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广州博盛的价值观么?

一种精神能支撑一个信念,一种精神能凝聚一股力量,一种精神能体现一种价值。

城市精神凝聚着一座城市的灵魂,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风貌,引领着一座城市的发展。

生于斯,长于斯,这些人,这座城,这片山水,其富饶或贫瘠,其朴实或光华,都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生命相系,灵魂相依。1月6日,广征提炼的“玉林精神”表述语一经媒体公布,即刻引发全市上下的强烈共鸣,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纷纷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畅谈体会,建言献计。各会场研讨气氛之热烈、与会者情绪之高昂,令人感动和振奋。在寒冬里,我们又一次见证一座城市热忱情感的集中迸发。

本报“理论与实践”版特开设“弘扬玉林精神大家谈”专栏,旨在倾听社会各界对玉林精神的阐述和理解,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敢为先、善创业、尚包容、重务实”上来,使玉林精神成为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凝心聚力的昭示。

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敢为先”是玉林精神的核心。这一概括既是对玉林历史人文传统、城市文化底蕴、市民精神素养的高度凝练,也是对玉林人为创造美好未来所具有的精神气质的充分展示。

纵观玉林的千年历史,玉林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豪迈气概表露无遗。南宋时期,玉林人洞悉朝廷丧失国土和冶铁场所,而战争、生产、制币需要大量铸铁这样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不遗余力扩大生产,创造了车水马龙、一派繁荣的南宋铁都——绿鸦场。抗战时期,全国一度出现纱布荒,布价飞涨,玉林人抓住商机,纷纷加大投入,扩机织布,一时织场林立,盛况空前,成为西南的纺织中心,再现了“岭南都会”的胜景。20世纪80年代,玉林福绵人敏锐意识到国家取消布票所带来制衣市场的广阔前景,大胆经营,成就了闻名遐迩的“世界裤都”。“单车王国”、“率先粮改”、“玉柴现象”、“玉博盛会”等玉林人敢为先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

敢为先,就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抓住机遇、抢占市场。玉林人以机智、精明著世。玉林商人的精明就在洞悉市场,抓住机遇、随行就市。玉林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善于把握机会,以敏锐的市场意识率先发现一个行业空白点或商品空白点,筹集资金,研制产品,建立渠道,快速进入,从而占领市场。如何在经济过剩的时代找到适销对路的产品,需要玉林人进一步弘扬以“敢为先”为核心的玉林精神。

敢为先,就是要转被动变主动,变落后为先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当前,玉林正全面融入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开发合作,加快共建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步伐,全力打造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无疑,这给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三不沿”地带的玉林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一大批东部沿海的产业纷纷落户玉林,以其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迅速形成产业集群。玉林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战略,实现玉林经济的跨越发展。

赶超战略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在政府主导下有意识的、以赶超先进地区为目标的一种宏观规划。东南沿海等先进地区的先进产业和发达技术落户玉林,给玉林提供了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玉林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大胆创新,加快自身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再造一个“舟车之会,巨商富贾聚居”的“岭南都会”。

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首先需要吸纳外部资源,否则,它就无生命可言。包容理念是城市人文精神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识。

玉林历来具有尚包容的优良品质和传统。玉林文化的包容性突出地表现在多元文化的共存与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又独具一格的三大支撑性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和玉商文化。中原文化与土生土长的本地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中的核心——客家精神深深地影响着玉林的商人们。不仅如此,玉林商人经商之道也是博采众长,吸纳了粤商、浙商、苏商等外地商业文化。“玉柴现象”、“玉博盛会”、“玉商集群现象”诸多种种无不印证着玉商精明能干的特质和玉商文化的丰富与独特。侨乡文化深受华侨华人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华侨华人文化是由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和土著文化三部分组成,具有多元性、多层次性、多样性和高度的开放性的特点。这一文化经由侨胞通过各种形式带给了侨乡,西方外来文化跟土著文化的互相碰撞和融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侨乡文化。三大支撑性文化互相融合、相互呼应,又无不被印证着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

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广阔胸襟铸就了当今美好的玉林,展望未来玉林的发展仍需要包容性的支撑。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泛北部湾建设等一系列新形式新发展赋予了玉林文化新的内涵,新玉林文化倡导尚包容——博采众长、创新包容、和谐共生。新的时期新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包容性,包容性的广度、强度和科学性影响着对外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进而影响该城市的发展速度。玉林不仅要在物质生产方面,而且要从精神文化生产方面创造更多的品牌,用充满活力和独具魅力的姿态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到来。

