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少人锂辉石最多的地方?

929私家车广播
2019-10-09 08:30
01
和田玉
和田玉石,出自新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楞州等地。和田玉石分为山料和仔玉。矿采的叫山料,主要产于昆仑山,古书称和田之南有玉山,指的就是那些玉矿;河里捞的则称仔玉,主要产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古称白玉河和墨玉河,每年春夏之际,昆仑山山洪暴发,把玉矿石从山上冲刷下来,经过上万年的反复磨滚撞击,杂质尽去,圆润光滑如凝脂般的玉石就堆积在河滩和河道中,秋季时河水渐落,玉石显露,为拣玉主要季节。
和田玉石分布于莎车县、塔什库尔干县、和田县、于阗县、且末县一带绵延的昆仑山脉北坡,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有的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或崩落在山坡上,或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
羊脂玉:含闪透石达99%,呈脂白色或接近脂白颜色,或稍泛淡青、乳黄等色,质地细腻滋润,油脂光泽,微透明,石花等杂质在10%以下,糖色少于30%。
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色泽以白为主,常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灰等色调,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不透明,糖色小于30%;若其中糖色占30~85%者,又称糖白玉。
青白玉:呈灰绿、青灰、黄绿等浅~中等色调,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质地似白玉,玉色白中泛淡青绿色;其中糖色部分占30~85%者,又称糖青白玉。
青玉:呈灰绿、青灰等中等~深色调,偶尔带有灰蓝、青绿、翠绿、烟灰、灰紫等色,不透明,储量丰富;其中糖色部分占30~85%者,又称糖青玉。
黄玉:呈绿黄色、米黄色等浅~中等色调,由水中褐铁矿渗入白玉中形成,常带有灰、绿等色。
糖玉:呈红褐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色调,颜色由氧化铁、锰质浸染而形成,糖色部分>85%。
墨玉:呈灰黑、黑等色,致色因素是含有石墨包体,由于石墨含量不同,色泽深浅分布不均匀,以黑色斑浓重密集者为佳,称纯漆墨。
碧玉:呈青绿、暗绿、墨绿、绿黑等色,常见一种较纯净细腻,另一种杂质多,常含黑色矿物包体,有的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佳。
02
大漠石
大漠石,又称戈壁石、风凌石、风砺石等,出自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边,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和昌吉州奇台县附近。该石种属典型的荒漠风成石,其原石质地为玛瑙石、碧玉石、玉髓、玄武岩、木化石、千层石等,是在戈壁沙滩特有的地质、地理环境下,经风蚀、沙磨而形成的造型奇特、似景似物、多姿多彩之观赏石。
03
硅化木
硅化木,又称木化石,主要出自新疆哈密地区的大南湖、沙尔湖、伊吾县的淖毛湖、巴里坤县的三塘湖一带,及昌吉州的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境内。尤以奇台县将军戈壁北部边缘的石树沟最多,在11.65平方公里范围内,裸露于地表的硅化木达近千株。奇台县硅化木群是亚洲地区蕴藏数量最多、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硅化木群。
新疆硅化木分布面积广、类型多,由于各地区的地质作用及侵入的热液成分不同,可分为硅化、铁化、钙化和玛瑙、玉质等种类。含钙质的其质细腻,多呈土黄色,也有红、淡蓝、淡绿等色;含氧化铁的多呈暗红、深棕、铁灰、褐色等,含硅质的其质坚硬,呈黑、红、黄等色;还有近乎玛瑙质、碧玉质的,呈半透明状,通体光润。
04
玛瑙石
玛瑙石,出自新疆哈密火山岩荒漠地区的淖毛湖戈壁和沙尔湖戈壁一带。玛瑙属火山岩产物,由隐晶质纤维状玉髓组成,摩氏硬度约为7,主要生成于中基性熔岩的空洞及裂隙中。新疆玛瑙石属戈壁坡积型风成石,其体量及石肤的天成性,均适宜作奇石观赏。
新疆玛瑙石可分为缠丝玛瑙、闪光玛瑙、竹叶玛瑙、柴状玛瑙、白玛瑙等。
新疆玛瑙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天山和东准噶尔等地区,在新疆哈密戈壁巴里坤县还有大片玛瑙滩,足有十几平方公里,质地极佳的玛瑙随处可见。但作为奇石类的玛瑙石,其体量的大小和石肤的天成纹理则有一定要求。
05
新疆碧玉
