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第13页到第15页,结合我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的生平事迹,谈谈你对“无情未必真豪杰”这句话的?

第一章: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刻画了无数英雄豪杰,你最佩服的英雄是谁?理由是什么?
生:我最佩服的英雄是赵子云,他武艺高强,千里走单骑,只身救主,而且对刘备忠心耿耿。
师:你依据的是勇武和忠诚的品质。
生:我佩服关羽,他藐视敌人,英勇善战,温酒斩华雄,挥刀斩颜良劈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立下了许多战功,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
师:也是勇武过人且赤胆忠心。
我最佩服的是曹操,他擅于用人,富有智谋,统一了北方。
师:你依据的是智谋和成就。
生:我佩服孙权,他也是勇敢善战,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师:你依据的是别人的评价。
生:我佩服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并且舌战群儒,从东吴搬来救兵,创造了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等许多战争奇迹。
师:你依据的也是才智和功绩。我们做一个现场小调查,课文中提到了许多人物,你欣赏哪一位英雄,请举手,我们看谁的粉丝多。(依次询问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等,统计举手人数进行比较,刘备的最少。)
师:为什么刘备的粉丝这么少?来说说不喜欢他的理由?
生:感觉刘备不够勇猛,也不够有智谋,打仗主要靠关羽、张飞、赵云,谋划又主要靠诸葛亮、庞统,并且遇事常哭泣,显得很软弱。
师:是,这也是三国演义整本书给刘备的定位。但同时,小说又给刘备及其部下留了足够的戏份,使人惊叹男主刘备由一个弱者变为强者的奇迹。
屏显:玄德答:“白身”。卓甚轻之。
师:从死人堆里救出董卓的刘关张三人被董卓因为白身而轻视,气得张飞立马就要杀死董卓。同样跟着刘备由弱者变为强者的还有——
生:关羽、张飞、诸葛亮。
师:那么这些由弱变强的英雄身上,有哪些了不起的特质呢?让我们先从蜀汉公司创始人刘备说起。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师:这是刘备被荆州陷害侥幸逃脱的画面。
屏显:刘备被曹操在穰山一战打败之后,带着不满一千人的败兵,投奔了荆州刘表,寄居在一个叫新野的小县城。这一寄就是七年。七年中刘备亲眼看刘表得过且过,没有远大理想,就劝他趁曹操在北方作战,袭击许都,一统支离破碎的汉室江山,可是刘表说:“我有荆州这块地方已经足矣。为何还要有别的企图呢?”这让刘备很无奈。可是自己兵微将寡,又没有什么办法对付曹操。只好感叹髀肉复生,岁月蹉跎,功业无建。这引起了荆州蔡氏集团也就是刘表的妻舅蔡瑁等人的猜疑,设谋杀害刘备,于是有了跃马檀溪的一幕。祸不单行。此时曹操平定了北方开始南下,准备消灭刘表,捎带着也要消灭掉曾奉血诏结伙讨(即挟持汉献帝的曹操)的刘备。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骂“身为汉相,其实汉賊。”发誓与曹操不共戴天的刘皇叔刘备此时又一次面临人生的危急时刻。于己,为了生存,于私,为了刘氏正统,于公,为了天下太平,都不得不与曹操决一死战。于是,逃得性命的刘备开始注意招揽人才,从司马徽和徐庶那里,他得知诸葛亮是一个百年不遇足智多谋的人才,便上门拜访求教,结果一连去了两次都没有见到。课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访隆中拜访卧龙的经过。
师:看了视频,读了资料,你觉得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为了不被荆州和曹操消灭。
生:他也曾经得过且过。但现在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很有恒心。
生: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师:是的,坚决捍卫大统。
生:还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
师:没错。接下来,我们看刘备三顾茅庐克服了重重阻碍。第一重阻碍就是关羽和张飞的反对。
师生演读刘关张的对话。关羽和张飞为什么反对刘备三顾茅庐?
生:怀疑孔明只是一个种地的,没有真才实学。不敢见人。
生:去了两趟,都没见到,留下书信,人家也没回访。觉得很没面子。
师:是啊,一个打仗打得只有几百人的将军,还能称得上将军吗?一个闲居小县城七年之久的将军,还是将军吗?谁会重视呢?眼见的连一个种地的农民都不把这哥仨当回事,南征北战纵横沙场名满天下的关羽和张飞能不感到耻辱和气愤吗?可是你看刘备有这种耻辱感吗?
师生演读刘关张的对话。
生:没有。他还把自己比成齐桓公、周文王呢。
师:让我们读一下齐桓公和周文王的故事。
齐桓公见东郭野人的故事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选自刘向《新序》

译文: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召见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没被允许见面。跟随的人说:“有万量马车的国君,召见平民百姓,一天去三次都没被允许见面,也该停止了。”齐桓公说:“不是这样的。读书人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所以轻视他的国君;他的国君轻视霸王地位的话,也会轻视他的臣民。即使稷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我又怎么敢轻视霸王地位呢?”去了五次之后,终于允许见面。天下其他的国君知道后,都说:“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对待平民百姓,何况我们这些国君呢?”于是一同前往朝拜齐桓公,没有不来的。

这天晚上,他梦见飞熊入怀,第二天就差人访飞熊。在渭水河边访到了钓鱼的姜子牙,姜子牙的号叫飞熊。周文王听了当差的禀报,亲自坐辇到渭水河边请姜子牙到朝里管理国家大事。

姜子牙问周文王:大王请我,怎样进京”?

周文王说:骑马、坐轿,随你挑。

姜子牙说:我一不骑马,二不坐轿,大王的辇得让给我坐。

跟周文王来的文官武将都愣了!这辇只有帝王才能坐,你姜子牙算老几?还要坐辇!可是,周文王没打哏儿就答应了。

姜子牙又出了难题,我坐辇,还得大王亲自拉着。

文官武将吓了一跳,姜子牙把周文王当成大骡子大马啦?罪过不小!可是,周文王又没打哏儿就答应了。

姜子牙坐上辇,周文王拉着,一步一步地走。周文王是真心真意请能人哪!一个大王,平日里肩不挑担,手不提篮,这回拉了个辇,哪能拉得动!拉了一气,停下来歇脚。看姜子牙,在辇里还睡着了!周文王歇了一阵,再拉一气,又拉不动了;再歇了一阵,再拉。拉了三气,歇了三气,累得汗珠子赶点儿滴,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只好对姜子牙说:实在拉不动了!”

姜子牙睁开眼睛,下了辇问:大王拉我走了多少步?”

周文王说:我没数。

姜子牙说:大王拉我走了八百七十三步,我保大王的子孙坐八百七十三年的天下。

周文王一听,后悔了,连忙说:你快上辇,我还拉。

姜子牙摇头说:晚了,不行喽!

周文王回到京里,封姜子牙当军师,领兵打殷纣王。以后,周文王死了,姜子牙又保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打败殷纣王,得了天下。

姜子牙死的时候,对周武王说:我死了,大王把我的尸首吊在王宫大殿的梁柁上,哪方有人造反,就把我的脸转向哪方,造反的就平了!

