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部黑白电影,抗日主题的,有截图?

我国自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即长影)译制了朝鲜国立电影制片厂的黑白片《我的故乡》至90年代,大概译制了近150部朝鲜电影,但对中国观众影响最大的还是70年代上映的朝鲜电影。
黑白片,1958年摄制,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1970年重新公映。
朝鲜战争中,在攻打连珠峰战役里,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及朝鲜的老百姓,相互支持,共同战斗,以鲜血铺写了伟大的中朝友谊,颂扬了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影片中两个主角,一个人民军班长叫金龙、一个志愿军班长叫姚志刚,情节很感人,当然有巧合的成分。片中志愿军战士在休息时拉的二胡独奏《良宵》可算是在文革中听到的唯一没有政治色彩的民乐独奏。
朝鲜二八电影制片厂1964年拍摄的黑白片,讲述朝鲜战争期间,南江村的妇女保卫江桥的英勇事迹。片中插曲《南江之歌》由女高音演唱,可与我国的《一条大河波浪宽》相媲美:“在祖国温暖怀抱里,奔流的南江啊!在战火弥漫的年代里,英雄的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日夜守卫着你。你永放光芒,你的功绩无比辉煌。啊!南江,故乡的江,啊!南江,胜利的江。”
《看不见的战线》是长影1971年译制的惊险反特故事片,在70年代的中国脍炙人口,故事写安全部少校马国哲与潜伏特务老狐狸和女特务吕春玉的斗争,在群众配合下,终将特务一网打尽的故事。《看不见的战线》打破传统反特片的模式,老狐狸片尾才露峥嵘,情节迭宕,悬念紧张,人物性格鲜明。以至于当时给人起外号多叫“老狐狸”。
1970年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出品,197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该片描述了一位退伍军人回到家乡,当了村委会委员长,带领全体村民,通过艰苦奋斗的努力,终于将贫穷的小山村,建设成繁荣昌盛、鲜花盛开的美好村庄的故事。带有喜剧色彩,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大爷说姑娘虽胖一年可挣六百个工分。
长影1972年译制的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所创造的奇迹,仅仅在解放前的上海放映《一江春水向东流》时出现过。场内场外一片哭声,万人空巷。这情景在80年代末期,中国内地上映台湾故事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时又曾出现过。 1972年的中国电影观众,为一部叫《卖花姑娘》的朝鲜电影而痛哭流泣,乃至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当时,在全中国的电影票价是2角的时候,黑市票就已达到一元二元一张,这是无法让今天的观众理解的。
《卖花姑娘》有彩色宽银幕和黑白普通片两个版本,改编自1930年完成的同名歌剧,原著编剧五家子是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的笔名,由白头山创作组集体创作,影片以20世纪初20年代日本占领下的朝鲜为背景,描写雇农女儿花妮一家的悲惨遭遇以及花妮的成长和走向革命道路的过程。花妮由我国著名配音演员向隽姝配音。《卖花姑娘》的主题歌优美婉转,至今久唱不衰,:“卖花来哟,卖花来,到集上去卖鲜花,花儿美丽花儿芬芳,朵朵鲜花开正艳,卖了花儿换来钱哟,带给生病的好妈妈,卖花来哟,卖花来哟,花儿鲜艳红又香,穿过大街小巷,卖花卖花声声唱……”。长影翻译何鸣雁翻译的歌词恰到好处,从口型上较吻合原歌的演唱。
在反映朝鲜抗日斗争的朝鲜电影中,二八电影制片厂1973年拍摄的《永生的战士》有一个相当精彩的细节,被捕的游击队员石哲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英勇不屈,为了防止自己的神志模糊时泄露党的机密,石哲忍痛毅然咬断了自己的舌头,最后壮烈牺牲。可以说,在中外表现战争的经典名片中,这一细节处理,却相当传神,许多观众早忘记了《永生的战士》的片名,但咬舌头的情节却在记忆中留下来了。
长影1974年译制的《原形毕露》可称作是《看不见的战线》的姐妹篇,故事情节是保安部少校裴明哲在群众帮助下,破获潜入国境盗窃国防机密的间谍集团。《原形毕露》中有一个情节给中国观众的印象相当深,那就是冒名顶替的特务去美国做了整容手术,这种高科技的引入对70年代的中国观众,当然是耳目一新了。《原形毕露》的配音是长影著名演员向隽姝、孙敖。上译的宽银幕反特片《在阴谋者中间》则是由邱岳峰、毕克配音,这部电影在惊险片的探索上又向前迈进了,观赏性极强,影片描写侦察员仁锡冒名顶替打入“田鼠”间谍网,深入虎穴进入美国情报站,并将计就计将代号“星鹰”的间谍擒获的故事。大量借鉴了西方反间谍片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直到影片最后结束时,观众才明白悬念的解扣。