新疆碧玉,又称玛纳斯碧玉、准噶尔玉、碧玉,出自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昌吉州玛钠斯县。为呈碧绿色的一种软玉。碧玉即"绿玉",碧玉中的黑点(指铬尖晶石)为碧玉的特征。碧玉以色青如蓝靛者为贵,有细墨星淡色的次之。
新疆碧玉的矿物成分与和田玉相似。呈暗绿、深绿、墨绿色,有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
新疆碧玉矿主要矿区在玛纳斯县清水河、塔西河上游和玛纳斯河上游一带。范围东西长30公里,宽数百米,矿点10余处,储量丰富。
06
额河石
额河石,出自新疆阿勒泰市富蕴县的额尔其斯河。该石为额尔齐斯河床中的卵石,质地坚硬,光滑细腻,具有玉质感;纹理线条流畅,丰富多变,构图奇美;色彩鲜艳纯朴,体型饱满厚重。
额河水流湍急,是我国唯一的一条由东向西穿山涉谷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河床中没有被风化的河卵石,经急流冲刷磨砺,色彩独特,纹理清晰,画面传神,意境幽远。额河石的纹理还具凹凸感,有较强的浮雕效果,图案和形态神幻莫测,空灵通透。有的似翻滚的云海、激荡的乱流,气势磅礴;有的石头斑斑点点,沉静空远;有的则像动物、瓜果,惟妙惟肖,令人赏心悦目。
07
玛河石
玛河石,出自新疆石河子市城东的玛纳斯河。该石属河卵石,质地坚硬细密,形体壮硕雄健,色彩凝重绚丽,纹理明畅深刻,图案别致,形状奇特,呈现出山川景物、花鸟鱼虫、海市蜃楼等,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玛河石的石质主要为砂岩、粉砂岩及火山岩等。石上纹理多由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石英脉构成,也有由不同矿物质形成的红、黄、黑等色纹,图案丰富多彩。玛纳斯河源于天山北坡,流入准噶尔盆地腹地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石河子城基扎在数丈深的砾石层上,城东紧傍玛纳斯河,河中出产色彩斑斓的卵石。
08
戈壁泥石
戈壁泥石,又称古陶石,出自新疆戈壁滩上。该石是由泥质岩构成,质地坚密细腻,摩氏硬度约为5左右;形态各异,有似扁条或叶状;大多呈棕红、红褐、褚红等色,另有黄褐、咖啡、黑色等,也有黄色底散布青花的,少纯色。
戈壁泥石为沉积岩层被风化破碎后,经风砂长期吹蚀、磨砺和雨水淋漓、腐蚀作用而形成。其表面光滑并有细纹理的流水线槽,是其独有特征。该石以棕红色带有细纹理者为佳。
09
戈壁彩石
戈壁彩石,主要出自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以南的戈壁滩上。该石为层状的石英岩沿裂隙风化破碎后形成,石质坚硬,摩氏硬度6~7,颜色较鲜艳,以红、白为主,亦有黄、绿等色。有造型石亦有图纹石,以质好色艳、表面光滑者为佳,有些质地细腻似白玉,其石中红纹多可构成图案。
10
塔格石
塔格石,出自新疆中天山。石质成分以白云岩为主,含有硅质;颜色为白、灰白等色,石面有黑色硅质斑点或纹理,多呈立体状的各种自然山景,形态别致,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11
和田石
和田石,主要出自新疆和田市郊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及沙漠、戈壁地带,尤以玉龙喀什河出产的卵石为佳。和田石有不同的质地与形状,大多含有和田玉的成份,表面光洁圆润,质地坚硬细腻;色彩比较丰富,主要有黑、红、白、黄、绿等色;构图简洁,神形兼备,有如行云流水,或若花鸟鱼虫,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和田石纹络清晰、图案奇特,在河滩中采回后,用刷子洗净石头表面的泥沙,即可摆放于厅堂欣赏,韵味无穷。
12
于阗石
于阗石,主要出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昆仑山。
《云林石谱》于阗石:“于阗国石出坚土中,色深如蓝黛。一品斑斓,白脉点点光粲,谓之金星石;一品色深碧光润,谓之翡翠,屡试之正可屑金,润而无声。然石之一段凡广仞余,择其十分之一二,无纤毫瑕玷者极少,故所产处贵翡翠而贱金星。”注: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地区。古于阗国遗址在和田县城西南的玉龙喀什河西岸。
13
乌尔禾卵石
乌尔禾卵石,又称克拉玛依彩石,出自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周围的戈壁荒漠里。该石以石英质卵石为主,质地坚硬,石皮完整,多呈黄、白、红等色,色泽均匀。形体光滑,大多在10厘米左右。
乌尔禾镇北一带遍地黄沙夹杂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有似破城墙、古庙宇、擎天塔楼、巨蘑菇、或像飞禽走兽,散落在戈壁滩上的卵石,色彩斑斓,俯拾即是。
14
阿克苏河石
