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芙立 娜帕里勇勇在新疆叫什么

耶里夏丽开业近二十年,十几家分店遍布上海各大热门商场。稍有留意新疆菜的顾客,都会知道耶里夏丽的存在,它已经成为人们评判新疆菜馆水平高低的参照系。

耶里夏丽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娜帕里勇这道甜品推向大众的视野。它洁白精致,口味细腻甜美,与新疆食物的粗犷相差甚远,顾客们不禁猜测它的身世。其实娜帕里勇非常年轻,2010年才首次出现于上海世博会,是耶里夏丽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馆交流的结果。后来,耶里夏丽成功拿到配方,调整了奶油、糖分的比例,将其口味与卖相调整至尚佳,自此娜帕里勇便迅速成为明星菜品。后来,离开耶里夏丽的糕点师将它带到别处,渐渐开枝散叶,现已成为上海新疆餐厅的标配,且每家餐厅非常默契地定价为6元一块。随着塔哈尔等连锁品牌的扩张,娜帕里勇被带到北京等城市,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成为新疆的代表甜品。它由数层酥皮堆叠而成,中间夹着奶油状馅心,酥皮带点韧劲,整体依然柔软,入口即化,最难得的是口感非常清爽,几块下口仍不觉甜腻,到店一定要品尝。

耶里夏丽标志性的羊肉串坚持不涨价,十几年来都只卖3.5元一串,品质却也不见下滑,因而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人们都喜爱有加,店门口还设专卖窗口,供打包带走,排队等号的顾客往往忍不住点几串解馋。不过,羊肉串似乎是形式上的感恩菜式,其它菜的份量在逐渐变少。比如人们印象中满盆的大盘鸡,都是吃到一半才会加入裤带面,而耶里夏丽在装盘时就用裤带面垫底,看起来很多,实则份量一般。

总的来说,耶里夏丽的菜品没有明显的缺点。它运营成熟,品控有保障,几乎随便点都不会踩雷;也正因为是大众连锁店,人气火爆,制作自然不甚精细,出品口味不至于好到成为众人口中新疆菜标杆的程度。但如果仅想偶尔换换口味或就近解决正餐,耶里夏丽是最佳选择之一,毕竟它到处都有。

每家店人气都很旺,饭点可能要排队半小时左右。服务比较灵活,分店有条件的话会临时开放露天位,供不愿排队的客人选择。不过风大的座位菜也更容易放凉,继而影响口味,因此选座前建议留意周围环境。门口等位区还会提供免费饮品,服务员和后厨响应速度也不错,上菜不会很慢。

每晚七点半到到八点之间,有三次新疆舞蹈表演,每次表演三分钟左右。如果你在吃饭过程中灯光突然灭了,那不是停电,是在提醒你暂时把目光投向舞台,表演即将开始了。

检这并不是一篇美食攻略

接上回说,文化的影响是整体的,伊宁大概是全疆甜点店密度最高的地区(我瞎猜的),俄罗斯族,塔塔尔族和维吾尔族都热爱甜食,走在大街上抬眼就能看到蛋糕店,像新华东路这种中心地带,随便一数就有7、8家。

我喜欢伊宁少数民族开的各种蛋糕店,他们采用传统方法,做来的糕点都是真材实料,虽然有些非常甜,但只要你会选,总能找到符合口味的点心。

最喜欢的,是塔塔尔的千层蛋糕和维吾尔的娜帕里勇。

英文其实就是napoleon,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著名甜点“拿破仑”,虽然这不是什么新疆传统糕点,但这种爱国主义色彩浓重的前苏联标志性甜品由丝绸之路从乌兹别克斯坦传入新疆,到了伊犁,就成了加了核桃仁的改良版千层。满满的黄油+奶油的娜帕里勇,细软的夹心像奶油一样融化,中间的酥皮带点韧劲,一口咬下去夹着核桃仁慢慢嚼,内心真是涌起无限的满足感,就算吃一口长一斤也无法阻止我。

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也是一点都不甜,咬上第一口甚至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心里想着这玩意热量太高,剩下的明天继续,然后手就不听使唤,一直不停的往嘴里送,内心的呼喊就变成了:啊,好好吃,怎么这么香,啊越吃越香,再然后,一块千层就不见了。

这个杏子酱面包也是偶然发现的,来自俄罗斯蛋糕坊,不像内地给你放点超市风格的各种增稠剂甜味剂堆积起来的所谓果酱,这个是能吃出杏子肉的拉丝的纯正杏子酱,面包粗糙的口感也令我高兴,一直不喜欢那些细腻丝滑的精致感,吃了第一口就马上返回去又买了五个!

