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知道电影片段怎么搜电影名字?

看电影看似一件简单的事儿,但看有些电影远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爱电影的人从来不会只为了娱乐,好的电影必然有更多的东西值得他们去爱,比如烧脑的情节、精巧的结构、丰富的角色、深邃的寓意,真挚的情感。

好的电影“走心”,能让观众“入戏”,在电影里进行一番情感体验。《无问西东》就是这么一部“走心”的电影。它既牵涉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又有一个巧妙的结构,还精心设计了一些比较“烧脑”的线索。

这样的电影不用心是拍不出来的,不尊重观众也是拍不出来的。作为观看者,也值得去用心观看。导演李芳芳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你把观众关在一个黑屋子里,对着一个闪亮的大屏幕,收了他们钱,还不希望他们看手机接电话,你应该对他们付出的时间有感激回报之心。因为观众贡献给你的并非只是那几十元的电影票钱,还有他们生命中的2个小时。”这话说得深得我心。

我决定了,我也要用心为大家做一些观影科普。

1、问:电影的名字《无问西东》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如果不去细究的话,“无问西东”这四个字出自电影里的张震的独白,简单点想,你可以觉得张震老师是希望大家能够不为世俗观念裹挟,保持初心。

而细究的话,这几个字也是有正儿八经的典故的,出自清华大学的校歌,这首校歌的历史快一百年了,其中一段歌词是“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歌里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希望学子们做学问不要太局限,要有世界眼光,脱离所谓西方、东方学术的条条框框。

电影《无问西东》当然不是说做学问这么高端的事情,而是将它引申为一种人生境界,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不要设限。人活这一辈子,的确不应该被各种框框束缚,人需要认清真实的自我,遵循本心而活。

我想再次引用导演李芳芳在一次分享时说过的话:我们不能决定世界怎么对我们,唯一能决定的是自己的态度——我们怎么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我们只能做自己的主。

2、问:电影分成了4段故事,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呢?

答:表面上看,的确是4段故事,但这4段故事并非没有关系,而是相互关联、穿插的,当你看到结尾,会发现前面的“闲篇”也有来由,人物的命运有着隐秘联系,所以其实整体上完全可以当作是一个故事。

特别提醒,一定要认真看完片尾字幕,你会对整个影片构架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与感慨,会进一步明白影片的深意。

3、问:那张震、黄晓明、王力宏、陈楚生的角色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如果注意到字幕的话,4位男神的故事是按照时间倒叙的。张震的故事,距离我们的生活最近,发生在现代的北京;黄晓明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王力宏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和抗战时期;陈楚生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北平。

电影并没有把他们的故事简单罗列,而是通过剪接,让4位男神的身世更密切地关联起来,比如陈楚生在西南联大遇到了王力宏;王力宏当飞行员时,遇到了黄晓明;黄晓明其实也通过个人关系,间接影响到张震。通过这么一条线索,整个电影就变成近百年来中国人精神一脉相承的故事。

仔细看的话,4位男神似乎分别有所指代,张震偏重于商业职场利益与内心准则的冲突,黄晓明偏重于理想与爱情的矛盾,王力宏偏重于爱国与爱家的矛盾,陈楚生偏重于世俗风气与人生选择的矛盾。看,无论什么年代,人生的难题不外如此。

4、问:张震这个角色是不是有些假?

答:在电影的几大男神之中,张震扮演的张果果看上去最不够“戏剧”,但仔细分析,他却最接近影片的核心。

张果果这个角色的困境是他每天要做的不是自己想的,要说的也不是自己想的,是老板要他说的。像我们很多人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在充斥着很多虚假复杂的环境中,还剩多少真实的自己?职场中几乎天天遭遇利益、道德等方面的考验,张震恰好就展现了这么一个角色的看似平常却非常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个角色非但不假,反而大概是最真的一个角色了,他身上没有太多事件冲突,就是平常的我们,我们的平常。

张果果的戏很难演,因为不够戏剧化不多,重要的是感受。幸亏是张震,他眼睛里都是戏。而片中张震最后的独白点出了影片传递的主旨,因为张果果是离观众内心最近的一个人,由他说出来最能打动人。

5、问:黄晓明的角色遭遇了什么?