阿克苏河石,出自新疆喀什至阿克苏一带的克孜勒苏河及阿克苏河上游的托什干河中。该卵石由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泥质粉砂岩等形成。质地稍粗,石皮稍差,多呈紫红、褐棕、灰绿、灰黑等色,石中夹杂有白色石英脉,表面色差分明,曲线雄浑流畅,构成图案似动物形象者,惟妙惟肖。资源蕴藏量丰富。
15
钟乳石
钟乳石,出自新疆东疆地区的一些方解石脉晶洞中。该石形态为菜花状、球状集合体,一种呈白色,色纯干净,另一种呈桔黄色,很鲜艳,均颇具观赏价值。
伊犁州特克斯县城以南51公里处的原始森林中有一天然石灰岩溶洞,地下溶洞长1.8公里,宽3~12米,洞顶、洞壁及底部生长着各色钟乳石,自然石景参差错落,形状千姿百态,颜色以乳白、雪白、油黄为主,也有红、绿、蓝、黑等色,整体色彩绚丽多样。
16
梅花石
梅花石,出自新疆阿勒泰地区南侧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该石质地为玄武岩,石中的气孔和裂隙被方解石、绿廉石充填后,呈大小不等的圆球状和细脉状,在岩石表面形成似梅花盛开的图案。
17
黑菊花石
黑菊花石,又称锂蓝闪石菊花石,出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石是由锂蓝闪石呈放射状分布在绢云母石英片岩的层面上构成,状似朵朵开放的菊花,花朵大小不等,多为1~5厘米。此石产在锂辉石矿脉两侧的围岩蚀变带,宽约几十厘米至1米,有一定的资源量。
18
绿松石
绿松石,古称河西甸子,出自新疆哈密等地。该石是含有铜、铝和水的磷酸盐矿物,隐晶质致密块状,块体一般为5~10厘米左右,摩氏硬度为6,比重2.6~2.8,平均折光率1.61~1.63。多呈浅蓝、草绿等色,具有柔和的蜡状光泽。
哈密天湖、戈壁滩黑山岭一带,绿松石矿体呈透镜状、细脉状和团块状,蕴存于绿松石化石英岩的层间岩隙中。矿床为次生淋滤型,矿化带东西分布长达2.5公里,宽5~40米,已有多年的开采史。
19
水晶石
水晶石,出自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等地的花岗伟晶岩中。该石在新疆储藏量丰富,分布约160处,品类较多,有浅棕色的茶晶,深棕色或灰棕色的烟晶,以及紫晶、黄晶、发晶、水胆晶、无色水晶等。
其中茶晶有的浓如重染,有的淡若清涂,最大的晶体达数十公斤;透明烟晶多产于奇台县;紫晶庄重华贵,但颜色较淡,数量较少;黄晶的晶体常呈柱状,主要呈浅黄色,也有浅蓝、浅绿、浅紫和浅玫瑰等色,具有玻璃光泽,透明或半透明;无色水晶纯净透明,无丝毫杂色。
20
芙蓉石
芙蓉石,又称蔷薇石英、玫瑰石英,出自新疆阿勒泰地区。该石为石英块体,属水晶的一个品种。摩氏硬度为7左右,呈蔷薇花的粉红色,半透明至透明,有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新疆芙蓉石结构好,较具观赏性,亦可雕琢项链、鸡心、小摆件等工艺。
2019-12-24 08:30
来源:
佚名
媒体(或公众号)转载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
摘要:通过在大红柳滩地区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总结了伟晶岩型锂矿成矿要素,运用地质+遥感等勘查技术方法,圈定了找矿靶区,通过大比例尺填图、槽探、钻探等手段,新提交4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矿产地,其中大型3处、中型1处,初步估算氧化锂(334)资源量116.7万t,引领锂矿找矿重大突破,矿带累计探获氧化锂资源量达200万t以上,促进形成大红柳滩百万吨级大型锂矿资
源基地。
1.项目概况
“新疆黄草沟一带1∶5万矿产地质调查”子项目,归属于“西昆仑铁铅锌资源基地调查与勘查示范”项目,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与长安大学参与。项目周期为2017—2018年。主要目标任务是以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为主攻矿床类型,开展大红柳滩南、苦水湖图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利用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和少量槽探、钻探等工作手段,调查区内花岗伟晶岩脉空间分布特征,对其稀有金属含矿性进行查证,圈定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总结调查区稀有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对区域稀有金属资源潜力作出总体评价。通过两年的工作,项目基本查明了工作区内花岗伟晶岩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花岗伟晶岩脉的规模及含矿性作出了评价,新提交4处锂矿矿产地。
2.成果简介
