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黄风怪中有静心瓶这一法宝吗?

骊山老母是我国道教供奉祭祀的一位远古尊神,中国民间祭祀老母的活动也由来已久。

《史记.秦本纪》:“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据这文献记载,骊山老母是戎胥轩的妻子,并为戎胥轩生育了后代。关于戎胥轩记载,按照历代史籍的说法,戎胥轩是秦始皇的先祖,秦国历代君王皆是他和骊山老母之子中潏的后代,换句话说,骊山老母也是秦始皇的先祖。

骊山老母,亦称无极老母、无当圣母。在《封神演义》中,她是通天教主(后来的灵宝天尊)的四大弟子之一(是唯一逃过封神劫的弟子),修为高于阐教十二金仙,所以四圣试禅时她扮演母亲(估计也与她年龄大、形象较老有关系)。

有人说她是女娲娘娘,这显然是不对的,女娲娘娘和骊山老母信仰是同时存在的,再说了,女娲娘娘是大地之母、人类之母,怎么能缩水成只是骊山之母?之所以有这个误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骊山是女娲娘娘的坐骑奉女娲的命令所化,二、骊山老母后修为和威望也很高。

接下来分析下西游记里一个更神秘的大神乌巢禅师,原著里没有说明是谁,我们只能根据线索来做一下合理的推断。

一、唐僧学了乌巢禅师传的《多心经》,对乌巢禅师佩服极了,见人家要走,就扯住询问前程。乌巢禅师笑着说了几句话: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他能预测后面要发坐的事,可见他和佛祖一样开了慧眼的!

二、孙听乌巢禅师说他是老石猴又只认识八戒不认识他,大怒,冲上去挥铁棒就打,没想到“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从被打出现莲花万朵,祥云千层,可以看出,乌巢禅师他已经成佛或者至少是菩萨。孙使劲力气,不但不能伤到乌巢禅师分毫,连人家的房子(鸟巢),都伤害不了一分。从此可见,乌巢禅师的法力高过孙太多。

三、他还认识唐僧,乌巢禅师说:“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如果乌巢禅师不认识唐僧的话,乌巢禅师应该说幸会,幸会。说明乌巢禅师肯定原来认识金蝉子,他是在这里迎接唐僧的。

四、《西游记》里,乌巢禅师住在香桧树前的一个柴草窝里,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乌巢禅师见唐僧师徒前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他为什么不住寺里而住鸟窝里?很可能他本身是鸟类出身。

那么乌巢禅师是谁呢?个人认为他是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他成佛前是通天教主(灵宝天尊)的随待七仙之一毗卢仙,本身是帝俊(前任天帝)的儿子三足金乌(仅存此一个,另外九个都被后羿射死了)。

实际上也是如来佛祖本身(关注我,看我另一篇:《西游记》中如来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唐僧孙收了猪八戒之后,在浮屠山遇到一位乌巢禅师。三藏道:“他有些甚么勾当(即本领,能耐。)?”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禅师见他三众前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禅师大喜道:“好,好,好!”

这段话透露出一个信息,乌巢禅师有些能耐,但不是很大,在佛界的职称和级别也不高。禅师是和尚之尊称,语出《善住意天子所问经》:比丘得禅定波罗蜜者曰禅师。西天的修行者按照级别和职称由高到低排序为:诸佛、阿罗、菩萨、金刚、揭谛、比丘僧尼等众。所以乌巢禅师只是最底层的比丘僧尼之一。所以他想八戒一起修行,但是八戒拒绝了,因为他不够格。猪八戒知道他的底细,所以见了面仅仅作揖而已。看见唐僧前来,他赶紧离巢下树迎接,口称“圣僧”。唐僧向他下拜,他伸出双手相搀,不敢受此大礼。如果他是佛爷菩萨之类大佬所化,就不会对唐僧师徒如此有礼,猪八戒也不敢对他如此无礼。

接着乌巢禅师传授了唐僧《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心经》又叫《观音心经》,是观音菩萨创作的一部经文。所以乌巢禅师肯定跟观音菩萨有关系。更有关系的一点是,乌巢禅师随后告诉了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路线: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有人说乌巢禅师能够未卜先知取经团的西行路线,还能知道他们遇到那些妖怪,所以肯定是一位佛界大佬,其实有待商榷。如来启动取经工程时交代观音菩萨:“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就是说,如来并没有指定唐僧师徒要走那条路,这个决定权在观音手里。如来要求只有一个,他们得从地面来,不能腾云驾雾。要在规定的路线西行,不能乱走。如果观音不规定具体路线,唐僧师徒直接像孙拜师学艺一样,扎个筏子漂洋过海从灵台山登上西牛贺洲,也能到达雷音寺。那样的话,取经团一路遇到的全是水怪,西游记就是一本唐僧师徒航海记。据观音估计,取经团如果走这条路的话,两三年时间就能到达雷音寺,所以她让金顶大仙随时候着。但是观音很显然太过乐观的估计了取经团的执行力,这几个家伙动不动闹散伙,一遇妖怪就哭爹喊娘,处处惹是生非,以至于一走就是十四年。

因此取经团的具体西行路线是经过观音菩萨事先打探好汇报如来佛,经如来佛首肯之后方才定下来的。所以乌巢禅师即使是一位佛界大佬,也不可能预先知道取经团要走哪条路,除非观音告诉他。因此有人说乌巢禅师就是观音菩萨,因为他不仅知道取经路线,而且还知道《心经》。但是我们从孙和猪八戒对乌巢禅师的态度以及乌巢禅师对唐僧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并不是观音菩萨本尊。会念《心经》,知道路线,但却不是观音,此人到底是谁呢?没错,正是惠岸使者,也就是哪吒的哥哥木叉。

观音菩萨从灵山下来东上组建取经团,唯一的随行者就是惠岸使者。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惠岸的级别只是使者,猪八戒取经成功后被封净坛使者,和惠岸平级。观音菩萨为了让唐僧在规定时间按照规定路线走到规定地点,于是派惠岸使者化成乌巢禅师在浮屠山(浮屠又称观音浮屠,浮屠山就是观音山)等着告诉他。所以乌巢禅师才对猴猪沙三兄弟了如指掌,也对取经路线和《心经》了然于胸。观音将八戒列为唐僧预备徒弟之后,派惠岸使者来到浮屠山修行,并且八戒做个道伴,同时监视猪刚鬣不要犯戒再吃人。但是八戒不鸟他,直接入赘高老庄当了上门女婿。

孙在黑风山干不过黑熊精,跑到珞珈山请观音出马收服,早有诸天迎接道:“菩萨前者对众言大圣归善,甚是宣扬。今保唐僧,如何得暇到此?”此处没见惠岸使者迎接。菩萨答应了请求,出门同驾祥云,早到黑风山,坠落云头,依路找洞。也没见惠岸使者跟随。照说惠岸使者是观音菩萨的贴身保镖,又要去降服武力高强的黑熊精,为啥不带他呢?因为他正在浮屠山修行,不在珞珈山。惠岸使者在浮屠山修行其实是观音对他的惩罚,相当于闭关思过。因为他在孙大闹天宫时败给了猴哥,给观音丢了面子。由于惠岸使者曾经在猴哥手下吃过亏,所以怀恨在心,假装认识八戒却不认识猴哥,临走还骂了猴哥几句。猴哥一看惠岸竟敢骂他,掏出棒子就捅他的鸟巢,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可见乌巢就是观音菩萨坐的莲台,观音菩萨怕孙对惠岸使者无礼,就把莲台借给了他。孙再有法力,也是搞不定观音莲台的,只能徒叹奈何。

这个问题你算是问对人了,我来简单的给分析一下吧:

既然题目问的是西游记里面的黎山老母和乌巢禅师,并没有问其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所以本只结合西游记原著,并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分析!

首先黎山老母,在西游记原著中一共出场过两次,一次是在四圣试禅心里扮演三位菩萨的母亲。一次是在孙收服蜈蚣精的时候,指引孙去找毗蓝婆菩萨。

黎山老母第一次出场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她的地位要大于三位菩萨!因为在神仙也是论资排辈的,黎山老母能当另外三位菩萨的母亲,就可知她的地位不低。

我们关键分析她第二次出场,她第二次出场是看到孙哭师父,她来哭丈夫:

“我丈夫因与黄花观观主买竹竿争讲,被他将毒药茶药死,我将这陌纸钱烧化,以报夫妇之情”

这就有疑问了,既然她丈夫是被蜈蚣精毒死的,她要不就殉情,要不就给他报仇才对,怎么烧烧纸报夫妇之情呢?

有人说她这是来帮助孙的。

既然来帮助孙的,为什么不自己出手干掉蜈蚣精,偏偏要指引孙去找毗蓝婆菩萨呢?

要知道观音菩萨来帮助孙,除了蝎子精背景强大,观音菩萨不便出手以外,其余的都是直接出手帮助孙降服的。为什么比观音菩萨辈分还大的黎山老母不直接出手呢?

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黎山老母害怕蜈蚣精!

在整个西游记中,没有一句对黎山老母长相的描写,是作者忘记了,还是说作者刻意不描写的?

我认为是后者,也就是说黎山老母的本相并不是人形,那么是什么形状呢?

黎山老母其实是半人身半蛇身的神,就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女娲长得一模一样的。

其中黎山老母就是女娲的一个化身,就像太白金星化身李白,太上老君化身老子一样的道理。

根据相生相克的原理,也就是说蛇怕蜈蚣,蜈蚣怕鸡,鸡怕蛇,这就是一条生物相克的链条。这也是为什么《白蛇传》里黎山老母收白素贞为徒的原因,因为她们本就是同物种!

所以,她才害怕蜈蚣精,因为这种原因才使得她不让孙告诉毗蓝婆是她让孙来的,原因也只有一个:

这个问题就不展开讲了,从原著中的总总迹象表明,他是一个佛教高层,不然的话他不会知道取经的这么多内幕,也不会传授心经给唐僧,更不会在孙举棒的时候莲花朵朵开!

既然他是佛教高层,又在浮屠山待了很多年,曾经还想收猪八戒为徒,可见他是一个不在位的佛界高僧。

翻遍整部西游记,最符合这个身份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燃灯古佛!

