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回旋曲式的代表人物有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课题:走进荧屏 感受音乐

1、硬件:多媒体电脑系统;

★ 虽然教材只安排一课时,但我觉得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可安排

两课时。因为大多数影视歌曲浅显易懂,琅琅上口,主题明确,健

康向上,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是学生喜听乐唱的歌曲,因此第一

课时以鉴赏为主,第二课时可安排学生介绍与展示并学唱喜欢的影

★第一课时只鉴赏影视音乐中的情景音乐和主题歌,其余种类安排学

生回去收集在第二课时介绍并展示。

由于影视资源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更易使学生在观赏中,产生了强

烈的情感和审美的愉悦感,并由兴趣产生情感,由情感上升为审美,

由审美积淀为高尚情操,从而升华为人格,这符合音乐教学“以学

生发展为本”的目的,也推动了音乐学科的深化改革。因此我选择

了学生熟悉的《我心永恒》、《地道战》中的情景音乐、《康熙帝国》、

《霍元甲》的主题歌,其中有学生喜欢的演唱风格更能引起学生的

共鸣,同时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平时应该选择内容健康、旋律优美的

流行歌曲听唱,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分析评

1、认识影视音乐的体裁种类,了解各自在影视剧中的作用,在教师引

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更深层理解音乐作品。

2、了解和熟悉经典的影视音乐,激发学生对影视音乐的进一关注。

3、注重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教学重点:对乐曲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引导。

教学难点:比较分析电影《霍元甲》和电视剧《大侠霍元甲》主题歌,领会歌曲

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

一、创设情景,感受音乐

(一)情景开课:背景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我心永恒》,

(二) 赏前谈话:大家知道这首歌曲是由谁演唱的吗?(生:答)

这首歌曲经由加拿大著名歌手席林·迪翁的深情演绎,风

靡全世界,令本片的电影原声带唱片卖出了千万张。同学

们是否同意我的看法优秀的影视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

电影的票房和电视剧的收视率?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个

问题别急着回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荧屏去感受影

(三) 引出课题——《走进荧屏 感受音乐》

(四) 了解影视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以师生交流的方式介绍)

(五) 影视音乐的构成

(六)过渡导入:现在请同学们观看一部电影片段,看完能够用

最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下故事情节,仔细聆听音乐思考这段

音乐有什么特点、在剧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1、《老忠叔敲钟报警》

a、让学生仔细观看影片,看后请一个同学描述故事情节,其

b、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分析这段音乐的特点并试着分析这

段音乐在影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学生自由谈)

c、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并出示幻灯片

▲音乐分析: 这段音乐由板胡与乐队演奏,它吸取了高亢、

激昂的北方梆子音调,配合画面,渲染出紧张的气氛,刻

画了老忠叔急切的心情。

▲ 情景音乐是在电影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音乐,除了片头音乐和

片尾音乐,其它音乐都属于情景音乐,在影视剧中运用最广

泛,这些音乐在影视剧中配合画面的故事情节,发挥器乐的

渲染功能,有效地推动剧情的发展.

2、《康熙帝国》主题歌————《向天再借五百年》

a、让学生仔细聆听和观看画面谈谈剧情并评论康熙的政绩

b、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这首歌曲的看法和感受。

c、教师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分析

▲ 故事情节:简要描述康熙的政绩;

▲主题曲在影视剧中的作用:对影视剧内容的一种高度艺术化

的浓缩。一部影视剧的主题思想与精神内涵,都可以在主题

歌中反映出来。它可以展现特定的历史气氛、揭示影视片的

内容,传达凝练的情感表现。由于主题歌充当概括、总结的

作用,一般出现在影视片的开头或结尾。

3、比较分析电影《霍元甲》和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的不同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了解剧情。

▲观看和聆听《霍元甲》主题歌片段和聆听电视《大侠霍元甲》

▲让学生试从配乐、演唱风格上来分析这两首主题歌哪一首更

符合剧情的需要、更适合表达影视剧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

电影《霍元甲》主题歌的歌曲特点和演唱风格:以中国大鼓气势

磅礴地开场,运用古筝、笛子等大量古今乐器,是一首中国风的

嘻哈歌曲,歌词富有武术精神,以正面讯息宣扬给青少年,唤醒

青少年珍爱生命。在演唱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如“男女声的自然转换”、“跳武扇舞”、“甩三节棍”能够迎合大多数年轻人的口味。

电视《霍元甲》主题歌的歌曲特点和演唱风格:旋律激昂、节奏铿锵有力,从歌词看这首歌曲象征着中国人民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给人力量、激人奋进!这支歌也成为中华民族——中国功夫的精神象征而响彻全世界,成为一支永不言败的精神赞歌。从演唱风格上来说能够唱出人们心中的民族豪情和英雄气概。