师:从刘备所引用的典故里,你看出了刘备的什么品质?
生:以天下为己任,富有雄心壮志,心胸开阔,意志坚强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关于刘备的故事。
屏显: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刘郎就是刘备。说的是有一次刘备和刘表论天下英雄,座中有个叫许汜的说,陈登这个人人品不好,我去了,不怎么搭理我,晚上休息,他睡到床上,却让我睡到小床上。刘备听了哈哈大笑,说,天下大乱,正是豪杰救国救民的时候,你去见陈登,不说些关于家国的事,却求田问舍,总想着买几套房产,安置家业,怎么能怪刘备对你无礼呢?换做是我,我就睡在百尺高的楼上,让你睡在地下。
师:所谓刘郎才气就是刘备身上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气。
师:刘备还非常擅于说服人。
师:比读。括号内外同样的观点,不同的说法,效果有什么不同?
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见。况吾欲见大贤耶?
(你说得不对。孔明绝对是有学问的人,不管他有没有,我都要见他。)
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你傻呀?不知道该尊重贤士吗?还拿绳子捆来,有你这么蠢的吗?!你别去了。我和云长去。)
生:刘备喜欢引用典故来说服人。显得有理有据,
师:比直接表达不同观点有什么好处?
生:委婉理性,不容易激起别人的反感。
师:还激励了关张的士气:不要气馁!我们今天装一回狗熊,将来我们定会成为英雄。(众笑)
师:同样引用典故来说服关张,对关羽使用的典故和对张飞使用的典故有什么不同?
生:对关羽使用的典故很少有人知道,对张飞使用的典故人人皆知。
生:因为关羽熟读兵书有文化,而张飞是个大老粗。
师:对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使用不同的典故,说明刘备说话看对象,认真诚恳,不随意。这一点,在刘备对关张两人说话的不同语气上也能看出来。
生:对关羽说话委婉诚恳,带着商量的语气对张飞说话则以质问训斥的语气,显出对张飞的不满。
师:刘备为什么没有对关羽流露不满而对张飞流露出不满?
生:因为关羽说话儒雅矜持,而张飞直白粗鲁,不拘小节。
师:看得出刘备说话有针对性。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善于沟通不同意见的人。
师:刘关张三人的语言中不约而同的都提到了“礼”这个字。我们读一读这些句子——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玄德叱曰: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一生主动要求读关羽的话。字音准确,语气平淡。
师:表达了对刘备的什么想法?怎么读才好?
生:对刘备如此低三下四求人看不惯,觉得他没了尊严。对刘备很失望。
师:把失望读出来。生再读。有了进步。(掌声)
师:删掉关羽话里的语气词“矣”,再读,和原句比较,体会有什么区别?
生:删掉显得果断强硬。加上“矣”感觉柔和一些,显示出对刘备的尊重。
师:既要表达出意见又要顾及大哥的面子,看出关羽是一个言谈有分寸的人,因此显得儒雅自持。
师:再来看刘备的话。反问句比一般疑问句和陈述句语气都要强烈,体会一下,“汝何太无礼”,表达了刘备对张飞的什么态度?
生:对张飞很生气,嫌他太粗鲁了。
师:大哥生气了,怎么把这种生气读出来?
生读,声音激昂,顿挫有力。
师:如果你是张飞,听了他这样的斥责还愿意跟着刘备去三顾茅庐吗?
生摇头:不愿意。自己去吧。(众笑)
师:那怎样读才能让张飞还愿意跟着去呢?既批评了人家,还不能让人家过分感到羞耻愤怒,不容易呀,是不是?谁来试试?
生读,表情严肃,语气温和,低沉有力。
师:这样你能接受了吗?
师:刚才读的同学不简单,你肯定是一个人缘特好的人。看见没有?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对人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即使是批评,也要——
师:声音低一点,语气柔和一点,让对方感到你是在批评他的观点,而不是表达对他这个人的愤怒,甚至嫌弃,甚至鄙视,这样,别人就容易接受了。
师:该研究张飞了。张飞的话里的感叹号特别多。能读得都一样吗?比如,用高亢的音调说“此人无礼!”(师演示,众笑)飘然自去才走不多远的诸葛均会怎样?
生纷纷:回过头来说,“你别上我们家去了!”“你才无礼!”(笑)
师:哟!弄不好变成来打架的了。那怎么读才合适呢?
生:要不高不低,用中偏低的音调。
生用一般的语调读。众点头。
师:声音太小符合张飞莽汉性格吗?不符合。太大了,又不符合当时的情境,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所以这个同学把握得很好。给他掌声。(掌声)
师:课本上还有一个词和有礼是反义词,在张飞的话里,你能找出来吗?
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师:此处有三个感叹号,哎呀,该怎么读呢?北京电影学院想要录取一名未来的演员,这是考题,谁的梦想是演员?
众人看向一个学生。他不好意思地站起来。
师:未来的演员同学,你准备怎么处理这几个感叹号呢?来,大怒的张飞对关羽说——
生略顿一会,读,第一个声调高,第二个平淡,第三个语气重些。
师:请一个同学来评价一下,他能不能考上电影学院?
生:我觉得总体还行,就是读得声音有点太大,不把诸葛亮吵醒了吗?那就不用放火了。(众笑)
师:说得对呀!所以,第一个感叹号还应该——
师:低沉些。张飞是悄悄地大怒,而不是震天动地的大怒。他想用的办法不是用声音叫醒先生,而是放火,用烟雾,用意外事件来惊醒他。所以说,这不仅是一个暴脾气没耐心的张飞,一个会捣鬼使坏的张飞,还是一个粗中有细讲究章法的张飞。读大声了,就表现不出这一点,只显得粗野愚蠢了。
屏幕显示:这厢有“礼”
语气词“矣”里有“礼”,有关羽对刘备的敬重。
反问句式里有“礼”,有刘备对张飞的严肃温和地批评。
感叹号里有“礼”,有张飞的轻重得宜,粗中有细。
师:礼,总与别人有关。思考一下,三个人所说的礼有什么不同?
生:关羽口中的礼是对别人的礼不能太过。
生:刘备口中的礼是对待贤士要以礼相待。
生:张飞口中的礼是看不惯别人对自己无礼。
师:下面我们以张飞为礼,比较其对待同一件事,和刘备相持的不同态度。探究一下大英雄们关于“礼”背后的思维方式。
对刘备: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来,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刘备: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
对诸葛均:此人无礼!便引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刘备:彼各有事,岂可相强。)
对诸葛亮:这先生如何傲慢!见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刘备:切勿惊动。)
演读。注意突出红色字体,注意突出“我”字。
师:你看出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是一个看不起别人的人。
生:自高自大,霸道任性。
师:对。张飞的礼以“我”为基点,唯我独尊。在他眼里——
看不起别人的身份标签,
看不惯别人的态度冷淡,
看不下别人的行为傲慢。
师:这哪里是一员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这简直是一个青春期逆反期不懂事的男孩啊。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处境。那么张飞这样做有道理吗?
生:也有一定道理。首先刘备已经两次前去拜访,并且留了书信,按礼说孔明应该回访才是,他不回访,可见不怎么注重礼节,也就无所谓大贤;诸葛均在自己的家门口遇到客人不引回家去招待反而飘然自去,于情理说不通;而诸葛亮大白天在家睡觉睡那么长时间,起来后得知有客人来了还磨磨唧唧更衣,让客人久等,也确实太无礼了。怪不得张飞发怒。
师:说得好。张飞无礼中有一定的“理”。不过这些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和舒适度考虑的。可没有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啊。孔明为什么不回访?诸葛均为什么态度冷淡?诸葛亮为什么故意怠慢?你知道吗?
师:张飞也不知道。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以无礼的态度对人,就呵责别人无礼,甚至在人家后院放火,这是一个——
师:生活中,有无数的莽张飞”。他们总觉得是别人无礼在先,从而对别人贸然采取无礼的态度。造成许多悲剧。所以我们说,越是自身无礼的人——
生:越挑剔别人的无礼。
师:越挑剔别人无礼的人越可能是——
师:也是心胸狭窄的人。现在流行一种沟通理念,叫双核沟通,就是在谈话交流时不仅牢记自己的谈话目的和内容,也要注意谈话氛围,这个氛围包括谈话的情境气氛,也即对方的观点和情绪,还有双方面临的形势。那么你看,张飞有没有双核沟通思维?
生:没有。他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处境。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拥有双核沟通思维的张飞,替诸葛亮想一想他的处境。面对刘备的几次来访,他会心里想些什么?一个给诸葛亮想可以出山辅佐刘备的理由,一个想不能出山的理由。
生:这个刘备就那几百人马,还被荆州和曹操追着打,早晚会完蛋的。我怎么可能去辅佐他?
生:不过听荆州老百姓都说刘备是个具有仁德的将军,讲仁义,守信用,有很多人前去归附,我去了,他肯定会重视我,说不定大展宏图呢。
生:还是不能太冒失,再考验考验他吧,看看他究竟有没有容人之量,有没有恒心和雄心,再做决定。
生:人家都来了两趟了,那么恭敬地对待我,还给我留了书信,遇到这样礼贤下士又有大志向的将军不容易,不像曹操,动不动就杀人,也不像孙权,遇事没有主意,总是问手下人,更不像刘表一样没出息。
师:同学们像钻到了孔明肚子里,对他的心事摸得一清二楚呀。可是张飞不会考虑这些,他只会在那叫:“哇呀呀气死我了!”(众笑)张飞在战场上勇猛无敌,可是对于人心实在是疏于体察了。关羽战败被东吴斩首后,张飞悲痛难当,日夜醉酒啼哭,为准备挂孝伐吴的用具而责打士卒,致使士卒反抗,刺杀了张飞。我们看一下详细过程——
(关羽牺牲后)却说张飞回到阆中,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曰:“白旗白甲,一时无措,须宽限方可。”飞大怒曰:“吾急欲报仇,恨不明日便到逆贼之境,汝安敢违我将令!”叱武士缚于树上,各鞭背五十。鞭毕,以手指之曰:“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 打得二人满口出血。回到营中商议,范疆曰:“今日受了刑责,着我等如何办得?其人性爆如火,倘来日不完,你我皆被杀矣!”张达曰:“即如他杀我,不如我杀他。”疆曰:“怎奈不得近前。”达曰:“我两个若不当死,则他醉于床上;若是当死,则他不醉。”二人商议停当
初更时分,各藏短刀,密入帐中;诈言欲禀机密重事,直至床前。原来张飞每睡不合眼。当夜寝于帐中,二人见他须竖目张,本不敢动手;因闻鼻息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飞腹。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五十五岁。
师:还有一个和张飞类似的故事。
屏显:却说孙权弟孙翊为丹阳太守。翊性刚好酒,醉后常鞭挞士卒。丹阳督将沩览、郡丞戴员二人,常有杀翊之心;乃与翊从人边洪结为心腹,共谋杀翊。至晚席散,边洪带刀跟出门外,即抽刀砍死孙翊。
师:你觉得作者罗贯中写这些类似的故事想说明什么?
生: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你。不善待别人,别人也不会善待你。
生:要想让天下人信服,先要关爱身边的人。
师:深刻!刘备待人以礼的背后是一颗敬畏之心,一颗仁慈之心,一颗大度之心。刘备早年兵微将寡,吃尽了苦头,在汉末诸侯里面,实力是最弱的。但奇怪的是,纵然这样,天下人都觉得刘备是个英雄。刘备资本最小,但名满天下,人缘最好。他投靠袁绍的时候,袁绍离开大本营邺城二百里,亲自迎接。投靠刘表时,刘表也亲自率部下到郊外很远来迎接。他投靠曹操时,曹操更是敬佩他,把他当作比袁绍袁术刘表等还厉害的英雄,当作自己真正的敌手。这不能不说跟刘备的以礼待人宽厚待人举止有度有关。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师:读了曹操关于英雄的比喻,你对什么是英雄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英雄不是一定要逞强的。该强则强,当弱则弱,灵活变化,方为英雄。
师:是呀。不是能打的、傲娇的、高高在上的才叫英雄,柔软的、谦逊的、礼敬万物的也是英雄应有的姿态。
屏显:在刘备任平原相时,当地有一个叫刘平的人,嫉妒刘备地位比自己高,就派刺客去刺杀刘备,刘备见了他,反而热情款待,亲如家人,感动了刺客,刺客把前因后果告诉了刘备,发誓再也不杀人了。
师:这就是刘备英雄人格的魅力。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和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语出大学》)由三顾茅庐一节可以看出刘备此时已初备帝君之质