所以,乌巢禅师最可能的身份就是燃灯古佛!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首先《西游记》成书于明朝,要说这两个人物,我觉得要结合成书时期和全书主体来看。

黎山老母非凭空产生的神仙,而是早有流传,而且根据《史记》《汉书》记载,黎山老母应该是有人物原型的。黎山老母原型生活在商周之间,活动于骊山周围,是胥轩的妻子,很可能是历代秦王的祖先。后来黎山老母逐渐演化,愈发厉害,说她是上八洞古仙女,还是北斗众星之母。

这黎山老母愈发神话,所传之事却皆与人有关,似乎老母专喜管人间之事,比如她收过几个人间弟子,钟无艳、樊梨花、穆桂英等等,时间跨度很大,皆是人间演绎里面的豪杰。由于黎山老母原型本就是一人物,后面这等演绎也是合情合理。

西游记作为一本明朝小说,我一直认为它更多的是说的“人”的故事,黎山老母这个本是人间人物的形象,在西游记里再次出现,并且地位特别高。从四圣试禅心一章可以看出来,几个大菩萨皆以她为尊,而且不找别人,单单找道家的黎山老母,足以见她资格老,地位高。你看那镇元子资格也老,地位却十分尴尬,估计黎山老母本事起码在镇元子之上,应该是十分强悍了。估计这也是作者有意为之,确立黎山老母在书中地位。而且黎山老母还不止一次出现,但孙被蜈蚣精伤害时,她又出现了。而且巧得是,她一贯喜欢以一个人间美妇的形象示人,这也正和她之前的人间原型。

这乌巢禅师却是一个神奇人物,凭空降世,在西游记中一下子出现了,前不见传说后不见演绎。在我看来,乌巢禅师便如赤脚大仙一般,是佛界的一个散修,法力高强,地位不低,因与如来理念不合,所以跑到浮屠山隐居修行。

这乌巢禅师虽说只在一个柴草窝里,但旁边有山猴麋鹿,有彩凤仙鹤,足见他是一位有道高人。为何说他是一个佛界散修大能,又与如来理念不合呢?可以做一个推想。

其实看《西游记》,里面有佛有道,它并没有说要去褒扬谁,反而处处都充满嘲讽。就说那西天老佛境内,为何周围妖孽反而越来越多呢。这乌巢禅师对此也不能释怀,便向如来建议斩妖除魔,解救生灵于水火,如来却认为是人皆有定数有轮回,那些人遭的罪都是早就定好了的,现世报应在他们头上罢了。乌巢禅师虽然本领高强,但毕竟只是一介散修,不敢忤逆如来意思。后来他一路东行,见过各路妖魔,最后在浮屠山隐居,所以他跟唐僧见面时,可以作诗点化他一路上遇到的妖邪有哪些,因为他是一路走过来的,都见到了。

乌巢禅师不敢忤逆如来,却还是有点小手段的,他把《多心经》传给了唐僧,这经势必将来到西天是传不到的。《西游记》对《多心经》十分推崇,说它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多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是说修行重在修心而不是形式,特别是四句颂子说的更直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说的是你要真想修行,只要诚心,有几本佛经念叨念叨就足够了,你去灵山求得再多经文,核心的思想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就看你修心的决心大小了。唐僧一来深负唐王取经重托,二来他注重形式已深,所以他不愿去深刻理解这《多心经》。乌巢禅师只是把自己想表达的思想传授一下,他也不指望几句经文就能改变什么,他只希望这个经文可以传播,到时候能有一小部分人领悟这本经的真谛,也就不枉他传经之苦了。

乌巢禅师作为佛家的异类子弟,本领还是十分高强的,起码防御无敌,孙何等威力都动不了他分毫,自保的手段是绰绰有余了。

题主将黎山老母和乌巢禅师并题,实在有点是对黎山老母有些不尊重,黎山老母是谁?是道教供奉祭祀的一位远古尊神,其地位堪与神活传说中的女娲娘娘相比,她不但地位高,而且神通广大,正义感强,又极爱助人,是一个非常有正能量的神仙。

《西游记》中。她曾经化作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老母,共同去测试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决心。可见其地位之高,而在其他的传说中,许多武艺高强的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樊梨花等都是出自她的门下。

可是乌巢禅师呢,是浮屠山上一个隐名埋姓的的佛界人物,因有护身法宝乌巢,被称为乌巢禅师。乌巢禅师的地位应该不高,法力也不太大,《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八戒曾经爆料,乌巢禅师“倒也有些道行”。曾邀八戒跟他修行,但八戒惫懒,不曾去罢了。

另外,乌巢禅师虽然传授了唐僧心经,但对唐僧十分尊重,开口便是圣僧,八戒见他也仅仅一揖,可见乌巢的地位了。至于这禅师的“乌巢”竟能飞腾,即使“举铁棒望上乱捣”,也只是“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那只不过是他的法器乌巢法力强大罢了。

黎山老母是大唐名将薛丁山老婆樊梨花的师傅。由于樊梨花也挂帅过大唐征西大元帅,所以才变得家喻户晓。关于黎山老母有一个成名绝技,那就是移山倒海,这是一个非常利害的法术。这个法术樊梨花没怎么用过,但是樊梨花的师妹白素贞却用过,在白蛇传水漫寺的章节里就有提到,当时白素贞跟法海斗法就用了移山倒海,法海不得不使出紫金钵才能最终险胜。紫金钵是佛门圣物,所有佛门人系最重要的吃饭家伙。由此可见法术的厉害。

至于乌巢禅师其实是一个跟菩提老祖一个类型的人物,他是化外散仙。化外散仙的意思就是自己有本事,但是没俸禄,也没有封地。这个散仙区别于地仙的地方,地仙一般有个道观什么的当饭碗,这类地仙的领袖是镇元子。所以,乌巢禅师没有庙宇供奉,也没有道场。他只能住到山洞里称乌巢禅师。实际上就是天庭的无业游民。

黎山老母和乌巢禅师都是大神一级的人物!特别是黎山老母!下面咱一个一个的说!

黎山老母是咱们中国道家的一位远古时代的神仙,相传她生于骊山,所以,又称为骊山女,骊山老母!而这个骊山老母,据说是秦始皇的先祖!为什么是秦始皇的先祖呢?

秦始皇葬在骊山,秦始皇的先祖们都葬在骊山,之所以选择骊山为王陵,和这个骊山女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都说秦始皇是黎山老母的后代!

还有一个说法,说是秦始皇在骊山游玩的时候,遇到了骊山女,当时的骊山女,容貌优美,姿色动人,秦始皇见了之后,就想占为己有,骊山女因此动怒,从此以后,就把自己变老了,以老人的形象示人!

但是这种不值得相信!估计有可能是因为有人想抹黑秦始皇的形象,而编造出来的!

据传,黎山老母弟子众多,比如我们熟知的有,钟无艳、樊梨花、穆桂英、白素贞等,各个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由此可见,黎山老母不仅地位崇高,而且神通强大!

在西游记原著中,乌巢禅师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在浮屠山。

乌巢禅师的真实身份,只有一个人符合,既不是燃灯佛,也不是其它的什么佛,这个人就是---观音菩萨!

取经路线图的详细路线,以及要遇到的妖怪,只有观音菩萨最清楚!路线是她定的,和木叉半云半雾勘察的!没人比观音菩萨更清楚!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路线得汇报给如来佛祖知道吧?没错肯定得汇报,关键是如来不一定知道所有的妖怪,大妖怪和有背景的妖怪,肯定得如来定夺,但是其它的细节不一定清楚,这和你向领导汇报计划是一样的!

还有就是多心经!为了保证取经的成功,观音菩萨不得不先传授给唐僧多心经,因为多心经是法门,最重要的是,唐僧的修为根本不能保证他能走到西天!看看一路上唐僧的所作所为你就清楚了,这个多心经就是一个强心剂!只有先领悟了多心经,才算是真正摸到了大乘佛教的边!

骊山老母应该是万仙阵神秘失踪得无当圣母,通天教主得四大弟子当中仅存的一个,截教仅存得传承yu香火。关于无当圣母撤离万仙阵,这个事(金灵圣母被杀,龟灵圣母被俘又被,还有其他师弟师妹门被杀被俘,老师也败了,逃跑是原先就有安排还是审时度势,还是怕死,咱另说)!至于这个乌巢禅师,也叫大日如来,上古七佛之二,封神之前叫陆压,最大的秘密他是上古妖皇帝俊得十太子,受女娲圣人庇护!看到封神之后佛门大兴,投靠佛门,企图拉拢妖族后起之秀,恢复他的荣耀,哼,他的死敌就是鲲鹏!妖师,说多了,拜拜。。。。

黎山老母:我猜测应该是女娲或者是女娲的化身。

西游中介绍黎山老母的不多,其中就有一回《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和另外的三个菩萨为了试一下唐僧师徒西行的决心,便化作一母三女儿来招赘,其中黎山老母就化作三位菩萨的母亲,要知道神仙当中也是要论资排辈的,也是要看能力的,如果你不能让别人心服口服,你凭什么当别人母亲,可见黎山老母的资历和本领都不小。

另外,在白蛇传中,白素贞就是黎山老母的弟子。我们都知道,白素贞之前就是一条普通的小白蛇,为什么能够拜黎山老母为师,我猜测那是因为黎山老母是女娲化身,勉强算是和白素贞是同类,就收了她。这些条件加起来,还是女仙,或许只有女娲了吧。

乌巢禅师:应该是陆压。

陆压是谁?话说盘古当年死后,一只眼睛化作太阳,另一只化作月亮,经过亿万年的孕育,太阳上面诞生了两只金乌,就是后来的东皇太一和帝俊,后来他俩整合了妖族,创立天庭,帝俊为天帝,也称妖帝,东皇太一称为妖皇。之后帝俊娶了太阴星(月亮)上的羲和为妻,生下十个小金乌。再后来被后羿射死九只,最小的一支活了下来,就是金乌十太子-陆压。后来帝俊和东皇太一战死,陆压就加入了佛教,成为乌巢禅师。

他为什么叫乌巢禅师,因为他本身就是金乌,而且鸟雀就是栖息在巢里,这个名字就是为了提醒他自己的真正身份。

你好,很高兴能您的问题,根据我看过的小说总结:

首先黎山老母,在西游记原著中一共出场过两次,一次是在四圣试禅心里扮演三位菩萨的母亲。一次是在孙收服蜈蚣精的时候,指引孙去找毗蓝婆菩萨。黎山老母第一次出场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她的地位要大于三位菩萨!因为在神仙也是论资排辈的,黎山老母能当另外三位菩萨的母亲,就可知她的地位不低。

《西游记》中黎山老母和乌巢禅师都有非比寻常的实力,但原文中并没有过多描述。

黎山老母在原文中出现分别是“四圣试禅心”和“第七十三回黄花观蜈蚣精“回合中。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原文中是被观音菩萨请来的而且观音、文珠普贤三大菩萨化成女儿而黎山老母为其母可见其辈分之高。老母道:“我才自龙华会上回来,见你师父有难,假做孝妇,借夫丧之名,免他一死“龙华会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辰的会当天佛祖会宣讲大乘教意是三教齐聚,神仙成佛的表彰大会。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成道的三会说法也叫龙华会能够参加此会的一定不是不一般的神仙菩萨,在传说中黎山亦称骊山老母横跨多个时代,具有极为强大的法力,并教出各个时代中的英雄女将,如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战国时代)、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唐代)、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宋代)、杨门女将穆桂英(宋代)等,都为骊山老母的门下弟子。

乌巢禅师原文描述道:“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和“长老往上拜谢,行者心中大怒,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可以看出禅师不仅佛法高深所受经文保唐僧西去虽有劫难却也无事,行者的铁棒总有翻江倒海之力因有佛法加持也难动其分毫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8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西游记》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完了《西游记》这本书,我对书中的主人公――孙悟空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佩服孙悟空的勇敢,他们师徒四人竟走了几千公里的路程,在取经途中,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师傅唐僧多少次妖魔鬼怪掳走,他都能想方设法营救,;多少次他被师傅冤枉,但是他都是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图名利地位。如果是我去取经,碰到妖精一定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定会丢下师傅没命地乱跑。而且还要走几千公里的路,我肯定会叫苦连天。

  我佩服孙悟空的机智,唐僧的大白马被妖怪劫走后,孙悟空为了救马与白龙展开了激烈地搏斗,他还要实施保护师傅,处处担心师傅的安全,要是我,只会瞎着急,毫无办法。

  我佩服孙悟空的一片忠心,有一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师父误解并赶走。但当师父被抓后,他有不计前嫌,二话不说,赶紧去救师父,要是我,肯定不会再与他合作。

  通过读《西游记》这本书,我明白了,打铁先得本身硬,遇到困难不能着急,要学会思考。我要学习孙悟空的勇敢、机智和对师父的忠诚。对一切妖魔鬼怪绝不留情。

  孙悟空是我学习的榜样!

