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武汉发生疫情的海鲜市场在哪里期间想卖海鲜可以吗

2020年,是海产业的灾年,尽管一再证明各项检测指标都是阴性,但海产人依然成为受损失最严重的群体。

2020年是海产人的灾年,更是大连海鲜的灾年。

从年初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爆发疫情,到后来的北京新发地海鲜案板检测出新冠病毒,再到厦门和大连海关相继在进口厄瓜多尔白虾外包装上查出新冠病毒,每一步,大连海鲜都受到牵连。

直到7月22日大连湾爆发新冠疫情,大连海鲜人面临的困境一步步逼到了家门口……

尽管一再证明各项检测指标都是阴性,但是,他们依然成为受损失最大的一个经营群体。

大连湾下令封闭的时候,耿春明的心咯噔了一下:“我的工厂就在大连湾高速公路入口处,属于大连湾地界。”

耿春明是大连阳光鲜水产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工厂在大连湾边上,与工厂一路之隔的对面,就是开放的,阳光鲜正好被封在了里面。“原料和成品都在里面。”

阳光鲜的业务以水产出口加工为主,主要面向日本和韩国市场,出口鱼片、裹粉牡蛎、鱿鱼等,一个月的出口量大约有4个集装箱。

按照合同约定,8月2日,就有一批货等待装箱出口,海外的客户天天来电话问,什么时候能复工?

可是,一场疫情,一切都泡汤了。耿春明急得团团转。因为大连湾封闭,区内企业只能停工停产。“我一天的成本就要消耗3万元。”

郭伟是雅典娜水产公司的总经理,她的工厂在庄河,但是雅典娜有1500吨的进口原料被封在大连湾的冷库里。“原料占用了大笔资金,庄河的工厂无料加工,海外的客户却一直在催货。”客户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的,大连发生疫情后,客户特意让郭伟的公司汇报一下疫情期间的生产是如何管理的。为了保证按时给客户交货,郭伟又筹备了新的货源,重新进口原料,“但是,重新进口也有风险,进口原料报关检测加强了,等待入关的时间很长,也担心原料商等不起不再供货。”

智慧渔业是长海县的企业,专注虾夷扇贝加工,也有原料封在大连湾,“大概有两三千吨吧。”智慧渔业董事长王黎明说,没办法,这是天灾,只能等待解封再做筹划。

韩国客户给王黎明开的信用证是到8月12日,得知疫情封区,客户问8月下旬如何,王黎明回答说不确定,这个合作了多年的老客户又把信用证延期到了9月中旬,给了他更多的时间。

大连湾是水产冷库最为集中的地区,仅保税港内的储量就有大约20万吨,整个大连湾地区的冷库储量据说不下50万吨。这里是中国主要的水产冷库集中地和水产企业加工地,被封存在里面的不仅有等待流转的货物,还有人和资金。

水产加工业是资金和人力都相对密集的产业,疫情带来的损失,难以估算。

市场被拒,检测费高  

于曙滨是大连佳海食品公司董事长、大连裙带菜海带菜协会秘书长。7月24日,佳海有10吨的裙带菜打算装车,发往哈尔滨,这时公司接到了客户的电话,告诉他这批货不能发了,当地市场管理部门已经下了通知,凡是大连来的海产品一律拒收。

自大连疫情发生以来,已有郑州、西安、长春等10多个城市或以政府名义下达通知,或以市场名义下达通知,禁止大连来的海产品进入市场。大连海鲜被迫下架。

丽日渔舫(大连)食品有限公司专门为国内餐饮渠道供应海鲜半成品或成品,公司总经理张丹说,大连曝出疫情的第二天,他们的产品就在多家餐饮连锁渠道被下架了。在山东拥有400多家店的一家西餐连锁公司原来采购他们6个产品,近日却告知只能采购一个产品,因为只有这个产品不在大连生产。

张丹担心的,不仅是自己的企业蒙受损失,还担心大连海鲜多年来培育的市场会因为疫情周期的影响付之东流。

大连海鲜在国内高级餐饮市场享有很高的地位,疫情发生后,很多餐饮企业受到影响,上座率严重下降,更有统计数字说上半年国内有4成以上的餐饮业关闭,这些已经对大连海鲜业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次疫情,影响更加直接了。”张丹说。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仍有一些城市对大连海鲜采取一如既往的欢迎,“武汉和北京的市场、餐饮渠道,并没有要求大连海鲜下架。”大连海鲜界人士分析说,这是因为他们经历过疫情,更理性,更客观。不像有些城市,完全不分青红皂白,凡是看到大连海鲜字样,就一律拒绝。

