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害了果郡王王的叶澜依是谁?

每次看《甄嬛传》,我都会为一个人感到不值,她就是宁嫔叶澜依。

本是区区一个驯马女,只因贫病交加时遇到果郡王,为她请医抓药。

这份救命之恩,她刻骨难忘。

后因缘际会被皇帝一眼看中,带入宫封为答应,此后更被晋封宁嫔。

这份知遇之恩,她麻木不仁。

身为嫔妃,对君上不忠;身为女人,却谋害亲夫。

什么仇什么怨,能让叶澜依的心态变得如此扭曲?

归根到底,是执念害她一生。

不懂得适时放手,一味钻牛角尖,在执念中葬送掉自己。


对果郡王盲目迷恋,让叶澜依逐渐丧失自我。

只要能看见那个男人,再和他说上几句话,就成为叶澜依活着的最大期盼

有人说叶澜依是最爱果郡王的女人,其实,叶澜依根本不懂爱情。

这段自以为是的感情,看上去感天动地,实际上一文不值。

她对果郡王是崇拜和迷恋,就像粉丝对。

偶像喜欢的一切,她都极力维护。

相反,谁对偶像不利,她就跟谁拼命。

这不是爱,是狂热,是病。


从果郡王伸出援手那一刻起,这位风流倜傥的王爷,就成了叶澜依生命里的光。

果郡王说:你穿青色衣服好看,她就把衣服都换成青色和绿色。

果郡王说:你在后宫要好好活着,她就乖乖点头,答应好好活着。

果郡王喜欢合欢花,她就冒着大雨,一片片捡起掉落在地的合欢花。

甚至在果郡王死后,她请求皇帝,借口自己睡不着要用合欢花助眠,把合欢花移植到自己宫殿。


果郡王喜欢甄嬛,她就处处维护甄嬛,为保护偶像的私生子去给皇帝下毒。

很像今天,娱乐圈哪个偶像宣布婚讯,一众粉丝欢呼雀跃,然后爱屋及乌,祝福他们婚姻美满。

叶澜依就是那个最坚定的果粉。

偶像喜不喜欢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偶像开心就好。

从这一点看,叶澜依很可悲,她以为一味牺牲就是爱情。

其实那只是最低级的自作多情,除了感动自己,一无所获。


对皇帝莫名敌视,一边享受恩宠,一边不屑恩宠。

入宫后,叶澜依表面上似乎一根筋,实际上进退自如。

甄嬛赌气出宫后,皇帝去圆明园散心,碰巧看见叶澜依在驯马。

她的飒爽英姿令皇帝忆起年轻时的华妃,于是下旨直接封叶澜依为答应。

转眼间,麻雀飞上枝头成凤凰,引起后宫羡慕妒忌恨。

叶澜依却觉得,完了,以后再见果郡王难了,暗恋的自由没了!

于是她迁怒于皇帝,整天顶着一张厌世脸,逮谁怼谁,拽得令人侧目。


身为嫔妃,去景仁宫拜见皇后是礼仪,叶澜依却仗着皇帝宠爱,迟迟不去。

皇后派人来请,她才不情不愿去见皇后。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到她的敷衍和不屑。

皇后暗示她没有规矩,她就拿皇帝做挡箭牌:“皇上知道我性子冷淡不爱走动,所以便免了各宫行礼。”

众妃指责她太嚣张无礼,她却振振有词:“所谓尊重放在心里即可,嘴上说的谁知道心里怎么想的。”