  《西游记》读后感 篇2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看过了。我看完这本书后,受到了很深的启发。

  首先是唐僧,他在我的眼里非常善良,不认识妖怪,但是他是最关键的人物,这个故事起因就是他。因为没有唐僧,就取不了真经,也就没有他的三个徒弟和遇到的妖怪。他十分执着,从不放弃,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真经。

  其次是孙悟空,他是唐僧的大徒弟。他机智勇敢,大闹天宫,不畏权威,敢做敢当,是正义的化身。他武功高强,为民除害。在降妖除魔中,几次被师傅误会,赶出师门,但是他对师傅恋恋不忘,对师傅有着很深的感情。没有他的付出,唐僧也取不到真经。

  然后是猪八戒,他是唐僧的二徒弟。他好吃懒做,不善于思考,贪图美色,有时也帮助悟空降妖除魔。他是旅途中的开心果,经常出现一些小插曲。

  最后是沙和尚,他是唐僧的三徒弟。他乐于助人,任劳任怨,默默付出。虽然武功最弱,但是忠心耿耿,是我们大家的好榜样。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感想,你们认同我的观点吗?

  《西游记》读后感 篇3

  《西游记》是一本长篇章回小说,它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看完了这本书后,在师徒四人中,我喜欢的是最忠诚、最厚道的沙和尚,他为人忠厚老实,一心随唐僧去西天取经,他的为人实在让我赞叹不已。而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有三大恶习惯:贪吃、贪玩、贪睡。而且他非常贪婪,并且做事没有决心,一遇到困难他就想着退缩,在取得真经时,还求佛祖让他下凡去玩呢!孙悟空最大的优点是机智勇敢,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一直勇往直前,一路帮唐僧斩妖除魔。师傅被妖怪抓住的时候,他都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或者寻求其他神仙的帮助,总之想方设法地去解救自己的师傅。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而唐僧有时候会老顽固,但他最大的优点是心地善良,虽然有时候显得有点懦夫,但柔弱的外表下有却有一颗坚定目标、永不懈怠的心,凭借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取得了真经。

  《西游记》让我领悟到了:想做成一件伟大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因此我们学着勇敢,要有一颗执着的心,不断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西游记》读后感 篇4

  《西游记》这本名著非常有趣生动,尤其是那唐僧师徒四人形象刻画颇为鲜明。

  先说一下这大师兄孙悟空吧。孙悟空出生于一块石头,胆子比天都大,闯天庭,闹地府,把他们弄得狼狈不堪。由于危害天庭众神,玉帝只好派如来把他制住,后被唐僧相救,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

  再说一下这二师兄猪八戒吧,猪八戒贪财好色,但也不缺善心。由于贪财好色,好几次被妖怪抓住了。

  接着说一下这三师弟沙僧吧。那叫个忠厚老实,师傅、师兄的吩咐他一定会做到。而且有他在也可以减轻师傅师兄的负担――帮他们挑担。

  最后再说一说这师傅唐僧吧。唐僧的性格很明显,那便是他的善良之心,即使是妖怪来伤害他,也不会伤害妖怪。

  读了《西游记》这本名著,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取得真经,他就成了我心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西游记》这本书太有趣了。

  《西游记》读后感 篇5

  今天,闲来无事,网络让我觉得有些枯燥,躺在床上眯着眼,却又睡不着。抬眼看到床前的的电视机,好久没看过了,感觉有些新鲜。

  于是,便打开了电视,恰巧正在播放的是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说实话,这部电视剧我看过不下于七八遍了,可经典终究为经典,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再看看吧,这集演的则是收服黑熊怪。这些剧情以前看过很多次,现在几乎都能背下来了,可今天又回味经典,觉得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以前都是看剧情,看他们师徒四人一路如何降妖除魔,客服种种困难,看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看妖怪如何诡计多端。现在看着看着,觉得仿佛有了一层更深刻的道理,它主要想告诉我们孙悟空他们师徒四人的一种精神,同恶势力或者是现实的困境做顽强的斗争。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坚持终会修成正果,见得光明。

  不管是故事还是长辈们以前对我们说过的话,可能那时候的我们只是能听懂,理解其中大概意思,现在如若能回想起来,每段每句都是意味深长的。可能是因为我们长大了,经历了,用心去感受了。

  《西游记》读后感 篇6

  《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神魔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语言生动、形象,情节曲折、奇幻,书中表现了丰富的、大胆的艺术想象力。

  《西游记》主要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憎陪伴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是一部奋斗史。一路上,他们与妖魔鬼怪和险恶环境作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雷音寺,取得真经。

  在《西游记》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他神通广大,配有金箍棒,会七十二变,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就算千里之外的小蜻蜓也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他在路上斩妖除魔,披荆斩棘,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忠厚善良的沙憎,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之一,如果没有他,那孙悟空在水里除魔就要吃大亏了。

  一心贪婪的猪八戒,虽然他好色好吃好玩,但他也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即使这样,他有时还是会在遇到困难时退缩,经常说“散伙了吧,散伙了吧”。

  唐僧是一个善良虔诚的苦行憎,他不辞幸苦,不畏艰难,但他有时却昏庸顽固,是非不分,毕竟他是个凡人。他在取经的过程中信念坚定,从不懈怠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他最终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带领着徒弟们成功取得真经。

  《西游记》读后感 篇7

  暑假,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它主要写了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勇敢,本领高超;猪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但最通人性;沙和尚――心地善良,任劳任怨。

  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他只神通广大的猴子,能上天入地,独来独往,无拘无束。在取经的路上,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对师父忠心耿耿,对妖魔毫不留情,为取得真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身上的缺点,在我看来是淘气又可爱,率性而洒脱。除此之外,他勇敢、忠诚、不畏艰难的品格和高强的本领是我钦佩不已的。

  《西游记》读后感 篇8

  在中国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西游记》。因为它神奇、惊险,与《三国演义》、《红楼梦》和《水浒传》都不一样。我特别喜欢这种上天入地、行空下海、斗妖降魔的故事。

  在整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的故事了。孙悟空想做齐天大圣,于是与如来打赌,结果输了,被如来施法压在五指山下500年。 500年,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五天的时间就已经够长了。500年的时间让我体会到岁月的沧桑,体会到人世的挫折和痛苦。最后孙悟空醒悟了,一位僧人――唐僧从此山经过,揭下符咒救出孙悟空。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过挫折,我要向孙悟空一样顽强。《西游记》还让我学会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齐天大圣的勇敢,天蓬无帅的贪吃,卷帘大将的忠心,唐僧的善良……也正是他们的忠心、智慧和善良打动了我才让我对此书念念不忘。

  《西游记》读后感 篇9

  寒假开始了,终于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读书,这两天我又重温了《西游记》这本书。书中主要讲了敢于斗争、疾恶如仇的孙悟空;善良但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吃苦耐劳忠心耿耿的沙和尚;菩萨心肠的唐三藏。

  书中的东胜神州的傲来国中的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周围清气环绕,孙悟空就是从这块仙石中蹦出来的。孙悟空和其他猴子生活在一起。一天,他们在一个瀑布后面发现了水帘洞,于是便一起在洞中生活,他也被众猴子们尊为“美猴王”。后来,他不满天庭的欺负,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闯下了大祸,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500年后幸好被路过的唐三藏所救,做了他的徒弟,从此陪同师傅走上了西天取经的艰难道路。

  我认为孙悟空是一位勇于吃苦,疾恶如仇的人,但是他一生无性,人们骂他,他不生气,人们打他,他也不发怒。而就是这样一只无性的猴子却敢于和群魔做斗争,不断战胜妖怪,将师傅和师弟屡次救出虎口。不怕上刀山,不怕下火海,不怕九九八十一难,最终陪师傅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就是这样一只普通的石猴,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孙悟空不怕困难奋发努力,我在学习中,也要学习孙悟空的这种精神,这样我相信我也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西游记》读后感 篇10

  《西游记》,相信大家都读过或者读过,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去西天拜佛取经的经历。同时也显示了他们的个人特点。

  孙悟空很勇敢,不怕天地,忠实地保护师父去西天拜佛求经。他的头脑很聪明,喜欢拔刀相助。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冲动。正因为如此,唐僧经常念咒语,使他痛苦不堪。

  唐僧取经的路上没有任何诱惑和阻力。无论是金钱还是美貌,他都被当做一堆污垢。即使前面有很多妖怪,他也没有恐惧,只想得到真经。他的精神真的令人钦佩。但有时他会不加区别地冤枉别人。

  猪八戒懒,贪财贪美。但他对师父也很忠诚。

  沙僧老实,不贪图富贵,忠于师父。他可以不遗余力地保护师父。

  吴承恩写这本书时,主要体现了四个字:勇者无畏。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单一的目标,不要三心二意,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我们就能实现梦想。

  《西游记》读后感 篇11

  寒假,我读了一本故事书,这本故事书的名字叫《西游记》。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去西天如来佛祖那里取经的故事,沿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孙悟空能打败妖怪,保护好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是妖怪们的克星。下面,让我来介绍这四个人物。

  孙悟空:有无穷的本领和智慧,无论是活还是死,都保护唐僧打败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会喷火的红孩儿,黑水河妖、金鼻白毛老鼠精。

  猪八戒:好色好吃好玩,遇到困难时,只想着退缩,别忘了,他就是这样被玉帝贬下凡来的。

  沙和尚:忠厚老实,一心跟随着师父取到真经,他的决心和态度令人赞颂。

上周末,北京下雨,一场读书会的罐子依然很多。提问环节,一位奶奶站起来,她说这读书会,是女儿给她报名的,她在女儿3岁时就教诗歌。如今她到北京来,帮女儿带不到2岁的外孙,想问蒙曼老师,有没有哪些更好的办法对小孩子进行诗歌、阅读启蒙。

蒙曼老师随即说,“  我们总在想教育,其实不一定是做老师传承下来。反而是中国人自己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承载文化特别重要的力量。自己家庭的教育,才是很多文化传承的之地,”

现场响起掌声,给这位姥姥,也给这句话。

适逢世界读书日,作为读书公号,往常我们总会想着能在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好书。读书君在想今年策划的时候,刚好读到了一篇文章,刘晨写于2012年的《  摇摆与变迁——一个中国农民家庭的阅读变迁》(附在文末)。详细记叙了他自己从小到大,家庭成员的阅读情况。