朝鲜二八电影制片厂1974年拍摄的《一个护士的故事》,以护士姜连玉奉命护送4名重伤员回后方医院的经历,表现女护士的牺牲精神,这部电影中女护士赶着马车,载着伤员奔走在山路上的镜头十分难忘,这时女护士唱起影片的主题歌:“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战士的心中充满欢乐”影片片尾,女护士英勇牺牲,再次响起这首主题歌,当时,这部电影的主题歌在我国相当流行,电台和节日文艺演出中经常演唱。
1976年二八厂出品的《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写南北朝鲜造成孪生姐妹骨肉分离,影片交叉描写两人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不同社会环境下金姬和银姬不同的命运,金姬银姬由朝鲜人民演员郑春兰扮演,长影张慧君、潘淑兰配音。片中主题歌《爸爸的祝福》如今还被刘欢和崔永元翻唱。
二八电影厂1977年拍摄的《难忘的人》故事情节十分奇特,叙事结构也相当绝,在抗美斗争中牺牲的内务署长遗留下来的一本记事本里,用暗号记载了一个代号叫“火鸟”的地下工作者的真实姓名。安全部克服重重困难调查这位无名英雄。通过寻访不同幸存者,从各个当事人的回忆中,我们知道,“火鸟”名叫朴德山,化名金以哲,潜入反动组织青龙团,当过警察署长,有力帮助了地下党的对敌斗争。在美军的间谍训练所,金以哲毁灭了敌人的伞兵部队,后来他又被敌人派回北方,冒着生命危险,歼灭了残匪,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可是谁也不知道他的经历。通过安全部战后的调查才知道派遣特务金以哲是人民功勋“火鸟”。
根据朝鲜领袖金日成创作的同名小说和歌剧改编的、由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宽银幕故事片《血海》,1978年由长影译制,这部表现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母亲带领儿女参加游击队与日寇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位革命母亲的银幕形象,《血海》是金日成将军以自己母亲为原型创作的,写了甲顺、元男和母亲投身抗日洪流的历程,主题歌《一片丹心》曲调优美动人:“苦难岁月,披荆斩棘,历尽千难万险,一片丹心,时时刻刻,永有胸中,亲爱的妈妈,在监牢里,受尽人间苦刑,搀扶着妈妈,迎着狂风,走向山岭。”这首主题歌70年代末,《一片丹心》还上了我国中学音乐课本,笔者就曾在1980年上中学时学唱过这支歌。
《安重根击毙伊藤搏文》
上影厂1979年译制的宽银幕历史故事片《安重根击毙伊藤搏文》十分著名,影片取材于1905年朝鲜义土安重根在我国东北哈尔滨市击毙日本首相伊藤搏文的史实,由朝鲜功勋演员李仁文扮演安重根,我国著名配音乔榛配音,这部影片在我国哈尔滨市放映时,观众十分热烈,由于故事发生地的观众较为熟这段历史,再加上东北朝鲜族观众较多,因此反映强烈。
朝鲜古典文学作品《春香传》就三次被搬上银幕,《春香传》的故事发生在李朝皇帝肃宗王年代,全罗道南原史道的独生子李梦龙,不顾门弟悬殊,毅然私娶民女春香为妻。梦龙父母认为有辱门庭,逼着梦龙随双亲迁至京城。当地新官员卡学道见春香才貌双全,欲纳为妾,春香不从,被卡学道押入死牢,春香含冤待死之际,适逢梦龙新任巡按御史,微服私访,于是春香冤案得伸,众百姓欢庆春香与梦龙的团圆。第一次是1962年拍摄的,第二次是1981年拍摄的宽银幕上下集,两版本的春香和梦龙均由向隽姝、徐雁配音、房子两个版本均由陈光廷配音,由于《春香传》在朝鲜像我国的《红楼梦》一样家喻户晓,这部电影两个版本均受到我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二八艺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的宽银幕故事片《沸流江的新传说》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为主人公的。罗盛教由陈汝斌配音,全部主创人员均为朝鲜电影工作者。1988年拍摄的宽银幕彩色故事片《火红的山脊》是志愿军英雄黄继光的传记片,该片选取黄继光生命最后的几天来表现他的牺牲精神,片中还出现了志愿军邱少云的英雄形象。片中黄继光与吴少云去抢水,战友们不断牺牲,敌人把草丛变成火海,潜伏的吴少云被淹没在烈火中。很显然,吴少云就是以邱少云为原型创作的。
《火红的山脊》中的黄继光由朝鲜演员金明奎扮演,长影张雷配音,吴少云由朝鲜演员宋齐国扮演,这两部以志愿军英雄为主人公的传记片战争场面大,人物性格鲜明,上映时得到了我国观众的认可。另外,1958年拍摄的《战友》,1988年拍摄的《路》也从不同视角,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与国际主义精神。这里应该提到1981年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宽银幕电影《老黑山的传说》,作为表现金日成将军革命生活的系列片《朝鲜的启明星》第9集,这部影片根据30年代中国抗联游击队交通员老张在吉林通化用生命掩护金日成将军脱险的史实创作的。
二八电影制片厂1989年拍摄的故事片《命令027》是一部特色鲜明的朝鲜武打片,写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奉命插入敌后,在3天时间内,与敌特工展开肉搏,捣毁敌参谋部,炸毁敌机场的传奇经历,影片不仅有朝鲜特有的抒情歌唱,而且南拳北腿,刀枪开战,是一部惊险样式的武打动作片。

