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的音乐等级制度在音乐活动中的体现?

   西周的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即“乐教”)为其主体。用今人的眼光看,西周的音乐教育是礼乐教育中“六艺”教习的一部分;用历史的眼光看,西周的音乐教育即礼乐教育。前者的角度着眼于学科技艺的教习;后者的角度着眼于人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必不可少的并且在乐教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美育的全面培养。

西周的礼乐教育具有伦理化、政治化、宗教化的性质,这是其历史特征。其教育从个体行为(“教之以事”)、观念(“化成与心”)的培养方式入手,达到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观念意识与情感体验的契合一致。具体实施上是礼乐教育互为表里,各有侧重,即所谓:“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记·文王世子》)。礼乐教育的所有特征,在乐教的具体实施中,也都有所体现。因此,我们可以从西周“乐”的实施探讨乐教的行为、观念及其表现形态。

西周礼乐制度中已具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其体制大体上分为两类:即国学与乡学。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而设,按学习者的年龄与程度分设大学与小学。天子在宫中所设大学,有所谓“五学”:辟雍又称太学;成均;上庠;东序;瞽宗。西周“四学”中的活动,大都与乐的活动有关。西周礼乐制中,乐教活动皆由礼官担任。周代的礼乐教育礼乐教育具有相当严格的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礼记·内则》记“十有二年,学乐,诵诗,舞《勺》;成黄,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就表明了这一点。国学之外的乡学,是地方学校,各级乡学皆由大司徒负责,分别有乡师、乡大夫、州长、党正等行政官员兼管。乡学中的施教者为父师与少师,都是退休乡里的大夫或士。诸侯设立的国学为泮官,《诗·鲁颂·泮水》记鲁侯在泮官的活动。

西周官学中,乐教的主要内容有乐德、乐语、乐舞等方面的教习。

乐德之教的内容为“中、和、祗、庸、孝、友。”此被称为“六德”。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一贯重道德伦理的特点/从乐教本身具有“政教合一”的性质讲,其教育内容又体现了一种政治要求。从历史的角度看,周历乐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政治关系有所反映。乐德之教的内容是与当时的现实音乐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乐德之教的设置,是为了实践的需要,反映了重实践的音乐教育思想。乐德之教在体现在具体的音乐实施的行为以及审美过程中。例如,与分封、宗法制相关的音乐等级制,便体现在乐队、舞队的使用规模上。乐德之教在音乐审美中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乐者在乐的活动中意识到所行之乐是为德的象征,并以其具有德的内容为美。二是行乐者在乐的活动中,使具有以德为美的内涵的审美意识内化为一种审美情感的体验。具体看来,西周乐德之教中的“中”、“和”观念,逐步由伦理大于审美的倾向而转为审美大于伦理的倾向,而“中”、“和”观念中的审美与伦理的意义却是一直存在的。、

乐语之教的内容,《周礼·春官》所记为:“兴、道、讽、诵、言、语”。这也是诗乐教学的主要内容。西周不仅是“礼乐之邦”,同时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诗乐之国”。西周人文风貌“郁郁乎文哉”,诗乐之风十分发达。几乎可以说,贵族文化娱乐以及礼仪活动中,诗乐的演唱表演无处不在。由于唱诗成为贵族文士的必要修养,唱诗活动也就自然成了音乐美育活动本身。无论是唱诗还是听诗,无论是引发还是应答,其中都有赋、比、兴的审美体验隐含其内。诗乐的审美,可以说是从“温柔敦厚诗教”开始之初,就可以产生和培养起来了。

乐舞之教的内容,《周礼·春官》所记为:“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武》”等。以上“六乐”,是周雅乐实施的重要内容,主要用于吉礼的活动。乐舞的学习,作为一种艺术实践,其教育功能可说是德育、智育、体育和审美兼备。通过学习民族的历史,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赞颂民族英雄的历史功绩,从而在礼乐教育中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合乎其道德规范的人才,这就是实施德育的任务;通过学习民族的历史知识,学习乐舞实施中的礼仪规范,以及对乐舞表演者要素(例如节奏、旋律、乐律、形体等)的表演、感知与理性的把握,建立起内化的知觉模式,这就是实施智育的任务。