求真在于务实。求真务实已成为玉林的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生活感悟和理性自觉。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玉林人具有敢拼、敢闯的品质:秦汉,玉林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玉林先辈曾经创造过令人瞩目的辉煌。汉代生产的郁林葛布,避贡朝廷,以至京城“榜人皆着郁林布”,唐乾封元年(666年)郁林布称为“郁林葛”,被列为贡品,延续一千余年;淳熙七年(1180年)玉林成为“由岭以南,亦一都会”,遂为桂东南重要的经济政治中心;明代以降,玉林成为广西食盐的最大运销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玉林产生了三大品牌文化,那就是玉柴文化、玉药文化和三环文化。这三大品牌文化成了支撑玉林经济这座大厦的柱石。时至今日,玉林成为了一座正在崛起的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展示了古州新城魅力,再现了岭南都会风华,处处彰显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精神风貌。

敏行在于务实。《论语·里仁》篇中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指人们说话应该谨慎,做事情应该干练勤奋,强调对于知道的事情和道理要付诸实行。首先,玉林人的品性中传承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处事不喜欢夸夸其谈,重实干,待人平易朴实,不盛气凌人,说话不故弄玄虚,衣着打扮讲究实用舒适而不刻意追求隆重,这是玉林人踏实的生活作风。其次,敏于行并不是忙忙碌碌而无所作为,而是彰显玉林人的智慧:以务实闻名于世,敢于突破。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敏于行的玉林人勇于挣脱各种精神羁绊,顶住各种压力,排除各种干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实践中不断前进、超越,充分展现现代人的果敢精神。再次,敏于行体现了玉林人明智而合乎德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坐享其成或守株待兔,而在于努力践行争取。敏行之务实正体现了玉林人的良好品质。

创新在于务实。玉林素有敢为人先的历史血脉。改革开放以来,玉林人处处表现出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的精神。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已深深扎根于玉林的血液和灵魂里,这种鲜明的精神品质已经融入玉林精神的价值体系中去,凸显玉林人独立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

想实招 干实事 求实效

玉林精神是玉林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玉林的具体体现,是玉林人共有气质和追求的形象概况。这种精神,反映了玉林人的优良传统,凝聚了玉林人的优秀品质,展示了玉林人的美好追求。

所谓“实”就是实际、实在和实干,“务实”就是要求我们结合实际,通过扎实的埋头苦干,力求干出实效来。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不是讲出来的、写出来的,归根结底要从干中来、从实中出。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作风之真求作为之实,以落实之真求发展之实。

务实是玉林人鲜明的特色,拒绝空想、崇尚实干、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我们要把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究实效的务实精神进一步弘扬,要使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真抓实干、科学巧干、埋头苦干,在实干中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就要重务实。

实施大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创建“六个示范”的发展战略,关键就是要狠抓落实,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地推进各项工作。这就更要求我们要做到:察实情、想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只有这样真抓实干,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使得经济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使人们得到安居乐业,提高幸福指数,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我们更美好的明天。

引领城市未来 突出玉林魅力

“敢为先、善创业、尚包容、重务实”的玉林精神,既意蕴深厚,又简明易懂,通过三字经的表达形式,可谓朴实无华,朗朗上口,体现了玉林城市独特的历史延续、文化记忆和情感皈依,为玉林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它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玉林城市精神充分体现了“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的基本原则,树立起城市文化的历史丰碑,必将为玉林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和发展,玉林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更需要玉林精神的践行和光大。

城市精神内聚为城市灵魂,外展为城市魅力,是全体市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使我们朝夕相处的市民认同和追随。每一个玉林人都是玉林精神的承载者,更是玉林精神的实践者和推进者。玉林精神的提出更让我们认识到玉林的竞争和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提高城市内在质量、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纵观玉林,“敢为先”,“率先粮改”、“玉柴现象”、“玉博盛会”,更加凸显玉林人敢于突破创新,敢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善创业”,彰显玉林人多谋善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顽强精神。“尚包容”,“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玉林人学习大自然的雍容大度,和谐共生。“重务实”,“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玉林人“激情澎湃走楼梯”,步步扎实,不事声张,崇尚实干。践行玉林精神,需要我们都从自己做起,从细微之处做好分内之事。

