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首歌歌词一直重复小马小马?

流金岁月经典老歌系列歌词大全 1.痴心绝对 第5页 2.缠绵 第5页 3.忘情水 第5页 4.天意 第5页 5.水手 第5页 6.星星点灯 第6页 7.同一首歌 第6页 8.甘心情愿 第6页 9.看没肴人告诉你 第6页 10 ?中国大舞台 第7页 11.夫路 第7页 12.神奇的九寨 第7页 13.东南西北风 第7页 14.九九艳阳天 第7页 15.今天 第8页 16 ?水中月亮 第8页 33.当兵的人 第11页 34 ?我的中国心 第11页 35.朋友别哭 第11页 36.花好月圆夜 第11页 37.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第11页 38.步步高 第12页 39.童年 第12页 40.祈祷 第12页 41.心雨 第12页 42.爱一回,伤一回 第12页 43.真心英雄 第13页 44.突然的自我 第13页 45.花心 第13页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第13页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第20页 第20页 第20页 第20页 第20页 第20页 第21页 4&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14页 迟来的爱 避风港 风雨无阻 小薇 新鸳鸯蝴蝶梦 九妹 大约在冬季 大海 故乡的云 5&流浪兄弟 59 ?望乡 渴望 篱笆墙的影子 一剪梅 63 ?缘 蓝色的故乡 为了谁 好夫一棵树 雨巷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涛肖裱旧 梦里水乡 山不转水转 黄土髙坡 永远是朋友 缘分 新打工谣 爱的奉献 踏浪 7&相思 隐形的翅膀 无尽的爱 81?信天游 少年壮志不言愁 天堂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军中绿花 爱江山更爱美人 87 ?朋友 8&你家在哪里 难忘今宵 青藏高原 轻轻地告诉你 歌声与微笑 第21页 敢问路在何方 第21页 母亲 第21页 父亲 第21页 父老乡亲 第21页 牡丹之歌 第21页 9&说句心里话 第22页 一生爱你壬百回 第22页 烟雨唱扬州 第22页 长城长 第22页 长大后就成了你 第22页 为爱痴狂 第22页 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第22页 兵哥哥 第23页 长相依 第23页 你到底爱谁 第23页 10&十五的月亮 第23页 十送红军 第23页 壮志在我胸 第23页 Ill?大地飞歌 第24页 美丽的心情 第24页 离家的孩子 第24页 好人一生平安 第24页 小白杨 第24页 美酒加咖啡 第24页 阳光总在风雨后 第25页 窗外 第25页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第25页 感恩的心 第25页 弯弯的月亮 第25页 外婆的澎湖湾 第25页 北京欢迎你 第26页 真的好想你 第26页 点燃一根烟 第27页 千古绝唱 第27页 女人是老虎 第27页 12&好日子 第27页 申华民谣 第27页 高原红 第27页 山路十八弯 第28页 高天上流云 第28页 摇太阳 第28页 春天的故事 第28页 望月 第28页 浏阳河 第29页 你是我一生最爱的人 第29页 13&酒干倘卖无 霸王别姬 家乡 千年等一回 女人花 我不想说 说唱脸谱 爱就一个字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十年 ≡? 恭喜发财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梦驼铃 晚秋 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亲亲我的宝贝 中国之最 西部放歌 两只蝴蝶 15&月亮之上 你是我的玫瑰花 女人心 第29页 第29 第29页 第29页 第29页 第29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0页 第30页 第30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1页 第31页 第31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2页 第32页 第32页 第32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3页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挥着翅膀的女孩 我和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珠穆朗玛 牧羊曲 16&祝福祖国 久别的人 潮湿的心 粉红色的回忆 月亮代表我的心 甜蜜蜜 风含情水含笑 抹去泪水 你怎么说 鲁冰花 17&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青青河边草 雨蝶 181 .约定 红豆红 第33 第33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4页 第34页 第34页 第34页 第34页 第34页 第35

这是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音乐活动大鼓小鼓教案反思

1、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掌握× ×∣ ×× ×∣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体验活动的乐趣。
1、大鼓、小鼓各一面,鼓槌;图谱;乐曲《春天》、《春天在哪里》录音磁带。
2、事先排好律动,学会练声曲《春天真美丽》。
3、幼儿成半圆坐好,中间空出空隙。
4、钢琴伴奏,黑板、夹子、遮盖布等。
一、律动导入师:"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唱歌跳舞了,我们也来唱歌跳舞吧。" (幼儿听《春天》的音乐做律动,并找个位置坐好。
二、练声《春天真美丽》。
师:"小朋友,春天美吗?我们一起来唱《春天真美丽》吧!"(教师弹琴,引导幼儿练声。)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师:"春天真美丽,小朋友在春天里唱歌跳舞真快乐,大鼓小鼓也来唱歌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唱了些什么?"2、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图谱的含义。
3、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演唱歌曲。
4、出示大鼓小鼓,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强弱,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强弱。
6、引导幼儿跟着鼓声来唱歌。
四、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到教室外面去寻找春天,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唱得真不错!现在老师就把大鼓和小鼓放在我们的音乐区,等一下,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来这里一边敲鼓一边唱歌,好吗?""小朋友你们看,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开放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到外面去寻找春天吧!"
“大鼓和小鼓”是一节奥尔夫音乐活动。活动目标主要让幼儿喜欢和教师、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游戏;感受大鼓、小鼓的不同的节奏,发展音乐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有大鼓和小鼓;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很喜欢敲大鼓、小鼓,打节奏。活动的重难点是激发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致并感受大鼓和小鼓不同的节奏。
tong,但在唱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能区分强弱,什么时候唱的高,什么时候唱的低,觉着好玩有趣,象声词唱的都一样高。因而在唱之前,要让幼儿多聆听感知。上课过程中,幼儿对于歌曲的学习虽然有些困难,但最终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的运用强弱对比,实物演奏的方法来演唱歌曲。在用大鼓小鼓敲击乐器“感应强弱”时,小朋友很积极的敲,但节奏、强弱把握有待提高,部分幼儿节奏感不强,拿到乐器会敲个不停。对此,在发乐器之前,可先让幼儿拍手,拍身体不同部位先进行练习,熟悉节奏;对于小朋友能力的预设不够准确,关注不够多,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歌曲教学中,遇到问题未能灵活解决,老师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第2篇、小班音乐活动数鸭子教案反思