少数渠道表示继续接收大连海鲜,他们不想放过这仅存的市场机会。阳光鲜每天都要采集大量的外包装、小包装和产品的样本快递到北京去做检测,员工更是频繁进行检测,保证每一个从大连发出去的批次都有检测报告。只是检测的费用惊人,而且耗费的精力惊人。

大家不解的是,无论是企业自己掏腰包做检测,还是官方免费给做的检测,他们所有产品以及外包装的检测都是阴性,仍有一些外埠市场拒接。看来,市场有时候不相信科学检测,只相信感觉。

电商渠道,遭遇冬天  

电商成为疫情发生以来为数不多的不降反增的领域。大连海鲜企业中,凡是提前在电商领域布局的,都多少收获到了一点儿希望。

但是,大连发生了疫情,情况便瞬间急转直下了。

京东中国特产大连馆的大连海鲜是主打产品,此前通过直播带货的努力,网上订阅量增长很快,但是大连发生疫情后,很多客户发起了退货程序。“北京疫情发生时,货送不进去,大连疫情发生时,又送不出,真是急死人。”京东中国特产大连馆负责人表示,所有的退货都无理由执行到位了,“也能理解用户的担忧”。

智慧渔业也是在近几年布局电商渠道,网上的销售正逐日增加,董事长王黎明甚至发出了应该更早布局国内电商渠道的感慨。但是,大连疫情发生后,他们也遭遇了退货打击。王黎明说,原来智慧渔业只有10%的份额走线上渠道,疫情发生后,线上业务增长很快,本想今年可以实现25%的份额从线上走,但是现在看来也不乐观。

大连美渔坊食品直接进驻京东仓,网上销售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现在我都不敢看销售数据了,惨不忍睹。”副总经理曾祥旭坦言,电商渠道的销量至少下滑了80%。

“最近有客户找我要货,提出要去年生产的,今年5月生产的都不行。”曾祥旭非常无奈,他说,公司生产一切规范操作,车间紫外线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做得非常规范,产品和外包装检测全部阴性,但是客户根本不听解释。

每一次入京东仓的商品都要经过核酸检测,产品加外包装,甚至是内包装,曾祥旭说一个月要入四次仓,仅检测费就很多,根本别指望实现销售利润。“这时,线上的东西看着像白送一样。”

这是大连海鲜的灾年。很多海鲜人如是说。

从年初的武汉疫情开始,海鲜一直在风口浪尖上。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北京新发地市场、厄瓜多尔南美白虾,一桩桩与新冠病毒有关的事件,都跟海鲜扯上了关系。海鲜人不懂,为什么海鲜没有肺,却逃不出新冠肺炎的牵连?

随着消费升级,海鲜产品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占比越来越大。像郑州这样的内陆城市,海鲜市场大得惊人。市场人士说,过去,人们吃海鲜是奢侈,现在是时尚。在内陆一些城市的餐饮业,海鲜的占比竟然高达50%。

在海鲜领域,大连有着特殊的优势,一是大连北纬39°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大连地产海鲜拥有独特的味道和口感,长期占据消费市场的顶端,在高端餐饮连锁机构成为客人必点的硬菜;二是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的大连海鲜加工业,在国内长期占据头把交椅。

但是,一场疫情,瞬间将大连海鲜打回原形。

8月初,大连本地海鲜摊位也是空空荡荡,摊主无聊的追起了网剧。

不仅国内一些城市下架了大连海鲜,在大连本地,海鲜摊位也是空空荡荡,门可罗雀。

一方面因为冷库被封,无海鲜可卖,另一方面,一向离不开海鲜的本地人也开始对吃海鲜持克制态度。

大连海鲜人普遍认为,出问题的冷库不能代表大连海鲜的全部,也不该牵连大连海鲜多年创下的口碑。“我们做一个品牌不容易,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市场地位。大连海鲜的地位,是餐桌上吃出来的。”

他们最担心的是,大连海鲜的被下架,会让他们丢掉上下游客户,被竞争对手挤出市场。“迟迟不能交货,海外客户能不能继续等待?国内市场下架时间一长,会不会被国内其他城市的资源取代?”

