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赫信海外名校直升班都学什么?

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关键,而独处则是反思的前提

当前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富有天分,而且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又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

教育系统没有让他们接受任何有意义的教育,它灌输给他们一套他们排斥却又无法摆脱的价值观

本书当中,我用“精英”指代那些占据社会上层位置的人,既指保守分子,又指自由主义者,既包括商务人士,也包括职业人士,既包括上层人士,也包括中产阶级上层——比如说企业经理、各种奖项获得者以及所有进入重点学校并运营各种机构来满足自我利益的人

他们不过是一群在终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

当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

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无望”

我们的年轻一代似乎“被一场抑郁的流行病所包围”

大学给予了学生们自己决策的权利和自由,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需要的是强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并未对此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果要出人头地,出类拔萃,那么就是要完全配合并服从于这个系统。我看到过我身边不少朋友,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等

我也许在受罪,但是我若不曾受罪,我怎么可能成功被耶鲁录取。

这些年轻人擅长广交人脉,但是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跟真实的友情大相径庭

我们当今的名校大学生,对成就和成功有着一种被压迫式的追求:他们都觉得自己必须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从而再接着去追逐下一个更高更伟大的目标

这些名校生从中学到大学,是一群被公认的“斗士”

他们选择了谨言慎行、乔装自己,其实内心却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发泄自己的无用和愧疚以及常常伴有的“压倒式的孤独感”

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始,这些名校生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磨炼”,甚至是“魔炼”:学校俱乐部、乐团、大小团体(音乐,体育等等)、AP课程、SAT考试、晚间活动、周末安排、夏季课程、体育训练、课业家教、“领导能力”、“为他人服务精神”,等等

突然有一天感受到危机骤然降临,如美梦初醒一般,对自己之前所有努力付出而到底为了什么感到惶恐

高中毕业之际,已经身经百战,他们知道如何讨好自己的老师和教练,懂得如何跟自己父母的朋友调侃(父母的朋友又是一群名校毕业、小有成就的社会精英)。在这些历练之下,这些学生在大学之前已经锻炼成一群彬彬有礼、讨人喜欢、亲和帅气、口若悬河、八面玲珑的才子佳人

当她在课堂上让学生默写出这首30行的诗歌时,就如同在看一群汗血宝马竞赛

鲜有对思考本身抱有极大热情者

如今已经再也没有那种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知识分子性质的对话了

往往是以这种心态求学的人,在现在的大学里显得另类。一位耶鲁学生说:“耶鲁并不能够善待探索者。

她的一位朋友因为耶鲁非常令人窒息,因此选择了转校

这种窒息是来自与周边人的强烈反差——当你身边的人并不在乎出卖自己的灵魂时,你却要去关注并滋养自己的灵魂,这几乎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

所有的教育体系都会教出有着自己特点的人才,如果你从小接受的是精英教育,那么你从小就学会了去争取并珍惜那些能够衡量你在每个阶段向精英迈进的指标

当我们认为顶尖大学的录取终于给自己的奋斗画上句号时,其实这才是这场游戏的序幕

这些游戏的筹码不仅仅代表了你的命运,也代表了你的身份,可能更代表了你的价值观

这场游戏的最终信条就是资质至上

人们把教育的价值用短期的回报率或实用性的狭隘目光来衡量。因此,在众多的顶尖学校里,经济学成了众人皆爱的专业

这些年轻人已经非常习惯于迎接挑战,因为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够出人头地,才让人觉得有安全感,才让人觉得有价值

咨询性质的工作本身极其类似于大学:深刻的研究分析,各类信息的融合,清晰有效的沟通

顶尖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一群极其聪明,但是又完全缺乏方向感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拥有最强的大脑和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但是严重缺乏对自己的洞察力

学生选择这些职业的最根本动机并非个人欲望,而是一种行为惯性,是在大学之前以及大学期间所形成的生活、做事和思考的惯性

当他们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实现那些憧憬的时候,往往还是受制于“三驾马车”:财富、资历和声誉

每个人看起来都极其正常,每个人看起来又高度一致

表面上我们在呼吁“多元化”,但现实就是香草味,只不过是挑出了32种不同口味的香草而已

那时大学曾经被公认是一个尝试和挖掘不同自我的舞台,但是如今的大学生似乎都在向一个方向靠拢,在校期间就已经开始模仿中上阶层的白领

所有决定动机的关键在于安全感。剥开“安全感”这件外衣,你看到的是应得利益

在精英学生光鲜亮丽的外衣之下,是一双“害怕失败”的魔爪

因此他们最恐惧的是,将来自己不成功。他们无法从失败的恐惧感中挣脱出来

这种心理从他们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不成功时就已经播下了种子。对于精英学生来讲,失败,哪怕是短暂的失败,都会影响到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定

当你的生活中没有被给予犯错空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错误任何机会

这一切使得人对风险极力回避,这也是为什么精英教育阻碍个人成长的一大原因

由于学生们都不愿意去上一门自己没有把握取得优秀成绩的课程,因此大家无法拓展并超越自己已经熟悉的领域

学生们在求学时期步步为营、做事谨慎,面对毕业后的生活他们更加求稳,因此很大部分学生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更多的学生则会长期深陷于那种选择的迷茫和压力之中

我身边就有不少聪慧的年轻人,不愿意屈就于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但同时也一直没找到自己的挚爱

我知道很多耶鲁毕业生都深受远大抱负的痛苦,我直到现在才如此深刻地有所感受

精英的矛盾心理是一种全球现象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到最后就会导致“成功者”的中年危机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难道我不应该在这些人之上吗?当你一旦陷入了这种思考的深渊,你就给自己的双眼蒙上了一层布,整个世界都在你面前消失了

他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去找。当然,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挚爱,那么还不如在华尔街上叱咤风云

他们按部就班地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

第2章 「哈耶普」的上位史

追根溯源,我们要回到之前的那段时间——镀金时代,具体来讲就是19世纪末

原有的地方性精英开始意识到,应该成为全国性的精英,并想方设法巩固自己的阶级地位

新贵们需要通过交际让自己成为被众人接受的贵族;与此同时,面对来自南欧和东欧汹涌的移民浪潮(这些移民大部分是天主教徒和犹太人),所有的新贵为了竭力保护自己的阶级地位,上层社会开始了强大的反犹太教和反天主教的运动,其中最有名的一个阶层是新教徒的盎格鲁-撒克逊裔美国人

当盎格鲁-撒克逊在美国成了新贵之后,他们重蹈覆辙,充当了当年他们自己为了追求平等而反对的英国贵族阶级

盎格鲁-撒克逊贵族为自己的阶层创建了形式丰富的学府和机构

这类精英学校为富裕家庭的年轻绅士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平台,方便了他们与来自全美各地的类似背景的家庭搭建人脉,巩固自己的价值系统,并相互认可彼此在社会顶层的地位

派对、恶作剧和高人一等的心态开始在学校的主流生活和社交圈蔓延,同时来自大学预备高中的学生成了大学主力军

这种录取方式保证了学校与上层社会的关系

一系列新的入学要求开始实施:教师推荐信,校友面试,对运动员或者有“领导特质”学生的偏好,给校友的子女加分,更加强调家庭背景

学校宁愿录取来自美国中西部新教背景家庭的孩子,也不要录取来自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勤奋的草根”

“气质”成了新的代名词,包括申请者的举止、形象、语音语调,等等

即便到了20世纪50年代,哈佛大学平均10个位置也只有13位申请者竞争,而耶鲁大学的录取率为46%。一般而言,在申请之前,你就知道被录取的概率

他认识到,如果精英阶层想继续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想继续领导这个国家,那么他们必须能够更好地接纳处于上升期的社会团体,这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1965年,恰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婴儿潮开始进入大学,这更成为美国大学招生录取的转折点:美国从原有的贵族制进入了崭新的任人唯贤、精英领导制;从阶层、“人品”、人脉转向了考试和成绩

