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现在还可以登记吗退役后微信号用不用上交?

  开福退役军人:全面助力抗击疫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3日讯(通讯员 黄佳雨) 新型冠状病毒肺疫情爆发后,长沙市开福区退役军人纷纷行动起来,自发捐款捐物,支援抗击疫情,用行动展现出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初心。

  爱心接力助抗击疫情:退役老兵们

  开福区退役老兵们得知疫情严重,物资供应不足,主动与开福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希望通过组织爱心募捐形式献上自己爱心。2月2日,退役军人们冒着严寒,冒着疫情危险,相约来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抗击疫情献上自己的爱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代表们号召下,通过各退役军人微信群,身边的退役军人纷纷自发捐款,短短的一天时间,他们募集到爱心款26850元。这次爱心募捐组织者之一,下岗志愿兵陈建良说:“国家有难,我们虽然下岗了,但是我们在国家帮助和支持下,重新找到自己的新的人生岗位。现在国家有难,虽然不能上到一线去救治病人,但我们可以通过发动更多的退役军人都来献爱心,做一线人员最坚强的后盾!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万众一心,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退役老兵张文武,无工作无收入,本人患有严重哮喘,虽然家庭十分困难,但他执意要捐100元。面对大家的推劝,他表示“国家有难,我是一名老兵,责无旁贷,不能上一线战斗,应该为奋战在防控一线的战士们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身患肝癌刚刚换肝的参战老兵师松云,身患癌症参战老兵甘元军,中风在床的老兵代建兴,身患重病的老兵谌忠明,家庭困难老兵戴慈先等等,这些生活并不宽裕的老兵们看到爱心募捐倡议书,第一时间通过战友微信,转来100元、200元……他们纷纷留言:“我是一名老兵,现身体不好了,出不了力,但可以捐献爱心,默默地为大家加油。”下岗志愿退役老兵易志刚,看到爱心捐款的倡议书,也第一时间委托战友捐出5000元爱心款。老兵邹建凯说:“我是一名退役老兵,这1000元代表着我的爱心,如果国家有需要,我随时听从呼唤。”……这样例子数不胜数,他们是一名老兵,退役不褪色,用实际行动为防疫战斗作出贡献,展现着作为军人的本色与担当。

  (陈建良、邹建凯等退役老兵为抗击疫情捐献善款)

  开福区因战伤残九级退役老兵严义军一直关注疫情,心系身处前线医护人员,2月3日上午,他与妻子一起将20000元爱心款送到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严义军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退役之后被分配到星沙食品厂,1999年他下岗后,接手将倒闭的食品厂,创立了长沙沙利文食品品牌。他说:“作为参战老兵,以前我在战场上冲锋杀敌,保家卫国。现在我希望在这场与疫情的战斗中为国家做一点贡献,为奋战一线的工作人员加油助力。”

  (参战老兵严义军来到退役军人事务局捐献善款)

  开福区“最美退役军人”陈利军一直没有停下助力抗击疫情的脚步。日前,他为开福区东风路街道精英路社区捐赠了防护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全力支援基层疫情防控,2月3日,陈利军又号召自己所创立的鑫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员工捐款,共筹得善款14000元,并交至区慈善总会,用于抗击疫情。陈利军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行动,号召更多的人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陈利军捐赠爱心捐款)

  微信献爱心:社区退役军人曾昶、苏佳、王和生

  望麓园街道水风井社区退役军人曾昶现已退休在家,得知此次疫情,他在第一时间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联系,他说:“虽然我已经退休了,身体不允许参与抗击疫情第一线,但是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心是紧紧与大家联系在一起的!”他通过微信形式捐款100元,委托工作人员代为捐赠爱心。还有退役军人苏佳、王和生等也是通过此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心,献爱心人数在不断增加。

  (望麓园街道水风井社区退役军人王和生微信捐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防疫战线上,总有着退役军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继承和弘扬着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展现退役军人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场阻击战中的新作为!

来源:开福区融媒体中心

国内有一部同名电视剧,韩国也有一本同名电影(或叫《伟大的隐藏者》)。

影视剧中的主人公们,在隐秘战线上,因为内心的追求,奋不顾身,毫无保留地投身于事业,让人感动落泪!

新春佳节,疫情突袭杭州。

连日来,杭州各行各业的市民群众,以及4万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和26万名各领域党员,并肩奋战,携手防疫。

他们把疫情当命令,视防控为责任,誓要筑牢守护杭州百姓安全健康的钢铁防线。

他们,同样隐秘而伟大。

从目前病例数量看,杭州这波疫情拐点已经出现。近几日报告病例为个位数,2月2日1例,3日是2例。

综合分析,目前社区已经清零,疫情防控工作从社区清零转向隔离点清零的工作阶段。

恰好立春,这,无疑是最好的春消息!

今天,我们编这一条长长长长长长………的感谢贴,感谢这些为守护杭州而作出贡献的人们。

他们伟大,但今天我们任性地不想再让他们隐秘。

我们尽力收集了我们所知道的一些事例,并一一署上了他们的名字,如果刚好有你的亲戚朋友,或者你认识的,请代我们转达一声感谢——

这,可能是杭州最长的一条微信。

但肯定还有更多的人,在我们这条长长长长长的感谢帖之外。

那么,请来“橙柿互动”告诉我们,让我们不断地加进去,把这份感谢贴不断加长!(进入橙柿互动方式,请拉到文末)

杭州市三医院 52位“大白”

2月3日下午,一位叫“闻婆当奶”的母亲打进快报热线,称写了一首小诗,要送给儿子和他背后勇敢又美丽的群体。

随后,她发来了一段文字:

“我是杭州市三医院一名普通医生的老母亲。大年初一儿子和同事们凌晨出征滨江,而后冒凌寒又转征富阳,守战三天,现在仍在急战。

我心疼又敬佩这群白衣天使们。写短诗《大白》,表达一位老母亲的敬意。

真切希望,将此劣诗发表在贵报上。让孩子们看到,受鼓励!”

大白称谓,因疫情传遍大江南北。

大白是无私,勇敢坚定,信念必胜的标志。

年龄有轻,中,壮,老;

角色有为人子女,为人妻夫,为人爸妈。

大白是抗疫战线的长城,

大白,祖国人民心中最美的名字!

这首简单的小诗,是一位医护人员母亲对儿子的眷眷之心,是一位普通市民对抗疫一线人员的歌颂,满是爱惜、敬佩,和希望。

“闻婆当奶”说,这首诗不只是写给儿子,更要献给默默奉献的“大白”们。



“闻婆当奶”不愿意透露自己和儿子的姓名,当我问起时,她的回答再一次让我怔住:“不用。儿子是无数大白中的一员,正是无名白衣铸成了赫赫有名的大白。

她和我讲起了自家大白出征的故事,以下是她的自述。

儿子快50岁了,大年初一早上五点钟,他怕吵醒我,悄悄出门了。我知道他肯定执行任务去了,但我不知道,这一去就是好几天,本以为当天晚上就能回家的。

我是昨天看他发的朋友圈,才得知他们初一到了滨江后,又转到了富阳。

我发消息问他:“你是不是到富阳去了?”