历经岁月风雨洗涤,历经一代代人的演绎,玉林精神在长期的沉淀累积中涵养滋润着玉林城的成长和繁荣。她承载着玉林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主导着玉林发展的方向、气质和价值导向,锤炼成玉林城市的“灵魂”。浓缩了城市历史、文化和价值导向的玉林精神,不仅仅是圣洁的精神高地,也是富足的生活和光彩夺目的城市风景线,需要玉林人民精心培育,细心滋养,小心呵护,以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和强大的物质保障不断地丰满玉林精神的“血”和“肉”,使玉林城市的灵魂之美内化为每一个可感知有温暖的血肉之躯。

我们要以玉林精神不断促进玉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以文化承载精神,不断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引领思想,深化和创新理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提升,创造富有活力与和谐幸福的玉林新生活。

用城市精神凝聚起前行的力量

玉林精神经过近一年的征集、评选、修改、完善,终于和我们见面了。

十二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发人深省,明确方向,激励奋进,一看即懂,再看成诵,三看不忘。

“敢为先、善创业、尚包容、重务实”采用了“三字经”的形式,朗朗上口,利于传播,与其他一些城市精神相比较,显得简洁明快,干净利落,可以感受到字斟句酌后的凝练。

首先,“敢为先”的一个“敢”字,既代表了面对困境,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也代表了一种敢于作为,勇于担当的豪气;更是一种突破自我,寻求新生的创新精神。玉林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创建“六个示范”,每一项都需要这个“敢”字。面对后发展、欠发达的现实基础,我们更应该以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敢于突破自我,敢于挑战难题,敢于有所作为。

其次,“善创业”,体现了玉林商贸历史的传承和弘扬。一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成就了玉林“岭南都会”的美誉,也写下了玉林人精明、吃苦耐劳、会做生意的特质。玉林人的创业足迹遍布海内外,也成功打造了中小企业名城这张城市名片。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善创业”更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独特优势。因为“善创业”,就意味着把握市场的能力强,能够合理规避市场风险,创业相对容易成功。这对于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是功不可没的。

再次,“尚包容”,展现了玉林人民正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对新生事物进行接纳和融合,对一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事物都双手欢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玉林人民正在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博大的胸怀,广纳贤才,迎接四方来客。

最后,“重务实”,蕴含了一种脚踏实地,讲求实效的“落地”精神。在做事的时候,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踩大地,就是既要有高远的目标,也要有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在玉林统筹城乡、实现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每项工作,都要落到实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个要求都要做扎实。百尺高楼平地起,只有做好每一步,建起的大厦才能稳固结实,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玉林精神是一个有机体系,相互贯通,相互融合,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去认知、熟悉、践行和深化,使其成为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成为魅力玉林的城市名片。

直透核心 拎出精髓 相得益彰

一、充分认识玉林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个地区和一座城市的精神,是千百万群众智慧和意志的结晶。它体现着生活其间的人共同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诉求;它犹如一面旗帜,代表着一座城市和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彰显着那里的特色风貌,引领着那里的未来。玉林精神的提出是提升文化品质,支撑玉林崛起的需要,是明确价值坐标,引领价值追求的需要,是丰富精神因子,提升精神境界的需要。因此,提炼、培育、弘扬和践行玉林精神,是玉林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弘扬广西精神,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富民强市新跨越、建设幸福和谐玉林的具体实践。

二、正确认识玉林精神的深刻内涵

“敢为先、善创业、尚包容、重务实”组成了对玉林精神的表述,其中,敢为先是核心,善创业是精髓,尚包容是品质,重务实是特征。玉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怎么从深刻的角度理解它的内涵?我是这么理解的,玉林精神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对玉林城市特质和居民品质的高度概括和科学凝练,是指导未来玉林又好又快发展和创建“六个示范”,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和培育优良市民品质的核心价值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敢为先、善创业、尚包容、重务实”的玉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玉林的具体体现。玉林精神是一个开放的课题,你挖掘得越深,新的时代精神越能够随时充实进来,它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三、玉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玉林的具体实践和凝练

