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离西开3矿有多远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申报遗产项目是否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进行考核的标准,该标准和考核审批过程非常严格。

每年一度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世界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别,有其相应的评定准则。按照列入名录时所依据的标准,大部分文化景观属于文化遗产,也有一些是双重遗产。)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下列各项应列为文化遗产:

第一,文物古迹: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部件和结构、、洞穴、居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组合体。

第二,建筑群: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角度来看,在建筑形式、统一性及其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

第三,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结合工程以及有考古发掘遗址的地区。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公约实施细则中规定了评定遗产的标准,文化遗产必须具备以下标准中的一个或几个,并经过真实性检测合格,此外还要在保护管理方面达到要求。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下列各项应列为自然遗产:

第一,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自然和生物结构所组成的自然面貌。

第二,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活境区。

第三,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区域。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实施细则中规定,自然遗产必须符合下述一个或几个标准,以及附带的完整性条件。

第一,代表地球演化的各主要发展阶段的典型范例,包括生命的记载、地形发展中主要的地质演变过程或具有主要的地貌或地文特征;

第二,代表陆地、淡水、沿海和海上生态系统植物和动物群的演变及发展中的重要过程的典型范例;

第三,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稀有的自然景色和艺术价值的地区;

第四,最具价值的自然和物种多样性的栖息地,包括有珍贵价值的濒危物种。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世界自然遗产(Natural Heritage):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4项中的1项或几项标准: 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 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世界自然遗产评选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规则》规定,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1. 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 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 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4. 尚存的珍惜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属于中国的14处世界自然遗产

骄傲我的国,中国自然景观丰富,几千年的文明史,有众多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截止目前已有50多个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4处,你都知道吗?

1.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后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总面积500平方公里。景区森林覆盖率达67%,有野生动物400多种、木本植物850多种,有一级保护动物豹、云豹、黄腹角雉3种,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猕猴、穿山甲等25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5种,二级保护植物白豆杉、杜仲、厚朴等16种 。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位于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沟中雪峰林立,林木茂密,水池浅滩五彩斑斓,晶莹的溪水穿行于森林和浅滩之间,加上藏家木楼、经幡和藏羌民族独特的传统习俗,称为“美丽的童话世界”,“九寨归来不看水”,号称“水景之王”。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是中国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与九寨沟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再加上滩流、古寺、民俗称为“七绝”。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4.云南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是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三江并流的上部在西藏东南部,下部分在云南省,形成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2003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由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宝兴县、四川省境内的卧龙自然保护区等7处自然保护区、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等9处风景名胜区组成,涵盖成都、雅安、阿坝和甘孜共4市州的12个县,面积9245平方公里。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也是人工繁殖大熊猫的重要来源。除此,栖息地还保护大量的特有濒危动植物物种,如红熊猫和珙桐等。2006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是一种地貌特征。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了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

7.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道教名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巅故名。景区有南清园、西海岸、三清宫、梯云岭、玉京峰、阳光海岸、玉灵观、三洞口、冰玉洞、石鼓岭十大景区,共计有景观景点达1500余处。2008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丹霞指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中国丹霞包括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还有贵州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1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201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南澄江化石群距今5.3亿年,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之一”,是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是著名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被学术界誉为“世界古生物圣地”。2012年7月1日,云南澄江化石群成功申遗,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这一天,距离澄江化石群在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城以东的帽天山被发现,刚好28年。

10.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阜康市境内的博格达峰下,是一个湖面呈半月形天然的高山湖泊,以天池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观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光特色,以远古瑶池西王母神话以及宗教和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为文化内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池之胜,不仅因西王母“瑶池盛会”名传千古,更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蜚声中外!201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1.湖北省神农架旅游区

神农架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西部一片群峰耸立的高大山地,横亘于长江、汉水间,相传因上古神农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药而得名,景区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主要景点有神农顶、风景垭、板壁岩、了望塔、小龙潭、大龙潭、金猴岭等,以原始、神秘闻名于世,有“神农天园”之称。201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可可西里,蒙古语“青色的山梁”之意,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作为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之一,可可西里因自然环境的险恶,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并且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探险者和科考者的天堂。201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3.铜仁市梵净山旅游景区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地区,海拔2572米,系武陵山脉主峰,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其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201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4.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包括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境、江苏盐城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江苏东台市条子泥湿地保护小区和江苏东台市高泥淤泥质海滩湿地保护小区。每年有鹤类、雁鸭类和鸻鹬类等候鸟选择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其中,全球极度濒危鸟类勺嘴鹬90%以上种群在此栖息,最多时有全球80%的丹顶鹤来此越冬,濒危鸟类黑嘴鸥等在此繁殖。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美国人洛厄尔·托马斯漫游世界时,发现了许多令人兴奋和神往的奇景,他经过反复挑选,提出了“世界七大自然界奇观”:,非洲,世界最高峰(8848.86)[1],美国地下洞穴,的冰河湾,,。

报道称,瑞士“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会(New7Wonders)”12日公布,在28个候选城市中,巴西亚马逊、越南下龙湾、阿根廷伊瓜苏大瀑布、韩国济州岛、印度尼西亚国家公园科莫多、菲律宾地下河国家公园和南非桌山被选定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但是该基金会未公布排名。

是一处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大峡谷全长446公里,平均宽度16公里,最大深度1740米,平均谷深1600米,总面积2724平方公里。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罗拉多大峡谷,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 

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泻,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利福尼亚湾入海。全长2320公里。“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中夹带大量泥沙,河水常显红色,故名。 

科罗拉多河的长期冲刷,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有时开山劈道,有时让路回流,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而最后流经亚利桑那州多岩的凯巴布高原时,更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这个大峡谷奇观,而成为这条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之王”。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蜿蜒曲折,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蟒,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峡谷两岸北高南低,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科罗拉多河在谷底汹涌向前,形成两山壁立,一水中流的壮观,其雄伟的地貌,浩瀚的气魄,慑人的神态,奇突的景色,世无其匹。1903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来此游览时,曾感叹地说:“大峡谷使我充满了敬畏,它无可比拟,无法形容,在这辽阔的世界上,绝无仅有。”有人说,在太空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自然景观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谷底宽度在200~29000米之间。早在5000年前,就有土著美洲印第安人在这里居住。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反映了不同的地质时期,它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不同的颜色,魔幻般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无数旅游者的目光。 


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也称“桌子山”,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这种地形是由于侵蚀作用(下切和剥离)形成的。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保护帽,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科罗拉多高原是北美古陆台伸入科迪勒拉区的稳定地块,由于相对稳定,地表起伏变化极小,而且在前寒武纪结晶岩的基底上覆盖了厚厚的各地质时期的沉积,其水平层次清晰,岩层色调各异,并含有各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岩性、颜色不同的岩石层,被外力作用雕琢成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和峭壁石柱。伴随着天气变化,水光山色变幻多端,天然奇景蔚为壮观。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干暖,植物稀少;北壁高于南壁,气候寒湿,林木苍翠;谷底则干热,呈一派荒漠景观。蜿蜒于谷底的科罗拉多河曲折幽深,整个大峡谷地段的河床比降为每千米150厘米,是密西西比河的25倍。其中百分之50的比降还很集中,这就造成了峡谷中部分地段河水激流奔腾的景观。因为如此,沿峡谷航行漂流成为引人入胜的探险活动。

