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电视剧的危害?

最近,追完《沉默的真相》后

着实被近几年的国产神剧辣到眼睛了

就连人物的服饰妆容也让你分分钟出戏

不论是古装剧还是现代剧

一律又黑又粗一字眉加玫红、豆沙唇

你能相信咱们“四千年”美女

顶着相同的妆容、一样的滤镜

不过,对于见多不怪的观众来说

随意粘两撮胡子就是男儿郎

化个烟熏妆就是黑化魔王

造型师都是同一厂家批发的吗?

束手无措之下,可怜的观众

只好把十年、二三十年前的剧翻出来洗眼

“古早剧中的美人有多惊艳”

“港风美人的99次心动瞬间”

今儿,咱们就一起来看看

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的古装女神

《演员请就位》让许久不露面的黄奕

让她成为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

她主演的《上错花轿嫁对郎》

“天下第一梳”杨树云做的绝美造型

杨老师做造型自有一套功夫

不仅能分析人的五官相貌

而且还把剧本背个滚瓜烂熟

扬州小妞李玉湖(黄奕)出身习武世家

性格爽朗,喜欢舞刀弄剑

衣服多以鹅黄、浅紫清新颜色的轻便装为主

首饰头饰简简单单,多是绢花玉珠

黄奕眉骨偏高,眼神伶俐

于是细眉上挑,眼线轻扫

有两撮轻盈刘海的英气妆

娇憨可人中还带些小调皮的小妞性格

她与齐天磊(聂远)这对欢喜冤家

曾经的荧屏情侣私下爱人都已为人父母

书香世家的大家闺秀杜冰雁(小李琳)

多以典雅的盘发为主,发髻上镶缀贵重金饰

衣服多是富丽的明黄或清雅淡蓝

处处彰显出一份稳重与大气

昌平公主(涓子)和沙平威(沙溢)

又一对让人爱到不行的绝配CP

公主贵气,首饰多以金饰为主

服装色彩华丽,绣有精美图案

驸马爷一袭紫衫,潇洒俊逸

年纪尚小,整体造型素净清雅

一对玲珑耳坠、两朵白色珠花是全部装饰

眉眼间尽显小女孩的天真烂漫

毛戈平“换头术”惊艳众人留下美人

在95版《武则天》中40岁刘晓庆

从14岁到83岁的妆容皆出自他之手

人物打造如此成功除了有牛的妆容

杨树云的发髻起到关键作用

为了做出美轮美奂的效果

他十次到敦煌莫高窟研究唐代人造型

阅读大量史料、翻阅几百幅名画

最后又请教沈从文等文学大家

终于设计出了富丽堂皇中又显清新的唐代造型

少女时期武则天多是被梳得紧紧的双丫髻

两个系着红绳的小鬟立在头顶两侧

眼角上挑、抬头回眸都是青春洋溢

改梳贵族妇女喜爱的云朵髻、孔雀开屏髻

金钗玉珠、水晶宝石点缀其中

全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老娘有权有钱的气息

有人美的张扬,有人美的含蓄

贺兰氏依仗年轻貌美,恃宠而骄

前不久去世的李建群老师

是剧的服装设计师也是才女徐才人

全身上下透露着一股雅致之气

发髻简、发饰少、衣服素

一双含情桃花眼,似有宫中黛玉之感

能与武则天媲美的唐朝美人大概只有

另一部同样由杨树云做造型

李建群做服装的《唐明皇》了

头梳反绾髻、单刀半翻髻的林芳兵

脸蛋圆润、眉毛细长、桃花眼型

在金钗步摇、华装艳服的衬托下

真正演绎出了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的杨贵妃

为什么在时尚快速发展的今天

国产剧造型越来越丑了呢?

“化妆不是千人一面,要分析角色性格”

愿意花时间花钱认真做事的人少了

又怎样出来好的、美的作品?

正午和于正那个“死丫头”

在坚持做制作精良的古装剧

让我们在“审美倒退”的境况中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原标题:古装剧热播 "审丑"吹起的收视泡沫还能撑多久?

