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存储的作用到底是啥?看到电视台上说存储免疫细胞就是拯救生命,真的如此吗?

  干细胞(stem cell),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存在所有多细胞组织里,能经由有丝分裂与分化来分裂成多种的特化细胞,而且可以利用自我更新来提供更多干细胞。对哺乳动物来说,干细胞分为两大类:胚胎干细胞 与 成体干细胞。在成体组织里,干细胞与先驱细胞担任身体的修复系统,补充成体组织。在胚胎发展阶段,干细胞能分化为任何特化细胞,但仍会维持新生组织 (像是血液、皮肤或肠组织) 的正常转移。

  干细胞(stem cell),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存在所有多细胞组织里,能经由有丝分裂与分化来分裂成多种的特化细胞,而且可以利用自我更新来提供更多干细胞。对哺乳动物来说,干细胞分为两大类:胚胎干细胞 与 成体干细胞。在成体组织里,干细胞与先驱细胞担任身体的修复系统,补充成体组织。在胚胎发展阶段,干细胞能分化为任何特化细胞,但仍会维持新生组织 (像是血液、皮肤或肠组织) 的正常转移。

  干细胞(Stem cell)即起源细胞[1],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完全失去了再分裂的能力,最终衰老死亡。机体在发展适应过程中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细胞。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1960年代 Ernest A. McCulloch 与 James E. Till 在多伦多大学的发现,开启了研究干细胞的大门。干细胞如今(2011年)能以人工的方式生长或转变成数种特化细胞,经由细胞培养能形成各种特定组织 (像是肌肉或神经) 的组成细胞。可塑性高的成体干细胞已常态地运用在医疗上。

  干细胞的来源有很多,包括脐带血与骨髓。利用胚胎细胞株与由自身取得的胚胎干细胞成长为具治疗性的复制体,也可望跻身未来的医疗方式之列。

  医学研究者认为干细胞研究(也称为再生医学)有潜力通过用于修复特定的组织或生长器官,改变人类疾病的应对方法。

  具有无限制自我更新能力、同时也可分化成特定组织的细胞,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处于较原始阶段。

  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细胞(三级学科)

  在动物胚胎和成体组织中一直能进行自我更新、保持未分化状态、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

  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分化与发育(二级学科)

  一类未分化的、具有无限分裂能力的细胞,能通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细胞,一个保持未分化状态,另一个则进入分化途径。

  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发育遗传学(二级学科)

  干细胞 - 研究历史

  干细胞的研究被认为开始于1960年代,在加拿大科学家恩尼斯特·莫科洛克和詹姆士·堤尔的研究之后。

  1、James A. Thomson在威斯康星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从人胚胎组织中培养出了干细胞株。他们使用的方法是:人卵体外受精后,将胚胎培育到囊胚阶段,提取 inner cell mass细胞,建立细胞株。经测试这些细胞株的细胞表面 marker 和酶活性,证实他们就是全能干细胞。用这种方法,每个胚胎可取得15-20干细胞用于培养。

  2、John D. Gearhart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领导的另一个研究小组也从人胚胎组织中建立了干细胞株。他们的方法是:从受精后5-9周人工流产的胚胎中提取生殖母细胞( primordial germ cell )。由此培养的细胞株,证实具有全能干细胞的特征。

  获得干细胞的方法,可利用人工受精的体外受精过程残留的受精卵,也可利用体细胞转移法。体细胞转移法是将体细胞细胞核以显微注射或电击的方法注入去核的卵细胞中,再将之继续培养到囊胚期。

  取得成体干细胞可透过脐带,骨髓或周边血液中抽取。

  婴儿出生后遗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是干细胞的重要来源。自1988年脐血干细胞就用来治疗根达综合症,亨达综合症,和拉综合症,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许多儿童疾病。 脐血从脐带采集;脐带经过清理消毒后,脐血从脐静脉取出,然后立即分析对于传染物质和组织类型是必须的。脐血在放入液氮备用之前要经过处理,去除红细胞。在使用的时候首先解冻,去除防冻剂,注入病人静脉。这种使用其他捐赠人干细胞的治疗方法叫做异源疗法;如果干细胞来自患者本人,即为同源和当从相同个体收集时,它通常指双胞胎。细胞的排外转移是于异类之间进行的(发展非常不充分)和有一点研究潜力。

  骨髓中存有人体内最主要造血干细胞的来源,而周边血干细胞则是指借由施打白血球生长激素〈G-CSF〉,将骨髓中的干细胞驱动至血液中,再经由血液分离机收集取得之干细胞。由于与骨髓干细胞极为相近,现已逐渐取代需要全身麻醉的骨髓抽取手术。