他回我两句话:“是,我忙。”

看到他发的照片,富阳下大雪了,一想到天气这么冷,他们又连轴转没的休息,我很心疼。但是又想到这场战“疫”很特殊,如果没有这群“大白”,那么病毒的传播将不受控制,更多的百姓会遭殃,我又支持并敬佩自己的儿子。

从照片里我分辨不出哪个是我儿子,这个也不要紧。他们市三医院这次有52个同事到富阳去了,有年纪很小的护士,也有年纪大的医生,各个年龄的都有,汇聚成了“大白”这个群体。除了他们,还有许多个“大白”群体在一线为大家服务着,让我感觉杭州这个城市是充满希望的。





“闻婆当奶”还有个美好的设想,她希望儿子在一线奋战时读到这首诗,因为是这抗疫一线的52位勇敢美丽的“大白”,让她萌生了《大白》的短诗,也希望这首诗给在战的孩子再加把油,鼓把劲。

预计儿子会是什么反应?

“他肯定觉得很平常,说不定还要取笑我,因为每次这种活动他都报名的,包括他的同事们,有需要,肯定上。”她说。

小营街道城管科科长 徐松江


“有啥吃的,给我啃一口。”今天中午12点多,徐松江风尘仆仆地回到小营街道办事处。

他是街道城管科科长,在杭州近两轮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始终冲在最前线。

数不清接了多少电话,记不清有没有吃饭喝水,自1月27号起,徐松江连续高强度工作,事事都负责,样样都严谨,三天只睡不到10个小时。

城管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牵头科室,徐松江需要操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帮居民申请转码、指挥物资发放工作、安排采样点人员、准备工作需要的物资、对接确认数据信息等等。在建国南苑的重点防控区域内外,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作为新杭州人的他,本应该在新年回到家中,陪伴年迈的长辈和可爱的孩子,可是他坚持守在一线。“过年每年都有,但今年比较特殊,现在我最要紧的是护好居民的安全,等忙完这阵子,再回去陪伴家人。大家都期盼着疫情快点过去,等疫情过去,大家才能真正地过好年。”

科技局党委委员、科发中心主任

三都镇公共服务办负责人沈晓成原本定于去年12月结婚,因为11月底杭州突发的疫情,毅然决定延迟这场筹备、期待已久的婚礼。

1月30日,傅怀杰接到通知,需要前往嘉兴平湖驻点一段时间。

杭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由于隔离酒店房间有限,部分人员需前往周边城市进行集中隔离,其中,一部分上城居民就在嘉兴平湖等地隔离。

年前,上城区多个部门分成几支队伍,随隔离人员一起离开了杭州,傅怀杰是随行人员之一。

到了当地,他们需要为隔离人员对接需求、落实服务。

“对隔离人员来说,在异乡,我们就是他们的‘娘家人’,如果需要帮助的话都可以跟我们说,我们会帮忙对接当地政府。”

傅怀杰说,这两天,他们经手解决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如老人多,需要加强医疗服务,他们便协调在隔离点增加了医护人员;有人的药要放在冰箱保存,他们便协调冰箱;老人要去做化疗,他们就对接医院和转运车;孩子生病了缺药品,他们就找人买药……

不仅如此,在做信息比对工作时,傅怀杰发现第二天便是一位隔离人员的生日。当晚,他给这位即将过生日的“寿星”发了一条短信:再过20分钟就是你的生日了,提前祝你生日快乐……

第二天,傅怀杰便联系了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将生日蛋糕送到了对方手上,给了对方一个惊喜。

“去年疫情形势紧张,很多乡亲没有返乡过年,今年我们一定要提前谋划,严密摸排,让想返乡的乡亲们过个平安团圆年。”虽然家就在百公里外的余杭,沈晓成再一次主动要求放弃回家过春节。

他和同事们第一时间成立三都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疫情防控应急实战演练,筑牢防疫网以防万一;成立防疫专班,24小时带头坚守岗位,电话登记返乡人员信息并上门核查……

“新的一年,待到疫情散尽时,便是你我举杯日。”沈晓成满怀信心地说。

望江路“八角杯咖啡”店长 赵晨阳


1月28日,是“八角杯咖啡”在年前的最后一天营业。临近春节,又遇疫情,店里散客稀少,但是这天,赵晨阳要完成20杯咖啡的单量。

因为他要把咖啡,送到小营街道的抗疫人员手中。

“当时我都已经把一些物料调拨到其他门店了,突然看到有一例新增确诊患者住在我们附近。”赵晨阳立即数了数门店剩余的物料,大概还能制作20杯拿铁。

之所以选择拿铁,也有赵晨阳的一点小心思:希望牛奶的醇冲淡咖啡的苦,因为抗疫人员已经很辛苦了,愿他们喝到甜甜的热饮。

店里的记账本,还留着上一轮疫情时的流水记录——去年12月,“八角杯咖啡”共为街道提供了近30杯咖啡,都是赵晨阳与店员亲手冲泡,并送到社区的。

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区医生


算上今年,尹海英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

前两次过年,她都找好理由,搪塞老家的母亲。前几天,当再次接到母亲的电话时,她突然想不出合理的说法,只好等挂掉电话后,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不过我也没想到疫情那么快就卷土重来了,这一轮疫情发生得有些突然,我怕哪里突然会需要我,所以就打算留在杭州。”

结合前两次过年的经历,尹海英去集中隔离点帮过忙、去做过上门核酸检测、去地铁备过班……只要疫情发生了,哪里都可能需要人手。

今年过年,如果不用另外支援,她大概率会留守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除夕当晚负责照看老年病区的70多位老人。

“在这里住着的老人,大多数患有多系统疾病,因为在家里很难护理,所以才送到中心来。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改善老人们的生存质量,减少病痛带来的痛苦。”尹海英说,“但最近因为疫情,中心取消了家属探视,我们更要留意每一位老人的身心状况。”

南星街道复兴街社区综治委员 倪君


1月27日晚,倪君接到命令在核酸检测点负责安保。天很黑,还下雨,路边光线不够亮,导致来采样的人扫不出码。

在一旁提醒大家“注意脚下斜坡”的倪君发现这一幕,提着手电筒站到桌前,有人来了就举起手电筒打光,充当“人体灯塔”。从晚上7点多到9点多,倪君在寒冷的雨夜,一直举了一个半小时。

小营街道大学路社区工作人员 诸晨


“这是防疫人员第九趟往楼上运输物资,他们都喘得说不清话了。”昨天建国南苑的一位隔离居民,在窗户边拍下了诸晨爬楼的视频。

这轮疫情中,“95后”的诸晨以志愿者的身份去兄弟社区支援,为不能下楼的封控区居民送物资。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他每次都会提好几袋物资,一层层走上去,两万步、三万步……连续几天,他的微信运动步数在好友排行里遥遥领先。

全体抗疫一线人员和业主

1月26日,万家花城一期小区12幢1单元出现了一位密切接触者,小区纳入了临时防疫管理。部分楼幢只进不出,严格管控。

党员志愿者,物业服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了小区防疫队伍。封控在家的业主,连续四天给防疫人员点了奶茶,还有各种外卖和点心。

其中一张31份热奶茶的外卖单,备注上写着,“麻烦帮我做的热一些,万家花城一期12幢楼下,分给防疫人员,还有一杯送给送货的外卖小哥,你们都辛苦了!”



