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杭州站到萧山机场T34机场到杭州站怎么去?

9月8日,浙江省大通道建设十大标志性项目、杭州亚运会重要基础配套项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正式开启国内航班试运行,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5000万人次,这意味着杭州机场终端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跃升至9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将达360万吨,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浦东机场的第二大航空枢纽。  9月8日,浙江省大通道建设十大标志性项目、杭州亚运会重要基础配套项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正式开启国内航班试运行,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5000万人次,这意味着杭州机场终端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跃升至9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将达360万吨,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浦东机场的第二大航空枢纽。图源:萧山发布  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采用中央集中式布置方案和全透明设计,外形开阔流畅、内部宽敞明亮,精心设计了旅客中转流程,以后无论国际转国际,还是国际国内间的中转,都将十分方便。更特别的是,楼内新增了很多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比如预导乘系统、人脸识别安检系统、全自助值机系统、候机区域随处分布的充电口等。  瑞为技术凭借卓越的AI创新能力成为了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AI方案提供商,为航站楼提供创新的旅客通行、导航导乘服务。  高颜值、智慧化通行  瑞为旅客通行方案基于自研的、全球排行前五的CV算法和光学算法、摄像头模组策略等,突破场景、光线、姿态限制,无论强光、逆光、暗光、微光、侧光,无论打电话旅客、乘坐轮椅旅客、刚学会走路的小旅客,旅客们无需改变姿态,用自己最舒适的方式正常、快速通行。  此次为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量身定制的智慧安检、智慧登机核验设备,融合了机场设计元素,将意象营造和结构设计相结合,与大环境实现完美融合,同时瑞为从人性化、智慧化出发,采用了黄金比例设计的高清大屏、清晰柔和的灯光指示等等,为旅客出行打造贴心、自然的体验。  行业首创智慧防漏验  为防止旅客未经安检验证进入隔离区,确保每位通过安检门的旅客均已进行安检身份核验,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创新性采用了瑞为防漏验方案。方案兼容金属安检门或毫米波人体安检仪的两侧增置装置,基于瑞为自研CV算法通过双侧多角度视觉传感器实现人脸动态跟踪与融合。  方案不仅能准确判断正在通行的首位旅客,避免旅客前后排队和复杂背景抓拍到多张人脸影响查验,同时还满足对全身高、全年龄旅客通行的覆盖,实现无感抓拍,上报给自助安检验证系统进行防漏验确认。  安检手检工作人员通过工作屏可以实时看到通过的旅客漏验复核结果,如出现旅客全程低头而未能抓拍到正脸的情况,该工作人员屏还支持邀请旅客再次核验确认,实现旅客100%的漏验确认,最终完成安检验证闭环,保障飞行安全。  行业首发智慧导航导乘  在候机厅里,作为“带路”的晓瑞机器人成为全场吸睛焦点,它可以“带领”旅客到相应的登机口。在其屏幕上,具体路线、剩余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  瑞为技术认为,高可用的智慧问询,必须是具备安全、灵活的特点,让旅客好用、放心用,让机场减少部署成本,提高利用率以及确保安全。为此,瑞为行业首发的智慧导航导乘方案,不仅为萧山机场T4航站楼构建立体化、全面的智慧服务,解决了旅客问询、导航、行李携带问题,并且行业首推“动静结合”的智慧组合,将移动服务机器人“晓瑞”和固定智慧问询终端“灵悉”强强联合,互为补充。  瑞为智慧导航导乘方案支持通过固定智慧问询终端“灵悉”一键召唤移动机器人“晓瑞”,并且召唤过程实时可查看路线。面对查询高峰,“晓瑞”可一键调度到人员密集区,并切换为临时固定查询终端,为旅客提供丰富的查询服务。
   瑞为智慧导航导乘方案支持快速部署、无需额外成本,就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触达率,从而降低机场运营成本,提高物理空间利用率,实现全场景服务,后续,还可以打通商业服务,提高机场非航收入。  作为智慧机场方案领先企业,瑞为技术始终坚持技术自研、深入场景研究,践行“以人工智能构建更美好社会生活”使命,不断打造更高价值的行业方案,目前已为北上广深杭等2/3千万级机场提供服务,是国内机场人脸识别市占率第一的企业。

钱江晚报
2022-09-08 10:10 ·浙江
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燕 谢春晖 通讯员 朱建美
高大上。
是今天到杭州萧山机场T4航站楼所有人的第一个感受。
今天(9月8日)起,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坐飞机,你可能要去新航站楼了。
机场三期工程重头戏——T4航站楼和交通中心终于要投用了。
9月8日,新建的T4航站楼国内航班试运行;9月10日,国际航班试运行;9月中旬,T4航站楼和交通中心正式投运。
今天,往返南宁-杭州的CZ3909/10和CZ3757/8航班的旅客,将率先体验T4航站楼。
作为T4航站楼首家转场的航空公司,南方航空的国内航班将陆续转到新航站楼运行。
试运行期间,从杭州出发的前往南宁的南航旅客,要到T4航站楼出发大厅P岛值机柜台办理乘机手续。
新建的T4航站楼总建筑面积72万平米,设计旅客吞吐量为5000万人次,包含地下两层,地上五层。
它是一幢绿色建筑,布局上与杭州机场其他航站楼不同,为平面布局中央集中式构型。
今天(9月8日)一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两路记者分别通过乘坐大巴和自驾车的方式前往T4航站楼。
目前,在各大导航软件上已经能搜到T4航站楼的导航路线,自驾前往比较方便。