要做到这些,其背后是需要时间成本和家庭文化支出的,而在当时,这属于上层家庭的追求

要求学生们具有个人魅力

我们又要求他们展现“服务”精神,而这种“服务”无非就是现代版本的贵族式恩典,是一种对低端人群的施舍

不管怎样,你给人的印象就如同一位“储君”,是未来的领导者,这与百年前私立学校绅士培养方式如出一辙

提前录取机制作为高校尽早锁定优秀生源的有效方法,在这个时候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整个围绕名校录取的产业已经爆发,从考试培训到咨询顾问,从家教到名校录取指南等等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任意选择一个时间点,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后的录取竞争比之前更残酷

大学变得更擅于做市场营销,明明知道有些学生根本不会被录取,但是大学还是鼓励所有学生都来申请,为的就是降低录取率和得到漂亮的招生录取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仅象征着学校的社会地位

商业机构在乎的是自己的利润,学校在乎的当然就是录取数据了,而且这些数据需要逐年美化

在这群家长眼中,名校对自己的孩子来讲是必需品,而不再是改变生活的一次机会,并且在他们看来,精英式的生活方式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

在6个小时的招生委员会讨论过程中,我们排除掉100-125个申请,平均速度是每三四分钟一个学生

“Ed level 1”说明家长的教育水平低于大学,这从侧面反映了申请者成长和生活的现实艰难程度

成功的申请者大概有两类:要么是“全能冠军”,要么是“偏才”。如果是后者,那么他得足够“偏”

现在的大学提倡招募各路“神仙”:年轻的记者,极具潜力的天文学家,未来的大使或者是语言天才

总的来说,你既要“全能”又要“偏才”

其背后最大的驱动力就是为了疯狂竞赛而竞赛。个人履历的竞赛,就如同两国之间的核武器竞赛

第3章 「天才」背后的「魔鬼」式训练

这个游戏的主题并不是社会底层或者中产阶层突破自己更上一层楼,甚至也不是上中产阶层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实质上,这是资本阶层家庭确认自己在这个阶层里具体排位的游戏

最可怕的一种误区是,家长认为,只要从小做对每一件事情,让孩子少受罪,那么孩子就能够获得一个稳定并安全的世界

“幼龄化”。路易斯院长观察到,身边的学生似乎并不排斥被当作小孩子对待

生活在精英家庭的孩子挣扎于“被认可“和“有价值”之间

当年父母在教导孩子时,很可能确实是诚恳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这些听起来似乎是安抚或者鼓励的言语背后,深藏着父母对孩子的高度期望,尤其是在富裕的家庭或者社区里

富裕家庭的亲子关系是所有群体里最弱的,与贫穷家庭相比亦然

赞美代替不了温暖,浮夸的自信代替不了自足的能力

就算你自己的家庭或父母是理性的,他们也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其他家长并不理性,因此学校也就不理性,甚至整个社会都不理性

最终的成功被狭隘地定义成“零失误”

追求卓越的学生就如同“瘾君子”

追求卓越的学生往往需要“外界的肯定和赞美”,才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自己才能心安

父母一心想培养孩子的“自信”,但这种“自信”是一只需要源源不断的外界认可才能持续饱满的气球,一旦触碰现实,它就会爆破

一位有成就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就是建立在为了满足父母对成就渴望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父母自己很有可能是在类似的环境下长大的,自己也比较脆弱

一个天性聪颖的孩子不断地徘徊于自卑和自负两个极端之间。倘若经历了挫折或者自己的愿景破灭,自卑将很快占据孩子的内心,他将讨厌自己,甚至会麻木,完全失去勇气和动力

在耶鲁的时候,我有一半的时间感觉飘飘然,因为我觉得我比其他人都聪明;但是在另一半的时间,我觉得自己分文不值,因为我觉得所有人都比我聪明。

如同弗兰肯斯坦巨大的野心,永远不能被填满的“我是最优秀的”那种饥渴。

在我不再因他人的成绩而感到威胁时,我的生命得到了解放,那份轻松让我学会了欣赏他人的成就给这个世界所带来的美妙

这就是嫉妒的本质——他人情况愈佳,你的感受愈糟,因为那个佳境并不属于你

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自我”是一种“伪自我”

现代的父母急于保护孩子尽量不受“痛苦、挫折以及不愉快”的折磨,其结果就是造就了头顶光环的年轻人的一些共性:圆滑、能干、世俗化

教育系统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的态度:盲目的野心,对风险习惯性的回避,霍布斯式的物质唯上的野蛮性竞争

这些活动原本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被简化成一种手段:体育竞技讲究的是体能训练;音乐不过是技术上的娴熟;服务他人则等同于做慈善;领导能力无非就是追求位高权重

我们赏识那些能够成功克服并满足我们设定的挑战和要求的学生,因此催生了一群投机者

根源都是这个系统自己已经失去了理智

第4章 一流名校是如何运行的?

剩余的事情,包括很多青年向成年人过渡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以及在高等学府求学期间的各种疑问,都会被遗落在一旁,无人问津

大学已经忘记,它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使命

整体的课程设计无非就是由一系列互不关联的单个科目拼凑而成的,辅修课程也不过是由各个专业系以避免冲突或者“停火协议”为原则最后达成的“共识”

大学的角色慢慢转变成培养专业人才,为各领域专家的培养做铺垫,碎片化和专业化的课题主导了本科教育

教授并不重视教学,因为他们在乎的是课题研究,他们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他们没必要去考虑他们那方寸研究领域之外的事情

高等教育所缺失的是,它并没有回答青年一代向成年过渡时,他们所面临的人生意义和使命等更大的问题

教授和学生在大多数学校已经建立了一种“默契”。学生尽量少学习,教授以做学术研究为荣(尤其是在顶尖大学),尽量减少授课的投入

除了成绩之外,给予学生真实的回馈也并非易事。从小接受赞美教育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来源于完美主义,因此他们不具备接受批评的能力

整个系统之所以可以运作,唯一的办法就是每个人,包括教授在内,降低他们的要求

答案是他们不可能,也不是。弗兰科不是,其他人也不是。名校录取几乎高不可攀,但是一旦录取,只要你去上课,在很大程度上,你就可以生存下来

过去的30多年,高校对学生的定位产生了很大变化

学校要做的是,不断地向学生提问,而且问得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他们到底追求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教学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

令人惋惜的是,现在的大学不再为社会文明的发展护航,它们所扮演的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供应商的角色

但是更多的人发现,当初自己的求学探索精神在4年大学生活之后荡然无存,甚至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栽培这种类型的人才,高校需要付出更多,要培养利他主义、创造力、知性思维以及理想主义

大学作为机构本身,不去引导学生如何更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去创造更好的社会价值。学校默认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物质的成功等同于人品、尊严和幸福

耶鲁大学的办学目的就是生产耶鲁校友

大学在自身言行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虚伪之处。比如大学在宣扬自己的多元化并提倡社会平等价值观的同时,在现实中又热衷于为精英行业培养精英式人才,而正是这些人,将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的校友,源源不断地为母校提供资金

如果你在大学毕业之际与你入学初期并无区别,你的信念、价值观、愿望以及人生目标依旧如故,那么你全盘皆输,必须重新开始

排名最高的“十大专业”往往是最具职场潜力的,而不是最有意思的

任何人要是告诉你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职业能力,那么他已经把你贬低成一名高效的职员