小区物业主任孙猛回忆,那天三十多杯奶茶送来,他们还以为是业主给自己点的,问外卖员,是送到几幢几单元的?

外卖小哥说,点的人不愿意透漏信息,特意交代了要给楼下的防疫人员,这几天又是下雨又是下雪的,觉得一线的工作人员辛苦了。

一共31杯奶茶,备注上说30杯给工作人员,还有一杯给送货的小哥。

但孙猛说,外卖小哥没要。“他看着我们搭个帐篷,天天守在这里,也蛮辛苦的,我们说这上面写着有一杯是给你的,想要塞给他,他不肯拿,还是说都给我们,然后就走了。

“是小区业主,但外卖单上都是匿名的,我们不知道房号,联系不上。”孙猛说,奶茶种类、数量每天都不一样,应该不止一个人,是好多位业主点的。

记者也托物业在群里联系了,但没有得到回应。看来确实是不愿意留名的热心业主。

我们了解到,这些天小区物业24小时值守,每天两班倒,早7点到晚七点,晚上七点到早上七点。


“晚班的人辛苦些,但是看到业主下楼送来取暖器,还有自己做的夜宵,真的蛮感动的。”孙猛说,大家同舟共济,社区、志愿者、业主、物业,不管是哪一方都在努力的付出,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早日抗疫成功,小区能够早日恢复正常。


疫情发生后,拱墅区市政公司当即成立党员突击队,32名党员带领着一线志愿者们支援各个街道、隔离点。

在隔离点,他们包揽了围栏、帐篷搭建;在街道,他们揽过防疫物资运送的活儿。当长庆街道、潮鸣街道等多个小区紧急封控时,他们连夜协助,做好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居民生活物品采购等保障工作。

市政公司第二党支部书记包亮是带队党员之一。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一,他每天奔波在一线,包亮说,战胜疫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东新街道三塘社区社工 蒋必丰


前几天,蒋必丰向单位申请假期,准备回宁波看望母亲。前不久,他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做了大手术,一直念叨着想见儿子,而蒋必丰作为独生子,也想利用春节假期好好照顾一下母亲。

然而,眼看着疫情暴发,蒋必丰主动撤回了请假申请,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好的,我来,我现在去。”是他这两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疾控中心流调组 朱建慧


朱建慧是拱墅区疾控中心流调人员,1月27日开始每天要打一两百个电话。为尽快完成流调,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

连日的劳累让她的耳膜穿孔又犯了,经常等到脓水流到脸上,才想起来又忘记滴药水了。

为什么有那么多“又”?因为同样的经历,这不是第一次了。2020年疫情发生时,她第一次做流调,长时间昼夜不分地打电话,耳膜穿孔了。

上塘街道蔡马社区“准社工” 吴碧洋


吴碧洋是“95”后,也是一名做了6年社区工作的“准社工”。虽然还不是正式社工,她却为防疫“拼”了。

吴碧洋所在的蔡马社区楼宇多,人员较为密集。1月27日,接到街道、社区集结号后,她第一时间赶赴抗疫一线,搭帐篷,摆桌椅,贴温馨提示,协助核酸检测信息登记, 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随着小区出现密接、次密接人员,工作量陡增,她索性和社区另外6位女同事组成“蔡马娘子军”,从联络、引导秩序到信息录入、名单核对再到协助样本采集,每一个环节都都有条不紊。

“做防疫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少一个口罩,都是不得了的事。”吴碧洋说,这段时间的辛苦已经有了回报——居民们的一句句感谢、一个个笑脸,就是最好的回报。

市政公司环卫工人刘荣珠


刘荣珠是衢州人,今年50岁,来到杭州已经14年。她的工作是负责拱墅区朝晖一片的环卫保洁工作。1月30日下午2点,作为班长的刘荣珠突然接到通知:组织环卫工人迅速赶到西湖文化广场,有一批物资等待装车。

原来为了让隔离点的群众能过上一个暖心的春节,拱墅区准备了牛奶、水果、坚果等各色年货,但物资需要分别装车送到指定隔离点。从3点开始,60多位来自环卫、市政道路、排水的志愿者们马不停蹄,为20多辆大车小车装载。

刘荣珠和同样报名搬运物资的老公两人,忙了9个小时才收工。待两人骑着小电驴回到位于半山的家时,已是除夕夜的凌晨1点半。还未休息多久,第二天一早4点,两人又匆匆出发上岗了。刘荣珠说,抗疫医务人员最辛苦,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参与进来。“也是给杭州抗疫出一份力。”

天水街道延安新村社工 南莹


1月29日是南莹的生日,这一天她是这样度过的:28日晚上10点到29日凌晨5点,排查数据、落实管控、解答居民问询等;休息3小时后,8点钟穿上防护服变身“大白”,配合医护人员做采样信息登记,挨家挨户敲门。

下午4点多,回到社区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个小小的蛋糕,才想起是自己的生日。

留下街道90后夫妻 蔡俊伟、寿梦佳


留下街道屏峰社区的这对90后夫妻,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说过话了。

老公蔡俊伟是屏峰社区的一名社工,主要负责社区的防疫流调以及关心关爱工作。

老婆寿梦佳是留下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这几天,他们在各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和隔离点连轴转,参与核酸采样工作。

蔡俊伟每天要打许多个流调电话,核查居民信息,更新居家隔离人员名单,确认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还要为核酸检测工作做准备。寿梦佳忙得鞋套都破了,就穿着湿鞋子、湿袜子坚持了一天。

夫妻俩一个住在社区,另一个早出晚归,连着好几日没见过面了。最近一次碰到,是寿梦佳到屏峰社区做上门核酸采样时,蔡俊伟作为引导人员,带着她挨家挨户地做核酸采样。

屏峰社区里,还有许多像蔡俊伟夫妻一样的“抗疫夫妻搭档”,居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大白CP”。

留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


“我也进驻医学观察点了,我们夫妻俩可以一起过这个春节。”刚过完50岁生日的张玉华说。

张玉华和周元旭夫妻俩,都是西湖区留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

老公周元旭是医学观察点的驻扎医生,自杭州疫情发生以来,就一直没怎么休息过。他笑着说,“原以为一两个月就能回去,没想到这一守就是一年多。”

老婆张玉华在留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已经连续“奋战”了数周,农历大年二十八那天,也被抽调到了医学观察点支援抗疫工作。

巧的是,夫妻俩在同一个观察点。就这样,2022年,俩人在隔离点一起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

“这真的是个难忘的春节。”张玉华笑着说。

东穆坞村村民 金明亮、金志华、金益佳


爷爷金明亮70岁,是东穆坞村的老书记,疫情发生后,他马上赶到东穆坞村的核酸检测点,指引着前来排队的核酸检测人员。

在他的带领下,46岁的儿子金志华和22岁的孙子金益佳,也都加入这场战疫。

金志华是东穆坞村党委委员,这几天一直都扑在抗疫一线,负责核酸检测点的人员调配、治安维稳,以及东穆坞里村网格500多位住户的核酸检测通知工作。

金益佳是一名会计专业的大二学生,这几天,他每天都会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5个小时以上,背着消毒工具给村里做消杀。