于是,上周向我们爱读书的读者们,征集他们的家庭阅读史。

我们征集到了上百条留言,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但凡能写出来家庭阅读史,不妨说是一个一个家庭里闪闪发光的记忆、天伦之乐的一种。

一个有阅读氛围的家庭,不管是身处其中的大人,还是在这个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不仅能在阅读中得到优雅和风味。而且也因为那几本书,有了一些看似“无用的美好”,让我们彼此作为家人,有了更多亲密的共振。

就像活动中,那位奶奶的两岁多的孙子。待他长大,即便那时姥姥已不在,但凡在家人的闲聊中,得知姥姥因为教他读诗,大雨天专程去参加活动问专家,或许想起姥姥从最简单的诗歌,从“鹅鹅鹅”开始启蒙他的阅读,一定能因此倍感温暖和善意。

今天是读书日,我们选出了42个家庭的阅读简史。希望你也曾和家人,因为阅读有自己的独家记忆。也希望你能将这份快乐延续到未来的家庭。

这是串联了我们一家三代人的书。文革期间得到一本,饥渴地看起来。开篇的英文诗看不懂,就去找父亲(西南联大毕业)。正在阅读资本论的父亲抬起头来,慢悠悠地朗诵了一遍,然后翻译给我听。我收藏着一本,过几年就会再读一遍。女儿三四岁时我念给她听,她也非常喜欢-后来特意在台湾诚品书店挑选了一本送给她珍藏。阅读是父母培养的。小时候,妈妈每晚会在油灯下给兄弟姐妹们读一段西游记-那是一天当最快乐的时刻!

再后来,做中学校长的爸爸会在假期借很多书给我们看。给弟兄们借的是《西游记》《烈火金刚》,给我借《安徒生童话》。童话深深吸引了我。本来就爱幻想的我,这时候更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想象着大海、原野、村庄和城堡,憧憬着那个未知的大千世界这或许是我后来选择学习艺术的启蒙吧。阅读给了我一生的动力和滋养,也给了我非常多的享受和乐趣。如果没有阅读,我不会成为现在的我。我一直保持着每天都读几页甚至是读一本的习惯-图书馆长告诉我,自从我接受返聘来到这个学校以后,我的借阅量一直是全校教职工第一!女儿在阅读方面比我走得更远,触及到我基本读不懂的哲学等领域-她正在艺术之路上前行,阅读定会给她源源不断的补给。

父亲去世时,我们在他老人家的骨灰盒里放入了一只钢笔一副眼镜,姐姐说:爸爸天天要读书,离不了它们……这就是我的家庭阅读史。

小时候,妈妈为了培养我看书的习惯(同时不让我看电视)她以身作则,只要在家有休闲时间就会选择看书。她和我爸感情不好,属于形式夫妻,她的床头,永远有一本《围城》。

小时候觉得此书晦涩难懂,颇为无聊,长大之后再读,才知晓其中深意。而我个人来说,对自己影响最大同时也最喜欢的书是《追风筝的人》,读了几次,每一次都无比震撼,泪流满面。要懂得尊敬珍惜身边的人,也要永远善良。

小时候,在农村很难见到纸张,我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我有接触书的机会。父亲常拿回来一些报纸,有时候也有书,村里人来找去剪鞋样子,或衬箱底。我总要挑选些喜爱的放起来。当时我还不能读通上面的文章。有一次父亲拿一张上面有老舍的《我的母亲》的报纸,在煤油灯下读给我母亲听。当读到"母亲的手始终微肿鲜红着"时,父亲和母亲都哭了。我则不知如何。最后父亲竟读不下去,母亲抽咽得双手哆嗦。

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也让我爱上文字。今天我才懂得老舍的感情,能和父亲交流了,可是父亲已去世九年了。我就是插在瓶子里的花,虽有香味,可没了根。

by[清]萧晶玉(存疑)

讲述人:名字背过又忘记

小时候家在农村,家里书特别多,连放杂物的仓房里也有几箱子的书。从学前班开始我就连蒙再猜的翻看那些书,大人从没限制过我,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我都读的津津有味。那时候我的很多同学家里,唯一的书就是课本,让我觉得很奇怪。总有人来我家借书,包括学校里的老师。总有些书有去无回,所以有些书,就被藏到柜子里了。很多个家中无人的时候,我就把它们翻出来,找个安静的角落,悠悠品读。

这些书的拥有者是我爸,我爸在当时是个文学青年,办农民诗社,写文章。农闲时节,总有一些人在我家谈诗论文到深夜,那时经常停电,我记忆里便存了一个个烛火茶香,诗意盎然的夜晚。

家里不只我爸有藏书,我奶奶也有,家里有一个朱漆大柜,是奶奶的衣柜,柜子里有件奶奶的宝贝,一套《十粒金丹》的唱词本,这套书奶奶平时不拿出来,但把故事讲给我们听了。我偷偷翻看过,繁体字竖排版,看得很费力。我家的阅读史,应该始于奶奶,奶奶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家贫,六岁失母,奶奶的父亲意识到只有读书认字才能不被人欺负,于是把奶奶送进了村学堂,是当年学堂里唯一的女学生。听我爸讲,他的文学启蒙,就是来自那套《十粒金丹》,我爸幼年有过数年逃荒经历,但奶奶一直带着那套12本的《十粒金丹》和几本诗词。在老人家失智后的几年里,拿给她一本《千家诗荟萃》,她还能以学堂里读诗的语调读出来。读书使人的生命更丰盈,更智慧,更坚强。读书的习惯,是一个家庭的精神财富。

姥爷从小很注重培养我的阅读习惯,经常与我一起读书,然后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讨论,现在依然记得他在我的一本故事书上写下的批语:笑到最后,笑得最好。当时懵懵懂懂,后来渐渐明白,姥爷以前说的很多都是对的。

姥爷也从不干涉我读书,除了作文书,小说散文甚至漫画都允许我读,记忆最深刻的是初二时送过我一套福尔摩斯探案集,一部血字的研究,我看到半夜爱不释手。如今姥爷已经很老了,每天只能读些报纸,希望他能愉快的地度余生。

讲述人:胡里痕的凯瑟琳

小学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多人觉得枯燥但我反复看了好多遍,前半部分的故事很是吸引我。那是我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小时家里并不宽裕,但务农的爸妈仍然愿意花钱给我买书,那时只能在新华书店买书,一分钱都不打折。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爸爸带我去买书,买了一本童话,结果还没等到回家我就看完了,当时爸爸觉得,书看完了就没用了啊,于是我俩又走回书店换了一系列的另外一本童话,爸爸觉得赚了现在想想,真的家里不容易,但又不想打击我爱看书的心,爸妈真的很懂教育。我现在自己几柜子的书,读书不止,生活不息,享受着一辈子读书的乐趣,都是我可爱的爸妈所赐。现在最爱的书:红楼梦,汉尼拔系列,呼兰河传,采桑子,可爱的骨头,等等!爱的都看了好多遍。

多年前,老三一个人走了。安顿后,他给我寄来一张明信片:丽江古城、四方街、黑白山水,写着"这里的天很蓝,风很静。我和她坐在一起看云"。那时,我第一次读起他落在家里的《我的地坛》。他留下了满满两大架的书,叮嘱我照看好她们。离家之前,他常常捧着《我的地坛》;他抽烟,静默,昏暗中的剪影像极了父亲。分隔的岁月里,他不断失去。但是,他选择留在那陌生的城市。

我不定期地重读《地坛》,似乎替他读,也是为自己读,"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的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2014年,我出差。坐在奔驰的列车上,一路经过无数的隧道,明亮和幽暗穿梭交织,我只带了《我的地坛》。在我们孤独的秘密花园里,阅读是常年不息的风。跟随着史铁生的文字,仿若穿行在地坛的千年古柏中间,郁郁苍苍中春色无尽。

讲述人:喝酸奶不舔瓶盖儿

姥爷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从小没上过一天学、认过一个字;参军后开始在部队里自学认字,直至今日依旧会看到姥爷身边放着两本页脚略微卷起磨烂的字典:四角号码的字典和新华字典;据说当年姥爷从甘肃转业回家时就把它们带在身边;姥姥说这是姥爷最喜欢的两本工具书,现在好少有人还会用四角号码字典查字,可姥爷却用的得心应手。我从记事开始就总是看到姥姥的床上铺满了很多张报纸,姥爷和姥姥也总是坐在床上轮流的看着报刊上的每一条新闻消息,什么《人民日报》、《参考消息》、《邯郸晚报》......

这些报纸都是姥姥姥爷的"座上宾",每次看到中国外交、政治军事强大的时候,姥姥总是对我们祖国的富强赞叹不已,也经常会和姥爷一起边看边讨论着时事新闻,读到精彩的时候水烧干、饭糊锅也是常有的事儿。姥姥家的这种读书的氛围也耳濡目染着母亲,母亲每次买书都会工整的写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并从小就要求我和书为伴,要坚持经常读书!我现在最大的爱好便是读书,尤其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从托尔斯泰的《复活》、高尔基的《童年》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玛格丽特的《飘》再到我们中国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茅盾文学奖的诸多获奖作品,柴静的《看见》、老舍的《四世同堂》等等都是我非常喜欢读的作品!每每看完一本书后都有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领悟世界的感觉,我的内心是充盈的,心灵如接受过洗礼一般变得更开阔!

自我记事起,就依稀记得爸爸常在一个旧衣柜里拿出一本本书来给我讲故事,教我念唐诗。印象中爸爸常拿着一本封面印着青花花纹的《古文观止》教我诵读,我似懂非懂地跟读着,只觉得那依依呀呀的话语里藏着无穷的秘密。上小学后,哥哥的那一木箱小人书深深吸引了我,常常被书中的故事所感染,我为《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悲惨命运深感同情,也为《阿凡提的故事》中阿凡提的聪明机智拍手叫好。在小木箱里,我找到了童年的乐趣。真正大量阅读是从读师范的时候开始的,每遇到自己喜欢的,便如饥似渴地捧读着,从《情趣小品》到《百家争鸣》,从《素描起步》到《罗丹艺术论》,从《花季*雨季》的感性体验到《品味人生》的理性反思,它们见证着我的成长历程。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准确的说是一本画册《芥子园画谱》。因为我一直很喜欢画画小时候都是瞎画,爸爸也没在意反而逼着我练习书法,我非常不情愿。长大后跟老爸交涉多次,老爸才恍然大悟一般,有一天老爸翻出一本泛黄的《芥子园画谱》,告诉我,这是他的爷爷留下来的,还说家里原来最有远见的人是曾祖父。

我开始走上了画国画白描的道路,后来发现我应该感谢老爸,很多笔法和书法是有相似的!果然书画是一家也感谢老爸把这本老书保留至今!