师:如此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刘备为什么能长久包容张飞这样的粗鲁无礼的兄弟呢?
生:这是因为,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大概从来不会计较别人有礼还是无礼。
师:是的,他的一切言行都力求合乎礼仪,明乎志向。战胜自己,宽容别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屏显:跟刘备比起来,曹操则是一个嬉笑无常反复难养的小人,死在他手下的名士仁人有很多,著名的有孔融,有杨修,有华佗等,甚至一个叫刘馥的扬州刺史,因为说曹操作的诗不吉利,被曹操手起一槊刺死宴前。且被曹操杀死的通常是弱小的文人百姓。曹操得知父亲在徐州遇害之后,竟然大起兵马屠杀徐州的老百姓,尸体堆积,导致泗水不流。诸葛亮就是那个时候跟着叔父逃跑到南方的。三国演义里用了很多篇幅写曹操杀人,杀恩人吕伯奢一家,杀朋友许攸,杀谋士杨修,杀刘表之子刘琮等,杀一切他疑忌的大臣,几百人,上千人的杀,甚至连江湖术士也不放过。不能不说是曹操自己不能以礼待人,导致杯弓蛇影,有被害妄想症了。这是人性最大的悲剧。
师:礼仪就是对个人欲望的规范。让我们看一看“礼”的含义。
屏显:礼的古体由“示”“曲”“豆”三个字组成,“”表示天地和日月星辰,寓意人要效法天地高远广阔放光现瑞,“”表示弯弯曲曲,寓意人要像土层里的嫩芽一样,学会委曲求全,低调谦逊,豆则表示渺小,寓意人生在世力量弱小,要学会躲避危险。简而言之,就是教人用敬畏谦逊低调的态度进取不息活出生命的光辉。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不学礼,无以言。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今人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孟子
师:三国演义里一个叫傅干的人评价刘备说:“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可以说评价中肯。
师:刘备和诸葛亮虽然年龄差距较大,但身世非常类似,都是幼年丧父,家庭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因此为人谨慎持重。比读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找出异同点。
师:找出谦逊的词语对比一下
涿郡愚夫、贱名、鄙贱、愚鲁、名微德薄
野人、性懒、才疏、耕夫、顽石、
生:刘备的谦逊就一个意思,我很笨。诸葛亮却换着角度贬低自己。
生:说自己性格懒散,年幼才疏,还有身份卑微,
师:还有久乐耕锄,就是长久地喜欢种地。我们知道刘备自比于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和周朝开国天子周文王的,诸葛亮是自比于管仲乐毅的。他们如此谦逊的目的是什么?
生:刘备是为了表示恭敬。孔明则是为了试探。
师:对,不止是礼节问题。陌生人见面谦逊客套的同时也是在试探考察对方人品。三顾茅庐中有很多动词也可以看出刘备的谦恭。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
师:你从这些动词中读出一个怎样的玄德?
师:除了谦辞,谦恭行为,刘备还用敬辞来表示恭敬——
生:先生,久闻大名,大丈夫
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师:一边是自比为齐桓公周文王,一边是极力贬低自己,一边是极力抬高对方,你对这样的刘备如何评价?
生:我感觉他有些虚伪。在他内心里,他其实把自己看得很崇高了不起,言谈上却表现得无比谦逊,奉承对方,正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生:我觉得不是。刘备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正是为了给对方面子,让对方得到尊严,放下警惕,利于合作共事。
师:兼而有之。待人以礼,待人以谦,一方面是礼节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合作目的需要。我们评价人,不要轻易用社会标签给人戴帽子。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谦”字由“讠”和“兼”两部分构成的。“谦”字字形采用“讠”作形旁,有说话之义,“兼”作声旁。兼也指一手拿着两束禾苗,也引申为合并。一个人说话时能把对方的想法合并思考,就能替对方着想,自然就能谦虚。
师:刘备和诸葛亮同样谦逊有礼,同样富有大志,同样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他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生:刘备富有进取心,而诸葛亮过于谨慎。
生:刘备的志向大于诸葛亮的志向。
生:刘备显得更宽宏博大。
师:如果两人互换性格,还会发生三顾茅庐的故事吗?
生:发生不了。诸葛亮大概和关羽一样,自尊心太强。两次就会觉得其礼太过,不愿意去了。
师:所以有时候,自尊心其实是自卑心在作怪。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段改写了汉末历史版图的著名的“隆中对”:
分工朗读,师读到此诚不可与争锋,一生读到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一生读到将军岂有意乎?一生读到思得明君。一生读至对策完毕。
师:在这篇对策里,诸葛亮系统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刘备应当采取的对策。怎么对待曹操、孙权、刘表、刘璋、以及周边少数民族呢?
对曹操,刘备避其锋芒保存实力;
对孙权,刘备应当结为盟友共同抗曹;
对刘表和刘璋,刘备应当有意图之;
对周边少数民族,刘备应当团结安抚;
对自己,刘备应当保持信义、待时而动
师:诸葛亮的规划其实对应涵盖了人一生要遇到的五种人。威胁自己的敌人、能帮自己的亲朋、自己将得罪的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还有一个自己,就是对自己怎样定位。五种人里面,最难理清关系的就是第三种,那就是因为自己要建功立业而不得不得罪的人。刘备是怎么做的呢?
刘表第一次托孤:表曰:“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玄德曰:“兄何出此言!量备安敢当此重任。”孔明以目视玄德。玄德曰:“容徐思良策。”遂辞出。回至驿馆。孔明曰:“景升欲以荆州付主公,奈何却之?”玄德曰:“景升待我,恩礼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夺之?”孔明叹曰:“真仁慈之主也!”
刘表第二次托孤:却说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玄德来托孤。玄德引关张至荆州见刘表。表曰:“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玄德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
第三次荆州大将魏延砍死守门将士,开城门请玄德入城。大将文聘反对。二人交战。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离开了襄阳,带领十多万百姓逃难。在逃难路上,路遇刘表坟墓,有人劝刘表弃民先行,刘备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民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师:刘备本可以顺理成章接管荆州,但他一辞再辞。知道刘备后来为什么在联吴抗曹的赤壁之战后,向东吴借荆州不还了吧?猜一猜,荆州后来怎样了?
