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8年放假从几号到几号放假?

根据《关于我校元旦和寒假放假安排的通知》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寒假期间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现就做好2012年寒假期间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各学院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学生安全工作,把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实到位,坚决杜绝危害学生安全的重大伤害事故发生,确保学生人身、财物安全。

2012年寒假学生放假时间为17日起假,21819日报到注册,220日正式上课,16日下午6:00后学生方可离校。学校实行电子注册,请各学院要求学生按期返校,按时报到、交费和注册。

三、学生假期安全教育工作

各学院要切实落实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有关要求和制度,在放假前重点就防火防盗、防诈骗、防传销、防人身伤害和放假往返途中安全、防打架斗殴、防燃放烟花爆竹安全、防煤气中毒、防食品安全、防交通事故、防溺水事故、防控流行性疾病等做好学生假期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广大学生人身、财物安全。

四、学生宿舍安全检查工作

各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强放假前学生宿舍安全检查,教育学生在离校前注意宿舍安全,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切断宿舍电源、锁好门窗,防止安全事故、案件的发生。

五、寒假留校学生管理工作

各学院要做好假期留校学生的管理,教育留校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和宿舍管理人员的管理,坚决杜绝校外人员在学生宿舍留宿,杜绝留校学生私自在外租住房屋或住宿。如违反学校有关管理规定,学校将严肃处理。各学院要安排专职辅导员负责留校学生的管理,及时掌握留校学生的动态,对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及时上报。

六、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和返校情况统计工作。

各学院要及时掌握学生寒假思想状况,全方位、多途径、深入客观地调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并形成调查报告,为新学年做好学生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要做好寒假学生返校情况统计工作。各学院寒假学生思想动态报告和返校统计于2012220日上午1100前报学生教育管理科。

看《财经》统计的2021年十大最惨行业时,我万万没想到房地产竟能位居第一:

第六位,餐饮与酒店行业

这怎么可能,房地产行业再惨,总比教培、旅游、影视好吧?可现实就这么打脸:

一是开始赔钱。房地产销售规模显著收缩,净利润必将随之收缩,加上房企存货价值往往是营收的数倍,严格做存货减值的话,2021年绝大多数开发商是赔钱的。

以郑州为例,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2021年商品房供应1641万㎡,成交1369万㎡(123053套),同比下降30%;销售额1786亿元,同比下降24%;截止2021年12月,郑州商品住宅库存2038万㎡,去化周期21个月,较20年增加一倍。尤其是作为郑州主城区的金水区,住宅库存竟然已高达265万㎡,去化周期25.6个月,竞争惨烈。

当卖不出去的房子,变成高企的库存,就成为了开发商不能承受之重。

二是债务危机。什么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房企开始赔钱时,金融机构就坐不住了,一再追逼开发商,甚至恶意抽贷、提前断贷,这就使得2021年成了房地产行业的拐点。而且,别的行业只是暂时收缩,明年就可能东山再起,但房地产不同,再想高歌猛进纯属痴人说梦,现在情况是一不小心万劫不复。

由上图可以看出,现在开发商将继续承受从2021年开始的巨大偿债压力,直到2022年7月过后,才能相对减轻。郑州房企,也不例外。

三是观察郑州。论城市发展速度和成绩,郑州在省会城市之中可圈可点。然而,为郑州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房地产行业,竟然出现了6个不可思议的普遍现象:

2.延迟交付的楼盘越来越多

3.供应商向开发商维权

4.员工和开发商打官司

2021年,房地产位于十大最惨行业之首,而郑州的房地产行业更惨,至少我没听说过别的城市或者别的行业有“三连骚操作”:

开发商躺平了,背后是摁倒在地的房地产行业,并且没有谁能因此获得发展机遇或者财富机会。相反,对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影响有目共睹:

▲直接推动经济增长能力变弱

▲与房地产关联度高的60多个行业受重挫

▲老百姓的居住和生活改善受到影响

▲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变小

▲提升城市面貌的能力变弱

房地产行业,既有直接从业者和关联行业的从业者,又有千千万万的业主和理财人,还有上万家的供应商。

开发商躺平之后,郑州房地产及关联行业失业人数超过30%,更有甚者,开发商在裁员、降薪之后每月最低保障标准的工资都发放困难;

业主收不到房子,既要在外边租房增加额外开支,又担心烂尾、提心吊胆,找开发商维权没有结果只能集中上访求助政府,形成社会事件;

理财人不能顺利拿到理财款,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聚集维权影响社会稳定;

供应商收不回货款,更是难以为继,不利于就业和税收。

无论宏观,还是微观,都是国计民生。

房地产和别的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别的行业需要真金白银持续投入,而房地产却只需要适当松绑、放松政策就能盘活局面,就能带动上下游钢铁、水泥、建筑、建材、工程机械等60多个行业。现在,已经到了务必放松政策的关键时刻:

如果不予放松或者继续收紧,三重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恶化的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还将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

如果能够适当放松,房地产行业必将在城市发展、经济提升、社会稳定以及民生改善方面再立新功。

因此,2022,请郑州在以下方面给楼市松绑:

一、降低开发商拿地成本

2021年6月3日,郑州第一次土拍集中土拍供应49宗地,23家企业参与,无流拍,平均溢价率10.7%。然而,自从第二次集中土拍实施了“禁马甲”、购地资金“五不得”和后置审核制度后,第二次、三次的集中土拍分别有4宗、11宗地提前终止,参加土拍的企业也变成了个位数,且多由国企、央企和城投公司托底。

造成的结果,2021年郑州供应土地2790万㎡,成交2020万㎡,相比2020年下降了42%。

土地市场是房地产行业的前端,而土地市场遇冷,也是房地产行业下行的真实写照。同时还会造成土地财政收入降低,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土地成交遇冷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全面执行土地双集中、政策趋严形势下的普遍存在,但东南沿海的苏州、杭州,却能通过直接下调土地价格,或者下调保证金比例和土地款首付款比例等,成交率明显增加,既保证了土地市场的稳定和收益,又有利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因此,郑州需要学习先进城市的宝贵经验,降低开发商拿地成本,保证市场收益,激活房地产市场。

二、逐渐解除郑州市内五区之外区域的限购

自从2016年10月以来,郑州限购政策不断加码,近期还堵上了法拍买房的渠道。现行限购的核心在于:

针对郑州市内五区和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以及新郑市、荥阳市、中牟县等限购区域,郑州本市户口以家庭为单位限购2套,但是单身的限购一套;外市户口符合一定条件者,限购1套。

限购政策的目的,在于遏制投机和炒房,保证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不是“一刀切”为了限购而限购。因此,中央层面多次提出“因城施策”,意在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以及“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根据郑州土地和商品房成交数据来看,已经是“大落”,急需借鉴2020年以来放松限购的天津、成都、广州、苏州、杭州、温州、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南京六合区、溧水区等城市或区域的经验,逐渐解除郑州市内五区之外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新郑市、荥阳市、中牟县等区域的限购。

三、合理降低郑州房贷利率

目前,郑州执行的是首付30%、二套60%的首付比例,比较正常。然而,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郑州在全国同类城市之中,房贷利率却始终处于高位,成为买房人沉重的负担。

在克而瑞整理的19个一二线城市利率排名中,郑州首套5.85%、二套6.13%位于第五,高于武汉、苏州、北京、深圳、上海等。看2021年12月郑州主流银行具体的贷款利率,证实了这一点。

在2021年全国40大城市人均收入排行榜上,郑州人均可支配收入36661元,排在31位,远远低于武汉、苏州、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

郑州以远低于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收入,却要承担远高于对方的房贷利率,这很不合情理,但却存在了很多年。

因此,郑州需要协调金融机构,合理降低郑州房贷利率。

四、支持二手房合理流通

2017年,郑州楼市调控加码,自从当年5月3日后购买的住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之日起,不满3年不得上市转让。

原因很简单,郑州人买新房,顺利的话,一般两年后能交房,再过一年能拿到产权证。如果之后3年才能上市交易,那买过新房6年之后才能转让。

这符合“房住不炒”的指导思想,但锁死了流动性,造成众多二手房中介失业,买房人家中变故急用钱却不能通过房屋转让,合理的住房需求因为上套房子不能出手被遏制。更惨的是,当龙头开发商爆雷后,买房人更为相信所见即所得的二手房,但2021年二手房成交与2020年同比却下降了11%,但与新房售出数量占比却上升了4%

住房需求,仍然存在;楼市之惨,可见一斑。

2019年1月23日,大连取消了参与积分落户的房屋在办理落户之后,3年内不得抵押、转让的规定,这对房地产并没有不良影响。

此外,郑州是除北京之外唯一执行20%差额税的城市:

对家庭未“满五唯一”的房源,二手交易时卖方要缴纳(官方指导总价-原发票总价)×20%的差额税费。

如果买入100万房子,卖120万,必须交(120万-100万)×20%=4万的差额税。

郑州凭什么和北京相比呢?

因此,请郑州取消“不满3年的不得上市转让”的规定,取消“20%差额税”的规定,支持二手房合理流通,满足老百姓合理的居住升级需求。

五、不要让开发商倒在黎明前

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是稳增长、扩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领域。同时,由于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房地产行业对整个经济社会有着系统性的影响。

高层对当下房地产行业遇到的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2021年底,政策筑底信号非常明显:

9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0月,发改委外资司会同外汇局资本司召开房地产业外债座谈会: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11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举办房企代表座谈会:境内发债政策松动。

12月,政治局会议要求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然而,政策筑底距离市场回暖需要多长时间,目前冷清的楼市,很难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郑州那些没有躺平的中小开发商,仍然在苦苦支撑、朝不保夕。

以上四个方面,无论是降低拿地成本、逐渐放开限购,还是合理降低房贷利率、增强二手房流动性,都能避免为数众多的中小开发商,倒在黎明前的黑暗。

这样帮助的不仅仅是开发商,还包括买房人,以及楼市中的每一个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放假寒假几号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