二、罗马尼亚电影(1)
自1953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了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为了美好的生活》至1992年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珠宝迷踪》,我国一共译制了罗马尼亚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片近70部。
首推就是《多瑙河之波》(1959),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译制。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罗马尼亚电影,小时候就看过了。罗马尼亚解放前夕,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罗马尼亚军队中尉托玛,为了从敌人手中搞到大批军火,混进了囚犯队,让港务局挑选去当水手。船长米哈依是个富有爱国热情的人,在托玛的影响下,认清了斗争的道路,他们扫除了河里的水雷,躲过了盟军飞机的轰炸,米哈依与托玛共同除掉了船上押运军火的德国兵,将载运的军火运送给游击队。米哈依在战斗中英勇地牺牲了,托马怀着沉痛的心情以必胜的信念走向新的战斗……
影片一开头就有镜头,船长新婚后和新娘安娜走进舱房,彼此含情脉脉地凝视着,然后靠近、靠近…,没了。因为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外国电影每向下一级公映,就会剪掉一些,影片开头的那个镜头结束得非常突兀,白痴都能看出来挨了剪刀了。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剪切的好处。片子里有句经典台词,船长抱起新娘大叫:“我要把你扔到河里去!”
影片中多瑙河两岸美丽的风光,船长米哈依与安娜的婚礼场面,优美动人的主题曲旋律,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导演丘列伊是罗马尼亚的功勋艺术家,他常常自导自演,他还饰演了米哈依船长,由我国著名配音演员孙敖配音,托玛由郑万玉配音,安娜由向隽姝配音。《多瑙河之波》在1960年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
其次就是《橡树,十万火急!》(1973),讲1944年夏,希特勒为了维持其在罗马尼亚的摇摇欲坠的傀儡政权,制定了一份秘密行动计划——马格利特2号计划,这一秘密计划由一个德国青年军官维尔纳保管。罗马尼亚共产党获悉了这一重要情报后,与罗马尼亚国防军中的爱国力量达成协议,派遣罗马尼亚武装部队的一名爱国军官乌德里希上尉去设法获取这一秘密计划。在地下党员托马和女钢琴家等人的配合下,乌德里希排除了种种艰难险阻,终于战胜了维尔纳,获得了马格利特2号计划。里面似乎也有一段若有若无的爱情出现,难以捉摸。电影是上海电影厂译制的,有乔榛的配音,很不错。里面钢琴家拉的是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后来才知道的),听晕了。
还有一部《爆炸》,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受一真实事件的启发。故事从多瑙河上的一艘满载化肥的外籍货船开始,货船不知什么原因起火搁浅,水手去向不明。船上4 万吨化肥硝酸钠(制造炸药的原料)随时可能爆炸,爆炸的威力足以摧毁整个加拉茨市。一场惊险的斗争开始了,勇敢的人们挺身而出,为保护他们的城市献出生命…… 电影的男主角吉卡是个救火的专家,外号火神。最后在罗马尼亚某县县委书记的指挥下,罗马尼亚人民军、消防部队和火神相互配合,城市被保住了。船最终还是炸了。1975年放映时我觉得很精彩,现在觉得这部电影拍摄的一般。
另外有一部《侦察英雄》,是1978年引进的,中文片名“察”“雄”用的是当时公布试行的第三批简化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罗马尼亚军队发现“山洞地区”有支德国人的秘密军队正准备撤退。于是派特工人员斯托扬大尉、依昂中士(通讯兵)和侠奈克(向导)奉命一齐去探索山洞的秘密。先是向导牺牲了,当斯托扬和依昂二人好不容易登上那座人烟罕至的雪峰时,埋伏已久的德国人就把他们包围了,德军军官说:“作为运动员,我祝贺你们,作为国防军军官,我逮捕你们!”德军军官还说:“就是我们上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后来那个依昂中士也是钢琴师,死得很惨。几经周折,斯托扬发现这里是德国人的一个制造新式武器的秘密军事工厂,斯托扬说服了同是战俘的英军医生和丹麦人拉生,一起设法用德军的电台把情报发给了罗马尼亚军队情报部门,盟军的飞机在德军撤退之前炸毁了德国人的全部机械和设备。
还有就是像《沸腾的生活》,讲罗马尼亚自己制造的第二艘55000吨矿砂船在一次试航中失败了,造船厂厂长科曼决心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广大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重新进行铸造。他的试验并没有得到上级领导和工厂党委内部的支持。但科曼厂长坚忍不拔,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困难做斗争,排除一切障碍,最后终于铸造出了罗马尼亚自己的大型船用螺旋桨,安装在55000吨矿砂船上。里面有段曲子当年极端流行,电台隔三岔五就放一放,堪称经典,是国内电子音乐的先驱。