于曙滨做了27年的水产出口贸易。他说,大连的水产加工水平是一流的,这不仅体现在加工工艺和产品标准上,做食品加工的都知道,食品工厂有标准化认证要求,流程非常严格。

“我们工厂每天上班前要进行全方位的消杀,确保在无菌环境下操作,下班后还要进行全面消杀。消杀的部位不仅包括机器、操作台面,甚至下水管道都要扒开消毒。要达到出口产品的质量要求,每个环节都要符合国际标准。”只要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别说新冠病毒,一切有害微生物都难以存活。

仅仅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大连海鲜很难被彻底取代,无论是加工产品还是本地产品。有些品种如虾夷扇贝、裙带菜等,属于大连地理标志产品,被取代的可能性很小。

尽管如此,大连海鲜还是受到了疫情的无情打击。国内多地市场谈大连海鲜色变,给大连海鲜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据统计,大连海鲜年产值可达千亿级,仅规模以上的海鲜企业就达五六百家,有多家企业在国内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是国内领导型企业。他们依赖一个共同的品牌就是大连海鲜。

为了维护大连海鲜品牌,这段时间,他们积极配合各种检测,人员、办公场所、工厂车间、内外环境、产品、内外包装等等,随时可以拿出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用最诚恳的做法,给外界一个诚信的形象。

在8月8日的大连疫情防控第34次发布会上,大连湾街道所在地大连市甘井子区区长郭云峰透露,已经对全区264个冷库采集了食品、包装盒环境样本2369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意味着大连海鲜没有被感染新冠病毒,但是下架的通知并没有因此而取消。

随着人力成本等要素成本的增加,大连海鲜加工业这些年本已出现了外流的趋势,很多人考虑将工厂转移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更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有人担心,此次打击恐怕将加快海鲜加工产业的外迁脚步。

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大连市消费指导促进会的相关负责人这些天马不停蹄地在海鲜企业中走访调研,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希望能做些工作。

问题分析:您好,您的问题回复如下: 离婚后孩子改姓是可以的。法律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后,其姓名是经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变更,也应由父母双方协商一致。父母离婚,任何一方无权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 如需法律帮助,可点击头像联系房律师,提供专业法律咨询、诉讼服务。

问题分析:你好,可以报警,由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问题分析:你好,一、劳动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若需法律帮助,帮你分析下如何解决

  • “回答很详细,也很耐心,以后要是有需要的话,我还会咨询的,非常感谢”

  感谢医护人员的负重前行,新疆必胜,大连必胜。

  北京疫情刚刚控制,又一城出现反扑!

  在此之前,新疆一直都是一块净土。新增持续148天都为零。

  但从7月15日开始,新疆疫情反扑。新增1例无症状患者。

  16日:新增1例确诊。

  17日:新增16例确诊。

  事态紧急,不容乐观。

  作为省会的乌鲁木齐,立刻拉响警报。

  7月18日零时,这座4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进入“战时状态”。

  所有居民都禁止出入小区。 

  给大家看看乌鲁木齐,在封锁前后的对比。

  7月17号,城内街道,车水马龙。

  但在第二天,街道车辆全无。

  小区、游乐场等公共设施,每日进行无死角清洁。 

  与此同时,几百万居民全部被禁足在家。

  居民不能随意离开。

  “你若不跑,岁月静好。”

  有乌鲁木齐的网友更新抖音。

  “封城第12天,只能通过窗户透透气。”

  疫情反扑之后,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

  空空荡荡的街道,警车循环播放抗疫口号。

  “戴好口罩你最帅。”

  “塔城人民不容易,天天坚持会胜利!”

  有一个大爷,是外地人。

  本想着新疆风景好,计划来旅游12天。

  结果赶上疫情反扑。12天的旅游时间,有9天都是在酒店隔离。

  坦白说,新疆疫情真是令人担忧。

  反扑后,新增呈直线上涨。

  仅30号一天时间,就有112例新增确诊。

  新疆,大家曾认为感染风险最低的地方,现在,疫情告急。

  7月27日,大连疫情通报,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累计本土64例。

  而在反扑之前,大连已经连续100多天没有出现确诊。

  警报拉响,大连进入战时状态。600万人全力抗疫。 

  农贸市场、海鲜摊位都已关门。

  电影院、图书馆、酒吧、网吧等大部分服务场所,也暂停营业。

  并给出通告:近期如无必要,不要离开大连!