今天我要上的是小班本学期的第 周的音乐活动《数鸭子》,这是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儿歌,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歌词有趣,小朋友很喜欢。虽然大家很熟悉,但是歌曲有两段,小班幼儿要在一节课里掌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分两课时来完成。现在要展示的是第一课时。在活动中,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幼儿通过扮演小鸭引导幼儿感受小鸭的动作及歌曲第一段里出现的部分内容。第二个环节通过欣赏歌曲,幼儿熟悉旋律,并可以简单的跟唱。第三个环节幼儿通过身体动作表演歌曲加深印象激发兴趣。延伸部分是为学习第二段做的一点铺垫。
1. 欣赏歌曲《数鸭子》第一段,并能随音乐简单跟唱。
2.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数鸭子》音乐,小鸭图片,桥,老爷爷。
1.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小鸭子,妈妈带你们去玩好吗?你们喜欢到什么地方去玩呢?"幼儿:"河里"。
2.随音乐伴奏,师幼学小鸭走进活动室。
3.师:提问"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呢"嘎嘎嘎,用手来表现小鸭子的叫声。师:"咦,前面是什么呀?哦是一座桥,那我们从桥底下游过去好吗?"鸭宝宝游过桥。呀鸭宝宝真棒游过了小桥,今天妈妈带了这么多鸭宝宝到底有多少呢?我来数一数,二 四 六 七 八,呀太多了太多了数不清呀,到底有多少小鸭子啊,你们也来数一数吧二 四 六 七 八。到底有多少只呢,数不清,数不清。
4.鸭宝宝刚才玩的高兴吗,累不累?来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今天鸭宝宝真的很棒鸭妈妈要唱一首歌曲给你们,请小鸭子仔细听。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这首歌是唱谁的?对是唱我们小鸭子的,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好吗?播放《数鸭子》歌曲幼儿再次听,第二遍可以跟唱。
5.我们听见这首歌心里怎么样?高兴,对 妈妈也很高兴,那我们来用你们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好吗?幼儿自己表演,老师小结;鸭宝宝表演的真好,我们把大家表演的动作放在一起会更棒呢,来试一试吧。播放音乐师幼一起完整表演舞蹈《数鸭子》集体表演,个别表现。
三、结束部分小鸭子今天玩的开心吗?恩我看出来鸭宝宝们都很棒,咦快看谁来了呀?哦是老爷爷,爷爷要叫我们回家了,来小鸭子们跟爷爷回家吧.播放第二段音乐,跟爷爷回家学学爷爷走路的样子出活动室。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要求自己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听众和观众,如:当孩子们想到了一些东西,但不知道自己该这么表达的时候,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该怎么样把它加到适当的地方去;当孩子们唱歌、跳舞时,我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表情、感觉等,进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发展。该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但是,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孩子们的语言词汇积累不多,语言表达力不是很好,在一会的活动中有待加强培养。

第3篇、小班音乐小小手教案反思

1、理解童谣内容,能分清左右手。
2、通过图夹文的形式,帮助幼儿感知汉字:左、右、手、一、二、三、四、五。
3、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意帮助别人。
图夹文一幅、各种手在做事的图片
(一)、律动《小手拍拍》
听音乐做动作,提问:小朋友把什么藏起来了?伸出来看看,你有几只小手?
(二)、通过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1、出示左、右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汉字:左、右、手、一、二、三、四、五。
(1)、请小朋友伸出左手数一数,我们左手上有几个手指头?引出童谣:伸出左手,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共有5个手指头。
(2)、那我们右手上有几个手指头?引出童谣:伸出右手,数一数,一、二、三、四、五,也有5个手指头。
(3)、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共有几个手指头?引出童谣:左手和右手共有几个手指头?
2、幼儿学习童谣,了解童谣中的童趣。
(1)、师完整地朗诵童谣。(边朗诵边做动作)提问:童谣里面讲了什么?(请幼儿用童谣里的话说。)我们两只小手会干什么?
(2)、师再次边朗诵童谣边做动作,幼儿边跟念边做动作。
(3)、让幼儿集体边朗诵边做动作。
(4)、请个别幼儿表演童谣。
3、鼓励幼儿替换童谣中的内容,进行仿编活动。
师:我们除了有一双能干的手,还有什么?
4、引导幼儿把仿编的内容念到童谣里。
四、认识小小手的功能提问:小手还可以干什么?(出示图片)小手可以画画、擦桌子等,  我们的小手可会许多事情,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自己,还可以帮助别人,千万别让小手闲着,如果你让小手闲着,他会不高兴的。现在,用你的小手去画美丽的花吧!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直观的教具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利用玩具小手和图片,孩子通过多种角度来感知和操作“玩具小手。”直观的教具能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小手的作用。由于小班幼儿经验缺乏,又喜欢模仿,因此,教师准备了各种贴近生活的图片,来拓展幼儿的经验。

第4篇、小班音乐活动看样学样教案

1、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让幼儿初步学习对唱的演唱形式,并能大胆地进行模仿、表演。
2、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创造能力,能创造性地进行表演、游戏。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体验对唱表演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头饰、伴奏。
一、导入活动:引出歌词
1、进入活动室: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进活动室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都作了些什么动作?"(教师引导幼儿做对答的游戏,看我点点头,幼:大家点点头,让幼儿反复的练习说歌词)   
1、念说歌词:教师放音乐,与幼儿一起按照音乐的旋律有节奏的边练习念歌词边做动作。
1)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演唱歌曲:提问"歌曲中唱得和我们做的动作一样吗?歌曲是怎样唱的?"(让幼儿随老师一起小声的清唱歌曲)
2)引导幼儿反复练习2-3遍。
1、师幼互动:在幼儿掌握歌曲的基础上,教师说游戏规则(引导幼儿学习对唱的方法,教师领唱幼儿对唱,每唱一遍将相同的动作变换着做,让幼儿模仿)
2、幼幼互动:请一名幼儿领唱其他幼儿对唱(要求领唱幼儿声音响亮)
3、创造性游戏:启发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仿编歌曲,边演边唱(拍拍肩、跺跺脚、拍皮球、开汽车等)
4、请幼儿与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戏
表扬表现好的宝宝,并随音乐学老师做动作出活动室。