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

思考实质上是培养出思辨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简单来讲,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大一学生似乎总是能够不假思索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我提出的任何事物给出自己的意见,不管他之前是否接触过该话题。他们的大脑犹如一个容纳着一系列固有思想的化学容器,一旦接触到一个话题,个人的意见会迅速反应并从化学溶液里以固态形式沉淀下来,给话题披上一层膜

真正的教育(即“博雅教育”)的首要责任是教会人类把自己从以讹传讹所形成的常识中解救出来

让学生在不熟悉、不舒适的环境中得到锻炼,通过不断提出疑问,而不是吸收老师的观点,学会独立思考

大学给每位学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

大学4年是“一段珍贵的时光,学生不用为生计发愁,有机会真正思考并反思周边的一切”

教授最重要的作用是促使学生以最严谨的态度对待思考,锻炼学生思维的精确度、耐心、责任心以及柔韧性

大学并非是学会思考的唯一机会,它既不是第一个机会,也不是最后一个机会,但它绝对是最好的一次机会

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迎接社会,而不是给学生一份个人简历

博雅教育是为了培养每个人在民主社会里应该具有的公民能力和技能,从而能够为公共利益服务

为公共利益服务只是第一层面,该性质的教育更深一层的意义是为个人服务,而且是绝对服务于个人利益的

建立自我是每个人必须要为自己做的一件事,过程将充满挑战和困难。与生俱来的思维,只有在经历了反思、内视并建立起思想和内心的交流及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才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灵魂的个体

阿兰·布鲁姆认为,“博雅教育将质疑所有事物,因此它要求学生愿意接受推翻先前所有认知的风险。只有这样,真正的博雅教育才能彻底改变一个学生的生命

这个过程既是煎熬的,又是令人振奋的,它并非“学术性质”,但是会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发生,我们会觉得自己脱胎换骨,获得了重生

两个极具智慧的问题,等着我们回答:(1)什么是优质的生活?(2)我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

你必须全心投入地参与,避免掉入他人哺喂给你的思想以及为你设计梦想的“二手生活”

真正的教育,好比真正的宗教,哺育我们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全然不顾他人对你的评论

这种教育的目标当然要超越仅仅为国家贡献GDP的工人或者有公众意识的合格公民

人可以一直忙忙碌碌,不需要灵魂,只需要放大的自我和意志力,但是不乏内心空虚者

这种人群根本不能表达与“我”相关的概念,比如“我想要”,因为“我想要”的前提是要明白“我是谁”,因此这些人只会说“要钱”“要豪宅”或“要哈佛”(最终跟“我”没有关系)

大学的使命是成就一个更有意思的你。这个使命的前提是,你认为成为“有意思的人”对你最重要,而且你认识到你将是陪伴自己终其一生的唯一人选

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这听起来让人感觉教育是物品,如同一件可以获取的女士外衣。

第6章 创建自己的生活

当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奋斗时,他是迷茫的,也将得不到满足感

真正的自信是不管他人试图给你灌输了什么理念,自己都始终坚信“我”的价值远远超于成绩,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功

“精神想象力”意指一个人有能力摆脱固有的生活方式,以最大尺度去想象所有的可能性,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拥有“精神想象力”绝非易事,与“精神想象力”相关的是个人品质,而非理智,我们既不能通过学习,也不能通过竞赛获取精神想象力

有“精神想象力”的人的想法往往不会迎合社会,他们的选择或许会使周边的人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全,甚至会迫使周边的朋友质疑他们自己的选择或者他们自己曾经未能做出的抉择

精神勇气的不易之处就是,个体必须只身作战

如果你不保守求稳,现实就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不稳。这是生活给予的简单回馈,很现实也很犀利

女主人公是唯一一位既拥有“精神想象力”去构想自己的生活方式,又拥有“精神勇气”去付诸行动的人

虽然女主人公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但是作者艾略特让女主人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米德尔马契》这本书的确是为成人所写的

艾略特毕竟为此付出了25年的代价,而且谁都不能保证最后的结果

利德盖特是一位大众眼里的成功人士,但是在他自己心里,他是一个失败者。他拥有“精神想象力”,但不具备勇气克服对舒适生活和外界认可的依赖性

在今天,我们同样被各种网困住。比如来自外界的一种典型质疑声,“你(读了这个专业)准备要干什么”就是一张网。

现在的年轻人不过是在思考一段略有不同的选择,而他们的内心却备感压力,不得不质疑自己的选择

我们追求自己的热爱乃是自私之举,但是你若取得丰厚的收入,那就不自私了

我们认为,一个人一辈子专注于诗歌写作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我们会认为,一个人花一辈子推广百事可乐,与竞争对手可口可乐抢占市场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我们会羡慕有人从名校退学创业,成为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但却不能理解有人完成大学教育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

我们这一群微不足道的百姓,用我们每日的言行吞没了像女主人公多萝西娅那样自由奔放的灵魂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编织各种网束缚他人和自己

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每个人的幸福来自他发挥出个人的能力之时。严格来讲,这种个人能力就是你所擅长的

我认为,大学多数课程或者所有课程就应该“有意思”

我真希望自己有勇气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生活在他人期望的阴影之下

意义在于你在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

持久的“意义”不能仅依赖于工作带来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它就是现代人的生活,它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美国作为国家的最基本的信念

在传统社会里,个人的生命价值往往由外界信念架构,如个人在社区里的地位以及父母的工作性质

现代社会给予了个人思考和选择的自由,这既是一件礼物也是一个负担

但是理想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珍贵,它给予我们力量抵挡地位、财富和成功的诱惑

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远远超过她的耶鲁同窗们

她发现这些人身上的一个共性是,他们更愿意承担风险

但是事实上,这又是给谁看呢?

最重要的发现是,我假装在乎社会给精英拟定的“成功”,这也是常春藤盟校,如耶鲁、哥伦比亚教育自己学生所做的

面对大学的各种陌生和不确定,我不知所措,因此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启大门,而是要迅速把它关闭

遗憾的是,在新生最需要引路人的时候,恰恰没有人出现,提醒我要放慢脚步给自己思考的空间,给自己机会

我必须给自己一次学习英国文学的机会,而且我不会再让自己错过机会,否则我将永远不会快乐

整个事情如当头棒喝,我醒了:我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我终于看清楚了自己一直在释放的信号

有史以来,我第一次喜欢上了学校。每周我投入了70~80个小时的时间用于学习,经常宅在我那间寒酸破旧的学生宿舍里,阅读至凌晨4点

我终于听从了自己的内心,讲得更深刻一点儿,我终于体会到,满足个人心愿所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

创建属于自己的生活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要铲除整个教育系统潜移默化地在我们心中播下的那颗种子:恐惧失败

一直成功(即从未失败)并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脆弱的表现,因为出于害怕失败,个体往往放弃一些本来能够造就他成就自己的机会

倘若我们设定的标准是真正为自己负责,那么在尝试达到标准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的应该是不断的失败

现实生活中,每一位不走寻常路且最后完成非凡事业的人,如乔治·艾略特或史蒂夫·乔布斯,对面都站着一位反例,成功与失败就像是孪生兄弟如影随形

但是不论我们的目标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我们尝试走自己的道路的理由是:这将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错误