伊宁的糕点种类实在繁多,根本记不住名字,价格又实在便宜,大部分都是按公斤售卖的。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糕点总能引发你内心深处对于甜食的渴望,恨不得每一种都买回去尝尝。

巴克拉瓦 baklava,非常适合外出游玩携带!小小的一块满满的核桃仁

新疆特色的刨冰酸奶哪里都有,而伊犁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牛奶尤其香浓,做出来的刨冰酸奶也就尤其好吃。

炎炎夏日,走在街上,脑子以及全身都极度渴望的,永远是这酸酸甜甜奶香浓郁有嚼劲带着冰碴儿的刨冰酸奶。

来了伊宁,当然要开启每天一杯冰淇淋的美好生活。伊宁的手工冰淇淋,用鸡蛋、牛奶、糖制成,虽然到处可见,可并不是随便一家都好吃的,自从伊兹海尔成了网红店,味道越来越打折扣,六星街开了一家古兰丹姆,永远人满为患,吃了一次,普普通通。常吃这一家位于汉人街巴扎对面,赶超5年前伊兹海尔的奶香味,一跃成为我心中伊宁最好吃的冰淇淋! 并且一杯5块钱,3个球!

黎光街二巷的俄罗斯小木屋餐吧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关门了,再也喝不到亚历山大弟弟酿制的水果卡瓦斯了,当初为了喝这回味无穷的卡瓦斯,我能一周跑到黎光街三次,喝一杯再带走两瓶。

现在的六星街打造成了俄罗斯风情区,开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餐厅,当然也有俄罗斯餐厅了,卡瓦斯远没有小木屋餐吧的好喝,种类也只有一种,不过味道倒也能接受,只是我再也喝不到杏子卡瓦斯了。

马奶子,是以新鲜的马奶为原料,利用天然发酵剂和传统发酵技术制成的一种饮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

马奶子只有夏天才有,需要冷藏储存,放久了会变味,也不好运输,于是每年夏天回伊犁就盼着这口,几乎成为我的夏日口粮。这玩意因为有一种独特的发酵酸味导致我认识的所有内地人都喝不来,甚至我的新疆汉族朋友们也没人喜欢喝。

事实上我自己第一次喝的时候,也是露出那种狰狞的表情,不过草原去的多了,经常有牧民都拿出马奶子来招待,喝过几次之后,就无法自拔的爱上了。

所以把它比作香菜/折耳根这种喜欢的特别喜欢,不喜欢的完全无法接受的食物似乎不太合适,它是可以慢慢被接受的,当你真正的接受了它的味道,会无法自拔的食物。

反正我每年夏天要是喝不到马奶子,都会抓耳挠腮心神不宁闷闷不乐。一口气干掉大半碗之后,才能回复元气。

此外,还有路边卖的鲜榨果汁,酸奶,我有个朋友还特别喜欢冷饮店的雪花凉——就是冰淇淋兑水。

汉人街的酸奶都是装在这种大桶里卖的,酸奶爱好者如我给予极高评价

我的私藏烤肉店之一,大概是伊犁最好吃的烤肉。

装修是我最最喜欢的中亚风,细节摆设融合了南疆的风格,所有食物都把调料极简到只有盐,甚至连盐甚至都放的很少。

这么好看的装修竟然是个烤肉馆子哈哈哈哈,我爱新疆的理由之一!

