛?
一、“一带一路”举世瞩目 国家战略下的“青岛作为”
2017年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乃至世界进入“一带一路”时间。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凝聚千年东方智慧,传达全球治理新理念。
在“一带一路”规划与建设中,青岛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同时,海关总署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青岛海关为龙头,实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丝绸之路经济带”改革板块涵盖了沿线的9个省份(自治区)10个海关,实现了通关待遇“十关如一关”。
二、青岛——未来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青岛已经有一万多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行政区范围内有920万人口,人均GDP已经接近1.6万美元,城市化率超过71%,青岛实际上是山东地区、全国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城市。
同时,青岛处在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位置,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青岛的辐射和带动已经形成了自己在胶东湾地区的都市圈。” 2017东亚海洋合作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结合青岛中心城市的发展,对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表示了极大的看好和肯定。
徐林说,“从青岛的发展潜力看,保持趋势发展下去,我觉得经历若干年后,青岛是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超大城市,也会成为一个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家级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承担国家使命,辐射周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作为国际合作的窗口城市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是城市等级的金字塔塔尖城市。
三、板块崛起 “一谷两区”飞速发展
青岛全力建设蓝色硅谷、西海岸新区、红岛高新区“一谷两区”等新兴板块,带动城市发展能级提升。
蓝色硅谷突出科技孵化和创新驱动功能,2016年完成投资239.9亿元,增长27.3%,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3.6个百分点。聚集了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17个“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250余家科技型企业纷纷入驻。
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实现GDP2871.07亿元,增长12.4%,总量位居国家级新区前三,GDP总量超过了省内6个城市。
青岛高新区加快建设研发资源集聚区,2016年完成投资156亿元,增长14.1%,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增速0.4个百分点。
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带动全市金融业跨越式发展。2016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68.81亿元,较2011年增长1.1倍,同比增长12.8%,对GDP贡献率达10.3%。
四、大交通战略,青岛国际范十足
2019年的胶东机场将投入运营,40余条国际航线,110余条国内航线将聚集胶州,客流量将达到6500万人次,轻轨地铁等轨道交通加速延伸,构建与海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努力打造成为内连全国、外连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
济青高铁预计在2018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可实现济南至青岛1小时直达,至烟台、威海、日照等2小时通达,并连接京沪高速、石济客专, 通过拟建的济聊城际与京九客专连接,与国家高速铁路网融为一体,辐射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区主要城市。
五、青岛高校“朋友圈”持续扩容,打造多元智库平台
截止到目前,已有29所高校在青岛签约落地,已引进并运行的高校有13个,已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在推进的国内外高校(机构)有16个,其中有不少是国外院校。高校聚集将为青岛不断汇集国内外专家学者,打造一个多元化智库平台。
我是青岛人,我自豪!
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不是一次简单的会议,更是说明青岛具有了国际范儿。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国际级会议在青岛也就是家庭便饭了!
以后,请叫我“国际青岛”!
来源:爱在青岛、凤凰青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合组织会议为什么在青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