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专辑封面是哪首歌的?

时隔三年,“校长”谭咏麟再次推出自己的新专辑《倾·听》,里面收录了8首他精心挑选的国语歌曲,再由他重新改编用广东话演绎出来,带给歌迷们全新的视听享受。专访中,一直活力满满的谭咏麟表示,音乐创作和生活都要追“新”,人不工作才容易老。

新京报:之前采访李玟的时候,她表示是你的“铁杆粉丝”,到KTV必点你的歌,你知道这件事吗?

谭咏麟:我知道,我们聊过这件事。她是我姐姐女儿的同学,我和我姐姐住的地方都是顶楼,但是不在一栋楼里面,她经常会跑到我姐姐家,从她家往我家看,看我在不在家。这些都是她告诉我的。

新京报:之前经常会写一些鼓励年轻人的话在歌词里,现在还会这样吗?

谭咏麟:要看歌,要看灵感,也要看这首歌是不是适合这样做。

新京报:会关注新生代的歌手吗?

谭咏麟:我一直都关注,在香港或者内地都会看的。年轻人的表达能代表很多大众对社会的观察,所以听他们的创作,我就能感受到他们现在需要什么。

十年前的今天,草蜢发行了第七张粤语专辑《永远爱着您》。如果算上90年的发行《The Best Of Grasshopper》新曲加精选,就是第八张粤语大碟。

专辑封面上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德语的标题,德语的“Grashüpfer”(草蜢),和“Fürimmer Liebe Du”(永远爱着您)。这想必是专辑封面设计师Joel的创意。但是神奇的是,一张有着“德国名”的专辑,里面却没有一首“德国歌”。反倒是“半首”泰国歌手的作品,被当作专辑的主打曲,这首歌就是《永远爱着您》。

为什么说它是“半首”泰国歌呢?因为泰语原曲没有“主歌”部分的旋律,粤语版的“主歌”旋律是编曲人甘志伟以原曲和声框架为灵感创作的曲调,在credits当中也为甘志伟署名了,最初我也是看到了甘志伟和泰国音乐人的署名才一起,才有了本文标题的疑问。

愚以为,有了这一处神来之笔,大大提升了歌曲的耐听程度,毕竟一大段泰语独白听起来实在太过乏味了。甘志伟常常为草蜢编曲,亲自创作的机会不多,但这次即使是在原作基础上“就地取材”的二度创作,也能听出他对原版理解的独到之处。比较可惜的是,原曲已经被独白占掉大部分篇幅,即使可以由甘志伟“续写”,但是留给他施展的空间也不多。终归改编歌不能改完让人完全听不出来原曲的模样。另外,粤语版的吉他Solo也比泰国原版精致许多,录音吉他手是Barry Chung,后来他也常常以创作人身份活跃于乐坛,杨千嬅的《勇》就是他作曲。

原曲续写的案例,最著名的莫过于姜育恒《一个人》。所以说,跟它类似的《永远爱着您》,是、但不完全是“泰国歌”。各位不妨听一下原版,你就知道差距了:

顺便说一下,《永远爱着您》的原唱不是别人,正是Bird Thongchai,人称“泰国鸟叔”。他还有一首《Ku Gad》被草蜢翻唱成了《失恋阵线联盟》。

《永远爱着您》专辑的制作人有两位,分别是杨振龙欧丁玉。从上一张专辑开始,DJ出身的音乐人杨振龙开始加入草蜢的幕后团队,《忘情森巴舞》、《You Are Everything》两首“采样”来的舞池金曲诞生了,这次的《永远爱着你》当中也有许多歌曲是靠杨振龙采样的外国作品,丰富了在快歌上的选择;而欧丁玉的加入,使得专辑融入了贴近乐坛主流的元素,不至于全盘“电音化”。“欧杨”联手给草蜢做的这两张我一直很喜欢。

刚刚提到的甘志伟,在专辑中常常和杨振龙一起位列编曲人的行列,负责帮杨振龙完善DJ采样之余的乐器实录部分。

《永远爱着您》同期也被引进到内陆,难得的是内容方面“一刀未剪”,并且保留了原版封面上德文的“草蜢”。只是换了封面、“标题”上多了一首《又爱又恨》。不变的是,封面照上“苏老板”还是C位。