维多利亚瀑布(Victoria Falls)被称为“咆哮的云雾”。

位于非洲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宽1,700多米(5,500多英尺),最高处108米(355英尺),为世界著名瀑布奇观之一。宽度和高度比尼亚加拉瀑布大一倍。年平均流量约935立方米╱秒(33,000立方英尺╱秒)。广阔的赞比西河在流抵瀑布之前,舒缓地流动在宽浅的玄武岩河床上,然後突然从约50米(150英尺)的陡崖上跌入深邃的峡谷。主瀑布被河间岩岛分割成数股,浪花溅起达300米(1,000英尺),远自65公里(40英里)之外便可见到。每逢新月升起,水雾中映出光彩夺目的月虹,景色十分迷人。瀑布声如雷鸣,当地卡洛洛-洛齐(Kalolo-Lozi)族居民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Mosi-oa-tunya),意即“霹雳之雾”。据考证,远在公元90年即有少数农业人口在赞比西河两岸定居。多数原住民则在距瀑布半径128公里(80英里)范围内以渔猎为生。今日当地部族有东加人、洛齐人、莱雅人(Leya)、托卡人(Toka)和苏比亚人(Subia)。东加人每年在瀑布旁举行雨祭,将黑色公牛扔入峡底祭奠河神。1855年11月16日,英国探险家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抵达瀑布所在地,为第一个见到该瀑布的白人。1905年在瀑布附近的峡谷上建成跨度200米(657英尺)的拱形铁路公路两用桥。赞比亚一侧建有两座水电站,发电能力共10万千瓦。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与李文斯顿狩猎公园形成瀑布地区。瀑布地区已成为非洲著名旅游胜地。

当赞比西河河水充盈时,每秒7500立方米的水汹涌越过维多利亚瀑布。水量如此之大,且下冲力如此之强,以至引起水花飞溅,远达40公里外均可以看到。维多利亚瀑布的当地名字是“Mosi-oa-tunra”(莫西奥图尼亚),可译为“轰轰作响的烟雾”。彩虹经常在飞溅的水花中闪烁,它能上升到305米的高度。离瀑布40--65千米处,人们可看到升入300米高空如云般的水雾。

维多利亚瀑布的形成,是由于一条深邃的岩石断裂谷正好横切赞比西河。断裂谷由1.5亿年以前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维多利亚瀑布最宽处达1690米。河流跌落处的悬崖对面又是一道悬崖,两者相隔仅75米。两道悬崖之间是狭窄的峡谷,水在这里形成一个名为“沸腾锅”的巨大旋涡,然后顺着72千米长的峡谷流去。

维多利亚瀑布实际上分为5段,它们是东瀑布、虹瀑布(这里峡谷最深)、魔鬼瀑布、新月形的马蹄瀑布和主瀑布(高60---100米)。1855年,传教士和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成为第一个到达维多利亚瀑布的欧洲人,他是乘坐独木舟接近瀑布的。

非洲第四大河的赞比西河滚滚流到这里,在宽约1800米的峭壁上骤然翻身,万顷银涛整个跌入约110米深的峡谷中,卷起千堆雪,万重雾,只见雪浪腾翻,湍流怒涌,万雷轰鸣,动地惊天,溅起的白色水雾,有如片片白云和轻烟在空中缭绕,巨响和飞雾可远及15公里。

大瀑布所倾注的峡谷本身就是世界上罕见的天堑。在这里,高峡曲折,苍岩如剑,巨瀑翻银,疾流如奔,构成一副格外奇丽的自然景色。大瀑布倾注的第一道峡谷,在其南壁东侧,有一条南北走向峡谷,把南壁切成东西两段,峡谷宽仅60余米,整个赞比西河的巨流就从这个峡谷中翻滚呼啸狂奔而出。大瀑布的水汽腾空达300余米高,使这个地区布满水雾,若逢雨季,水沫凝成阵阵急雨,人们站在这里,不消几分钟,就可浑身湿透。

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被称为“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 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在这些山脊 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达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 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 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平均气温在-40℃至-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m/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这里是风季过度至雨季的 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美国肯塔基州地下洞穴猛犸洞

猛犸洞(Mammoth Cave)被称为变化无穷的洞穴。

美国肯塔基州地下洞穴猛犸洞
猛犸洞穴拥有已经探明的350多英里的通道和其它尚未探明的通道,因而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洞穴体系。它坐落于肯塔基州中部,这个地下洞穴是几百万年以前水流经过灰岩沉积区时,溶蚀岩石形成的底下暗河通道。日久年深,由于水位下降,留下了这些狭窄的水平通道、宽广的洞室和联系这个巨大迷宫的垂直通道。最底下的通道仍然在水流的作用下不断扩大。水渗入洞穴形成的石钟乳、石笋和石膏晶体装点着洞室和通道。

猛犸洞其中的10英里对游客开放。它由255座溶洞分五层组成,上下左右相互连通,洞中还有洞,宛如一个巨大而又曲折幽深的地下迷宫。在这些洞中有77个地下大厅,三条暗河、七道瀑布、多处地湖,总延伸长度近250公里。猛犸洞以溶洞之多、之奇、之大称雄世界。在77座地下大厅,其中最高的一座称为“酋长殿”,它略呈椭圆形,长163米,宽87米,高38米,厅内可容数千人。有一座“星辰大厅”很富诗意,它的顶棚有含锰的黑色氧化物形成,上面点缀着许多雪白的石膏结晶,从下面看上去,仿佛是星光闪烁的天穹。洞内最大的暗河——回音河低于地表110米,宽6米~36米,深1.5米~6米,游客可乘平底船循河上溯游览洞内的风光。河中有奇特的无眼鱼——盲鱼,其他盲目生物还包括甲虫、蝼蛄、蟋蟀。有许多褐色小蝙蝠潜伏在人迹罕至之处。

猛犸洞穴内部非常之大,而且许多洞坑历史悠久,因此它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猛犸洞穴到底有多大至今是个谜。几乎一直都有新洞穴和新通道被发现,同时这个壮观的迷宫也一直在往地下拓展。这里有流石、钙华、扇形石、石槽以及穹窿,这些东西的名字本身就很有吸引力。还有石膏晶体与溶蚀碳酸盐景观、 水洼与逐渐消失的泉水、 高耸的石柱、狭长的通道以及开阔的岩洞。