随后直接一个请安离开,众妃眼睁睁看着叶澜依扬长而去。


我绝对相信,如果不是顾忌皇帝,皇后有无数种办法惩治叶澜依,让她在后宫抬不起头来。

宫中有的是折辱人的手段,没有皇帝宠爱,就没有叶澜依嚣张的资本。

所以你只看到叶澜依不喜欢皇帝,却没留意她在金主面前垂眉顺眼。

她的桀骜不驯,都在皇帝的容忍之内。这个度,她把握得非常好。


既让皇帝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又不至于冷落得罪皇帝。

身为九五之尊,皇帝不会看任何人脸色,只有别人看皇帝脸色的份。

叶澜依不屑逢迎众人是真,刻意保持荣宠也是真。

她给皇帝的感觉是:性子虽然清冷,相处却挺舒服。

所以皇帝才会频频召幸叶澜依,她的位份也是直线上升。

既无子嗣,也无家世,更无资历,叶澜依能被封为宁嫔,直接坐上一宫主位。


对皇帝这份恩宠和知遇之恩,叶澜依选择视而不见。

她拧巴着自己见不得光的感情,对从不曾喜欢自己的果郡王,叶澜依是操碎了心。

嫁人之前,你可以心有所属。

嫁人之后,就该淡忘从前,恪守妇道。

叶澜依却陷入心魔,一边享受皇帝盛宠,一边精神出轨偶像。


对情敌没有原则,对偶像没有底线。

她殚精竭虑保护甄嬛,甚至甘愿成为情敌手中利刃,犯下弑君大罪。

甄嬛回宫后,叶澜依意外发现这位熹贵妃跟果郡王有私情,决定手刃甄嬛。

本来情敌和心上人分手,应该是偷着乐的好事。

叶澜依的脑回路却是:甄嬛背叛果郡王,他一定很伤心,所以甄嬛该死。

这根本不是爱,纯属死忠粉对偶像的维护,不能容忍任何人亵渎自己的偶像。

叶澜依要为果郡王泄恨,她手举匕首,忽然看见甄嬛戴着的珊瑚手钏,于是态度大变。

甄嬛是何等精明,她立刻告诉叶澜依:“你若不容我,只怕也伤了他。”


叶澜依就像中了蛊毒,只要别人一提果郡王,她就立刻两眼冒光:原来这是偶像喜欢的人啊!

甄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桀骜不驯的叶澜依收归麾下,不仅死心塌地,而且战斗力爆表。

滴血验亲那一刻,甄嬛遭遇进宫后最大危机。

尽管队友不断为她开脱,却缺乏关键证据。

叶澜依见势不妙,立刻借故离开,把自己宫里腰牌送给玉娆,急请甘露寺莫言师太入宫,为甄嬛解围。

只要熹贵妃安好,果郡王就会安好。只要果郡王安好,叶澜依就会安好。

甄嬛的最大秘密,是和果郡王的双生子。这种欺君大罪,一旦曝光,后果不堪设想。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皇帝到底还是起疑。他逼迫甄嬛毒死果郡王,又派夏刈给双生子采血,暗中调查双生子的身世。


眼看大祸临头,甄嬛要想保住甄家满门,必须除掉皇帝。

可是甄嬛不想自己手上沾血,于是她亲口告诉叶澜依,双生子是果郡王的孩子。

叶澜依再中蛊毒,她两眼发亮,惊喜地反问:“他们是十七爷的孩子?”

那感觉,好像自己就是双生子的亲娘。这代入感,简直了!

接下来,一切如甄嬛所料,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叶澜依尽心尽力,为她扫除障碍。

冷面冷心的宁嫔,为方便下毒,开始在皇帝面前逢迎做戏。

皇帝以为自己征服了冷美人,再没料到这把温柔刀,是要弑君夺命!

为保全甄嬛双生子,宁可背叛枕边人,豁出自己一条命。

你可以不喜欢皇帝,但不可以恩将仇报。


这是一匹桀骜不驯的烈马,只有果郡王出手,才能将她驯服。

这是一头狠毒的白眼狼,任凭皇帝如何宠爱,依旧冷血无情。

终其一生,叶澜依都是为果郡王而活。

如飞蛾投火,一根筋去追逐一场美梦,从来没有好好爱。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又如何能拥有爱情?