《又爱又恨》改编自英国电子组合Erasure《Love to Hate You》。上一张的“森巴舞”舞厅味儿太重,封面设计也是很朦胧的感觉。这次主动的曲目不仅有动人情歌《永远爱着您》,还有颇具青春活力气息的《又爱又恨》。从概念上,把草蜢的“人设”更“健康”化了。

专辑中最惊艳的歌,当属草蜢与关淑怡合唱的《So Sad》。原版来自“教皇合唱团”Gregorian的歌曲。堪称香港地区最早在流行音乐中引入新世纪音乐(New Age)的案例,这些音乐放到今天都还是“新世纪”之声,一点儿不过时。“教皇合唱团”也不意外地是一支新世纪音乐团体,由“Enigma”(谜)成员Frank Peterson策划组建,也就是《So Sad》的作者。在Enigma”的音乐中,许多人声合唱的部分也是由“教皇”录制,所以人们常常会把《So Sad》误认为是Enigma”的作品,这也对、也不对

关淑怡绝对算得上草蜢这张专辑的特别嘉宾,除了前卫的《So Sad》,也和蔡一杰深情对唱了一首“欧美情歌金曲”《情深爱更深》

蔡一杰的Solo曲目《撕开我的心》是我个人偏好的一首劲歌,录音室版本分别录了蔡一杰高八度、低八度演唱的版本,并且合成到一起。草蜢06年演唱会上,蔡一杰借这首歌的Solo时间大秀舞技,令我印象深刻

Near》,林忆莲“都市触觉I”里那首《风雨雷电夜》也是她的原唱《Infatuation》。粤语填词人是被誉为“太极”御用填词人的因葵

蔡一智拿出了他自己作曲的《白日梦》。作为草蜢的“创作担当”,蔡一智这次交出了两首词曲包办的作品,《白日梦》是蔡一智Solo,另一首《没缘分的恋人》是三子合唱。前者是我认为蔡一智在草蜢最浪漫的一首作品,杜自持在前奏还小小致敬了一下《旧唱片》,相信铁粉一定听得出来。

而《没缘分的恋人》愣是把草蜢,搞出了Y.M.O的气质。必须要介绍一下的是这首歌编曲人是后来名声在外的C.Y.Kong,当时还用本名江志仁署名。尚未成名的C.Y.Kong,作品已经非常有后面的大家风范了。同专辑中,他还帮草蜢编了《等你想你再亲你》,原曲是一首英文老歌,给我印象不深。

上一张专辑,蔡一杰有大火的Solo歌曲《Lonely》,这张又翻唱了同一位歌手的《回来吧!》,原曲是池田聡《Night》。杨振龙加入制作群后,专辑篇幅慢慢被欧美的舞曲、电音占据,《回来吧!》这样的日系情歌少了,但也精致了很多。不得不说,这类歌包括上面《白日梦》,还得杜自持这种乐手出身的编曲人操刀才对味儿。

专辑中改编歌的比重占到了70%,10首歌只有3首原创曲。抛去蔡一智的两首作品,另一首《心中的你》李迪文(Dick Lee)作曲。突然发现这几天谈论的话题从1992跨越到1997,竟然都绕不开这个名字。不知道他当时是因为何种契机与草蜢合作,交出了这样一首诚意满满的“钢琴小品”,短短三分钟左右的歌,把草蜢对粉丝的感激之情都涵盖其中。

《心中的你》编曲和钢琴演奏,都是“太极”的成员唐奕聪。我大胆猜测,草蜢与Dick Lee的合作与Gary牵线有关,印象中这是草蜢唯一一次和Dick Lee合作。而“太极”的另一位成员邓建明,还帮草蜢录了专辑中大多数歌曲的吉他伴奏。果然是流水的港乐、铁打的太极。

