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影评人物形象分析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你好啊,我是胖哒君。
又是一个美好的周末,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假期安排呢?
如果你也像胖哒一样,没有外出游玩的计划,不如选择一个闲暇的午后,安安静静的看一部电影,也是极好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是《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由张艺谋执导,于2011.12.15首次上映。
在豆瓣上斩获了8.2的高分,非常值得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前不久上映的电影《八佰》一样,这两部电影都是关于战争题材的片子。只是前者更偏重于浓烈的战争气氛,后者则是着眼于一小方人,以小见大。
显而易见,后者更全面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不同类人的命运。
“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认识。而对于这部片子我最大的龃龉,便是以为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只是一群秦淮河女人。
在我怀着一种对历史敬畏的心态后,我打开了这部电影。
02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陷落的南京,即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事件,那段惨痛的历史永远是中国人难以提及的殇痛。
而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便是由其中一项真实案例改编而来。
一个废弃的教堂,收留了一群逃难的女学生,一个为死人修容的美国人,一群秦淮河女人,以及一个受伤的小兵。一群互不相识的人,在这里共同对抗着生与死。
这部片子最大的特点是以一个女学生书娟的角度来叙述,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情感,不仅使观众能更快代入剧情,也很好的为电影结尾未能道出十三钗的结局作了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中有善良救助女学生的李教官,有不谙世事单纯的女学生,有嗜酒爱财的美国人,有舍生度外堪担当的陈乔治,有风流浪荡却为了不相干的女学生毅然赴死的秦淮河女人,还有贪生怕死投敌却能冒死为女儿换来通行证的孟先生。
他们都是处在那个动乱年代里的人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他们的命运于那个教堂里交织,为整部电影蒙上了一层浓厚的南京土味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整部电影最惊艳我的地方,我想大概就是那群秦淮河女人走进教堂的样子吧。
她们提着箱包,披着大衣,穿着艳丽的旗袍走进那个神圣的教堂,笑靥妍妍,好像这乱世纷争也不能扰了她们的心。
她们的出现,就像为这方沉重的天地添上了一抹亮色。
说来可笑,我最初的偏见是那群秦淮河女人,我最后的偏爱还是那群秦淮河女人,尤其是玉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这样看见你,就仿佛看见你经历的一切。初见她便是一副优雅高贵的模样,于一众风尘女子中脱颖而出,却做出了扔行李爬墙头的粗俗行为,也为自己蒙上了一分烟火气息。
红楼头牌的玉墨,其实也同那些女学生一样,上过学,念过书,说的一口流利的洋语。
只可惜命运造化弄人,她不得不投身妓院谋生。但她却没有放弃自己的人格和精神,不甘堕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既不能救国家,也不能救人民,就只能救自己了 。
于是乎,她答应李教官收留照顾伤兵,保护女学生。也是她,计划带领她的姐妹们谋生逃出南京城。
可能正是因为她经历过这种由学生到妓女的身份转变,所以她才能做出代替学生参加日本人宴会的选择吧。
可以说,玉墨她有情,有不屈的精神,更有一颗善良的心,有那个时代难得的人性和良知。
03
令人难过的是,日本人的卑劣本性并未改变过,他们以一个宴会的名头,诱骗女学生们走向深渊。为此,书娟甚至组织同学们跳楼自保清白。
最后啊,这群秦淮河的女人们剪短了长发,换上了学生服,怀里揣着剪刀玻璃片,代替学生们上了日本人的车,便再也没回来过。
书娟的爸爸孟先生没见到女儿的最后一面,用死换来了学生们的通行证。美国人约翰修好了卡车,带着学生们逃出了南京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帝叫我们人人平等,你说选女孩还是女人。
我其实很佩服她们的勇敢,在见识过那么多的悲惨场面,在明知自己的结局之后还能有那种勇气挺身而出。
她们的确做到了,护下了十二个未成长的女学生,改了自古以来的骂名,做了一件顶天立地的大事。
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
在那段创伤的记忆里,她们用自己的鲜血散发出了人性、精神之光,彰显了中国人的气魄。
今天的推文就到这里了,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去看看。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陵十三钗影评人物形象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