猛犸洞穴是世界上最长的洞穴体系,一些探险家认为该洞穴的大部分还有待探明。猛犸洞穴的确是美丽与神奇的综合体。地下洞室一个接着一个,拥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奇异景象:锥形石钟乳与石笋、厚厚的石瀑、带状晶体、细长的石柱以及长笛状石盾。徒步旅行者会发现自己徜徉于一个广阔伸展的空间中,周围遍布地下湖泊与峡谷、瀑布与小溪、狭长的走廊与拱形穹窿。这是一幅不可思议的美景,犹如迪士尼童话中埋藏在地下的地理世界,又像是爱伦坡诗中的神秘幻境。

猛犸洞穴距肯塔基州鲍灵格林约80公里,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最多样化的地下洞穴体系之一。神秘的水洼、地下瀑布以及精致的石膏洞穴构造,这里让人难以忘怀的美景将永远萦绕在您的脑海中

阿拉斯加冰河湾(AlaskaGlacier Bay)被称为“冰雪幻境”。

冰河湾位于美国阿拉斯加,距旧纽西50英里,占地330万公顷,围绕在陡峭的群山中,只能乘船或飞机到达。那里有无数的冰山、各类鲸鱼和因纽特人的皮划舟。冰河湾游人在那里居住在帐篷中或在乡村田舍中。根据碑文的记载,冰河湾国家公园最引人入胜的景观之一就是巨大海湾中活动着的冰河。谬尔(Muir Glacier)是第一个仔细研究冰河的科学家,他从1879年起几次来到这里,为这里美丽多资的冰河所征服。自谬尔探险时代之后,冰河沿海湾向北移动了很远,这种现象在北半球其他地方也曾被发现。

Glacier),位于冰河湾内,在阿拉斯加北端突出的地方,是以科学家谬尔的名字命名的。狭长的冰川湾伸入内陆约一百零五公里,边缘地带还有更多的小湾(其实这是由冰川所刻凿出来的),这些小湾多是遽然而起的冰壁,而这冰壁即为自山坡延伸至海岸的冰山鼻。自一九八二年以来,谬尔冰川后退速度很快。随着冰川的后退,植物很快的代替冰川,而覆盖了地表。除冰川外,冰川内的野生动物也深深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图为一群海豹在谬尔冰川的一角栖息,这种海豹大多长着厚而粗糙的皮,和一层厚厚的脂肪(通常有11-13厘米),这层脂肪除了可以将它们与寒冷的外界隔离,还可以为它们储存能量以应付食物短缺的节。

冰河湾国家公园及保护区是1980命名的,她占地10784平方公里。这一国家公园无公路跟外界连接,但每年都有数十万的游客来参观。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冰河据说是4000年前的小冰河时期形成的,而不是一万至一百万年中间的更新世纪元(Pleistocene time)的产物。我们的游轮主要是观看的是马杰瑞冰河(Margerie Glacier)和约翰·霍普金斯冰河(Johns Hopkins Glacier)。这两个冰河被称为“到海冰河”(Tidewater Glacier),冰河经长期的堆挤,直接顷泄入海。据介绍说,那些冰川的下滑速度每天大约为7英尺左右,面临海水的那些冰川差不都是三四百年前从山上一尺一尺的滑行下来的。这些冰河在海湾里形成一堵好几十米高的冰雪墙。这冰雪墙不时地崩塌着,有时会有大的冰山(iceberg)坠入海里。在夏天的时候,那些大的冰山大概会经过一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时间才会融化掉。

贝加尔湖(Ozero Bajkal)(现俄罗斯境内)被称为世界最古老和最深的湖。

贝加尔湖是大自然安放在俄罗斯东南部伊尔库茨克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贝加尔湖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长640千米,平均宽50千米,是世界上第七大湖泊和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它容纳了地球全部淡水(应该指河湖的淡水)的五分之一。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的总水量(中国数字图书馆资料:最深处达1637米,另两资料分别为1620米、1640米,容积为2.3万立方千米)。湖上风景秀美、景观奇特,湖内物种丰富,是一座集丰富自然资源于一身的宝库。贝加尔湖的形状像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它平均宽约48千米,南北长约636千米,周长2000千米,总面积大约为3.15万平方千米。贝加尔湖就其面积而言只居全球第九位,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据考其历史已有2500万年)。据说,贝加尔湖的淡水够人类喝100年。

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冬季气温,平均为-38℃,确实很冷,不过每年1月~5月,湖面封冻,放出潜热,已减轻了冬季的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因而有人说,贝加尔湖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一年之中,尽管贝加尔湖面有5个月结起60厘米厚的冰,但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将热能输入湖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温,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直接或间接为其它各类水生动物提供了食物,促进了它们的发育生长。据水下自动测温计测定,冬季贝加尔湖的底部水温至少有-4.4℃,比湖的表面水温高。贝加尔湖可调节湖滨的大陆性气候。

黄石公园(Yellowstone)位于西部北落基山和中落基山之间的熔岩高原上,绝大部分在怀俄明州的西北部。海拔2,134-2,438米,面积8,956平方公里。黄石河、黄石湖纵贯其中,有峡谷、瀑布、温泉以及间歇喷泉等,景色秀丽,引人入胜。其中尤以每小时喷水一次的“老实泉”最著名。园内森林茂密,还牧养了一些残存的野生动物如等,供人观赏。园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

自然景观分为五大区,即玛默区、罗斯福区、峡谷区、间歇泉区和湖泊区。五个景区各具特色,但有—个共同的特色——地热奇观。黄石国家公园内有温泉3000处,其中间歇泉300处,许多喷水高度超过100英尺,“狮群喷泉”由4个喷泉组成,水柱喷出前发出像狮吼的声音,接着水柱射向空中;“蓝宝石喷泉”水色碧蓝;最著名的“老忠实泉”因很有规律地喷水而得名.从它被发现到至今的100多年间,每隔33—93分钟喷发一次,每次喷发持续四五分钟,水柱高40多米,从不间断。园内道路总长500多英里,小径总长1000多英里,黄石湖、肖肖尼湖、斯内克河和黄石河分布其间。公园四周被卡斯特、肖肖尼、蒂顿、塔伊,比佛黑德和加拉廷国有森林环绕。黄石公园它那由水与火锤炼而成的大地原始景观被人们称为“地球表面上最精彩、最壮观的美景”,描述成“已超乎人类艺术所能达到的极限”。

正如人们所熟知,黄石以数量繁多的热喷泉、大小间歇喷泉地貌、绚丽多彩的高山、岩石、峡谷、河流,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闻名于世。这是地热活动的温床,有一万多个地热风貌特征;落基山脉给这片领地创造了无数秀丽的山峦、河流、瀑布、峡谷,其石灰岩的结构又让大地添上美丽多姿的颜色;无数的野生动物赋于它生生不息的生命,这里是怀俄明兽群的故乡,也是北美洲乃至全世界陆地最大的、种类最繁多的哺乳动物栖息地。