1992年,香港地区的黑胶生产线陆陆续续停产,《永远爱着您》也成为了这一“绝版年份”的产物之一,所以原年的黑胶唱片非常贵,且少。好在环球前两年复刻了ARS,让许多买不起首版的乐迷,有了买到这张黑胶的机会。

苏老板在专辑封面占了C位,N多年后,草蜢宣告复出的“我们的演唱会”现场,恰逢苏志威与刘小慧结婚七周年纪念日,苏志威特别借前奏的独白部分向妻子告白。成为了草蜢演唱会上经典的感动瞬间。来吧,干了这把三十年前的狗粮。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儿吧,下课。如果对专辑有兴趣不妨听听全碟,下面已按CD顺序贴出全碟试听链接。

关于他的故事,差不多都在这里了

Jarvis Cocker 成名于九十年代。这位现年 56 岁的时髦男人,凌乱的头发总是随意搭在额头上,架着的眼镜永远不会在舞动时被落下。他身形纤长,独具一格的扭胯舞和在台上曼妙的身姿,往空中随意笃定的一指,数十年如此。在英国,他是一位重要的文化指标性人物,他为 Wes Anderson 电影配乐,为 Aphex Twin 导演 MV,策划伦敦 Meltdown 音乐节,在 BBC 6 主持音乐节目“Jarvis Cocker 的周日服务”等等。

接下来,让我们用十个关键词认识这位集无限才华于一身的摇滚大叔。

Pulp 是最有名的英伦摇滚乐队之一。它与 Oasis、Blur 一起被中国乐迷亲切地称为“浆粥糊”。再加上Suede,他们被称为英伦摇滚四大乐队。

不过在 1978 年,15 岁的 Jarvis 在无聊的经济课堂上创建 Pulp 乐队时,未曾料想到他们将默默无闻将近十二年。这支来自英国城市谢菲尔德的乐队在八十年代一直在地下音乐场景挣扎。他们在 1988 年前往伦敦发展。直到 1994 年大厂牌 Island Records 发行了他们的第四张专辑《他的和她的》(His ‘ N’ Hers),职业生涯才有了突破。这张专辑获得英国专辑排行榜第九名。Pulp 终于成名。

2001 年,乐队推出专辑《我们爱生活》(We Love Life)。这两张专辑都无法达到 1995 年的商业成功。Pulp 自 2001 年暂停活动时间长达十年。这一时期 Jarvis 参与了一系列音乐和电影项目,并在 2006 年发行了个人专辑《Jarvis》。之后,乐队在 2011 年重组,并持续活动到 2013 年。

《我们爱生活》专辑封面

在成名前,蛰伏已久的 Pulp 从后朋到舞曲通通试个遍。乐队成名后的风格杂糅,尝试过华丽摇滚、迪斯科、新浪潮、酸浩室、欧洲流行和英国独立摇滚等。

1995 年,“英伦摇滚之争”战火熊熊燃烧。这场斗争指的是 Blur 和 Oasis 两大乐队之间的排行榜拉锯战。媒体有意推波助澜,不可避免地激起乐队间的敌意,事情逐步演化为与阶级地域分裂相关的争论。Blur 被认为代表了英国南部中产阶级文化,而 Oasis 被认为代表了北部工薪阶级。最终 Blur 的单曲销量打败 Oasis。NME 杂志强调,“这场人为斗争结束之后,英伦摇滚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Pulp 在九十年代赶上英伦摇滚的高光时刻。他们在鼎盛时期的音乐风格主要为受迪斯科影响的流行摇滚,加上精准刻画英国年轻人文化感情生活以及社会议题的幽默尖锐的歌词,因此收获了一群特定的乐迷。

不过 Jarvis 在 2007 年曾说,他讨厌“英伦摇滚”这个说法,并且从不认为 Pulp 是它的一部分。他认为英伦摇滚的很多部分是对六十年代这种音乐的一种复兴,这个类别并没有诞生很多有趣的音乐。