她强调“有意天真”,即面对一些“不可能”的事情,你能够无视“不可能”的种种原因

之所以你会畏惧“不可能”的事情,是缘于未知,因为未曾有人做过,或者至少你未曾尝试过

面对恐惧,你必须降伏它

恐惧是控制人心的一种有效媒介,掌权者给百姓灌输恐惧就是想要掌控他们。对于优秀的青少年,一直响在耳边的是非黑即白的“不上名校就捡破烂”的说法,搞得人心惶惶

不少与我通信的年轻人面临职业选择时趋于极端化:要么藏身于一个地下室专注于写作,即精神式职业(务虚);要么在一座玻璃帷幕的摩天大楼里进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即务实职业

你会发现,他们的思考源于“恐惧感”,缺乏立足的逻辑

有些恐惧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但是面对源于不安全感的恐惧,你需要迎面而上

精英式的职业发展路径具有高度的可预见性,是一道极其乏味无趣的风景线

精英们体味不到不确定性的愉悦,总是在求稳;从未任由生活自由发展,总是要保持冷静和秩序;从未追随理想,总是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负责

生活中总是存在一些很幸运的人,他们自小就清楚自己的使命。这种现象往往在创作行业更为常见

我的一位同事称,现在的年轻人为“后情感”一代,即他们更擅长回避一些过于杂乱无序以及过于激烈的情感

我一直相信,年轻人不应该惧怕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冲动和疑虑——即使它们很有可能迫使自己偏离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的人生轨道

虽然我强调创建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同样要强调为之付出的代价。“寻找你的热爱”的同时,你必须清楚“你要为此做出牺牲”(而这种牺牲可能不仅仅是放弃你可能获得的社会地位)。“追求你的梦想”的同时,你必须准备好“放弃资历或名望”

名校一边阻碍自己的学生完成自我找寻的使命,同时又邀请成功人士在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激动人心的励志演说,这简直不可思议,甚至令人恶心

地位这个词则较为复杂,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攀比,因此形成竞争。地位不仅仅不会给你带来快乐,反而时刻让你不快乐

我现在就可以郑重地告诉你未来的位置:与大部分人一样,位居中流

为什么我们如此贪恋地位,因为它根深蒂固地与人性深处的各种情感捆绑在一起:荣誉、耻辱、腐朽、自负、自我形象、自尊等等

我们也许永远不能完全消除对地位的渴望,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在行动上不受制于诱惑。在强大的抵御力面前,诱惑会变得脆弱

与其为成功而工作,不如为工作本身而全身心投入,这个原则成了在黑夜中一直伴随着我的北极星

当我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快乐便油然而生;一旦我违背了这一原则,痛苦、迷茫就随之而来

事情最终是否能够得到外界的认可不受你控制,但是,你可以掌握在手心里的是事情本身和你对它的热爱——任何工作的最终收获也是如此

最后的评分只有一个:你是否过上了一种自己满意的生活

我们的社会正在严重商品化,刺激“叛逆式”消费习惯

成为独立个体,拥有精神勇气是不可能通过配备装饰的方式而实现的

总而言之,如果你未曾放弃什么,那根本就谈不上精神勇气。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只有痛过,才是真实的

当大学的费用高达5万美金,而不是5000美金的时候,家庭对大学的期望也随之变化。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用投资和回报的关系来看待高等教育,是因为投资的成本日益加剧

核心问题是一个人的内心自由度。你在20多岁所能够承受的不确定性的程度以及能够管理的财富取决于你是谁

在美国,我们有机会找到人生目的,拥抱自己的使命,同时依旧生活得很体面

重建自己的生活是一种特权,有机会追随自己的热情是每个人最终应得的权利

真正的低收入家庭子弟所面临的内在矛盾比他人要强烈得多,而且犯错的空间也比他人小得多

平时生活朴素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因为你能更适应简单的生活

移民背景的学生和家庭往往非常现实,与他们讨论理想乃天方夜谭

尤其是亚裔学生,所谓的“新一代犹太人”,就是崇尚教育的产物

一位学生曾经分享她父亲的良言:“不要担心,你还年轻,你还有一辈子。你会有未来,而且每个人都有未来。你只是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

得到父母的支持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学会不受父母左右更加重要,这也是成熟的表现

坚定地表达“我是(谁)”是任何一种语言里最强烈也是最具风险的话语

如果现在的孩子不反叛了,那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反叛,毕竟上下辈都已经是“朋友”;或者他们觉得反叛的结果并不保险

反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个缓慢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空间测试极限,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跨出第一步,认为每一步都极具风险,那么成长将永远不会开始

要过上有意义的成年人生活,一个人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

间隔年出发点就是脱离框架式的生活,脱离所谓的“高产”生活

如果你来自这个阶层,因为你随时可以回去,那么为何不趁年轻多了解自己阶层之外的世界呢?

对每个人来说,大学只是“找到自我”的一个开端,“找到自我”的本意是在校园的框架之外认识自己

做出决定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并非仅仅是个答案,而是一系列问题的开始。寻找答案的唯一途径就是付出行动

二十多岁是“带着问号生活的十年”

现今学生的挣扎来源之一是,面对无穷的选择无从下手。这个问题被我之前一位学生比喻成“干细胞现象”,即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可以成就任何事情

绝对不要为你的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人的变化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时刻会产生新的想法;你真正可以做到的是,想好现在要做什么

创建自己的生活并不就是成为一名艺术家、前卫的积极分子或创业者,而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一份职业可能对他人并不具有吸引力,但是只要你自己觉得有趣就足矣

了解自我的重要一部分是了解自己具备什么;违背自己的天性只能事倍功半

创建自己的生活也并不意味着世界围绕着自己转动

没有绝对完美的工作,就如同我在路易斯克拉克工作的朋友所言,工作感觉起来总像是工作。每份工作都有一些繁杂琐碎的环节;每个人都必须权衡取舍,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焦虑、挫败、羞耻等等,甚至有些时候想放弃,重新做选择。没有人会保证你的未来是伟大的或能找到一份完美的工作,或能遇上自己的伯乐。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出路”,没有人会因为自己风趣而能够逃避现实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要争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原因,因为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理想或热爱去忍受那些繁杂无聊的事情

当你所做的事情具有强大的使命感时,你会感受到无比的成就感

第7章 聪明人的道德和责任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可以仅仅停留在个体层面,至少我认为是如此。我们要教导学生有社会责任感

顶级大学所倡导的领导力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相当薄弱,这些大学所提倡的领导力无非就是登上社会阶层的塔尖,诸如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高端医院的掌门人、参议员、CEO或者大学校长

其核心就是,只要掌权,不在乎你所选择的领域。当你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头衔之后,那么大学就可以大肆宣传,以你为豪

事实上,你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自己争取到头衔,这样才能为自己申请顶尖大学加分

这本书揭示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官僚主义。书中的“公司”,(作者是用大写字母C来强调的)具有等级分明、权力至上的制度,与任何其他官僚体系并无差异

环顾我们所处的社会,很容易找到书中现实版本的“公司”,如银行,博物馆,中小学或者大学,甚至是谷歌、美国国会或是布鲁金研究所

众人必须服从他,但是既不是出于尊重、爱戴也不是出于惧怕,确切地说,是出于一种不安。这种不安并非彻底的不信任,但是这种感觉具有相当的魔力,能够控制他人

我把这本书读到第15遍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种人物描述简直就是我前任老板的完美缩影,一位在官僚体系下顺风顺水、平步青云坐稳位置的人