我的父亲最喜欢读字帖。他爱写毛笔字,现在还开始教别人写毛笔字。他常说的话是我是他女儿他却没有好好教我。我小时候和他关系并不和谐,他偶尔会打我,而我很记仇。后来长大了,我对我们之间有过的争吵已经释怀了,可他还常常后悔自己年轻时脾气不好。我的母亲最喜欢读台湾散文,她以前经常抱怨同事借走了她的《罗兰小语》就没有再还给她。

以前网络不发达,消息也不畅通,她从席慕容的散文里认识了芭乐,一直以为是台湾独有的水果品种。后来我去福建上学后,放假回家时给她买了很多番石榴,她起初不乐意吃,这就是芭乐啊,我说。她将信将疑地才吃了一颗,嘴里还念念有词说这样啊,这就是芭乐啊,福建就有啊。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这些年,我的很多书遗忘在中国,都放黄了。我买的席慕容的书也在,父母都不读的。翻开看看,有一本竟是老公买的。书的扉页上还有他的批注:购于北大书店,此时正濒临经济危机。我不由得翻到书的背后看看价钱,赫然标着:1.95元。晚上打电话给老公,和他提起这本书,笑他当年这么便宜的书都要封嘴才能买得起。他在电话另一端慨叹:"学校食堂三毛钱就是一顿饭。"看来老公省了七顿饭换了这一本书。我问他:"吃饭重要,还是读书重要?"他立刻回应:"当然吃饭重要。别老怀旧了,怀旧说明你老了。"我真的老了吗?是的,也不是。我把自己找到的笔记,一些珍爱的旧书背回美国了。出境过秤时,恰在允许携带行李重量线上,刚好50磅。

我成长的时代,书籍并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所以我的读书,就是有什么读什么。10岁的时候,发现父亲书台上有一本水浒传,于是就拿过来读了。尽管好多字都不认识,也还是读得心花怒放义薄云霄啊!读这本书的时候,每天回家,都高声叫一声:小二!切二斤牛肉、一只嫩鸡,再烫一壶好酒……感觉自己已经是绿林好汉似的。就这样,从10岁至今,我把水浒传读了6遍之多。还是因为父亲,我知道了张恨水,他的作品基本都读过。长姊大我十几岁,她怕我偷看她的书,出门时故意把书包挂到好处,某天我趁家人都在午睡,就搭着梯子上到阁楼,把姐姐收藏的鲁迅书和医学解剖等一网打尽全翻了一遍,从此爱上了鲁迅至今。并且通读了一遍内科学和内科临床等等,以致于而今,我成为一位经济学教授,却较为了解医学知识。

讲述人:黑眼圈的胖达桑

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那是我拥有的第一本除了课本和辅导书以外的书,当时是老师推荐我们的暑假阅读书目,但是老师没有强制要求买,直说家里有条件的可以买,当时自己虚荣心作怪,不想被同学看不起,不想让同学知道我家庭条件不好。

所以,暑假的时候跟爸爸说,老师要求必须要买,爸爸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工人,也因为没文化,所以职称考试老是考不过,工资老是涨不起来,所以,他虽然不知道那是小说,总以为老师让看的,一定是对学习有用的,就帮我买了。

依旧记得那本书价格是十二块钱。而我爸爸那会儿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块钱。现在,爸爸已经不在了,我也记不得那本书的内容了,可是从那本书开始,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从小我就很喜欢读书,因为我小时候爷爷家有很多藏书,所以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早已经记不清小时候读了哪些书,只记得稍微大点了,四叔在师范上学,他的有些课本也被我读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才知道有赵树理这个人,觉得他写的很接地气,亲切,自然,流畅,至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二黑结婚》。由于经常在家读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能背诵并且默写出四五年级的诗甚至短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武侠小说风靡一时,我这近视眼就是五六年级看武侠小说太入迷造成的!无奈,六年级的时候我不得不戴上了近视眼镜,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戴眼镜的人还很少,我的眼镜甚至还被偷过好几次,哎。

初中的时候也是不好好学习,反而抱着红楼梦和水浒传看个没完,这样一来,学习成绩肯定不怎么样,但却养成了读书看报写文章的习惯,到现在还是订阅了大量的书报,尽管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可我还是喜欢看纸质的报纸和书籍,那才给人看书的感觉呢,总觉得看电子书找不到读书的感觉!如今人到中年,越来越感受到多读书有多么的重要!书籍不只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能改变我们的,命运更是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读书的过程并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是真的苦!所以我经常叫孩子多读书,多学习,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稳赚不赔的!

我的家庭阅读史我读初中的时候,哥哥读高中。有个周末他回来带本好厚好厚的书,书上的字很小,我翻开来看,发现名字叫《平凡的世界》。一开读,便一发不可收拾。书中的孙少平和孙兰香,出身农村但勤奋读书。而这种关系像极了当时我和我的哥哥,同为种地的穷苦孩子,同走在读书这条道上,他们兄妹就好比我们兄妹黑暗求学路上的摆渡人,点亮并鼓舞着我们。

这书我和哥哥一起不知看了多少遍,我看着看着,读到了高中,看到书中孙兰香通过努力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大受鼓舞,决心也要像她那样做个有出息的农村姑娘。从此,《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便伴着我直到高考结束,而我也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一看到《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就想到了和哥哥一起读书的日子。

讲述者:透过指缝看风景

说起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当属《窗边的小豆豆》了。这本书是女儿看过后硬推荐我看的。我想:我每天那么忙,哪有闲心读那么厚一本书。后来,女儿每次一放学就问我看那本书没。一次次的询问,使我感觉到她有一种读了一本好书,却无人倾诉的寂寞。

于是,我一有空便拿起那本书读几页,读着读着,心灵便被深深的震撼了。也许我跟女儿的感受并不一样,小孩子看,会以小豆豆的视角看,她会觉得一个调皮、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孩子也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而我更多的却是被校长和豆豆妈妈的言传身教而感动,以及日本教育对孩子的爱和包容。有时遇到我闲暇时,她会翻到其中一章,说:妈,你给我读读这几页吧,我读的不太明白。

我便欣然同意。虽然我读得并不是有声有色,但孩子却听得津津有味,还说:妈妈读书最好听了。有时读着读着,她还会就着故事情节与我讨论几句,每次的阅读氛围都其乐融融,幸福满满。与孩子一起共同读一本书,享受着爱与陪伴的温馨感觉,这份爱能让我和孩子一生都记得。

冬天的夜晚是漫长的,冬天也是农民一年中最闲暇的时候,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就是依偎在父亲身边听父亲讲故事。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一碟酸菜或者是一小碟可以数得清的花生米,最好还有自家酿的苞谷酒。

母亲也坐在煤油灯旁边,"哧啦啦"地纳着鞋底。父亲在煤油灯下拿着一本书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读书。父亲给我读得第一本书是《杨家将》,当父亲读到"杨家将"大败敌军,父亲是亢奋的,声音洪亮,那头啊一直往后仰,一直往后仰……当读到被奸人所害,父亲的声音是嘶哑的,声音透着委屈、无奈、痛苦!特别是读到杨继业兵败,至死不投降一头撞死以身殉国,父亲的声音越来越低,我明显的看见父亲眼里泪花闪现。

我也哭了,那时候我心里发誓长大也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我要杀尽天下坏人!《杨家将》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小说,它让我明白善恶、忠奸、家国情仇!感谢父亲让我爱上了书,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与书为伴,有书相伴,生活是温暖而充实的!

因为父亲酷爱读书,我们几个孩子也都是书迷。但在我们刚会读书时,文革就开始了,家中的书都被烧掉或卖给收废品的了。不久,一种读书方式悄然产生,就是朋友同学间互相借书、换书看,当时大量中外名著以各种形式流失到社会上,在喜欢读书的人之间偷偷流传,比如,姐姐借到一本《苦菜花》,她读完了告诉我,"明早就还,今晚你看吧。"我就一夜读完。

我借来一本《烈火金刚》,也是自己先读完,快还时给姐姐看。越是好书,借来的时间越短,有的书很可能是在借阅时中途转手,为了换书看,有时候只能后半夜读到天亮。我曾经一天一夜读完三部长篇,练出了一目十行和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本领。我们如饥似渴地兼收并蓄着能接触到的一切书,也读过手抄本。那时最引起我兴趣的书,当属《三国演义》和《西游》、《水浒》,外国名著《大卫·科波菲尔》,还有儒勒。凡尔纳的科幻系列小说。文革十年,我们就是这样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在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已经下乡五年的我还能考入正规大学。感谢书。

小时候,奶奶家买了一本射雕,他们看完了,我跟着看,大家交流,爷爷还会认真把江南七怪抄下来。大学时候很喜欢鬼吹灯,就把鬼吹灯推荐给家人,然后爷爷奶奶姑姑都看了。姑姑看完了余罪,推荐给奶奶,奶奶看完以后推荐给我,在网剧还没出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余罪就是来自她们的推荐,算是慧眼了,后来看了,非常喜欢,微信告诉常书欣,我们全家都很喜欢余罪。

给奶奶推荐步步惊心,现在奶奶已经入坑,天天在看穿越,有时候笑她,她说,年纪大也可以有少女心啊。爷爷很喜欢往事并不如烟,看了好多遍,我终于也看完了,去告诉他,他很高兴。

给我印象最深,最喜欢反复阅读的书,当属金庸的武侠小说了。我家老太太只上过一年小学,勉强认得几个字,在八十年代时不知从哪淘换来一本掉了封面的射雕,居然也能看懂,又给正上小学的我看。我一看就上瘾了。再后来,有了广播版,又有了电视剧,但是我还是更喜欢看书。金庸的武侠小说,对家国,爱情,侠义,承诺等等的描写,体现了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武功招式反而不是最吸引人的了。爱国,忠贞,守信,这些都是他的大多数作品的主题,值得一读再读。

这本书是我过10岁生日时妈妈给我买的,我小的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讲故事,正是有这样的熏陶,我非常喜欢看书,听说《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我早就想拜读了,妈妈送给我这本盼望已久的书,使我欣喜若狂,我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它,并翻到目录就是一行醒目的黑体字《红楼梦》,《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它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于是,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闲余时,这本书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读到高兴之处时,我会喜出望外,读到文中精髓时你会觉得妙不可言;读到贾宝玉与林黛玉分离时,不禁为他们感到十分惋惜,品味王熙凤这个人物时,感到她既聪明、能干、要强,但又狠毒、泼辣、善弄权术,唯利是图……,我在读着书,书仿佛也在读着我,真是心情随着书而变化啊!《红楼梦》这本书,真是生活中的一部百科全书。

我很土,喜欢的书很多,但最爱的只有一本《红楼梦》,从20岁不到开始读,堪称我床头柜上的霸主。买过几个版本,已经读了超过20年却没有生厌。每一遍阅读,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年龄,读出来的感觉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上初中的儿子最爱当年明月,一套《明朝那些事儿》在他的反复翻阅之下,已经是图书馆热门书籍久经借阅之后的那种自然磨损效果。