20世纪初,一位美国探险家曾经这样形容黄石公园:“在不同的国家里,无论风光、植被有多么大的差异,但大地母亲总是那样熟悉、亲切、永恒不变。可是在这里,大地的变化太大了,仿佛这是一片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地方。……地球仿佛在这里考验着自己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黄石公园的地热景观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你无法不为眼前所见的奇观所震撼。数以千计的沸泉和池水碧蓝的大湖深潭波涛汹涌,山声鼎沸,仿佛一炉烈焰正在熊熊燃烧。上百个间歇泉喷射着沸腾的水柱,冒着滚滚蒸汽,好似倒转的瀑布,它们从火热而黑暗的地下世界不时喷涌而出。一些间歇泉的水柱气势磅礴,像参天大树,其直径从1.5米到18米不等,高度有45米至90米。巨大的力量可以使它在这样的高度上持续数分钟,有的可持续将近一个小时。

黄石公园的热喷泉为世界之最,人们统计出有1万多处温泉、泥泉和300多个定时喷发的间歇泉!尤其是间歇泉,更是黄石的骄傲。因为全世界其他地方所有的间歇泉加起来,其总数还不及一个黄石公园来得多。在冰岛、新西兰、日本、喜马拉雅、南美洲以及其他许多火山地区也都有间歇泉的发现,然而只有在冰岛、新西兰和这座公园里,间歇泉才展现出它们最为恢宏的气势和最为壮丽的风采。在这三个著名的地区中,无论从间歇泉的数量上,还是从它们的规模上,黄石公园的间歇泉都当仁不让地拔取头筹。

科学家们发现:就在黄石地表以下较浅的地方,热流和熔岩活动极为活跃。3300米的地下深层熔岩为热泉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百度的熔岩暖化厂地下的泉水,泉水从地表裂缝流出、渗出或喷出,这便是我们看到的温泉和热泉。

黄石公园地形基本呈一种凹形,冬季降雪极多,提供了它丰富的地下水源。地上的水很容易流入和渗进地里,最后流到温度远超过沸点的地底深处,受到地热持续的加温由冷转热,沸腾后化为蒸汽。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蒸汽要找一条出路。如果蒸汽给往下流的流水堵住了,水的质量使蒸汽不能逸出空隙。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蒸汽的压力不断增大、热度不断加高,最终挟着泉水喷涌而出,这就形成了间歇泉。典型间歇泉快要喷发时,我们能看见水先从小洞里流出,或者发现水流量突然增加,接着,从地底深处传来轰轰雷鸣,这就表示蒸汽突破了水的阻碍。然后,我们会看见喷口的水柱被水蒸气抛升起来,时间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在水柱喷出的同时及之后一段时间,我们还能听到水蒸气隆隆的轰鸣,仿佛宣泄着内心的兴奋。最后,地下的压力解除,水蒸气喷射的力量也消失了,于是水再开始注满喷口,阻塞水蒸气的出路,酝酿下一次的喷发。

无论形状怎样,无论大小怎样,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也无论天气条件如何,所有间歇泉都在日夜不停忠实地一会腾起,一会沉落,仿佛跳着有节奏的舞蹈。这是造物主所栽培的最奇特的花朵,它们一年四季盛开,从不感到厌倦与疲惫。

这些“花朵”密集的地域,我们一般称之为间歇泉盆地,它们大多是一些位于中央高原上的开阔谷地。当那些较大的火山停止燃烧之后,冰川的刨蚀作用造就了这些谷地。这些谷地可以被视为大自然的实验室和厨房,在这数千个“烧瓶”和“锅灶”中,我们看到大自然像一个熟练的化学家或者厨师,将火、水、气体以及无数种矿物质混合在一起,她烹饪整个山峦,烧烤山崖,诺大的黄石公园,处处在它的高超手艺下冒着炊烟。

黄石大峡谷位于钓鱼桥和高塔之间,由黄石湖流出的河水,流经大约3 8公里地带所造成的险峻峡谷,就通称为黄石大峡谷。这里是黄石公园最壮丽、最华美的景色 97公里长的黄石河是“美国境内惟一没有水坝的河流”。在这里,河水陡然变急,冲开四溅的水花,形成两道壮丽的瀑布,轰鸣着泄人大峡谷。这两个瀑布一个有130米高,这是上瀑布;另一个有100米高,称为下瀑布。

黄石河水贯穿火山岩石,长期的强力冲蚀,形成了气势磅礴的黄石大峡谷,峡谷格外险峻,动人心魄,深度达到60米,宽200米,长约32公里。这一段著名的河段,对于前来观赏的人来说,最引人必胜的既不是峡谷的深度和形状,也不是汹涌奔流的瀑布,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风化火山岩。峡壁从头到脚都闪烁着耀眼的光泽,在阳光下炫烂夺目。白、黄、绿、蓝、朱红以及无数种与红色相调而出的颜色。眼前是数百万吨的岩石,——切看上去却像用油彩涂成,仿佛毫无顾忌地暴露在风吹日晒之中,颜色是那样鲜艳,牢固的色彩既不会被冲刷而去,也不会因风吹日晒而褪色。这效果太奇异、太不可思议了。


世界十大超现实自然景观

如果能前往真实的自然奇观一饱眼福,谁还需要PS?由风雕琢的山峦,像钢刀一样尖利的岩石,以及深蓝色和粉红色的池水,这些只是世界自然奇观的几个例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令人叹为观止。

阿根廷乌马瓦卡谷的霍尔纳克山

看到霍尔纳克山,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眨眨眼,确定眼前的景象是真的——这实在是情有可原!这些位于阿根廷北部、像糖果一样五彩缤纷的石灰岩山地是乌马瓦卡谷的组成部分,后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遗产。它们的绚烂色彩是长时间侵蚀作用的结果,而且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看起来会有所不同。前往阿根廷的游客也可以在同一地区看到七色山;前往秘鲁的游客则可以一睹彩虹山的风采,该地距离库斯科约有62英里。

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的巨人堤道

有人说,巨人堤道就像现实世界中的“叠叠高”。这处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遗产位于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海岸,堤道由4万根紧紧挨在一起的玄武岩石柱组成,是6,000多万年前火山活动的结果。当然,所有的爱尔兰遗址都有自己的传说。巨人堤道的传说是这样的:一个名芬恩·麦克库尔(Finn McCool)的爱尔兰巨人对苏格兰巨人贝南(Benandonner)发起了火,朝海里扔了一堆石头,于是就有了巨人堤道!