苜蓿曲曲儿(馄饨)里面是纯苜蓿馅,没有盐,能吃到浓郁的苜蓿香,你可以选择蘸辣椒酱和醋,也可以空口吃,即便是蘸了辣椒酱再也没有盖住苜蓿的味道,这种不加盐的馅真是把食材的味道发挥到了极致。

粥是用玉米糊糊熬的,里面有恰玛古和鹌鹑蛋,还有整块的羊肉,虽然是羊肉汤熬制,但完全不腻,甚至还很开胃,用来配烤肉实在是优秀。

烤肉就真的无法言喻了,红柳烤羊排,不肥,很少的盐巴调味,不裹面粉,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和最朴素的调味,烤出来的羊肉不干不柴,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羊肉本身的香气,单一却有层次,回味无穷。

这家的烤肉其实是和田过来的,可我在南疆并没有吃过如此好吃的烤肉,这种原始粗旷的烤肉香味让人以为自己在和田的沙漠里,并且如此大的一串,生生吃掉四串,也没有不适感,吃完嘴巴里干干净净。

还有馕坑烤肉我们就没点了,据大师傅说,是伊犁唯一一家直接把肉贴在馕坑里烤的(其他家都是有铁签),稍微腌制之后裹上面粉,就直接放进馕坑,光看就觉得很好吃了。

大师傅普通话不太好,人特别可爱,专门给大师傅来一张!

有时候不想推荐餐馆,怕人多了就变味,但是这家我实在太太太喜欢了,并且每次去都没啥人在吃饭,希望他们家可以赚很多的钱,持续开下去!

我的私藏烤肉店之二,地图上搜不到,在新光街往南快到星光小区的路边。

要知道伊犁的烤肉大都会裹一层买面粉,加上草原放养的羊肉质鲜美,所以伊犁的烤肉要比南疆的更嫩更有汁水,配的馕是软的,不是南疆那种硬馕,撕成小块裹着烤肉吃别提有多美!

在伊犁那么久最常吃也最喜欢的是汉人街的一家烤肉店,今年回去发现没了,正打算大哭一场结果偶然发现了这家替代款,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惊喜!连着吃了好几天! 伊犁传统的烤肉风格,裹一层面撒上盐巴和辣子面,因为肉质新鲜又裹了面,烤出来的口感香嫩多汁。

这家比我之前常吃那家还多了内脏和馕坑烤肉,馕坑肉肥的少骨头也少(常见的馕坑肉真的肥的和骨头都很多,那么大一串其实能吃的没多少),烤肠子肝子也都非常好吃。

凉粉也是伊犁风味,里面有凉粉凉面凉皮子和面筋,浇的酸辣口味有蛋花的卤汁(跟吉尔吉斯斯坦的一模一样!),配着烤肉吃实在太牛了!

哦对,饮料一定要选这种绿瓶子装的卡瓦斯,当地人也叫土啤瓦,不同于喀赞其很多卡瓦斯都是糖水,啤瓦有浓郁的水果香,甜味也淡,真是美得很!! 然后还极其便宜,便宜到不可思议,俩人吃了一个馕坑肉,一个啤瓦,一个凉粉,8个烤肉,2个肝子2个肠子2个小腰子2个馕,一碗面肺子,结账发现才60块钱,我的天。

汉人街喀赞其里到处都能见到这样摆在外面的烤鸡,有的很干,有的不太入味。不同店家做法也不同,切块之后,有的放皮芽子一起拌,有的放馕,也有什么都不加只撒点辣子的。

第二次吃缸子肉的时候本来想点鸽子汤,结果没有,鬼使神差的就去旁边店打包了一份烤鸡,哦呦这个烤鸡不得了,比我之前吃过的都好!吃!关键是它不干!!老板从馕坑里拿出烤好的鸡,熟练的切块装盘,外皮带有烟熏的香味,里面是滑嫩的口感,并且十分入味,隔壁桌看我津津有味的吃烤鸡还跑来问我哪里买的,转身出去也买了一只。

谁人都知道新疆的烤包子,可吃过一把抓的并不多。我常常不厌其烦的向每一个去伊犁的人疯狂输出一把抓的美味,但似乎根本没人买账,不得不郑重的写在游记里再次隆重的推荐一下:一把抓比烤包子好吃多了你们相信我啊!