还有《斯特凡大公》,十分好看。罗马尼亚国内的摩尔多瓦人抵抗“异族”侵略的故事。15世纪70年代,侵略成性的奥斯曼帝国在征服巴尔干其他民族后,疯狂地向罗马尼亚进行挑衅,并派遣他的12万大军进犯摩尔多瓦,强令摩尔多瓦公国割让白堡和基利亚等城市,遭到摩尔多瓦君主斯特凡大公的严正拒绝。为了保卫祖国,说服统治阶级的上层,打击主张投降的地主,处决叛徒卖国贼,斯特凡大公动员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侵略战争,终于打败奥军,取得胜利。影片中军队打着鼓,排着方阵前赴后继冲锋的镜头把心揪得生疼。与苏联电影《夏伯阳》里面德军有类似镜头,不寒而栗。
还有《勇敢的米哈依》,讲米哈依国王率罗马尼亚军队和奥斯曼军队决战,奥军阵容强大装备优良。而罗马尼亚军队人少马稀,几乎不成对手。但罗军以弱势装备和力量,彻底打垮了奥军,把奥军总司令打下马,狼狈地落到沼泽地里。
我看过的罗马尼亚电影中警长系列有六部,一个是莫尔多万警长三部:
莫尔多万警长系列片之一《一个警官的控诉》(1974)片长105分钟
该片系莫尔多万警长系列片,是《复仇》的前传,莫尔多万警长的故事在罗马尼亚影片中多次出现,几乎可以说不是一个。
《一个警官的控诉》讲的是1940年冬天,罗马尼亚的反动政权——安东内斯库政权,在纳粹德国的帮助下,贵族统治阶级的反动武装势力对罗马尼亚实行着法西斯专政,铁卫军的恐怖笼罩着着国家,同时在全国各地都关押着抗议和反对的人,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着反法西斯的斗争……
1940年11月26日夜,铁卫军队长巴雷邦在监狱对共产党员进行大屠杀,许多人遇害。关在地下室的共产党员贝洛等8人被一士兵放出逃跑,后贝洛和另一人又被抓回。监狱审查员Petrescu(秃顶警官)威胁将告发铁卫军屠杀囚犯的事,在郊外森林被巴雷邦打死。
警察已经发现了审查员Petrescu的尸体,在郊外森林,他们当场认出了他。警察局长是铁卫军的人,局长和主任密谋,在这个案件上用一个聪明的警察,他很受欢迎但又不是军方的人,因而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而铁卫军可以继续实施他们的计划。对Viraga大屠杀进行调查,追查共产党员逃跑的直接责任,这一任务就落到了莫尔多万警长身上。铁卫军并派埃列斯库Tanasescu监视他。莫尔多万利用大鼻子惯偷斯林特帮他跟踪巴雷邦。当时在屠杀现场的另一名看守员Ilarie Bucar打电话给莫尔多万,提供线索,被巴雷邦杀死在码头,跟踪的斯林特目睹了当时的情景。
正直的莫尔多万警长调查出巴雷邦一伙屠杀的案情真相,开始铁卫军的上司参议员企图对莫尔多万警长进行收买,阴谋败露后转而下令巴雷邦一伙追杀莫尔多万,于是莫尔多万与巴雷邦一伙进行了一场出生入死的决战。先是在路上袭击莫尔多万的汽车,然后在办公室,后又枪杀莫尔多万的母亲,在墓地、在电话亭、巴雷邦一伙几次袭击莫尔多万都未得逞,反而莫尔多万击毙数人,后在剧院,莫尔多万一人对付巴雷邦等三人,巴雷邦手下二人被打死,巴本人也被莫尔多万击中数枪倒在地下……,后铁卫军的上司参议员用计引出莫尔多万,在吉卜赛人居住的高坡旁,莫尔多万警长开枪击中了参议员,自己被铁卫军数枪击中,倒在坡下翻滚……,也就是《复仇》开始的那段镜头,由此引出了后来的《复仇》的继续。该片创作班子是《复仇》的原班人马,影片的故事情节安排以及枪战场面都很有特色,精彩程度不亚于《复仇》。
《一个警官的控诉》由长影厂1989年译制,孙敖、徐丹、张玉昆、胡连华等配音。本人收的不是长影配音版。
莫尔多万警长系列片之二《复仇》(1978) 片长101分钟
罗马尼亚传奇式电影人塞尔久·尼古拉埃斯库自导自演的作品。“莫尔多万警长三部曲”的第二部,承接《一个警官的控诉》。看这个系列影片的观众需要对二战爆发前后罗马尼亚国内政局有所了解,不然会看不明白。当时罗马尼亚统治者是安东内斯库将军,他亲法西斯,但不是真正的法西斯,罗马尼亚真正的法西斯组织是霍利亚·希马领导的“铁卫军”。起初,安东内斯库和铁卫军是同盟的关系,但后来铁卫军密谋发动政变,企图推翻安东内斯库政权,遂被安东内斯库镇压。
《复仇》的背景就是安东内斯库政权剿灭铁卫军的故事。莫尔多万警长是属于安东内斯库政权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爱国的左翼人士。在罗马尼亚共产党的帮助下,莫尔多万警长成功地揭露了铁卫军企图叛乱的阴谋。
警官莫尔多万受到法西斯组织铁卫军袭击而受重伤,受到了共产党地下党员救护,他伤愈后继续和铁卫团进行斗争。影片开始是,由迪尼克饰演的铁卫军队长巴雷邦经医生检查,患严重肺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他不相信莫尔多万已死,在元旦之夜,带人来到莫多万的墓地验证仇敌是否死去,打开棺材一看只有莫的帽子和石头。巴雷邦找到大鼻子斯林特的家,威逼斯林特说明莫多万藏在哪里,斯林特不说,巴雷邦用剃刀给斯林特破了相……