  胚胎干细胞是从胚泡(由50-100个细胞组成的早期胚胎)未分化的内部细胞团中得到的干细胞。它们是万能的,意味着它们可以发育成为身体内200多种细胞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胚胎干细胞现在的研究阶段仍是刚起步。许多研究仍建立在人类以外之动物模式。例如老鼠、牛或是羊等。在人类的胚胎干细胞因为干细胞的取得来源涉及道德伦理上的约束,在干细胞株上的建立有所争议。(因为干细胞株必须取得人类胚胎,在经过培养纯化等。因此许多人认为干细胞株视同为人的一部份)

  脂肪干细胞以往人们因塑身而抽出的脂肪,大部份都当废弃物丢掉,现经由医学专家研究证,脂肪中含有大量的间质干细胞,间质干细胞具有体外增生及多重分化的潜力,能运用于组织与器官的再生与修复。

  1、低侵入性取得,对人体无害。

  2、最多量的取得方式。

  3、可进行体外增生培养。

  4、可运用于身体组织类型广泛,会自动移自创伤部位,进行修补。

  在2007年尾,美国和日本两组科学家同时成功把皮肤细胞转化成一种俗称为“iPS”的可诱导万能干细胞,并成功使这些干细胞转化成为身体器官的一部份。透过向皮肤细胞植入特定的基因,可诱导皮肤细胞改造,变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

  干细胞 - 分离与获取

  1998年美国有两个小组分别培养出了人的多能干细胞:

  1、James A. Thomson在 Wisconsin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从人胚胎组织中培养出了干细胞株。他们使用的方法是:人卵体外受精后,将胚胎培育到囊胚阶段,提取 inner cell mass细胞,建立细胞株。经测试这些细胞株的细胞表面 marker 和酶活性,证实它们就是全能干细胞。用这种方法,每个胚胎可取得15-20干细胞用于培养。

  2、John D. Gearhart在 Johns Hopkins大学领导的另一个研究小组也从人胚胎组治中建立了干细胞株。他们的方法是:从受精后5-9周人工流产的胚胎中提取生殖母细胞( primordial germ cell )。由此培养的细胞株,证实具有全能干细胞的特征。

  1、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由卵子和精子的融合产生受精卵。而受精卵在形成胚胎过程中八细胞期之前任一细胞皆是全能干细胞。具有发展成独立个体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发展成一个个体的细胞就称为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如胚胎干细胞(ES细胞),受精卵就是最高层次的胚胎干细胞。

  2、多功能干细胞(Pluripotent),是全能干细胞的后裔,无法发育成一个个体,但具有可以发育成多种组织的能力的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如造血干细胞、神经细胞。一种或多种组织的起源细胞,它能分化出多种类型细胞,但不可能分化出足以构成完整个体的所有细胞。

  3、多潜能干细胞(Multipotent),只能分化成特定组织或器官等特定族群的细胞(例如血细胞,包括红血细胞、白血细胞和血小板)。

  4、专一性干细胞(Unipotent),只能产生一种细胞类型;但是,具有自更新属性,将其与非干细胞区分开。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如上皮组织基底层的干细胞,肌肉中的成肌细胞。

  按发育过程出现先后和分布分类

  1、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在胚胎发育早期的囊胚中,可发育为不同的细胞,是所有细胞最初期的形态。

  ES细胞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包括生殖细胞;研究和利用ES细胞是当前生物工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未来几年,ES细胞移植和其它先进生物技术的联合应用很可能在移植医学领域引发革命性进步。

  2、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亦称成人干细胞,现时医学上常用的大致包括骨髓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及周边血干细胞。它们存在成体特定的组织中,具有由干原细胞形成先驱细胞,分化成具特定功能细胞的能力。例如: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成年动物的许多组织和器官,比如表皮和造血系统,具有修复和再生的能力。成体干细胞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特定条件下,成体干细胞或者产生新的干细胞,或者按一定的程序分化,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

  干细胞 - 医学用途

  1、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恶性肿瘤;

  2、以干细胞为种子培育成组织和器官,用于移植医学;

  3、抗衰老,延年益寿。

  干细胞 - 科研应用

  2、人造器官与组织的来源

  5、基因治疗的工具

  6、毒理、药理研究

  去核胚胎干细胞-->核移植->组装胚胎干细胞-->组织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各种组织器官

  干细胞 - 基础应用

  干细胞的调控是指给出适当的因子条件,对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行调控,使之向指定的方向发展。

  干细胞自身有许多调控因子可对外界信号起反应从而调节其增殖和分化,包括调节细胞不对称分裂的蛋白,控制基因表达的核因子等。另外,干细胞在终末分化之前所进行的分裂次数也受到细胞内调控因子的制约。

  1、细胞内蛋白对干细胞分裂的调控。

  2、转录因子的调控。

  除内源性调控外,干细胞的分化还可受到其周围组织及细胞外基质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

  1、分泌因子间质细胞能够分泌许多因子,维持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

  2、膜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3、整合素(Integrin)与细胞外基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成体干细胞被移植入受体中,它们表现出很强的可塑性。通常情况下,供体的干细胞在受体中分化为与其组织来源一致的细胞。