“疆饭儿”的一把抓,去晚了没吃到刚烤出来的话味道会大打折扣

一把抓的外皮因为加了鸡蛋口感更酥脆,又由于制作方法使得馅料十足,一口咬下去是看不到皮和馅之间的缝隙的,带朋友吃过后,朋友感叹以前真的不知道一把抓这么好吃,于是我露出了“早就告诉你了”的满意笑容。

一把抓跟烤包子一样,一定要吃现烤的,所以去饭店吃不如在路边买,你看着他们做好放进馕坑,等烤出来还烫手的时候买上几个,一边换着手一边放嘴里送,那个酥脆的面皮裹着羊肉香味的感觉保证让你终生难忘。

虽然四处奔波点名赞美伊犁的一把抓,哪想今年我最思念的是水煎包子哈哈,可能是当年在伊犁,几乎每天的早餐都是奶茶+水煎包吧。

回到我最爱的包子店,名字的招牌已经不见,没来过的人就算路过根本不知道里面是啥。 不过进门发现还是坐满了人,名声早已在外,没有名字依然阻挡不住包子的美味,门口贴着周一休息不营业的通知,旁边有凉粉可以点,对面就是巨好吃的面肺子。

这奶茶讲真,比我在牧民家里喝的还好喝,好喝很多倍!

终于吃到了惦记了三年多的水煎包子啊啊啊,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从前的味道,辣酱还是新做的,配着飘着奶皮子的好喝奶茶,啊,我太开心了太满足了太幸福了!!!!

请一定蘸着店里的辣椒酱再放一点醋吃!(当然直接蘸辣酱也可以

说真的我以前真的不喜欢吃米肠子面肺子,口感说不出的怪异,尤其面肺子,像肥油一样,还有点腥味,心想怎么有人会喜欢吃这种东西。米肠子呢,里面的米黏糊糊,汤也不行,反正吃过几家都呵呵呵。

直到,终于吃到了刚出锅的冒着热气的,远远的看着老板从屋子里端出来,然后米肠子剁成小段,面肺子切成滚刀块,装进碗,倒入汤汁,撒上香菜蒜末,一气呵成端到我跟前,我靠原来这玩意这么好吃的啊!!这么多年我到底错过了什么!!!

面肺子那个淡淡的香味让我想去加一份面肺子了!!米肠子里的米粒分明又软软的连在一起,配上有醋的辣子和香菜,太好吃了!!于是不吃面肺子的我,一周吃了三回。

从以前觉得难吃到匪夷所思,到如今好吃到怀疑人生,只有这一碗的距离。

我想说伊犁的拌面全疆第一怕是一群人来反驳,确实好吃的拌面遍布全疆各地,可伊犁的拌面几乎随便一家都好吃,你想踩个雷可太难了。

不过话说回来,各地拌面略有不同,伊犁的老牌子拌面和过油肉拌面堪称第一总不为过吧?以及我特别热爱的土豆丝拌面也需要拥有姓名!拌面作为伊犁人民的主要食物,真的是连续吃上一个月都还想吃——毕竟你总能换着花样来吃。

拌面一般是两个碗一起上的,大碗装面,小碗放菜,吃的时候把菜倒入面碗中然后搅拌,不够可以免费加面,就着大蒜一起,几分钟就能干掉一整晚。

路边小店的老牌子拌面,有些讲究的馆子还会放个煎蛋盖在上面

虽说伊犁抓饭普遍水平不如南疆,也少见黄萝卜,但伊犁的抓饭用油量都少,更符合我的口味,而且只要找对地方,也是有好吃的抓饭的。

隐藏在小巷里,地图上搜不到,做的是牛肉抓饭,你能在这里吃到其他地方找不到的肉筋抓饭,劲道滑腻不塞牙,简直绝!!!!

看着店里的几口锅同时做着油亮亮的抓饭,师傅忙着盛饭切肉,店里满是焦急等待的眼神和不停去加饭的人,口水就流了下来。

在江苏路上,种类最多,米粒最为颗粒分明,有点硬,是我喜欢的口感,攒劲的很。

有羊腿抓饭,碎肉抓饭,干果抓饭很多选择,想吃上一次不太容易,去早了抓饭没熟,去晚了没有位置。

最初是被他家门口的巨大腰子和红柳油包肝吸引进来的。

虽然名字是抓饭店,但其实什么都卖,不像上面几家只做抓饭。

看这抓饭配的凉菜就知道这是地道的南疆抓饭了——南疆的抓饭一般会配胡萝丝凉菜,而伊犁的抓饭一般配皮辣红。抓饭里面有黄萝卜,这在伊犁非常少见了,还有葡萄干,很好吃,于是后面又来吃了好多次,点了干煸炒面,烤肉什么的,那个烤腰子真的无敌了!!

我求你们了别再管抓饭叫“手抓饭”了行不行!