第5篇、小班音乐游戏小蜜蜂教案反思

1. 了解小蜜蜂的基本外形,愿意用动作表现小蜜蜂采蜜。
2.感受2/4拍的节奏并体验小蜜蜂勤劳工作的快乐。
3.通过游戏愉悦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一、引题话题,初步认识小蜜蜂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放蜜蜂音乐)
原来真的是小蜜蜂啊!那你们见过小蜜蜂吗?小蜜蜂长得什么样子?它的身体是什么颜色?头上有什么呀?还有一对什么样的翅膀?屁股后面还有什么?
小结:小蜜蜂有两根细细长长的触须,有一对透明的翅膀,身上的条纹黑黄黑黄排排队,身后还有一根小针。
二、熟悉乐曲,感受小蜜蜂采蜜的快乐
小蜜蜂长得漂亮吗?它不但长的漂亮而且非常的勤劳每天都在花丛中勤劳的采花蜜。你们喜欢它吗?喜欢它什么?我们来听一首小蜜蜂的歌吧!(跟着音乐打节拍)
谁来学学小蜜蜂是怎样飞的?(请幼儿做动作)
小手放在胸前,上下摆动,小脚尖踮起来,轻轻地飞。(教师和幼儿听音乐做蜜蜂动作)
2.教师换装变成小蜜蜂,并示范动作。
现在老师要来变魔术了,你们赶快闭上眼睛(教师换上着装,自己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幼儿变装成小蜜蜂。
你们想不想也变成小蜜蜂啊?(幼儿换装)小蜜蜂们!跟着妈妈一起飞到花园里去玩吧!(一群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采蜜忙呀!)
4.幼儿根据要求一起采花蜜。
这里开了好多花,我们一起去才花蜜吧!(每只小蜜蜂找一朵花进行采蜜)(只能采红花或黄花)
小蜜蜂们!我们采了这么多的蜂蜜该放在哪里呢?(人手一只蜂蜜罐)
妈妈来看看,你们的蜂蜜罐装满了吗?今天我们采了很多的蜂蜜,累吗?小蜜蜂每天都在这样不停的采蜜,说明我们的小蜜蜂是非常非常勤劳!
三、品尝蜂蜜,体验劳动的喜悦
我们刚才采的蜜叫什么呢?你们吃过吗?闻闻看我们采的蜂蜜香不香?想不想尝尝啊?
妈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蜂蜜水,我们一起来尝尝吧?甜不甜啊?今天我们也采了很多的蜂蜜等会我们一起带去给其它小朋友尝尝好吗?
首先在课的内容上我并没有实行“拿来”主义,而是对原有内容进行了提炼。音乐方面的取舍。我舍弃了原来的音乐,重新剪辑了一首新的节奏显明的音乐,更有利于孩子掌握小碎步的练习。
课的具体环节是:图片小蜜蜂的导入——知道小蜜蜂长什么样,初步体会小蜜蜂的勤劳精神——学习蜜蜂采蜜的动作——创编采蜜动作——花园采蜜——品尝蜂蜜。
在课的导入时由于我的问题问的不是很规范,导致幼儿一直重复回答一个问题,是语言的引导不到位而引起的混乱,我没有明确提出小蜜蜂长什么样子?而是他们来看。而只是说了你在图片上看见了什么。所以我觉得在调整后的教案里我应该在图片出示时,直接提出:“小蜜蜂长什么样子?”这个问题。能通过幼儿看到图片表达出蜜蜂的形态及主要特点。
在模仿蜜蜂采蜜环节时,在这一环节,孩子们结合着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蜜蜂的基本形态和活动规律,引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探索的同时,幼儿通过演一演,个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并且在最后一个环节品尝蜂蜜时,老师指导语是“请你们常常你们自己采的蜂蜜”,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幼儿的情绪更加高涨。

第6篇、小班音乐活动我们的身体教案反思

爱玩、爱动是小班幼儿的能力特点。我们班幼儿也是这样,尤其是一听音乐,就喜欢扭扭小屁股,拍拍手、动动头等等。所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我们的身体》。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更是孩子们的最爱,于是整个活动中,我给孩子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我扮演羊妈妈,幼儿扮演喜洋洋,跟着音乐用身体创编各种不同的动作,从而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体验快乐。
1、能够找身体的各个部位创编不同的动作。
2、感受音乐的不同,初步学玩音乐游戏。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喜洋洋胸饰若干,灰太狼头饰若干,音乐。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喜洋洋们,跟着羊妈妈去做做运动,锻炼锻炼我们的身体吧!(听音乐进场)
二、倾听音乐,创编动作
师: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哪段音乐是喜洋洋出来了,哪段音乐是灰太狼出来了。
2、感受A段音乐,创编动作
师:喜洋洋是怎么走路的呀!它们在羊村里都干什么了?是怎样锻炼我们的身体?
师: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动我们的身体吧!(跟随音乐做动作)
3、感受B段音乐,创编动作
师:仔细听一听,会是谁来了?
师:灰太狼来了,聪明的喜洋洋会干什么?
小结:灰太狼来了,喜洋洋蹲在草丛里一动也不能动哦!
三、完整游戏,体验乐趣
师:要跟着音乐一下一下地锻炼我们的身体,看到灰太狼来了,要立刻蹲下,千万不能动,否则可要被它抓走的哦!
(完整玩2-3遍游戏)
2、请部分幼儿扮演灰太狼再次游戏
四、手指游戏,放松活动
师:我们今天玩得真开心呀!我们听着音乐放松一下,动动我们的手指吧!(随老师做动作)
1、这节课用的直接导入,小朋友不容易被吸引。如果换成“看看缺什么”。(画些缺少五官的动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2、那个照片利用的不好,在挂画前出示照片,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指着五官、身体)
3、身体的作用这环节可以增强些。

第7篇、小班音乐游戏小脚教案

游戏目标: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自己的小脚进行动作。
游戏准备:幼儿已有跑、跳等经验。
游戏过程: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的小脚能干什么,然后用动作理解踏、跳、走、跑,跟着音乐,老师念歌词,幼儿做动作。

第8篇、小班音乐公开课在农场里教案反思

1.学习边演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
2.能分角色演唱歌曲,并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
3.喜欢和同伴一起演唱。
◎同幼儿人数相等的小猪、小牛、小鸭头饰若干,并分别分组放置在小椅子下面。
◎《在农场里》挂图(见教具盒)。
◎歌曲《在农场里》(见语言 音乐光盘CD)。
☆ 谈话出示挂图《在农场里》(见教具盒),幼儿观察讲述农场里的小动物。
1.幼儿倾听歌曲《在农场里》(见语言 音乐光盘CD),模仿歌曲中小动物的叫声。
教师:农场里的小动物可开心了,它们想唱不一样的歌给大家听,听一听它们是怎样唱的?
你能学一学农场里的小动物是怎样叫的吗?
2.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说唱歌词,初步熟悉歌曲内容。
教师:听一听,小猪是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唱歌的?
3.教师清唱歌曲第二、三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说歌词,完整熟悉歌曲内容。
教师:听一听,小牛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唱歌的?
听一听,小鸭子们在哪里?它们又是怎样唱的?
1.幼儿随琴声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感受歌曲的节奏。
教师:小朋友,来学学小猪唱歌吧。
2.幼儿随琴声伴奏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部分,并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
教师:想一想,小牛怎样唱歌的?我们学一学吧。
小鸭子又是怎样唱歌的?我们一起和小鸭子唱唱歌吧。
3.幼儿随琴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与相关内容。
教师:让我们和农场里的小动物一起唱歌吧。
1.分段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分角色随音乐表演歌曲。
教师:说一说,你扮演的是谁?
歌曲中唱到谁,谁就来唱歌。
2.完整播放音乐,引导幼儿互换角色随音乐一起完整表演唱。
教师:我们一起来扮演歌曲中的小动物唱歌吧。
◆活动建议《在农场里》是一首幽默诙谐、节奏欢快、活泼轻松的幼儿歌曲,可以让幼儿用表演唱的形式学唱歌曲,体验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师在教唱歌曲时,先用说唱歌词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歌词内容。如歌词"猪儿在农场" 要有节奏地说出来,而后面的歌词"噜噜"就要随歌曲旋律的节奏演唱出来。在歌曲间奏处,教师还可以用语言、手势、小动物的模仿动作提示幼儿做相应的表演。在教唱歌曲时,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采取示范、跟唱、齐唱等方法,进行表演唱。
幼儿熟悉歌曲后,可以仿编歌词,增加演唱的乐趣。如:小鸡在农场叽叽,小羊在农场咩咩等。
歌唱《在农场里》的集教活动,我将活动目标定为:1.能初步控制声音进行歌唱,学习仿编歌词。2、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现,体验合作创编与歌声交流的快乐。
我使用了生动的动物手偶,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活动形式分为歌唱、体态律动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然后再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创编歌词。通过幼儿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歌唱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幼儿拉近与小动物的距离。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农场里的动物:“农场里有哪些动物朋友,我们把它们也请到农场里?”然后出示相应的小羊、小狗、公鸡等动物图片,并让幼儿讨论:“小羊、小狗、公鸡是怎么叫的?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曲应该怎么唱?”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本环节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并且幼儿创编的也很好。最后是创编的练习阶段,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面根据图片分别领唱并表演,以带领其他幼儿进行创编和模仿。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最后活动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结束,还让幼儿体验了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愉悦和成功