  干细胞 - 医疗运用

  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飞跃式医疗手段,实现人体各个器官修复和更新,能消除目前80%以上的各类疾病。

  科学家们认识到干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拯救生命”的有效的疾病治疗手段。例如:小剂量纯化的造血干细胞足可使患者骨髓再生,可以避免肿瘤病人进行自体骨髓移植时所致的瘤细胞(尤其是白血病细胞)污染。例如:成熟的神经系统中存在的干细胞,在某些因素诱导作用下,可增殖和定向分化,给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骨髓损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2011年,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干细胞新技术,能够培育出正常转动的肝脏细胞,可能终将使患者免于昂贵而又风险极高的肝脏移植。

  干细胞能在短时间内修复各种器官组织,为各类疾病提供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

  把成人神经干细胞注射到老鼠大脑中的研究可以神奇的成功治疗肿瘤。由于脑癌的扩散如此迅速,运用传统的技术几乎不可能治愈。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注射了由基因工程得到的成人干细胞,用以把另外注射的无毒性物质转化成抗癌剂。几天之内,成人干细胞迁移到癌变区域,注射物可以减少百分之八十的肿块。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可以分化成为成骨细胞的一种干细胞. 多项基于动物骨髓的研究和一些初步的临床数据显示了它们在重建骨骼方面的贡献. 在整形外科方面,一些创伤引起的,由癌症引起的或感染引起的骨细胞的损失,在进行手术弥补人造关节会引起一些不便. 而进行干细胞的自体移植正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毛发囊泡也具有干细胞,2004年11月,一些研究人员预言说,这些毛囊干细胞的研究可以导致4-5年内脱发可以通过毛发克隆技术被治愈。预计这种治疗将在最开始从现存毛囊中取出干细胞,在培养基中繁殖然后将新的毛囊移植到头皮当中。后期的治疗可能可以简单的向毛囊干细胞发出信号从而向附近那些因年长而萎缩的毛囊细胞发出化学信号,导致它们轮流再生制造健康的头发。

  干细胞 - 伦理争议

  所谓干细胞的伦理道德争议问题,实际上仅限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简称ES细胞)领域,不涉及其他种类干细胞的研究,例如成年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以及新发展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简称iPS细胞)。问题的关键在于胚胎干细胞的获取过程。依照目前的技术,获取胚胎干细胞需要在胚泡(Blastocyst)阶段破坏胚胎,以提取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此步骤在许多支持生命团体(Pro-life)人士看来,是对生命的破坏。为了避免伦理道德的争议,新的获取胚胎干细胞技术正在开发中。值得一提的是,新发展的多能诱导干细胞由于通过对已分化的细胞“重新编程”(Reprogramming)而获得,不会产生伦理道德的争议。

肾脏长啥样?有什么功能?为什么会有人肾功能衰竭呢?对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如果你不是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可能很难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肾脏。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腰子,没错,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腰子就是肾脏的别名。明代名医孙一奎在《医旨绪余·难经正义》中写道:“两肾即两腰子,皆裹于脂膜之中。” 如图1所示,位于脊柱两旁,两个红褐色,蚕豆样的器官就是我们的肾脏。正常成年男性每个肾脏长约10~11cm,宽5~6cm,厚3~4cm,重130~150g,女性肾脏大小及重量较同龄男性偏小。接下来,我们再把肾脏切开,看看里面长啥样(图1)。

肾脏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肾盂和肾实质。图中像漏斗一样的结构就是肾盂,由肾小盏和肾大盏集合而成,可以推动尿液流向输尿管和膀胱。其余的是肾实质,肾实质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区域,外层为肾皮质,内层为肾髓质,髓质又可以分为许多圆锥形的肾锥体。现在,我相信你对肾脏已经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肾脏的功能。

(二)肾脏有什么功能?

无论是网络流行语中的“卖肾换手机”,还是广告词中的“肾好,他好你也好”。这些都足以反映出人们对肾的重视以及肾对于人体的重要性。那么肾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图2)?

1)相信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生成尿液。没错,肾脏可以通过尿液的生产,维持水的平衡,这是肾脏的主要功能。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盐等被重吸收,剩下的含有残余物质的浓缩液体就是尿。正常人一天尿量为毫升,一般呈淡黄色,比重在1.003-1.030之间。比重过高、过低或固定不变,尿量过多过少均有肾功能不全的可能。

2)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人体不需要甚至是有害的废物,其中一小部分由胃肠道排泄外,绝大部分由肾脏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此外,肾脏还能把进入体内的一些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有些化学药品中毒会给肾脏造成损害,就是因为这些化学药品的排除要经过肾脏的缘故。如果肾脏有了病,这些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排泄受到影响,废物在体内积聚,就会引起各种病症。我们把肾脏的这种保留营养物质,排出毒素的作用形象地称作“血筛子”。

3)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对体内的各种离子(电解质)具有调节作用。像钠离子(Na+)的调节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对钾离子(K+)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肾脏还调节氯、氢、磷、钙、镁等离子的平衡。这些电解质平衡对体液的渗透压稳定很重要。另外肾脏对体内酸碱平衡也起调节作用,肾脏能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