  新华网上海8月2日专电(许晓青、姜玮清)“hold不住”“大House”“原生态、无添加”等流行语最近居然出现在热播的几部古装电视剧中,令观众直呼“雷声”滚滚。

  更令人称奇的是,7月下旬出炉的央视索福瑞46城电视剧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网上公认的“雷剧”《天天有喜》和《新洛神》持续位列收视前茅。有的剧组甚至公开高调宣称:这样的高收视是“逆营销”的成功,引发圈内外一片批评声。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以“雷”谋利现象此起彼伏,不应听之任之。

  古装“雷剧”扎堆挑战观众底线

  “暑期雷剧实在多,简直是天天‘下雷雨’!”网友菲比的一段点评道出近期荧屏的一种怪相。少了前阶段“手撕鬼子”的抗战“神剧”,近期古装“雷剧”占据了几大卫星频道,屡屡挑战观众承受底线。

  网友归纳这些电视剧普遍有“三大雷”――剧情穿越、台词恶搞、特效夸张,一集一“雷人”,“雷到外焦里嫩”。电视剧《天天有喜》篇幅长度超过70集,该剧自称是以古代神话故事为蓝本,但剧情却掺杂了《新白娘子传奇》《射雕英雄传》《浪漫满屋》等各种中外剧集的近似桥段。网络用语、时尚热词、中英文混搭等频现“古人”口中,让人哭笑不得。比如主人公常常用现代流行歌词直抒胸臆,观众时而会听到“你是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之类的“神台词”。

  《新洛神》的剧情更是“玩穿越”,把有关三国曹魏时期甄宓的传说与后羿射日的故事胡乱嫁接,紧接着出场的是四角虐恋、叔嫂恋、婚外恋等离奇的人物关系,让观众大跌眼镜。更“雷”的是,剧中曹操射向袁绍的箭,好像自带了卫星定位系统,特效之夸张、制作之粗糙引网友集体“吐槽”。

  审丑“逆营销”竟成“生意经”?

  一边是观众的口诛笔伐,另一边则是收视率的高歌猛进,难道电视剧真是越“雷”越红、越骂越红?

  有剧评人指出,最奇的是,《新洛神》剧组还洋洋得意地向媒体发出了一篇宣传稿,声称“被骂红”是“逆营销获成功”。

  网友细数今年以来影视圈内的所谓“逆营销”案例。比如电影《富春山居图》“绑架”古代名画的概念,演绎了一番夸张而又无厘头的夺宝迷局。又如知名的“于正工作室”推出的新版《笑傲江湖》被网友称为“狗血剧”,金庸笔下的东方不败变成“天生一个女娇娃”,令狐冲性格好像韦小宝等。

  《新洛神》剧组的得意也非个别现象,“于正工作室”负责人于正也曾高调回应媒体称,“我的作品都是精品,只是超越时代”。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不以“雷”为耻、反以“雷”为荣的现象,已到了“养活一群电视人”的地步,实质上这种随意“绑架”消遣古典人物和历史典故的操作手法,其实是一种审丑营销,不仅颠覆影视文艺作品基本的社会和艺术属性,而且利用观众的忠实度和“黏性”,以“雷”谋利、越“雷”越赚。

  业内呼声:以“雷”谋利,不应听之任之

  在前不久的上海电视节上,多位知名编剧集体反思了这种“绑架”古人、以“雷”谋利、以“雷”为荣的怪现象。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关玲指出,时下“雷剧”的生产与播出,已经出现了一种恶性循环,编剧为了所谓的高收视率写出“雷剧”,一部“雷剧”的热播,又会引发跟风效应,导致更多编剧开始写格调相似的作品。

服化道若不能辅佐剧情,不能展现历史,充其量不过是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古装剧一直拥有强大的受众基础,是每年“剧王”最重要的候选人,上半年古装剧缺失,市场温水煮青蛙效应明显,暑期档迎来古装剧鏖战,首发的《扶摇》已然落幕,《延禧攻略》《如懿传》正面battle号角已响,在暑期争夺战中,观众在意剧情、看重人设,对服化道的挑剔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暑期古装剧鏖战,服化道谁更胜一筹?