第9篇、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点豆豆教案反思

1.在游戏情境中初步学唱歌曲《点豆豆》,并能一边唱歌一边游戏。
2.能根据"点"到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反应(唱出相应的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
3.愿意与大家一起唱歌、游戏,体验唱游活动的乐趣。
1. 豆豆卡片:甜豆豆一个、酸豆豆一个、辣豆豆一个
2. 幼儿每人一个小标记: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
1. 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你吃过豆豆吗?吃过什么味道的豆豆?"
2. 教师通过游戏"猜豆豆"出示第一个豆豆(甜豆豆)的图片,带幼儿熟悉歌曲,并鼓励幼儿做一个吃了甜豆豆的表情。(猜教师口袋里的豆豆)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了豆豆来,你们猜猜在哪个口袋里?好!我们一起来点一点!
3. 教师通过游戏"猜豆豆"出示第二个豆豆(酸豆豆)的图片,并在游戏中学唱歌曲《点豆豆》。(猜纸杯下隐藏的豆豆)
(1) 师幼一起玩游戏"点豆豆",在游戏过程中了解游戏玩法、熟悉歌词。
(2) 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点豆豆》。
(3) 幼儿学唱歌曲1-2遍。
A、注意引导幼儿根据最后点到的豆豆回答游戏中的提问。如:点到酸豆豆就回答"酸豆豆"。
B、在游戏结尾时能根据最后点到的豆豆做一个相应的表情。如:点到酸豆豆就做一个酸酸的表情
4.通过游戏出示第三个豆豆(辣豆豆),玩游戏一次。
5. 幼儿每人扮演一个小豆豆进行游戏。
幼儿每人贴一个小标记: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进行游戏。
(1) 讲解游戏规则:老师依次点宝宝的头,最后点到谁就吃这个宝宝身上贴的豆豆;同时,和这个宝宝有一样豆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一起表演吃豆豆。
(2) 师幼共同游戏。
6.分享活动:"尝豆豆"
教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各种味道的豆豆,我们一起来品尝好吗?看看你吃到的是什么味道的豆豆。
⒈选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老师选择的歌曲《点豆豆》,音乐形象鲜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强。歌曲中有趣的点豆豆游戏,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当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孩子们的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这样的音乐素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⑴点豆豆中,教师准备的不同颜色豆豆图片代表不同味道,请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观察豆豆的表情,间接地感受他们不同的味道,再假装吃一吃,并把表情、动作做出来。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动手动嘴动脑。加深记忆,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歌词转化为形象的动作。
⑵在学习理解歌词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强调歌词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巩固点豆豆的游戏,并将两部分串联起来。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⑶将整个游戏情境贯穿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点豆豆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吃的豆豆,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⒊教师教态自然、丰富 老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在这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夸张,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们始终被吸引。教师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动听,在动听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旋律,完整欣赏。
建议: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 在《点豆豆》中,不管是点豆豆的游戏,还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现,都是需要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在表现酸、辣的表情和动作时不够投入,是因为他们对这两种味道不熟悉。现在的家长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饮食,会避开这种稍带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尝一尝,让他们更好的参与活动。

第10篇、小班音乐别吵,小宝宝睡了教案反思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模仿小宝宝睡觉的姿势。
2、愿意用动作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浓浓爱意。
准备:娃娃哭闹的声音及娃娃一个
一、 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哄娃娃的愿望)提出问题:
1、娃娃家的娃娃想睡觉,可是总睡不着,娃娃怎么了?
2、她为什么哭?谁能让娃娃不哭?
小结:原来是娃娃要睡觉了,我们一起来哄娃娃睡觉。
1、欣赏一遍音乐,用动作来表现。
2、欣赏音乐,边看边做动作,边哼唱歌曲。
重点:看看老师是怎么哄娃娃的。
小结:老师轻轻拍,轻轻唱,娃娃就不哭了。
3、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妈妈哄娃娃的动作。
1、师问:小宝宝睡觉了,我们该干什么呢? 怎么样不影响宝宝睡觉?
2、幼儿学一学:现在我们都是老师的小宝宝,你们是怎么样睡觉的,做给大家看看。我们在娃娃家中也可以这样哄娃娃。
这是一个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旋律优美、词语亲切。由游戏引入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人手一个小娃娃,把小娃娃当成自己的小宝宝,请孩子们听着音乐哄自己的小宝宝睡觉。刚开始孩子们什么姿势都有,有几个孩子还拿着娃娃甩来甩去。我通过引导幼儿想想自己的妈妈抱着自己睡觉的样子,让幼儿模仿,很快幼儿就展现出妈妈对自己孩子浓浓爱意的情景。在音乐声中幼儿能够和着音乐拍、摇着娃娃。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达到活动目标。
结束时,请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娃娃放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有的孩子给了小娃娃一个枕头;还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小被子给小娃娃盖好。这一切小动作都是孩子们对小娃娃关心的表现。

第11篇、小班音乐活动我问老师好 (歌唱)教案反思

1、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称和内容。
2、发展幼儿正确用嗓唱歌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歌曲磁带,录音机。
1、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伴随节奏边表演手腕转动的动作边进教室。
2、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歌,叫什么名字?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小朋友来到幼儿园该对老师说什么?这首歌曲叫什么?歌里面唱了些什么?
4、幼儿按节奏朗诵歌词。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轻轻地念这首歌的歌词。
师:注意不要抢,跟着节奏唱。
6、在演唱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富有表现力的动作。
继续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喜爱老师。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第12篇、小班音乐歌曲活动小青蛙你唱吧教案反思