哥伦比亚拉马卡雷纳的卡诺克里斯塔尔河

卡诺克里斯塔尔河外号“液体彩虹”、“五色之河”,堪称世界上最漂亮的河流。从每年的7月下旬到11月,河水颜色从橙红、浅黄、蓝绿到黄绿色,变幻多端,其原因是一种名为河苔草(Macarenia clavigera)的特殊藻类。这条河曾经不对游客开放,而现在已经成为哥伦比亚最受追捧的景点之一。

智利拉戈卡雷拉的大理石洞穴

智利巴塔哥尼亚安第斯山脉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自然奇景,大理石洞穴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洞穴只能乘船前往,是由南美第二大淡水湖卡雷拉将军湖的湖水历经数百年的冲刷塑造而成。它的色彩丰富,形态各异,与色调深浅不一的蓝色湖水相映成趣。

意大利南蒂罗尔的地球金字塔

没错,除了意大利面和披萨,意大利也有一些真正壮观的自然美景,其中最奇异和最超现实的奇观可能要属位于南蒂罗尔靠近奥地利边境地区的地球金字塔。这些圆锥形的柱子耸立在宁静的乡村旁边,它们在冰河时期结束后便已存在,当时地球上的冰川已经消融。沉积的粘土形成了这些不同寻常的细长柱子,它们各自的顶部还顶着一块巨石。这些柱子的形态仍在不断变化,更让人对这处自然景观心驰神往。

巴西马拉尼昂的伦索伊斯马拉年塞斯国家公园

纯白色的沙丘蓝绿色的水塘会是怎样一番景象?答案就是位于巴西东北部的这个梦幻般的国家公园。伦索伊斯马拉年塞斯毗邻亚马逊盆地,它的字面意思是“马拉尼昂的床单”。这里看起来像是一片沙漠,不过一年中大约6个月的时间会有暴雨。雨水经过沙丘的过滤,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清澈泻湖,让人忍不住要畅游其中。

墨西哥尤卡坦州的里奥拉加托斯盐湖

里奥拉加托斯距坎昆三小时车程,这里堪称Instagram用户的梦幻之地。这个粉红色的盐湖隐藏在尤卡坦半岛的尖端,它所在的受保护湿地是火烈鸟、鳄鱼、乌龟和多种鸟类的栖息地。湖水呈现粉红色是因为一种红色的藻类在咸水环境中生长旺盛。虽然你在这里只能欣赏湖泊(对不起,禁止游泳),但景色仍然美不胜收。去不了墨西哥?幸运的是,世界上还有其他的粉红色湖泊,比如澳大利亚的希利尔湖,塞内加尔的玫瑰湖,以及玻利维亚的科罗拉达湖。

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腹地,这里的宏伟石灰岩柱已有逾2.7亿年历史。石林占地约40多万亩,由较小的石林、天然湖泊、洞穴和瀑布组成。据传说,一个名为阿诗玛的美丽撒尼女孩坠入了爱河,却横遭阻挠,未能嫁给心上人,最后她变成了一块石头。每年的6月24日,当地的撒尼人会在石林庆祝火把节。

想象一一下在洞穴中看到星光璀璨的夜空是什么感受。在新西兰北岛的怀托摩萤火虫洞就能看到这样的胜景,这里生活着数百万只新西兰特有的蓝光萤火虫。在完全的黑暗中,这些美丽生物发出的荧光点亮了怀托摩绿色山丘下迷宫式的洞穴。这些肉食性的昆虫会在洞穴顶部吐出丝网,从而诱捕猎物。

亚利桑那州大理石峡谷的石浪

石浪位于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的交界处,看起来就像火星上的某个地方。幸运的是,这个会让你情不自禁发出惊叹的地方真实存在于我们的世界。数百万年来,这些红砂岩地层不断变化,创造出离奇的形态,就像用画笔描出来的一样。这样的美景备受珍视,而且出于保护的需求,这里每天仅接待20位游客。如果你未能抢到门票,亚利桑那州的大理石峡谷和羚羊峡谷同样拥有自然美景可供游览。


世界十大罕见的自然景观

一个宁静的湖泊,一个幻想的景色,和干瘪的动物。坦桑尼亚的Natron湖是一些最令人难忘的照片的来源。这个湖的pH值很高,使它的腐蚀性足以灼伤没有适应这里环境的动物的皮肤和眼睛。然而,在这个严酷的环境中,还是有动物生存。只要一种动物不幸地死在湖里,它的身体就会被木乃伊化。摄影师尼克·勃兰特(Nick Brandt)在那里拍到真正令人难以忘怀的动物尸体的照片,他发现死去的动物被冲上岸,然后把每一种动物都摆出来,好像它们还活着一样。

赤潮是河口、海洋或淡水水藻在水域中快速堆积,从而覆盖整个海域或海滩,使海水变成血红色的一种自然现象。这是由于密度较高的浮游植物在水表面堆积形成密集、可见的团状结构而形成的,虽然部分浮游植物并没有什么危害,但少部分浮游植物却有剧毒,能让鱼、鸟和海洋生物死亡。在一些地方,甚至有人被赤潮危害的案例,尽管没有人证实它是否致命。就算它们能够致命,但是构成赤潮的少量浮游植物却是没有危害的。

8.罕见的22度日晕  

这是芬兰天空中出现的一轮22度日晕的照片,背景中一根高大的烟囱直指日晕的中心。这就是所谓的“外接晕”,即外围光环完全重合。日晕现象经常发生,甚至比彩虹都还常见,但是由于阳光过于强烈,通常肉眼无法看到。

7.冰晶折射阳光形成日晕

这是一幅由天空云层中的冰晶折射太阳光所形成的日晕照片。冰晶象是一个个棱镜以不低于22度角折射太阳光,于是就形成了图片中所看到的22度日晕。在日晕光环的内部区域会稍显暗淡,那是因为太阳光线被折射开的原因。日晕形成原因是在5000米的高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卷层云中的冰晶经过太阳照射后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等物理变化,阳光便分解成了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日晕的出现,往往预示天气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类似于发冰,这些构造很漂亮,而且同样罕见。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形式。霜花主要在水或潮湿的表面形成。当潮湿的空气在水面上逐渐饱和时,水面上的任何瑕疵都会形成霜冻。这些瑕疵是这些“花”的根,空气中的水分帮助它们生

近十年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戈壁上,会移动的石头成为颇具科学争议的一个焦点。这些石头重达几百磅,却能一次移动几百码。有些科学家建议把奇怪的风和冰的表面都算到这个移动当中。然而,这一理论并不能解释不同的石头为什么会以不同的速度,朝着不同的方向一起移动。而且,物理计算并不能完全支持这种理论,因为要移动这些石头,需要每小时几百英里的速度才行。

沙漠以三种主要的东西闻名:炙热,最小的植物和动物,缺水。但在阿塔卡马沙漠,情况发生了变化。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但最近却也出人意料地变为一片粉色的花海。这一地区将近七年没有雨水,三月的瓢泼大雨开出了一片锦葵花海,还有其它200百多种花卉一同绽放。雨水过后,沉睡的种子焕发生机,这一现象被称为“沙漠之花”,亦译作“开花的沙漠”。