莫尔多万警长在罗马尼亚共产党的帮助下,同嗜杀成性的铁卫军队长巴雷邦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莫尔多万与巴雷邦枪战的格斗贯穿全片,在上下升的电梯上,在屠宰场冷藏库里,在飞驰的列车上,在庇护所里,他神出鬼没,奇袭敌人。他潜入铁卫军总部,偷出了铁卫军和德军合作企图推翻当时安东内斯库政府的秘密计划,先后交给了罗共地下党组织和安东内斯库政府。铁卫军阴谋败露,决定采用武力,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屠宰场,巴雷邦杀害了许多共产党员,后莫尔多万赶到,他一个人在冷藏库里,和以巴雷邦为首的众多匪徒枪战,莫尔多万击毙了众匪徒,并打中了巴雷邦的腿,把他交给即将上班的工人群众审判……铁卫军将尔莫多万的儿子抓来放一座庇护所前,命令莫尔多万立即离开这座楼房,否则他儿子将被炸死……最后莫尔多万警长的儿子被德国法西斯杀害了,但观众不会忘记,他带进庇护所的炸药将会起到复仇的作用。他的复仇已超越个人的界限,上升到为维护民族利益而共同反对法西斯的政治斗争。
《复仇》里的莫尔多万由毕克配音,巴雷邦由尚华配音。
莫尔多万警长系列片之三《较量》(1981)片长100分钟
写莫尔多万警长破获一起银行抢劫案的过程。鉄卫军的上司泽维亚努将50万元存入银行,然后又指使铁卫军分子到银行抢劫了50万元,并打死两名警察。莫尔多万警长受命调查这起劫案。他了解到当时目睹抢劫现场有流浪儿瞌睡虫,他就借机接近这群流浪孩子,并关心他们,给他们物品,送有病的孩子去治病,取得了孩子们的信任。这其中有一个为首的孩子,叫机灵鬼。他的哥哥参与了这次银行抢劫案。当铁卫军得知瞌睡虫认识参与抢劫的人,派混在乞丐的人杀死了瞌睡虫。机灵鬼的哥哥受了泽维亚努的欺骗,在第二次抢劫外国银行后被铁卫军杀死。这部片子中所展示的抢劫银行案中所得资金大部分到了泽维亚努的手中,这实际上就暗示了泽维亚努为鉄卫军的建设取得了资金。最后泽维亚努虽在现场被捕,但他狡猾的称自己受到匪徒的劫持,抢得的现金被匪徒藏在垃圾筒里……
另一个是罗曼警长系列的三部:
罗曼警长系列片之一《清白的手》(1972) 片长93分钟
1945年4月,饱尝战争苦难的罗马尼亚又面临盗匪横行的摧残。罗曼警长(伊·乔巴努饰演)抓到歹徒帕斯库,从中得知土匪头目布丘尔利格在旅馆和一个姑娘幽会。罗曼和助手迅速前往,布丘尔利格当场送命,罗曼警长决心将歹徒一网打尽。他和米柯万(塞·尼古拉埃斯库饰演,同莫尔多万警长)抓住了歹徒勒斯里克,逼勒斯里克引诱匪首赛马卡出现,在木材仓库,经过激烈枪战,他们活捉了赛马卡,全歼众徒。但是,米柯万也因受伤过重不幸牺牲。带着对战友深切的痛惜以及他留下的最后一颗子弹,表情严峻的罗曼默默地离去……
《清白的手》,里面有句台词让我至今铭记,是罗马尼亚解放后一位共产党员的警长罗曼说的:“我坚信,社会主义社会是不会有犯罪的!” 多么有气势,然后现在看来,却有讽刺的意味。
罗曼警长系列片之二《最后一颗子弹》(1973) 片长92分钟
剧情紧接《清白的手》:1945年罗马尼亚解放初期。当时国内外敌人互相勾结,企图破坏新成立的人民政府。罗马尼亚公安保卫人员机智勇敢地和潜伏的阶级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塞马卡因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他又指使手下的匪徒化装成警察,破坏游行队伍,枪杀无辜的群众。
塞马卡的弟弟让·塞马卡的雇工瓦尔克向罗曼警长揭发了让·塞马卡的庄园里藏有大批枪支弹药。罗曼立即带领警察前往搜查,不仅找到枪支,还逮捕了让·塞马卡。因让·塞马卡涉嫌一起重大政治案件,保安部的德雷甘大叔还和罗曼商量了一个周密的侦破计划。
罗曼化妆成神父和瓦尔克一起住进了修道院,这个修道院鱼龙混杂,是匪徒们的临时巢穴。保安部放长线钓大鱼,他们释放了让·塞马卡,想跟踪追击找出幕后的元凶来。当让·塞马卡得知罗曼也潜入了修道院后,他三番五次想干掉罗曼,但都没有得逞。罗曼在机智勇敢的瓦尔克的帮助下,生擒了德国间谍赖泽瑙和想把他接走的盟军考林斯少校。
此时,塞马卡兄弟俩的罪证已经确凿,罗曼受命立即逮捕他们。谁知,狡猾的塞马卡却想用金钱收买罗曼警长。罗曼冷冷地说道:“听着,不是人人可以收买的,你袭击游行的群众,杀害米克洛万,这回你跑不了了!"塞马卡负隅顽抗,拿起手枪企图打死罗曼。机智的罗曼乘其不备,转身用米克洛万留下的最后一颗子弹消灭了作恶多端的匪徒……
还有一部《单独行动》也是罗曼警长系列,布加勒斯特电影制片厂出品。影片描写1948年春,罗马尼亚警方领导下的罗曼警长剿灭一股以“白泥鳅”为首的土匪的经历。我收藏的是罗版,无配音,无中文字幕。
对了,顺便把罗马尼亚著名导演介绍一下:塞尔玖·尼古拉埃斯库(1930——),生于罗马尼亚特尔古·日乌,原是机械工程师,罗马尼亚水下摄影创始人之一。1962年开始拍摄纪录片及短片。1966年故事片导演处女作《达基亚人》问世。1970年,他成功地导演了史诗巨片《勇敢的米哈伊》(上、下集),并在片中扮演塞里姆巴沙,从此开始了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艺术生涯。他拍摄的其他著名影片还有《罗马大战》、《沸腾的生活》(1973)、《最后一颗子弹》(1973)、《一夜富翁》以及那部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复仇》(1978)。他的影片在罗马尼亚通常都能有很高的上座率。迄今为止,尼古拉埃斯库已导演过50部左右的影片,写过十多个电影剧本,并在他自己导演的半数以上影片中担任角色。他的影片有一半在国内拍摄,另一半则与德、法、意等国合作拍摄。他拍影片强调思想内容,充满强烈的民族感情。