生: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曹操假意迁刘琮母子去青州,却派人在路上杀死了他们。
师:后来取了益州的刘备却是这样做的。
屏显:孔明请曰:“今西川平定,难容二主,可将刘璋送去荆州。”玄德曰:“吾方得蜀郡,未可令季玉远去。”孔明曰:“刘璋失基业者,皆因太弱耳。主公若以妇人之仁,临事不决,恐此土难以长久。”玄德从之,设一大宴,请刘璋收拾财物,佩领振威将军印绶,令将妻子良贱,尽赴南郡公安住歇,即日启行。
生:虽然诸葛亮给刘备规划了未来的路线,但是刘备并没有采取过分的手段去占领,而是在尽量保持人道的前提下取得了荆州和益州。并且善待降将刘璋。这说明刘备始终是一个讲求仁义的人。
生:我看出刘备确实是一个有情义的人。如果刘表让荆州给曹操,肯定曹操会毫不犹豫地接下的。
师:言之有理。除了刘表让荆州给刘备,还有徐州牧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一直到陶谦去世,陶谦的下属纷纷恳求刘备接管徐州,刘备才同意。这些情节都让人看出刘备的言行与那个你死我活争夺地盘的时代格格不入。你看当时董卓这样杀人——
屏显:(董卓)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归;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
师:你看,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生:混乱无序缺乏法制观念的时代。
师:而当时弱小的刘备偏说——
操以急,吾以宽:刘备取益州,折腾了很久,魏延本来筵席上要杀刘璋,刘备不让,后来知道庞统被刘璋军队所射杀,刘备才横下心打西川。对比:曹操取荆州,雨季未过就出发了,结果拿下荆州时刘备还不知道。
“操以暴,吾以仁”:刘备离开新野时带上百姓逃难,宁可自己被曹操追上也不愿放弃百姓。对比: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攻下徐州之后屠城。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合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操以谲,吾以忠”:陶谦、刘表死前都一再将自己的领地交予刘备,而刘备因为不合仁义不肯接受。
对比:当初吕伯奢救曹操,曹操多疑误杀吕伯奢全家,末了还说:“宁我负人,休人负我!”。
师:在刘备死后,为了实现的刘备的嘱托,诸葛亮秉承刘备的团队理念,挑起了蜀汉的大梁,为了以攻为守保卫蜀国,他六出祁山,直至病亡五丈原。
屏显:真正的英雄不是叱咤风云咄咄逼人的一味用武,而是抛开私利,顺应民心,敬畏关爱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并带领他们去实现梦想。
师:历史上刘备的蜀汉团队确实是三国最神奇的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里没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经合作,终身追随,万死不辞,同甘苦,共患难。然而真实的刘备也曾是一个热血青年,并非懦弱无能之辈。比如张飞怒杀督邮一事真实情况是刘备忍受不了督邮的轻视和刁难把督邮痛打了一顿然后把印绶挂督邮脖子上辞官走掉了说明刘备也曾经是一个嫉恶如仇敢作敢为的英雄史书记载刘备“为人宽厚喜怒不形于色”,也不是一个爱哭鼻子的人为什么罗贯中把刘备塑造成一个似乎不够勇武以弱示人的英雄呢他篡改史实这样设计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生:可能罗贯中没搞清楚史实吧。光听民间传说了。
生:罗贯中应该是厌恶嗜杀成性的所谓英雄。喜欢仁义的君主。他想塑造一个爱护百姓不妄动杀念的君主。
生: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罗贯中这样写,应该是他觉得真正的英雄应该有人情味。而不是冷酷无情的权利动物。
师:回答得精彩啊!为了突出刘备的宽仁温厚,而非曹操般一身戾气,两袖杀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三国演义刻画刘备长厚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为了突出刘备的仁而过分写了他的软弱的一面以至于让人感到是虚伪的了文中有这样的地方吗
生:有。在隆中对策后,面对刘备的诚恳请求,孔明仍说“不能奉命。”文中就写道“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泡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一会哭泣一会大喜,类似疯癫虚伪了。
师:有道理。还有一次,在张飞因醉酒鞭打大臣失了徐州城之后,关羽责备他,张飞羞愧难当要自刎,刘备抱住张飞,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其实都是在夸大了刘备的宽仁。尽管说《三国演义》对刘备形象的处理是有些趋向过分软弱,我们仍然感受了刘备作为一个真心英雄的伟大。甚至有人说:“生前一帮好朋友,死后一世好名声。这样的人生太值了!”那么罗贯中为何执着于表现刘备的仁厚呢
让我们看一下他的经历:
屏显:元末明初,天下大乱,罗贯中投入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想建立大业。后来发现张士诚软弱无能,就离开了他。看到朱元璋是一个杰出的领袖,于是熄灭了图王争霸的念头,南下杭州发愤著书。因此有人说他是“图王未果,发愤著书”。
师:除了三国演义,罗贯中还著有其他作品,但都 没有三国演义写得精彩,大概其中有亲身经历都缘故吧。有人说《三国演义》七分真三分假。无论几分真假,罗贯中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大英雄,他借战争书写人性,揭示历史规律,给后人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让人们看到即使贫贱如刘备、卑微如诸葛亮,面对血腥乱世,只要坚持正义,顺应民心,进取不息,也能建功立业,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所以让我们谅解作者一番苦心,文学绝不是对现实的照搬,它也是暗夜里的星空,为的是给人以历史的光明和前进的信心。文学不仅应当书写历史的偶然性和复杂性,更当书写历史的必然性和正义性。 
真正的英雄,不仅有抱负,更懂团结;
真正的英雄,不仅有才华,更懂谦逊;
真正的英雄,不仅擅勇武,更备仁厚;
真正的英雄,不仅有大志,更重人心。
真正的英雄,不仅有雄心,更爱天下。
真正的英雄,不仅重情义,更惜苍生。
师:刘备最终因为给关羽和张飞报仇而听群臣劝阻,兴兵伐吴失败,以至于才做了两年帝王,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治理国家的本领,就白帝托孤,憾恨离世。历史风烟散尽,做英雄实属不易。我们不能对白身起家的刘关张孔苛求什么。但要知道,真正的英雄往往是需要付出牺牲的,包括私心的情感。为了建立新中国,毛泽东一门六英烈,贺龙元帅的贺氏家族牺牲的烈士达两千人之多,以及千千万万共产党人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同学们,社会的进步是艰难的。我们今天能够走在中华民族通往复兴的道路上又是多么幸运。倘若以刘郎孔明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才气,加上终生进取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品质,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真心英雄。一个新的建功立业的时代已经到来,期待同学们的人生精彩绽放!