留下社区青年党员 曹荣华


1月27日晚,留下街道招募抗疫志愿者,青年党员曹荣华连夜从温州开车400多公里赶回。

穿上了红马甲,他和大家一起搭建核酸检测采样点。随后又主动申请为隔离居民们送餐送物资工作。小区没有加装电梯,他只能靠跑,1月28日一天就爬了数百层楼。

留下街道东穆坞村顺丰快递站点


张建军是留下辖区快递员,疫情期间,他和几位小伙伴转换角色,坚守抗疫一线,将口罩、药品、食品、日用品、蔬菜等送到村民手中。

橙友“2022诸小满”说,前几天,他看到张建军一直在外面奔波,经常出现在留下街道封控的小区外,等着居民下楼取件,平均投递一件包裹,他都要等上20分钟,脸被吹得通红,手指也冻得僵硬。

转塘街道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副主任 乐升


在此次抗疫工作中,乐升做起了核酸检测样本转运员,每天都要用最快的速度收集核酸检测样本。每天,他都手提“蓝箱”,步履匆匆,奔波在一个又一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

乐升所在的核酸样本转运组一共13人,承担整个转塘街道的核酸转运工作。

这个看似“跑跑送送”的任务,做起来并不容易。

自1月26日起,他和组员们几乎都在路上,24小时连轴转,哪个点位核酸检测开始,他们在哪儿“上岗”。

“要等所有人都检测完,样本全部送出去,才算完成任务。”乐升说,采集的样本一小时内就要送出,不能等,等就耽误时间,早些送去检测,就少些传播风险。

截至2月3日16时,这个核酸样本转运组已累计转运102车次,安全运送样本29541份。

“您上次已经捐过了,这次我们不能收了。”

“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这些天很辛苦,我尽一点微薄之力,希望大家早日战胜疫情!”

这是近日,发生在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水电社区的一幕:94岁的抗战老兵陈吉利再一次来到社区,希望为抗击疫情捐一万元钱,虽然社区工作人员极力婉拒,但老人还是一再坚持。

说起陈吉利,水电社区的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这是个有故事的老人,也是位热心的居民。

陈吉利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1942年,年仅14岁的他参加了八路军。

“鬼子汉奸抢欺负老百姓,八路军保护我们,那我就要当八路军打鬼子!”回忆起当兵的初衷,陈吉利是这样说的。入伍后,他当了通讯员,并因为打仗勇敢,很快成为通讯班的班长。

1948年,陈吉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陈吉林多次立功受奖,曾获得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三次。

1956年,陈吉利转业,1957年到1985年,从新安江水库到安吉赋石水库,在这28年间,浙江省八大水库,陈吉利工作过七个,半辈子都在为浙江省的水利系统发挥自己的光热。


2020年3月,陈吉利就来到社区为疫情防捐款。

退休后的陈吉利依然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居民有困难找他,他都会出手帮助,社区有什么活动,他也会积极参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陈吉利一直很关注,当年3月7日,他向社区党组织上交了5000元的疫情捐款。

“当时,看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捐款,我们都非常感动!”水电社区工作人员吕忠萍回忆。

问起为什么要一再为疫情防控捐款,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了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的老人说,这是他作为一名老兵,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我给你表态,如果敌人来了以后我不能拿枪,我拿手榴弹也是可以的。”说到这儿,陈吉利老人显得非常坚定。


民警在看望陈吉利老人。

银杏汇小区物业 刘毅林

2月2日早上,封控区银杏汇小区的物业接到了一个特殊的请求。

一位身着防护服的女士在门岗求助,“我母亲偏头痛发作了,她就住在小区里面,24楼,能不能帮我把药送进去?”

原来,这位女士是公安系统的工作人员,当天,她正好在小区附近执勤。

物业刘毅林二话不说,拿着药就往楼梯跑——封闭区的电梯不能随意使用,他爬了24层的楼梯,把药送到了求助女士的母亲那里。

药送到了后,这位求助的女士到物业来道谢。“我母亲85岁了,真的太感谢了,你们都穿着防护服,我也不认得刚刚是哪个大哥帮的忙,但请你们一定要替我谢谢他!”


银杏汇的物业公司是滨江物业。1月29日,位于滨江区的银杏汇1-8幢楼列入管控区。1月30日下午起,银杏汇整个小区升级为封控区。

开始,最考验他们的一点是,大量的政府物资涌来,还有业主自己的快递与外卖也不断到达小区。如何快速地将物品送到业主家?

物业工作人员在千头万绪中理出分区,分轻重缓急来送货,政府发放的春节大礼包、业主的生鲜产品和外卖最先配送,快递则随后跟进。


小区业主每天的核酸检测,基本是在天还未亮就开始了。8名物业人陪同医护人员上门为居家隔离的业主做核酸检测;保洁人员每天定时消毒公共区域,对业主的生活垃圾要先消毒、再收集。


这段时间,小区29名物业人全部在岗。他们身穿防护服,配合社区为居家隔离的业主发放物资。1月30日,一线物业人基本工作到晚上23点左右。除夕早上5点多,大家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1月27日傍晚,浦沿街道新浦社区一位租户在楼道群里求助,“快过年了,工人们都已经回老家过年,但是工程款没有收到,怎么办?他们都等着这笔钱过年呢。”

这位租户是杭州一个园林铺装项目的负责人,收到工程款时,银行已经关门,而且都是现金,现在小区封控,没法汇给在外地的工人。浦沿街道新浦社区第一网格网格长虞佳丽得知这个情况后,接下了这个任务。

第二天上午,她给小区隔离的居民送生活物资时,和租户交接了存款事宜,并在中午去银行帮忙存掉了19万元的现金。

1月26日以来,33岁的虞佳丽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由婆婆和妈妈照顾。她说:“现在抗疫工作更需要我,新的一年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大家都可以一家团圆。”


2月2日晚7点,滨江区下起了雪。彩虹社区的抗疫志愿者和社工,冒着雪坚守在岗位上。同时,他们还充当起了“抗雪队员”。

为了确保居民安全出行,彩虹社区临时组建了一支“抗雪抗冻志愿小分队”,他们来到社区的各个出行口和角落,扫雪、铺设防滑草垫,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他们顶着严寒,冒着风雪,从2月2日晚上7点多,忙到了近10点。蹲下,清扫着路面积雪;站起,铺设防滑草垫。这一套动作,抗雪队员们重复了数百遍,用200多块防滑草垫,成功铺出了一条条防滑道。


“你看我老婆,做义工做得满头大汗。”

1月30日下午3点,滨江区东信社区珺景庭小区里,几位热心居民和社工们一起,正在给居家隔离的居民发放生活物资。

两个小时后,8吨蔬菜发放完毕。珺景庭小区里1200多户居民,以及隔壁逸天广场小区40多户居家隔离的居民,都收到了这份“蔬菜大礼包”。

这些蔬菜来自一位福建漳州的90后老板蔡顺和,他在杭州已经打拼了14年,做门窗生意,就住在东信社区珺景庭小区。

1月22日,他已经回到老家,但几天后看到杭州的疫情,就觉得“要做点什么”。

“我听邻居说小区里有几幢楼封控了,我就想到,可能会有很多居家隔离的居民不方便买蔬菜,就想尽一点微薄之力,帮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

于是,他通过各种渠道,采购了8吨蔬菜,包括白萝卜、胡萝卜、包菜、芹菜、土豆等。又辗转找了好几个朋友,才找到愿意开车运这些蔬菜来杭州的司机。

1月29日傍晚,这8吨蔬菜从福建厦门发车,在次日送抵杭州。

8吨蔬菜,估计得花不少钱吧?