3.奇异的海市蜃楼景观  

海市蜃楼不只是出现于沙漠中。当光线穿过空气时,如果出现气温急剧变化引起空气密度不均,那么就可能造成光线折射,从而会产生海市蜃楼现象。本图就是所谓是“上蜃景”,那艘船看起来好像比实际要高大的多。通常情况下,许多“上蜃景”还会包括其倒影。蜃景不仅能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柏油马路上偶尔也会看到。海市蜃楼是光线在铅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自古以来,蜃景就为世人所关注。在古代的神话中,蜃景被描绘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凶兆。

我们的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事件之一是火山爆发。但在印尼,爪哇岛的Kawah Ijen火山口似乎喷出了蓝色的岩浆,而不是我们所习惯的传统的黄色和橙色岩浆。熔岩本身并不是蓝色的。相反,这一现象是由火山地区高浓度硫的燃烧产生的。当硫被点燃时,它燃烧着蓝色的火焰。因此,当高浓度的硫与熔岩接触时,岩浆就会变成蓝色。

毋庸置疑,北极光是地球上最美丽的景色之一,从人们发现它开始就被它的神秘、美丽所深深吸引。通常北极光发生于太阳释放高能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以每秒300-1200公里的速度从太空释放出来,这些带电粒子形成的云状结构叫做等离子区。很美吧!


全球50处大自然的景观


罗赖马山(Mount Roraima) 西班牙语作Monte Roraima。南美洲北部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在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为边缘陡峭、顶部为平坦的桌状山地,长约14公里、宽5公里,海拔2,810米。主要由砂岩构成。奥里诺科河系、亚马孙河系以及圭亚那的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山麓有金刚石、铝土矿藏。


1912年阿瑟·柯南道尔爵士所著的小说《失落的世界》,就是以这部分的罗赖马山为背景的。那里曾是翼手龙及其他史前期怪兽的栖身处。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在这里,每天都在下雨!


美国俄勒冈州的胡德山。胡德山以英国将领胡德命名,是俄勒冈州最高峰,海拔3424米。是一座死火山,最后一次喷发约在1865年。现在胡德山是俄勒冈州最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冬季滑雪,夏季露营登山的好去处。这里一年四季的空气都特别清新,天晴的时候蓝天围着雪山顶,极目远眺景色非常震撼。


婆罗摩火山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是当地最热门的景点——婆罗摩·腾格尔·塞梅鲁国家公园的一部分,海拔2329米,矗立在广袤的沙海(The Sea of Sand)平原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这里来欣赏壮丽的景色。
04 图尔卡纳湖中的火山口


图尔卡纳湖中的火山口。它位于肯尼亚北部,与埃塞俄比亚边境相连。它是东非大裂谷和肯尼亚最大的内陆湖。图尔卡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碱性湖泊。


徒步翻越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活火山,位于厄瓜多尔科托帕希国家公园。


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火山口。


马尾瀑布,又称火瀑布,位于美国西南部内华达山脉。总高度超过2000英尺,水流从近500英尺的高度倾泻而下。火瀑布景观只在每年二月末的两个星期内有一定几率可以看见。


埃塞俄比亚北部的平顶海山,学者认为它是火山口。


还是火山口?错!这是陨石坑,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在2009年6月12日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Sarychev 火山爆发的精彩一幕。
火山位于日本东北部的千岛群岛中的松轮岛上,是千岛群岛东最活跃的火山之一。由于火山爆发的冲击波的作用,在云层中形成了一个帽子一样的圆环,火山灰烟柱急速上升,这种强大的动力推动温暖湿润的空气抬升并冷却,造成水蒸气凝结,由于空气上升的速度太过迅速,以至于导致上方的气流被打乱,烟柱从其上方的云层中穿过时,形成的巨大云柱直上云霄,远看就像是戴了一顶白色顶棕色边的帽子。这个短暂的瞬间被拍摄下来,蔚为壮观。因此,这种云就被称为“帽状云”。


埃特纳火山在2013年4月12日爆发时竟然会吐烟圈!
13 埃斯卡兰特国家纪念地


埃斯卡兰特国家纪念地,位于美国犹他州。


流水的力量,美国爱达荷州的蛇河峡谷。


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也是著名的摄影景点,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北方,最靠近的城市为佩吉市,属于纳瓦荷原住民保护区。


羚羊峡谷在地形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称为上羚羊峡谷与下羚羊峡谷。


羚羊峡谷是由山洪形成。受暴雨影响,它仍然改变形状。


当地的纳瓦霍部落声称,这种超现实的峡谷一直是他们的历史的一部分。


美国犹他州的鹿皮谷,是美国西南部最长和最深的峡谷。


科罗拉多河的马蹄形弯曲,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河流有可能截弯取直,从而形成离堆山。


美国犹他州东南部的折叠状背斜,形成约7000万至5000万年前。
19 阿瑟山口国家公园


这个是咱们中国的!云南玉龙雪山的蓝月谷,其前身为早前人们所熟知的“白水河”。在晴天时,水的颜色是蓝色的,而且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像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所以名叫蓝月谷。而白水河这个名字是因为湖底的泥巴是白色的,下雨时水会变成白色,所以又叫白水河。


布赖斯峡谷(Bryce Canyon),位于美国犹他州南部,科罗拉多河北岸,是以拥有形态怪异,颜色鲜艳的岩石而闻名的游览胜地,取1875年在这个地区定居的苏格兰拓荒者埃比尼泽.布赖斯为名。峡谷内有十四条深达300 米的山谷,岩石受风霜雨雪侵蚀呈红、淡红、黄、淡黄等60多种色度不同的颜色,加上光彩变幻,使岩石的色泽溢金流彩,娱人眼目。


锡安国家公园(ZionNationalPark),亦译为宰恩国家公园,是一个位于美国西南部犹他州史普林戴尔(Springdale,Utah)附近的国家公园。这个占地共二百二十九平方英里(五百九十三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的首要景点是锡安峡谷,长十五英里(二十四公里),并且有半英里(八百米)深,其红色与黄褐色的纳瓦霍砂岩(NavajoSandstone)被维琴河(VirginRiver)北面支流所分割。


峡谷地国家公园(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犹他州的东南摩押(Moab)附近,在格林河和科罗拉多河汇合处。系由多年河流冲刷和风霜雨雪侵蚀而成的砂岩塔、峡谷等,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将整个公园切割成四个部分,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侵蚀区域之一。以其峰峦险恶、怪石嶙峋著称。1964年正式建为公园,占地面积1366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的一处峡谷,如梦似幻。