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价值观,价值观是多元的,核心价值观是唯一的。失去核心价值观支撑的经济繁荣,一个时期可以,长期不行。因为,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总是要反映在精神领域,导致精神危机,进而是社会危机。核心价值观问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集中反映。可以这么说,核心价值观事实上是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灵魂。玉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玉林的具体实践和凝练,因此,它能凝聚民心,助推发展。玉林精神实质上代表着我们的精神追求。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透视玉林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间的关系。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玉林精神提炼的源泉与母体。归根到底看,玉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性化表达,是“源”与“流”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这些“精神”提炼和创建的母体、源泉,同时又是精神提炼和创建的指导方向、思想源泉、价值基础,它赋予“精神”提炼和创建活动以质的规定性指引着“精神”的提炼、培育、教育与在实践中发扬光大。第二,玉林精神的提炼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毫无疑问,玉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个性化、地域化、特色化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玉林的有效实现形式、重要工作载体、有力工作抓手。它的提炼和推广开来,使得普遍一致、内在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另一种更能够为人民群众广泛熟知、感觉丰满、体验深刻的形式反映和表达出来,更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内容的概括凝练深入人心、契合民意。@@@

植根于历史 生长于实践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精、气、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内涵和底蕴,体现着一个城市市民共有的价值观念。“敢为先、善创业、尚包容、重务实”的玉林城市精神,是玉林又一张熠熠生辉的靓丽名片,是推动玉林新跨越发展重要的动力源泉。

玉林精神是传承文化、指导实践的精神力量。城市精神是源远流长、一以贯之的地域文化命脉,是民族文化在特定地域的创造性实现。在玉林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玉林精神以特定的价值观念和实践形式为表现方式,深刻地体现了玉林独特的城市气象,历史地呈现了玉林人民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气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玉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玉林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玉林开拓性城市实践的力量源泉,引领玉林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创建“六个示范”、推进富民强市新跨越的旗帜。

玉林精神是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精神旗帜。玉林精神以“敢为先、善创业、尚包容、重务实”为表述,语言朴实而内涵丰富,体现了代代玉林人的胸襟气魄和优秀品质,承接了历史、照应了时代、指向了未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玉林精神本质是玉林人的精神,是玉林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它在实践中积淀、凝聚,成为玉林人的价值共识,以能动的形式指导市民的行为活动。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地方没有独特的地域精神就不会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玉林要实现赶超跨越,与全区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玉林精神这一面旗帜的引领。

玉林精神是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的精神向导。玉林精神源于生活又浸润于生活,是玉林形象的核心,是玉林人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的归纳和总结,以价值共识的形式,引领着玉林人的价值追求,规范着市民的道德行为,为建设幸福和谐新玉林提供了精神保证。同时,玉林精神的传承需要全体玉林人的认可和自觉践行,玉林精神的提炼和概括是我们阶段性的成果,而玉林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则任重而道远。培育、弘扬玉林精神,将玉林精神贯穿于每一项工作中,是每一位玉林人光荣的使命。

抓机遇 敢拼搏 勇创业

地域精神或者创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善创业”根植于传统地域文化

玉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玉林自古就成为桂东南重要的商品贸易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玉林人自古就有经商办实业的传统,经济基础坚实,民间资本雄厚,商贸发达繁荣,被誉为“广西温州”,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有“岭南都会”之称。

玉林非公经济发达,这座千年古城,正崛起为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玉林非公有制经济根植于百姓,活跃在民间,全市中小企业密集,并推动玉林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善创业”的玉林城市精神集中体现了玉林人不怕困难、多谋善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够弘扬玉林人的传统美德。

“善创业”带动了城市发展

千年古州的玉林借助改革开放的动力,一跃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迅速从经济版图的边缘走向经济发展前沿。2007年,玉林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把玉林建设成为广西的非公经济示范市、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要把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打造成为玉林的“城市名片”。

2009年9月,玉林市从全国20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跻身首批“中国创业之城”;2011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2012年,玉林市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玉林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形成全民创业的时代潮流。

鼓励全民创业,成千上万的微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起。通过“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开展创富、创智“两创”服务,推行“1+X”模式,建立创业“孵化园”等等,为全民创业开辟了肥沃的土壤,掀起“自主创业、竞相创业、全民创业”的热潮。

“善创业”的玉林城市精神能够概括玉林特点和彰显城市个性,且为广大市民所认同。

“善创业”带动了产业发展

善创业,使得玉林企业飞速发展,培育了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玉柴集团,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的三环陶瓷,中华老字号——玉林制药,全国黑色食品第一品牌——黑五类食品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企业。目前,非公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83%,而非公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98%以上。

中小企业的集聚使玉林市逐步形成了机械产业、水泥陶瓷产业、健康产业、皮革服装产业、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集群。产业的集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并借助“玉博盛会”的平台,助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玉林产业集群发展中正是融入了全民创业的元素,使“善创业”的玉林城市精神不断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新闻链接:全国部分城市精神表述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冠企业文化价值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