鲁迅精神的三个维度及其当代传承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 黄乔生

因为从事与鲁迅文化传播有关的工作,我时常思考这样的问题:鲁迅精神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学习鲁迅?如何阅读鲁迅?

鲁迅精神是鲁迅一生的操守和功绩的凝聚。作为文化巨人的鲁迅,他的精神有多种表现形式。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总结出鲁迅精神的三个特点:一是政治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二是斗争精神,“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三是牺牲精神,他在民族危机关头,抱定“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提出“三家”和“五最”: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如此伟大的精神力量,如此崇高的人格魅力,鲁迅对后世的感召可以想见。鲁迅像灯塔一样照耀着中国现代文化的前进之路。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今天的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鲁迅精神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鲁迅文化遗产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每个读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在阅读鲁迅时都会产生独特的感悟,从鲁迅的文章和生平中凝练出爱国、热情、诚实、爱憎分明、硬骨头、自省、立人、勤奋等品格,总结出韧性的战斗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精神、重视人的发展的“立人”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等。这些精神品格外铄出多种维度,可以归纳为三个“面向”,即面向国家和民族、面向人民大众、面向世界。

鲁迅对中国文化、历史、社会的批判和反省根植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社会进步的信心。他的论断和批判基于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他的批判也含有严厉的自省精神。对于现代中国,鲁迅的文化和社会批判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性资源。如,鲁迅对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思考和论述都非常深刻;他对知识分子的分析也很准确,《关于知识阶级》《文艺与政治的歧途》等文章,今天读来仍能给人们深刻的启示。又如,鲁迅针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发表过很多重要论述。中国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深入,直到今天,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究竟如何改革,如何找到改革与现实的契合度?对此鲁迅曾说过:“曾经阔气的人要复古,正在阔气的人要维持现状,还没阔气的人要改革。”切中肯綮,对今天的改革者认清形势,找到改革的推动力和突破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鲁迅并不只是批判外在的社会、久远的历史,他更注重自我解剖。自省、反思,是鲁迅文化思想的一大特色。批判旧文明、旧制度、旧习俗,固然是一个民族在其前进道路上必须做的清除工作,但更需要审视自身,找出自己思想行为中的缺点和黑暗,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以严肃的自我解剖精神,反思自己所生长的文化传统,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

韧性是鲁迅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的一个突出特点。鲁迅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锲而不舍地学习和工作,他的性格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有韧性、耐心和毅力。鲁迅的战斗精神持久有力,给人的印象极深也极为鲜明。人们都记得他那副有名的诗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提起鲁迅,人们就想起他的照片,目光犀利、眉宇凝重、头发直竖,还有那规整的隶书“一”字型胡须,那种严峻、一丝不苟的气质,令人印象深刻。

鲁迅的很多文章带有投枪匕首的风格,脍炙人口。这种永远进击的战斗精神,在当代也是需要的。解决社会问题,改革体制弊端,发展经济文化,没有韧性的战斗精神,是难以成功的;否则即便取得一时的繁荣,也难以持久。这是鲁迅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鲁迅一生,坚持在文学领域孜孜矻矻,辛勤耕耘,30年间创作300万字,翻译300万字,笔记手稿、金石辑校、美术收藏都十分丰富,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的成就还会更大。在同时代人中,他在新文学领域坚持最久,用功最多,因此,新文化运动诸先贤,虽各有建树,都足称名家,但以鲁迅的影响最大。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以自己的文学实绩彪炳史册。五四运动前后,他以文学创作亮相文坛,便立即得到新文化同人的高度评价。这个成绩的取得,其实也是他长期坚持的结果。从少年时期的深厚的文史修养,到日本时期广泛阅读东西洋文学著作,从严肃认真地翻译外国文学,到工工整整地辑录古代金石碑拓,没有多年在寂寞中沉潜用功,就不会有爆发的壮丽辉煌。文学革命阶段成名后,鲁迅虽然经历了“荷戟独彷徨”的时期,在寂寞的文苑独自游走,但并没有放弃文学,而是继续翻译创作,不但写了大量散文,更针对新的形势,适应新的阅读需求,写作了大量杂文,在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特殊时代里,以笔为投枪匕首,塑造出独特的“战士+文人”形象。

文学,是为了社会和人生的。对鲁迅而言,社会是中国社会,人生是人民大众的人生,这便是他的文学服务的对象。因此,鲁迅的文学是为人生的文学,是启蒙的文学。

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到的唯一一部文学作品就是鲁迅翻译的《毁灭》。他还引用鲁迅《自嘲》诗中“横眉俯首”一联,建议大家当作座右铭,并说,“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学他“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根本宗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广大民众的根本诉求。鲁迅提出尊个性、张精神,强调人格平等,提倡独立自主意识,其意正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饱含着对人民大众的关爱和期望。

鲁迅是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对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感情,正因为看到这种文化的弊病,他大声疾呼,严厉批判,深刻反省,寄希望推陈出新,促其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学习鲁迅的文学和思想,要充分认识到,鲁迅具有开放包容的思想,不狭隘,不偏执。

鲁迅的文化修养是中西融合的。他一生自留学日本开始,翻译了几十个国家的100多部作品;他提倡新兴版画艺术,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指引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他晚年住在上海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碰撞交汇的环境中,充分感知世界性,在民族融合和文化互鉴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鲁迅提出“拿来主义”的文化主张,虽然偏重于引进优秀文化,但也注重思考中国现代文化如何适应时代发展。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是鲁迅一生一以贯之的理念和实践。他青年时代就在《文化偏至论》中对中国要建设的新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

在《拿来主义》中,他既反对“闭关主义”,也反对“送去主义”,而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其中含有一个主动选择、自我更新的过程: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当前,我们面临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重大任务。换言之,就是要对中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融合中外,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鲁迅作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师,在这方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鲁迅。他并没有过时,也没有退出。我们不会淡化鲁迅,更不会赶走鲁迅。鲁迅的名篇佳作仍然像过去一样收录在今天的中小学教科书中,滋养着新时期的莘莘学子。

今天我们阅读鲁迅,应该与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与了解中国现实结合起来;阅读鲁迅,还要系统阅读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汲取其中的丰富养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得到空前的重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但指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包括20世纪以来的优秀文化资源,鲁迅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传承鲁迅精神,我认为首先要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果没时间读《鲁迅全集》,可以选择读选本,读代表作。阅读鲁迅作品,除小说、散文之外,还应该特别注重杂文,通过杂文掌握鲁迅的思想方法,认识他的思维方式。说鲁迅不好懂、过时了,不过是一些没有耐心或者不愿意读鲁迅的人的借口。只有阅读鲁迅、了解鲁迅,才能真正走近鲁迅,才会独立思考,才能对那些似是而非、人云亦云的说法有分辨力和抵抗力,也才能更好地传承鲁迅精神。

阅读鲁迅,还要扩大阅读范围,特别要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更须注重美育。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说:“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在《读书杂谈》中他特别告诫青年学生:“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文化巨人的心胸,诚然是博大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王锡荣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想起了鲁迅先生。鲁迅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中共中央、苏维埃政府评价鲁迅为中华民族“最前进最无畏的战士”“中华民族一切忠实儿女的模范”“为民族解放、社会解放、为世界和平而奋斗的文人的模范”“在中国革命运动中,立了超人一等的功绩”。时隔一年,陕北公学举行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的演讲中称鲁迅为中国现代的“第一等圣人”。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又把鲁迅定位为“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和“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个评价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鲁迅的评价。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对鲁迅有如此高的评价,鲁迅与中国共产党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中国共产党人肝胆相照的亲密战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鲁迅就与多位党的创始人有过交往。鲁迅和陈独秀、李大钊都是《新青年》编辑部同人,他们在北京时定期开会讨论编辑工作,彼此欣赏,甚为相得。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就是由于陈独秀的极力鼓动才编辑出版的,也正是这本小说为鲁迅带来了巨大声誉,奠定了他在新文学界的崇高地位。而鲁迅对陈、李二人建党时期的活动也给予了实际的支持。1920年,胡适与陈独秀、李大钊分道扬镳,提出在《新青年》上发表“不谈政治”宣言,鲁迅旗帜鲜明地反对发表宣言,支持了陈、李。同在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全译本,鲁迅也给予了支持和鼓励。一直到晚年,鲁迅对陈、李那一时期的活动都有高度评价。1933年鲁迅为李大钊的公葬捐款,并为《守常全集》写作题记,产生了广泛影响。毛泽东与鲁迅虽然失之交臂,未能见面,但精神的共鸣早已建立。鲁迅的《阿Q正传》引起了毛泽东深刻的思索,后来他多次谈及:1934年,毛泽东在瑞金多次同冯雪峰谈起鲁迅,加深了他对鲁迅的了解和理解;1936年鲁迅编辑出版了瞿秋白的翻译作品《海上述林》,特地寄赠毛泽东等人最精致的皮脊本;1938年刚出版不久的《鲁迅全集》就摆上了毛泽东延安窑洞的案头。

1926年鲁迅南下后,与共产党组织有了直接联系。同年10月,广州的中共党组织积极邀请身在厦门大学的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年初,鲁迅来到广州并任教于中山大学。3月,他与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会面。4月,鲁迅为营救被捕的大批青年学生竭尽全力,但终未成功,这让他十分愤懑,因而坚决辞职。10月,鲁迅到上海后,他与共产党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1931年,赋闲的瞿秋白与鲁迅第一次通信,二人逐渐建立起深厚友谊。鲁迅与瞿秋白虽然年龄相差18岁,但他们却如磁铁般互相吸引,一开始就以同志相称,从书面交流到当面畅谈,从文学、翻译以及文字改革到中国文化发展、中国社会革命问题,几乎无所不谈。鲁迅为瞿秋白提供避难所,瞿秋白为鲁迅编《鲁迅杂感选集》并作序。两人还合作撰写杂文,合作编辑《萧伯纳在上海》。1934年年初,瞿秋白离开上海去江西苏区前,鲁迅留他彻夜长谈,并把大床让给瞿秋白睡,自己睡地板。次年瞿秋白被捕,鲁迅竭力营救不成,为之编印《海上述林》。此外,鲁迅与潘汉年、冯乃超、冯雪峰、周扬、吴亮平等中共党员都有联系。在中共上海党组织被破坏后的艰难日子里,鲁迅还与中共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邓洁见过面。