真正的爱情,不是报恩,不是崇拜,一定是美好的双向付出,一定不会丧失自我。

更多宫斗、宅斗、权谋剧解读分享,关注@白姐宫斗,给你不一样的深度视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甄嬛传》中,叶澜依杀皇上这件事虽然成就了最后的爽文式结局,但似乎有些细节上很让人迷惑,就是她为什么非要杀皇上,其中1个bug令人费解。当时甄嬛发现皇上要杀果郡王的原因,原来是因为皇上找人偷来了果郡王写给浣碧的家书,每一封信的最后都写着一句“熹贵妃安”,皇上确定了果郡王和甄嬛是有私情的。

当时带着甄嬛去找到皇上藏起了的这些家书的是苏培盛,跟着甄嬛进屋的是崔槿汐,苏培盛是甄嬛的人,甄嬛都没说,他当时背叛皇上让甄嬛得知真相已经是面临死罪的隐患,怎么敢告诉根本不熟悉的叶澜依?而甄嬛从头到尾也没有向叶澜依曝光过果郡王家书的秘密,也就是说叶澜依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果郡王为啥会被皇上毒杀,那她既然都不知道果郡王因为啥而死,为何就把这笔账算在皇上头上,还要帮着甄嬛杀了皇上呢?

首先,皇上容不下果郡王是众所周知的。皇上当初如何坐上的皇位,后宫很多人清楚,叶澜依不至于不知道,更何况以她和果郡王的亲密关系,果郡王视叶澜依为知己,可能有向她透露过。为什么这么说呢?还记得3个细节吗?一个是果郡王和叶澜依在宫里谈心,皇上将叶澜依接进宫里,是在甄嬛去甘露寺之后,而果郡王在甄嬛离宫后,一直跟在甄嬛身边,那就是说即使认识了甄嬛,果郡王也还和叶澜依联系,去安慰她。

另一个细节是,叶澜依看到果郡王和甄嬛交流,就认定甄嬛是负心人,叶澜依如何知道甄嬛负了果郡王?第三个细节是叶澜依为了果郡王要报复甄嬛,要杀了她替果郡王出气,结果在看到甄嬛手腕上带着的玛瑙手串后就放弃了刺杀,叶澜依当时说的是这是果郡王最珍爱之物,从不轻易示人,可是叶澜依却能看到这个果郡王从不轻易示人的宝物,可见果郡王和叶澜依的关系虽然不及与甄嬛的水平,但肯定是比浣碧和孟静娴要深。

那么,果郡王去世了,不管是不是和皇上有关,其他人杀不了果郡王,那只有皇上动手的可能,所以,叶澜依才无论如何要杀了皇上给果郡王报仇。而一开始叶澜依要杀皇上可能就是自己的决定,因为她说了自己要做的事和甄嬛无关,可能就是叶澜依本身决定给果郡王报仇,但一开始没准备告诉任何人,不过也没想保护甄嬛,就是自己要动手,但是甄嬛死不死叶澜依无所谓,因为果郡王都死了,叶澜依才不管别人。

其次,为了甄嬛和果郡王的孩子平安。虽然一开始叶澜依要杀皇上是自己单独动手,没有想过让甄嬛摘出去,但是当她从甄嬛口中确定弘曕是果郡王的儿子之后,才把原本自己的刺杀计划告诉甄嬛,为了让她和弘曕安全,还说自己做的事和甄嬛无关。

因为即便杀了夏刈,皇上已经怀疑了弘曕的身份,只要皇上活着,就会有其他人来找麻烦,只有皇上死了,才能死无对证,毕竟真相曝光后,就算皇上病入膏肓无法惩罚甄嬛,其他大臣们也会找茬,混乱皇室血脉是诛九族的大罪,叶澜依迷恋果郡王成痴,为了果郡王的血脉不受伤害,也会想办法杀了皇上灭口。

甄嬛传:甄嬛并没有曝光果郡王的家书,为何叶澜依还要杀皇上?对此,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看法的,欢迎多多讨论,希望读者朋友们都能争做文明网友,也希望大家能动动手,点击关注,点赞,收藏,评论,一定别忘了转发,支持作者,非常感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害了果郡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