罗马尼亚电影《神秘的黄玫瑰》系列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叫黄玫瑰的游侠出现在中国银幕。他说话很少,枪法很准,样子很酷。他来自罗马尼亚。《神秘的黄玫瑰》是一个系列片(马尔杰拉图与阿卡塔),中国共引进了4部。其实只有第二部叫《神秘的黄玫瑰》,但引进国内后,统称《神秘的黄玫瑰》。
  引进国内的《黄玫瑰》系列片如下:
  1982年 神秘的黄玫瑰—《白骨之路》(长影)
  1983年 神秘的黄玫瑰—《布加勒斯特的秘密》(未公映)
  1984年 神秘的黄玫瑰(上译)
  1989年 神秘的黄玫瑰—《蓝宝石项链》Drumul oaselor(上译)
  其中,长影陈汝斌老师担任了《白骨之路》的译制导演并为黄玫瑰配音;上译乔榛老师和曹雷老师分别为《神秘的黄玫瑰》、《银面具》和《蓝宝石项链》中的黄玫瑰和女主角阿卡塔配音。
  故事发生在1848年的罗马尼亚,当时的罗马尼亚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片中的“兄弟会”酝酿发动革命推翻贵族统治,而黄玫瑰则帮助“兄弟会”与贵族军队作战。影片本来要拍成《007》那样的系列电影,但是因为后来罗马尼亚政局变化,电影业私有化,最后只拍到了第八部。
  扮演马尔杰拉图的演员叫弗洛林·彼耶尔西克,据说,他在罗马尼亚电影表演界的地位,与现在的罗马尼亚电影创作协会主席塞尔裘·尼古莱斯库相当。
  每一集《黄玫瑰》中,黄玫瑰身边总会出现同一个女对手——演员、交际花阿卡塔,实际上是个贪财的贵族间谍。扮演阿卡塔的演员是本片编剧之一尤金·巴尔布的妻子玛尔歌·巴尔布,她曾在塞尔裘·尼古莱斯库导演的影片《最后一颗子弹》和《沸腾的生活》中扮演接近现代生活的角色。
  片中的黄玫瑰很像个美国牛仔。比如,他的枪法很好,还会趴在地上听马蹄声,而且片中还出现了西部片必然会有的场面:群马追击四轮马车和酒馆里的群架。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牛仔不爱叼雪茄,却喜欢嗑瓜子。他嗑瓜子的镜头深深印在了中国人的脑海里,即使他们早已忘记了影片的剧情,也不会忘记这个动作。
  现在,玛尔歌·巴尔布已经79岁,弗洛林·彼耶尔西克已经72岁,他们把自己最为光彩照人的表演留在了8部《黄玫瑰》电影中。89年后,罗马尼亚电影业陷于停顿,他们两人不得不淡出电影界。如今彼耶尔西克已经转行进入电视界,成为罗马尼亚著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1982年《神秘的黄玫瑰》原名《白骨之路》(长影)有电影版小人书,出过碟,是正版
  1983年 神秘的黄玫瑰—《布加勒斯特的秘密》(正版录像,是中录公司引进的 )
  1984年《神秘的黄玫瑰续集》(上译)有电影版小人书,有DVD碟质量很差,现在的罗马尼亚DVD缩碟集锦里有
  1986年神秘的黄玫瑰—《银面具》(上译)有碟质量很差,现在的罗马尼亚DVD缩碟集锦里有
       1989年神秘的黄玫瑰—《蓝宝石项链》(上译)既无书又无DVD碟,因为公映时赶上电影低潮,观影人骤减,所以上映也是小范围的,很多人不知道这部电影。
神秘的黄玫瑰之一《白骨之路》(1980)布加勒斯特电影制片厂出品
1982年引进,长影厂译制,片长115分钟。
编剧:尤金·巴尔布;导演:多鲁?纳斯塔塞;
主演:弗洛林?彼耶尔西克(马尔杰拉图); 玛尔戈?巴尔布(阿卡塔)
“黄玫瑰”马尔杰拉图是罗马尼亚历史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系列影片拍得相当有特色。该片是马尔杰拉图系列片的第一集,原名《白骨之路》,我国公映时译为《神秘的黄玫瑰》。《白骨之路》的续集名为《黄玫瑰》(1982),第三集是《布加勒斯特的秘密》(又译名《起义》1983),此集未在我国上映过,在我国公映的那个第三集,即《银面具》,情节紧接着《布加勒斯特的秘密》,在《布加勒斯特的秘密》的结尾,起义失败马尔杰拉图被捕,因此,在《银面具》的开头,我们看到马尔杰拉图是在狱中的。