能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的比例,医学上把肾脏的这种作用称之为“排酸保碱”

此外,肾脏还可以分泌肾素调节血压;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若促红素分泌过少则会导致“肾性贫血”。还能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胃肠道钙磷吸收。

(三)肾功能衰竭是怎样形成的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肾脏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正常人体每个肾脏含有100万个肾单位。不同的疾病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肾损伤,继而引起肾单位数量下降,而肾单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不可再生。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一生只有200万个肾单位,随着损伤的持续,肾单位会越来越少,从而导致身体在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酸碱平衡等出现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一般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休克、创伤、严重感染、溶血、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原发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以及遗传性肾病等)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炎、高血压性肾病等)。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平常看似健康的人会突然查出来肾功能衰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我们肾脏的代偿功能非常强大,正常情况下仅需1/3的肾脏即可维持正常功能,所以最初虽有肾功能的减退,但是无明显症状。等到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往往肾功能已经大部分丧失,且不可逆转。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肾移植,也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换肾。顾名思义,它是将一个有功能的肾移植到一个肾脏功能已经丧失的患者身上。目前,肾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高、预后最好的手术。那么肾移植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是把原来的肾切掉,换一个新的吗?大多数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其实啊,肾移植手术并不是将新肾脏放在原来肾脏的位置,而是放在我们人体的髂窝处(图3)。为什么选择放在这个地方呢?是不是感觉怪怪的?之所以选择髂窝,是因为放在这里好处多多。第一、此处血管相对较浅,容易与新肾脏的血管相接,手术操作简单易行,这大大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第二、整个手术过程未进入腹腔,术后合并症少。第三、移植肾位置表浅,既可以通过触摸来感受其大小及硬度,方便医生及时判断有无排斥反应等,术后又可以随时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新肾的血流情况,还有利于进行肾穿刺活检,可谓一举多得。第四、如果发生了并发症或者其他意外情况,便于二次手术。当然了,凡事有利就有弊。正是因为位置表浅,所以它比较容易受伤,因此进行了肾移植的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新肾。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还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原来的肾要不要切掉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原则上是不主张切掉的,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原来的肾脏虽然已经衰竭,不足以维持人体的功能需要,但是仍然保留有一定的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其次,切除病肾对患者来说本身就是一次比较大的创伤,会进一步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得不偿失。但是,如果病肾相关的疾病仍然存在,且由于病肾的存在造成人体健康进一步损害,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权衡利弊,考虑是否切除病肾了。

三、关于肾移植受体和供体

(一)肾移植受体有哪些条件?

老王姐:“张姐,听说你们家老头子肾移植配型成功啦?恭喜啊!”

老张姐:“唉,我这正为这事发愁呢!”

老王姐:“这是好事啊,有什么可愁的?”

老张姐:“昨天医生和我们老两口谈话,说我们家老头子今年已经69岁了,年龄太大了,而且还有冠心病、糖尿病,做这个手术风险太大了,很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让我心里有个数。唉,你说我一大把年纪了,这叫我咋办啊!”

老王姐:“张姐,你先别着急,我听说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手术做的好,前两天新闻说有一个75岁的老头在他们那做成功了,要不你去那问问?”

老张姐:“真的?那可太好了!我这就去,太感谢了!”

像老张姐家这种情况,生活中真的是比比皆是。无论如何,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就是任何手术,包括肾移植手术,都会有手术适应症。所谓的手术适应症,通俗的讲就是哪些人可以做,哪些人不可以做。那么关于肾移植受体,到底有何限制呢?

1、年龄。现阶段对于年龄没有明确的限制,我国目前年龄最小的一例肾移植患者仅2个月26天。当年龄大于60岁时,就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心肺肝脏以及血管等的功能,判断患者是否耐受,所承担的手术风险也更大。

2、活动性肝炎的患者不能做肾移植。但是对于肝炎病毒携带者来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则有争议,最好能根据肝穿刺结果来确定。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不宜做肾移植。

3、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一般不宜马上做肾移植,对于有明显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应先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必要时“搭桥”手术成功后再接受肾移植。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不适宜马上做移植,由于术后要使用大量激素,因此术前必须将溃疡治愈。

5、体内有活动性慢性感染病灶的患者,应先系统治疗,控制稳定后再做肾移植。

6、患者有恶性肿瘤且已发生转移的患者禁忌行移植,因为免疫抑制可能使肿瘤发展或复发。

7、因为移植后需要终生维持治疗,患有精神性疾病、患者依从性差、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不能考虑肾脏移植。

 (二)肾移植供体的来源

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肾移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供肾严重不足。我国每年有30万名患者需要通过肾移植来拯救生命,但每年肾移植手术仅为1万例左右。为了等一个供肾,等七八年,甚至十多年的患者大有人在。而现在供肾主要有两个来源,活体供肾与尸体供肾。