活动内容:歌曲小青蛙你唱吧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音乐记忆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重点--初步学习歌曲第一段。
难点--复习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物质—课件:制作青蛙活动习性的课件,录音磁带一盘。
知识—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1、 发声练习师生问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增进感情。教师:见到小朋友我很高兴,我们一起来用歌声好吗?提醒幼儿坐直身体,张圆嘴巴,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观看青蛙生活习性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大意。
教师小结:暖和的春天到了,小青蛙从泥土里钻出来,在草丛里跳来跳去,快乐的呱呱叫着。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问:“刚才,你听到了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小青蛙在做些什么你觉得这首歌好听吗?为什么?”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磁带,请幼儿学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请你再来听一遍,听完了告诉大家。
提问:“谁乐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唱给大家听一听?”
4、语言节奏学歌词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来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歌词。(用唱的形式学习歌曲的最后一句。)4、幼儿整首跟唱(1) 示幼儿注意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2)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教师:小朋友刚才都说到了听到这首歌曲感到很欢快很优美,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小青蛙吧。
5、分组表演唱教师:小朋友唱的可真好听,从小朋友的歌声中,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就能感到了小朋友对小青蛙的喜欢和热爱,我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还边唱边做动作表演呢,谁想上来表演一下老师也看看。(唱完后让孩子们自己评价)你喜欢谁的表演唱?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1、教师演唱后两段引起幼儿再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唱的好极了。这首歌曲啊还有两段呢,来来来我唱给你们听听。
2、带幼儿出教室教师:“让我们一起听着优美的音乐去喝水吧!”(放音出教室)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第13篇、小班音乐公开课苹果歌教案反思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初步了解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
立体苹果树、梨树、桔子树、音乐磁带
——秋天到了,你们喜欢秋天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美丽的秋天吧。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田野里,沉甸甸的稻谷、小麦成熟了,变成了小朋友们中午吃的香喷喷的大米饭。
——果园里,树上的果实也成熟了,变成了一个个甜蜜蜜的水果,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去看看好吗?
音乐律动(播放苹果伴奏)
——我们开着车去果园看看吧!
——开呀开,果园到了。哇,一排排的果树上挂着什么呀?有红彤彤的大苹果树、黄橙橙的梨树、甜甜的桔子树,还有柿子树。。。。(出示ppt),它们都是秋天的水果。
——你最喜欢吃哪一个啊?(幼儿群讲)你呢。。。
——我也特别喜欢吃水果,你们猜猜我最喜欢吃哪个水果?
——我最喜欢红彤彤的大苹果,今天还带来了一首和苹果有关的歌曲,你们想听听吗?
——这首歌曲好听吗?我也会唱这首歌,你们想听听吗?
——你们听到歌曲里面说了些什么?
(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手拍节奏
重点:一个一个摘下来,做动作,老师示范一个一个摘的动作,请幼儿一起模仿。
——这一次,我们边唱歌,边去摘苹果,好吗?
——摘完了苹果,这里还有梨子树、桔子树,你们想不想也来摘一摘?
——你们都摘到水果了吗?赶紧尝尝我们摘到的水果,好吃吗?真好吃啊!你们能不能试试看把摘到的其他水果,也编到歌曲里,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回家试一试,明天请你们唱给大家听,好吗?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在活动中充分挖掘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小三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在此我还是要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整个活动层次递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个音乐活动也能让幼儿很快了的进入情境当中,让教学活动富于很强的生命力,发现很多乐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韵律与歌唱结合,歌声与创编融合,创编与生活一体的快乐音乐课堂。

第14篇、小班音乐游戏猴子爬树(含MP3音乐)教案反思

《猴子爬树》是一首节奏鲜明、旋律简单、篇幅短小的乐曲。小班幼儿已经能够初步感知、理解简短乐曲,但是受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还不够完善,记忆也很不精确。所以,一般不能用语言较好地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他们常用的创造性手段往往是自身的动作。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小班音乐游戏《猴子爬树》。
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鼓励幼儿用创编、模仿动作来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我注重活动的游戏化、情景化,让幼儿在上树、摘果子、下树等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学习分辨音乐上、下行,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1.倾听音乐旋律,感受音乐的变化,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
2.尝试创编猴子上下树的动作,表现猴子的顽皮、灵巧。
3.遵守活动规则,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听辨音乐上、下行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猴子爬树》分段、完整音乐;一只猴子;图片若干;音乐《给宝宝的礼物》。
一、快慢游戏,感受乐曲旋律。
1.进行"快慢游戏"。
"当你听到的音乐是很慢的,请你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拍拍小手。当你听到的音乐是很快的时候请你双手握拳在胸前旋转。"
"我们的声音把小猴子也吸引来了。我们一起和小猴打个招呼吧。
二、感知音乐,创编相应动作。
1.感受、表现A段音乐。
"听,这段音乐是小猴在干吗?"
"那小猴是怎么爬树的呢?谁来试一试?"
"除了这样爬树还可以怎么爬树呢?我们一起来爬一爬吧!"
小结:原来,小猴是一步一步、慢慢地、有节奏地从树根往树上爬的!
2.感受、表现B段音乐。
"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摘一摘果子吧。"
3.感受、表现C段音乐。
"听,小猴又在干嘛了呢?"
"除了这样下树,还能怎样下树呢?"
"让我们赶紧下树,把果子分给好朋友吃吧。"
4.感受、表现整个音乐。
过渡:刚刚,我们和小猴一起听着音乐玩了猴子爬树的游戏。现在,我们把猴子爬上树、摘果子、下树的游戏连起来,听着音乐玩一玩吧。
三、合作游戏,体验游戏快乐。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更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两两合作,一位当小猴,一位当大树,一起听着音乐来玩一玩。"
2.手指游戏"给宝宝的礼物",体验快乐。
"今天你们的表现真棒!猴子妈妈还送礼物给我们了呢!你们想要吗?让我们一起听听有哪些礼物!"
孩子们对动物总怀有极大的热情,每次教学活动中有小动物,孩子们就会特别感兴趣。活动后他们的话题也会围绕着活动中出现的小动物展开。
今天韵律活动“猴子爬树”,猴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因为猴子的活泼、可爱;也因为《西游记》这部电视剧中“孙悟空”,孩子们总觉得猴子是非常厉害的,也就对猴子有一种特别的喜爱。我们在认识了解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基础上,以韵律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小朋友们一起听听音乐,在游戏的情景中尝试听辩音乐的一些简单变化,并跟着音乐学学小猴子的动作。从而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中,我以观看幼儿用书中的《猴子爬树》图片开始。孩子们认真的创编猴子的各种动作、造型,感觉孩子们对这个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他们愉快的和老师一起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有趣;他们积极地参与动作表演和创编活动,体验表现的乐趣。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他们会使用一些好听的词句,如:可爱、好玩等来形容小猴子,而老师也积极回应,用“小猴子听到他们的话愉快地跳起舞来”的话语激发幼儿表达的意愿。老师用集体练习与个别演示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听音乐做动作。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表演。班级里的幼儿每一个都参与到活动中,学地很开心。
在最后的乐句中老师利用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来引导幼儿听音阶。可是幼儿爬下树后,就趴在了地上。孩子们说因为小猴子玩的太累了,所以一下树就在趴在地上休息了。老师也就不强求幼儿,满足了孩子的愿望。