2006 年后,Jarvis 推出的五张专辑广泛涉猎华丽摇滚、民谣、后朋、舞曲等风格。Jarvis 最令人羡慕的风格,恐怕就是他永不停止折腾的劲头。

1985 年,22 岁的 Jarvis 想通过扮演蜘蛛侠惊艳某个女孩,却不慎从窗户掉下来,摔断了一边的手腕、脚踝和骨盆。经历了数月的轮椅生活,他不仅从这次意外中生存下来,甚至因此感到更无畏一点。之后,他进入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读书。

1995 年,也就是“英伦摇滚之争”这一年,Pulp 另辟蹊径,推出专辑《不同阶级》,主打歌《普通人》,是一首献给普通人的无产阶级颂歌:在圣马丁艺术学院学过雕塑,来自希腊的上流社会女孩让普通出身的男孩带她见识穷人的生活,仅仅因为好奇。于是,Jarvis Cocker 高亢大声地唱,“普通人嘲笑你做的蠢事,因为你觉得贫穷是一种酷。”Pulp 点出的,是至今在英国社会仍然突出的社会问题——阶级分裂。

专辑封面是一场真实婚礼的照片。Pulp 通过摄影师询问新婚夫妇是否可以用他们的照片制作封面。Pulp 成员的黑白色人形纸板随意前后散落站立在幸福的家庭成员中,日光之下,他们是普通生活的观察者、参与者与述说者。专辑背面写着:“我们不想要麻烦,我们只想要有权不一样。仅此而已。”

Jarvis在创作这张专辑时灵感爆发,在 48 小时内写了十二首歌中的八首歌。截止至 2019 年,它的销量在英国达到一百三十二万。

1996 年,《不同阶级》获得全英音乐奖(BRIT Awards)最佳专辑提名。在这一年的颁奖礼上,Jarvis 制造了备受争议的一幕——入侵 Michael Jackson 的舞台,抗议他的救世主形象。

当时 Michael Jackson 和一众儿童合唱团团员正在演唱《地球之歌》(Earth Song)。当他搭乘升降机被升到半空演唱时,Jarvis 从侧面走到舞台正前方,疑惑地看了看在半空中依然热烈演唱的Michael Jackson,随后弯腰将屁股朝向观众并挥了挥手,仿佛在放屁。一位面容惊慌的舞台演员试图捕捉他,灵活的Jarvis一路狂离开了。此时 Michael Jackson 刚好在升降台上演一跺脚。

Jarvis随后被逮捕,并在警局待到凌晨三点,据说是由于他在过程中“袭击了一些孩子”,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他没有被起诉。Michael Jackson 对此感到“恶心、难过、震惊、沮丧、被欺骗以及愤怒。”因为英国小报的大肆报道,Jarvis 一夜之间闻名全国。Brian Eno 认为这个有趣的举动刺破了 Michael Jackson 的自大形象,Oasis 的 Noel

Jarvis 在 2009 年接受 Spin 采访时说,这种十五秒内得来的名气,瞬间掩盖了他过去十五年来积攒的价值。这件事多少也影响了 Pulp 的后续发展。他之所以抗议,“当有人将他自己打造成救世主时,这违背了艺术的精神本质。你并不是一个超越人类的存在,接受来自神的旨意,传递信息给世界。你只是发自内心而已。”

Selway。他一开始只是为电影里的圣诞舞会写了歌,后获邀参与演出。他愿意参演是为了让继子、侄子和侄女开心,这让他成为最棒的叔叔。在白雪纷飞的豪华宫殿里,Jarvis 坚持穿自己在巴黎买的华丽摇滚服装,上半身内空再搭一件黑色流苏毛外套,下半身一条黑色紧身皮裤,狂野的演出令魔法世界的观众陷入疯狂。

2011 年,英国著名出版社费伯与费伯(Faber & Faber)聘请 Jarvis 做他们的特约编辑,帮助扩充音乐书籍出版,并在 2012 年出版了 Jarvis 的歌词书《母亲,兄弟,恋人:歌词精选》(Mother, Brother, Lover: Selected Lyrics)。作为一个作词者,Jarvis 非常善于在歌词中用几个场景交代清晰故事线,设置细枝末节。这使 Jarvis 在创作性/色情主题的歌曲上得心应手。他的文字与呻吟,忠于欲望,模糊道德,惊险暧昧。