“不提钱的事了,花点钱没关系的。疫情发生后,很多杭州人都在尽力抗击疫情,我也只是尽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蔡顺和说。


34岁的张庆老家在江西宜春,2017年,一家人在滨江区迎春东苑35号开了一家饺子馆。

“我们每天早上4点就去店里了,这几天,都会在路上碰到医护人员和社工。”张庆当下决定,“给他们送早饭”。

“我跟老公和婆婆都说了,他们也都很支持。”张庆说,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大家都要行动起来,才能战胜疫情。

1月27日开始,张庆每天端着泡沫箱,把有豆浆、馄饨、拌面、包子、饺子、烧麦,还有鸡蛋饼送到滨江区共联社区,连续送了3天。

“我不记得了,反正他们说够了够了,我就不送了。”张庆说。

饺子馆包三餐,张庆从早上4点多开始忙,一直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一年到头没得休息的”。

1月30日,是饺子馆最后一天营业。张庆说,忙碌了一整年,该回家多陪陪女儿了。

之江社区工作人员 叶春莲


刚咬完一口饼干,蓝紫色的呢子外套上还落着未干的雨滴印子,头发半干不湿,刘海打了绺。在她的左边,为做核酸检测搭好的帐篷……滨江区志愿者林镜,拍下了这么一张照片。

叶春莲是滨江区之江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1月26日下午4时左右,她接到了要去六合天寓核酸采集点帮忙的通知,到现场后,她主要承担起维持秩序的任务。

“当时,她还没吃晚饭,抽了个空出来吃口饼干垫垫肚子又回去帮忙了。”林镜说,当时风雨比较大,大家都劝她先回去把湿了的衣服给换了,但是她不肯,说怕这里忙不过来。

她也是应急组的成员,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

萧山区文旅局青年党员 姚瑶


疫情面前显担当,在闻堰突发疫情后,萧山区文旅局第一时间组建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下沉到闻堰街道“战疫”一线。

其中,文旅局青年党员姚瑶1月份刚做完手术,身上的手术线还未完全拆除,在得知号召后,她义无反顾地向组织提出,下沉到闻堰街道参加抗疫先锋队。

“即使体力方面的事情我帮不上大忙,但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一定做好!”整个大年初一,姚瑶都在戈雅小区里忙碌着,帮忙确认、登记小区内的橙码、黄码人员信息。一连12小时,她忘却了自身的身体状况,心中眼中只有一条条关乎居民平安健康的数据,手中的电话拿起就未曾放下……

闻堰相墅社区社工 余菲


前天,是余菲的生日,也是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第三天。

当天,一个“简爱”版生日蛋糕让她瞬间破防了。

本轮疫情暴发以来,余菲与社区小伙伴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处理流调信息、核查防疫数据、与隔离居民沟通、记录数据反馈……她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累了,就在社区角落里蜷缩休息,忙到都忘记了自己生日。

当晚9点多,细心的同事突然想起那天是余菲的生日,于是趁空闲,用一块小面包、一颗山楂、一根楂条制作了一个简易小蛋糕,为她送上了生日祝福。

这让余菲很感动,并许下了今年的生日愿望——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

三江社区负责公共卫生的工作人员


赵利凯也是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具体联络人,也是居家隔离人员。

虽然隔离在家,但工作依然不停。两个手机、两台电脑,查数据、做流调、与涉疫人员沟通、释疑答惑,忙不迭的工作,让赵利凯每天都像被粘在书桌上了,连吃饭喝水都顾不上,精彩忙到凌晨两三点。

而连轴转的工作,让利凯口腔溃疡发了、喉咙哑了,她的老公看着心疼,也主动请缨当“志愿者”,帮忙分担。

现在,赵利凯的隔离结束了,立马回到了社区,她的老公也在自己的小区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夫妻俩将战场转移,继续战斗。

义桥籍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 韩栋


这个春节,韩栋回到了老家萧山区义桥镇湘南村,正好遇到了新一轮的新冠疫情,作为义桥乡贤的韩栋,在过年前慰问了抗疫志愿者们之后,正月里也加入到了这个“隐秘而伟大”的群体中。

昨天和前天,韩栋接连两天穿上了志愿者红马甲,与家庭兄弟及其他志愿者来到村口执勤,对过往的车辆司乘人员和行人开展查健康码、测温、登记等防疫工作,并宣传好防疫知识。

昨天上午,义桥冬雨不停,又恰逢全镇第七轮核酸检测,在湘南村,光赶往渔浦小学集中做核酸检测的89位学生及陪同的家长就有两三百人,加上其他往来车辆,一上午就有三四百人出入。

韩栋严格按照防疫章程检查,一丝不苟,不少看过他参演影视剧的被检查者一看是《步步惊心》中的“九阿哥”、《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在为自己登记检查,因偶像助力防疫而更加配合了。

长运防疫转运专班司机 高卫荣


“来活了……”凌晨,51岁的高卫荣看着群里的消息,迅速穿衣、洗漱、出门,这是他不回家的第51天。

去年12月7日,高卫荣加入了防疫转运专班队伍,从此天天住隔离酒店。全程接种疫苗、每天做核酸检测、重复消杀、每六小时测一次体温……防护服、口罩、护目镜,出车多久就得戴多久。很多时候日夜颠倒,下午两点才吃上泡面,累了,高卫荣就蜷缩在车座上,歇一会儿。

义桥镇渔浦社区副书记 赵燕华


赵燕华是刚生完孩子的母亲,还在产假期间。1月26日凌晨1点多得知疫情,她在睡衣外套了一件外衣就提前赶回社区,回到了她的战场。

防疫的事情很杂,居民的答疑解惑、协调物资、现场维护核酸检测秩序……都要做,赵燕华还曾因集中核酸检测时没打伞,淋雨而头疼。但每当有电话进来,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黄山村村委会工作人员 俞吉红


“虽然到家也就4分钟路程,但我不敢回,也真不能回呀……”这是俞吉红这几天的心声。

夜已深,黄山村村委会的一角,静静蜷缩着一个人。两张又硬又小的椅子是她的临时“床”,没有枕头、没有棉被,只有周围散落着的红马甲、防疫资料,俞吉红缩作一团取暖。

这次疫情来临,俞吉红负责组织协调防疫人员、进行防疫宣传等工作,每天忙碌到第二天凌晨。

家虽近,儿子也才4岁,但俞吉红还是选择睡在村委,“一来,疫情防控形势这么严峻,随时都会有新任务;二来,怕自己跑来跑去,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临江街道科瑞斯曼隔离酒店医生