二、知识小结:影视音乐一般由片头音乐、情景音乐、主题歌(音 乐)、插曲、片尾曲构成,是影视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影视音乐一定要以视听结合为主,并考虑与剧情、画面与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的关系。

三、师声互动,唱一唱熟悉的影视剧主题歌;

1、了解世界电影之最及中国影视音乐的发展;

2、收集喜爱的片头音乐、插曲、片尾曲;

第12篇: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推荐)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课题] 《丝竹相和》 [教学内容] 1.“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种介绍 2.赏析《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学习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他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 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

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课 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江南丝竹乐《紫竹调》音乐,营造气氛。

1.引导学生认识二胡和高胡,辨别其音色特点。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认识两样乐器----二胡和高胡。 听辨乐器录音:二胡和高胡的音色,比较音色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二胡----悠扬抒情,高胡---清脆明亮,有力,音调高于二胡。 2.听辨《中花六板》《娱乐升平》音乐片断: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中花六板》----二胡为主奏乐器 《娱乐升平》---高胡为主奏乐器 2)说出两首作品里一些其它乐器的名称?---扬琴 琵琶 笛子 箫等乐器 3)课前播放的音乐和这两首乐曲,属于我国哪个区域:东北江南 中原 或西北地区?

学生回答:江南地区/南方

教师小结:这些乐器中有弦乐器,也有竹制的吹管乐器,所以通称为“丝竹乐器”,丝与竹是中国古老八大乐器的两种,在晋时就有“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的文字流传。

4)呈示课题:丝竹相和。

导入:“丝竹”这个名称,源于我国传统的乐器分类方法,它泛指民族管弦乐器。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的组合,就象我们前面听到的两段音乐片断,不同的组合下音乐

会呈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特点,就好比江南丝竹音乐和广东音乐,同属于丝竹乐种,却有着不同的情绪风格和地域特征。

(一)、江南丝竹 1.江南丝竹简介:

教师:广义上说,是指包括长江以南的所有丝竹乐,1958年,江南丝竹有有了特定的含义,即专指流传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乐曲曲目大多来自民是乐曲或古典乐曲,有些则由其它器乐曲衍化而来。著名的八大名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慢六板》、《花三六》、《四合如意》。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的《春江花月夜》,亦属于江南丝竹音乐。

2.视频观看、听赏《中花六板》 1)思考提问:

乐曲情绪和使用功能(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

音乐风格特征(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婉转流畅,具江南色彩。) 2)出示乐队编制图,讨论交流: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笛、箫、琵琶演奏主旋律,笙、扬琴支持烘托,小三弦打点添线)

教师小结: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辅之以轻型的打击乐器(增添乐曲欢乐的气息)。乐队编制可大可小,大者十数人,小者至两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

3)探究:引导学生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结: 《中花六板》是《老六板》的放慢加花,主干音不变,将母曲的音调节奏,逐层成倍加以扩充,,而速度由一拍放慢至四拍,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这是传统民族器乐创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 4)观看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介绍:江南音乐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征

讨论归纳:音乐风格的形成与江南的历史、文化、景致、地理环境直接相关,乐曲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音乐以加花、纤细、轻盈、小型、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

(二)、广东音乐 1.广东音乐简介:

教师:属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它的前身是奥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广东音乐的发展与一批专业的创作者有关。其中,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丘鹤俦等影响较大。1926年,吕文成改进了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是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另一部分则是作曲家的创作。通常,乐曲都比较矮小精悍。 2.视频观看、听赏《娱乐升平》

1)音乐的情绪怎样?你有何感受?(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富有朝气,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色彩。

2)比较《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两首作品的色彩与风格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中花六板》—悠扬抒情、典雅 《娱乐升平》---热情开朗,华丽

3)思考: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其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讨论归纳:主奏乐器是高胡、扬琴。高胡的音色高亢清脆明亮,刚劲有力,使用作品节奏更清晰,旋律悠扬悦耳活跃。 4)比较音响与课本上乐谱的区别:

讨论归纳:广东音乐,原谱比较简单,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进行了再创作,主要有:对旋律的加花和装饰音,以及滑音的配合,使用音乐更华丽与细腻。

三、课堂反馈:聆听三首乐曲片断,分辨是江南丝竹还是广东音乐? 三段音乐分别是:《步步高》《欢乐歌》《月儿高》 四.总结:

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种民族性格及地方风格,而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正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两颗夺目的璀璨明珠。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们民族音乐在表现方式上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和突破,在继承

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一些新的元素,给作品增添了活力,更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五.课后作业:

探究:什么叫“新民乐”?新在哪里?你喜欢当今流行的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吗?为什么?