红石峡大峡谷,位于我国河南省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26 加拿大贾斯珀国家公园


九曲十八弯,美国犹他州的绿河(Green River)。


湖南张家界的天子山,其神奇在于烟云缭绕的奇石危峰,如柱、如塔、如笋,低者数十米,高者数百米,雕镂百态。


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全长10.77公里,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到1300米, 大道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共计99个弯,180度急弯此消彼长,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层层迭起,被誉为“天下第一公路奇观”。


哈瓦苏溪,位于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内,溪水顺百呎高悬崖倾泻而下,蓝绿色的清水装满层层的天然水池,水中石灰质千万年来沉淀成阶梯式弯曲的石灰华梯层。


安赫尔瀑布位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州的圭亚那高原,卡罗尼河支流丘伦河上。藏身于委内瑞拉与圭亚那的高原密林深处。


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丘伦河水从平顶高原奥扬特普伊山(Auyan-tepui)的陡壁直泻而下,几乎未触及陡崖,落差达979.6米,大约是尼亚加拉瀑布高度的18倍。


瀑布分为两级,先泻下807米,落在一个岩架上,然后再跌落172米,落在山脚下一个宽152米的大水池内。这个地区的热带雨林非常茂密,不可能步行抵达瀑布的底部。


雨季时,河流因多雨而变深,人们可以乘船进入。在一年的其他时间里,只能从空中观赏瀑布。


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丘伦河水从平顶高原奥扬特普伊山(Auyan-tepui)直流而下,宽150米,总落差979米(3122英尺),以离丘伦河谷地172米的分结晶岩平台为界,瀑布分为两级,而最长一级瀑布高807米(2648英尺)。


威伯福斯瀑布,位于加拿大努纳武特。


在冰岛和格陵兰岛之间的大西洋海底,有一个名叫丹麦海峡的海底特大瀑布,瀑布高3500米,比世界上最高的瀑布高约4倍,巨大的倾泻水量相当于在一秒钟内将亚马孙河水全部倒入海洋的流量的25倍。


除了在视觉上带来极致的震撼,它还有调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重要奇妙作用。


蓝色的冰洞,位于冰岛的斯卡夫塔费德。就隐藏在欧洲最大的冰川——瓦特纳冰原之下,冰洞的外观乍看与一般的洞穴无异,但走进去你将会觉得走入冰之王国,任何人都会被它那冰冷却绚丽、神秘又迷幻的壮丽绝景给震慑到忘记呼吸。


蓝湖,是冰岛最大的温泉。


法属波利尼西亚,又名塔希提。是联合国非自治领土,位于太平洋的东南部。西与库克群岛隔海相望,西北临莱恩群岛。由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 甘比尔群岛、土布艾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等共有118个岛屿组成,位于社会群岛的塔希提岛最大。


玻璃海滩,位于美国加州布拉格堡。沙子和玻璃由同样的物质——二氧化硅构成,这个地方曾是垃圾场。最终通过将数吨碎玻璃逐渐冲刷成漂亮的小圆石外形,太平洋代替人类完成了最终的清理工作。


冰岛的米湖地热区,这里没有树,甚至没有任何一种植物,到处是冒着热气的温泉。
40 美国犹他州的钾盐蒸发池


41 美国阿拉斯加的育空河


美国“碱湖”(或叫“苏打湖”),之所以出现红色,是杜氏盐藻水华的结果。
43 空中俯视西伯利亚


恶土国家公园(Badlands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西南,占地面积988.68平方公里。公园分南北两区。北区交通比较方便,环园公路状况良好,适合一般游客开车游览。南区内部完全没有道路,公路只在园区边缘环绕,要进去游览得靠双脚。


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位于巴西马拉尼奥州境内,这里也是巴西的北部海滨地区。1981年巴西政府在这里建立了国家公园,占地约1500平方公里。
48 美国黄石公园的大棱镜温泉


巨大圆状的理查特结构,而位于瓦丹小镇附近的撒哈拉沙漠中,它的另一个名字“撒哈拉之眼”更被人熟知。这里同时还被成为地狱之门,因为任何接近它的人大多都失踪或死亡了,来此探险最恐怖的后果是尸骨无存。



赫利尔湖位于澳大利亚的米德尔岛上,湖面呈椭圆形,湖水呈粉红色,有人将其形容为一块蛋糕上的糖霜,为米德尔岛森林茂密的一角平添了几分奇异色彩。


作为世界上最独特的天然奇景之一,希勒湖那不可思议的绚烂色彩让人陶醉。将希勒湖水装进瓶子里,依然呈现淡淡的粉红色。粉色少女心爆棚,完全没办法拒绝。


粉湖的形成其实是海藻产生的多种类胡萝卜素。一旦湖水的盐度超过海水的盐度,在高温和充足光照下,湖里的海藻便开始聚集红色β胡萝卜素,使湖泊变成粉色。而随著盐度的变化,湖面也会从淡绿色到浓稠的粉红。冬天湖面的粉色会变浅。

除生物成因构造外,几乎所有沉积岩构造都能在砂岩中出现。层内构造和层间构造是判断搬运沉积物的运动流体的类型和强度的 明显标志,如交错层理是古流标志之一,不同类型的粒序层理是判断牵引流和浊流的标志之一。

砂岩按砂粒的直径划分为:巨粒砂岩(21mm)、粗粒砂岩(1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0.2 25mm),以上各种砂岩中,相应粒级含量应在50%以上。

按岩石(矿物)类型分类:石英砂岩(石英和各种硅质岩屑的含量占砂级岩屑总量的95%以上)和石英杂砂岩、长石砂岩(碎屑成分主要是石英和长石,其中石英含量低于75%、长石超过18.75%)和长石杂砂岩、岩屑砂岩(碎屑中石英含量低于75%,岩屑含量一般大于18.755,岩屑/长石比值大于3)和岩屑杂砂岩。

石材含天然晶体,这些晶体反射光线而使石材表面有光泽,晶体变暗、破碎、断裂后就不能均匀地反射光线。就象手电筒的透镜断裂,就不能反射灯泡发出的光线。抛光的石头地板色泽变暗,是因为行人太多,加上表面的沉积物两者共同作用磨蚀晶体。普通的鞋子并不是晶体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沉积物和沙砾才是,它们是石材的主要敌人。从鞋子传来的压力迫使沉积物磨损晶体,使晶体破碎,它们就这样造成了晶体的损坏。石材的表面处理有哪几种,如何辨认?现今石材有很多类型,石材在订购后即加工为某种类型。以下例出石材表面的六种主要类型: 1.研磨 表面平整,有细微光泽,可选择不同的光泽度。表面非常平滑,但是多孔。在人行很多的地方这种表面很常见。因为研磨的地板孔径大,应总是使用渗透密封剂。研磨石材的颜色不如抛光表面鲜明。 2.抛光

  表面有光泽,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因行人太多和养护不当而失去光泽。这种表面平滑而少孔。抛光后晶体的反射产生绚丽色彩,显现出天然石材的矿物颗粒,光泽就是来自于石材晶体的自然反射。在生产中使用抛光砖和抛光粉而形成抛光面,光泽不是涂料产生的。

  表面粗糙,在高温下形成。生产时对石材加热,晶体爆裂,因而表面粗糙。表面多孔,必须用渗透密封剂。

  表面有点粗糙,通过将大理石、石灰石有时还有花岗岩的碎片在容器内翻滚,变成古旧的样子。经常需要使用石材增色剂使颜色更鲜明。

  用砂和水的高压射流将砂子喷到石材上,形成有光泽但不光滑的表面。

  通过锤打,形成表面纹理,可选择粗糙程度。

大理石板材外观质量如何鉴定?