一般来说,年龄≥18周岁,完全自愿、无偿,完全知情手术风险、肾功能正常且无其他重大疾病,精神状况稳定的个体可以作为捐献者。除此之外,必须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根据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直系血亲是指: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二代以内旁系血亲:如亲兄弟姐妹。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如姨母,舅父,表兄弟姐妹,伯父,姑母,堂兄弟姐妹等。但是,也并非有血缘关系就一定可以捐献,还要牵涉到一系列的相关伦理法规问题,以及血型是否相匹配等问题。

我国供肾来源中,尸体供肾占到了95%以上,而这其中大部分又来自死囚犯。但是自2015年起,我国就全面禁用死囚器官,导致供肾来源更加紧张。近年来,脑死亡的概念日益进入我们的视野。医学角度解释脑死亡是全脑功能包括脑干功能不可逆终止。简单的说,就是脑死亡状态下,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呼吸依靠机器来维持。此时摘取的器官由于没有“热缺血“,更有利于器官移植。因此有专家呼吁应该尽早推进脑死亡后器官捐献的相关工作。但是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接受程度较低,相关法律法规表述模糊,相关管理缺失或者滞后等等,推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器官捐献制度任重道远。

四、肾移植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第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程度不同,每个人透析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在术前进行一次充分的透析,来纠正体内肌酐等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患者术中的耐受性。

肾功能衰竭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长期口服降压药。如果血压过高,则容易引起术后出血,过低则会导致心、肾等灌注不足。因此术前要积极的控制血压,口服降压药物,维持在100~140/60~80mmHg左右。患者需要将自己平时所吃的所有降压药告知医生,由医生来决定吃什么药,怎么吃,万万不可自己擅自停药。

     肾性贫血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建议在术前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并补充铁剂,避免多次输血而导致潜在的病毒感染。

     与其他全麻手术一样,术前一晚应进食清淡饮食。术前晚上给予清洁剂灌肠,并于当晚12点以后禁食水。在等待进入手术室的过程中,若感到明显饥饿,告知主管医生,可输注糖水或糖盐补充能量。

      除了配型所需的抽血之外,还需要进行肝肾功、凝血功能、心功能、传染病等的抽血检验,此外,还需要配合完成心电图、胸片、肝胆胰脾肾超声、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

思想上一定要重视起来,毕竟这关乎自己的生命。但是有句话叫过犹不及。千万不要过度的焦虑与紧张,现在肾移植已经属于常规手术,正常情况下,3~4小时即可完成。当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和自己的主管大夫沟通。夜晚入睡困难可一小口水服用助眠药物帮助入睡。

      各地的医保政策略有差别,每个人的医保方式不同,每个医院的手术住院费用标准也是不同的,所以,手术前,要详细了解清楚,结合自己的医保政策,综合对比选择

       这属于绕不开的话题。肾移植手术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管理是持续一生的,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做好充足的经济准备。

五、肾移植术后如何做好在院期间的防护?

   如果你成功的经历了一台肾移植手术,那么恭喜你,万里长征你已经走好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严峻的考验等着你。首先你面临的就是术后的一系列护理问题。要是你从来没有做过手术住过院,那么你可能会很陌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因为刚刚经历了大手术,所以人体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此时需要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佩戴心电监护仪、吸氧、输液、测量血压、血糖等,同时还需要记录每日的尿量,这个尤其重要,医生可以根据这个来判断肾功能恢复情况,从而调整临床用药。

相信很多人可能对这个比较陌生,但导尿管在肾移植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却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不可缺少。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认识这个神奇的导尿管(图4)。

如图所示,这个软软的硅胶管就是尿管。一般在手术前,麻醉后,医生会将导尿管经患者尿道放入膀胱,引流膀胱里的尿液。如果术后不小心脱落,则需要重新插入。这个小小的管子,真有这么大的作用?我告诉你,它的作用远不止此。首先,医生可以通过它来观察引流尿液的颜色以及每小时的尿量,从而判断移植肾的功能恢复情况。其次,由于肾移植手术中会做移植肾输尿管与膀胱的吻合,同时会置入支架管来支撑,若没有此根引流管,导致膀胱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就很有可能会反流入新肾脏,对肾功能造成影响。所以术后每个肾移植患者都要佩戴一段时间。你可能会问了,什么时候拔掉?一般来说,术后5~7天就可拔除导尿管,而且留置时间过长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但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由你的主管大夫根据你术后恢复情况来决定什么时候拔掉。

(三) 留置血液引流管

除了导尿管,你的身上还要插入一根管子,这跟管子同样非常重要。手术后伤口区域组织渗血以及淋巴漏在所难免,若不能及时的引流出来,在体内积聚会不利于伤口愈合,且由于压力增大,会对移植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关闭伤口前,会在你的手术切口部位放置引流管,来引流血液及淋巴液等。而这根管子什么时候拔,也需要你的主管大夫根据其引流量来决定。