⑷乐教的教材——《诗经》

《诗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入乐诗歌总集,由于在后世只是以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样式流传下来,《诗经》中的诗歌,其存在,都是名副其实的乐歌,是可以歌唱的。在音乐教育行为过程中,无论是在乐师还是国子那里,那些诗歌都是与乐曲共存共在的。因此,应当说,西周时的《诗经》,是诗乐的存在,并且是用以礼乐教化、亦即诗乐教育的存在。西周礼乐教育体制中,《诗》确确实实是被作为一种通用的教本,在当时音乐机构中的乐师、乐工以及受教者国子那里存在,也在社会礼仪音乐活动的“歌诗必类”行为(包括相关的传习性音乐行为)中存在。这部在当时礼乐教育活动中具教材性质的乐歌总集,从其产生到最后的基本成型(指今日所见《诗经》的大致面貌),可以说是经过了大约数百年不断的增删、修订,在乐教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了新的内容(包括新的曲调)。可以说,在世界上还没有一部音乐教材能够被使用得如此长久。

周代的乐教具有很强的美育性。乐教的美育苛政是由乐教的具体实施活动体现出来的。《周礼·地官》中所述“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世之情,而教之和”,本质上是针对人心的改造、教化而言,是以礼为规范,以乐为辅助手段,乐教的道德教育内容与情感教育内容相辅相成,从而达到“以乐教和”(《周礼·地官》)的目的。从周代礼乐制度对吉礼、嘉礼行乐方式的精心安排,可清楚地看到其用乐意图与审美意识。

今天,对西周音乐教育的认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音乐教育的传统与流变,对促进和完善当下我国音乐教育体制、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其中,礼乐思想对后世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参考文献:《中国古代音乐教育》 (修海林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音乐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给人在精神上的享受是无可厚非的。它可以激励一个人斗志,它可以让暴躁的人慢慢平息怒气,它也可以唤醒睡眠中的人也可以让人进入睡眠。而音乐又是怎么来的呢?最初的音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很久以前的一天,人类的祖先从自然界中感受到一种美妙的声音,也许这是物体间不经意的碰撞,或者是一声落雨。这种美妙的声音,使原本单调的生活平添了不少情趣,于是人们为了挽留和随时享受这种美妙声音,便发明了最早的乐器,尽管那时还没有音乐的概念。

音乐的诞生,始于自然,始于人类最原始的生活。尽管地球分七洲,语言文字不同,但是音乐却是相通的,不管你是何族何种,在音乐面前,都是一样的沉醉。这种奇妙魔力或许只有音乐才具备。

人类对于音乐,最初只是简单的模仿自然之声,但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创造”声音,于是乐器在这种环境中孕育而生。乐器的发明,是人类音乐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进步,正是它们的诞生,才让余音绕梁经久不息。

从上古至近代的悠久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分为秦汉以前音乐、汉唐时期音乐、宋元明清音乐和中国近现代音乐等。

秦汉以前是中国音乐的形成时期,周代音乐文化高度发达,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艺术是钟鼓乐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曾根据楚地的祭祀歌曲编成《九歌》。

汉唐时期是中国音乐的新生期,中国音乐在这一时期变化显著,随着西域音乐和天竺音乐传入中原,形成了音乐国际化的新乐风,中国音乐也开始走向了世界。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音乐的整理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呈现出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音乐。

进入近代,中国历经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音乐文化交织着传统音乐和欧洲传入的西洋音乐,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以民主,科学为主要潮流的,特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开始兴起了传播西洋音乐,改进国乐的音乐活动,并建立起了音乐社团,专业音乐教育最初就是在这些音乐社团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中国音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很多反映时代变化的音乐作品踊跃出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音乐积极与世界音乐相融合,开始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音乐分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