在这种体制下,上升的速度取决于个人在体制内周旋的娴熟程度,而非专业背景的卓越

奉承上司,排斥下属,积极出入鸡尾酒社交活动,善于官场术,充分借助大师余威狐假虎威,直到最后在背后插上一刀

广交人脉的最好办法就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必为原则承担风险或者根本不需要原则

生活在某种体制下,你既不需要信奉该体制,也无须质疑它。你只需要成为他人希望看到的守业者

现在人们对领导者的定义,无非就是一位热情的、乐观的、与精英成功人士站在同一条战线的人

领导者往往是一群小大人,他们没有能力挑战那些真正手握大权的权威……如今当人们谈及‘领导者’时,是实实在在的‘追随者’,像是一群寄生在鲨鱼身上的小鱼

在当时,领导能力意味着责任、荣誉、勇气、刚毅、亲和力和无私精神。这些品质就是当时贵族价值观的体现

对于上流家庭而言,领导力具有实际的内涵:他人利益先于自己,为理想奋斗,为整个体系的健康发展而尽责,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与其致力于培养领导者,不如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思想家

最好的领导者就是思想家。思想家指的并非学术界的学者,而是能够以批判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所处的组织和社会的人士,他们能够把批判落实到实处

我们自己必须要警醒:仅仅抵抗传统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要抵制那些宣扬这些思想的人,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你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同伴和朋友

美国20世纪60年代风行的理想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遗留产物,但是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导致理想主义的消亡

大学生不仅仅缺乏“对现状的批判式的不满”,而且根本不清楚现状之外有何其他选择

学生身上看不到任何一种渴望的理想、浪漫的情怀或者其他特质,看不到任何促使年轻人不满足于资产阶级社会或者任何社会的现状的动力。

年轻人对社会的反抗或异议并非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而是伴随着人类现代化而发生的

我们应该看得明白,美国的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理想主义社会气氛并不具有任何意外性,相反,我们这一代才是历史的例外

不快的经历是任何个人、机构乃至社会转型进步的基石。只有当你的内心或者灵魂感受到现在的自我和追求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时,变化才会随之产生

这种科技主义至上的思路正在统领着现代高等教育,其所缺失的正是整体大局观的教育,缺失的是对社会最根本存在的审视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如同一份试卷,由很多个独立的问题组成。我们要做的是各个击破:更清洁的能源技术,更便捷的饮水方式,更高等的学校

我们接受现有的体系并为其工作,但是如果系统本身就是个问题,那该怎么办呢?

DIY的社会企业家精神盛行当代,但我们发现,人们普通抱着一种远离纷扰的大环境的心态,比如远离政治舞台,千禧年一代尤为如此

当地小规模的社会变化是有价值的,但是面对强大的、有组织的财富轰炸,如政治说客、亿万富翁俱乐部等,创业型的改变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我们也许对政治不感兴趣,但是政治偏偏乐于影响每个人的生活。远离政治并不能消除政治无所不在的影响力。我们似乎更愿意避而不谈政治或经济。前后两者对比之下,“创意性”人群在忙着开发各种“玩具”,但是整个世界正陷入更深的深渊。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盛行的小规模科技创业型模式并非是某种哲理的诠释,更像是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追求

如果你真的想改变社会,那么这些很有可能就是你要放弃的

思考之余,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服务到最后并不是为他人服务,而是服务于自己,为的是给自己的个人简历加分

布朗大学的一位教授朋友告诉我,年轻人有拯救世界的意愿,但是这些行为背后的认知往往是,通过某些过程最终为自己争得最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权利

我们以慈善的态度喊“回报社会、回报他人”,该类语言在潜意识中强调的是一种债务人的角色,强调一种权利的自我降低和屈尊,反映了社会地位阶层的差异以及社会关系,实为经济交易的本质

现在的服务工程,是一群中产阶级“救世主”,他们带着一身美德,以自我陶醉的心情降临到穷苦的、无助的人群中

我们该追求什么呢?公正。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担忧是慈善,我们应该要为他人的处境感到愤怒

反对“肤浅的义工服务的形式主义”或者治标不治本的社会暴力处理方式

事实上,“为美国而教”已经演变成中产阶级以“救世主”形象为个人简历加分的服务活动

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知名的高校里显得力不从心,很大原因是名校学生代表了社会天平占优势的一边,他们更相信要在现有的体制里取得成功

我所建议的第一件事是,大学应该教会年轻人学会思考

我们不需要顶级的学生,只需要拥有质疑能力的学生。“质疑”的原意是“去审察”,因此质疑者就是会审视的人

倘若一个人真的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首席的位子,但没有质疑的能力或习惯,他虽然头顶领导头衔,也不过就是一位平凡的附庸机会主义者。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之所以你我能够享受生活的稳定,有一半的功劳归结于那些不为人知、踏踏实实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生活的先辈

第三部分 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简单来讲,博雅教育追求学识的目的是学识本身,即一种纯净的求学理念

博雅教育并不为职业技能、经济回报或某种意识形态而服务。

博雅教育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

面对任何信息,我们要判断它的真实性;我们要思考信息背后的其他问题;不论是学习生物化学、政治学还是美国文学,我们要了解各自的假设框架,并清楚如何进行进一步分析。更确切地讲,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论证

大学教育本该让我们开始了解到,我们之前所知道的,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或者不变的

大学学习就是与现实的正面交锋

对于最前沿的发现或许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一系列的尝试、犯错以及保持小成功之后的虚心,方能拨云见日

首先,博雅教育要做的就是,接受并欣赏以上所述的学习特点

你不仅仅学会思考,而且要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

通过诸多角度的比较,你的头脑才会变得更加敏锐,更加灵活;你也因此变得更加善于质疑,思想更加严谨

93%的雇主认为,“批判性思考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要比求职者的本科专业背景更为重要

一份问卷调查显示,30%的公司从文理学院招聘,仅次于工程类或计算机专业(占34%),但是远超于金融和会计专业(占18%)

公司更看重软实力。硬能力是可以教出来的,但是软实力需要培养。

大学毕业生普遍在沟通以及团队合作上存在明显不足,不能够从多角度对待一个复杂的工程。只有1/4的学生具备胜任工作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面对具有高度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的全球经济,传统式的职场升迁游戏规则已经荡然无存,甚至连工作的意义也被重新定义

新人类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学识的广度、跨学科文化知识、信息敏感度以及待人处事的灵活度”,“终生学习能力、持续成长和创新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

博雅教育的终极目标并非实用主义,而是培养你超越空间和时间来思考问题、不受工作性质所限制的能力

我们在享用他们硕果的时候,针对的并不是某个固定领域或某种职业,而是人性,其范围之广能容下整个宇宙,其中不乏爱情、死亡、家庭、道德观、时间、真理、神明等一切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

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剧场变成了新一代的教堂,成为人们寻求情感抒发、忏悔、喜悦以及超脱的灵魂空间。这是一种新的信仰——唯美主义,即对艺术的膜拜

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许沉浸在口号式政治理念的宣传或人与人之间客套的甜言蜜语之中,它们构成并包围了我们的生活。艺术的使命是帮助我们突破这些重围,使我们从中得到解放

但是真相往往令人难以承受,因此我们会自欺欺人,极力逃避真相

书籍就像一把斧子,为我们结冰的内心海洋开出一条道路

当我们着迷于成绩、收入乃至性生活时,却走马观花式地对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科学工作者通常使用最客观的语言,因此数据是他们习惯的语言。艺术工作者讲述个人经历,意在引起他人的共鸣

人文知识不存在方程式或者定律,它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因此它无法被证明,无法被量化,也无法被复制

针对一个科学现象,我们会问:“这是真实的吗?”但是学习人文知识,我们会问:“这与我的关系是什么呢?”