肾移植术后会留下一个长长的伤口。当你麻醉苏醒后,会慢慢的感受到疼痛,而且还会越来越痛。出现这种情况,你一定不要紧张。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不疼反而不正常。如果你能耐受这个痛感,可以不必做任何处理,但是若疼的受不了,比如晚上不能睡觉,那你就需要告知大夫,给予你止痛药。伤口需要定期的消毒,以此来预防感染,这个会由你的大夫负责。

一般来说,术后第一天,如果没有腹痛腹胀等,可先喝少量水。饮水后若仍无以上不适,即可恢复饮食,先从流食开始,可以喝点汤,牛奶,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条,粥等,最后再是普食。要注意,这个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由于术后1~3天肾功能尚未恢复完全,应当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约24g,以鱼、禽、蛋、瘦肉类为主。如果尿量较多,每天的食盐可不用严格限制。忌烟酒:因烟酒损伤血管,可对移植肾产生破坏。

为了及时的了解移植肾的恢复情况以及预防排斥反应,除了观察记录尿量以外,就是要抽血检验了,肾移植术后早期需要非常频繁的抽血,抽血的主要项目有:血常规、肝肾功、血药浓度、凝血功能等。不过你不要过度担心,抽血不仅不会有害,反而会刺激你的造血系统,对人体有利。除了抽血,适时的进行移植肾血流超声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及早发现血流异常,早发现早处理。

术后长期卧床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需要尽早的下地活动。一般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进行适量的活动。锻炼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当你感觉明显的喘憋、劳累时,一定要及时坐下或者躺下休息。活动时最好能有人搀扶,防止跌倒。

六、肾移植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一)术后感染

肾移植和大多数开腹手术一样,会有一些并发症,例如感染、出血、高血压、淋巴瘘等。但是肾移植一个非常大的不同是,病人术后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这导致患者抵抗力比较低,因此肾移植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感染,以肺部感染多见。所以肾移植病人在出院回家后,为了预防感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按时复查血药浓度,以此来及时掌握机体的免疫状态,避免免疫力过低,降低感染风险。

2、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过多停留、出门戴口罩、较少不必要的聚餐等活动。

3、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

4、家里有养小动物或者家禽的一定要注意了,这些都是高风险的感染源,所以为了自身的健康,出院回家一定要避免和这类动物接触。

当发现自己有发烧、咳嗽等肺部感染常见症状后,一定要和你的主管大夫取得联系,及时向他汇报自己的病情,必要时来医院做检查,切记不可盲目自行服药。

可见排斥反应的危害比较大,做好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非常简单,就一条:认认真真听主管医生的话就足够啦。定期复查自己的各项指标,及时向医生汇报自身的状况,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

  老何今年50岁了,曾经他有个便秘的毛病,这让他非常苦恼。可自打他做了肾移植手术后,不仅不便秘了,反而经常腹泻,难道肾移植手术还能治疗便秘?其实啊,这并非肾移植的“功效”,而更多的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前面我们已经说到,术后患者会有感染的发生,进而可以导致腹泻;当出现感染,服用抗生素治疗时,又有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例如吗替麦考酚脂胶囊,这一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腹泻。腹泻可以导致药物浓度降低,增加排斥反应的风险,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千万不能大意。当出现腹泻时,可以按说明书服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等。若腹泻仍不好转,及时与自己的主管大夫取得联系,积极治疗。

(四)除此之外,肾移植术后并发症还有体重增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口腔损害等,无论出现哪种并发症,一定要记住,不要自行减少或增加某种药物,而是应该听从主管大夫的专业建议,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七、免疫抑制药物应该如何选择?

移植后,你就会和一个药物形影不离,它就是免疫抑制剂,有人称之为移植患者生命健康的“领航员”。现如今都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自身情况选用二种或三种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抗排斥治疗,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把多种药物的有效应用剂量控制在最低水平,以减少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并通过联合用药实现有效抗排斥。但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果服用剂量不足,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会发生急性或慢性排斥,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如果服用剂量过多,会降低患者的抗感染能力,易于合并严重感染,或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因而必须定期随访,进行肝肾功能、血药浓度等全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免疫抑制剂用药剂量。切勿长期不进行随访检查,切勿随意改药、减药、或自行停药。除了以上这些,还需要额外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食用西柚和西柚汁。因为西柚会显著提高体内免疫抑制剂的浓度,这是经过临床证实的,长期食用会造成免疫抑制剂的浓度失调,从而导致我们的肾功能损伤!所以能不食用就不食用,最好杜绝。

2、不要服用布洛芬、萘普生或其他任何的NSAID(非甾体类抗炎药),因为它们和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合用会损伤肾脏。其他可影响免疫抑制效果的药物还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等。所以大家在平时使用非免疫抑制剂的时候,尽量多做一些了解。

3、千万不要在未得到自己的主管医生同意的情况下服用中药材或膳食补充剂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保健品。您想尽快恢复身体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是许多中药材或非处方的膳食补充剂(如鹿茸,蜂王浆,复合维生素等)和保健品等,这些较大程度上会提高我们的免疫功能,这是和免疫抑制剂作用目的背道而驰的。

4、不要在不同品牌的同一类药物间随意转换,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类药物的免疫抑制效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大可小,包括会有不同的作用,副作用等。在换药之前要做好充分的了解并且和主管大夫做好充分的沟通。

八、出院随访及复查该注意些什么?