在上海的中共党员中,与鲁迅接触的人里最著名的就是“左联五烈士”。鲁迅与他们的忘年交谊正是他与普通共产党人关系的缩影。鲁迅给予他们以多方面的指导,他们的奋勇精进,也给鲁迅以信心和感动。鲁迅在上海与陈望道、茅盾等早期共产党人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很多共产党人被捕后,鲁迅都曾参与营救。除了参加宋庆龄领导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参与营救陈赓、廖承志、罗登贤等,鲁迅还营救过作家艾芜、草明、黄素等很多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中,是一个巨大的存在。1930年中国共产党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简称“自由大同盟”,鲁迅被推为领衔者之一。这个团体的宗旨是推翻南京国民政府,从性质上说几近政治组织。鲁迅虽然不太赞成其过于暴露的活动方式,但还是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在左翼作家联盟中,鲁迅是唯一公开宣布自己是左联成员、并为左联发声的作家。在打破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搏击中,鲁迅的笔是公认最锋利、最富于杀伤力的匕首和投枪。

他还是左翼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建设者,创造了杂文这种文学形式,编辑了多个左联的机关刊物,主导了左翼美术运动。鲁迅猛烈抨击国民党当局的各项政策,例如他所作的《“友邦惊诧”论》,既痛斥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也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卑躬屈膝,喊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声。他的一支笔抵得过千军万马,所向披靡。这就是为什么一本书、一期杂志或一张报纸上面只要刊登了鲁迅的作品,就会不胫而走,为什么鲁迅逝世后民众献给他“民族魂”的旗帜,为什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称鲁迅是领导“拿笔杆子的队伍”的“鲁总司令”了。直到左联解散,鲁迅还公开宣称:“‘左翼作家联盟’五六年来领导和战斗过来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运动。这文学和运动,一直发展着……”要知道,当时左联是被当作共产党对待的,宣称自己是左联成员就意味着随时可能被捕被害。鲁迅因此遭到通缉,但他毫不畏惧,甚至到晚年还拒绝解除通缉,宁愿带着通缉令死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说左联是左翼文化运动中的一面旗帜,那鲁迅就是当之无愧的旗手。基于这些事实,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鲁迅称为“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毫不为过的。

鲁迅对共产党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从旁观到同情,从支持到参与,从感同身受到竭力营救,终至公开站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时,鲁迅虽然与陈独秀、李大钊交厚,但在建党的问题上基本置身事外。1927年大革命失败,使鲁迅对国民党心生厌恶,对共产党深抱同情。左翼文化运动爆发时鲁迅领衔加入,左联五烈士事件发生,鲁迅痛彻心扉。此前此后大批共产党人被捕被害,鲁迅竭力营救,以至公开站队。1936年,鲁迅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公开表示赞同,并进一步宣示:“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这掷地有声的宣言,旗帜鲜明地宣告了鲁迅的政治站位和立场,他是完全站在共产党一边的。这宣言给共产党人带来的鼓舞,给国民党当局带来的杀伤力,都是不可复制的。晚年鲁迅对共产党已是休戚与共的态度,对共产党的未来充满信心。

共产党早已把鲁迅看作不在党组织的共产党人,称他为“党外的布尔什维克”。1932年年底,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部长成仿吾从苏区回到上海寻找党组织,他找到了鲁迅,鲁迅为他联系上了中共中央。1935年中共北方党组织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他们又派人到上海通过鲁迅找到党中央。1936年中共中央派人到上海重建党组织,首先找的不是别人,正是鲁迅。因为中共党组织相信,鲁迅是绝对可靠、绝对可信任的。

中共党组织曾经考虑吸收鲁迅入党,但经综合考量认为鲁迅留在党外发挥作用对党更加有利。1936年7月,张闻天、周恩来在写给冯雪峰的信中说:

你的老师与沈兄好吗?念甚。你老师送的东西虽是因交通的关系尚未收到,但我们大家都很感激。他们为抗日救国的努力,我们都很钦佩,希望你转致我们的敬意。对于你老师的任何怀疑,我们都是不相信的,请他也不要为一些轻薄的议论而发气。

“你的老师”就是指鲁迅。“送的东西”是鲁迅送给毛泽东等人的火腿和围巾等。从这样的语气中,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一种无保留的信任,一种战友相互致敬、相互鼓励的深情。这也就是为什么1936年中共中央的机关刊《斗争》把鲁迅、茅盾的贺信刊登出来;为什么鲁迅逝世后,刚刚完成长征的中共中央在陕北为鲁迅举行千人追悼大会;为什么共产党为纪念鲁迅率先建立了鲁迅师范学校、鲁迅艺术学院,并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图书馆改名为鲁迅图书馆;为什么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地高度评价鲁迅,号召大家学习鲁迅、研究鲁迅,直到晚年还多次说“我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钱念孙

鲁迅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人来说,仿佛阳光洒落到山林间,不论是头顶烈日脚踩阴影在山道上行走,还是寻找一片树荫小歇以躲避骄阳的照射,你都能感到他是一个巨大的存在,都会有形无形、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影响。于我而言,在十来岁到20多岁最渴望读书的岁月里,其他书籍都闹“书荒”难以寻觅,唯有《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和《呐喊》、《彷徨》等鲁迅作品唾手可得。一本《鲁迅语录》,不知翻开又合上多少遍,说有多少理解自然是不可能,只不过是记住了“痛打落水狗”之类的只言片语。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除了学习现代文学史课程之外,还去听李顿先生开设的鲁迅专题讲座。一个学期颇为精彩的讲座听下来,连带细读了一些鲁迅小说及杂文名篇,“鲁夫子”的轮廓在我心中逐渐由模糊变得稍微清晰起来。

与其说这是我认识鲁迅的过程,毋宁说是一种五味杂陈的体验:既对他凛然孤傲和坚韧不屈的人格形象肃然起敬,佩服他作为一代伟人的睿识和洞见;又为他常常不被时代和同辈理解而遗憾惋惜,对他性格的执拗和内心的痛楚及无奈,感到惊诧与叹息。随着年岁增长,有时重翻鲁迅著作,体悟他当年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忧患意识、直面惨淡人生的左冲右突,暗夜里近乎绝望的长歌当哭,以及诸多无可奈何的感慨和隐忍,我越发感到他的博大精深和丰赡复杂。这篇小文,当然无法勾勒鲁迅的全貌及其丰富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只能挂一漏万地谈谈他的侠骨与柔肠,以期从一个侧面略显其神采。

所谓侠骨,常指见义勇为、当仁不让的性格和气质。电视剧《水浒传》里《好汉歌》中唱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以及人们常说的“仗义执言”“拔刀相助”等,大约体现了民间对豪侠义士的印象。

鲁迅年轻时就确立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颇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侠肝义胆。1902年,21岁的他留学日本,曾写下“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篇,誓言要唤醒和改变风雨如磐的故园,为自己深爱的祖国,即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首诗,首开鲁迅以笔为剑刺破笼罩中国夜幕的先声,表露他年轻时确立的人生目标和志向,为其毕生执著追求、不懈奋斗奠定了基调。

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最具实力和实绩的主将,鲁迅的豪侠义举首以小说和杂文为武器,向封建“铁屋子”发起勇猛冲击。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更以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揭露封建社会“吃人”本质,控诉宗族制度和传统礼教对人精神的戕害。他随后创作的《孔乙己》《药》《风波》《故乡》《祝福》等作品,尤其是1921年在《晨报副刊》上连载的《阿Q正传》,通过对社会底层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的描写,将他们不幸的生活遭际、麻木的精神状态、悲凉的命运结局和盘托出,生动而精准地刻画出当时国民的魂灵,寄寓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和愤懑。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如果说鲁迅小说是驱散社会阴霾的长枪大炮,那么他的杂文则是刺向旧营垒的匕首投枪。翻开鲁迅十多本杂文集,犀利的评论、无情的批判、不屈不挠的论战,“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和抗争”的锋芒英气逼人。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里刻画的“真的猛士”的形象,可以说是鲁迅作为文坛斗士,为民族和社会改良进步“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精神写照。