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去帮助中心,了解如何重新恢复服务。

1.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1、音的高低,简称音高。 2、音的长短,简称音值。 3、音的强弱,简称音量。 4、音的色彩,简称音色。

音乐的 12 个表现要素
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 2.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的 感受与听辨。 3.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 4.对音乐结构的感知。
节奏、曲调、和声、旋律、音色,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交响乐队由哪些乐器组组成?列举每组的乐器。
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队。交响乐队大约定型于 19 世纪 20 年代,并开始 在欧洲及全世界流行。交响乐队一般包括四组乐器,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 和打击乐组。弦乐组是一个提琴的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 琴;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等;铜管组包括圆 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组则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 锣、排钟等。

一、西方纪念表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476年) 中世纪音乐(约450—1450年) 文艺复兴时期(约1450—1600年) 巴罗克时期(约1600—1750年) 古典主义时期(约1750—1820年) 西欧: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约1810—1910年) 东欧、北欧:民族主义时期(约1830—1910年) 20世纪音乐:(约1900——现在) 第一编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 二、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1.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曲调和节奏都受歌词抑扬顿挫的影响。 2.古希腊音乐是单声织体,用字母或类似字母的符号来记谱。 音乐的体裁有短小的抒情诗、长大的史诗,以及演出规模宏大的悲剧和喜剧。在后期出现了一些器乐独奏曲。 3.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古希腊已经有了整套的音阶、音程和调式理论,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启迪。 4.古希腊哲人对音乐的本质、价值、社会道德功能等问题已有了较深刻的思考。 三、荷马时代 主要史料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又译《奥德修纪》)而命名。 四、古希腊的乐器 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五、古希腊的戏剧 希腊悲剧的杰出代表人物是三个雅典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 希腊最杰出的喜剧作家是 雅典的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50-385年)。 六、古希腊的音乐理论 毕达哥拉斯:是西方第一个以理论方式来说明和解释音乐现象的人。也是数学家。 由于毕达哥拉斯派的音乐理论不注重实践,公元前4世纪时(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提出了音程、调式、旋律的理论。 七、古希腊的音程 四音音列: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音程可以变化,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 a.自然音 b.变化音 c.四分音 完整音列体系:两个四音音列便可以构成七音体系或是八度体系。构成的方法有两种: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作为下一个四音音列的第一个音)和非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四音音列的开头的音相隔一个全音)。 八、古希腊的调式 调式:四音音列可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 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古希腊的调式体系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混合利第亚、及其各种变体,排列方式自上而下 记谱法:古希腊有两种不同的记谱方式:以字母和符号分别来记写歌唱和器乐的演奏,除了有标记音高的记号外,还有表示音的长短和停顿休止的记号 。 音乐作品:《塞基洛斯墓志铭》 第二章 一、古罗马音乐 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型化方面发展,集体性的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军乐是罗马音乐的传统类别。特色乐器:大号、水压管风琴。出现了大型合唱队、乐队,音乐艺术异常繁荣。 二、基督教音乐的兴起 基督教音乐在许多方面集成了犹太教、以及叙利亚等东方宗教音乐的特征。同古代相比,基督教发展出一种新的音乐观:任何世俗的娱乐性的音乐均得到排斥,音乐集中于教堂和修道院,成为精神拯救的工具。基督教会提倡纯声乐的仪式音乐,竭力反对使用乐器。在圣咏的演唱方式也有严格规定,由一开始的男女老少都可咏唱,改由经过训练的唱诗班咏唱,以求得更加和谐、统一的效果。 三、古希腊、古罗马音乐对西方音乐的贡献 1.古希腊音乐是孕育西方音乐的源头。 2.古希腊艺术中所提倡的“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如“悲剧”),为后世歌剧、舞剧等综合艺术品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蓝本。 3.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音乐思想奠定了音乐美学发展的基础。 4.古希腊时期创立的音乐理论成为后世音乐发展的基础,西方音乐的主体正是在“和谐论”(“美是‘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美学思想 )的影响下发展的。这一时期创立的各种调式成为中世纪教会音乐调式的前身。 5、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 “米兰赦令”,使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从此西方基督教音乐文化拉开了历史的帷幕,西方音乐也开始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第二编 中世纪音乐 中世纪音乐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公元5——10世纪,基督教音乐初建时期; (2)公元11——13世纪,基督教音乐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世俗音乐也有了一定发展。 (3)公元14——15时期,史称“新艺术”时期,是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时期过渡的阶段。 一、格里高利圣咏概念:罗马教皇格利高利一世(590-604)曾致力于制定统一的教会礼仪,但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它以罗马教义为基础,融合了高卢地区的礼仪因素,最后逐渐影响到欧洲其它地区的圣咏,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旋曲式的作品有哪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