第15篇、小班音乐小兔子拔萝卜教案反思

1、熟悉音乐,根据故事的情节按照乐句变换动作。
2、按照游戏内容创编拔萝卜,跳舞等动作。
3、学习找好空地方,比较迅速地找到同伴(萝卜),合作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兔子头饰。
一、幼儿倾听教师讲述的配乐故事一遍。
二、幼儿按照故事情节,尝试为小兔子匹配动作。
(1)幼儿尝试为因子部分匹配动作。
*教师:小兔子早上起床后,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播放引子段音乐,幼儿坐在椅子上,尝试跟着音乐做动作。
(2)幼儿尝试为A段音乐匹配动作。
教师:小兔子知道要区拔萝卜,心里很高兴,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例如:可以跳一跳,拍拍手等),教师播放A段音乐,幼儿尝试跟随着音乐坐在椅子上做动作。
(3)幼儿创编拔萝卜的动作。
教师:我现在是一个大萝卜,你们怎样把我拔出来呢?累了怎么办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请一个幼儿到集体中间听者音乐示范拔萝卜的动作,教师做萝卜。
三、幼儿尝试完整听音乐"拔萝卜"。
(1)幼儿分角色表演一遍。
(2)幼儿交换角色表演一遍。
(教师活动过程自述:我班有很好的游戏环境,我和孩子们在有地垫的活动室进行了这个游戏。孩子们对一开始小兔子起床的音乐很感兴趣,加了很多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刷牙,洗脸等动作。在小兔子出门的动作时候,孩子们都乱跳,但是经过我表扬做的好的孩子后,许多孩子开始听音乐跳了。在音乐结束后,我让孩子洗萝卜,切萝卜,吃萝卜,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对再玩音乐游戏就更有兴趣了。)
在这个音乐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很愿意参加到游戏中来,对音乐的旋律掌握得较准,对游戏的玩法及规则掌握得比较好,因此,游戏效果比较好。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认为,第一,这个游戏内容及形式贴近幼儿生活。第二,教师的参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第16篇、小班音乐扮家家教案反思

1、随音乐跟着老师做模仿动作,感受节奏的快慢变化。
2、在音乐游戏中学做爸爸妈妈,表达爱爸爸妈妈的情意。
1、娃娃家玩具、扮家家的音乐一段。
2、装扮父母的表演道具(领带、项链等)。
一、出示教具(领带、项链)提问:爸爸是带哪个呀?妈妈是带哪个呀?
二、学学我的爸爸妈妈。
(1)看教师跟着音乐模仿爸爸戴领带、穿大皮鞋走路等。
(2)猜猜爸爸在干什么?一起学一学。
(3)请全体男孩跟着音乐尝试学做爸爸的动作。
(1)看教师跟着音乐模仿妈妈梳头、抹口红、穿高跟鞋走路等。
(2)猜猜妈妈在干什么?一起学一学。
(3)请全体女孩跟着音乐尝试学做妈妈的动作。
1.学学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平时喜欢做的事情。大家猜一猜,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2.请一个男孩上前来系上领带,请一个女孩上前来带上项链,装扮爸爸妈妈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学一学。
3.选择几个典型的动作连起来,大家一起表演。
整首歌曲的歌词孩子们很熟悉,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当我范唱这首歌曲时,孩子们马上有了感应,和我一起说: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开始我并没有要求他们一起学,孩子们就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还很有节奏。可见,来自孩子生活熟悉的东西是很能为孩子们理解、接受的。
当我提出问题:“你看到爸爸、妈妈平时会做哪些家务活呀?”孩子们都能很拥跃地回答,有的孩子还配上了动作。
因此,我在让孩子们学习这首歌曲时,只要强调歌曲的节奏就可以了,孩子们能很快理解并学会。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开饭了——”这个语言节奏拉得太长,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拍节奏的方法帮助孩子掌握,受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17篇、小班音乐游戏小红帽教案反思

1、让幼儿熟悉歌曲小红帽,能进一步表演歌曲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敏捷速度
1、幼儿已经初步听过或已经熟悉歌曲小红帽
3、郊外的图片,小红帽图片
1、师:小朋友喜欢自己的外婆吗?
2、师:外婆会买好吃的东西给小朋友吃,小红帽也喜欢自己的外婆的,她还带好吃的东西给外婆了,为什么她会带好吃的东西去给外婆啊?
3、师:外婆的家住在哪里啊?
幼:住在森林里,住在郊外。
4、老师总结:小红帽的外婆生病了,她去看望她生病的外婆,可是外婆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那里可能会有大灰狼出现,小红帽一个人去太危险了,我们一起陪她去看她的外婆好吗?
二、请幼儿跟随小红帽的音乐一起唱唱
1、教师扮演小红帽教幼儿唱
2、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小红帽很高兴,她把帽子送给了老师,老师现在就是小红帽了。小朋友,你们能陪我一起去看我的外婆,我很高兴,谢谢你们小朋友,可是我去看外婆的时候,我喜欢边唱歌边去看外婆,你们会唱我的歌吗?请小朋友跟我一起唱好不好?我们把好听的歌声也带去给我的外婆好吗?(幼儿跟唱)
三、请幼儿拿着糕点和小红帽一起去看外婆小朋友,你们唱的真好听,外婆听了一定好高兴,小朋友我们去看外婆时要注意了,当心附近有大灰狼,如果在路上听到了大灰狼的声音一定要躲起来哦,要躲在大树背后,这样大灰狼就发现不了我们了,等大灰狼走了之后我们再去看外婆。
1、请幼儿和小朋友边走边唱去看外婆,唱完或中途出现大灰狼声音,请小朋友躲起来,第一次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不在家,请小朋友再玩一次。
2、期间用各式各样的食物代替原段中的糕点,可以替换着游戏。
五、结束语:天太晚了,我们早点回去吧,和外婆再见,带着小朋友出活动室。
本次活动原来准备用小铃、圆舞板、铃鼓,但受学校已有的乐器数量影响改为铃鼓、串铃、木鱼,这些乐器的使用方法就花了不少时间,然后看指挥演奏又是一个难点,好在小红帽乐曲比较熟悉,因此孩子们还是打击乐活动有了一个较好的了解,这节课比我预期的时间要长,因为中间有很多预想不到的突发状况,例如对之前学习的乐器使用方法掌握不牢固,个别幼儿需要重新指导幼儿太多。另外活动内容有点多,以至于课堂节奏有点快没有留出给孩子们消化的时间。授课效果比较满意的是找男女幼儿分别表演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男女分别表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要是能在区域中组织幼儿演奏那就更好了。