(一)复查医院。随访及复查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最好是去做手术的医院,找自己的主管大夫,因为他是最了解你的病情的。

(二)复查频率。出院3个月以内,每周/次;3~6个月,每半月/次;6个月~1年,每月/次;1~2年,每2~3个月/次。这是比较基本的复查频率。但是每个医院,每个病人情况不一样,需要具体来分析。但是有个原则,就是随时有情况,就要随时来医院,切莫耽误病情。

(三)复查内容。每次复查时,医生都需要了解你在家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血压的情况啊,尿量的变化,服药情况,以及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腹泻啊,发烧啊等等,所以病人需要提前记录好这些内容,复查的时候给医生看。

(四)复查项目。主要是抽血检验,血常规、肝肾功、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因此需要你在复查的当天空腹来医院,记住,一定要空腹,不然就没法抽血化验了。

九、肾移植术后如何坚持锻炼身体?

术后三个月以内不可提重物或做仰卧起坐和类似的运动,亦不要做剧烈运动,例如;踢足球、游泳,以免拉扯腹部伤口及扭伤肌肉,三个月后,可以适当运动。有氧运动是最佳方式,如散步、骑固定自行车、跳舞、太极拳,严防移植肾外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恢复工作。

 十、肾移植后多久可以有性生活?可以生育吗?

对于已婚的病人,只要身体适当恢复,可以过性生活,但决不能放纵,要适当克制。关于生育问题,如果您是男性,您的生育能力会逐渐恢复正常,根据文献报道和临床经验,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不会影响到下一代。如果您是女性,可恢复生育能力,但不提倡生育。因为怀孕和生育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从而有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而且怀孕时子宫扩张会挤压盆腔里的肾脏,互相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肾移植后可以结婚,但应该注意避孕,生育问题必须慎重考虑。如果一定要有下一代最好您与您的责任医师认真讨论后再决定。

十一、做了肾移植可以存活多久?

图中这位老人就是我国移植届目前存活最久的一位肾移植病人,今年已经是他术后第43年了,目前的他身体仍然很健康。肾移植术后到底可以存活多久?这可能是千千万万肾移植患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了。不过,在寻找这个答案之前,我们需要先来搞清楚两个概念:肾的存活和人的存活。所谓人的存活,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肾,即使新移植的肾脏丢失了功能,还完全可以靠透析来维持生命;而所谓肾的存活,就是指移植肾能够一直发挥着该有的生理功能。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移植肾五年存活率可以达到90%,但是10年生存活率不到50%,肾移植病人的长期预后改善进展缓慢,这是因为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因素太复杂。所以,为了新肾能发挥更久的作用,为了我们的生命健康,一定要认真听从医生的指导意见。

科学研究- 人类的身体机构属植食性动物,不适于食肉

我们的祖先一直都是吃肉的,难道不是吗?

不!经过许多近代的研究探讨,科学家们得到的结论是,早期的人类,除非是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否则他们是只吃蔬果而不吃肉类的。直到后冰河时期,他们平时所需的水果、坚果与蔬菜不敷所需,为了活命,他们才开始吃动物身上的肉。不幸的是,过了冰河时期,吃肉的习惯却延续了下来。这或许是出自需求(如住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习惯、环境,或由于缺乏适当的知识。然而,在历史上却仍有许多个人或团体,由于他们体认到单纯的食物对于健康、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有著重大影响,因此仍坚持做为素食主义者。

人类吃肉合乎自然吗?不!科学家们知道任何动物的饮食必然与他的生理结构有关。人类的生理结构与消化系统,完全不同於那些肉食动物的。现在按照饮食习惯,将脊椎动物分成3类:肉食动物、草食动物与果食动物。我们仔细地看看人类到底适合於哪类食物。

肉食动物,包括狮子、狗、狼、猫等,都具有许多特异的特徵,使他们在动物王国中与其他动物有许多不同。他们的消化系统肠子都是非常简单而短—只有身体长度的3倍。这是因为肉频腐败得很快,而这些腐败物在体内停留太久将会毒化血液。所以他们就演化出较短的消化管道,以便排除腐败的肉类避免产生细菌,并且他们的胃部所积聚的胃酸含量甚多是非肉食动物的20倍。如此强酸环境才足以消化肉与骨头。