大理石是一种 的装饰材料,选购时必须慎重,以免浪费金钱。而稍有经验的石材从业人员都知道,石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受到地球物理及化学变化的影响,加上开采加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种产品的质量差别较大,相对对其它传统行业产品而言,现场评估十分重要。而鉴别大理石外观质量可从下面几项从手。

  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将已选好的板材和同一批其它要选购 的大理石板材同时平放在地上,站在距离它们1.5m处仔细目测。 要求同一批大理石板材的花纹色调应基本调和。

  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将板材平放在地面上,站在距离大理石板材lm处观察看不见的缺陷认为没有缺陷;站在距板材lm处可见而在1.5m处不明显的缺陷为无明显缺陷;站在距板材1.5m处明显见的缺陷认为有缺陷。

  具体观察的缺陷有板材翘曲;板材表面上有无裂纹、砂眼、异 点、污点及凹陷现象存在。若判定以上几种缺陷没有则板材为优等品,同时板材正面不许有缺棱掉角缺陷;如果以上各项缺陷不明显同时也没有明显的缺棱掉角,那么可以认定这块板材为 品;如果有那几项缺陷但又不影响使用,并且板材正面只有1处长不大于8mm,宽不大于3mm缺棱或长、宽都不大于3mm掉角,则可判断该板材为合格品。

  板材在运输、装卸过程中而碰坏的,可以进行粘结(针对破裂 板材)或修补(针对棱角缺陷、表面的坑洼或麻点)。但是粘结、修补后正面不允许有明显痕迹,颜色要与正面花色接近。

  大理石板材的标记顺序为:命名、分类、规格尺寸、等级、标准

  大理石板材命名顺序为:荒料产地地名、花纹色调特征名称、 大理石(代号为M)。

  大理石板材分为两大类:普型板材(代号为N):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板材;异型板材(代号为S):为其它形状的板材。 大理石板材有三个等级:优等品(代号为A),一等品(代号为 B)和合格品(代号为C)。等级划分依据是板材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外观质量和镜面光泽度。 例如用北京房山的白色大理石荒料生产的普型规格尺寸为 600mmX 400mmX 20mm的一等品板材的命名为:房山汉白玉大理石,标记为 79 大理石板材在出厂时应注明:生产厂名、商标、标记。 所以通过查看标记,可以对板材的总体外观质量有所了解。

选用石材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

目前,石材的用途主要是作为装修之用,与其它装修材料相比,其 的差异在于石材系天然矿产,在许多方面如色系、质感、施工以及材料的取得等各方面均有其独特的条件;因此在选用时亦有其应用之道。整体而言,石材选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预算成本的考量

  石材系属天然矿石,不同的石材由于其品质、数量、开采地....等不同,在价格上往往也会有显着的差异,因此,业主与设计师在初期选用时,应对其成本有相当程度的掌握。

  石材的颜色、花纹与质感等因素在选用上属于较主观的层面,常因业主与设计师的喜好而有所不同,但若能对天然石材有较深入的认识,在设计意匠的表达上将更形出色灵活。

  矿石形成的分类主要有火成岩、沉积岩与变质岩三种,本地常用之营建石材主要则以大理石类(变质岩)与花岗石类(火成岩)为主;一般而言,大理石类的石材具有较丰富的颜色与花纹,质感上的表现以光滑与柔和为主,而花岗石类虽然在色彩与花纹上变化较少,但在质感方面却有较灵活的表现,另外,花岗石在整体的感觉上显得较为庄严而古典。

(三)、石材品质的掌握

  1.材质的均一与完整:

  应尽量避免暗裂、黑疤与色差等问题。

  (1)避免石材内含有过高的硫化铁、氧化铁、盐份、炭质与黏土等有害物质。

  (2)避免石材含辐射成份。

  (3)避免石材内含有过高的热膨胀系数、导热及导电率的矿物成分,以避免裂纹、导热与导电的危险。

  采用石材作为装修材料时,一般均希望石材能与结构体具有相同的生命力,尤其是作为外墙与地坪装修时,其耐久性更形重要,因为具有良好耐久性的石材,不仅可以永保建筑外装的美观,更可以确保石材的牢固与安全性,以免掉落后伤及行人。然而,建筑外墙与地坪以石材安装,对石材本身具有很大的考验:  1.就物理方面而言:

  石材必须承受诸多外力之破坏,此外力包括重力、震动、风力、温度变化、磨损、荷重等。

 2.就化学方面而言:

  包括有水化、溶解、脱水、酸化、还原以及碳酸盐....等化学作用侵蚀。

 3.本来分子结构稳定的石材,裸露于大气后,助长了构成石材不同矿物质间的配合 ,如石灰石遇酸( 气体与雨水)溶解后形硫酸钙,导致砂岩的崩塌等。

  因此,选用石材时应尽量选择孔隙分布均匀、孔径小、吸水率低、硬度及抗压强度高者,才能达到耐久的要求。

 1.选择吸水率低的石材

  吸水率愈大愈容易吸附水分造成体积膨胀,而且由于吸收空气中的可溶性成分或盐分,使得石材受到侵蚀,造成石材强度的减低。

 2.选择孔径小、孔隙率低的石材孔隙率愈高,吸水率愈大,愈容易受风化而降低强度。

 3.比重较大的石材,抗压强度虽然较大,但却会增加结构体的载重,减低对地震的抵抗。

 4.选用具方向性层理的石材(如板岩、页岩)时,必须注意其不同方向的结构强度。

(五)、使用部位的考虑

  当石材使用于外墙、地坪、高层建筑或其它外在环境特殊之处时,石材种类选用的良窳将更加的重要。

(七)、所需石材的总数量

(八)、石材的来源与整体工程进度之配合

各种石材皆不同,有些石材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

(1)石膏:在大于 107 C时分解。

(2)石灰石、大理石:在大于 910 c时分解。

(3)花岗石:在 600 C时因组成矿物受热不均而裂开。

石材也是热胀冷缩,但若受热后再冷却,其收缩不能回复至原来体积,而必保留一部份成为 再降到00C,测出 膨胀增加之度为0.02O.045%。

到摄氏零下 20时,发生冻结,孔隙内水份膨胀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阜康离喀什有多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