伊犁的缸子肉当然也是羊肉+水+胡萝卜+恰玛古放进搪瓷缸子里隔着火慢慢炖出来的,只是端上来的时候倒进了碗里,配了“贝果”馕(我暂时给起的名字)。

一碗缸子肉的好坏全凭羊肉,羊肉什么味,汤就什么味,伊犁的缸子肉配了这种馕开始还觉得奇怪,毕竟南疆没有这么配的,一吃就觉得哇谁想出来的搭配方式,太聪明了阿!这个贝果一样长相的馕并不是馕的味道,更像古法面包的感觉,浓浓的麦子香,外皮极硬,里面又十分松软,空口吃都香的不行,还可以蘸汤来吃,啊,香!

只知道有羊肉做的汤饭,鹌鹑汤饭还是第一次吃,里面有一整只鹌鹑和几个鹌鹑蛋,还有三种豆子,上面撒了香草,香又不腻,非常非常好吃! 还非常讲究的给了一个小碗,可以盛到小碗里吃。 旁边的姐姐说这个很适合病人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吃,因为很开胃,我一笑想着前几年在新疆拔智齿,吃什么也不得劲,也是吃的汤饭,太美啦!

此外,我还特别热爱新疆的干煸炒面!吃了很多家,全都好吃!赞美伊犁!

我时常说,在新疆最爽的事之一,就是看到豪华餐厅放心大胆往里进。

这些饭店装修的富丽堂皇,干净漂亮,有的还带现场弹唱甚至舞蹈,价格却跟路边小馆子差不多,几个人吃个大餐也好,一个人吃个面也好,都觉得很舒心。

友丽宫在伊宁很出名,外地人来的却不多,所以也算是我的私藏馆子吧,朋友来的时候经常会带来。

吃过拌面抓饭烤肉,点过炒菜,没有踩过雷,全都很好吃。他家还带着自己的蛋糕店,就在门口右侧,选上几块小小的蛋糕做餐后甜点,大概加起来也就10几块钱。

抓饭里吃出来嘎了哈,油包肝是目前在伊宁吃过最好吃的,羊腰子拌面歹的很

在伊犁河路上,就是以前的阿依努丽,不知道什么原因关门了好几年,今年再回去发现重新开业了,换了个名字,不过里面的装修完全没变,周五晚上有演出,遇上宴会的时候会非常欢乐,当然也很吵。

海尔巴格终于成了网红餐厅之后,我就再没去过了,之前每次带朋友去的时候都要打预防针:环境非常好,外面和里面都漂亮,味道就很中庸——不过一米烤肉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

阿纳玛坎的抓饭也很有特色,果干铺在上面,四周用鸡蛋装饰,其他菜品也都还不错,馕包肉和霍尔炖很好吃。

其实普通的小饭店,里面的装修也是很精致的,外面看不出什么,走进去别有滋味,食物的味道也不会差,通常还会有惊喜,我经常一个人去各种记不住名字的馆子吃饭,只点个拌面或者抓饭,有时配个烤肉,特别喜欢这种感觉。

六星街的青枣湾农家乐吃的烤全羊,伊犁的烤全羊是在馕坑里烤的,所以不会干,按公斤买

汉滨村附近的农家乐吃的鸽捞面,有点川味,麻辣的,很好吃

新疆的馕种类繁多,自从在缸子肉店吃了这种像贝果一样的馕之后爱上了,别看它小,其实非常沉,用料实在,吃上一个非常顶饱。

各种口味的馕,没在图里的还有辣子馕,皮芽子馕,蓝莓馕,牛奶馕和藿香馕。

酸奶蜂蜜凉粽子,是不是应该放在甜点里?嗯,新疆的粽子是这样吃的,红枣粽子拨开,用勺子压扁并切成小块,淋上蜂蜜糖浆和酸奶,5块钱2个。

我很喜欢这种带把的黄冰糖,喝茶的时候放进杯子里搅一搅就可以了

6月的伊犁水果不多,街上卖的大部分都是南疆来的果子,本来6月是杏子成熟的季节,可因为今年春天的大降温,杏子几乎绝收。好在满街的桑葚随手可摘,紫桑葚酸甜果味浓郁,白桑葚超甜爆汁,尤其是那种白的透明的鼓鼓的白桑葚简直极品!

好了,今年夏天就吃到这里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芙立 娜帕里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