(1)505工区共发现伟晶岩脉20条,圈定11条锂矿体(图1)。伟晶岩呈脉状、不规则脉状、似层状产于岩体边部及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之中,基本沿地层层理产出,呈蠕虫状或条带状北西—南东向延伸,产状5°~55°∠39°~75°,矿体厚度1.5~4m不等,整体上脉体延伸厚度较为稳定,但个别岩脉露头断续出露,延伸在50~260m不等,Li 2 O平均品位1.1%~3.3%,初步估算Li 2 O资源量1.06万t,达中型矿床规模。
(2)507工区地表共发现伟晶岩脉28条,圈定13条锂矿体(图1)。矿体整体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地表倾向可分为北东与南西2组,产状分别为7°~25°∠43°~65°与198°~240°∠38°~62°,延伸300~1200m不等, 脉宽1.8~9m ,Li 2 O 平均品位1.2%~2.5%。于该区施工1个钻孔进行深部验证,共见到9条伟晶岩脉,累计视厚度72.4m,经化学分析共圈定6条锂矿体,厚1~7m,累计厚度17.45m,平均Li 2 O品位0.9%~1.8%。初步估算Li 2 O资源量43.69万t,达大型规模。
图1 区域地质矿产简图
1—雪被区;2—第四系洪冲积物;3—巴颜喀拉山群上组;4—巴颜喀拉山群中组;5—巴颜喀拉山群下组;6—中细粒石英闪长岩;7—黑云母二长花岗岩;8—矿体及编号;9—未矿化伟晶岩脉;10—石英脉;11—矿区范围
(3)俘虏沟南1号工区共发现21条伟晶岩,赋存于巴颜喀拉山群中组地层,南侧岩体边部也有少量发育(图2)。共圈定10条锂矿体,矿体呈脉状、板状、透镜状,整体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倾向北东,与地层层理产状基本一致。单矿体地表出露厚度0.8~17.8m,长度260~2400m,Li 2 O平均品位1.19%~3.87%,初步估算Li 2 O资源量58.24万t,达大型规模。
图2 俘虏沟南1号锂矿地质矿产简图
1—雪被区;2—第四系洪冲积物;3—巴颜喀拉山群中组;4—巴颜喀拉山群下组;5—中细粒石英闪长岩;6—矿体及编号;7—未矿化伟晶岩脉;8—石英脉
(4)俘虏沟南2号工区共发现锂辉石伟晶岩7条,大部分呈北西—南东走向,产状40°~85°∠35°~51°,个别脉体呈北东—南西走向,延伸长120~1100m不等,脉宽2.2~12m不等。矿体Li 2 O平均品位0.9%~2.6%,初步估算Li 2 O资源量13.73万t,达大型规模。
伟晶岩结构构造特征:伟晶岩的主要结构有伟晶结构、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主要构造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斑杂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矿石中稀有金属以Li为主,普遍赋存Be、Rb、Nb、Ta等稀有元素。Be、Rb、Nb、Ta等含量不均匀,一般在伴生边界品位上下浮动,少量可超过最低工业品位,与Li 2 O品位无正相关关系。矿体主要矿石矿物为锂辉石(图3),此外还含有少量磷锂铝石、锂电气石、绿柱石、铌钽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钠长石、叶钠长石、微斜长石、白云母、石英等。伟晶岩脉的矿物组合具有一定的分带性。总体上随着远离岩体方向,伟晶岩中的钠长石、石英、白云母逐渐含量增多,微斜长石、电气石含量逐渐减少。
图3 大红柳滩一带锂矿石野外及镜下照片
a—矿体野外露头特征;b—锂辉石两组解理近于垂直;c—锂辉石与石英交代形成交代蠕虫结构;d—柱状锂辉石边部发育毛发状锂辉石;Spd—锂辉石;Qtz—石英
伟晶岩脉分布特征:区内伟晶岩脉主要围绕晚三叠世中酸性岩体产出,以二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成矿最为有利。伟晶岩脉在时间、空间上均与岩体高度耦合,总体上表现出近岩体处脉体密集,远离岩体处则稀疏的特征。北西向的区域性大断裂康西瓦断裂和大红柳滩—郭扎错断裂控制花岗岩的分布,伟晶岩脉产出受地层节理控制。伟晶岩型锂铍矿主要赋存于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二叠系黄羊岭群及古元古界康西瓦岩群中,其中又以巴颜喀拉山群为主,岩性为变质砂岩、板岩及片岩,伟晶岩中锂辉石矿物垂直节理裂隙,说明围岩的张性裂隙对成矿有利,为伟晶岩脉提供了就位空间。
3.成果意义
通过项目实施,总结了大红柳滩一带伟晶岩型锂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探索出一套适用于西昆仑高海拔、深切割地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引领取得锂矿重大找矿突破,对于保障我国锂等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区找矿新发现有效引领和拉动了地方财政及商业投入,为大型资源基地建设及和田地区深度贫困区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李侃 高永宝供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