  有个小伙子经历特别“传奇”。

  几个月前,他由于坐错火车,意外到达武汉。

  那期间,武汉正值封城。

  后来,他成为志愿者,在武汉一线抗疫。

  两个月后,武汉终于解封。

  小伙回到了老家大连。

  但不料,又赶上大连疫情反扑!

  曾误入武汉的小伙子,又再次奔赴一线抗疫。真是比电影还传奇。 

  现在,大连疫情同样不容轻视。

  官方通报,在现有确诊病例中,有36例确诊,居然来自于同一家公司。大连凯洋海鲜公司。

  武汉疫情是在华南海鲜市场爆发。

  北京疫情反扑也跟海鲜有关。

  大连疫情这次又跟海鲜公司挂钩。

  这使人怀疑,海鲜市场会不会是疫情反扑的源头?

  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表示:可能跟海产品加工、销售有关。

  还有一个糟糕的消息。

  大连疫情已经传5地9城。

  这5个地区,都有来自大连的输入病例。

  几个月前,我们总担心疫情会不会反扑。

  而今,新疆、大连,新冠病毒正卷土重来。

  疫情反扑,说到底,最苦的还是前线医务人员。

  7月18日,武汉核酸检测医疗队,率军驰援新疆。

  都携带上了最优良的防疫设备。

  辽宁、湖南、重庆等多地医院,也陆续援助新疆。

  大连也是重点“援助对象”。

  来自各地的医务志愿者,一队接着一队。

  在辽宁,有一个医护志愿者本来计划近期结婚。

  北京反扑时,他选择奔赴一线。

  这一次,新疆疫情反扑。

  他再次选择奔赴前线。婚礼继续延期。

  可能你会觉得,现在医疗资源充沛,抗疫不再艰难。

  因为现在是大暑气节。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

  穿防护服进行在户外工作,简直要命。

  在大连检验站点,市民都穿着短袖。

  但医务人员却全身包裹,连个眼睛都没有露出来。密不透风。

  隔着屏幕都感觉到那种闷热啊。

  解开防护服的袖子,汗水“哗哗哗”往下流。

  在新疆,有人拍下这样一幕。

  防疫医务人员每走一步,地上就有“几滴水”。

  原因是汗水已经渗透防护服,往下滴。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穿防护服究竟有多难受。

  《好久不见,武汉》纪录片的导演,曾试穿过防护服。

  天气也没有现在热。

  但只是刚穿上去的片刻,导演就惊叫,“好热,非常热!”

  接着,他试着做几个动作。绕着室内走了一小圈。

  然后,眉头紧锁,叫苦不迭。

  “真的就像在蒸桑拿。”

  室内试穿,尚且都难以承受。

  大夏天穿着防护服去一线抗疫,岂不得热晕?

  事实上,在新疆、大连,真有不少一线医务人员闷晕过去。

  新疆三伏天,一位抗疫工作者身穿防护服,瘫倒在地。

  另一位医护急忙解开他的防护服。

  并将其拖到阴凉处。

  同样的情况,在大连也常有发生。

  甚至有医务人员被送往医院急治。

  新疆疫情反扑后,前线医务人员逐一排查。

  仅3天时间,就完成了天山区的核酸检测。

  而天山区的人口是,105万。

  光辉战绩的背后,藏着无数医务人员的血与汗。

  7月26日,仅一天时间,大连市就核酸检测125万人。

  大部分都是在户外进行。

  接近30度的高温。

  待核查队伍浩浩荡荡。

  但一线医务人员全副武装,不间断进行工作。

  那场面,看着令人心疼。

  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济世救人,不负使命,为国为民······这世界所有美好的词汇,都配得上中国抗疫医务人员。

  因为有他们,中国能以最快的速度,解救武汉,平息疫情。

  而今疫情卷土重来。

  还是那群无名英雄挺身而出。解大连之急,救新疆于水火。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中国抗疫医务人员,没有辜负这句承诺!

  有你们,新疆必胜,大连必胜。

  有你们,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作者:卓绝,95后的年龄,85后的经历,75后的觉悟。一个有六块腹肌,也有一腔才华的文字工作者。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公号钱某某,ID:qianmoumou2018,这是一个50万年轻人的认知成长地,不矫情,有见地,字字带劲,句句犀利,陪伴你迅猛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惠州发现1例无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