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身上独有的 除了青岛话还有什么?

地道的青岛银,说地道的青岛话
就为图一乐呵,要是说的不全面 嫩就补充
彪子(嘲巴,半仙,痴死,彪呼呼的):形容此人傻了吧唧 傻乎乎的
不嘎: 鸽子,如:特(他/她)放我不嘎, 译:他放我鸽子
窄(zhei)吧:形容空间小,狭窄
歇子:休息. 如: 你今天歇子?(你今天休息?)
稀罕银:形容此人或物招人喜欢(小嫚真稀罕银:小姑娘真招人喜欢)
二(le,四声)半吊子:二百五
跟那真事儿样滴:装模作样
在哪场儿(场为儿化音): 在哪里
嫩就作吧: 你就折腾吧
翩弄(pianlong):在别人面前卖弄,耍宝
穆拉穆拉:指用舌头舔舔
排:踹(你排我干么?译:你踹我干什么)
瓦后:看某人时边闭目边转头
草鸡了:被某事或某人折磨到不行了

     青岛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豪爽实在,似乎有种火一般的热烈融入这座城。青报君总结了青岛人的11个特征,一起来看看吧,11个都“中枪”的请自觉面壁。

     ▲ 在青岛生活,你可能一辈子骑不了几次自行车,甚至很多人干脆不会骑自行车。这其实是因为青岛地势地形高低起伏较大、上下坡或转角多,骑自行车不方便。另外,青岛的公交系统发达、线路众多,基本可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且票价不高。但是青岛却有曾闻名全国的大金鹿自行车。

     ▲ 在青岛生活,“吃蛤蜊哈啤酒”是少不了的,这是青岛人的最爱。一到夏天,特别是晚上,你到大街上走一遭,能看到很多市民手里拎着俩塑料袋,一个袋子里装着爆炒蛤蜊,一个袋子里是散装扎啤。来到青岛,一定要尝一尝蛤蜊啤酒的味道!

     ▲ 够级的普遍说法是青岛人发明的,青岛人很少有不会打够级的,基本都是从小教育,而且高手也不少,电视台的够级比赛收视率据说很不错。扑克能打到这份上,就不单纯是娱乐了,更多的是一种感情。

     ▲ 青岛人的豪爽直率随处可见,做事不扭扭捏捏,出手大气,颇有点抛头颅洒热血的意味。而最能诠释这个特点的有两样——啤酒和方言,青岛人喝啤酒,很实在很痛快,从不讨价还价,尤其是在酒场上;青岛话“海蛎子”味十足,不管是听还是说都给人一种很“直”的感觉。

     ▲ 青岛人有种火一般的热烈,融在这座城市里。来到青岛游客往往夸奖青岛人的热情,他们会很热情地为你指路,碰到什么难题也很乐意为你解答。很多做生意的韩国侨民更是把青岛视为“第二故乡”。

     ▲ 特别能聊是青岛人豪爽直率、热情善良的一种外在体现,就拿青岛“的哥”来说吧,他们愿意与人交流,愿意告诉您青岛的变化,青岛的景点、小吃,让人很快能融入到这个美丽的城市中去。青岛人是幽默的,青岛籍演员黄渤将青岛话的幽默带进影视界,更带进全国。

     ▲ 青岛人是地道的吃货,尤其是对海鲜,青岛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青岛的海鲜种类繁多,就算是地道的青岛人进了海鲜市场也会挑到眼花。一到开海季节,蛤蜊、虾虎、八带等岛城特色海鲜争奇斗艳,集中考验着青岛人胃口的承受能力,而海鲜宴更是青岛人吃货一面的极致体现。

     ▲ 经常有游客说,在青岛容易掉向,傻傻不分东西南北。青岛人给人指路基本只说上下左右,不说东西南北,这是因为青岛地势地形高低起伏较大,马路基本都是斜的,基本没有“东西为街、南北为路”的说法,甚至很多青岛人自己都分不清南北。

     ▲ 青岛人平常平时在家里和朋友说话都会用青岛话,但一到正式场合立马转变为规范性较强的普通话。青岛人能够灵活地在青岛话和普通话之间自由转换,有时候还会在普通话中掺杂一些青岛方言,既体现出规范性,同时地域性的“亲切感”又跃然而出。

     ▲ 青岛人是洋气的,青岛年轻人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穿着时尚,讲求品味,在流行元素上与北京、上海保持同步。其实,青岛人的洋气不仅体现在穿戴上,更体现在气质上,青岛人坚持吸纳、创新、开放,“海纳百川、取则行远”,这样的文氛围也让青岛始终充满活力。

     ▲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外交频繁,而这也开阔了青岛人的眼界,培养了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和商业头脑,造就了海尔、青啤等享誉世界的大品牌。另一方面,青岛作为海滨旅游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休闲文化比较发达,大家都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为什么不是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