本集讲述的是,1848年罗马尼亚革命风暴的前夜,革命者急于筹集资金,购买武器,马尔杰拉图与其他“兄弟会”的革命者一起去取财宝,转交给代号“黄玫瑰”的人。他们历尽周折找到藏宝人的儿子帕纳,归途中遇女演员阿卡塔同行,不料秘密行动被官军得知并被袭击和包围在白骨之路,经过艰苦斗争,很多同志牺牲,最后终于闯出了白骨之路。后帕纳想独吞财宝被马尔杰拉图击毙。机智的马尔杰拉图识破阿卡塔是间谍,经过一番斗智,阿卡塔在对马尔杰拉图下手时,被打入滚滚急流。黎明时分,在边境,革命者收到了购军火的财宝。从暗语中得知,马尔杰拉图就是“黄玫瑰”。他们的暗语是“消灭它!”
片中马尔杰拉图头戴黑礼帽,骑马挎八管转轮手枪,留大胡子,总是不停地嗑瓜子,还用茴香酒浇他的手枪枪管。他机智勇敢,带有美国西部片英雄的特征和中国绿林好汉的侠肝义胆。该片既有惊心动魄的马术、枪战、追杀等惊险场面,又有间谍、阴谋、暗算等智斗情节;白骨之路大峡谷的追逐场面苍凉雄浑,主题音乐也相当传神。该片由长春电影译制长译制,陈汝斌担任译制导演,徐雁、向隽珠、孙傲、陈汝斌配音,1982年在我国公映。
神秘的黄玫瑰之二《黄玫瑰》(1982)1984年引进,上译厂译制 105分钟
剧情接上集,讲兄弟会将财宝运到国外,变卖成现款,存在外国银行里。在布加勒斯特,兄弟会的领导人物派一名上尉携带密件前往奥地利,任务是购买军火并运进国内。临行前,这名上尉被阿卡塔的美色所迷惑,不仅泄露机密还和阿卡塔上了床,因此而送了命。阿卡塔乘马车赶往奥地利,企图冒充兄弟会,退掉军火订单换取现金而后逃之夭夭。但她的诡计被马尔杰拉图及时识破,并把阿卡塔关进修道院。马尔杰拉图与当地银行家取得联系,提到军火,并设计引开奥地利政府军的注意,准备乘轮船运往国内。阿卡塔在奥国间谍的帮助下,逃出修道院,也赶上了这班轮船,她在船上打探消息,发现了马尔杰拉图准备利用亲王的情妇采购大理石的机会,将军火混入大理石木箱,运进国内。兄弟会的人发现机密即将败露,船上的医生也是兄弟会的,就让女佣假装得了霍乱,在船上挂上黑旗,不准靠岸。岸上有人越狱逃跑,被军警追捕而跳入河中,被马尔杰拉图救起,这个年青人叫霍佐尔。马尔杰拉图和霍佐尔等人将军火藏进棺材,假冒是因霍乱而死的四十多人尸体,混过关卡,又遇到敌兵堵截,他们经过激战,终于消灭敌兵而去。
布加勒斯特的秘密(又译名《起义》)(1983)未公映,(据说有正版录像,是中录公司引进的。)本人收藏的是国外版,罗语无字幕,片长95分钟
此集未在我国上映过,在我国公映的那个第三集,即《银面具》,情节紧接着《布加勒斯特之谜》,在《布加勒斯特之谜》的结尾,起义失败马尔杰拉图被捕,因此,在《银面具》的开头,我们看到马尔杰拉图是在狱中的。
马尔杰拉图和霍佐尔等人护送装有军火的马车,在河边,遇到军警的伏击,他们击败了军警,然后来到磨房,磨房内一伙歹徒乘机袭击他们,霍佐尔为掩护其他人而被歹徒抓住。军火送到了兄弟会人的手中,他们准备在布加勒斯特发动起义。霍佐尔受到了毒刑拷打,但被一个蒙面猥琐的老巫婆救走。
马尔杰拉图爱上一个上流社会的美貌女子,差一点上了她的当,后来兄弟会发动了布加勒斯起义,但统治阶级已有准备,起义被残酷镇压了,马尔杰拉图和那个老巫婆被军警抓住,霍佐尔中枪倒地,老巫婆揭开脸上的纱罩,原来她就是女演员阿卡塔,她抱住霍佐尔痛哭了……
《银面具》(1985)1986年引进,上译厂译制,片长108分钟
兄弟会成员设计将马尔杰拉图从狱中救出。所谓的银行家、骗子特洛亚诺夫和阿卡塔勾结一起,将梦想复辟王位的沃库老爷害死在密室内,盗取一批准备充作军费的金砖被敌人运往国外。正在关键时刻“黄玫瑰”受命前往堵截;他不辱使命,过关斩将,死里逃生、痛歼敌特、消除隐患,终于追回国宝,有力的援助了罗马尼亚独立斗争的革命事业。这其中,马尔杰拉图得到了霍佐尔的协助,这个年轻的革命者原来是阿卡塔的私生子,但他坚定地抛弃了他的母亲。
《蓝宝石项链》(1985)1989年引进,上译厂译制 翻译:裘祖逖;
译制导演:伍经纬; 配音:乔榛、杨晓、曹雷、尚华、盖文源等
奥地利政府代表威廉多夫带着女儿沃尔苏拉小姐在进入罗马尼亚边境哨卡时遭绑架,奥地利皇帝警告罗马尼亚比贝斯亲王,如果在一周内不把人交出来,就将对罗马尼亚采取军事行动。这是特洛亚诺夫和阿卡塔的阴谋,并嫁祸于“兄弟会”,兄弟会如不查出绑架者,救出人质,就会成为替罪羊。只有一人能干,就是马尔杰拉图。兄弟会派德沃斯去找马尔杰拉图。“黄玫瑰” 马尔杰拉图和助手霍佐尔从现场发现了撒落在地的蓝宝石,这是聪明的沃尔苏拉小姐扯断蓝宝石项链撒下的。马尔杰拉图发现了臭名昭彰的女人阿卡塔参与此事,最后救出奥地利代表父女二人,平息了风波。最后出场的真代表是佛杜拉托斯。
《一切支付》(1986)本人收藏的是国外版,罗语无字幕, 片长85分钟