第18篇、小班音乐欣赏幸福拍手歌教案反思

1、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2、并用演奏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3、喜欢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1、歌曲《幸福拍手歌》。
2、乐器:沙锤、圆舞板若干。
3、手偶:小熊、小马、小兔。
老师:"小朋友们,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让我们听听歌曲中是怎么做的。"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谙幼儿欣赏。
2、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练习应答部分的声势节奏|××|。
(1)"今天我给大家还请来了三个好朋友.让我们来问问他们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老师分别拿出小熊、小马、小兔。)出示歌曲内容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指导幼儿发音要清晰准确、有节奏感。
幼儿:"(小熊、小马、小兔)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做什么?"老师以动物的口吻用歌唱的方法回答。
小熊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手,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拍拍手。"小马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跺跺脚,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跺跺脚。"小兔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肩,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拍拍肩。
(2)引导幼儿回忆小动物们表现幸福的形式"拍手、跺脚、拍肩",并把这些声势动作加入到歌曲中。
老师:小朋友刚才小熊、小马、小兔幸福的时候它做了什么动作?(拍手、跺脚、拍肩。)播放歌曲和幼儿一起做声势动作|××|,并自愿跟唱歌曲。
3、根据已有经验创编歌词。
老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当你幸福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如:哈哈笑、耸耸肩、拍拍退、点点头……把幼儿创遍的歌词加入歌曲当中,进行表演。
4、用演奏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1)每位幼儿自己选择一种乐器,并接乐器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沙锤:按照节拍为唱歌词的部分伴奏;一组圆舞板:按照节奏|××|为应答部分伴奏;进行合作表演。
(2)两组幼儿交换乐器,进行合作表演。
活动延伸: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快乐的笑脸。
区角活动:可在音乐角投放多种乐器,供幼儿自由选择为歌曲伴奏。
领域渗透:结合语言活动,进行谈话--幸福的生活,使幼儿懂得什么是幸福。
整个教学活动气氛非常好,因为孩子们充满了快乐。音乐活动的教学,常常能为孩子带来莫大的快乐,在快乐的气氛中,孩子们能够学习到新的歌曲,也能进行表演,整个活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进行学唱的时候,没有我的提醒,孩子已经知道在句末要进行拍手,因此在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能很好的配合我。虽然在进行器乐的演奏时孩子会忍不住多摇几下铃鼓,对敲几下响板,但是在整个活动中他们的纪律还是非常不错的,能够非常准确地唱准弱起的重点,也能对句末的拍手进行一个较好的节奏掐点。创编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展开了翅膀。整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

第19篇、小班音乐快乐的扭扭虫教案反思

1、能参加活动,初步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伴的情绪。
2、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身体,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1、活泼欢快的音乐,如《健康歌》的伴奏音乐。
1.教师出示毛毛虫绒毛玩具,表演毛毛虫扭动的样子。
导语: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趣的玩具,看看是什么?
2.游戏"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引导幼儿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条毛毛虫。
过渡语:你们想不想变成一条毛毛虫?有句魔语'我变我变我变变变',你们学会了就能变成毛毛虫了。
3.游戏"吃吃长长"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的扭动来表演毛毛虫长大的过程。
提问(1)毛毛虫还很小,我们给它喂些好吃的让它快快长大,给它吃些什么?
(2)我们一起说'吃吃长长',毛毛虫长大了一些。再给它吃些什么?
4.带领幼儿随音乐扭动全身,教师在每乐句结束处拥抱一个幼儿。
过渡语:毛毛虫长大了,跟妈妈到草地上去玩吧。
1.教师伸出食指、中指,随音乐节奏"爬"到幼儿身上,如:爬到幼儿身上、幼儿背上、肚子上、屁股上等。
过渡语:我这里有一条小毛毛虫,它要来找好朋友。瞧,毛毛虫爬到哪里了?
2.在音乐声中,幼儿相互碰一碰,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过渡语:我们也去找好朋友"扭扭碰呀,扭扭碰呀,扭扭屁股碰一碰"。
3.音乐一停,每个幼儿摆出一个造型,教师适时地给幼儿拍下照片,作为入园留念。
1.在活动中,幼儿能自然地接受老师的拥抱、同伴的碰触,这十分有利于幼儿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伴的情绪。
2.应关注那些不愿意参与的幼儿,如幼儿实在不愿加入,亦不必勉强,可让其自由旁观。