我们在阅读文章或者欣赏艺术品时,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我是否看明白了,而是该篇文章或该件艺术品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鸣,从而帮助我更懂得自己

“这就是我”的欢呼就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我们从他人身上看到了自己,他人也在我们身上看到他们自己

借助她们,我们窥视到了潜伏在自己体内的巨大潜力

阅读比喻为“生命的第二次机会”。艺术并不会造就一个完美的你,却可以成就一个更自由的你

要把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深度感受和思考,与书本的所学结合为一体

生活与艺术,实为生活中的艺术和艺术中的生活

体验艺术就是允许自己在最亲密的氛围下去体验他人

艺术淡化了自我中心,教会了我们要有同情心,提高了我们的情商,也许艺术真的可以造就更好的你

人文艺术以简单的方式填补了社会科学的缺失

最成功的专制制度能够成功扼杀掉多项选择的可能性

看到过去,我们就拥有了不接受现在的勇气

看到过去,我们终于明白,从小接受的人生道理并非一成不变,它在时间上具有时代烙印,在空间上具有局限性

而在大学校园里,艺术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本”。它是提高个人社交圈活跃度的工具

如今的文化资本是通过模仿而得到传播的:一位学生会模仿毕业于顶级高中的同学的言行举止和海外旅行的消费习惯,吸收他们认可的前沿思想,甚至购买与他们相似的生活日用品

培养公民意识是学习古典学的首要目标,但是更关键的事情是学习名著,而不仅限于西方范畴的名著

对于一位真正的读者来讲,不会只关心西方经典中的书籍,他会创建自己的书单,而其中必定包含很多对他影响深远的书籍

我们在职场上所从事的工作必定是具体的、专业的,但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可以是超越领域范畴的、触类旁通的

博雅教育所培养的思辨习惯,对艺术、历史、哲学的造诣将会帮助一位职场人,把人类的智慧和个人的经历融入到工作中去

细观我们现代社会的种种诟病,不仅是官僚主义,而是我们的领导者是一群过于领域化和专业化的精英,他们往往被专业桎梏,不能突破自己的专业背景思考问题

即使是来自美国最顶尖的文理学院的学生,他们选择的课程所体现的也是极其狭隘的专业范畴

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面对复杂的问题,不能自如地跨领域、全方位分析原因……我们的大学培养了一批认知狭隘的精英

大量的教师、社会学者、心理咨询师、医生都有一个共识:我们为了追求高效的社会,过度依赖标准、测试、规章制度、精神药物、电子表格,甚至对它们上瘾

社会的每个角落似乎都要依赖公司的各项管理机制来运营,人的社会参与已经不是全人,更像是机器人

不论你的职业性质如何,任何个体都可以抵制现状并思考改进的方法,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公民,既不是领导者,也不是追随者

那我们到底追求什么呢?难道是希望每个人都不满足现状,学会挑战现有的公共秩序以及工作制度吗?是的,就是如此。美国就是一个共和国,原义就是大家共同治国

第9章 教师的本职与学生最核心的能力

老师如同一位“接生婆”,倘若“你的灵魂受孕了”,老师将帮助你释放无数的思想

并非仅仅依赖书本或者视频就能学会,而是需要在一位资深老师的引导下,不停地模仿和实践,并慢慢融入自己的特色和变化

学习新事物需要在小班环境中得到足够的机会尝试和锻炼,并根据自己的天资和需求接受一对一的辅导

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最核心的能力是学会分析他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果掌握一项技能需要一万个小时的练习,那么培养思考技能所需要的时间就是本科、硕博士以及工作时间的总和

练习思考的过程严谨并有深度:首先,你要接受高质量的教学

另外,你必须经历书写观点清晰的论文,并且邀请老师逐条逐点讨论逻辑上的含糊,结构上的错误,论证证据的不足,驳论的机会以及对反对观点的成功预见等

课堂应该小而精,方便研讨

研讨课上的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在交流中能收获意外的惊喜和新事物,这就是共同思考模式

大学的课堂,与其他课堂一样,是一个缓慢的、艰苦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学是无法量化产出或自动化的

学生所期望的理想教授是,挑战学生能力并关注学生个人发展的导师,其中的重点是“导师”

每一位青涩的大学生所需要的是认可和归属感,甚至有我们不愿意承认的对长辈的依赖感

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对孩子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导师的首要功能并非告诉学生做什么,而是倾听。导师通过倾听,尝试去理解学生提问背后的那个问题,然后帮助学生听到自己的声音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寻找的是一位有先见之明的前辈,能够给予连他们的父母都无力顾及甚至反对的理解和许可的人,即支持他们走自己的路

教授的指导以学术为主,但是任何一种学习和成长必须是建立在感情之上的,因此学生更愿意寻求具有高度信任感的教授的帮助

希望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真实和存在

优秀的老师能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当你遇见一位良师的时候,你是可以感受到的。他能够进入你的内心,甚至会满足连你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某种饥渴

美国高校的设计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内在矛盾,这来自学院和大学之间的本质区别

自19世纪末开始至今,高校的地位以及教授个人地位已发展成以做学问为主、以教学为辅的模式

1960年至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翻了4倍,但是教授的平均教学时间却减少了一半

在教授圈子里有一种共识:要么发表(论文),要么出局。即只有研究方面取得进步才是被认可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博士产出过剩,为大学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因此造成了大学的招聘条件水涨船高

赢得‘最佳教学奖’对将来申请终身教授职位是具有严重打击性的。

大学生有一天会发现,他们最喜爱、最受欢迎的教授竟然未能取得终身教职,进而恍然大悟,原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并非大学的考虑重点

他的回答是:“我不读大众性刊物。”

学术性文章被喻为“作者缺位”型写作,我认为,不少课堂可以被称之为“教授缺位”型教学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转变,终身教授被临时性教职员所代替,有兼职的、博士后、在读硕博士生、全职的非终身教授等等

临时性员工往往集中在终身制教授回避授课的入门级别课程,但初级课程对刚入校门的大学生有着及时并深远的影响,这些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融入到这个陌生的大学环境

教授的授课环境往往是大课堂,学生的个人互动往往由助教来替代,甚至在不少大学互动根本不存在

他们还要为获得老师的注意力相互竞争

MOOC的本质无非就是一种奢华的改良版的教科书而已,其提倡的学习行为与高等教育理应推崇的教学精神背道而驰:被动的学习、弱化的专注力、视频代替了阅读、教授俨然成为娱乐频道的主持人,滋生了教授明星化

MOOC运动表面上是为了促进教育平等,但这只是一件华丽的外衣而已。它的本质是巩固高校系统里的论资排辈,进一步扩大顶尖学校的名气

哈佛学生有机会与自己的教授现场互动,那么圣何塞州立大学学生就只能通过视频观看哈佛师生的互动

MOOC所致力推广的并非教学质量最大化,而是学校知名品牌最大化

事实上,上网络公开课的学生根本就不是MOOC原本理想上要帮助的对象。Coursera及其他类似机构均为营利性组织,与他们合作的大学也期待回报

它们共同的目标是把知名大学的网络课程销售给第二或第三梯队的大学,以此创收

公立教育正在被私有化和货币化,营利机构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大学教育是一场整体的经历,有前后顺序,是浸入式的体验,完全不能与电视节目相提并论

教学并非灌输信息,也不是娱乐节目;教学是互动,是激励,而这种经历只有在小班研讨形式的环境下才能发生

第10章 隐藏的常春藤

人们总是热衷于分辨微小而毫无实质意义的差别,说不清到底是在为自己争取比他人更优越的位置,还是要建立自我品牌,其实与自己竞争的“他人”根本就是自己

一位耶鲁大四女生回忆:当其他人忙于贱卖自己的灵魂时,自己很难独善其身,坚守自己的灵魂。这也是我劝告新人要远离常春藤盟校或者类似学校的一大原因

虽然美国高校经历了严重的财政缩水,但是全美各个地区仍然存在不少优秀的公立大学

也许公立学校教育,尤其是起初的两年,做不到个性化,但是学生群体所带来的真正的多元化家庭社会背景,实乃一种隐性的、高价值的教育资源

优秀学生在州立学校可以获得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因此与教授所建立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各种大小故事所呈现的是,学生和教授之间深度个性化的、全身心投入的、极具学术水平的师生互动关系,这些在牛津或者斯坦福是很少见的