1月31日,除夕。当晚8点多,两个小女孩出现了在钱塘区临江街道科瑞斯曼隔离酒店的门口。她俩,是驻扎在隔离酒店的医生倪晓燕的女儿,已经好多天没见过妈妈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家人团圆的计划。倪晓燕在隔离酒店当医生,丈夫也在另一家隔离酒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除夕夜,两个女孩儿实在太想妈妈了,就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隔离酒店门口,远远地看了妈妈一眼。

“抗疫夫妻档” 殷俊杰、李萍


殷俊杰是钱塘区教育局综合科副科长。钱塘区设置临时隔离点后,他主动请缨,去隔离点负责综合协调工作。

1月28日上午10点,殷俊杰到达隔离酒店。他前脚刚到,180位隔离人员后脚就进酒店了。

殷俊杰马上开始统筹协调,安排隔离人员入住,对接就餐事宜,“有些隔离人员觉得被子不够厚,或者喝的水不够了,我们都得给他们送,他们点的外卖没法送进来,我们也会送上门。”

殷俊杰的妻子李萍,在下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她比丈夫还要早到一天。

1月27日晚上,李萍接到支援通知后就急匆匆地赶往隔离酒店。她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才停下,到房间时,“全身就像被抽干了一样”。

这几天,夫妻俩分别在不同的隔离酒店忙碌,互相几乎没说上几句话。

义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月28日下午6点,84位隔离人员被转运到赵俊杰所在的隔离酒店,他匆匆穿上防护服,开展核酸采样、采集信息、分配房间等工作。

把所有的隔离人员安排妥当后,已经是1月29日凌晨5点。

27岁的赵俊杰是个新手爸爸,女儿刚出生六个月。他是自愿报名参加一线抗疫工作的,

原本并不在前往隔离点工作的名单上,“人员很紧缺,能派出去的都派出去了。”

赵俊杰从来不给手机设置静音,他曾在凌晨2点接到过隔离人员打来的电话,说孩子腰疼。

挂完电话,他马上就从床上爬起来,赶去房间。

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在隔离前去过山里,被虫子咬了,腰上出现了一大块的红肿。

“皮肤感染已经扩散了,晚一点可能会全身感染”,他赶紧联系了杭州西溪医院,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隔离人员们都认识这位年轻、温和的医生。他们会在赵俊杰上门做核酸的时候和他打招呼,给他拍几张工作照。他收到过锦旗,也收到过好多幅隔离点的小朋友们画的画。

义蓬街道头蓬社区书记 陈秋平


2月2日18时33分,杭州市妇幼保健医院,伴随着一声声啼哭,小虎宝“嘟嘟”平安降生。

产房外,陈秋平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小洪,恭喜你做爸爸了!”她掏出手机,给在集中隔离点的洪先生打了一个语音电话,母女平安,生了个小虎妞,你放心吧。”

洪先生夫妻俩都是新杭州人,2021年,妻子冯女士怀上了宝宝,他们也搬进了位于钱塘区头蓬社区的新家。

宝宝的预产期是1月31日,也就是除夕,和洪先生的生日是同一天。1月29日晚,洪先生接到一个电话,“要去隔离”。

“宝宝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我去隔离了,家里就剩下爱人和丈母娘,怎么办?”这是洪先生最大的担忧。随后,洪先生和头蓬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

“小洪,你放心,小冯我们替你照顾。”陈秋平得知情况后,马上赶到了洪先生家里。

1月30日一早,洪先生就被安排去了集中隔离点。当天,陈秋平也上门去看望了洪冯女士,还拉了一个微信群,把夫妻俩和社区工作人员等都拉了进去。

1月31日,临近预产期的冯女士在陈秋平和几位社区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到达杭州市妇幼保健院,留院待产。办好冯女士的入院手续后,陈秋平又给她安排了护工、月嫂。

大年初一晚上10点多,陈秋平忙完手中工作后,赶到了杭州市妇保,陪冯女士待产。

“我就在保安室坐着,在微信群里跟小冯保持沟通。”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只能一个人在病房陪产。说是陪产,无非就是在住院部的楼下等着。

那个晚上,陈秋平就在保安室里守了一晚。

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 毛超逸


1月27日以来,余杭区紧急启动24个集中隔离点,帮助安置来自其他区的隔离人员近1700人。同时,72名党员干部放弃春节假期入驻隔离点,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毛超逸就是其中一员。

毛超逸每天除了安排人员录入、协调物资配送等日常任务以外,一有空隙便给隔离人员打电话,安抚他们情绪。隔离人员中谁有特殊需求的、谁有高血压的、谁不会用微信的……他都门儿清。

“在这个非常时期,需要我们党员站出来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虽然任务接到得突然,但大家都是立马进入状态,帮助整个隔离点平稳有序运行。”毛超逸说。

闲林街道流星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


从1月28日开始,倪联群每天早上8点不到就赶到闲林大草坪核酸点,戴上口罩,红马甲外面套个雨披、鞋套就开始“忙活”。

她要负责引导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们,让他们提前准备好健康码、有序排队等。原本社区考虑到她年纪大,让她负责人较少的入口,但她觉得自己身子骨硬朗,主动要求到人最多的地方去。

这两天不是下雨就是下雪,倪联群在露天环境里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对这位“50后”来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鞋套只有薄薄一层,没多久里面便都是水,倪大姐的脚几乎就是泡在水里,“脚每天都是冰冰冷的,站着的时候没感觉,回家后腰痛得不行。”

五常街道横板桥社区党委书记 邬惠国


横板桥社区因为有一名工作人员与确诊病例有交集,其他工作人员为次密接,根据疫情管控措施,社区11名工作人员在酒店集中隔离,但所有人克服一切困难,坚守岗位,隔离不停工。

社区书记邬惠国每天上午组织钉钉视频会议,和大家通报最新情况,同时布置落实云上办公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除了不能到现场,其他的工作全部有序完成,比如摸排数据、通知需隔离人员、协调物资等等。”不仅日常工作照常开展,“隔离经验”还变成了的邬惠国的“工作经验”。

“之前有个变红码的居民打电话问怎么办,语气听得出来很慌张,我一说我也是红码,对方就稳定一些了。再加上现在更能感同身受,和隔离人员交流的时候也更顺畅了。”

五常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石磊


核酸采集、人员录入、物资配送……这几天,五常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石磊24小时连轴转,辗转于医疗组、安保组、后勤组之间协调沟通,其实从1月14号凌晨五常西溪雅苑小区疫情发生以来,他就一直驻守在防疫一线,如今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来到了新的战场。

“虽然今年春节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我的职责是保障隔离点内的大家过一个暖心的新年。”石磊说。

胥口镇95后小两口 骆丽飘和陆罕杰


她叫骆丽飘,胥口镇党建办成员;他叫陆罕杰,双浦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警长。两人原定于2022年2月份婚礼,但这个春节,正值新婚期的“95后”小两口走上了各自抗疫岗位。

陆罕杰带领着双浦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开展流调溯源工作,统筹全所勤务安排,并主动承担滨江区执勤和转运任务。自1月26日起,他连续作战,每日吃住在所,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达16个小时。