答:在电影里,黄晓明的角色陈鹏是我国成功研究第一颗原子弹的核科学家,去了大西北做研究。电影里出现的细节,比如戈壁,还有原子弹爆炸成功时的报纸画面,就是想要告诉大家这一点。

整天接触核材料的人,身体受到辐射,难免会出现问题。在我国核研究的历史上,很多亲历的科学家都或多或少受了辐射影响,这是中国科学家们做出的牺牲。历史是事实再结合电影情节来看的话,那时候陈鹏的身体状况已经出现问题,所以他登上返乡的火车,更希望尽快与爱人相聚。

6、问:章子怡的角色是不是有些滥情?

答:章子怡经常演绎一些非常有叛逆性情的女性角色,这可以说是她的一大标志。这次章子怡的角色性格也是如此。电影里那段看似三角恋的故事,其实更像是表现年轻人的萌动又有些混乱的心境,毕竟人家那会儿都没有正式确定关系是不是?所谓日久见人心,章子怡的角色后来经受了巨大的磨难,从此认清了爱情,并且坚守不渝。你说这怎么可以说是滥情呢?

7、问:王力宏的角色为什么那么完美?作为大学生的他,真有必要要去参军吗?

答:从王力宏的角色沈光耀来看,好像确实有点完美得不像真的,他出身于世家,能文能武,心地善良,孝顺父母,关爱贫弱,而且十分爱国,简直可以作为中国精神的代言人了。不过,这个角色不是主创们编造出来的,而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并且不是个别现象。在抗战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类似的空战英雄,也正是沈光耀这样的一群人,帮助我们中华民族最终战胜强敌,赢得抗战的胜利。

电影里西南联大的学生去参军抗日,这也是历史事实。据统计,抗战八年期间,西南联大从军的学生达到800多人之多,电影里除了王力宏的这一段之外,后来也提到了梅贻琦校长的儿子、女儿去参军的史实。

8、问:王力宏那段戏的时间跨度是有好几年吗?为何会跟美国人一起训练?

答:王力宏的角色在航空学校进行空军训练,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学习,那一段时间虽然片中未有明确交代,但至少也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跟之后的1943年的鄂西会战正好可以衔接上。

他之所以跟美国人训练,因为他进入的学校也是有历史原型的,应该就是美国前来援助中国抗战的空军“飞虎队”在昆明开设的航空学校。

9、问:陈楚生的角色那段故事是想表达什么?他跟祖峰的角色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又会跟王力宏相遇?

答:好吧,如果知道祖峰老师演的是谁,肯定会更好地体会主创的用意。打个比方,那次对话就像马云爸爸跟一个商场后辈讲授做生意的秘诀。嗯,感受一下。

祖峰扮演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清华大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校长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1915年梅贻琦开始在清华教学,1931年出任清华校长,此后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他终生服务于清华,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最为人熟悉的话,应该是那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陈楚生扮演的吴岭澜得到这么一位大牛的指导,就好似醍醐灌顶一般,不再纠结,找到了人生方向。

从电影中不难了解到,吴岭澜变成了文学教授,尤其热爱泰戈尔的诗歌。在同一个学校里,学生与教授相遇也很正常。从梅贻琦与吴岭澜的交谈,到吴岭澜给沈光耀的启发,正好也体现了一代代人精神的传承。


1、台湾:《一 一》,《饮食男女》,《练习曲》

2、香港:《岁月神偷》,《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东邪西毒》,《阿飞正传》,《重庆森林》,《花样年华》,《流星语》日本:《海街日记》,《步履不停》,《如父如子》,《入殓师》,《情书》

3、韩国:《假如爱有天意》,《辩护人》,《七号房的礼物》意大利:《美丽人生》,《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

4、美国:《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白日梦想家》,《忠犬八公的故事》,《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叫我第一名》,《肖申克的救赎》,《灵异第六感》,《死亡诗社》,《心灵捕手》,《荒野生存》,《少年时代》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记得好象是每个国家的总督府上空都有这么个玩意儿,然后派了架飞船去外太空把外星人的母舰的系统给摧毁了就去掉了子船的防护罩,然后人类就赢了......飞碟很大 是一个演或007里的一个黑人影星演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