让观众从去年等到今年的《如懿传》自开播以来便话题不断,剧中的服化道更是引发了众多讨论,大家对#如懿传米老鼠##如懿传服化道##乾隆的绿马褂#等话题各执一词,褒贬不一,随着剧情不断发酵,周迅、霍建华、张钧甯、董洁等超强卡司阵容能否力挽狂澜?让人拭目以待。

在此之前,《如懿传》最强劲敌之一——《延禧攻略》曾因服装道具精美,突出昆曲、刺绣、打铁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得到了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官媒的背书。两部戏相同题材的剧,在故事背景上大同小异,相似的人物设置让观众“串戏”,档期又“正面刚”,难免一决雌雄。

服化道是一部剧的颜面,也代表了它的审美高度。基于历史改编的“清宫戏”,剧情上应该尊崇“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服化道更需要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艺术创作。那么,对于一部架空历史朝代的古装剧来说,它的服化道是否可以不拘一格,任性些?

事实上,在时间、地点已然架空的模式下,如果剧情给力,那么制作精良的服化道就是锦上添花,如《琅琊榜》;如果剧情“一言难尽”,那它的服化道越优秀,就越讽刺。服化道若不能辅佐剧情,不能展现历史,充其量不过是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正在热播的《天盛长歌》虽在收视上欠些火候,但娓娓道来、古香古色的剧情却值得反复咂摸,电影画幅和质感引无数自来水打call,陈坤、倪妮的“电影脸”经受住了小屏幕的考验,从画面呈现来看,人物的脸部有明显的血色,不再是为了追求无暇的面部而使劲磨皮、加滤镜的剧,高级感与真实感兼备。

同样是架空历史的《扶摇》,虽在暑期混战中取得了首发先机,虽在服化道、特效可圈可点,但千篇一律的剧情、万年不变的人设,致使缺了些新鲜感,不敌去年火遍四海八荒同为杨幂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也说明,如果剧集陷入了同质化窠臼,那再美再好再仙的服化道也无法“大爆”。

另外,《香蜜沉沉烬如霜》听名字很低幼,却凭借甜虐的叙事、走心的特效与服化道成为暑期清流,稳居黄金档收视与话题榜首,对于古装偶像剧来说,爱情是核,古装是壳,不然当年服化道简单粗鄙的《太子妃升职记》又怎会火得一塌糊涂?

古装服化道审美缘何从“诗性”到“任性”?

不光古装剧看重“脸面”,任何类型都一辞同轨。毕竟,服化道是一部剧给观众的第一印象。现代戏积压往往会产生服装造型过时的恶果,就拿《遇见爱情的利先生》和《守护丽人》来说,两部剧均积压了三年才播,前者被吐槽“八十年代影楼风”,后者被批 “太浮夸”、“辣眼睛”,有时古装剧也难逃此厄运。

以古代服饰和妆容配饰为标志的古装剧,类型众多,而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服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古装剧服化道的发展过程中,有人遵古炮制,有人醉心改编,有人标新立异,涌现了不少“品相”上乘的剧作。上世纪80年代,内地第一部古装电视剧《武松》,该作品服饰虽粗糙,但细节值得考究。

87版的《红楼梦》,其服饰水准放到现在也不过时,不仅考证了诸多关于服饰的规范和礼仪,并通过运用一定的形制、色彩和纹样向观众传达角色的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特征,这个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装剧作,服饰妆容精致华美,真实厚重,与如今许多绿幕抠图戏比,它一步一景有故事,一草一木总关情。

《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

90年代的服化道更重写意化的表达,既有《雍正王朝》等历史正剧,也有《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等戏说历史剧,更有《春光灿烂猪八戒》《新白娘子传奇》等神话、传说,此阶段的服饰在布料的选择上更多元化,服化道不再被当作单独的存在,而被视作与古装剧融为一体的元素,牵一发而动全身。