文理学院的教授招聘及升迁原则很大程度上依据教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包括为学生提供的个人咨询时间,在校园生活中扮演积极的角色等

我认为,最佳的高校是第二梯队的文理学院

在比较学校的时候,我建议多考虑《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之外的其他榜单,如“改变人生的大学排行榜”,“隐藏的常春藤”或“华盛顿月报”

我们要知道,由于美国长久以来盛产博士,如今,优秀的教授在各所大学比比皆是

相比较而言,非顶尖学府的学生更有趣,更有好奇心,更加开放,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更具有感恩之心。同时,他们不会那么咄咄逼人或自命不凡。总而言之,他们更像是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我周围的同学是我之前未曾遇见过的。他们真心喜欢思想碰撞,喜欢书籍。与他们相处,我丝毫不需要掩盖最真实的自己

相较于到底是去哪所大学,更重要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上大学以及如何利用大学教育

你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和老师的质量。了解一所学校最理想的方式是到课堂试听,而大多数大学申请者做不到这点

不论就读于哪所大学,一定要学会主宰自己的教育,而不是让教育来支配你

首先,毋庸置疑,教师是关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初到大学,我们要以敏锐的嗅觉迅速寻找良师,并要勇于在课堂之外同他们建立关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再者,大学教育要先帮助我们成人,后帮助我们获取某领域的专业技能,因此选课的原则就是如此

至于具体的专业选择,那要听从你的直觉,一定要选择一个让你能够兴奋四年的专业

简言之,精英教育系统在不断复制繁衍美国的阶级系统,其影响与一个世纪之前的“三驾马车”所为并无二致

具体来说,它是在扩大社会不平等,妨碍社会流动性,固化阶级特权,并创造了一个与盎格鲁-撒克逊贵族类似的与社会隔离的精英阶层

1985年,美国250所重点大学中,有46%的学生来自美国收入前25%的家庭;而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5%。到2006年(该年统计数据样本要小一些),这一比例为67%

仅有15%的学生来自收入低于中间值的家庭;稍前时候的一项研究表明,仅有3%的新生来自收入最低的1/4的家庭

学校越是显赫,它的学生构成就越是不平等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依然是美国主要研究性大学中,学生经济背景差异最小的”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如今的美国高等教育是近30年来分化最严重的

主要原因是:如今培养一个有能力角逐常春藤盟校的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

SAT的本意是摸清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但实际上,它摸清的却是学生们的家庭收入

穷人家的聪明孩子拿到学位的可能性要低于有钱人家的不聪明的孩子。

大学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逆转这一趋势,甚至反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家庭年收入18万美元在美国只能排到收入曲线的94%,这也就意味着,哈佛有超过40%的学生来自美国最富有的6%的家庭

这些学校需要吸收大批能承担全额学费的学生,它们要照顾捐款人,还要考虑最主要的生源群体,这些人主要来自美国(或者说全世界)的上流或中上游阶层,它们的校友主要来自这一阶层,它们的管理者属于这一阶层,它们的学生毕业后也都会进入这一阶层

“输送”系统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生机勃勃

精英学校录取学生时,会给予特殊照顾的三类人:捐款人、潜在捐款人,以及名人子女;教工子弟;运动员和校友子女(人数最多)。每一类人所占的比例大约从10%到25%不等

校友子女享受的特殊照顾约为24%,也就是说,当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校友子女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比例会高于普通学生24个百分点

照顾校友子女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在复制特权阶层

各种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富家子女的必选

有钱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里,让他们学会像有钱人那样走路、说话,像有钱人那样思考,以确保他们以后也会继续当个有钱人

即便是一个人的学术潜力可以通过SAT成绩和其他标准明确的考试显示出来,也已成为一种复制特权的工具

哦,当然,他们的父母都是医生或银行家

事实上,他们的同学都是一样的人,只不过碰巧来自不同的地方罢了

在现行的录取政策下,最没有优势的群体是蓝领阶层和农业家庭的子女

如今,这套系统不仅没有消灭不平等,它甚至已经成为不平等的帮凶

这些学校的录取流程“复杂、繁琐而且昂贵,已经成为当代美国社会特权的主要方式”

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你是怎么做的,而是你已经被允许参与进来了

类似平权法案或奖学金之类的项目,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装点门面,让那些无缘进名校的孩子们无话可说而已

你们或许确实很聪明,也很努力,但你们能来到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你们很走运

你们或许的确通过竞争打败了自己的同龄对手,但事实上,你们的对手中,有90%在比赛开始之前就已经出局了

学校开始拼命讨好学生,这样做有很多原因

这种恭维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恭维,我们伟大,所以你才伟大

毕竟,学校和教授们本身就是精英治理的产品,他们能跻身这样一所精英机构,这本身就足以让他们窃喜一辈子

整个社会在使用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日趋分化,但实际上,导致分化的根源在于收入水平

如今的美国社会结构僵化,有钱人变得更有钱,他们的孩子会进入私立学校或近似于私立学校的公立学校,这一切都使得上层阶层从一出生就开始脱离其他社会阶层,而不是从大学起才开始脱离

你是天之骄子,是“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之一”,其他人根本没法和你比,他们没你优秀,没你聪明,因此无论如何,他们都应该生活在你之下

他说自己看着其他乘客,感觉这些人永远不可能像自己一样聪明,所以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像其他哈佛人一样生存。

在诸如“为美国而教”这样的精英组织所宣扬的“奉献意识”,在骨子里是一种屈尊俯就,是一种傲慢

他们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弯下腰来,用自己惊人的智慧和美德拯救别人

却是用一种能够保持自己优越感的方式去帮助——实际上,是强化这种优越感

“失败者”的存在,哪怕只存在于想象中,都是一种药膏,一种心理资源,它可以帮助你重新找到那种脆弱却又对你无比珍贵的自尊

权力感总是伴随着一种焦躁和自私,拥有权力感的人总是被笼罩在对失败的恐惧之中

学生们在校的学习方式,甚至包括他们在校所接触的学习之外的东西,都会影响他们未来所处的阶层位置

大学也是一样。精英教育不仅会带你进入上层社会,它还会帮助你为上层社会的生活做好准备

当校方出钱为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奢侈的教育,比如说如何拓展思维宽度或如何更有教养时,他们其实是在教你如何成为有钱人。

在像克利夫兰州立大学这样的地方,学生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为中产阶级,或者在各种官僚机构里供职。他们以后的生活跟大学里差不多,凡事都没有第二次机会,不可以延期,几乎得不到什么支持,面临的机会也非常有限。总而言之,他们未来的生活就是服从、被管理和被控制,始终要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同时又得不到任何指导

而对于那些在名校就读的学生来说,情况则完全相反,他们的生活充满人脉、机会、免费品、特权以及各种上升通道。精英的门槛确实很高,但一旦跨过门槛,你就几乎不可能被踢出去。哪怕是你成绩很差,哪怕是你犯有严重的抄袭,或者甚至是对你的同学造成人身伤害——这三种情况我都听说过——这都没关系,你都不会因此被开除

她认为这就是精英主义,一个GPA只有3.6分的人,只要她有足够强烈的需要,就应该可以申请罗德奖学金。换句话说,这世界不应该对精英人士设限

我们不是理所应得,我们只是足够努力——我们经常会听到这种说法。没错,你可能确实比你身边的孩子学习更努力,但那些你没看到的孩子呢?你真的以为他们没有一个人在努力吗?