早上10点不到,今天试运行的航班已开放值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体验式直播报道也开始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近,浙江一批重要项目都有了最新进展:合杭高铁湖杭段顺利通过初步验收;杭州西站已基本建成;萧山机场三期项目即将试运行;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改建工程全线高架和地面道路(除高新八路至红十五线段地面道路外)全部完成交工质量鉴定和交工验收,具备通车条件;时代大道南延(绕城至中环段)工程桥戴线-戴临路段开通试运行。
合杭高铁湖杭段通过初步验收
  9月5日,合杭高铁湖杭段顺利通过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的初步验收,这是继静态验收、动态验收之后完成的又一重要节点,标志着合杭高铁湖杭段向正式开通运营更进一步。
  合杭高铁湖杭段于2019年年底开工建设,2022年4月28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7月6日,合杭高铁湖杭段联调联试工作结束,转入试运行阶段。本次初步验收顺利通过,为后续安全评估和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合杭高铁湖杭段作为国家重点交通项目,是打造“重要窗口”的标志性工程。线路全长约137.8公里,经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吴兴区、德清县,杭州市余杭区、西湖区、富阳区和桐庐县,跨富春江通过新设桐庐东站引入杭黄高铁桐庐站。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对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西站基本建成
  杭州西站是合杭高铁湖杭段最大的新建车站,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相当于70个标准足球场。
  杭州西站站房共有9层,分为地下4层和地上5层,站场总规模为11台20线,采用全高架站场方案。
  站房整体以“云之城”为设计理念,创造性“站场拉开”设置了一个东西向的“云谷”,打造出了“云路”“云厅”等空间设施。
  日前,杭州西站站城综合体“云门”外立面已基本完工,亮化工程与室内装修正在推进中,不久后将正式亮相。
萧山机场T4航站楼将迎首批旅客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浙江迄今以来最大的机场建设项目,其中的核心项目是新建T4航站楼及陆侧交通中心航站楼。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项目将于近期开展国内航班试运行。南方航空是T4航站楼首家转场的航空公司,其国内航班将陆续转到新航站楼运行。9月8日起,往返南宁-杭州的CZ3909/10和CZ3757/8航班,迁至T4航站楼运行,乘坐这些航班的旅客,将率先体验T4航站楼。
  新建T4航站楼全部建成后总建设面积约72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
  陆侧交通中心航站楼是目前全国机场类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包括交通中心地下四层结构,地上四座塔楼。在这里,乘客将实现大巴、地铁、高铁、航班间的无缝换乘。
  据了解,萧山机场三期项目已拟定9月8日国内航班试运行,9月10日国际出发航班试运行,9月中旬正式投运。届时,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将成为华东地区第二大航空枢纽。
空港大道具备通车条件
  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彭埠互通)改建工程是杭州亚运会交通重点保障项目,也是杭州城区东部入城主通道。项目北起乔司枢纽,南至红垦枢纽,全线长约23.6公里,于2019年7月启动全线抬升改建,改建后上层为高架道路,中层为双线快轨,下层为地面道路,打造“国内领先、省内第一”的一廊多线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项目全线道路已正式定名为空港大道(高架路),其中上层高架部分为空港高架路,下层地面道路为空港大道。
  今年7月以来,杭州加快全线建设收官,分段推进高架桥和地面道路交工验收,新建彭埠大桥慢行系统、全线景观照明和绿化等附属工程施工,有序开展收工地块和沿线环境整治,强化收官阶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早日实现全线通车做好准备。
  项目建成后对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升杭州重要交通枢纽功能、增强杭州都市区互联互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时代大道南延部分路段开通
  萧山区时代大道南延(绕城至中环段)工程桥戴线-戴临路段高架桥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已于9月5日开通试运行。同步开通桥戴线互通B、C匝道、春永连接线互通(上、下行)匝道、义临路互通A、D匝道、戴临路互通A、B匝道。
  工程起点接时代大道改建工程(绕城高速以南60米),沿线往南跨过浦阳江经过义桥镇、戴村镇,终点至与规划城市中环线交叉以南1公里处。
  项目采用高架+地面道路形式,主线高架全长约11.2公里,地面道路全长约3.87公里。高架道路及地面道路均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功能标准,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开通试运行的桥戴线-戴临路段高架主线里程共5.75公里。
  时代高架(桥戴线-戴临路段)开通试运行后,南北向经高架通行的车辆可通过试通车段高架通行,通行速度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渔浦大桥货运通道的重新开启,将有效缓解桥戴线等周边地面道路的货车通行交通流量压力。同时,为义桥、戴村、河上、楼塔等萧山南片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时代大道南延剩余路段建设将继续推进,力争在9月底前实现时代大道南延全线通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站到萧山机场T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