Jarvis 喜欢用性做隐喻。在 1998 年的名曲《这是硬核》里,他用露骨的歌词描绘床上互动。他在 2012 年告诉 Q 杂志,这是一首关于名气的歌,他以前巡演时看挺多 A 片,后来发现这些演员在一年后的作品里通常会失去眼里的光芒。这让他联想到在娱乐行业里的工作。这是一首破灭幻想的歌曲,Jarvis 唱出了这个阶段自己尽管得到长期以来渴求的名气,却不能适应的痛苦。

Jarvis 的舞台表演在乐迷心中是性感的化身,他毫不吝啬在舞台上绽放妖娆的身姿。他曾在 2009 年捐出穿过并洗过的内裤参加慈善拍卖,拍出的价格是女歌手 Fergie 的两倍。

Happened),随后毅然前往伦敦发展。导演Florian Habicht采访了住在谢菲尔德这座城市里的普通人,包括一位街头的奶奶、报刊亭里的爷爷、患有精神病的年轻人等。经年累月,谢菲尔德的人们对Pulp有着特殊的情感。

尽管Jarvis 写出了许多冲破道德桎梏的不羁歌曲,但他却是名副其实的“妇女之友”。他从小和妈妈、一个姐妹一起生活,因此比较了解女人。

2017年,Jarvis 推出专辑《29 号房间》(Room 29),第三首歌名为《催泪弹》(Tearjerker),在坂本龙一优美的钢琴伴奏下,Jarvis 动情地描绘了一个在酒店和别人鬼混,不去机场接女友的男人。坂本龙一还来不及弹,Jarvis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发声,“你真是个混蛋,你总能把人弄哭”,并精彩点评,“你不需要女友,你需要的是一个社工。”而且这位负心汉在第十三首歌的时候又杀回来,一曲《催泪弹归来》(Tearjerker Returns)忧郁克制,坂本龙一的纯钢琴演奏余韵绵绵。

在《你最近见她了吗?》(Have You Seen Her Lately?)里,Jarvis 对被爱情折磨的女孩好言相劝,“今晚别去看他,他已经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另一首歌《别让他浪费你的时间》(Don’t Let Him Waste Your Time)的歌词和名字一样直白。

Jarvis 不愧是贴心的“妇女之友”。在各大音乐 app 上,辗转反侧的人们在 Jarvis 这些醒世歌的留言板下,纷纷写下心情往事。

Jarvis 称这个乐队为“后录音乐队”,在每一场现场演出后,他们再回听录音完善歌曲制作。2019 年 6 月,他们在西班牙伊维萨岛的一个洞穴里演出。起因是 Jarvis 读了《洞穴里的心智:意识与艺术的起源》这本书,产生了创作《我必须进化吗?》(Must I Evolve?)的灵感。这首歌呼唤人们逃离现代生活的陷阱,拥抱原始的狂欢。

另一首歌《彻夜浩室乐》(House Music All Night Long)灵感来自两年前一个独处的夜晚。Jarvis 当时被困在了伦敦家中,为了摆脱对去音乐节狂欢的朋友的嫉妒,他创作了这首轻快的合成器舞曲。“迷失在卧室地上,漂浮在室内装饰中”。它很契合欧洲因疫情隔离而被困家中的粉丝心境。

一年前,Jarvis 还在这首歌的现场第一次尝试了“跳水”(乐手在演唱完歌曲以后,从台上跳到观众中,这时观众会共同举起手把乐手接住)。在疫情发生之后,他对 Spin 的记者说,“在隔离前才发现人肉冲浪真的很讽刺,因为现在已经不可能了。”他也很庆幸自己尝试了这种现场录音制作专辑的方法,因为接下来距离现场演出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

Jarvis Cocker,一个享受站在聚光灯下的出世者,一个拒绝循规蹈矩的入世者,也许正是这种矛盾与平衡令他活跃了数十载。

你最喜欢贾叔的哪首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p3专辑封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