《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

by[德]瓦尔特·莫尔斯

讲述人:丸子什么的是只喵

第一本《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不热门但叫座的童话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我妈读给我听,后来入迷了我就自己看,一连还看了三遍。作者在构思蓝熊冒险经历的时候,顺便还把它遇到的每一个种族、每一个人物的背景世界观全构思了出来,还有百科全书来解释这个童话里的"不可思议事物"。入迷后觉得某一个星球上肯定存在蓝熊经历过的这些美食岛、四个脑子的天才教授、布丁形状的王子…大概那就是拯救了我无聊+作业多的小学时光的第一本书吧。第二本《红楼梦》。小时候读红楼,爱的是十二钗聚集的诗社、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筵席,还有宝黛花前月下的浪漫。尔后保持了隔一段时间就要读一遍的习惯,慢慢看出些"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寻须各自门"的心酸,也慢慢懂了黛玉之苦与宝钗之无奈。最常和老妈讨论的书也是红楼,每一次讨论都会讨论出不一样的东西。

第三本不固定,我和我妈会约着读书。有时候看的是类似《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这样因电影而广为人知的小说,有时候则会去补读一些叫座很久但自己一直未读的书。读书久了再来讨论,会发现不仅可以因一本书讨论一本书,而是可以因一本书讨论好几本书甚至生活。比如读完《金锁记》之后,和老妈互勉不要成为太过执念的人,这样伤人而不自知;读完朱少麟《燕子》之后,则会表示自由也是不能和现实太脱节的,毕竟完美如海安,最终也因此寻求自由而消失,何况我们只是平凡人呢?老妈是我最好的书单和老师,而书本则是她给予我的桃花源。

一本小黄书。真实故事,书名不重要,内容就是字面理解上的这个。书是我爸的,藏在床头柜角落里。在那个资讯尚不发达,特别是影像传播受限的年代,文字的刺激,对一青春期女生而言是空前的。在性教育缺失的年代,我提前知道了男男女女的事情。在一些特别的情况下,不在懵懵懂懂,而是学会首先要保护自己。我不知道最后我爸是不是知道我偷看过那本书,但还是要感谢他偷藏的一本不入流的小黄书,竟成了我的性启蒙读物。

说起读书,还得从姥爷那一辈开始。姥爷家是地主,但姥爷姥姥大字不识一个。有了妈妈和舅舅之后,姥爷说啥也要让孩子读书,女孩也不例外,这就培养了一个爱读书的妈妈。虽然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妈妈没有做成老师,尽管那是妈妈最喜欢的职业。机缘巧合,妈妈嫁给了当老师的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虽然没有太多的玩具,但是书陪伴我成长;虽然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但我觉得自己的妈妈和其他农村妇女不一样,长大以后才明白妈妈的不一样是她身上那浓浓的书卷气。从妈妈那里,我看了很多的小人书,知道了四大名著;从妈妈嘴里,知道了《茶花女》等外国名著,还知道了那会儿最流行的琼瑶的言情和金庸的武侠,而且在我上初中最忙的时候妈妈竟然抽空让我看了《穆斯林的葬礼》和《平凡的世界》。如今已经身为妈妈的我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的妈妈作为一个农村妇女,真的了不起!

真好!每当回想起儿时窃书的事,内心总是那么美好!那么暖暖的!小时候,母亲的木箱子里总放着几本她爱看的书,我也想看。但母亲却不允许我看,她说那是闲书,不宜看。于是,趁母亲不在家时,自己像个小偷那样,打开木箱子,兴奋地拿出书,像一只贪婪、饥饿的小猫就站在木箱子旁边尽情地看边竖起耳朵倾听外面声响。可是,心总是猛烈地怦怦乱跳。当听到一丁点声音,马上放下书,回头望望,见没人又接着看。那时怕呀,可那时又那么地爱看。

母亲的书给了我童年心灵的满足。时隔二十几年,只记得有《封神演义》《白马传》等,许多书名已忘,但窃读的情景始终难于忘记。直到六年级毕业证,阅读的课外书越来越多,也不用像做贼那样读了。记得那年过春节,我不想出去玩,便拿了姐姐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坐在窗边的小桌子上,静静地看。如今,我的孩子也有自己痴迷的书海。

像我们50岁的这一代普通的中国人,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不说了,父母都是不看书的。父亲的书给我的记忆,就是几本领导人的选集。到现在还有印象的,是父亲收藏的过期的几本《红旗》。他在杂志上用红笔划杠杠。有次他喝了酒,叫我看看这些杂志,特别是滴水洞的那封信。父亲讲了很多,阶级斗争不能忘。他是造反派,他被戏弄了,因为他后来的日子是不好过的,在单位一直被压制。本来有机会提干,可文革过去多久了,还有人反对父亲这个造反派。那时候我自己书柜里的书,书柜已经装不下了,父亲一辈子,就是那几套文选和《红旗》。

文选他看到不多,也有看,但划杠杠不多。杂志一篇文章字少,他反复看。拿到现在,几本杂志也就一天不到看完,父亲看这些杂志,看了不知道多少年。他不知道滴水洞那封信的背景,前因后果,都不知道。他只知道作者讲的一切,要毋庸置疑地相信,永远不要忘记斗争,人与人斗,其乐无穷。但父亲那时候就是个普通职工,只有别人可以算计他,他呢?天天喝酒。

我奶奶,今年七十岁。我们村有一个作家,应该的我们村,目前为止,最大的作家叫李凤杰,他的成名作《针眼里逃出的生命》。在我家这本书很受欢迎,奶奶只读过四年级,不认识拼音,多书的难度很大,但是奶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很特别谦虚的问我,问妹妹。我希望奶奶一年可以读一本书,还可以再多30年。

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对我印象很深刻,儿时的回忆满满的是它。里面有太多荒岛的野味,巨大的老鳖、鲜嫩的石鸽、酸腐的老鹰、肥嫩的海鱼,滋味万千,恨不得发出内心最深处的呐喊:耶稣,放开老鲁,让我去⊙?⊙!这本书是我老姐推荐我看的,以她吃货的秉性,感受估计更甚于我,,,

爱好阅读和写作的我,手边的书不在少数,谈起让我印象很深的一本书,那便是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书中的篇目,抒发了她心中的真爱、眷恋、思念和感伤之情,其间浸润着浓厚的母爱、手足之情、友情、乡愁,亲切描述了陪伴她度过三年异地生活时光的人、事、物。冰心用真挚诚恳、缱绻悱恻的文字纵情地描述着她的感想和爱意。记得这是小学时妈妈给我买的课外书。

那时在课本上有学过她的作品,被她那动人的文字和情感深深吸引着。后来,在一次逛新华书店时,发现了《寄小读者》这本书,妈妈见我喜欢,便买给了我。现在还能记得,妈妈晚上和我一起阅读的情景,那时没有手机,生活简简单单,读书就是最好的打磨时间的方式。因此,晚上我都要和妈妈阅读,从妈妈陪我阅读这本《寄小读者》当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的温暖与伟大。

有了爱,我们幸福地活在这个世上。以爱作为我们生活的信念,去感恩生活,感谢父母、朋友甚至陌生人给予我们的爱……爱是我们需要用一生去体会的情感。《寄小读者》曾经让我十分感动,而现在,当我给孩子也买来了这本书的新版,晚上陪着一起阅读时,除了找寻到了当年和我的妈妈一起阅读时的感觉,同时,更深刻的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爱,可以让一个软弱的人变得坚强;爱,也可以让一个蛮横无理的人变得善良。写完这些文字,我想,今晚,我将会再次拿出《寄小读者》,和孩子一起,重温那份爱的感动!

我和父亲一直藏着一本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作为一个生活在南方的穆斯林来说,对很多"穆斯林"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作者笔下写的人和物,不仅仅是表面的,她更像在诉说什么?在当今这样"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各民族正成为和睦相处的大家庭,而我也因此爱上了写作,我想通过我的文字将南方(特别是黔西北)边区的民族风情和国家在边疆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写出来,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画一个句号!

《一千副你必须了解的名画》

有段时间学习油画,尤其喜欢西画,喜欢油画鲜艳的色彩,充满生活希望的色彩。而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画,对我着迷的是画背后的故事,所以便在网上买了一本《一千幅你必须了解的名画》,中西方历史上的都有,书上备注着每一幅画的作者信息以及作画的故事。

有一天,我在房间关着门欣赏着西方的画作,我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门进来现在我的后边,尴尬了,我的书本翻来的正是雷阿诺的【浴女图】和【世界起源】,了解西方绘画的人都懂,文艺复兴后的画作多少裸体。我回过头发现我妈的时候,看着她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然后转身默默的走开了,OMyGod!我定住了三秒,估计方式我就是尴尬本人了-_-||自此之后,我看这些画作,总是多留了一个心眼,关门以后记得锁上门咯都说,艺术家是打着艺术家的名号耍流氓,我告诉你,这是真的

高中的时候,妹妹借给了我一本《简爱》。我每天只允许自己读几页,害怕自己一下子就把这样好的故事读完,同时故事的情节又吸引着我往下读。当自己把一本书读完的时候,很长时间都不去看别的书,仿佛再看别的书都是一种背叛。主人公简在我高中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起到了关键作用,让我成为了一个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女孩。那个时候的妹妹是一个很忙的人,忙着学校的活动,忙着交男朋友,顺便忙着学习。她在别人学理论的时候实践,最后被爱的人背叛,高考落榜。也是这本书陪着她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候,给了她勇气和希望。

小时候读书时厌学情节严重,典型的读书无用论代表。恰巧这期间喜欢的女孩在看一本书《百年孤独》。课堂与课间我都在啃这本书。那是也只看完故事情节,很震撼,分享给爸妈--这不是简单的家族兴衰史。那一夜,我坐在饭桌前畅谈这本书的情景,喟叹作者站在我仰视的天堂上。后来,马尔克斯去世。那天,她哭了。我无能为力的悲恸无济于事。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一夜和爸妈我至亲的人还是我深爱的人,这本书贯穿于我生活的回忆。不可磨灭。我也想劝诫,读书,不能改变任何现状,但能让你体会到活着的滋味。

我的女儿四岁多了。从孩子四个月起就开始给她读绘本,到现在基本坚持每晚都读睡前故事。我们共同读过很多书,喜欢很多绘本故事。或温馨或搞笑或呆萌或哲理。说说近来最喜欢的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本对于父母有着教育意义的书,世界会奖励那些有教养的孩子,会惩罚那些任性妄为的小朋友。

对于孩子它着实有着诱惑力。那么奇幻的巧克力工厂,哪个孩子不想去看看,我女儿说她也想吃一把青草薄荷糖,喝一口巧克力瀑布。因为听得多,我们把书里的世界带到了现实。女儿喜欢说,妈妈我们假装这个是巧克力河,巧克力桥。。。我要通通吃掉。我就喜欢她那副假装吃掉快乐大笑的样子,好像她真的吃到一样。这种阿Q精神是不是很好?我还喜欢,查理的一家,虽然贫穷却很富裕,喜欢他们的家庭氛围。那应该才是一家人在一起最美好的情景。

以书为伴,然后就不孤单……父亲爱读书,我亦爱读书。真正能看懂父亲所读之书时,已是初中。真正和父亲在阅读中产生共鸣的第一本书是王国维大师的《人间词话》。书中人生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瘁。/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被我们父女俩作为读书与做人的座右铭共勉。他既不只有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般的洒脱,也不局限于陶渊明的"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那种惬意。又突破了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种豪迈。他是一个横跨时间维度的,放之四海皆准的人生信条。秉承父意,谨记父亲关照,爱读书之人必需要做到:守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压得住傲气,方才免得了俗气。读书也罢,做人也好,才会有所获。