更为可贵的是,鲁迅不仅坐而言,而且起而行。1925年5月“女师大风潮”升级,他起草的《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发表在《京报》上,支持学生正义斗争,后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除教育部佥事职务。1926年3月“三一八”惨案发生,他因撰文抨击段祺瑞政府罪行而被列入通缉名单,不得不远赴厦门。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发动“四一五”政变,他以中山大学教务主任身份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营救被捕进步学生,遭遇掣肘而愤然辞职。1931年1月,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并杀害,他不仅义愤填膺地吟出“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诗句,还写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等多篇文章纪念,尽管面对受牵连遭追捕的威胁仍无所畏惧。

如此豪侠义举,在鲁迅可谓指不胜屈。以其对世事的洞明,他完全知晓做此类事的后果,也完全可以躲在象牙塔里为学术而学术,或安心在校园里教学和写作。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目的如其《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所说:“肩住了黑暗的闸门”,让中国及青年一代向着“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正是有着这样坚定而崇高的信念,他临终前在《死》这篇带有遗嘱性质文章的最后,以豪侠义无反顾的语气写道:“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不过,鲁迅绝非只有刚毅、冷酷、严峻、硬气的一面,他作为眼光深邃、情感丰盈的文学家与思想家,也有宽和、热情、怜悯、柔软的一面。并且,他柔肠百转的细腻和情深,与其侠肝义胆的刚强和勇毅一样鲜明突出,恰如江河水流,既能平缓如镜,又能汹涌澎湃,只是因时因地不同却又源自一体,既彼此衬托又相互为用。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对人对事责之深,往往是因为爱之切;而对其爱之切,则多半会责之深。鲁迅诗词里许多夫子自道的名句,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等,无不深切地呈现了他兼具侠骨与柔肠的人格和性情。

与鲁迅交往颇多的记者曹聚仁,在其1956年出版的《鲁迅评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鲁迅和弟子孙伏园一次到陕西讲学一个月,得到300元酬金,鲁迅和孙伏园商量:“我们只要够旅费,应该把陕西人的钱,在陕西用掉。”随后,鲁迅得知陕西易俗社经费紧张,就决定将这钱捐出去。西北大学的工友照顾非常周到,鲁迅也决定多给他们一些酬劳,但其中另一位也来讲学的朋友不赞成这样做。鲁迅当朋友面没说话,退而对孙伏园讲:“我顶不赞成他说的‘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的话,他要少给,让他少给好了,我们还是照原议多给。”从这件平凡小事一波三折的细节上,足以看出鲁迅不仅对人对事具有深广的同情心,而且精神上保持洁身自爱的高洁品德。

鲁迅的柔肠百转,还特别表现在他对青年文艺家的扶持及与他们的友谊上。他于1925年发起成立以翻译出版外国文学著作为宗旨的未名社,热情推介韦丛芜、台静农、李霁野、韦素园等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的作品,在文坛传为佳话。萧红、萧军、叶紫、艾芜、徐梵澄等青年作家遇到迷茫和困难,常向心中的偶像鲁迅求教。鲁迅尽管异常繁忙,但还是抽时间与他们通信和会面,为他们的作品写序并帮助出书。萧红、徐梵澄等人的回忆文章,字里行间无不透溢着鲁迅高大形象的亲切与温暖。尤为凸显鲁迅为人诚挚和深情者,当推他与瞿秋白的交往,以及瞿秋白死后鲁迅为祭奠亡友而表现出的超凡绝尘的风仪。

鲁迅与瞿秋白1932年才在上海初次相见,但交谈之下,彼此都相见恨晚。1933年盛夏,瞿秋白编选一册《鲁迅杂感选集》并作长篇序言,第一次对鲁迅及其杂文作出客观、准确、全面的阐述,对鲁迅的创作历程和思想演进轨迹,作出清晰的梳理和精当的分析。鲁迅作为变革时代创建新思想和新艺术范式的一代高才,时有单骑绝尘、知音难觅的孤独和寂寞。他读了序言,大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动、欣喜和快慰。他挥毫写下饱蕴深情又别具境界的联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送给瞿秋白。

1934年年初,瞿秋白奉命离开上海奔赴江西苏区工作,临行前特地到鲁迅家中道别。鲁迅依依难舍,长谈至深夜,坚持留其在家过夜。他执意将床铺让给年轻近20岁的瞿秋白,自己则睡在地板上,以表尊重和惺惺相惜之情。谁料此次惜别竟成永诀。1935年2月,瞿秋白转移香港的途中,在福建长汀被捕,而后慷慨就义。噩耗传到上海,鲁迅悲痛欲绝。他跑到冯雪峰家里激愤地说:“我决定编一本秋白的作品集,作为一个纪念,一个抗议。一个人给杀掉了,作品是不能给杀掉的,也是杀不掉的!”

此时,鲁迅的肺病已经比较严重,离其1936年10月去世仅剩一年多时间。但他以抱病之躯,坚持工作,把瞿秋白的翻译文稿一一整理编选成两大卷近60万字的《海上述林》,以诸夏怀霜社的名义出版。“诸夏”指全国民众,“霜”取瞿秋白原名瞿霜之字,“诸夏怀霜”即寓意全国民众怀念瞿秋白。《海上述林》编妥后,许多印刷厂怕惹麻烦不敢承印。鲁迅找同乡老友、开明书店经理章锡琛帮忙,在美成印刷厂打出纸型,然后托友人内山完造辗转送往日本印制。此书用重磅道林纸精印而成,配有玻璃版插图,以皮革镶书脊,书名烫金,极为精美。

鲁迅晚年居住在上海,高强度不间断写作所得稿费和版税,是其主要经济来源。可以说每一个铜板都是其呕心沥血的结果。《海上述林》不论是编选校对、装帧设计,还是购买纸张、联系印刷,包括广告拟定、推广宣传,全是鲁迅亲力亲为,一手包办。这不仅需要承担不小的经济压力,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心血。对于一位重病缠身且肩负家庭生活重担的文人来说,如此付出意味着什么,鲁迅自然心知肚明,但他却义无反顾,知其不宜为甚或不可为而拼力为之。这种几乎是赔上身家性命、不图回报,只为祭奠一个逝者的奉献,世间几人能够做到?

嗟乎!古有“季札挂剑”之美谈流传青史,今有鲁迅为亡友编书之佳话谱写新篇,其“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深情和厚德,能不令人感佩哉!

北京日报社原编委 李乔

《祭书神文》,是鲁迅先生青年时写的一篇祭祀文字,录自周作人日记所附《柑酒听鹂笔记》,收入《鲁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遗补编》。

祭文有小序、有正文,云:

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曰:

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絪緼兮烛焰赤。钱神醉兮钱奴忙,君独何为兮守残籍?华筵开兮腊酒香,更点点兮夜长。人喧呼兮入醉乡,谁荐君兮一觞。绝交阿堵兮尚剩残书,把酒大呼兮君临我居。缃旗兮芸舆,挈脉望兮驾蠹鱼。寒泉兮菊菹,狂诵《离骚》兮为君娱。君之来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向笔海而啸傲兮,倚文冢以淹留。不妨导脉望而登仙兮,引蠹鱼之来游。俗丁伧父兮为君仇,勿使履阈兮增君羞。若弗听兮止以吴钩,示之《丘》《索》兮棘其喉。令管城脱颖以出兮,使彼惙惙以心忧。宁招书癖兮来诗囚,君为我守兮乐未休。他年芹茂而樨香兮,购异籍以相酬。

祭文实际是一首骚体诗,可见青年鲁迅深受《楚辞》和《文选》的影响。文中含有许多关于书籍文墨的典故,行文既庄严且潇洒,一派读书人气息,可见青年鲁迅的知识储备之厚,古文根底之好,情怀之高洁。祭文中似也含着一点幽默。

近年来,常有研究鲁迅的文章提及这篇祭文,但都没有足够的解说,少数几篇专门介绍这篇祭文的文章,也都是从研究诗歌的角度来谈的。笔者拟换一角度谈谈有关这篇祭文的几个问题。

从一些谈《祭书神文》的文章看,鲁迅好像只是单纯写了此文,而并未亲身祭祀,是为写而写的,甚至有文章说“是戏作的”。我看并不是这样,鲁迅应是亲身祭了神的。

这篇《祭书神文》是一篇实际使用过的祭祀文字。这从小序中可以看出一点端倪:“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曰:……”呈上祭品,念诵祭文,鲁迅确实是祭了神的。但也许有人会怀疑,祭文可能仅是书面文字吧,只写不祭也是有可能的。不错,实际生活中也许存在那种只写不祭的情况,但《祭书神文》不属此类。