在很多时候,能够得到公平对待本身就是一种特权。大多数很努力的美国人最终都没能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事实上,这就是今天的社会不平等

当园丁跟花朵们讲述外面世界的故事时,我根本听不下去,因为我所见到的世界不是那样的,我见到的比他们任何一个人见到的都要多得多

我的根或许生长得很慢,过程也很痛苦,但它深深地植根于真实世界的硬土上

要想真正懂得与自己背景不同的人,你只能实际进入他们的世界:不是去进行所谓的“奉献”,更不是请人喝杯咖啡,带着屈尊俯就的态度去向“下层人民”嘘寒问暖一番。你要做的,是真正把对方当成与你平等的人

用大脑去尽力抢占一切并不比用拳头抢占更高尚

我们的“领袖们”——精英阶层正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正在通过剥削别人来让自己更富有,并堂而皇之地宣称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因为自己“更优秀”

第12章 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

精英阶层也主张“一切从大众利益出发”。根据定义,这一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捍卫自身利益的方式,它绝口不提责任和义务,不提性格或领导力,而只是强调个人成功和个人利益

精英治理”这个词的含义是:我们都是一群被上帝挑选出来的人,我们可以统治他人。这个词的精神意味自中世纪便已出现,直到今天,它仍然有这个含义

从某种心理层面上,那些不属于自己圈子里的人“根本不存在”

那些没能达标的CEO们仍然能拿到大把的薪水,这本身就是成人版的A-。

整个系统一直在鼓吹的一种无目标的雄心壮志

精英治理也是一种技术统治。它可以解决你摆在它面前的问题,但却无法判断这些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

统治者们接受的训练只会告诉他们如何在系统内工作,所以他们根本不会思考是否还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系统

在精英治理社会,统治者们大都是一群专家,或者用索尔·贝娄的话说,是一群“高智商笨蛋”,是一群“缺乏宏大视野的人”

当奥巴马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似乎根本想不到,这个世界绝对不仅仅只有方程式,除了他所认同的价值观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价值观、视角和利益群体

最近几任的总统候选人都是精英治理失败的典型例子

还有一个极其令人震惊的事实:近年来的总统候选人大都出身名门

一旦精英主义开始内部繁殖,它就会绵绵不绝

结果就是,美国整个国家的命运都可以追溯到小学,或者更贴切地说,追溯到子宫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的领导阶层不是在为人民服务,而是在与大众为敌

精英们只效忠自己的野心,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1920年,整个世界的命运被交给了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波茨尔后来引用一位盎格鲁-撒克逊人士的话说,“然后他们在接下来的九年里像猪一样疯狂地拱食,直到打翻整个宴会桌。

今天的统治阶层——至少是当权派——似乎还没有人从刚刚发生的危机中获得教训

遗传性精英阶层必须开始战胜自我了——不止是1%,而是10~15%,甚至整个精英阶层,包括银行家、自由人士和保守人士、中上阶层和上流社会,无论当前的系统是如何自圆其说的,如何自我恭维的,它都已经行不通了

新的社会形态必须保证特权不会代代相传,这个非常重要。教育系统必须能调节整个社会的阶层系统

应当根据阶层,而非种族,来采取一些果断的行动。应当抛弃对名门之后和运动员的偏爱

我们希望孩子们更能承受挫折,更自立,更有精神独立性,对世界充满好奇,更有创造力,更愿意去冒险,更愿意去犯错误

要想在某一领域做到真正优秀,你必须学会专一,集中精力,听从自己的直觉,而不是去在意自己的履历是否“丰富多彩”

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不太可能成为“领袖人物”或者是那些什么都擅长的人(或者想要擅长的人)。我要说,真正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或者其他任何家,都是如此

问题在于,我们把培训未来国家领导人的工作外包给了一群私立机构

从根本上来说,他们都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他们终究只会是富人的宠物

高校的经费不再来源于税收,而是来源于学生贷款

如今的学生们个个负债累累,想知道到底谁是罪魁祸首吗?

如果你的孩子们在大学毕业后无法自立,还是需要你继续补贴的话,千万别怪别人,你只是在用某种形式偿还自己对社会的欠债——你的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原本应当通过税收完成的代际财富转移

压缩公共教育经费——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小学,不仅会让富人们少缴税,它还会创造一个对富人子弟更加有利的经济系统

我们可以在种族、性别和性平等问题上保持进步,但在一些最关键的社会问题——如阶级问题——上却视而不见,不仅如此,我们还会精心地守护这个问题,把它当成我们舒适、自尊,甚至是美德的来源

社会正义意味着你需要放弃一些你拥有的东西,从而让别人能够拥有更多。

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孩子,都是这个时代成年人的孩子,都应该得到所有成年人的照顾。

我们不一定非要去像爱自己一样爱我们的邻居,但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邻居的孩子。

澳洲地处南半球,地广人稀,自然风景优美,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之一,气候宜人,风景秀丽。

澳洲名校众多,不仅如此,澳洲的移民政策也非常宽松,对于在澳洲留学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利,如果就读的是移民专业,那么在达到移民要求后,便可以申请办理移民。

赫信海外名校直通车计划,为高二和高考结束的学生提供新的求学方向,以及有澳洲留学意向的学生提供快速通道,此计划提供择校、选课、签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学生直升世界TOP50名校!

本项目可同时申请包括位于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在内的世界百强名校,例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QS世界排名第27位) 、墨尔本大学(QS世界排名第37位)、悉尼大学( QS世界排名第38位)、新南威尔士大学(QS世界排名第43位)……

一、赫信海外名校直通车优势

全程仅需9个月的学习,并且在入学即锁定世界前50强学籍+学位,9个院系,200多个专业,30+其他合作院校。

学生在赫信进行为期9个月的衔接课程学习,顺利完成课程的学生,可免雅思托福直升海外大学,平稳过渡到海外的学习生活,无需再到国外就读大学预科。

学生可以尽享优质的学习资源,以及专业的留学指导和完善的升学服务,引领学生快速融入海外大学课程体系

来自美国、英国等世界百强名校教师,平均教龄10年+,累计输送上千名中国学生到海外深造。

此计划成绩优异者,可获得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提供的高额奖学金,助力升学之路。

超90%学生直升世界TOP50名校,是通往世界名校的绿色通行证

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全球实习的机会,200+行业核心岗位,直达高薪名企,为学生的未来就业之路保驾护航。

入学高二、高三的学生,或应届高考生,不限户籍与学籍地。

首期计划招生20人,小班制教学,一对一个性化英文辅导,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英文水平。

  • 雅思6分,每一项不低于5.0
  • 国内高中:高二成绩达到75%,数学不低于75%
  • AS学生:4门课程的平均成绩要在C以上
  • A2学生:2门课的成绩要在3分以上

(*以上日期仅为参考,具体时间以实际开学为准)

本计划将率先开启商科方向的课程!无论学生之前的学习背景是文科还是理工科,均可顺利衔接。

商科以FRAM(金融、会计、管理、经济学)四大专业为代表,涵盖范围广、涉及专业多,利于学生在申请大学时进行专业的多元化选择。

学生报名→提交申请材料→入校参观及面谈→办理入学手续

双语授课,搭配多元拓展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提升竞争力,走向世界顶级名校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海外留学资讯 #海外名校 #澳洲留学##高考出分# #海外名校#

点击下方链接,立即预约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盟诺国际学校学费一年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