肉食动物大多在凉爽的夜晚出外猎食,而在白天睡觉,所以他们不需要汗腺来散发体热。因此他们是由舌头,而非皮肤来散发热度。而素食动物,譬如牛、马、斑马、鹿等等,把大多数的时间花在太阳下去寻找食物,并且经由皮肤蒸发以疏散体热。但是肉食者与素食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乃在於他们的牙齿。所有的肉食动物,除了利爪之外,主要是靠牙齿来捕杀其他动物。他们以强有力的下巴,尖锐而突出的犬齿去撕裂肉块。而素食动物用来磨碎食物的臼齿,他们却没有。肉类与谷类不同之处,就在於肉类不需在口中多加咀嚼,先消化一部份。它大多在胃与肠中消化就可以了。譬如说,一只猫就几乎完全不懂如何咀嚼食物。

果食性动物,这些动物主要是包括了人猿。这些猿猴主要是以水果与坚果为主。它们的皮肤上有数百万的毛孔以供流汗之用,它们也有臼齿来磨碎咀嚼食物。他们的唾液是碱性的,并且,就像草食性动物一样,它有唾液素以事先消化食物。它们的肠子旋绕得很多圈,并且是身体长度的12倍,以便慢慢消化水果与蔬菜。

人类的特徵在各方面都与草食性和果实性动物极为相像,但是与肉食性动物却极为不同。这在底下的表格中可以很明显地显示出来。人类的消化系统、牙齿、下巴结构与身体功能,与肉食动物是完全不同。正如人猿,人类的消化系统是身体的12倍长且充满皱褶(人肠子长度是身高4-5倍。身体约占身高1/3,因此肠子至少是躯体长度的12倍以上。)这为的是慢慢消化水果、蔬菜、种子。消化一顿米饭+豆腐的食物,只要5小时,同等分量的牛排,则要18小时。吃进肚里的肉,在人类先天不适应消化肉类的肠壁中缓缓前进,大概需要5天才到达排泄器官而放出体外(素食食物只需一天半)。这些腐肉的毒慢慢侵蚀肠壁,很容易形成直肠癌、结肠癌等等不治症。

想象一下,这些充满各种毒素的动物尸体捂在37度高温中发酵、腐败,难怪我国古代哲人会说称之为“烂肠之食”!而且不能被完全排净的残余毒素在身体中日积月累,最终引发细胞大规模病变而成为各种癌症的隐患。

其实很简单的常识,肉类腐败之后会发出恶臭,(还可能一段时间后就因有虫卵而生出小虫子),植物腐败后则不会如此;爱吃肉的人大便极臭,黑色棕色的;素食者的大便气味却较淡,而且类似于香草味。可见有多大不同了。

我们的皮肤有数百万的小毛孔可以蒸发水份,流汗以减少体热。像所有其他的素食动物一样,我们以吮吸的方式喝水。我们的牙齿与下巴结构是适於素食,我们的唾液是碱性,并且包含唾液素可以事先消化谷类。人的双手没有利爪,绝不适於搏杀动物和剥皮之用,而和猿猴相似。这一类的手,适於剥果皮,所以猴类都是素食者。以此推论,人类绝对不是天生肉食的动物。很明显地,在生理上人类并不是肉食动物。从构造与消化系统上显示,我们生存了几百万年,一直都是以水果、坚果、谷类与蔬菜维生。

更何况,就人类的自然直觉反应来说,人类也并不属於肉食动物。不像其他的肉食者一样吃生肉,人类把肉经过煮、烤、炸,加上种种调味料,使得它与生肉的样子完全不同。一位科学家曾做过如下的解释:“当一只猫闻到生肉的味道,它会感到饥饿并流口水,但是闻到水果的味道却完全没有这种反应。如果人类能够扑杀一只小鸟,用牙齿撕下它仍然活动著的四肢,吮吸它仍温热的血而感到愉快的话,那麽我们就可以推断,人自然具有肉食的本能。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串新鲜的葡萄会使得他垂涎欲滴,并且即使他并不感到饥饿,他还是可以吃得下水果,因为水果的滋味是如此美妙。”再且人类直接食用生肉会难以消化并容易生病。

科学家与自然学家,包括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在内,都认为早期的人类是以蔬菜水果为生,即使经过历史的演变,他们的生理结构仍未改变。伟大的瑞典科学家林内曾说:“人类的结构,不论从内在或外表来看,都充分显示出蔬菜与水果是他的自然食物。”

所以很显然的,根据科学研究,不论从生理上、结构上以及直觉本能,人类完全适合吃水果、蔬菜、坚果及谷类;人类生理机能还是最初的素食形态。

真爱生命,爱护地球,请拒绝皮草 假如动物会说话央视记者 陈大惠最新震撼视频

走进禅武医(2)QQ群:

走进禅武医(1)QQ群:

嵩山禅院居士QQ群:(只限嵩山禅院皈依居士加入,申请加入时请写上“法名”及“皈依时间”)

禅武医居士QQ群:(只接受皈依居士加入)

包头武术健身QQ群:(注:“包头武术健身群”只接受包头及附近武术爱好者加入)

包头武术健身全国QQ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储存免疫细胞有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