父亲说到做到,床头案几均有书本。做人也是堂堂正正。即使我已结婚生子。还会时常问起近来读什么书?在婆家接人待物是否和和气气,在单位有没有努力工作,尊老爱幼。我想我能够在人生最低谷时:丈夫下岗,公公去世,婆婆抑郁……都不气馁,也是受书中人物,甚至是伟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与勇气不断突破自我的影响。

我从小喜欢动物。说来也巧,我看过最早的一篇长篇小说就是关于动物故事的。那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家人不知从何处借来的一本沈石溪的《狼王梦》。我当时一下子就被曲折而传奇的动物故事给深深吸引了。那时的我年纪还小,还分不清什么人情世故,也懂不得那么多的是是非非。《狼王梦》里,母狼紫岚为了让后代成为狼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中,顽强的生活且战斗着,直到生命的尽头。当时年纪小,读这本书,花了我很多时间,一字一句去读,去跟着母狼紫岚在旷野里冒险,因她的起落为她喜为她悲。这种文字生命力的冲击,让我到现在还是深深感叹着。后来我也读了很多小说,也有过很多感动和感触,但细细品来,少年时期,还是《狼王梦》第一次带来的震撼最冲击心灵。去年,在市图书馆里,偶然看到电梯的海报挂着作家沈石溪要来图书馆做讲座,我瞬间都激动不已,指着海报对我先生说:《狼王梦》,我的少年!我的偶像!

我小时候人们生活很困难,九岁那年父亲因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三人艰难度日,风里来雨里去,母亲没说过一句苦和累,却用一双小脚撑起了家。母亲不识字,却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尽管生活再难,母亲都支持我们去上学。无论寒冬酷暑,只要我读书写字,母亲都会边做针线活边看静静的陪伴着。

那年夏天,我落榜了。我感到愧对母亲,心中十分痛苦。母亲没有言语,却从邻居家借来几本《农村青年》杂志。我如饥似渴地读着,母亲看我很喜欢,又拿出卖鸡蛋的钱让我去邮局订一份。后来我不仅爱读,还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投了出去,竟然发表了。而且引起全国农村青年朋友共鸣,在书信交往中成就了我和爱人的美好姻缘。叹人生总有不如意,几年前母亲走了。所幸每日有书相伴,好似与一位惺惺相惜的故人深情一握,刹那间岁月静好。

文革时期我上小学,不上课,也没有什么书可读,后来有书看了,很是高兴,读《欧阳海之歌》、《大刀记》、《艳阳天》、《小英雄雨来》……我女儿在我们的影响下也喜欢看书,在上小学四年的时候有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有了外子后,外孙子写作业我看书,看报纸,给他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现在外孙子可是我的老师,看书有不认识的字,外孙子用手机一查就会告诉我,外孙子上三年级就有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我们的家庭五口人,都喜欢看书,写文章,在报纸上都有文章发表。读书长知识,明事理。

陪伴孩子整个幼儿园时期的一套书--《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很适合亲子共读。孩子很喜欢,喜欢到爱不释手、百读不厌、熟读成诵,睡觉前要读一读,旅行时也要带在身边随时读,而且还经常跟爸爸玩其中的游戏。上小学后,识字更多了,看的书也更多了,但她对这套书仍然情有独钟。回老家时,很大方地带回去给表弟看,返程时又很小气地跟弟弟要了回来。也许这套书对于她而言,不仅是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更是许多美好的幼时记忆吧。

小时候爸妈会把读者意林拿到厕所去看。然后我也会在上厕所的时候看那些书。后来渐渐的变成了会把自己的儿童文学也拿到厕所去看。看到忘我的时候,会进入到一种我爸在外面猛拍厕所门我在里面看书岿然不动的境界……

附:《阅读十年:摇摆与变迁——一个中国农村家庭的阅读史》

一、被支持与启蒙的阅读

迄今,我还能清晰的记得:一九九五年的时候我蹲在乡间的小路上,母亲在田地里插秧,我对她询问起“三国”里面的某个故事。她没有回答我,而是选择继续她的劳作,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本分”。而我之所以询问母亲,是因为她至少还是国民教育中的初中三年级毕业,一个对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而言,有点文化的人。我相信她的文化,故此这般。而我那个时候,才上小学三年级。

现在回想起来,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有很多的好奇心,他有许多对世界未知的探索之情,那份懵懂的好奇无论什么都是无法阻碍。

再如,我也经常问母亲,我从那里来的?她总是回答我,说我是从坟堆里用钉耙耙出来的。我的母亲在台湾,我的父亲在上海。她总是负责养育我成人,然后就将我交给“生父生母”。其实,这些都是一些童话般的“回应”,但是却构成了我幼年时不少的“台湾梦”,我经常梦见自己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一个并不知晓方位的生母之地。

加上,舅舅本就是一名乡村教师,本来也读过一些名著与经典,故此我的阅读启蒙就此寻找到一个出口,欣喜万分之余,却少了对舅舅的一些请教,因为胆怯他的那副威严,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遗憾,却将这些遗憾弥补的是,从舅舅那儿我重新找到了《三国演义》中的些许答案,一个良久被期许的“真理”。如天上的繁星,被我重新点燃和仰望一般。却少了些康德的“脚踏实地”。

却然,父亲又是一个性情中人。故此,我也不会在我读大学的时候给予他们这样的评价:母亲是理性的,父亲是感性的。因为父亲的一手好字让我倍加羡慕,而父亲用他感性的思维外加一手好字,为母亲写的情诗,被我偷看之后,他就会很不好意思的“责骂”我。当然,我也无所谓,却不知不觉的在我过去的二十年深受这样的情绪的感染,对《红楼梦》十分的专注。为此,在大学本科毕业的那会,毫不吝啬的花了三四百元购买了十六个版本的《红楼梦》储藏在父亲为我打造的书柜中,一封就是一年有余,只为收藏。而与母亲的合谋却是,一起在夏季的午后,寻看电影版的《红楼梦》的细节,“八七年”的要数经典中的经典。我说我喜欢薛宝钗,可我原先是喜欢林黛玉的。母亲在观赏时所流出的眼泪,在目睹了一次次的人性复杂之后,让我有所转变,特别是那种无畏的挣扎感。结合她在童年中受尽的沧桑,十六岁失去母亲,却无畏的在人性中坚持到现在,即便是有所交付,但也从未丢却一个女人的善良和尊严。父亲最爱她的这点,还有她的生活智慧。因为,父亲走到今天,也是母亲一手“支持”的。从粮站的小员,到后来的木匠,电工,以至于恩惠了不少年少的我对“电”的耗用。譬如喜欢“看电视剧”的我,根本就不需要一分钱的电费。

母亲说她喜欢看书,这些人生的道理与生活智慧,很多都是从现实中寻得,很多都是从书本中汲取。我在大学期间买书所花的钱,约莫两三千左右,她一点都不心疼,她特别的支持我读书。而父亲总是“棒喝”我:别专到书本中太深,读成书呆子了就划不来了。自然,我从未将父亲的这个叮嘱挂在耳边,因为我本就一直主张“活学活用”,而这样的一个主张后来在大学时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中寻得呼应,他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融会贯通”。

至此,读书就成为了一种生活,甚至还由此撰写了一些星星点点的小文,发表在了国内的刊物上。回首过去的十年时间,读书的启蒙与支持,特别是在家庭的社会化与社会本身给予的影响中,得到“直接性的干预”,为此我并未后悔花费那么多的钱去购书与藏书,而阅读所给予我的快感与真知,自然是今生受用不尽。但却落得一个“后遗症”,手中无书便不爽。即便是在包中装着一本书,不读也觉得“踏实”。

二、十年的阅读习惯变迁

跨越到新世纪的时候,记得被提及最多的还是“千禧年”这个关键词,一个世纪的交汇总要有所斩获。2001年,我依然是个“出道”不久的“小文青”。13岁的自己,捡着废报纸,拿着一本本他者的书,在床边讶然的欣赏。记得那一年,邻居的一个哥哥有两本书被我“搜刮”来,一本是《鲁迅全集》,一本是《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印象无比深刻的是毛泽东在书中的“论持久战”的精典论述。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电子版的说法,因为互联网才刚刚在大陆起步,我佯装着一幅认真的样子,躲在我的房间内,胡乱的翻着这两本书,父亲悄悄的走进来看我时,上扬的嘴角再略带的微笑时,说道:别隔太近了,小心近视。我还是不听,继续阅读着,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谚语之不对的心态,一路走来落得今日近视眼的地步。肯然间,我不知不觉的将此书翻完,后来读完这两本后就无书可读了。听闻母亲说,她读书也是这样,都是在夹缝间,那怕是一个《羊脂球》,她也能回味的读它个几遍。她比我自然是厉害多了,我无辜的望着那两本书,貌似“求知若渴”已经沦为了“遗忘在身后的故事”。家庭给予我的读书若渴,无法满足。听母亲说舅舅那里有一批当年在“西交”上学时的书籍,但我从未见过。而印象中,见得最多的还是一本本“书法”,因为年幼的我,常常望着舅舅用毛笔为我家写的春联,十分有趣,力道足分,意达言辞。特别是“平步青云”四字所给予的冲击,让我倍感的有一种力量去读好书。

在步入初中深造的时候,阅读依然没有改变,依然是纸质版的书籍,却有所让我满足。那个时候的我,并不是那么喜欢的看书,而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生活与学习的调料。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让我泪流满面,躲在被子里,不敢面对。这样的场景至今都记忆犹新。还有就是,要么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课本记忆。在来回的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是情感,什么是不幸,什么又是抱负!那时的我,常常幻想着,如果书中的知识能够在脑海中长久的印存,考试就不用那么吃力了。故此,我天真的将书籍压在枕头底下,以为这样就可以无形的被我的大脑汲取进去。然而,这样的做法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故此也就对我的假设有了确凿的证伪。现在看来,觉得好笑,却又无奈。

《羊脂球》,《巴黎圣母院》,《汤姆叔叔的小屋》等一些列的西方文学作品,在继“四大名著”之后,流入脑海,印成一线,悲痛与感伤的无奈间,却似乎感觉到了文学的魅力与力量。加之父亲的遗传,感伤与写作,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我甚至记得叔本华的一句“没有悲苦的童年是写不出好的文字”的格言。故此诗歌,就成为了这一表达悲苦的唯一合理性途径,因为那时文章实在是难以写好,自己不仅不满意,而且有所力不从心。那个时候,阅读经典之外,还有对兴趣与爱好的满足,《篮球先锋报》与《荆门晚报》是了解外界信息的最常用的平台,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更没有微博,要了解篮球方面的信息(爱好)与身边的事件,只怕是这样的方式最便捷。故此,在上课的时候,常常躲在下面,将书本按在报纸上,一字字的阅读,实感一种刺激性的阅读快感。我发现,这样的阅读往往很有效率,因为有外力的促使作用——生怕老师发现。久而久之,读报与读书,就成为了“阅读”的“经常事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个时候,在学生中读报的不多,很多人都是抱着教材啃读,一次次的朗读却成为了打搅了我的读书。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中,“死记硬背”往往并不能得高分,而我自己在考试中的理解记忆却给了我身背”历史课代表”的“重负”,因为作为班级中的干部,上课读报,做闲事是不好的事情,不能起到“好的带头作用”。这就无比的矛盾了。

