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是一篇什么样的小说?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村。这条线正式营运后,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了一天蒙受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她们又在这一分钟里増添了新的内容,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这个女孩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諍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妺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迎候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着:“凤娇!我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香雪。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已经把它悄悄塞在了女学生座位下面。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忽然感到心里很满足,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而被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鈴铛。她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台儿沟走去。她边走边想,台儿沟将来一定会是“这样的”——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台儿沟在哪儿?香雪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香雪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举起蜡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迎面,那静止的队伍也流动起来了。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节选自《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有改动)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Δ.小说以火车进站这个特殊景象为中心画面,描写姑娘们在火车到站前的好奇和热情期待,蕴含了原始文明对现代文明的惊奇、激动、喜悦、向往。
B.小说写香雪爬火车换取铅笔盒的新奇情节,既表现了封闭环境中的香雪淳朴中也有虚荣,又突出了她追求现代文明的自尊、执著和勇敢的性格。
C.铅笔盒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香雪对它的执着追求,象征封闭、贫穷、落后的农村青年对知识文化的渴求,对人格平等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D.香雪通过换取铅笔盒的过程,重新认识了养育她的山谷,“台儿沟一定会‘这样的’”,坚信这里将变得交通顺畅,开放进步,人们将更加自信自尊。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使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定位在局外人的位置上,全方位展开叙述,情节曲折,构思精巧。
B.小说捕捉了几个比较小的生活场景,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文字淡雅,笔调清新。
C.香雪暗夜独行时,环境随香雪的情绪而色调柔和,以自然美来烘托人性美,情景交融,呈现出诗化的意境美。
D.小说运用象征,火车虽在台儿沟只停一分钟,但却隐喻中国正发生现代化转折和它尚处于初始阶段的意义。
8.小说结尾的“哦,香雪!香雪!”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9.美国作家称赞这篇小说表达了“一种人类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请结合小说的时代背景和内容谈谈你感受到了什么?(6分)

7.A(“情节曲折”错)
8.(1)结构上,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2)内容上,是人们对香雪归来的热烈欢呼,也是作者对香雪历经艰辛的赞颂,也是对她向往知识文化的肯定。
(3)手法上,反复呼告,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感情:有对贫穷落后的怜悯,有对香雪追求新生活的期待;有对香雪质朴心灵的赞叹,也有对这质朴美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
(4)主题上,深化主题。古老的大山终于被现代文明所唤醒,热切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4分。每条1分,意思正确即可)
9.(1)改革开放前山村的封闭落后,山外的文明与进步;
(2)山里姑娘具有淳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
(3)封闭落后的山区青年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新生活的追求;
(4)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眀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5)这种追求是人类进步的必经过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都能认同小说传达出的这种精神追求。
(每条2分,答出3条即可。答案需与小说内容相关,意思正确即可)

人生(节选) 路 遥 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当他走到大马河桥上的时候,他一下子有气无力地伏在

白痴的生活 【爱沙尼亚】 梅希斯海因萨尔 (1)维洛林德意识到了自己是个白痴,这使得他的生活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周围人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就连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也丝毫没有想到

小珊阿姨 严歌苓 小珊阿姨一个人过。一个人去买几两肉,几十根菜,一疙瘩姜,大小如足趾。 远远瞧小珊阿姨走过来,林荫下歇凉的人嘀咕:瞧她这身条,岁数怎么不往人家身上显啊

野菊花长在都市 宫佳 接到房东的电话,正好是黄昏,菊正站在顶楼的小阳台上。阳台很小,三四步就量到头。倚着护栏,她看到落日隐在云层里,始终没露面,云彩先是镶了橘红色的边

康百万传奇 一 风从门缝里溜进来,直往人的脸上扑、怀里钻。一家老小虽然都缩着膀子把自己藏在被窝里,还是给冻得瑟瑟发抖。隐约传来远处炸响的鞭炮,过年的味浓了,更衬托出家

医生的职责 【澳大利亚】斯蒂芬凯伦 张维(编译) 诺顿将新来的病人领进诊室,对索勒大夫说:大夫,这个病人好像受到了惊吓,总是惶恐不安。他是保加利亚人,英语说得不好。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都的秋是散文还是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