第20篇、小班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哟教案反思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呦"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锯木头、擦汗、洗澡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游戏情境的营造和幼儿想象能力的激发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教师借助一小块彩色纱巾巧妙地帮助幼儿搭建起想象与表现的平台,丰富了幼儿表达、表现的手段。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ⅹⅹ ⅹⅹ |ⅹ-|。
1、彩色纱巾,录音机,录音带。
2、事先在白纸上画好图谱,水彩笔一支。
(一)、初步感受乐曲(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条纱巾听音乐进活动室)。
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看看谁能找出来,(师幼一同欣赏音乐,并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
师:谁找到有趣的话啦?
幼:我听到"……"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
师:是这句吗:师哼(啦……咿呀咿呀呦)。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好吗?当我们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就和它招招手吧!(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
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呢,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小朋友,我们再竖起小耳朵听听。
2、根据图谱寻找固定的乐句出现的规律。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四小节)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个乐句都出来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吧。当听到第一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一起来拍拍手,听到第二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就一起跺跺脚;小朋友,听到"咿呀咿呀呦"时除了想拍拍手、跺跺脚,还想干什么呢?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一至二遍音乐,自由起舞,(师幼一同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作,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小动物的形象动作)。
(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可是它们没有小木匠,你们愿意当它们的小木匠吗?(幼:愿意)师:小木匠用什么来锯木头呢?(幼:锯子)师:对,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老师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了(教师将纱巾拿下来拉直,幼儿模仿)幼:我的锯子也变出来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吧,要注意听音乐,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喔!
(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注意聆听音乐,在固定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师:本领练好了,哟,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来和老师试试锯木头?"(配课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肌体当大树)(教师与一位幼儿演示锯木头,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锯木头呢?(幼:想)师:好,那就请拿绿纱巾的小朋友赶紧到前面找个空位置变成一棵大树,拿粉色纱巾的小朋友来当神气的小木匠,一起来锯木头吧。(幼儿寻找合作的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师幼一起玩锯木头的游戏,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用肌体动作表现出来)。
哦!树倒啰!扮演大树的小朋友都蹲下。"锯木头很辛苦,流了许多汗,回位置坐下擦擦汗吧。"(师幼一同随音乐表现拿毛巾扇风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师:"休息好了,小朋友还想玩锯木头的游戏吗?"幼:"想。"师:"好,刚才当小木匠的小朋友现在赶紧变成一棵大树,其他的小朋友当小木匠吧。"(幼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三)、结束游戏师:木头锯好了,小朋友又流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师幼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当洗澡盆,大家站在盆边准备洗澡)师:拿好你的洗澡沐浴球,一起来搓搓挫oooooo(师幼将手中纱巾团成小浴球,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师:小朋友,拿好小木头,一起去给动物们造房子吧。
餐前活动: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
1、说儿歌配动作,使幼儿手口协调。
2、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3、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手指游戏,这个手指游戏叫做石头剪刀布,你们玩过石头剪刀布吗?(请幼儿示范做石头剪刀布)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带领幼儿学念儿歌,逐渐配上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
请一名幼儿上来示范做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做。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左摆一下)做什么(右摆一下)?
左手是石头,右手是石头,胖胖脸胖胖脸(握拳贴小脸两边)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
左手是剪刀右手是剪刀,小白免小白免,(做小免)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
左手是布右手是布,小螃蟹小螃蟹(手心对前胸两大拇指靠一起、另外的四个指头只是前面弯曲一下)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
左手是石头右手是剪刀,小蜗牛小蜗牛 (石头放剪刀上面)
音乐的审美感受力是需要通过对音乐元素的感知、理解来获得的。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是这首乐曲中一个非常鲜明的音乐元素,于是所有活动环节就围绕这最具感染力的乐句而展开。首先,我通过引导幼儿充分地倾听,让幼儿主动地寻找乐句、听辨乐句。接着,我通过演示图谱,将动态的音乐转变成静态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乐曲的结构,发现乐句出现的规律。最后,我引导幼儿通过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进一步表现固定乐句和音乐节奏。
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表达和示范自己的音乐感受的能力。在呈现作品的过程中,我努力通过生动的演绎来展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将幼儿带入充满感染力的音乐氛围中。其中包括饶有兴趣的倾听、清晰准确的哼唱、情绪饱满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表现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
音乐审美体验的获得是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需要幼儿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中去联想、迁移。因此在活动中,我力求体现游戏性、情境性和趣味性。一块小小的纱巾充当了“锯子”“毛巾”“沐浴球”等,将幼儿带入不断变化的游戏情境“锯木头”“擦汗”“洗澡”中,使得小班幼儿能饶有兴致地反复感受、体验,借助想象进入表现的情境,发展音乐感受力。同时,两种不同的纱巾用法又巧妙地将幼儿分成了“大树”和“小木匠”两种角色,为幼儿顺利地进行分组合作游戏提供了帮助,并体现了一物多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在快乐中学习  在体验中成长――点评小班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呦”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黄琼 我觉得《咿呀咿呀呦》是一个颇具特色又富有学习与研讨价值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意义在于如何使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既有情趣又有发展效益――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结合我们正在探索的关于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谈以下几点感悟。
一、趣味盎然,使教学活动富有魅力 这一集体教学活动给人的强烈感受是趣味盎然、充满魅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个有情、有趣的音乐“童话世界”,孩子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感受音乐快乐的同时发展着音乐的智慧和素养。
首先,趣在选材上。正如沈老师所分析的那样,这首乐曲旋律活泼、节奏鲜明,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
其中,“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反复出现,充满童趣,幼儿乐此不疲。集体音乐教学活动材料和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一个活动的成效。一个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乐素材可以成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提升一个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其次,趣在情节中。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营造了一个游戏化的情境:森林、大树、锯木、擦汗、洗澡……孩子们在有情、有趣的游戏中愉快地感受着,积极地发现着,快乐地学习着。对小班幼儿来说,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提升学习品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正是由于这个教学活动趣味盎然、富有魅力,便使它有着个别化的区域活动不可替代的功能,有着师幼共建的价值。
二、精心预设,使教学活动充满挑战和发展价值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精心预设,别具匠心,使之对幼儿更具有挑战性和发展价值。
比如,图谱的解读功能。事先,教师在黑板上画好了四段波浪线,每段波浪线有四个起伏。在活动中,教师随音乐用粉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寥寥几笔,虽极其简单,却是形象有效的演示,达到了帮助幼儿将动态的、难以确定的音乐转变成静态的、可理解的画面的目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幼儿感受了乐曲的结构,理解了乐句的规律,同时,也使本活动的教学难点――“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再比如,纱巾的创意运用。一方面,纱巾色彩鲜艳,能唤起幼儿学习的热情,既有趣又不干扰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另一方面,纱巾轻盈、多变,能挑战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时而,纱巾变成大树、锯子;时而,纱巾又成为毛巾、浴球,等等。孩子们在与纱巾的“游戏”中创造性地用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固定乐句,并大胆地进行表达表现。
教师的精心预设使教学活动充满挑战与发展的意义,挑战了小班幼儿较准确地感受、把握乐曲的节奏规律并予以回应的音乐欣赏能力,挑战了小班幼儿运用各种肢体语言来大胆想象、表达表现的能力。可以说,教师充满智慧的设计使教学活动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目的,也凸现了其发展的效益。
三、有效互动,使教学活动价值优化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在现场的互动也是颇有特色的,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互动中,体现了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正确理解――音乐活动应该姓“音”。教师较好地处理了音乐活动中的节奏、旋律、音高等知识技能与新课程的元素如注重感受、体验、探索、表现、创造等之间的关系,在与幼儿互动时既有对音乐元素的关注,更有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例如,当孩子们在“大树”下“锯木头”时,教师一方面观察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性、表现力,另一方面更在乎幼儿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互动中,体现了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教育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的脸部表情、肢体语言、情绪状态以及身体的节奏动作等,都反映出教师的音乐素养,并一直感染和影响着幼儿,使音乐活动的价值得到了优化、升华。
互动中,还体现了教师其他方面的专业素养。例如,对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对幼儿主动模仿、自主学习精神的欣赏,对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创造品质的肯定等,这些都反映了教师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关注。另外,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机智也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她充满感情地倾听,接纳幼儿的想法;有时,她富有激情地总结,归纳幼儿的经验;有时,她又饶有兴趣地追问,刺激幼儿的想象……在这种积极的师幼互动中,孩子们在表达中思考,在学习中成长。
总之,这是一个既有情趣又有发展效益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新课程对优质集体教学活动的追求。如何使这次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更大化、更优化?本人有两点建议,以供进一步研讨。
第一,要强化目标意识,不断思考目标是什么,在活动过程中目标实现的情况如何,有效性怎样。在这次活动中,“目标一”较好地达到了,而“目标二”感觉还欠些“火候”。因为对小班幼儿来说,“目标二”是一个难点,是一个挑战。建议在节奏的表现方面再强化一些,运用的手段、方法再多样一些。如,用拍手、跺脚、唱歌词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地体验、感受,多样化地表达、表现,这样也许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第二,教学的游戏化情境可以更自然、更合理些。活动用“木匠的游戏”贯穿全过程,可乐曲中却有很多动物的叫声,这两者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牵强。我觉得可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顺着乐曲中的小动物来组织、设计游戏化情境,使游戏与乐曲内容更贴近、更匹配;二是如果采用“锯木头”的情境,建议尽可能与动物联系起来,如“现在是小猪在造房子,锯木头啦”“现在是小狗在造房子,锯木头啦”等,使游戏化情境更自然、更合理,也使教学活动更富有意义。

:第1篇、小班户外游戏活动教案:攻城游戏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动作的敏捷性,提高奔跑能力。  2、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马嘟嘟骑的歌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