二零零三年,进入高中,那个时候读报作为某种阅读方式,依然存留在我生活的世界里。却也在这个时候,陆陆续续的在当初读的《荆门晚报》的副刊上发表一些零散的散文。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作,但是给予我的写作充分的力量。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为了被教育压制的某种发泄行为之一。甚至,在表露朦胧的爱情时,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实话说,那个时候,家中还未有现在这么多的书可以供父母去阅读,特别是无法满足母亲的读书欲。我在市区的生活,十分的干瘪,十六岁的自己又很叛逆。坚守着自己的读报习惯,却被班主任发现,然后一顿狂批。差点因为此事,被退学。无奈的望着不可阅读的生活,在私下里,又无时间去了解这个世界,十分苦恼。却在这个时候,有了新的发现,互联网开始进入我的生活,“网络阅读”(电子化时代的阅读)中并未在经典中穿梭和满足,而是被游戏的迷醉所环绕,自己又差点成为了“问题少年”。以往的自己,总是被认为是“有才华的孩子”,却不知,也曾干过翻墙出去上网玩游戏的事情。违背着自己的意愿,在无控制力与自制力下的十六岁与十九岁之间,落寞在了“苦情”与“玩乐”之中,忆起当初的那段豪言壮语,十分的尴尬和羞怯。还好,那个时候的自己与整个父母的意愿总算是在高考中达到了满意。去省里的一所重点大学念书了。没有被这段俗称的危险期所吞没。

或许,那个时候,关于个人的阅读,整个可以说是空白的,除了写作诗歌和散文,阅读上没有什么斩获,特别是没有很好的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捷。不过,那个时候依然没有什么电子版的书籍出没在自己的阅读世界中,抑或是自己没有去发现。毕竟互联网才刚被接触。十年的现代化发展,我们这代人被遗忘在了互联网的端倪中,被卷入到了互联网的时代里。

我曾说“阅读是一个快乐的享受”,也曾说“读书是苦难的避风港”,但是问题是,从一个并不喜欢做家庭作业和阅读的少年变为“书包中无书读的不踏实”,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四年的大学生活。

母亲常常告诉我,作为一个男人要有抱负和责任感。她的身教言传,或许在二零零六年的末端被从我的内心中叫醒。直接原因是因为一个叫做人文基地的组织所给予我们的“学者印象”。二零零六年的阅读,或许更加的被认清:阅读是什么,不是什么。刚入大学不久,就结实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文艺青年”,但是后来的我发现我错了,那不是一群文青,而是“喜爱思考的人”,抑或是“思想者”。这涉及到一个个人的纠偏,从“文青”转型,我们没有前人的指引,只有一次次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与果敢。起初,当遇到学者的讲座时所提及的书,都会到市场或者图书馆去购买和借阅,然后饱读一通,因为要写作,所以要阅读;因为要思考,所以要阅读;因为要交流,所以要阅读。没有阅读的生活是无趣的,甚至到了这个地步。这与过去的那个在十六岁发表散文的小伙子对比而言,已经成长了不少,却也过去了三年多。如果放在整个十年的脉络中,将近过去了一半。故此庆幸的是,如上所述,还好没有被这个时代遗忘到整个发展过程中。

四年的大学本科,所给予的不仅仅是思考,还有阅读中的方方面面。类如我们的学生组织中的读书会与座谈会,面对的都是一群从五湖四海来此求学的“对知识的饥渴之人”。面对一群风华正茂的高材生,如何在其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发掘自己”,要显得“上人一等”,却成为了一个困扰性的几何题。当加入到某学生组织后,学业自然就变为了一个次要性的东西,因为那本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在阅读与思考中得知。固然,“六十分万岁”的“老三届,新三届”的做法被沿用到了自己的名下,实事求是的把另外一种生活,还给了自己,也交付给了同仁。故此,就在此形成了“背叛”,不按照原先的设定而果敢的放下,选择了一条另外的路。这个时候的阅读,不断的加大,从《老子他说》,一直到《爱欲与人格》,《单向度的人》,《人口原理》,《经济学原理》,《美学散步》,《理想国》,《乡土中国》,《荣格心理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为意志世界的表象》,《称量灵魂》,《政治学》,《形而上学》等等,涉及的到的学科诸多,只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这个时候的阅读依然是纸质版的,而电子版的书,大多还是不习惯,毕竟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往往都还有点并不那么的“与时俱进”。却也在这样繁重的书间与三百多场学者的讲座中,体味到了“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确,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生活的。作为为正义而死去的先辈,对我们的提醒是值得重视的。或许,阅读可以改变的恰好是“激发思考”和“丰腴人生”。在大多的“间接经验”中趋于成熟与稳重。

却不可否定的是,在时代大流的浪涛中,也无形的被卷入到了点子阅读的时代,甚至整个写作也发生了改变。记得当初发表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是用钢笔与白纸完成了自己的表述,再用平信邮寄给报社。而在大学开始的时候,在河北省《书刊报》发表的文章也是用平信邮寄过去。只是,再来到当下,几乎都在用word等撰写文章,形成一篇篇思想的拙作。这个时代所交付与我们的,不仅仅是在阅读与写作中的改变,更在在思考中的某种变换。以往的思考,很多时候都不是如今这么连贯和深入,还有快捷,以往获得信息的途径单一和缓慢,但当下却恰好反之。在互联网上,需要查阅什么,随时随地。而且,思想传播的面更广更快,故此也形成了写作界的一个恶习:有点什么就要写出来,写的越快也好,不然就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或者是慢慢的遗忘。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难说是“急切”,完全没有以往那么认真。喜欢读短篇的读者,渐渐增多;喜欢读娱乐与简单化的文字的读者,也渐渐增多。而那些有学术内涵的,有思考性质的,都被排斥在了学术界的某一部分人中。故此,出版社当下出版学术书籍,是“只赔不赚”,除非类如《民主的细节》这样的学术随笔的书,或许还有利润可寻。可不是,《可操作的民主》也被推证到了畅销书之列,不仅是里面的“民主”二字蕴涵了某种集体的意志倾向,而是他不是单用“学术”来贯穿整个文字,其中的随笔,便是很好的“写作卖点”。

套用刘瑜经常在她的另一本书《送你一颗子弹》中常常被运用的一句“我承认”来说,我承认:这些对阅读与写作的改变的概括并不系统和直接,这是我的故意。因为如果一篇这样的文章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那种写法:“首先,其次,再者”等就失去了很多的韵味。此然,我也就不免多言几句,继续用这样的写法,对于阅读和写作。在读研究生期间,阅读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是一个生命史意义上的某种个案的叙事,因为在如今认真做学术的人,还真不多。而我们的阅读,从此步入了另外一个天堂,便在“学术论文”与“学术专著”中打捞思想,而不是再从以往的那些文学书籍,那些曾经让你泪流的诗句中寻得一个研究视角,这是两码事。只能说,在休憩的片刻,读读也罢。却咀嚼的一点味道都没有,反而在一片喧闹中阅读学术书籍就成为了“饮水止渴”的最好办法。大约是思绪与责任有所改变。

而此刻,每次回去家中,便也发现母亲要么不是拿着“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的情诗”,要么就是周国平的《妞妞》在那儿翻开翻去,仔细品鉴,觉得甚好。她说,这些人真是了不起,把我们想说的都说出来了,而我们是有这个东西却说不去来。母亲说的是,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好,但这却不能怪到“六十年代”。

而由此引发的一些列转变,对个人的生活和未来的走向,都构成了一定的影响。没有谁能够料定“不确定的生活”何以成为赵汀阳的“可能”。却也从未放弃去追寻那个“确定”。

三、家庭阅读史与摇摆的记忆

我也时常感到幸运,因为有一个曾经爱写诗歌的父亲和一个一直喜欢阅读的母亲。殊不知,这种幸福感比起父母给予我的生命,只差那么一点,对于我来说。因为,可以在交谈中得到畅通与满足,甚至是一种关切性的提醒,对于未来的人生。

母亲说,她原来是喜欢看书的,但是因为家里穷困,无法满足这个小小的愿望,后来待我本科毕业后,将所有的书用三百多元钱将其邮寄安放在家中得以被母亲随意的翻阅,再者在当地也没有人会读这些书籍,由此母亲闲暇的时候也就“春风不识字”般的到处乱窜,用目光在书柜中。饱读一通之后,却也不忘写点笔记之类的小文章。等我回去校点。实在是感动不已。而父亲从不喜欢去打搅我那安放的“青春读物”,只是略感所谓哲学性的书籍,政治学的学术专著,社会学的学术作品都深奥难懂,当然,文学性的书籍也不尝试,只怕是有所排斥,他是个切实的“实用主义者”,觉得“生活就是最好的读物”,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一个家庭的阅读结构就由此构成。这差不多是中国很多城市家庭的面貌,却在农村得以实现。

但是,母亲的眼睛越加“不明”,没有以往的视力好,记忆力也趋于不在那么牢靠。一边读,一边忘。常常又不喜欢在书籍中折上一个痕迹,她说那是对书的“不懈”,是不尊重的做法,一本好好的书,为何要在其中弄个折痕呢?这是她亲言与我的“心情”,我觉得的确是有道理。只是,不可不说的是,她的阅读却在我的阅读后得到满足,这也是无法改变的现状。毕竟只有在那一刻,才有机会去将它们邮寄回家,平日中对于书,一来是想看了怎么办?二来,有的书还在他处,借给他者,也不那么好意思要回。故此,一并带回,岂不是更好。但还好的是,她不与我争抢书读。虽然都是纸质版的书籍。

由此以来,我一直想为母亲写一篇文章,来表达她的心境与阅读这几十年来的体会,却没有机会。题目都已经想好,就叫《母亲阅读时的二三事》。这一点,我在以往发表的作品中所有提及,而反观现在又拿来“说一次”,实在是惭愧:到现在还没有做好。而关于这些在阅读中的故事,也十分的值得记忆。只怕是在摇摆之间,被时代推拉的忘却之后,无法弥补,索性拿起当下的写作之势,留点“折痕”,以作留恋。

因为,这样的一些家庭的阅读史,从二零零一年到二零一一年的十年间,所发生的变化与改变,甚至包括我自己在整个家庭中的阅读与变化,还有写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没有什么由衷的告白,只是在文字的末梢处,略带着一丝可以弥补的遗憾,由此出发,也觉“深处自然有其道”。比起,灵魂与阅读,至少有一个在路上的“狂狷”,实在是有悖于其中的奥秘,唯一得以实现的是,在生命史的片刻,重新回忆与点缀:阅读的过去,现在及其可能的未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游记黄风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