他才是中国最好导演?姜文直接点出了其他电影拍不好的原因

八国上映国内却禁播,拍出“神作”的姜文为什么这几年神隐?

要是只记得故事,就千万别说你看懂了姜文的这部“神作”

提到中国影坛的“神作”,你会想到什么?

姜文的这部“禁片”,一定有姓名。

这部抗日题材的电影在全世界8个国家上映,在国内却被禁播了。

但是,相比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和千篇一律渲染抗日英雄高大全形象的电影,还是更喜欢这部《鬼子来了》。

翻翻豆瓣影评,太多人因为这部电影成为姜文死忠粉,说姜文凭借《鬼子来了》一片封神都不为过。

主线上看,《鬼子来了》其实讲得是一个抗日版“农夫与蛇”的故事。姜文饰演的马大三救了一个日本兵,最后全村被屠杀,自己也人头落地。

但是,不同于以往的抗日片把视角聚焦到战场上,姜文以黑白的画面定格了一群普通农民,来讲述“鬼子来了”时他们的反应。

他们,正是 千千万万个经历战争的贫苦大众的代表。

而且,姜文的这部《鬼子来了》,不仅是故事妙。还有色彩的运用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这部影片拍摄于2000年,其实当时彩色电影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但姜文偏偏把这部片子拍成了黑白作品。

更准确的说,是除了全片最后的一个镜头,这就是一部黑白电影——伴随着马大三的人头点地,电影画面终于变成了彩色。

有人说,这是姜文的隐喻,代表着马大三直到死了,才终于看清了这个世界。

其实,这样用色彩转变来进行隐喻的方式,姜文不是第一次在电影里使用。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也是用黑白和彩色画面来区别当下和回忆。当下是灰暗的,回忆反而是彩色的。

能请动姜文,OPPO 这次全链路色彩管理系统和10亿色臻彩屏恐怕功劳不小。

全链路色彩管理系统就是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看海报你就懂了,“从拍摄、存储到显示,每一步都是10亿色”。所谓“全链路”,就是打通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让10bit全程畅通无阻。

但要是没有最后10亿臻彩屏,前面的所有努力也是徒劳。

除了全链路色彩管理系统,OPPO Find X3系列的 10亿色臻彩屏通过多项创新显示技术,原生支持真10bit显示,让10亿色真正呈现在你面前。

OPPO Find X3双主摄已经曝光,双10亿色加持,拍出更鲜活的瞬间。

作为Find系列最新产品,OPPO Find X3也承担着成为新一代旗舰的责任,“芯”自然要是顶级的,骁龙888的加入,让它直接称王。

当然,想像边界从来都是用来被打破的。

但是,在这样高的票房背后,却并没有看到很多影人理想中的“创作繁荣”。

这里说的“单薄”,是指精神上,厚度上。

就像姜文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的,其实电影讲好一个故事是最基本的事情,它并不难。

真正难的是,怎么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人都鲜活起来。

“电影不能只靠故事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更细节的设计,更考究的台词,更丰满的人物。

这样才能让电影值得被反复看,反复品。

所以,我们需要像姜文这样的导演。

或许他的一些表达天马行空,但他的电影,从来都不怕被品。

或许不是一个稳定量产的导演,但一定是才华横溢的那一个。

中国电影票房繁荣之后,更该期待创作和表达上的百花齐放。要是仅仅只有这么一个姜文,那才是真的可惜。

喜剧电影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看时觉得好笑,看完后大脑却空无一物;

第二种通过喜剧作品刻画生活的苦辣,令观众感同身受

第三种于笑声中见悲悯,将苍凉精神内核包在密集的笑点之下,让人又哭又笑、悲喜交加。

“做人嘛,最重要的还是开心”,还有什么能比看一部喜剧哈哈大笑更令人身心舒畅的呢?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9部国内外经典喜剧电影(排名不分先后),选材丰富、笑点密集,建议收藏反复观看!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黑白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