骆丽飘在胥口镇负责流调人员信息核实以及了解倾听隔离人员诉求。隔离点生活单一,她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耐心倾听隔离人员诉求,及时跟进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生活需求,安抚他们焦躁不安的情绪。


富阳银湖街道的虎啸杏社区有50多位外籍居民,春节期间,他们基本留在富阳过年,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

Annie和David是一对来自英国的夫妇,来中国工作生活已经快5年了。疫情发生以来,夫妇俩多次给社区书记发微信表示鼓励,并表示他们也可以做志愿者。

这个想法和社区书记一拍即合。新年第一天,两位“国际志愿者”就来社区报到,穿上红马甲,热火朝天地加入了工作。夫妻俩梳理出一份外国友人通讯录,然后一个个打电话联系,向他们详细说明当前的防疫政策,询问他们的生活是否遇到困难。

“有人会问‘防范区’,有人会问‘没有物资怎么办’,我们通过从社区了解到的权威信息,可以担任起服务其他外籍人士的桥梁,代表社区为外籍居民答疑解惑。”Annie说,看到其他工作人员这么忙碌,我们也很感动,也想做出自己的贡献。

杭州富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除夕,杭州富春山居集团下属富阳文旅公司的负责人金一鸣,在抗疫物资搬运现场,趁着休息间隙,录下了一段给家人的拜年视频。视频背景是从绍兴送来的10000份物资,正需要富春山居集团帮忙接收、搬运、转存到同一地点。

1月29日晚,收到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第一时间,金一鸣就和小伙伴们进阳陂湖社区报到,当晚负责1500多户居民的核酸人数摸底调查。冒着雨雪,上楼、敲门、解释、询问、再下楼,如此反复,大家嗓子哑了,人也跑累了。

第二天,稍稍休整,金一鸣和小伙伴们又陆续被派到各个隔离卡点执勤,对进出车辆加强检查,严防外入。除夕,他们搬运、打包、上门送物资,保障隔离居民的“菜篮子”;夜里,在隔离卡点,吃一份简单的年夜饭,接着守护居民们的除夕夜。

万市社卫中心副主任 洪丽


1月28日晚上10点,富阳区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通知,需派人即刻前往白马村一村民家中进行核酸采样。

白马村是万市镇海拔最高的村,当天下午就开始降雪。万市社卫中心副主任洪丽毫不犹豫接下了任务,带队上山。

积雪让蜿蜒山路变得愈加难行。车开到半山腰,ESP灯开始闪烁,车身有点发抖。车外雪越下越大,几乎看不清路,轮胎开始打滑……洪丽决定步行上山,“距离目的地还有四五公里,车打滑了,我们就走上去,今晚的任务一定能完成。”

洪丽和同事用手机照明,在雪中走了近1个小时,到达采样对象家中,此时她们的防护服已经被雪水浸透。采样任务完成后,洪丽和同事又步行下山,回到单位,已是凌晨两点。


这两天,一则视频刷爆了富阳人的朋友圈——一名穿着防护服的民警坐在地上,斜靠着玻璃门睡觉。

丁非凡是城东派出所的一名新民警,去年12月才入警队。1月27日晚上9点,接到紧急指令后,丁非凡带队负责迎春路南边口子的值守工作,一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当天室外温度降至0℃以下,凌晨还下起了密密麻麻的雪粒子,50名一线警力以防护服为保暖衣、雨衣,困了就喝一听红牛提提神。


最近几天,每到饭点,东洲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们都三三两两地去食堂吃饭,只有董建芬还坐在位子上,拿起手机视频,开始教电话那头的儿子烧菜。

疫情发生以来,董建芬24小时坚守在东洲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数据核对、人员排查、防控指挥等相关工作。由于丈夫是杭州强制戒毒所的民警,疫情期间被要求隔离在单位,她自己也要坚守岗位,所以家里就留下儿子一个人。


疫情防控战“疫”中,应急接驳是重要环节。

为了做好车辆调度,董炳洪这几天都“睡不好觉”,作为交通集团下属东南公司的公车分公司经理,他几乎把调度平台当作自己的全部,全天24小时为全区应急接驳提供保障服务。

1月25日开始,董炳洪就一直在单位,没有回家过。这期间,平均20秒一个单子,3分钟一个电话,目前为止电话1000多个。

董炳洪满脑子装的都是车辆实时动态,实在累了就在沙发上躺一下,凳子上靠一下,但是手上紧紧地握着手机,电量用完充,充完用;小憩时又被电话、微信不断吵醒,然后继续指挥调度。大家劝他休息,他沉默一会儿,然后说:“我熟悉调度,我还能继续坚持。”

千岛湖镇新北社区工作人员 陈瑾


陈瑾是一名90后社工,也是一位准妈妈。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新北社区的同事们得知陈瑾胎儿尚不稳定,纷纷劝导她回家休息,但她仍然准时出现在岗位上:“你们都24小时在运转,工作压力大,能做的我尽量多做一点。”

现在,每班的工作时间拉长到12个小时,既要处理重点数据,还要接待居民来访,陈瑾放弃春节休假,她说:“跟宝宝一起,我有伴儿!”


从开展防控值勤以来,严红梅每天都是状态满满,每次站点都提前接班、推迟交班,“我能提前接班10分钟,推迟交班10分钟,就能给其他同志多出20分钟的休息时间。”

52岁的“人大志愿者”严红梅,膝盖动过修复手术,走动多了就疼痛难忍,但在特殊时期,她还是坚持走村入户健康排查,日均2万步。

在排班时,她还多次提出要求,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站夜岗。

突降大雪,鸠坑乡严村村柴坦自然村主要道路被大雪覆盖,刚刚交接班的严红梅主动提出要去清扫道路路面,她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县人大代表,这个时候是真正体现职责的时候,要是躲在人民身后,我心里不是滋味!”

临岐镇疫情防控办工作人员 管黎萍


8月份才入职的管黎萍已经两个多月没回家,通宵达旦对于这个1997年的小姑娘来说已是常事。

“您好,我是疫情防控办的,根据精密智控平台数据显示,你是确诊病例的密接人员,现需要向你了解相关情况。”一张专注的面孔正全心注视着面前电脑上的数据,对中高风险地区返淳排查对象进行标注、分类,这样的电话,一天要打300多个。为了节省时间,常常午饭和晚饭也省了,简单啃点方便面、喝点热水。不间断地打电话、询问、登记、上报数据成为管黎萍歇不下来的工作内容。

今年也是她在单位度过的第一个春节。“虽然很想回家过年,但是岗位职责所在,必须选择坚守。愿疫情阴霾早日散去,祝仍然奋战在一线的小伙伴们新春快乐!想对爸妈说一句,不用担心,单位有一群像家人一样的同事陪伴,我很好。”管黎萍说。

王阜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李锐


李锐是一名来自黑龙江省在淳安县工作的基层干部,为了抗击疫情,今年又不能在家陪父母,要在村里和同事一起驻夜值守。

“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大家都能回家安安心心地过个年,也希望大家都能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对于家人,他想说:“对不起,今年又回不去了,你们在家里好好的,吃好喝好,大家快快乐乐的,在家安安心心的,比什么都强!等疫情过去了一定回家看你们!”