读读周遐寿(即周作人)《鲁迅的故家》一书中的有关章节,更可以推断鲁迅确实是亲身祭了书神的。此书的第一部分《百草园》中有一节是《祭书神》,专谈祭书神事的:

旧日记从戊戌年写起,戊己两年的除夕没有什么特别记事,庚子年稍详,文曰:“晴,下午接神,夜拜像,又向诸尊长辞岁,及毕疲甚。饭后祭书神长恩,豫才兄作文祝之,稿存后,又闲谈至十一点钟睡。”

文中所引是周作人自己的日记,是庚子年除夕即公元1901年2月18日那天的。日记中所说的“豫才兄”,即鲁迅。细读这天的日记可以看出,从接神、拜像、辞岁,到祭书神,都是一件一件实际做过的,日记是据实记录的。关于拜像、辞岁二事,《鲁迅的故家》里还有详细的说明。“饭后祭书神长恩”,周作人日记里的这句话,是明明白白的,可以与《祭书神文》小序中的“祀书神长恩”一语互相印证。鲁迅不仅祭了书神,而且祭祀的时间也是严格按照绍兴习俗于除夕之时办的,并不是自己随意定的。况且,祭祀书神者,不只有鲁迅,还有周作人,《祭书神文》小序中说的“会稽戛剑生等”,就包括了周作人。周作人是以祭书神的亲历者的身份写下日记中的那些话的,所以他的话是可信的。

鲁迅祭祀的书神是怎样一个神呢?人民文学版《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祭书神文》注4引明人笔记《致虚阁杂俎》云:“司书鬼曰长恩,除夕呼其名而祭之,鼠不敢啮,蠹鱼不蛀。”可知这个书神名叫长恩,又叫“司书鬼”,其神职是掌司书籍不被鼠啮虫蛀。从“司书鬼”的“鬼”字来看,这个书神似是由某人死后变化而来的,但不知其具体来历。

据笔者查考,《致虚阁杂俎》中这段关于长恩的文字,早在宋元时人欧阳玄所著的谈鬼专书《睽车志》中就有了,这是所见最早的关于长恩的文字。这表明,至晚在宋元时代就已有祭祀长恩的习俗了。明清文献中,除了《致虚阁杂俎》,明人张岱《夜航船》卷十八《荒唐部鬼神》及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六中也有关于书神长恩的记载。《夜航船》与《睽车志》的文字基本相同。《茶余客话》则略有不同,云:“司书有鬼,名曰长恩。除夕呼其名而祭之,则不蠹。见《致虚杂俎》(即《致虚阁杂俎》)。”

长恩是个颇受古代士人青睐的神明。林则徐曾为清代藏书家庄有麟的藏书楼题名为“长恩书室”,庄氏所辑的一套丛书名为《长恩室丛书》,另一清代士人傅以礼的藏书处称为“长恩阁”,其所辑的丛书名为《长恩阁丛书》。

何以称“书鬼”为“书神”

长恩在上引古籍中被称为“司书鬼”,鲁迅却称长恩为“书神”,这一称“鬼”一称“神”,怎样解释呢?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来看。

其一,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鬼与神常常是不分的,“鬼神”常连称为一个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中说到过这种神鬼不分的情况。他在分析中国神话仅有零星遗存的原因时说,“其故殆尤在神鬼之不别”,又云:“天神地祇人鬼,古者虽若有辨,而人鬼亦得为神祇。”又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中国古时天神,地祇,人,鬼,往往淆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鬼有时可以谓之“神”,神有时也可以谓之“鬼”,鬼神杂淆,是中国传统鬼神观的一个特点。所以,长恩既可以谓之“书鬼”,也可以谓之“书神”。鲁迅是知道长恩一向被称为“司书鬼”的,但他也知道“人鬼亦得为神祇”,所以便以“书神”来称长恩。

其二,鬼与神在传统观念中常常不分还只是一种情况,与其并行的另一种情况是,鬼与神在很多时候还是区分的,鬼是鬼,神是神,不能混淆,但有的鬼可以称为“神”。比如,鬼分善恶,善鬼代表善良、美好,恶鬼代表丑陋、凶恶,其中许多善鬼就可被称为“神”。司书鬼是保护书籍的善鬼,所以又可称为“神”。鲁迅之所以没有沿袭古籍里的叫法,称长恩为“书鬼”,除了鬼与神可以互称的原因外,更是由于长恩是善鬼,而鲁迅对这个善鬼又抱有很大的好感。“书神”,实际是鲁迅对长恩的尊称。

也许有人觉得,怎么堂堂大思想家鲁迅先生也祭过神呢?信鬼神总不是一件好事吧。其实这很好理解。鲁迅写《祭书神文》时,才19岁,那时是晚清,祭祀鬼神的风气还很盛,除夕的接神、拜祖先、祭书神等,不过是社会上祭神风气中很小的一部分。鲁迅作为普通人,参加祭神活动,祭祀书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毫不足怪。这是那个时代的风气使然,超越时代倒是奇怪的了。

旧时人们祭神总有一定的功利目的,鲁迅祭书神也是有的。他是希望书神保佑自己的书籍“鼠不敢啮,蠹鱼不蛀”,完好无损。但要说鲁迅真把书籍的安全托付给了书神,当然也不是,鲁迅还是要自己料理和保护藏书的,祭书神不过是他表达愿望的一个形式而已。

鲁迅祭书神与商贾祭财神相比大有区别。祭财神有铜臭味,祭书神则透出清寒和一缕书香。祭文小序说,供品是“寒泉冷华”,即泉水和花束,清寒得很。祭文末尾云:“宁招书癖兮来诗囚,君为我守兮乐未休。他年芹茂而樨香,购异籍以相酬。”以珍异的书籍来酬谢书神,飘溢着书香,体现出鲁迅的书生本色。

《祭书神文》是鲁迅一生中写的唯一一篇祭祀文字,是鲁迅文章中比较特殊的一篇。从这篇文字中,除可看到青年鲁迅的志趣和他古典文学的修养外,还可以体察出鲁迅当时所处时代的民俗文化氛围,以及鲁迅年轻时的一些俗文化观念。这篇祭文对于研究青年时期的鲁迅是颇有价值的。

三、瘦削 荡漾 供品 刺猬 伶俐 萍藻 瞬间 融和 综合 郑重

四、1.饱经风霜 2.囫囵吞枣

3.张冠李戴 4.恍然大悟

七、1.沙地种着西瓜。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应该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3.拉车的感激地说,他家离那儿不远,那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4.示例:下了雪的沙地是我们捕鸟的好地方。

八、1.无情未必真豪杰

3.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中国的脊梁

九、1.臧克家 纪念鲁迅有感 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2.五色的贝壳 危险的经历

3.当时社会的黑暗 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4.骤然 凌乱 陡然起立

十、略。 [点拨]用鲁迅的故事和名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用鲁迅的作品来说明他的艺术成就。这道题的用意在于通过接触、了解鲁迅的作品、故事等来了解鲁迅这个伟大的人物。

十一、1.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2.动作 神态 语言 读书太马虎

3.B4.伯父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十二、1.梦寐以求 受益匪浅 浩如烟海

3.鲁迅小的时候……宝贝一样。

示例:鲁迅小时候,不仅……抄过很多书。

5.这句话说明了鲁迅对书籍的热爱。

十三、思路点拨:①描写雪地的景象;②写选空地,准备工具;③写捕鸟的过程及鸟的活动;④写捕鸟后的感想。 例文略。

2.刺猬 伶俐 厨房 逃窜 骤然 瞬间 投掷 瘦削

5.望 穷 怒 悟 囫 囵 哈 哈

6.(1)外貌描写 (2)心理描写 (3)语言描写

7.(1)我现在记不清伯父的回答了。

(2)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3)闰土心里有很多“希奇”事,这怎能不让我羡慕呢?

(4)因为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伯父得到很多人的爱戴。

二、8.(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2)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中国才有真进步

(3)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9.《呐喊》 《彷徨》

三、10.(1)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故乡》 雪地捕鸟 看瓜刺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见多识广、活泼可爱

(3)美丽 幽雅 有趣 梦境

(二)16.别人睡觉 

17.她担心吵醒鲁迅先生。

18.示例:街上行人开始走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子

19.对鲁迅先生的敬重和爱戴

五、20.思路点拨:写人,首先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因为了解,所以有话可写,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其次,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绝对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写人关键要写出这个人最鲜明的、最与众不同的特点。 例文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