到了21世纪头10年,观众对电视剧的需求剧增,高产量的输出使得这一时期古装剧精品不断,《康熙王朝》《贞观之治》《汉武大帝》不仅剧情环环相扣、夺人眼球,场景的布置、服饰化妆、生活习俗等方面对历史的还原度也相当高。

尤以《大明宫词》为例,莎士比亚风格的台词、戏剧的形态,背景音乐的烘托乃至一些小道具、小饰物的装点,无不彰显它的精巧与用心,形式美、声韵美、意境美,诗性与哲思兼具,极具东方古典主义美感。它也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古装剧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拘泥古制,更注重视觉效果。

伴随着古装剧百花齐放的本世纪第2个10年的到来,服化道审美从“诗性”走向了“任性”,姹紫嫣红的“奇观化”可以说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古装剧的写照,良莠不齐,粗制滥造的剧作将古装剧引向了“土味”、“雷味”等槽点,于正的阿宝色和花哨配饰曾让人诟病不已,《将军在上》《热血长安》等剧刮起的“日本风”,更暴露了日本服饰对于古装剧的影响,远比想象中更甚。

古装剧服化道有多重要?一见皮,再见骨

如今的主流受众,是看着英剧美剧日剧长大的一批人,他们的观剧审美和文化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古装剧服化道的要求早已更上一层楼。但遗憾的是,吐槽声的重压下,国产剧的服化道尚且还在匍匐前进,似乎过去的经典更值得缅怀?

为什么今天的古装剧不像以前那么古典有味道?老版《红楼梦》的化妆造型师杨树云的回答也许能引发一些思考:“我看了多少古代绘画,临摹了多少作品,翻阅了多少史料与资料,吸收了多少姊妹艺术的造型精髓。现在的人,不会也不愿意下那么大的功夫,对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热爱欠缺。”

热钱大量进入影视剧市场,一部古装剧动辄几亿,《赢天下》《如懿传》《天盛长歌》《武动乾坤》《扶摇》《烈火如歌》等古装头部剧集“均价不菲”,但观众并不会因为你“身价高”就为你贡献流量和话题,“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怪谁?明星高片酬一限再限,但限制只是手段,规范行业才是根本,只有当制作的费用在一部剧中的占比得到质的提升,服化道的水准自然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这些年,随着香港幕后制作人的陆续北上,给服化道行当的审美提升带来了莫大契机,陈顾方的《仙剑奇侠传》《步步惊心》分别开创了仙侠、穿越各自的时代,陈同勋的《苍穹之昴》《甄嬛传》都是清宫戏的佳作,叶锦添的《那年花开月正圆》诠释了东方美学主义下的清末陕西,还有张叔平、吴宝玲……

服化道不光是“皮相”上的乍见之欢,“美人在骨不在皮”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电视剧,服化道对演员性格的塑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人物的承前启后有着“深入骨髓”的影响,《甄嬛传》中的“甄嬛”、《花千骨》里的“小骨”、《锦绣未央》中的“李未央”、《扶摇》里的“孟扶摇”,女主们“黑化”后不仅性情大变,连妆容也“由淡变浓”。

在陈同勋看来,“服化在电视剧的视觉、风格的体现上,是仅次于美术的存在,画面靠美术和造型,造型便是人物塑造,人物在流动当中,给你提供支点,美术就是给演员提供支点的地方,所以服化道在画面上构成整个戏的风格。”服化道如此重要,但很多从业人员对它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快钱的热潮退却后,能否沉下心来打量服化道成为考量一部戏“匠心”与否的重要指标。

此外,服化道是否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艺术创作?这其实与古装剧能否不完全按照史实来编写是一样的。电视剧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在遵循正确的创作理念的基础上,天马行空自由挥洒又何妨?观众需要正剧,也需要不完全还原历史的戏说剧,与现代、时尚结合的古装剧值得推崇,与之相匹敌的创意性服化道审美同样呼之欲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现在古装电视剧太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