千岛湖镇南苑社区党员志愿者


“我来值班,家里人多,除夕我不在没事!”“我报名后半夜,我能马上出发!”“我来……”

春节期间的社区支部群里,请战的呼声不断,这也是南苑社区书记陆晓宇意想不到的。社区的党员群体平均年龄超过60岁,这群本该安享天伦之乐的老同志在防疫一线却是个个冲锋在前。

今年已经66岁的陶明星就是其中一员,听说南山一路新增了两个防疫服务点,老陶第一个在支部群里报名前往值守。“我是个党员,现在退休在家,身体还硬朗,一定能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的任务。”老陶拍着胸脯向社区书记保证。

老陶主动报名的是夜班,要从5点值守到凌晨,换岗的间隙,老陶还不忘跟支部组织干部“预约”:“明天后天只要有空位,我还来!”

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 汪晓红


“女同事上半夜班不方便,你把我排上,脱下军装我也是一个兵,一切行动听指挥!”说话的是火炉尖社区物管员汪晓红,是一名党员。“他患有肩周炎,疼起来抬手吃力,但是很多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社区同事介绍,新安西路卡口需要暂时封闭,春节期间人手不足,汪晓红就扛起板材从康乐寓背到三里外的云梯巷。要搭帐篷、抬桌椅,他撸起袖子就上手。精细活也不赖,核酸演练和卡点执勤,汪晓红既当秩序员也当操作手,引导人员、排查登记样样严谨有序。

春节期间,家人喊他回家吃饭,他当成了“耳边风”,居家观察对象喊他充燃气,他二话不说骑上电瓶车就奔赴营业点。“先大家后小家嘛。”汪晓红笑起来很憨厚。人员的转运和安置是防疫工作的硬仗,为了保障对接到位,他坚持守在门岗等候转运车,小便憋到满脸通红也不敢走开半步。“我是一个兵,就要讲纪律。”居民眼里的汪晓红就是靠谱的代名词。“有他在,我们放心!”

三都镇公共服务办负责人 沈晓成


三都镇公共服务办负责人沈晓成原本定于去年12月结婚,因为11月底杭州突发的疫情,毅然决定延迟这场筹备、期待已久的婚礼。

“去年疫情形势紧张,很多乡亲没有返乡过年,今年我们一定要提前谋划,严密摸排,让想返乡的乡亲们过个平安团圆年。”虽然家就在百公里外的余杭,沈晓成再一次主动要求放弃回家过春节。

他和同事们第一时间成立三都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疫情防控应急实战演练,筑牢防疫网以防万一;成立防疫专班,24小时带头坚守岗位,电话登记返乡人员信息并上门核查……

“新的一年,待到疫情散尽时,便是你我举杯日。”沈晓成满怀信心地说。

大洋镇城建办工作人员 严建明


抗疫有我——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大年初二,建德市大洋镇疫情防控临时指挥部内,一位老同志守在电脑和座机旁,耐心地跟居家管控对象解释防疫政策,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并给予心理疏导,他是大洋镇城建办工作人员严建明。今年是老严工作的第40个年头,3月份就要退休的他,春节坚守在值班岗位。

大年初二恰巧是老严60岁生日,因为抗疫值班,他不能回家与家人一起过生日,家人们也理解老严的选择,就过来陪着他一起值班,一起奋战在防疫抗疫一线。

“虽然比不上小年轻精力旺盛,但论起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小年轻们还是比不上我的,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一定可以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狙击战歼灭战。”老严乐呵呵地说。

三都镇卫生院应急采样组成员



建德市三都镇前源村是典型的高山村,最高的地方海拔700米。因低温雨雪冰冻,山路湿滑难行。三都镇卫生院应急采样组共12人,其中6人被派出支援富阳,剩余6人,两人一组轮班采样。

今天早上7点,赵翔和郭静俩人就到卫生院准备物资,先到三江口对2户居家隔离的5人进行采样,送回标本后再驾车约40余分钟,到前源村对3户居家隔离的8人进行采样。

这三户人家分别在三座不同的高山上,山路难行,部分路段还存在一些山体滑坡的情况。他们将车停在大路上,在前源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志愿者清扫积雪的帮助下,徒步翻越三座山历时3小时,才完成前源村的采样任务。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 陈璐


陈璐毕业于杭州医学院,她说:“我的母校在滨江,这一次支援抗疫经历很特别,因为我们大学305室的室友都来了。”

陈璐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孩子一个3岁、一个5岁,她丈夫大多时间在千岛湖工作,因此平时两个孩子都由陈璐带着。

出发前,陈璐和婆婆说了一句“我要去滨江了”,婆婆二话没说就赶过来帮忙带娃,而陈璐顾不上孩子的哭闹,冲出了家门。

第一次从滨江回来后已是晚上,陈璐得到消息说第二天凌晨需再次出发支援,她只睡了一小会儿,就又起身出门了。

更楼街道小更哥志愿者 叶柳呈


“这个是我们做的饺子和汤圆,自己包的,我放您门口,赶紧趁热吃!”

受杭州这一轮疫情的影响,有一些老百姓从外地归来,为了防疫需要,他们在家实行居家隔离,大年夜依旧居家不能与亲人团聚。1月31日下午,在杭州建德市更楼街道,居家隔离人员的家门口都收到了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叶柳呈是建德市更楼街道的农村储备干部,也是街道小更哥志愿者的一员,这个除夕,她被安排在了后塘村的点位参与防疫值守和双禁工作。因为晚上要值班,所以叶柳呈提前吃年夜饭。

“妈妈做了汤圆和饺子,今天是大年夜,想到吃不上团圆饭的他们,我就给他们也做一份。”想到这里她立刻召集了参与除夕夜值班的志愿者一快动起手来。

“好运连连”“虎虎生威”.....与饺子汤圆一起送到的还有一张张祝福便签。“今天是大年夜,吃一顿热腾腾的饺子,陪他们一起平安守岁,迎接新春!”叶柳呈说。


随叫随到,赵涵都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持这样状态的了。“应该是从杭州有疫情开始就是这样的,每次收到消息后,都是半小时内赶到,然后去给某户居民做流调、核酸,再给他家里全面消杀,等等。”

因为连续雨雪天,赵涵和同事们的鞋袜早就湿透了,整个人不自觉地瑟瑟发抖。对他们来说,早中晚连轴转整12个小时是常态、吃一顿少一顿一天没有三餐是常态、手指被冻得不能弯曲是常态……

“都没觉得要过年了,5岁的儿子问我为什么总是见不到妈妈,现在只希望疫情快点过去。”

洪钟亮不是“大白”,他是大白们“背后的男人”。

桐庐县中医院共有医护人员约400多名,目前有近150名在抗疫一线。每当疫情发生,洪钟亮既要第一时间调配力量前往支援,又要保证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就医,更好确保医护人员有良好的状态。“我们会提前做一些预案,以应对不同的突发情况。在突发情况下,必须及时调整,保证各条线的正常运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伍老兵现在还可以登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